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内科学教学课件四16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肿瘤,它起源于肝细胞。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原 发性肝癌的概述、病因、诊断、病理分类、治疗方法和预后。
原发性肝癌概述
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常伴有肝硬化。其症状包括腹痛、恶 心、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病因与危险因素
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介入治疗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等,可用于治疗不适宜手术的患者。
预后与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分期、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 治疗方法的选择。
研究进展与展望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原 发性肝癌的新研究热点, 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 新的选择。
早期筛查
通过早期筛查可以提高原 发性肝癌的发现率,并有 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病理分类与分期
组织学类型
原发性肝癌可分为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等多 种组织学类型的有美国 肝脏学会分期系统。
治疗方法与策略
1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可以完全切除肿瘤组织。
2
肝脏移植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肝脏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3
介入治疗
2 肝硬化
肝硬化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常伴有肝内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3 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原发性肝癌的风险。
诊断方法与技术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包括肝酶和凝血功能。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如AFP和CEA,可用于辅助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原发性肝癌试题预测(三)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原发性肝癌试题预测(三)1、名词解释原发性肝癌正确答案:原发性肝癌足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死亡率。
2、单选关于亚临床肝癌(小肝癌),下列哪项叙述(江南博哥)是不正确的() A.肝功能正常B.临床上无肝癌症状及体征C.肿瘤直径<3cmD.AFP可呈阳性E.腹水正确答案:E3、单选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无关的是()A.HBV感染B.HCV感染C.华支睾吸虫感染D.黄曲霉毒素E.亚硝胺类化合物正确答案:C4、配伍题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肝癌常见的临床表现()A.消瘦、乏力、腹胀B.贫血出血倾向C.腹部蜘蛛痣D.腹水伴脾大E.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区疼痛正确答案:D,E5、单选对原发性肝癌最有协助诊断意义的血清标志物是()A.碱性磷酸酶B.甲胎蛋白C.γ—谷氨酰转肽酶D.放射性核素肝扫描E.异常凝血酶原正确答案:B6、问答题男性患者,42岁,15年前发现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未予重视。
近5年来刷牙时出现齿龈出血。
2个月前无明诱因出现呕血,总量大约1500ml,经常规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
但之后反复腹水,且量逐渐增多,并伴进行性消瘦,右上腹隐痛及黄疸。
查体:精神差,消瘦,皮肤巩膜轻至中度黄疸,肝肋下3cm,质硬,触痛,脾肋下2cm,质硬无触痛,腹水征阳性。
肝功显示:A/G25/36g/L,ALT45U/L,AST62U/L,GGT212U/L,ALP238U/L,TB64μmol/L,DB47μmol/L,血WBC3.8×10/L,N0.78,10.22,PLT52×10/L。
该患者的可能诊断是什么?要明确诊断还需哪些检查?正确答案:主要诊断:(1)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2)原发性肝癌(3)脾功能亢进(4)自发性腹膜炎还需检查:(1)AFP及其他肝癌示志物(2)腹部8超或CT(3)腹水常规、细菌培养及脱落细胞检查7、配伍题AFP和ALT同步上升()AFP上升而ALT下降()A.肝脓肿B.肝血管瘤C.肝囊肿D.肝癌E.活动性肝炎正确答案:E,D8、单选我国肝癌最常见的病因是()A.乙型肝炎B.丙型肝炎C.黄曲霉毒素D.亚硝胺类化合物E.血吸虫病正确答案:A9、单选?男性,52岁,低热,肝区胀痛2个月并消瘦,近3周发现尿黄、巩膜黄染。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发性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选择原发性肝癌早期很难发现,但是通过筛选,尤其是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肝癌,最佳的选择是手术处理,也可以选择肝移植及射频消融,这些方法都是倾向于根治性的。
中晚期的肝癌一般选择的治疗办法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放射治疗,以及结合中药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的原发性肝癌,主要是对症治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选择(一)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目前仍然是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最好方法,凡是有手术指症的应该不失时机的争取手术的切除。
尤其普查时,发现血清 AFP 浓度的升高,并得到了影像学的定位诊断,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
手术适应证包括( 1 )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只限于一叶或者是半肝。
( 2 )肝功能代偿良好,凝血酶原时间不低于正常的 50% ,且没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的证据。
( 3 )肺和肾功能良好,能够耐受手术。
1 、手术切除:( 1 )对临床肝癌或大肝癌,如患者全身情况和肝功能代偿良好,无肝硬化者,规则性肝切除为主要术式。
( 2 )对合并肝硬化的亚临床肝癌或小肝癌,非规则性肝切除为主要术式。
( 3 )对肿瘤包膜完整者,非规则性肝切除。
