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业丝的浸胶粘合

聚酯工业丝的浸胶粘合
聚酯工业丝的浸胶粘合

I.骨架材料的浸胶

A.骨架材料与橡胶的粘合途径

不同的纺织骨架材料和橡胶之间的粘合可以通过下述三种途径获得:

*机械粘合*物理粘合*化学粘合

1.机械粘合力

在粘合力不高的场合,或采用机织、经编的网格布作骨架材

料,以及胶管中采用螺旋缠绕或针织的结构,才仅仅依靠机械粘

合力。纺织骨架材料 -- 纱线埋压在橡胶中,并被橡胶所包围。

上下层的橡胶可以相互连接。其粘合力有时实际依靠的橡胶之间

的粘合力。

采用变形丝如空气变形丝、加弹丝,或与棉纤维并捻均可以

改善机械粘合力,因为纱线中的纤维圈或纤维毛羽可以埋入橡胶

中,达到提高机械粘合力的目的。右图是短纤粘胶织物以及棉织

物分别与氯丁(CR)橡胶和天然/丁苯(NR/SBR)橡胶的粘合力比较。如果是浸胶织物,其机械粘合力仅为其化学粘合力的1/10。

2.物理粘合力

物理粘合力是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获得。如:

* 偶极之间的结合力 * 分子之间的引力 * 氢键的结合力。

当采用粘胶或锦纶作为骨架材料时,其物理粘合力是总粘合力的25%。由于聚酯和芳纶的分子中缺乏活性基团,其物理粘合力则是相当低的。

3.化学粘合力

骨架材料采用黏合剂处理后,如:RFL乳胶液(间苯二酚R、甲醛F、乳胶L),可以改善骨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粘合力。主要是骨架材料中的反应基团如羟、羧、胺端基与RFL树脂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程度取决于这些反应基团的活性。下表所示是粘胶和锦纶材料用RFL浸胶后,不同种类的粘合力的所占比例:

粘胶锦纶

直接机械粘合:20% 15%

浸胶液渗入织物中

渗透30% 5%

分子扩散渗透到纤维中

化学粘合力25% 60%

直接共价键结合

主要是氢键结合

B.浸胶机理

对于粘胶和锦纶采用RFL粘合体系已经可以获得足够的粘合力,粘合机理如下左图。

在骨架材料干燥定型时,骨架材料和RFL树脂之间获得粘合力,浸胶后骨架材料与橡胶之间的粘合力依靠RFL层与橡胶在硫化时共硫获得。

对于聚酯和芳纶,聚酯和芳纶没有与RF(酚醛树脂)反应的活性基团,如果直接用RFL浸胶,主要是直接粘合力和物理粘合力,化学粘合力的贡献并不大,单纯浸胶RFL是无法获得足够的粘合力。所以对于聚酯纤维和芳纶纤维,必须将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目前在纺丝时采用一种称作“预活化”的纺丝油剂处理纱线,其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这种环氧树脂是可以用RFL中的RF树脂进行固化反应的,处理过的纱线可以和锦纶一样,通过浸胶同样的RFL就可获得足够的粘合力,粘合机理如下右图:与锦纶不同的是,聚酯或芳纶的预活化层必须在干燥定型时,经过高温反应,才能和RF之间获得良好的粘合力。

对于未经预处理的聚酯和芳纶来说,单用RFL浸胶液处理是不够的。要处理以上织物,主要采用环氧树脂和封闭异氰酸酯,有两种方法可用:

1.单浴浸胶:

该体系仅适用于未活化处理的聚酯,采用很高的干燥温度(220—250oC)和改性RFL浸胶液(国内称作RP浸胶液)对其进行处理。

浸胶液的配方如下:

- H7—浸胶液:含有“Vulkabond E”的RFL液,它是一种溶解在氨水中的对氯苯酚、甲醛和间苯二酚的缩聚物,国内称作RP单浴浸胶,主要由常州曙光化工厂生产。

- RFL—浸胶液:带有封闭二异氰酸酯的水基分散物,称作封闭异氰酸酯,如“Desmodur TT”或粘合剂IL-6,国内由常州科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2.二浴浸胶:

该体系用于聚酯和芳纶的处理,先用一种水基分散物或活化树脂浸渍织物,干燥后,经220-250oC高温热处理,使纤维表面改性为聚氨酯或环氧树脂层,从而具有和RFL反应的活性,再采用通常的RFL浸胶液浸渍。

预浸胶液的配方如下:

D417(用于聚酯)一种丙三醇二缩水甘醚和封闭异氰酸酯的水基混合物

ENKA 的芳纶浸胶液 一种丙三醇二缩水甘醚和已内酰胺的水基混合物 下图为RFL 浸胶过程的示意图。

RFL 浸胶过程示意图

3.

主要浸胶参数

下图所示是浸胶机的浸胶示意图,图中,帘布的生产流程是从右到左连续进行,在导开布卷用完时,储布架释放所储存的坯布,从而获得时间用于新布卷的接头。在浸胶槽前和烘箱后,各有一组张力辊,控制其相对速度,就能在浸胶和干燥过程中给帘布施加一定的张力;帘布浸胶后的浸胶量由附胶量控制系统进行调节,通常是一组挤压辊,也可以是真空吸胶系统或拍打系统。第二浴的功能和一浴的功能基本相同,导开储布架的功能和卷取储布架的功能正好相反,为换卷提供缓冲时间。浸胶过程中的浸胶参数有:一浴浸胶的热固化温度、RFL 的热固化温度、浸胶张力、帘布在烘箱中的停留时间等等。在烘箱中的停留时间可以通过调整浸胶速度或者在烘箱中的走布

人造丝 锦纶

浸 胶

烘箱

附胶量控制

附胶量控制

道数进行调节。

针对不同种类的纤维材料,不同的RFL配方以及橡胶种类,这些参数需要进行优化。到目前为止,帘线与橡胶的粘合更多的是依靠实际经验,而非科学分析。

C.预浸胶

聚酯和芳纶不像人造丝和锦纶有许多活性的反应功能基团,因此用标准的RFL进行浸胶是不能获得有效的粘合力。因此必须进行了二步法浸胶,第一步称作预浸胶,第二步则依然进行传统的RFL浸胶。

预浸胶可以采用溶剂型的高活性反应的异氰酸酯进行预浸胶(浸胶硬线绳)。为了能够使用水性的材料,杜邦开发了一种苯酚封闭的异氰酸酯浸胶体系,加入少量的环氧树脂改善浸胶膜的形成,这个体系称做Hylene。

下图为示意图,所示为异氰酸酯和芳纶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剩余的异氰酸酯功能团还可以进一步和后续的RFL浸胶层反应。

示意图2.2 异氰酸酯和芳纶纤维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

芳纶和聚酯常用的另外一种预浸胶方式就是浸渍环氧树脂,依靠丙三醇和表氯醇的反应,如下图所示,所谓的工业丝预活化处理,就是预处理一种环氧树脂:

示意图2.3 丙三醇和表氯醇的反应

利用远红外光谱仪研究了在芳纶表面的热固化特性,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芳纶与环氧树脂进行了化学的相互作用,聚酯纤维和环氧树脂之间的粘合是由于扩散相互作用形成的。而芳纶则存在扩散和氢

成了多点的氢键结合。

D.RFL浸胶

1.RFL的配方和制备

RFL浸胶液是一种由间苯二酚/甲醛缩聚生成的酚醛树脂(RF)水溶液和橡胶胶乳(L)混合的水性乳液。如果纤维仅仅是处理橡胶胶乳,其可以提供与橡胶之间的粘合力,但与纤维之间没有化学粘合力,物理粘合力也很低,而且浸胶层自身的机械强度较低。添加间苯二酚R和甲醛F聚合生成的酚醛树脂(RF)后,浸胶层的极性增加,机械强度得到提高。

酚醛树脂(RF)水溶液

RFL浸胶液的调配分两个步骤,首先,将间苯二酚溶解在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随后将甲醛缓慢地和间苯二酚水溶液混合,在室温下,熟化反应几个小时。在熟化反应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缩聚,缩聚形成一种空间三维结构的树脂。

间苯二酚R和甲醛F的反应和酚醛胶木板

的反应是相似的,反应是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增加甲醛的用量,将增加羟甲基的形成速

率和数量。由于这种羟甲基功能,就可以如示

意图所示和另外一个间苯二酚分子进行反应。

增加甲醛和间苯二酚的比例,可以增加缩聚程度和分支数量。树脂溶液的浓度、熟化反应时间和温度以及浸胶的热固化时间和温度,将影响缩聚程度。

因此RF树脂其实质就是一种水溶性的热固性酚醛树脂,或者说是一种热固性的粘合剂,这种树脂的三维结构与橡胶硫化后的结构十分相近。

在RF树脂熟化后,将上述树脂溶液再添加到已经用水稀释的胶乳中,胶乳和水的比率可以进行调整,来获得所需的RFL浸胶液。

RFL浸胶液是酚醛树脂和胶乳的混合物,可用于人造丝、锦纶、预活化聚酯和芳纶以及玻璃纤维的浸渍处理,对于非活化的聚酯和芳纶则必须可用改性

RFL浸胶液浸胶或进行预浸胶处理。

RFL浸渍液组成如下:

R:F = 1:1.5 to 1:2(摩尔数)

RF:L = 15:100 to 20:100(千重)

