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恭维语对比研究
浅析中西方恭维语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恭维语的差异作者:曾玲玲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8年第11期【摘 ; 要】恭维语是日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以及最常见的言语行为。
本论文从中西恭维语的恭维对象、语境、话题、语言形式、应答模式上分析总结存在着的异同。
同时还将对引起这些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作简单剖析,这对从事外语教学的工作者和西方文化的学习者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恭维语;文化;跨文化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limentsZeng Lingling[Absrtact] ;Compliment is a common language phenomenon and the most common speech act. The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ompliment object, context,topic, language form and response mod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liments. At the same time,it'll also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at cause these differences,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workers engaged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ers of Western culture.[Keywords] library service ; quality improvement; development恭维语是口语交际的重要部分。
用豪夫斯提德的价值纬度理论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

用豪夫斯提德的价值纬度理论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摘要:文化是语言的反映,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反映。
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中美恭维语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豪夫斯泰德提出了价值纬度理论,本文试图利用这一理论来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以期读者能够对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文化;价值纬度;恭维语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1一、引言荷兰心理学家杰拉德?亨德里?豪夫斯泰德主要从事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相互作用的研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从全球40多个国家的ibm分支中调查收集的117000份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价值纬度理论。
本文试图用该理论来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以期读者能够对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豪夫斯提德的价值纬度理论豪夫斯泰德确认了四种价值纬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避免不确定因素的程度,权势距离和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他认为这四种价值纬度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明确所有的文化都同时具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两种气质;避免不确定因素的程度是指不同文化的人们对于不可预知事件担忧程度的不同。
权势距离指拥有权势的人和受到权势影响的人之间权距离差距的高低,若两者之间的差距高,则这是高权势距离文化,反之,则是低权势文化。
男性主义/女性指在一种文化中,是男性特质占主导地位还是女性特质占主导地位。
三、用价值纬度理论来分析中美恭维语之间的差异(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美国,在个人主义的引导下,美国人做事时,更多考虑的是自我需求的满足而非对方的社会地位。
对于美国人来说,自我贬低不是谦逊而是接近于自我羞辱(samovar.l.a.&porter,r.e.1997:134)。
因此,当有人恭维他∕她时,他∕她很少会自我贬低,并且恭维者也不期待对方会说些谦虚的话来自我贬低。
中西方日常交际恭维语对比

中西方日常交际恭维语对比摘要:恭维语是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行为。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恭维语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西方称赞语在对象、场合、回应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来探究中西方称赞语差异的内在原因,并试图找到一些相应的对策,以避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称赞语产生误解,达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恭维语;对比研究;对策作者简介:曾小芳(1997年7月),女,汉,江西抚州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1.引言恭维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的语言行为。
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的恭维和恭维语的回应往往被称为社会交际的“润滑剂”。
适当的恭维语会赢得对方良好印象,有利于建立、维持和巩固和谐的人际关系,缩短交际者之间的社交距离,使评论者和被赞扬者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从而顺利进行交际,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使得恭维语在中西日常交际中的使用有所不同。
本文探讨了中西恭维语在日常交际中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并试图找到一些相应的对策,以避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恭维语的误解,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文献综述福尔摩斯将恭维语定义为“说话者间接给予的言语行为,或者直接称赞另一个人,通常是对听众,与双方同意的一些“好”东西 (如财产、特征和技能) 的交换有关。
” 称赞由两部分组成:说话者称赞,接受者相应回应;称赞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积极的评价语言。
与其他言语行为不同,恭维语的特点是没有负面评价词,也就是说都是正面评价。
恭维语的使用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恭维语的对象、话题、地点和回应上有所不同。
适当的称赞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巩固,营造和谐的氛围,使称赞者和被称赞者有更好的情感交流,表达良好的愿望,从而成功地进行沟通,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中美问候语在礼仪交往中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

