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讲义)
软基地基处理讲座PPT课件

谭昌奉
1
• 目录 • 一、前言 • 二、地基处理的方法、分类及适用范围 • 三、地基处理效果检测方法 • 四、针对场地砂类土处理的几种方法 • 五、工程实例
2
一前言
– 土的分类,依据《土的分类标准GB45-90》、)《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 规范》(GB50021-2001)》,水利部行业标准《土工试 验规程SL237-1999》、港口行业标准《港口工程勘察 规范JTJ240-97》等。大体军按粒径大小、含量、塑性
16
• 排水减压 • 碎石桩施工时,桩孔内充填粗粒料,形成渗透性
能好的竖向排水减压通道,可有效消散和防止超 孔隙水压力的增高和砂土产生液化,加快排水固 结。 间接的提高了承载力。 • 预震效应 • 在振冲法施工时,振冲器以每分1450次振动频率, 98m3/s水平加速度和90kn的激振力喷水沉入土中, 形成预震,对抗液化极为有利。
25
2神府经济开发区锦界热电厂振冲碎 石桩复合地基
• 地层1)1.0—4.3m为风成粉沙、粉土,松散,fak=75kpa; • 2)4.3—9m为细砂,稍密、中密,fak=160kpa。 • 地下水位8.7—9.3m,设计采用碎石填料振冲桩,桩长
8.5m,桩径1m,桩间距1.6m,排距1.386m,桩数740根。 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250kpa。施工机械 ZCQ-30振冲器,密电流5A。检测桩身、桩间土各3处平 板载荷试验,桩身6处重型动触试验,桩间土6处标贯试验。 施工7月23日完成。检测结果:碎石桩承载力特征值 39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254kpa,满足设计要求;桩体 均匀性较好,为中密、密实状态,桩间土稍密、中密状态, 均匀性一般,质量合格。
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PPT课件

1、强夯法
(3)强夯法加固机理
强夯加固地基有三种不同的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动力 固结和动力置换。
(5)加筋法 在地基土中设置强度高、模量大的筋材(钢筋混凝
土、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 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本法包括:加筋土法、土钉墙法、 锚固法、树根桩法、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钢筋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等。 (6)冷、热处理法
冷热处理是指通过冻结土体,或焙烧、加热地基土 以改变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1、地基处理分类 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浅层承载力不 足,可进行置换法处理;针对软土透水性差,采用增加 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等方法处理,增加承载力;通 过加入其他物质,改善土质性能,提高承载力等等。 根据不同的原理,地基处理的方法可大致分为:表层 处理法、开挖置换法、排水固结法、灌入固化物 、加筋 法、冷热处理法、托换法、纠偏(倾)法。
1、强夯法
强夯发是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
基加固方法。它一般通过8t~30t的重锤(最重可200t)和
8m~20m的落距(最高可达40m),对地基土施加很大的冲
击能,一般能量为500~8000KNm。利用地基图土中出现的冲
击波和动应力,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提高土
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路基本身重量分级 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上先行加载预压, 使土体中的空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 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排水固结法包括:加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砂井 法(普通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带法)、真空预压 与堆载预压联合作用降低地下水位法。
第7页/共141页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A-323-PPT课件

二、 抗剪强度低 :因此软
三、透水性小:软土的透水
性能很低,垂直层面几乎是不透 水的,对排水固结不利,反映在 建筑物沉降延续时间长。同时, 在加荷初期,常出现较高的孔隙 水压力,影响地基的强度。
四、触变性 :软土是絮凝状的结构性沉积物,当原
状土未受破坏时常具一定的结构强度,但一经扰动, 结构破坏,强度迅速降低或很快变成稀释状态。软土 的这一性质称触变性。所以软土地基受振动荷载后, 易产生侧向滑动、沉降及其底面两侧挤出等现象。 变形随时间而增长的特性。使其长期强度远小于瞬时 强度。这对边坡、堤岸、码头等稳定性很不利。因此 ,用一般剪切试验求得抗剪强度值,应加适当的安全 系数
软土路基处理方案
铁道工程1002 A-323
软土地基的概念
软土地基:系 指由淤泥、淤 泥质土、松软 冲填土与杂填 土,或其他高 压缩性软弱土 层构成的地基。
软土地基的物质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等有 以下的基本特点:
—、高压缩性:软土由于孔
隙比大于 1 ,含水量大,容重较 小,且土中含大量微生物、腐植 质和可燃气体,故压缩性高,且 长期不易达到国结稳定。在其它 相同条件下,软土的塑限值愈大, 压缩性亦愈高。
• 5 塑料排水板法
插塑料排水板是排水固结法之一,是利 用设置在地基中的竖向排板和地表进行加 载预压或利用建(构)筑物自身重量的共 同作用使饱和软土中的孔隙水逐渐排出地 表,土体固结提高密实度和强度,消除大部 份的水后沉降使地表稳定。主要运用于活 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及 杂填土的软土地基。对沿海地区的应用非 常合适。
• 1、换填法Βιβλιοθήκη 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 特性的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 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 施工要点:将要转换的土层挖尽、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的 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 2、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 边冲,在地基中成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 形成桩体。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 载力减小压缩性的目的。 • 施工注意事项:碎石桩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原地 基土对其的侧向约束作用,该约束作用越弱,碎石桩的作用效 果越差,因而该方法用于强度很低的软粘土地基时必须慎重行 事。 • 3、夯(挤)置换法 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 ,使土体向侧边挤开,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该桩体与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由于挤、夯使土体侧向挤 压,地面隆起,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提高,当超静孔隙水压力 消散后土体强度也有相应的提高。 •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 竖向排水通道。
软土地基处理.完美版PPT