以上配比对粘合力的影响如下图。间苯二酚R与甲

醛F的混合物比例对聚酯与NR/SBR橡胶的粘合力的影响

见左图:水基间苯二酚—甲醛RF树脂与乳胶L的混合比

例对聚酯与NR/SBR橡胶粘合力的影响见右图:

RF:L的比例与浸胶温度和浸胶热处理时间的长短一样,会影响浸胶层和橡胶的粘合力。

乳胶

RFL中的乳胶在浸胶层和橡胶之间的粘合中起到主要作用,其粘合过程发生在橡胶的硫化时,依靠从橡胶中渗透到浸胶层中的硫化体系进行硫化。对于热固性橡胶材料如:NR、NR/SBR、SBR、RFL浸胶液中采用丁吡(VP)乳胶可以获得最佳的粘合力。

理论上而言,不同的热固性橡胶材料就必须选用不同的乳胶。但一般来说,大部分橡胶,采用标准的VP胶乳就已经可以获得足够的粘合力了。

RFL-浸胶液配方

下面例举一固含量为20%的RFL浸胶液的典型配方(以重量计):

RF 树脂重量

软水418.4

氢氧化钠5% 10.3

间苯二酚固体18.8

甲醛37% 26.9

总树脂溶液474.4 474.4

反应时间: 6 hrs 反应温度: 24oC

乳胶

软水98.7

VP胶乳40% 426.9

525.6 525.6

RFL-浸胶液的调配1000.0

RFL浸胶液的调配:将反应好的树脂缓缓加到稀释后的胶乳中后,边加如边搅拌,防止出现凝胶,浸胶液必须在5—10oC的温度下储存15小时进行熟化后方可使用,为了保持浸胶液的稳定性,浸胶液的PH值必须控制在8-9之间。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因此需要良好的搅拌和冷却;配好的浸胶液可以用软水稀释,使其保持为20%的固含量。熟化后的乳胶在5-10oC的温度下使用寿命为4天。

我们同时需要注意,在浸胶过程中,对浸胶槽的保温冷却,特别是二浴浸胶,由于第一浴浸渍异氰酸酯后在230℃的高温下反应后,如果没有充分冷却,骨架材料带温进入RFL浸胶槽中,就会使RFL 浸胶液温度升高,足以造成浸胶液提前进行缩聚反应,影响粘合力。

为了防止浸胶后,胶乳过度老化,浸胶后高温处理的温度建议不要超过210oC,当浸胶温度高或在烘箱中的停留时间过长,可往RFL浸胶液中加入20份(重量)25%的氨水取代等量的软水。

采用上述的浸胶液,锦纶或粘胶与橡胶之间的剥离强度为240CN/2CM。

由于间苯二酚和甲醛均为高毒性物质,出于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考虑,目前推荐采用浓缩的RF 树脂替代自己调配RF树脂;也就是可用低分子线型结构的预缩聚RF树脂替代由间苯二酚和甲醛制得的RF树脂,例如牌号为Penacolite R50或Vulkadur T的树脂等,国内也有类似产品。将预缩聚RF 树脂溶解于含有氢氧化钠或氨的水中。再将树脂溶液和甲醛溶液一起直接加入胶乳中。

是一种甲醛和间苯二酚的线形聚合体,是在酸性条件下聚合而成的,摩尔分子量在300g/摩尔左右。在调配浸胶液中,需要再添加甲醛以及添加氢氧化钠或氨水,获得所要求的PH值和甲醛/间苯二酚比,从而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树脂。使用penacolite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再需要进行树脂的熟化反应。国内目前已经厂家生产预缩聚树脂。

2.干燥时间和温度对粘合作用的影响

骨架材料与浸胶层的粘合力是在浸胶过程中干

燥和定型中,利用酚醛树脂和骨架材料之间的活性

集团化学反应获得的,而浸胶后的骨架材料与橡胶

的粘合则是利用在橡胶的硫化时,浸胶层的胶乳和

橡胶之间发生共硫化实现的。浸胶层和骨架材料、

浸胶层与橡胶之间的粘合受浸胶的温度和时间的影

响。如下图后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干燥温度下,如果

温度低、定型时间太短,浸胶液和纤维之间反应不

完全,使浸胶层和纤维的粘合力不好(曲线左边,

热固化不足),但由于浸胶层中的胶乳没有被RF(酚醛)树脂充分交联,更加容易与橡胶粘合,提高了与橡胶的粘合力,出现这种情况,剥离试验时,可以发现,橡胶层上将留有红色的浸胶层。如果温度太高、定型时间太长,使得胶乳被RF树脂充分交联,浸胶层表面的交联密度提高,阻碍了橡胶中的硫化体系向浸胶层中的渗透,导致橡胶硫化过程中浸胶层中的胶乳和橡胶共硫化不充分,粘合力下降(曲线右边,热固化过度),而在最佳点时,其粘合力大于或等于橡胶的撕裂强度力。

RF:L的比例中,胶乳L的增加,那么RF树脂对胶乳L的交联程度就下降,这样就能提高和橡胶的粘合力,但会降低和骨架材料的粘合力。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200℃左右的热处理温度,以及在烘箱中停留时间在60秒-80秒之间是最佳的。如果骨架材料比较厚,则我们必须注意干燥,防止干燥不充分,带水进入高温烘箱。

有文献研究表示,RFL浸胶液进行低温干燥后(防止RF树脂与胶乳反应),再在烘箱中模拟浸胶温度进行热处理后,将热处理后的RFL和硫化剂、促进剂等在开炼机上混炼后,用硫化仪测定其硫化特性,发现:

如果没有添加硫化体系,其硫化速率很快,但机械强度不高。

添加硫化体系后,其存在和橡胶一样的硫化特性,具有明显的焦烧时间等橡胶硫化特性。因而可以推断,浸胶层中的胶乳,其特性就是橡胶。

3. 骨架材料和RFL 浸胶层的反应机理如下:

从反应过程中可见,骨架材料中必须要有与RF 树脂反应的基团,而聚酯和芳纶没有这种活性基团,必须进行上述的预浸胶和预活化。

4.

浸胶骨架材料与橡胶粘合的机理

我们知道:胶乳是橡胶的乳化以后的水溶液,可以看成是非常细小的橡胶颗粒和水组成。干燥后的胶乳,和橡胶片并无太大的差异。由于RF 树脂是一种空间结构的聚合物,不是线形结构的。浸胶后,我们进行热固化处理,RF 树脂可以和胶乳表面反应,建立氢键连接等,因此,RF 树脂空间结构的分子可以和胶乳紧密结合,将各个胶乳粒子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空间结构的整体。或者说各个胶乳粒子是依靠RF 树脂相互连接在一起的。RF 树脂在整个粘合过程中是将胶乳粒子相互之间建立紧密的结合,同时和骨架材料建立结合。但一旦RF 树脂在浸胶过程中完成热固化后,浸胶层中的酚醛树脂已经失去了活性,没有进一步的反应能力。

因此RF 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将胶乳粒子和骨架材料粘合,同时将胶乳粒子也相互连接在一起。骨架材料浸胶就是把浸胶液中胶乳粒子和骨架材料粘合在一起,同时也相互粘合在一起。

浸胶热固化后的RFL 是由连续的树脂相和散布的乳胶粒子组成的,右图示意。

胶乳

胶乳

胶乳

1、与骨架材料粘合,如果和骨架材料粘合不良,则浸胶层和骨架材料之间的粘合力失效;

2、浸胶层中的胶乳粒子之间,如果没有RF树脂,则胶乳之间的黏合强度很低,而且胶乳粒子自身也没有强度的,因此剥离力也差。利用酚醛树脂进行适当的热固化,使RF树脂和胶乳粒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对粘合非常重要。但要使浸胶层和橡胶之间能获得良好的粘合力,更为重要的是:橡胶中的硫和硫化促进剂必须有一部份可以从橡胶中渗透到骨架材料的浸胶层中,使浸胶层和橡胶之间发生相互硫化,实现粘合。或者在橡胶体系中,使用间甲白粘合体系(酚醛树脂)实现将橡胶与胶乳之间的粘合,但这种利用粘合剂的交联,对粘合界面的弹性、强度等机械性能影响极大。

RF酚醛树脂的作用就是将浸胶层中的胶乳颗粒相互连接在一起,同时将胶乳颗粒和骨架材料粘合在一起。在与橡胶的粘合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是橡胶与胶乳之间的共硫化作用,这种硫化作用承担主要粘合的作用。因此胶乳颗粒的大小、胶乳含量多少均影响浸胶的粘合力,同时胶乳颗粒在有硫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实现交联,进一步增强浸胶层的强度。

RFL浸胶体系是提高纺织骨架材料与热固性橡胶材料之间粘合力的最常用的浸胶粘合体系。

未经处理的合成纤维,由于其表面光滑、缺乏极性、模量过高,与橡胶的粘合力很低。要达到可以满足要求的粘合力,人造丝和锦纶纤维必须进行RFL处理,而聚酯或芳纶必须先进行环氧树脂或异氰酸酯处理,再进行标准的RFL处理。

RFL浸胶处理适用于绝大多数的纤维/橡胶复合体,目前没有可以开发出粘合力可以与其媲美的替代方法,更不用说粘合力比其高了。尽管RFL浸胶处理方法早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就已经成熟,但随后并没有重大的改进。RFL浸胶处理的粘合机理,到目前为止并不十分清晰,RFL浸胶过程更像一个手工艺术,而不是一个科学手段。对于不同种类的纤维和橡胶组合,必须调节浸胶过程的参数,使粘合力达到最优。