中美问候语在礼仪交往中的差异比较及原因分析作者:徐亮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摘要:问候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交际行为, 各个言语社团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言语共同体由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 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习惯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在表达问候意向时经常会产生一些交际失误。
本文旨在比较中美问候语在礼仪交往中的差异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美问候语差异比较分析作者简介:徐亮(1982— ),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外语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一、问候语作用及特征问候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交际行为, 各个言语社团都有相应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言语共同体由于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 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习惯方式(包括非言语形式, 如体态语)( 王保华,1999:2)。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人们在表达问候意向时经常会产生一些交际失误。
问候语的功能表现为人际的, 即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建立、增进和巩固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1.1 问候语是一种双向的语言行为问候语是人与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第一步,是进行下一步交际可能的引导,在社会交际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着期待得到别人承认,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心理。
而从语言表现上来说,每个人又都表现出通过语言行为尊重他人而又同时获得别人的尊敬性语言行为的双向沟通模式。
问候语不是一种单向的语言行为,如果一个人得不到别人的问候或者自己对别人的问候得不到回应,就会感到失去颜面,就无法进行进一步的交际行为或者无法维持彼此的关系。
问候语作为连接双方应答的纽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语用功能上达成了人们的这种互相尊重的需求,并且可以通过引导将这种需要的达成持续下去,将某种关系维持下去。
1.2 问候语反映了某一个社会群体的习惯和文化见面问候是一种人类交往的普遍特征,是人们互相见面时的自发性反应行为。
但是不同的国家和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人们之间使用的问候语的内容是不同的。
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

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近年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双方的官方话语也成为研究的重要对象。
官方话语是国家形象的体现,也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语言特征、政策阐述与表述方式以及话语目的与效果等方面对中美官方话语进行比较研究。
语言特征方面,中美官方话语都以正式、庄重、权威为特点。
中方官方话语通常采用典型的官方措辞,强调政策的果断与稳定,例如“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坚决贯彻执行”等表述。
美方官方话语则更加注重感染力和激励性,鼓舞士气,例如“我们将继续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挑战”、“我们坚信,我们的合作将取得更大成果”。
相较而言,中方官方话语更加正式、短小精悍,而美方官方话语更加动感,并具有鼓舞性和激励性。
在政策阐述与表述方式方面,中美官方话语也存在差异。
中方通常采用较为“冷静”的方式,对政策进行阐述,更加注重对政策的细致解释与批判。
中国政府会通过卫星电视、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精确解读政策的核心要点,并给出详细的理由和依据。
而美方官方话语则更加注重直接表达政策的主旨和重点,其表述方式更为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美国政府通常通过社交媒体、演讲和采访等方式来传达政策信息,以增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互动。
话语目的与效果也是中美官方话语存在差异的重要方面。
中方官方话语强调稳定、和谐的国家形象,追求文明、理性、友善的交流环境。
中方的官方话语通常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共赢,着重强调互利互惠的原则,以增进双方的友好关系。
相反,美方官方话语更加强调实用性和利益追求。
美国政府通常通过强调权威性和决心来维护国家利益,并力求在官方话语中体现出美国的领导地位和优势。
总体而言,中美官方话语在语言特征、政策阐述与表述方式以及话语目的与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中方官方话语更加正式、庄重,并注重政策的准确解读和细致阐述。
美方官方话语则更注重感染力和鼓舞性,强调国家利益和实用性,并力争在话语中体现出美国的领导地位。
从恭维语看中西(美)文化差异_Comparision_between_Chinese_and

In Chinese
• Exactly the different • It is rare for Chinese to praise other’s work ability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ame level, but it’s common to flatter their superiors on the ability and achievements to get a favorable impression.
3.1.3 More differences about the compliments in social occasions
• In the Engl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 They often praise their own families, including their spouses, parents and children. • In the Chinese culture • The compliments receivers are usually others’ family members instead of their own.
• 3.1.1 To praise a woman
• A male will say: You are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 have seen! • A female will say: You certainly look elegant today!
The difference...
1.Definition of compliment
• Compliment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language phenomena in 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eties.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system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lead to the dissimilarities of compliment performance and response.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d response to compliments.
论中美恭维语在日常交际中的差异