工
作
成
软土的危害
绩
它有什么危害?
软土,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的以 黏粒为主的近代沉积物,它具有含水量高、孔 隙比大、压缩l生高、抗剪强度低、扰动性大、 土层层状分布复杂等多重特点。未经处理的天 然软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小,路堤高度一旦超 过能够填筑的极限高度就必然会发生沉陷、坍 塌事故,因此,在软土地基上建造人工构造物 时必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等问题。 以饱水的软弱黏性土沉积为主的地区称为软土地区。 软土包括饱水的软弱黏性土和淤泥。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等问题。
3、软土的处理
工
作
成
软土定义
绩
它到底是什么?
以饱水的软弱黏性土沉积为主的 地区称为软土地区。软土包括饱 水的软弱黏性土和淤泥。在软土 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 失稳或沉降过大等问题。我国沿 海、沿湖、沿河地带都有广泛的 软土分布。
我国沿海、沿湖、沿河地带都有广泛的软土分布。
软土包括饱水的软弱黏性土和淤泥。
我国沿海、沿湖、沿河地带都有广泛的软土分布。
软土,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的以黏粒为主的近代沉积物,它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缩l生高、抗剪强度低、扰动性
大、土层层状分布复杂等多重特点。
优选软土地基处理PPT
摊铺
砂垫
软土包括饱水的软弱黏性土和淤泥。
软土包括饱水的软弱黏性土和淤泥。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等问题。
优选软土地基处理PPT
软土包括饱水的软弱黏性土和淤泥。
以饱水的软弱黏性土沉积为主的地区称为软土地区。
关于电渗法处理软土地基PPT课件

—真空电渗法
濮仁鼎
电渗法
电渗法,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真空电渗降水及低 能量强夯加固技术。此工法对于加固深度在6 m 内的软土强度 改善非常明显,6 m 以下也有一定的加固效果。在10 m 内的软 土加 固效果明显强于传统工法。
电渗法:起源与原理
电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09 俄国学者Reuss 的研究工作, 后来各国学者在其加固机理与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最早应用是在挪威(1937) ,加固深度12 m ,使软土的原位不排水强 度从8 kPa 提高到38 kPa 。
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 对电渗透系数的影响幅度有多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性指 标在哪个范围内最适合电渗加固等,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电渗法:与其它方法的联合
工程实践表明, 几种加固方法的联合常常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收到很好的加固效果, 电渗加固也是如此。真空预压联合电渗 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加固方法, 其理由如下:
第一遍点夯结束后,用三天时间完成第二遍降水的布管及设备 安装,再用7 天完成第二遍真空电渗降水。 • 第二遍点夯 • 满夯 • 检测 满夯结束3 天后开始第二次取样、现场静力触探及十字板试验。
电渗法:优点与缺点
• 适用范围广,对土颗粒大小要求不敏感。 • 效率高且造价适中 • 弱结合水因受土粒静电场的影响,一般的排水固结法很难将其
由于粘性土中大部分的粘粒都带有电荷,在定向电流的作用下,
土体孔隙自由水和离子发生定向流动,电渗法就是利用软土中的孔 隙水在电流的作用下的定向流动性,使土体内的含水量降低,同时土 体内离子的交换对土体性质本身也有一定的改善。“真空电渗降
水及低能量强夯加固技术”是基于电渗降水对流塑状淤泥质土的 加固原理并通过控制所施加的动力对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能快速 有效地从物理和化学上改变被处理土体的特性,达到设计要求的承 载力。
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1)ppt课件