这些参数包括:

间苯二酚/甲醛比、间甲树脂和胶乳比、胶乳的种类、浸胶液的PH值、附胶量、浸胶热固化时间、浸胶热固化温度等等。

5.和热固性橡胶粘合的粘合体系

a.与NR、NR/SBR之间的粘合

骨架材料在与传统的橡胶材料HR、NR/SBR粘合时,采用简单的RFL-VP浸胶液即可。

b.与氯丁橡胶之间的粘合

要使纺织骨架材料与氯丁(CR)橡胶之间有良好的粘合力,在RFL浸胶液中最好加入CR胶乳。采用VP胶乳的RFL浸胶液也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粘合力。

c.与EPDM之间的粘合

EPDM橡胶与纺织骨架材料粘合,而且EPDM橡胶的组分对

粘合力的影响非常大。用硫进行硫化的EPDM橡胶与采用VP

或CSM胶乳的RFL浸胶的织物之间的粘合力比用过氧化物硫化的EPDM来得好。采用含有Despon DZ 与的CSM胶乳浸胶与S硫化的EPDM之间的效果最好。上图为不同组分的EPDM橡胶粘合力情况。聚酯和芳纶均是活化丝。如果在RFL浸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天然乳胶将可以适当提高与EPDM的粘合力;但天然胶容易对聚酯造成损伤;我公司将采用另外的配方,进行浸胶。

d.与CM、CSM之间的粘合

与聚氯乙烯或CSM之间粘合,CSM胶乳中加入Despon DZ的RFL是最好的浸胶液。也可在RFL中采用NBR、CR胶乳。

e.与NBM、HNBR之间的粘合

最好采用NBM或HNBR胶乳。用NBR和VP混合胶乳也可获得良好粘合力。如果采用丙烯晴含量高的丁腈乳胶,粘合力比普通丁腈乳胶好。由于国内的主要生产羧基丁腈,如果浸胶液中添加羧基丁腈,羧基丁腈胶乳有较好的自交联性能,会影响了浸胶层与橡胶的共硫化,所以与NBR的粘合力并不高。

6.对纺织骨架材料的特殊处理

为了获得特别的材料性能,需要对骨架材料要采取特别的处理,如硬线绳。为此,应使用含有游离二或三异氰酸酯的有机溶液(例如:含有20%三甲苯三异氰酸酯MDI的二氯甲烷),有关异氰酸酯详见下表。织物在上述溶液中浸渍后,溶剂被蒸发,异氰酸酯发生聚合,织物与橡胶粘合。含有游离二或三异氰酸酯的溶液也可被用作橡胶粘合剂喷涂在织物上。

常用的异氰酸酯牌号:

异氰酸酯成分生产商

Casabond TX Diphenylmethanediisocyanate in xy lene Consett

Desmodur R triisocyanare in ethylacerate Bayer

Desmodur RF triisocyanate in ethylacetate Bayer

Voranate M229 Diphenylmethanediisocyanate in toluene Dow Chemical

这种浸胶方式在生产切割V型带中得到广泛应用,聚酯浸胶条件,决定了聚酯在传动带中的性能。在生产聚酯或芳纶切割带用的帘线时,帘线先在二或三异氰酸酯的有机溶液浸胶,烘干、定型,随后在水基的BFL中浸胶。同样有采用水基的预浸胶液(Ionothane)浸胶的聚酯线绳,可以使传动带中的线绳产生刚硬的效果,在硫化后进行切割以及实际运行中不易磨损。

采用有机溶剂型的异氰酸酯,可以获得较好的粘合力,但其缺点就是粘合作用对水十分敏感,因此,必须立即将浸渍过或喷涂好的织物同橡胶进行硫化或浸渍RFL,以避免受空气影响,这是它的缺点之一。

7.橡胶配方的改进和干法粘合体系

在需要特别高的粘合力时,或未经过RFL浸胶,则可以通

过改变橡胶组分来提高粘合力,所谓的间甲白粘合体系:偶联

剂、间苯二酚或间苯二酚给体、甲醛给体(亚甲基给体)。

利用间苯二酚给体和甲醛给体在硫化温度下,产生的聚合反应,形成的酚醛树脂进行粘合的。因此硫化温度和时间会影响粘合力。右图为EP骨架材料和干法粘合的NR混炼胶的粘合力情况:图中,横坐标是硫化温度,纵坐标为剥离强度,曲线分别为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的硫化时间。

显然,硫化温度提高以及硫化时间的延长可以提高粘合力;很明显,干法粘合体系的粘合力比RFL 浸胶骨架材料的低许多,但延长反应时间,其粘合力可大幅度提高,但依然不到浸胶骨架材料的一半。

为了保证获得较高的粘合力,有时采用干法粘合和浸胶RFL相结合。

黏胶与锦纶可以采用干法粘合,聚酯和芳纶活化后,表面是一层环氧树脂,也可与异氰酸酯和酚醛树脂的干法粘合体系粘合,但对于未经过活化的芳纶和聚酯,干法粘合无法获得足够的粘合力;

对于自粘合体系,则可以采用将橡胶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甲苯)通过浸胶、涂刮工艺进行。也需要在橡胶溶液中添加酚醛树脂,对于非活化的聚酯和芳纶,那么需要添加异氰酸酯类的粘合剂,这样即可提高初始的附着能力,同时也可提高骨架材料和橡胶的粘合力。

E.骨架材料的浸胶方式

1.RP单浴浸胶

所谓RP浸胶,其实就是使用一种对氯苯酚和甲醛缩聚的热塑性酚醛树脂,作为与聚酯纤维的粘合剂。采用RP单浴浸胶,一般需要浸胶温度达到230-240℃,但过高的温度,对纤维容易造成损伤外,同时不容易控制最佳的浸胶工艺,从最佳浸胶曲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提高,浸胶最佳的工艺区间变短,因此如果工艺控制不当,极易造成粘合力的下降。RP中的对氯苯酚与甲醛缩聚的酚醛树脂容易吸水,吸水就容易造成以后和橡胶粘合时的粘合力下降。因此在夏天,RP浸胶容易出现粘合力方面的质量问题。

RP的配方大致为:

RP树脂(20%)400 公斤

调配好的RFL 20% 600 公斤

上述2种组分混合后即可使用。

RP浸胶液和RFL浸胶液的最大差异是:RFL中的RF:L一般为1:6.5左右,也就是胶乳含量为85%左右,而RP浸胶液中,RP+RF:L大致为1:1,胶乳含量仅仅50%左右。

因此RP浸胶中,胶乳的含量很低,同时大量的酚醛树脂,必然造成浸胶层中的胶乳交联密度提高,从而影响未来橡胶中硫化的渗透,因此必须保证浸胶过程中的附胶量。

浸胶层与橡胶粘合是依靠胶乳和橡胶之间的粘合,胶乳用量的减少,黏合强度自然下降。

2.活化丝单浴浸胶

采用预活化丝浸胶,一般的浸胶温度在200℃左右,如果可以保证在烘箱中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其最佳工艺区间较宽宽,因此粘合力可以得到良好地保证。但与高温浸胶相比,浸胶速度必须降低,生产效率降低。而浸胶层与NN骨架材料的浸胶层完全相同,与用户的橡胶配伍性能好。

3.双浴浸胶

双浴浸胶的实质是首先将纤维用异氰酸酯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由于溶剂型的异氰酸酯不安全,易爆有毒,所以采用了一种己内酰胺封闭的异氰酸酯,只有在高温下熔融,封闭的异氰酸酯才会解开封闭,获得活性,和聚酯进行反应。反应后,将在纤维的表面形成一薄层聚氨酯层,温度越高,该聚氨酯膜与聚酯的粘合性能越好,为了进一步提高粘合力,往往在第一浴浸胶液中添加环氧树脂。第二浴则采用和NN骨架材料浸胶相同的RFL进行浸胶。

4.不同浸胶方式的差异

RP与活化丝浸胶、双浴浸胶的差异在于浸胶液的不同,而RP浸胶液容易受水分的影响,因此一般骨架材料存放期不能过长,否则粘合力极容易下降。而活化丝和双浴浸胶不受存放期的影响,虽然理论上说,6个月的保质期,但实际上,妥善的存放2年,粘合力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活化丝单浴浸胶和普通丝双浴浸胶的差异在于浸胶工艺不同,由于双浴浸胶,第一浴的异氰酸酯,会在纤维表面形成的刚性的聚氨酯层,但同时粘合剂渗入纤维,将纤维相互粘合住,因此骨架材料显得特别硬,温度越高,聚氨酯和聚酯的反应越强烈,骨架材料越硬;同时聚氨酯层,堵死了骨架材料表面的毛细孔,RFL浸胶液就不易渗透到纤维内,浸胶量就低,浸胶层的厚度没有单浴浸胶层厚。双浴浸胶,所造成的纤维发硬,将大大降低骨架材料的耐弯曲压缩疲劳性能。

但这两种的浸胶配方和NN骨架材料的浸胶配方是一样的,所以和大部分厂家的橡胶配方的配合很好,粘合力较高。

F.硫化对粘合力的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浸胶热固化后,RF树脂是已经固化,没有活性的。所以浸胶骨架材料与橡胶的粘合就是依靠浸胶层中的胶乳粒子和橡胶进行共硫化粘合,胶乳和橡胶之间可能的粘合机理:浸胶层中胶乳就是没有添加硫化体系的橡胶而已,胶乳粒子的表面已经和RF树脂有了一定的结合力。但就像用酚醛树脂作为硫化剂硫化的橡胶一样,橡胶的强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RFL浸胶层的强度同样是不够的!