( 4 )对肿瘤包膜不完整者,较为广泛的切除( 5 )左侧肝癌,以力求根治为原则,选用规则性半肝切除或左三叶切除。
( 6 )右侧肝癌,兼顾根治原则及安全性,不需右半肝切除,选用非规则性右肝切除( 7 )左内叶肿瘤主要施行非规则性肝切除,特殊情况下施行左半肝或左三叶切除术。
2 、肝移植术目前认为肝移植用以治疗小肝癌特别是伴有肝硬化者,疗效较好,优于根治性切除术。
3 、二期切除( 1 )病人选择1 )右叶或肝门区单个大肝癌,包膜较完整,因伴有肝硬化特别是小结节性肝硬化而不能切除者;2 )右叶大肝癌伴卫星结节,但仍局限于右肝者;3 )主瘤在右叶而左叶有 1~2 个小的可切除结节者。
( 2 )二期切除指征1 )肿瘤直径缩小至原先的 50% 以上,对 AFP 阳性肝癌而言,肿瘤缩小应伴 AFP 显著下降。
内科学(第七版)消化系统疾病第十五章 原发性肝癌

第十五章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平均约有25万人死于肝癌,而我国占其中的45%。
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男女之比为2~5:1。
【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病因。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可达90%,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高发有关。
但是世界各地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差别较大,西方发达国家HBV并不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
有研究表明,肝细胞癌中5%~8%患者抗HCV抗体阳性,提示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可能有关。
(二)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各地报告为50%~90%。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在欧美国家,肝癌常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三)黄曲霉毒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粮食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人群肝癌发病率高,而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常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人群,血清黄曲霉毒素B l-白蛋白结合物水平及尿黄曲霉毒素B1水平亦高,提示黄曲霉毒索B。
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因素,它可能通过影响ras、c-fos、P53、Survivin等基因的表达而引起肝癌的发生。
(四)饮用水污染根据肝癌高发地区江苏启东的报道,饮池塘水的居民肝癌发病率(60~101/10万)明显高于饮井水的居民(O~19/10万)。
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源,可能与肝癌有关。
(五)遗传因素不同种族人群肝癌发病率不同。
在同一种族中,肝癌的发病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常有家族聚集现象,但是否与遗传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指南

第一部分、概述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 是常见恶性肿瘤。
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如果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自然生存时间很短,严重地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原发性肝癌早期很难发现,但是通过筛选,尤其是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肝癌,最佳的选择是手术处理,也可以选择肝移植及射频消融,这些方法都是倾向于根治性的。
中晚期的肝癌一般选择的治疗办法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放射治疗,以及结合中药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的原发性肝癌,主要是对症治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第二部分:西医治疗一:手术治疗肝癌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
(一)肝切除术。
1.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①彻底性,最大限度地完整切除肿瘤,使切缘无残留肿瘤;②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肝组织,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
术前的选择和评估、手术细节的改进及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等是中晚期肝癌手术治疗的关键点。
在术前应对肝功能储备进行全面评价,通常采用Child-Pugh分级和ICG清除试验等综合评价肝实质功能,采用CT和/或MRI去计算余肝的体积。
中晚期HCC多为直径>10cm的单发肿瘤、多发肿瘤、伴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或伴胆管癌栓。
因为仅在患者一般情况好,且肝储备功能满意时才考虑肝切除手术,故无论采用何种分期,只有小部分中晚期HCC适于手术。
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ICG15)是常用的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选取用 中西医结合辨证论 治肝 癌 2 8例并 与常规西医药 治 疗 同期 同类 1 做 对 照,结 果 :治疗 组 中显 效 1 O例 3例 (6 2 , 转 8例(85 %)无效 7例(5 , 照组 中显 4 . %)好 4 2 .5 , 2 %)对 效 3例(0 , 3 %)好转 4 ( %)无效 3例(0 。田义洲 , 例 4 , 0 3 %) 李
3-2 13
[] 7 田义洲 , 李虹 , 黄立萍 , 凌燕 , 张 石惠燕等. 艾迪注射液联合 中药
复方治疗 晚期肝癌 3 例[ 月 瘤学杂志 ,0 91( : 6 8 0 J 中 ] 20, 1 8—7 5)
章继 民等 s 用健脾复肝汤配合介入治疗 中晚期肝癌 3 1 例 。结果 生存 质量方面, 治疗组生存质量提高率为 5 .4 48%, 对照组 为 2 . %, 瘤生存 时间方 面, 组 比较 , 组亦 42 带 4 两 治疗 明显优于对照组 f 00 ) P< .5。何光彬等 用 中药 四君 子汤及 】 生脉饮配合射频 消融治疗 3 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3 2例肝
虹, 黄立 】 用艾迪注射 液联合 中药复方治疗 晚期原发 等 性肝癌 3 0例。 结果表 明艾迪注射液能抑制 杀灭癌细胞提高 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癌细胞 在分化及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
能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4 中药 结合微创介入法治疗