软土地基:系 指由淤泥、淤 泥质土、松软 冲填土与杂填 土,或其他高 紧缩性脆弱土 层构成的地基。
软土地基的物质构造、物理力学性质等具有
以下的根本特点:
—、高紧缩性:软土由于孔 隙比大于1,含水量大, 容重较小,且土中含大量 微生物、腐植质和可燃气 体,故紧缩性高,且长期 不易到达国结稳定。在其 它一样条件下,软土的塑 限值愈大,紧缩性亦愈高。
〔3〕真空预压荷载不会引起地基失稳,因此施工时无须控制加荷速率, 〔4〕施工机具和设备简单,便于操作;施工方便,作业效率高,加固费 〔5〕不需求大量堆载资料,可防止资料运入、运出而构成的运输紧张、 周转困难与施工干扰;施工中无噪音,无振动,不污染环境 〔6〕 〔7〕需求充足、延续的电力供应;加固时间不宜过长,否那么,加固费 〔8〕在真空预压加固过程中,加固区周围将产生向加固区内的程度变形, 加固区边线以外约10m附近常发生裂痕。因此,在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留 意抽真空期间地基程度变形对原有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
利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资料,且 换天然地基中部分〔或全部〕脆弱土或不良 土,构成双层地基或改良地基,以到达提高 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的目的。
置换法包括:换土垫层法、挤淤置换法、 振冲置换法〔振冲碎石桩法〕、沉管碎石桩 法、强夯置换法、砂桩法、石灰桩法以及超 轻质料填土法等。
〔二〕排水固结法
土体在一定载荷作用下排水固结,使孔 隙比减少,强度提高,以到达提高地基承载 力,减少工后沉降的目的。
Hale Waihona Puke 液压插打塑料排水板的工序平整场地---施工放线---铺设土工布---铺设中粗 沙层---插打塑料排水板 ---a.填土堆载---卸载--建筑处置b.真空预压处置---建筑处置
施工现场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软土地基是指土壤含水量较高、结构较松散的土层。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性质,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要求严格。
本文将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具有以下特点:1. 含水量较高:软土地基是由于水分充分渗透而形成的,因此其含水量较高。
2. 构造较松散:软土地基的颗粒排列较松散,土壤结构不稳定。
3. 压缩性强: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较大,对承载力有较大影响。
4. 液化风险:在地震等振动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容易发生液化现象,对工程造成严重损害。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为了克服软土地基的缺陷,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主要的处理技术包括:1. 压实加固压实加固是通过加固措施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常见的压实加固措施包括:(1)夯实法:通过夯击、振动等手段使土层颗粒重新排列,增加土体密度。
(2)预压法:借助预压载荷,使软土层逐渐压缩、排水,达到一定固结程度。
(3)加固加筋法:在软土地基中设置加固桩、悬臂墙等,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2. 土体改良土体改良是通过改良软土地基的结构和性质来提高其工程性能。
常见的土体改良技术包括:(1)石灰土法:向软土中加入石灰,利用石灰与土层中存在的水分及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提高土层的稳定性和土壤结合能力。
(2)水泥土法:向软土中加入适量的水泥,使其与土层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形成胶结体,增加土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混凝土悬浮桩法:以混凝土为桩身,在软土地基中钻孔灌注形成桩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3. 排水处理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排水处理是提高地基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主要的排水处理技术包括:(1)水平排水法:通过水平排水系统,将地基内的地下水位降低,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2)垂直排水法:在地基中设置排水井,通过井中的排水管道将地下水引出,减少土体中的过多水分。
三、软土地基处理的监测与评价针对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监测与评价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ppt课件

④置换法、挤密法及挤密置换法 A、振冲置换法:它适用于不排水剪切强度
20KPa≤CU≤50KPa的饱和软粘土、饱和黄土和冲填土。对 不排水剪切强度小于20KPa的地基、应慎重对待。能使天 然地基承载力提高20%—60%左右。 B、 CFG桩法:对于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饱和及非 饱和的粘性土、粉土。能使天然地基承载力提高70%以上。 C、钢渣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饱和及非饱和的 粘性土、粉土。 D、石灰桩法:适用于渗透系数适中的软粘土、杂填土、 膨胀土、红粘土、湿陷性黄土。不适合地下水位以下的渗 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当渗透系数较小时,软土脱水加固效 果不好的土层慎用。
C、送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 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地基。 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宜通过试验以 确定其使用程度。
D、水泥土夯实桩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素填土,淤 泥质土和粉土等。
11
③加筋土法:包括如下方法: A、加筋土:适用范围为人工填土、砂土的路堤、
6
预压: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如果工期不紧,
可以先填一部分或全部,使地基经过一段时间固 结沉降,然后在填足或铺筑路面;拟建桥涵等构 造物处,先填土预压,待地基强度提高到一定程 度后,挖去填土,再建造构造物,称之为预压。 预压分等载预压和超载预压,目的在于减少工后 沉降,提高地基固结度。预压效果与预压期及预 压体高度有着重要关系。
3
竖向排水体:软土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体,可
大幅度缩短排水距离,再配合预压,可加速地基 的固结,明显地提高预压效果,所以当超载预压 高度受到稳定性制约时,多应用竖向排水体与预 压结合的处治措施。常用的地下排水体有砂井、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等。排水体深度依土层厚 度而定,对软薄软土层宜贯通,对较厚软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