由于RFL浸胶层是没有硫化体系的,胶乳之间的交联密度是依靠酚醛树脂获得的,但交联密度依然不足,所以要提高交联密度才能提高粘合力,也就需要硫化体系从橡胶中迁移到RFL浸胶层中,RFL 浸胶层得到硫化,从而提高RFL浸胶层的交联密度。但橡胶中的硫化体系迁移到RFL浸胶层的过程中,一边迁移,一边硫化,硫化同时也就提高交联密度,那么靠近橡胶一侧的RFL浸胶层交联密度快速提高,阻碍硫化体系的深入迁移。而靠近纤维一侧的RFL浸胶层就没有得到充分交联,该处的RFL浸胶层强度下降,因此粘合力也下降。观测剥离表面就会发现,橡胶上带有红色的浸胶层,同时纤维一侧的颜色变浅。

所以硫化的起始速度要慢,让硫化体系的迁移慢一些,使得硫化体系在浸胶层中分布不存在过大的梯度,更加平均些,浸胶层的强度才能提高。显然,如果配方不变,在150℃下正常硫化,粘合力很好,但温度提高到160℃,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粘合问题。

有人研究后发现:浸胶层中的胶乳由于没有硫磺等物质,是不饱和的,也就容易吸引橡胶中的硫化体系。在焦烧期,如果焦烧期较长和焦烧橡胶扭矩较低,橡胶对浸胶层表面就会有良好的浸润,这些则对提高粘合力有利的,也有利于于氧化锌和硫磺等由橡胶中向RFL浸胶层中的胶乳粒子中迁移,但焦烧阶段没有开始硫化。而开始硫化阶段,促进剂和氧化锌反应会生成锌-促进剂络合物,该络合物向胶乳粒子中迁移,才是硫化的关键。

有人研究了橡胶不同的硫化阶段,浸胶层和橡胶之间的硫和锌原子的数量,进行橡胶与骨架材料粘合的机理分析。垂直曲线处为粘合界面,左侧为RFL浸胶层,右侧为橡胶,横坐标为离开粘合界面处的距离。

因此,如何控制界面处的硫的聚集,是提高粘合力的关键。由于VP胶乳极性高,特别容易吸引这种络合物。如果锌-促进剂络合物大量准备进入胶乳粒子中去,此时胶乳中已经有硫磺,橡胶就立马开始交联硫化,交联密度的快速提高,随之而来,阻止了锌-促进剂络合物的向浸胶层深处迁移。因此会造成浸胶层深处,靠近骨架材料处的RFL硫化不足,浸胶层的强度无法提高。而靠近界面处的RFL浸胶层得到了充分硫化,已经与橡胶有一定的粘合能力,则同样体现为粘合力不足。

因此硫化速度对粘合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经验表明:焦烧时间的延长,粘合力可逐步提高。

硫化速率的提高则对粘合力带来负面影响。浸胶层与橡胶的共硫化,需要依靠橡胶中的硫析出,渗入

处橡胶中的硫化体系析出渗透到浸胶层后,那么靠近界面处的橡胶中硫化体系的浓度将下降,因此需要硫化体系可以从橡胶内部的高浓度向界面处的低浓度迁移,保证界面处的交联程度。较长的焦烧时间,和较慢的起硫速度,有利于这种迁移渗透过程,提高粘合强度。

因此要提高粘合力,那么我们需要解决硫化体系的迁移问题,硫化速度是核心问题。

纺织骨架材料与橡胶的粘合力取决于橡胶的硫化体系和组分,它们影响硫化的工艺特性和产品的物理性能。一定的附胶量,保证一定的胶乳含量,和适当的浸胶层表面交联密度,是决定橡胶和浸胶层中胶乳的交联点多少的关键因素,决定橡胶与浸胶骨架材料的粘合力的大小。

合理的配方,减少使用间甲白粘合体系的用量,使用橡胶中硫化体系建立与RFL浸胶层的粘合力,使粘合界面处的RFL浸胶层中,也形成一定的网状硫化结构,显然比界面处用酚醛树脂直接粘合性能要好。橡胶和RFL浸胶层的粘合界面的模量降低,有利于提高粘合界面的耐疲劳性能。

G.浸胶与热定型对聚酯工业丝的影响

1.浸胶和热定型设备

浸胶机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扩幅型,织物被装在链条两边的扣针或布铗所固定,以此来控制纬线卷曲度和成品的宽度;另一种则不控制织物的宽度,而是在经向上施加一高张力,来调节经向的伸长和模量。

-扩幅型浸胶机

这类浸胶机用于处理重量轻、张力低的织物,张力范围为50—200KN/m,通常是松结构结构,织物从1#导开架经2#浸胶槽到3#挤压辊或真空吸胶装置,然后通过5#干燥烘箱和7#硫化装置直至8#卷取架。在硫化烘箱的入口处,织物被两条扩幅链上扣针或布铗住,通过硫化烘箱。织物经向的张力可以通过安装在干燥烘箱前后

的4a和4b张力辊以及硫化烘箱

前后的4b和4c张力辊分别进行

控制。

-高经向张力浸胶设备

这类浸胶机用于处理高张力重型织物,即160-800KN/m(例如:EE和EP织物)。由于重型织物结构上具有厚而密的特点,在经向

高张力作用下也不会使经线卷

曲转变成纬线卷曲,而使织物的

宽度及柔软性减小。高经向张力

对提高改善输送带的蠕变性能

是有利的。

对于锦纶和用活化聚酯

和芳纶织成的涤锦或芳锦织物

只需单浴浸胶即可;而对于用未经活化的聚酯或芳纶织成的涤锦或芳锦织物,则需用二浴浸胶,显然

对于这种浸胶装置,烘箱两端的张力控制辊的可产生的张力要比扩幅型浸胶机大得多,浸胶液的渗透量及附胶量决定于浸胶槽中织物的张力,所以在浸胶槽和干燥烘箱之间需要一组辊筒,避免在干燥烘箱中产生高张力。

2.热定型

粘合处理后的烘干过程,通过加热和张力的作用,可调整输送带的物理性能如:热收缩率、热收缩力、强度、模量等。同时还可改变织物的结构,如经纬线的卷曲度、经纬密度。这一过程称作热定型。

1.热定型的条件

在橡胶输送带的硫化和PVC输送带的塑化中,热塑性材料:热处理温度提高会造成聚酯和锦纶纤维的收缩,从而造成纤维或织物在橡胶或PVC中产生不必要的移动,因此要求织物中经纬线的热收缩率低,而这可以通过热定型来获得。

右图所示为张力、温度对聚酯工业丝的剩余热收缩的影

响。如果原丝的热收缩为 4.5%,随着热定型张力的提高,

聚酯工业丝的热收缩率也相应提高。同时随着热定型温度的

提高,聚酯的热收缩率也会降低。温度越高,张力越低,剩

余热收缩率越小。

右图所示为热收缩率为2%的低收缩的聚酯工业丝,如

果定型张力提高,则热收缩率反而提高。

热定型对锦纶66工业丝的干热收缩的影响如右图:

轮胎、传动带、输送带等在运行中蠕变伸长必须低,而经线的模量则对蠕变伸长影响极大。在热定型中提高经线的模量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如图所示:随着热定型张力提高,纤维的模量也同样提高。

右图为低收缩聚酯工业丝采用不同张力和温度浸胶

处理后,定伸长负荷的变化。

右图为高强工业丝采用不同张力和温度浸胶处理

后,定伸长负荷的变化。

右图为锦纶66工业丝采用不同张力和温度浸胶处

理后,定伸长负荷的变化。

显然,随着浸胶张力的提高,纤维的模量均能得到明显的提高,而聚酯工业丝的模量大小和浸胶张力大小更加密切。

从右图为常见的高强聚酯工业丝在浸胶中,采用不同的张力,对浸胶后工业丝的强度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提高浸胶帆布或帘子线的强度保持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浸胶过程中的张力,降低浸胶温度。降低浸胶温度,带来的一个缺点就是必须采用较长的浸胶定型时间,如果温度在180℃,帆布在烘箱中的停留时间必须在120-150秒之间,否则会影响浸胶层的强度,造成剥离力下降。此外必须注意,张力的提高会造成热收缩的提高。

右图为不同的浸胶张力和温度对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影响:

浸胶张力的提高可以使工业丝的强度快速提高,但带来的缺点是干热收缩的提高。

右图为浸胶过程中,不同张力和温度对锦纶66的影响,可见,锦纶66工业丝的浸胶张力小在生产EP帆布时,纬向往往是没有张力拉伸的,因此高温会造成更大的强度损失,见图17C,降低浸胶温度,对提高EP帆布的纬向强度更为重要;如果采用横向拉幅浸胶,对纬纱施加一定的张力,则纬向强度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如果采用横向拉幅浸胶,浸胶热处理温度降低到180℃,则锦纶66的纬向强度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度和浸胶张力大小而变化。

对于低收缩工业丝,结果如右图:

对于高收缩工业丝,结果如右图:

对于锦纶工业丝,结果如右图:

一般而言,纤维的断裂伸长和干热收缩之和接近一个常数,也就是如果浸胶张力提高,纤维的断

裂伸长就会降低,而干热收缩提高。而且浸胶温度提高,而浸胶张力较低时,纤维的解取向严重,因

而断裂伸长可以大幅度提高。

由于浸胶帆布,需要一定的卷曲度,因而浸

胶过程中的张力大小,对浸胶帆布的性能影响很

大:

右图为低收缩工业丝在不同浸胶温度下,对

应不同的牵伸率,可能产生的浸胶张力。

右图为高强聚酯工业丝在不同温度和牵伸

量下的张力变化。

右图为锦纶66工业丝在不同温度和牵伸量

下的张力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要使坯布和浸胶成品在浸胶前后的伸长保持一致,也就是总牵伸为0,那么相对应的张力是有很大的差异。

PET聚酯

聚酯(PET)市场分析和技术进展 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聚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聚合而成,聚酯(PET)主要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等)以及化纤用涤纶。 发展现状 聚酯(PET)发明于1944年,1949年率先在英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其有优良的服用和高强度等性能,成为合成纤维中产量最大的品种。聚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生产增长率为:1960年200%、1965年50%、1970年60%,此后增速减缓并呈周期性发展趋势,1975年增速为30%、1982年为10%、1987年为12.6%、1992年为6%、1999年为4.3%、2001年为4.8%,预计2004年为8%。上个世纪90年代后,聚酯工业的发展重心开始转向亚洲,至90年代中期,因产能扩充过多,除中国外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到1999年,聚酯工业又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由于瓶用和膜用、复合等非纤用聚酯的用量增加,衣用涤纶需求也达到高峰。据聚酯世界大会分析,从1999~2005年,聚酯产能还可以增长33~40%,年均增长率为6.6~8%。从2000年开始,世界聚酯工业又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 在聚酯产品上,非纤聚酯的发展速度很快。1996年,世界聚酯包装树脂和薄膜产量分别为451.9万吨和138.2万吨,占世界聚酯总产量的20.7%和6.3%,1998年则分别为699.5万吨和163.1万吨,占世界聚酯总产量的24.6%和5.7%。2000年分别达到823.6万吨和176.9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6%和6.2%,各占世界聚酯总产量的26.0%和5.59%。预计到2003年,非纤聚酯产量约占聚酯总产量的1/3。 PET的用途不再主要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目前,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铁和其他合成材料,聚酯的家庭也在持续扩大。 发泡PET:近年来不断探索PET的新用途,PET挤出发泡工艺及其应用逐渐引起关注,在包装材料及许多需要较高温度的应用上,PET发泡体有突出的性能。采用发泡的方式可减轻聚酯材料的质量,可节省成本,发泡产品比未发泡产品有更好的热绝缘性能。发泡PET 还具有极好的耐热性能,并且经发泡后的PET板具有优异的性能成本比,再加上PET本身就具有耐油、耐化学腐蚀性、易回收等优异性能,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因此发泡在食品包装、微波容器、冰箱内板、屋顶绝热、电线绝缘、微电子电路板绝缘、运动器材、汽车、航天工业等方面将有很大的市场。 PET工程塑料:PET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耐化学药品性、耐蠕变性能、耐疲劳性能及耐磨擦性能等,其缺点是结晶速率低、抗冲击能力差。国内外工作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研制出了可用于轿车用的PET工程塑料,也可作为工程塑料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如仪表壳、热风口罩等。

万能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万能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名称溶剂型万能胶 二:化学组成信息 化学辨识:混合物 主要成分:氯丁橡胶、酚醛树脂、醋酸乙酯、溶剂油 执行标准:国家标准 GB18583-2008 三:危害信息 侵入途径:可通过食入、吸入及皮肤接触吸收侵入体内。 健康危害:本产品蒸汽有麻醉性,工作场所溶剂超标将有害人体健康。环境危害:流入水域会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密封低温储存,忌长期暴露,严禁接近货源、热源,防治静电发生。 四:急救措施 大量吸入:立即将患者移离污染区,并深呼吸新鲜空气,如患者仍感觉不适,应将患者送医院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肥皂水冲洗皮肤、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物和鞋、如有红肿等症状持续,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以大量清水清洗被接触的眼睛不少于10分钟,如再感不适及时送医治疗。 不慎吞入:若患者尚清醒,使其喝1-2杯水以稀释药物并立即联系医院或毒物控制中心。若患者已不清醒,不要从口给任何东西以确保呼吸吸道畅通,将身体平躺下,勿催吐,立即送往医院。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戴口罩、手套、面具、防护衣。 对医师之提示:溶剂型胶粘剂。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被静电或明火点燃。加热到分解温度时释放出毒性烟雾。灭火器材:干粉、干砂、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发生火灾时,请迅速切断着火点附近的燃烧途径,并穿适当的防护服,戴设备齐全的呼吸器,使用灭火剂由上风往下风的方向进行灭火、灭火后再用水降温。 灭火注意事项:切记先切断电源,疏散人员。消防人员需戴防护口罩。六: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用干砂或毛毡封住泄漏口,再用干砂混合泄漏物,用塑料圆锹装入存器,并掩埋于空旷地方。 人员防护:穿长靴和防护服,戴口罩、橡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环保措施:避免流入下水道以免阻塞。 七:操作处理与储存 使用方法: 1、对被粘合两面进行表面处理,除去污迹、油渍、水分,必要时打磨; 2、将胶水均匀刮涂在待粘接物的两个表面,稍等片刻,即可实施粘接。 注意事项: 1、开启门窗,保证施工场所通风良好;

胶粘剂的基础知识

胶粘剂的定义和历史 定义: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简称胶(bonding agent, adhesive),是使物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在两个被粘物面之间胶粘剂只占很薄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能有效的将物料粘结在一起。 历史:考古学证据显示粘合剂的应用历史已经超过60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在博物馆里展出的许多物体在经 过3000多年后依然由粘合剂固定在一起。进入20世纪,人类发明了应用高分子化学和石油化学制造的“合成粘结剂”,其种类繁多,粘结力强。产量也有了飞跃发展。 胶粘剂的应用和分类 应用:电子,汽车,工业,化工,建筑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用到胶粘剂。 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化学类型分类 无机胶粘剂(sauereisen的高温水泥) 有机胶粘剂:分为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 合成胶粘剂按化学成分主要分为:Epoxy, PU, Silicone, Acrylic, etc. 2 按物理形态分类 水基型:基料分散于水中形成水溶液或乳液,水挥发而固化。 溶液型: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一定黏度的溶液,靠溶剂挥发而固化。 膏状和糊状: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高黏度的胶粘剂,用于密封和嵌缝。 固体型:把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粒状或块状,加热熔融,冷却时固化。 膜状:将胶粘剂涂于基材上,呈薄膜状胶带 3 按固化方式分类 热固化:通过加热的方式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产品有很大区别。 湿气固化: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UV固化:光引发剂紫外光照射下,形成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粘合剂的聚合反应而固化。厌氧固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空气存在会阻碍聚合反应。 催化固化: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4 按工艺分类 粘合剂(Adhesive):特殊有导电胶,导热胶,芯片的粘结。 密封剂(Sealant) 灌封胶(Potting & Encapsulation) 敷形涂敷(Conformal Coating) 底部填充胶(Underfill) 顶部包封(Glob Top) 5 按受力情况 (1)结构胶(2)非结构胶 常见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1 环氧树脂(Epoxy) 固化机理:固化剂分两类:胺类及其衍生物,和酸酐类。 其中胺类固化剂是与高分子链中的环氧基发生开还聚合反应,酸酐类固化剂是与高分子链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最终都是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常见的环氧树脂是:双酚A型最典型,线型甲酚型,酚醛环氧树脂等。