影响.1 『_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 1 ,8 1 :7 4 0 0 1 ( )4 — 8 [] 6 魏栋. 医结合辨证论治 肝癌 2 例 . 医刊 ,04,1 7 : 西 8 中原 20 3( ) 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考试题库(题库版)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考试题库(题库版)1、单选对于发现早期亚临床型肝癌最有价值的是()。
A.典型症状B.AFP(甲胎蛋白)结合B超检查C.典型体征D.肝炎病史E.明显消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B超检查(江南博哥)结合AFP检测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对于发现早期亚临床型肝癌最有价值。
典型症状、典型体征、肝炎病史、明显消瘦均不具特异性表现。
2、单选治疗肝硬化脾肾阳虚证,应首选()。
A.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B.实脾饮C.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D.调营饮E.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正确答案:E3、单选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应首选()。
A.理中丸合黄芪建中汤B.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C.失笑散合丹参饮D.一贯煎合左金丸E.化肝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理中丸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作用;黄芪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作用。
二方合用共同治疗脾胃虚寒证。
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作用;左金丸具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作用。
二方合用共同治疗肝郁化火,肝火犯胃证。
失笑散合丹参饮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作用,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疼痛。
一贯煎具有滋阴疏肝作用,左金丸具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作用,二方合用治疗阴虚火旺证。
化肝煎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证。
胃络瘀阻证治当活血化瘀通络,失笑散合丹参饮即具有此作用。
4、单选患者吐血紫暗或咖啡色,甚则鲜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大便黑如漆,口干喜冷饮,胃脘胀闷灼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A.泻心汤合十灰散B.龙胆泻肝汤C.独参汤或四味回阳饮D.归脾汤E.当归补血汤正确答案:A5、单选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是()。
A.胃B.肺C.脑D.直肠E.乳腺正确答案:B6、单选患者,男,54岁。
患胃溃疡10年,经常性泛酸,胃痛。
为减少胃酸,控制病情发作,应选用的受体阻断剂是()。
A.α受体阻断剂B.β受体阻断剂C.H1受体阻断剂D.H2受体阻断剂E.N受体阻断剂正确答案:D7、单选动脉瘤、血管畸形常引发的脑血管病变是()。
【内科PPT课件】 原发性肝癌

肝脏转移瘤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一旦出现症状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亚临床肝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经AFP普查发
现 AFP普查 亚临床肝癌 临床症状 中晚期 死亡
临床表现(中晚期)
症状
肝区疼痛:最常见 多呈持续性胀痛、钝痛 可牵涉至右肩背部 如破裂出血,可引起剧烈腹痛,急腹症
机制:肿瘤生长过快,肝包膜受牵拉 疼痛的有无、早晚及程度:与肿瘤生长速度和所在 部位有关
满足下列三项中任一项即可诊断肝癌。
1.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US、增强CT、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表现,病灶>2cm;
2. 一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灶>2cm,AFP>400ng/ml;
3. 肝脏活检阳性
肝病史、不明原因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肿大者,应作AFP测定和其他检查,争取早 期诊断
鉴别诊断
2.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监测AFP和ALT动态水平::AFP和ALT动态曲线平 行或同步升高,多支持活动肝病;AFP和ALT曲线分 离,多支持肝癌
检测AFP异质体和其他肝癌标志物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
鉴别诊断
3.肝脓肿
急性细菌性肝脓肿常有发热、白细胞升高、肝肿大触痛、 右上腹肌紧张等表现
AFP>200μg/L持续 8周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一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假阴性:PHC分化程度、分泌时相、类型等 假阳性: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甲胎蛋白异质体:人体血清AFP可分成LCA结合型和LCA
临床表现
肝肿大:为重要体征
特点:进行性肿大 典型体征:质硬、凹凸不平、有结节或巨块、边缘不整、 有压痛。 非典型体征:癌肿位于膈面,肝下缘不下移,肋下不能 触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转移途径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最常见,是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 因。肝外转移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种植转移三种途径。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 阶段:初起多由情志不遂,郁怒不畅, 而致肝气不疏。继续发展则成肝郁气滞, 气机失于宣发,阻于血络,血滞成瘀, 痰瘀互结,日渐成积,毒邪内生,病从 无形至有形,如果不及时发现而积极治 疗,则病情迁延,久则伤阴耗气,肝脾 肾互损,气血水互结,出现鼓胀、黄疸 之证而终不能治。
3.黄疸
可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也可因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 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4.肝硬化征象
可有脾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血性腹水多因癌侵 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而引起,偶因腹膜转移癌所致。