一
你 是 我 的 骄傲 。
美国人趋 向于个人 感受 . 事物 的看法 有他们 自己 的 对
见解 . 是 一 蹴 而 筑 。 他 们 认 为 最 好 的恭 维 就 是 向 对 方 吐 不
露 自己忠实的观点 . 他们喜欢 e srv 表 明 自己) sla e i ( fs te 。而 群体和他 人 为取 向 的 中国 人则 不 同。他 们裉 步 与 人对 立, 讲话尽量婉 转 吉蓄 , 言交流 时善 于寨言 观色 , 他人 语 对 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和接受 性. 形成 了 自制 (eee 和 r8 ) v
语 言彤 式 、 蕃 、 堆 目标 几 十 方 面 的差 异 . 出 垮 文 化 交 流 中 恭 堆和 接 受恭 雄 造 成 谖 ) 的原 因 , 于 垮 文 化 交 藏 具 有 重 要 应 恭 指 . F 对
的意义。
美 t 词 : 异 ; 堆语 ; 蓉 ; 解 ; 文 化 交 流 差 恭 应 误 跨 中 田分 类 号 : 333 H 1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螭 号 :06 6 6 【02 0 —02 —0 10 — 3. 20 11 1 1 3 5
题以厦疆解 矛盾 等作用 。但是 每个 民族都有 自己不 同于其 它民族的语肓和 文化 , 种语 言和 文化 都具有 本 民族特 有 这 的表现模 式和内 窖 , 有鲜 明 的 民族 特色 中美两 国人 民 具
属 于 不 同 的 民 旌 , 此 在 恭 维 语 的 使 用 和 应 答 等 方 面 存 在 因
慎 言 (atu) cuos的性 格 。 i 二 、 菩 差 异 f ie .e R sos o ts 应 D ̄r c e neFr l ) e p mt a
、
中美恭维语应答模式的实证研究

V0 . 9 No 3 12 .
J n u.
2 1 o2
D I 码 :0 3 6 /.S N 1 7 — 4 2 2 1 .3 0 8 O 编 1 .9 9 jIS . 6 1 7 2 . 0 2 0 .0
中美 恭 维 语 应答 模 式 的 实证 研 究
曾 盼 苏 惠芬 李 瑛
[ yw r sc m l n ; ep n ep t r ;e ic td Ke o d ] o pi t rso s atn mpr a s y me e il u
一
、
恭 维 语 及 其 应 答 分 类
能 , 社 会 交 际 的 润 滑 剂 。 “ 维 语 作 为 一 种 是 恭
普遍存 在 的礼貌 现 象 , 文 化 价 值 的反 映 , 是 与 应 答 是 同 时 发 生 的 。 恭 维 语 的 基 本 话 语 结 构 是 一 种 ‘ 对 性 结 构 ’ ajcny p i) , 维 配 ( aae c ar J 恭 和 应 答 ( o l n —rso s )总 是 呈 现 共 现 cmpi t epn e me 状态, 即恭 维 语 必 有 其 相 对 应 的 应 答 。 也 就 是
在 人 类 的语 言 交 际 中 , 维 作 为 一 种 积 极 恭 言 语 行 为 被 频 繁 应 用 于 社 会 交 往 之 中 , 同 一 如
言环境下 , 恭维语应答各有其特定的模式 , 并且汉语恭维语 的应答模式更具 多样性 。
[ 键词 ] 关 恭维语 ; 应答模式 ; 实证研究 [ 中图分 类号 ] 359 H 1. [ 文献 标识 码 ] A [ 章编号 ]6 1 7 2 (0 2 0 03 0 文 17 — 4 2 2 1 )3— 0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