PT酸对聚酯及其纤维性能的影响

PT 酸对聚酯及其纤维性能的影响 鞠培勇,韩胜宏,刘金清,李杰 (济南化纤总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PT 酸是聚酯生产中主要的单官能团杂质,它的存在直接影响聚酯的结晶性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从而对聚酯的内在质量、可纺性及纤维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PT 酸影响的分析,认为PT A 生产中应将PT 酸质量分数控制在150×10-6以下。 关键词:聚酯;PT 酸;分子质量分布;结晶性能;可纺性 中图分类号:T Q32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8261(2001)0520028203 0 前言 随着聚酯纺丝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 纺速不断提高,常规FDY 的纺速已达5000m/min ,聚酯纤维纺速最高可达7000m/min ,且9000~14000m/min 的聚酯纤维超高速纺丝已在研究之中;同时纤维的单丝纤度也趋向细化,超细旦纤维的单丝纤度可控制在011dtex 以下,并实现了011×10-4dtex 超细旦丝的工业化生产。纺速的提高和纤度的细化,使得聚酯的取向度、结晶结构对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特别是强伸度)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对聚酯切片的内在质量和可纺性的要求更高。影响聚酯质量的因素很多,许多文献资料已从不同侧面作了论述,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PT A 中PT 酸对聚酯切片内在质量和可纺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并对PT 酸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1 PT 酸的影响分析 111 PT 酸含量对聚酯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济南化纤总公司聚酯工艺采用PT A 直接酯化连续缩聚式生产,整个工艺分为酯化工序和缩聚工序两部分,酯化和缩聚的反应式为 (n +1)H OCH 2CH 2OH +n H OOCC 6H 4C OOH →H OCH 2CH 2[OOCC 6H 4C OOCH 2CH 2]n OH +2n H 2O n H OCH 2CH 2[OOCC 6H 4C OOCH 2CH 2]OH → H OCH 2H 2[OOCC 6H 4C OOCH 2CH 2]n OH +(n -1)H OCH 2CH 2OH 在酯化阶段,聚合度由酯化率(97%~98%)和 EG /PT A 的量比控制,由于EG /PT A 的量比远大于PT 酸/PT A ,所以PT 酸在酯化段的影响很小。 在缩聚阶段,随着聚合度的不断提高,PT 酸/齐 聚物单体的比值越来越高,根据逐步聚合原理,高分子的聚合度DP 与单官能团(q 表示其分子过量分率)和反应程度(p )的关系为: DP =1/{q +2(1-p )} 由此可见,在缩聚反应聚合度提高的过程中,若q 增加,对聚合度的影响也就越加明显,从而影响聚酯的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聚酯反应为分别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参加的线型缩聚反应,生成的大分子向两个方面增大形成长链。PT A 中的PT 酸为单官能团化合物,在反应中起阻聚作用,能促使分子链失去活性,造成链端封闭,使得分子链的增长停止,而形成低分子质量级的分子[1]。为分析PT 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程度,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 PC )分析PT 酸含量不同的PT A 生产的聚酯,试验条件为:岛津LC/G PC 26A 高压液/凝胶渗透色谱仪;溶剂为邻氯苯酚2氯仿(1∶9);淋洗液为氯仿;淋洗速度为1m L/min ,结果见表1。 表1 PT 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Tab.1 E ffect of PT acid on molecular ma ss distribution 序号 w (PT 酸)/ ×10-6 M n M w M w /M n w (低分子), % 113011702.626418.3 2.26 2.8174215010817.226285.5 2.43 2.8282318010137.227231.6 2.69 2.9565419092269.527283.7 2.96 3.022735 230 8914.8 2840.8 3.01 3.1234 收稿日期:2000210216;修回日期:2001203205。 作者简介:鞠培勇(19672),男,山东齐河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 聚酯生产技术工作。 第14卷第5期 2001210 聚 酯 工 业P o l y e s t e r In d u s t r y Vol 14,No.5  2001210

方兴未艾的纺织品和聚酯工业

方兴未艾的纺织品和聚 酯工业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方兴未艾的中国纺织品和聚酯工业 尽管中国开始支配全球纤维市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但是众多的人口、强劲增长的经济、政府对纺织品和化纤行业的扶植政策以及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中国纺织品的国内及出口市场都呈现出快速的增长。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国家逐步取消贸易配额或是降低关税水平,全球纺织品和纤维市场格局将出现巨大的变化。来自中国的这场“风暴”将去往何方是席卷海外,占领那些纺织品行业业已陷入困境的国外市场,还是使国内企业通过竞争,优胜劣汰 上世纪90年代末,西方纺织品生产商被进口产品迎头痛击,尽管GDP和最终消费需求都有所增长,但是从亚太地区低成本生产商那里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占据了这些新需求的大部分。在美国尤为明显,美元的坚挺使得美国国内纺织品和服装行业衰退,进口货对国内业界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从1997年到2002年9月,由于美元的坚挺加上最终制成品需求由美国转向亚洲,美国有250家纺织品厂商被迫关闭,影响到7万个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南部各州。象美国同行一样,欧洲生产商的损失也相当惨重,尽管他们试图把生产移出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同时要求政府加强反倾销措施以试图阻挡进口货的冲击,但是直到今天,这些努力尚未奏效。 在欧美生产商陷入困境的同时,亚太地区的生产商却从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中受益。只有中国国内经济具有足够实力来维持对美元的联系汇率,稳定出口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尽管利率波动使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得以重新分配,但是进口关税和配额长期以来保护了中国国内市场,使周边地区过剩的纤维产能很难进入,这最终也造成了中国国内纤维产能过剩。与此同时,亚洲其他地区的生产商却在供过于求的状况下苦苦挣扎,许多纤维和纺织品生产商被迫宣布破产。 纺织品贸易问题 自从2001年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纺织品进口配额和关税大幅降低,过去10年间,中国已经开始稳步降低纺织品和服装的关税水平。1989年以前,纺织品进口关税平均水平超过70%,1994年降到40%以下。目前的关税水平从9.8%到34%不等,部分产品类别的关税甚至低到4%,在WTO有关规定下,还将进一步降低。 为了更好的迎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挑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纺织行业进行改造,主要是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管理水平、简化贸易体系和设计的现代化。2005年前纺织行业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50%的纱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0%的织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无梭织机产能扩大一倍,达到总产能的25% 合成纤维行业要提高多样化和专业化水平 尽管政府有关部门明确制定了这些目标,但对于如何实现没有做出具体的指导。大部分政府部门官员认识到,不能再继续出口低质量的产品,要坚持不懈的提升出口

二甲苯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苯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稀释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THINNER X-7F 化学式: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电话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物质成分浓度 CAS. NO 二甲苯 95%~99% 1330-20-7 其它添加剂 1%~5% 67-63-0,71-36-3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汽对呼吸道、黏膜、皮肤有刺激作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用清水漱口,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CO 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扑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易燃,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5-30℃的避光、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容器保持密封,保质期为自生产之日起半年,客户使用时请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仓库内照明,通风设施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库外,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切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必要时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 沸程(℃): 135-146 相对密度(25℃):0.84-0.88 蒸气压(mmHg): 34mmHg 闪点(℃): 23℃ 引燃温度(℃): 528 爆炸极限(下限),%(vol):1.0 (上限),%(vol):7.0 溶解性:能够与醇、酯、酮、苯、氯仿、烃类衍生物、树脂及油类等有机物质相溶。 主要用途:主要用来稀释溶剂型绝缘油、胶粘剂、涂料,用在其它途径时请先咨询。

硅胶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硅胶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物料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硅胶 化学品英文名称:Silica Gel? 企业名称: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沔阳路7号 应急电话:4 二、材料组成和成分信息 化学品名称:硅胶 化学分子式:SiO 2·nH 2 O 分子量:(不含结构水) CAS号: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 主要成分含量:≥98% 三、危险标识 此产品有高吸附的作用,所以对眼睛和皮肤有干燥作用。但是,除非吸附热水,否则对皮肤没有灼伤可能。 危险性类别:硅胶不属于危险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水,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可燃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适合于各种灭火器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呆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六、意外释放措施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和吸入粉尘,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需穿戴安全防护用具

进入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避免粉尘、胶沫飞扬,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七、操作和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潮湿和与易挥发物质混运,包装容器要小心轻放,避免破损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和与易挥发物质混存 八、暴露控制/个人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 工程控制:局部排风,提供安全的淋浴和洗脸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过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已做防护 身体防护:穿化学品工作服或相应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洗手,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地卫生习惯 九、物理和化学性质 外观:透明或半透明、无臭、无味的球形或块状颗粒 气味:无 沸点:无 熔点:1708-1718℃ 闪点:无 可溶性(20℃)水中:不溶解 十、稳定性/反应 稳定性:此产品相对稳定、惰性,除了能与氢氟酸、热的强碱、熔融的碳酸钠反应外,不与其他任何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 避免接触条件:无资料 禁忌物:卤氧化物,卤化氢,轻金属(加热)、六氟化氙,盐(加热) 危险分解产物: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聚合 其他资料:无资料 十一、毒理性报告

聚酯工业丝地性能

I.聚酯工业丝的主要特性 A.化学结构 聚酯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醇缩聚而成的产品,分子式如右图。 B.聚酯纤维的基本特性 与锦纶相比,聚酯的强度与锦纶相仿,模量相应高一些。因此聚酯特别适用于在应力作用下,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如作为半钢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增强、输送带骨架材料的经线,V带的浸胶线绳、胶管中的增强材料。 聚酯存在化学惰性,因此要获得良好的粘合性能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通过对纤维进行二种不同的处理来解决:一种方法称之为“预活化”的表面处理,这种表面处理方式是在聚酯工业丝纺丝过程中,在纤维表面处理了一种环氧树脂,这种环氧树脂的固化可用异氰酸酯或酚醛树脂。聚酯织物和线绳的浸胶体系中采用了RFL,其中RF树脂是间苯二酚(R)、甲醛(F)的缩合反应后的水溶性热固型酚醛树脂,胶乳(L)可以是丁砒、氯丁、天然、丁苯、丁腈等各种不同的胶乳。由于RF树脂可以和预活化后工业丝表面的环氧树脂直接反应,因此活化后的工业丝只要采用单浴浸胶就可获得与橡胶良好的粘接力。另一种方法是对帘线和织物进行二浴浸胶处理。先浸渍封闭异氰酸酯,高温处理后,异氰酸酯解封闭,异氰酸酯中HCO基团和聚酯表面的羧基反应,使聚酯纤维的表面改性为聚氨酯后,再浸渍RFL。 聚酯和锦纶一样,受热后容易收缩,因此纱线或织物的收缩性能可以通过热定型来控制调节。除此以外,通过调节纺丝工艺可生产的不同聚酯工业丝,其相应的应力-伸长和收缩也不同,见图。一般来说喷丝板纺丝速度、切片粘度等工艺条件基本相同,则纤维的热收缩率+断裂伸长率相对接近,变化不大。 C.聚酯纤维的种类 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生产聚酯工业丝产能最大的国家,可以根 据不同用途,开发了多种高强工业聚酯长丝纤维,主要有:I: 用于 轮胎的高模低收缩丝(HMLS),II: 用于输送带织物的中低收缩丝, 和用于一般用途的高强丝(HT),III: 用于涂层织物的低收缩丝 (SLS)。右图是不同性能工业丝的拉伸曲线图。 D.聚酯的拉伸性能 聚酯纤维的物理性能,除了决定于聚酯的分子结构外,与纺丝工艺,特别是纺丝过程中的拉伸和热处理条件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拉伸程度越高,同时给予合适的热定型,则纤维的取向度越高,从而纤维的断裂强度也较高,断裂伸长较低,得到高强低伸纤维,热收缩率也提高;反之为低强高伸纤维,热收缩率降低。 由于聚酯纤维是一种热塑性材料,温度高低对其机械性能影响较大。 左图为普通高强聚酯工业丝的拉伸曲线, 右图为HMLS高模低收缩聚酯工业丝的拉伸曲线。 曲线1:为20℃下测试的强伸曲线; 曲线2:经过150℃自由收缩后,在20℃时测试的强伸曲线, 曲线3为150℃自由收缩后在80℃下测试的曲线; 曲线4为150℃自由收缩后在120℃时的测试曲线; 硫化温度一般在150℃以上,因此纤维常常经过150℃的模拟硫化热处理,分析纤维的性能受热后