5.全身表现
有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 少数肝癌患者由于癌本身代谢异常,进而影响宿主机体而致内分 泌或代谢异常,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自发 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为常见,罕见的有高血钙、高血脂等。
1.气滞血瘀,痰结成积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痰湿内停,痰气交阻,痰 瘀互结,结于胁下,日渐成积。《黄帝内经》谓:“肥气在胁下, 若覆杯。”《难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胁下,如覆杯, 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
2.肝气不疏,脾失健运
情志不遂,郁怒寡欢,日久不解,则肝气不疏,木不疏土;或因 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湿郁化热,毒热瘀积。
【临床表现】
1.肝区疼痛
最常见,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如 病变侵犯膈,痛可牵涉右肩。当肝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坏死的癌 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时,可突然引起剧痛,从肝区开始迅速延及 全腹,产生急腹症的表现。
2.肝大
肝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 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原发性肝癌属于中医学“肝积”“癥积”“黄疸”等 范畴。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 全肯定,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关。
1.病毒性肝炎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作为肝癌的直接病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 肯定是促癌因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人群的 HBsAg阳性率高于低发区,而肝癌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型病 毒性肝炎标志的阳性率高达90%,显著高于健康人群。5%~8%的 肝癌患者抗HCV阳性。
2.组织学分型
①肝细胞型:大多伴有肝硬化,可呈现不同的分化程度。癌细胞 呈多角形,核大,核仁明显,胞质丰富。癌细胞排列成巢状或索 状,癌巢之间有丰富的血窦。癌细胞有向血窦内生长的趋势。② 胆管细胞型: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胞质呈嗜碱性,无胆汁小滴, 偶有黏液分泌;排列成腺泡囊或乳头状;间质组织多。③混合型: 上述两型同时存在,或呈过渡形态,此型更少见。
2.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0肝细胞恶变可能在肝细胞 再生过程中发生,即肝细胞损害引起再生或不典型增生。在欧美 国家,肝癌常发生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
3.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地区, 肝癌的发病率较高,提示黄曲霉素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因 素,但迄今尚无其致人类肝癌的直接证据。
4.饮用水污染
由于水质分析技术的进步,发现沟塘水中有百余种有机物有致癌、 促癌或具有致突变作用,如六氯苯、苯丙芷、多氯联苯、氯仿等。 近年来发现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源,可 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5.其他
长期饮酒和抽烟增加患肝癌的危险性,特别是增加乙肝病毒感染 者患肝癌的危险性。在我国的肝癌高发区,可发现肝癌的家族聚 集现象,多提示为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肝癌似亦具有遗传的倾 向,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出血导致休克和死亡,小破口出血则表现为血性腹水。
(4)继发感染因长期消耗或因放射、化学治疗而致白细胞减少,抵 抗力下降,加之长期卧床等因素,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败 血症、肠道感染等。
原发性肝癌
卢老师
原发性肝癌(primarycarcinomaoftheliver)是指肝细胞 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癌肿,是我国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仅次于胃癌。
国内肝癌发病率沿海地区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地区 高于西北和西南地区,其中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地区 的发病率最高。而在国外,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发 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 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1~4:l。
6.转移灶症状
胸腔转移以右侧多见,可有胸水征;骨骼或脊柱转移,可有局部 压痛或神经受压症状;颅内转移癌可有神经定位体征。
7.并发症
⑴肝性脑病见于肝癌终末期,约34.9%的患者因此而死亡。 (2)上消化道出血由肝癌并发肝硬化引起,有15.1%的肝癌患者因
此而死亡。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有9%~14%的肝癌患者因此而致死。大量
(二)病理
1.形态分型
①块状型:最多见。癌块直径在5cm以上,大于10cm者称巨块,可呈单 个、多个或融合成块,多为圆形,质硬,呈膨胀性生长。肿块边缘可 有小的卫星结节。此类癌组织容易发生坏死,引起肝破裂。②结节型: 为大小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一般直径不超过5cm。此型可分为单结 节、多结节和融合结节三个亚型。③弥漫型:有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癌结 节散布全肝,不易与肝硬化区别,患者往往因肝功能衰竭死亡。④小 癌型:孤立的直径小于3cm的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 3cm者称为小肝癌,多无临床症状。
3.郁结发黄,水聚成臓
积久不去,蕴热成毒,熏灼胆汁而发黄;肝脾不调,殃及肾水, 终至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互结,聚于腹中,形成鼓胀。《诸 病源候论癖黄候》谓:“水饮停滞,积聚成癖,因热气相搏,则 郁蒸不散,故胁下满痛而发黄,名曰癖黄。”
总之,本病的病位在肝,损及脾土。 始于气滞,发于血瘀,终归于气血水 互结而成黄疸、鼓胀。其病机可归纳 为正气亏虚,邪毒凝结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