丙烯酸甲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1、 物理与化学 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大蒜的气味。 熔点(℃):-75 沸点(℃):80.0 相对密度(水=1):0.9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 =1): 2.97 饱和蒸气压(kPa):13.33(28℃) 溶解性:微溶于水。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丙烯酸甲酯:败脂酸甲酯methyl acrylate 分子式:C4H6O2 分子量:86.09 CAS号:96-33-3 危险货物编 号: 32146 UN编号:1919

2 、 主要用途 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第二单体,胶粘剂。 3、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燃烧性:易燃 闪点(℃):-3(O.C) 引燃温度(℃):468 爆炸下限%(V/V): 1.2 爆炸上限%(V/V):25.0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 生强烈反应。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 上升而急骤加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空气。 禁配物:酸类、碱类、强氧化剂。 4、 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20 前苏联MAC(mg/m3): 5 TLVTN : OSHA 10ppm,35mg/m3[皮]; ACGIH 2ppm,7mg/m3[皮] TLVWN : 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5 、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编号: 32146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 外普通木箱。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 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 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 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 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各种胶黏剂的分类以及优缺点的介绍

白乳胶(其主要成分: 聚醋酸乙烯) a普通型白乳胶: 广泛用于木器、胶合板、水泥砂浆、纸张、布、皮革等的黏结。 b新型复合白乳胶: 用于木器、胶合板、水泥砂浆、纸张、布、皮革等的黏结。 优点: 可常温固化、固化速度较快、粘接强度较高,粘接层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久性且不易老化;安全、无毒、不燃、清洗方便;对木材、纸张和织物有很好的黏着力,胶接强度高;固化后的胶层无色透明,韧性好,不污染被粘接物。 缺点: 耐水性和耐湿性差,易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在高温下使用会产生蠕变现象,使胶接强度下降;在-5℃以下储存易冻结,使乳液受到破坏。 淀粉胶黏剂 代替水玻璃黏合工业用纸箱等。(但目前淀粉胶仍高于水玻璃胶价格。) 优点: 无毒、无味、对环境无污染。施胶方便,不需专门设备,一次性涂布量低。 缺点: 易霉变、虫蛀;黏度偏低,流动性较大,胶黏剂剂量不稳定;干燥速度较慢,大批量机械化作业有—定难度;储存稳定性较差,易凝胶;粘接性能偏低。 水玻璃(俗称泡花碱)

粘结力强、强度较高,耐酸性、耐热性好; 缺点: 耐碱性和耐水性差;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酚醛树脂胶黏剂 a水溶性酚醛树脂胶黏剂(未改性): 用于胶合板制造。 b醇溶性酚醛树脂胶黏剂: 用于胶合板制造、木器的粘接修补。 c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黏剂: 适用期约16h,对木材、尼龙有一定的粘结力,主要用于粘接木材与塑料、橡胶、金属等。 d酚醛-xx腈胶黏剂: 广泛用于汽车和飞机工业中。 优点: 胶接强度高;较好的耐热、耐老化性;耐水、耐化学介质和耐霉菌,特别是耐沸水性能;尺寸稳定性好;电绝缘性能优良。 缺点: 脆性大,剥离强度低,不适于作结构胶粘剂使用;固化时间较长,固化温度高。 脲醛树脂胶黏剂 广泛用于制造胶合板、压层板、装饰板、木结构家具和碎木板等。

常见化纤性能简介

纺织原料基本单位 D是DENIER(旦尼尔)的缩写,是化学纤维的一种细度表达方法,是指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为旦数。 D越大,表示纱线越 粗.eg:75D比50D要粗. S是英支的缩写,用于纯棉纱的细度表达,指一磅重(454克)的棉纱所具有的840码(1码=0.9144米)长度的个数. 即有几个840码,就是几支,所以S 越大,纱线越细.eg:32S比21S要细. N公支的缩写,用于毛和麻以及雪尼尔等纱线原料细度的表示,指纱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所具有的长度(M)。 纺织常用原料以及性能介绍 一、原料的分类 纺织纤维(textile fibre) (1)天然纤维 (natural fibre) 植物纤维(plant fiber) 种子毛纤维(seed fibre): 棉花(cotton):主要有陆地棉和海岛棉,是主要的天然纤维。木棉(kapok) 韧皮纤维(bast fiber): 亚麻(flax):亚麻科亚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的韧皮纤维。 大麻(Hemp) 青麻、洋麻 苎麻(Ramie)(China grass):苎麻科苎麻属多年生植物的茎皮。 黄麻(Jute):田麻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的茎皮纤维。 叶纤维(leaf fibre):剑麻(sisal hemp)、蕉麻(Manila hemp) 果实纤维(fruit fibre): 椰子纤维(coconut fibre) 动物纤维(animal fibre)毛发(hair) : 羊毛(wool):主要指绵羊毛,属于蛋白质短纤维。 兔毛(rabbit hair):主要为安哥拉兔和家兔所产蛋白质短纤维。 鸵毛(camel hair):纤维较粗,主要用于工业纺织品。 分泌物: 柞蚕丝(tussah silk):野蚕丝,以柞蚕丝为食的蚕所吐出的长丝。 桑蚕丝(mulberry silk) :家蚕丝,以桑叶为食的蚕所吐出的长丝。

化纤聚酯技术

化纤聚酯技术报告 工业字符对应化学名称:PTA—精对苯二甲酸;PET—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EG—乙二醇;IV—粘度值。 关键字:聚酯,聚合,酯化,酯交换,固相聚合,纤维,结晶,露点,缩聚,IV值。 摘要:固相聚合就是PET切片以固体的形态在一定温度和环境中进行缩聚的化 学反应过程,通过酯交换,最终小分子量聚合成大分子量,同时脱去EG分子;通过规定长度的反应时间,缩聚为达到目标需求特性范围的切片。外部形象的变化是透明变为白色和乳白,大体积变为小体积。 化纤聚酯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过程是原材料PTA经过聚酯聚合成为PET(湿切片),再经过固相聚合形成达到纺丝要求的干切片,通过纺丝形成可以使用的工业丝。在本公司它的详细工业生产过程如下: 上面的生产过程可以简化表示为聚酯五釜反应、固相聚合、纺丝,也是三个对应的部门。从技术层面上剖析,把化学理论上的化学反应和产物应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增加很多辅助控制设备,使影响反应的数据扩大化、系统化、精确化,

同时,实时化验、物检每个环节的产出物,检测相关产物特性,以保证上一环节的产出物在下一环节为合格的原材料,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一、化学反应原理 一共有两个反应过程: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两个反应过程均为可逆反应,而且都需要一定的高温才能让反应向理想的方向不断进行,酯化反应是一个微放热的可逆发应,酯化发应化学式: C6H4[COOH]2 + 2C2H4[OH]2C6H4[COOCH2CH2OH]2 + 2H2O 酯交换反应即缩聚反应,它也是一个可逆反应,发应的进行需要催化剂来促进正方向反应,同时也需要高温条件,催化剂有很多种,这里使用的是:乙二醇锑。缩聚反应的化学式如下: HO[CH2CH2COOC6H4COO]x CH2CH2OH + HO[CH2CH2COOC6H4COO]y CH2CH2OH HO[CH2CH2COOC6H4COO]n CH2CH2OH + HOCH2CH2OH 其中X≥1,Y≥1,N=X+Y; 二、工艺步骤及参数条件 1、PTA是白色粉末状,工业生产中需要把原料进行充分混合,这个步骤是配浆。通过一个容器罐,把PTA、EG、催化剂按照比例倒入其中,用搅拌机搅拌,使它们混合均匀,以便在后续的反应过程中顺利完全反应。这个步骤中压力:常压,环境:普通环境(空气环境),温度:常温;条件值:搅拌机转速(由投入料的量影响)。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泵输送入五釜反应器中的酯化发应釜中。 2、酯化反应釜中,在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初步酯化反应,产生副产物水,由于高温,反应生成的水以水蒸汽的方式存在,通过辅助设备把水蒸汽抽离,排除副产物,促进反应向正方向不断进行,减小逆向反应的机会。由于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并不是完全分离的,所以反应进行的时候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缩聚反应,发应产生EG。在此步骤中,反应的进行也需要搅拌器进行搅拌,加速PTA 溶解,使发应尽可能地完全。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温度(240℃以上)、压力(常压)、反应时间(反应器料位和产量决定)。再次酯化的反应器也有独立的搅拌器和辅助抽离设备,使反应进一步达到理想的反应程度。 3、缩聚反应分三次进行,初次缩聚反应器没有搅拌器,反应物被分隔在几个小容器内,呈沸腾状反应。缩聚反应要求纯净的反应环境,即真空状态,因此需要真空泵把反应容器抽取为负压,防止空气进入,影响产品色相。反应会产生副产物EG,同样需要辅助设备抽离EG,使正反应方向顺利进行。EG在工业中可以通过技术和设备进行回收再利用。二次缩聚反应和最终缩聚反应也是在负压的环境中,通过多出少进的方式来维持反应器中物料的料位。它们的反应需要辊筒式搅拌器来辅助,因为在后面的缩聚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熔体粘度变得很大,需要辊筒来将熔体拉成薄膜,方便EG的挥发。影响因素:催化剂、温度、压力、熔体厚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 4、前面的反应和产物都是熔体,经过水下切粒的步骤,形成凝固和冷却的PET,再经过烘干的步骤,将干燥的PET通过空压输送到湿切片料仓。 5、在湿切片大料仓经过振动筛的过滤,将一些异型切片、粉末等杂质过滤下来,将优质的切片送入结晶器中进行预结晶,生产原料的输送能力关系由振动筛的振动能力决定,同时其振动频率决定日输出量。 6、湿切片预结晶的目的在于提高切片的玻璃化温度(即提高软化点),防止

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改性的研究进展

第43卷第6期2015年3月 广州化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3No.6 Mar.2015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改性的研究进展 刘江卫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岳阳414012) 摘要:从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原丝改性入手,着重综述了PAN基碳纤维原丝改性的国内外现状,原丝改性主要以化学改性与物理改性为主,化学改性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改性手段,其大大提高了碳纤维的力学性能;而物理改性主要以辐射改性为主,辐射改性能够改善预氧化过程,对碳纤维最终性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对PAN基碳纤维原丝的改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丙烯腈;原丝;碳纤维;辐射改性 中图分类号:TQ3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5)06-0025-03Research Progress on Modification of PAN Fiber Precursor LIU Jiang-wei (Hunan Changling Petrochemical S&T Developing Co.,Ltd.,Hunan Yueyang414012,China)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n modification of PAN precursor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modification mainly has two methods:chemical modification and physical modification.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as a more mature modification method could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AN-based carbon fibers largely.Though the physical modification mainly including irradiation modificationis,beneficial to stabilization process,a further study on how to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fibers were needed.At last,the new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on modification of PAN precursor was indicated. Key words:polyacrylonitrile;precursor;carbon fiber;modification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具高有强度、高模量、密度小、耐高温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在航天、国防科技等领域以及体育、交通、建筑、压力容器、风力发电等民用领域,成为当今世界碳纤维发展的主流,占碳纤维市场的90%以上[1-2]。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PAN原丝的质量是影响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重要因素,制备优异的PAN原丝必须具备高品质的PAN聚合物和先进的纺丝技术。而高品质的PAN聚合物必须具有高纯度、高的分子量、合适的分子量分布、分子结构缺陷少及理想的共聚单体和含量。原丝制备过程和预氧化碳化过程对碳纤维的质量具有大的影响。 近年来,不少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方法对原丝进行改性处理,原丝的改性处理是指把PAN原丝在溶液或其他介质中进行物理化学方法处理,改变原丝表面或内部结构或成分,降低预氧化过程的活化能,从而降低预氧化起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1化学改性 原丝的化学改性一般通过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对PAN原丝进行浸渍,通过试剂与PAN分子的热化学反应来改变原来的热稳定化反应模式,达到提高结晶度,增大晶粒尺寸,使后继的氧化碳化更加充分。 1.1无机金属盐改性 MnO- 4 电子云与PAN纤维分子中氰基可以发生很强的相互作用(图1),MnO-4攻击氰基中氮原子,-C≡N转化成了-C=N,即在热稳定化之前使PAN分子中的氰基发生环化反应,形成网状的梯形聚合物结构,同时MnO-4渗入到纤维的内部,能够降低氰基之间相互作用力,有利于促进氰基的环化。Liu S 等[3]采用5wt%的KMnO4水溶液对PAN原丝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渍改性,并将其与未改性的原丝分别进行预氧化处理。结果表明,经过KMnO4溶液改性后的PAN原丝具有较低的拉伸强度,在预氧化温度范围内释放出较少的热量,经过预氧化后的纤维在内部结构、力学性能等都有较大改善,同时得出在10 20min内的改性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碳纤维的性能 。 图1高锰酸钾与PAN的作用机理 张旺玺等[4]采用动态粘弹性研究了NiSO4溶液改性对PAN 纤维晶区和非晶区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的PAN纤维其与无定形区分子运动相关的峰增强,晶区分子运动相关的峰向高温区右移10?,说明NiSO4能够影响无定形区,使该区域内分子活性增强;同时与热稳定化过程中环化、交联、降解有关的峰出现较早,在190 230?间峰宽较弱,可认为PAN原丝经NiSO 4 改性后,缓和了环化反应,易于形成致密和均匀的梯形

粘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粘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玻璃板粘胶剂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 中文名称2: 1.4 分子式: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胶黏剂A :环氧树脂、端羧基丁腈橡胶、钛白粉 胶黏剂B:聚硫醇、2,4,6-三(二甲氨基甲基)、氨乙基哌嗪、苯酚、壬 基酚、硅烷偶联剂 2.2 含量:商业保密 2.3 CAS No. 环氧树脂 24969-06-0 2,4,6-三(二甲氨基甲基) 90-72-2 氨乙基哌嗪 140-31-8 壬基酚 25154-52-3 硅烷偶联剂 919-30-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组成成分中含有可燃成份。 3.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3.3 健康危害:接触危害主要为过敏而出现皮肤疾病,皮炎有时伴有眼睛上呼吸道刺激,制备和使用工人可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症。 食入:吞咽可能有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大量的水清洗 4.2 眼睛接触:如果接触到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就医。 4.3 吸入:如果偶然吸入蒸气,将吸入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4.4 食入:催吐、漱口、休息、给予医疗护理,如严重不适求助医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合物。 5.3 灭火方法:水、泡沫、二氧化碳、干性化学物。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将泄漏的材料收集在合适的容器中处理。添加干性材料来消除残留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作业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区内操作,严禁烟火。 作业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以避免与此化学品或受污染的设备接触。容器要标示,不使用时保持紧密并避免受损。 7.2 储存注意事项: 将容器严格密闭,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以及阳光无法直接照射

各种有机硅胶粘剂的优缺点

有机硅胶黏剂主要使金属和耐热的非金属材料的粘接剂,耐热橡胶或橡胶与金属的粘接剂,绝热隔音材料与钢或钛合金的粘接剂,以及压敏粘接剂等。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无机纳米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该乳液在硅丙乳液粒子中包含有纳米SiO2,TiO2,ZnO,CaCO3等无机相,采用反相乳液聚合/乳液聚合的两步聚合法制备而成。由于无机纳米粒子具有微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以及填充效应和催化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硅丙乳液涂料的力学性能,抗玷污性能,自清洁性能,抗静电性能等。由于采用了原位聚合技术,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接技聚合,增强了聚合物同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物理共混相比,不仅提高了乳液的稳定性,同时还赋予硅丙乳液优异的性能。但是能耗会相对比较高,且使用纳米技术,设备也要昂贵些,成本会相对高。 2、交联型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在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存在下,以交联的聚硅氧烷为种子,丙烯酸酯单体为第二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分别采用间歇法、溶胀法和半连续法制备了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这种聚合体系交联很好,连接性能好,原料易得及生产方法简易,设备简单。但是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生产周期长。 3、有机硅共聚树脂高温应变胶 组分用量/g 组分用量/g 有机硅共聚树脂1 云母粉(200目)0.05 钛白粉0.65 石棉细纤维(0.2mm)0.2 氧化锌0.1 制备及固化在270℃高温下和0.5MPa压力下固化3h。 此法,原料易得及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本胶主要用于高温应变片粘接和合金钢、有色金属等多种材料粘接。但是生产温度高,粘度大不易搅拌及操作,。 4、本剂是以有机硅树脂为基料,添加其他的改性剂调制而成。 原材料: (1)有机硅树脂 (2)二氧化硅粉(3)氧化铝粉(4)三氧化二铬 (5)磷酸锌 (6)石棉粉 优点:(1)本粘接剂强度高,且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耐高低温性、耐电晕、耐水、防潮及耐化学介质等性能。 (2)本剂使用温度范围广泛,可长期用于60一500℃之间。 (3)设备简单易操作,原料易得,能耗少。 缺点:铬是一种重金属元素,污染比较严重。

中国聚酯工业长丝现况与发展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現況與發展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現況與發展及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聚酯工業長絲生產主要工藝流程(1) ·聚酯工业产业链介绍(3) · PET聚酯瓶生产工艺及设备(1)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現況與發展(0)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1) ·中国聚酯工业现状和发展建议(1)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引進生產線生產企業 高粘度切片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裝置(0) 中國加入WTO之前,有關專家紛紛預測,加入WTO之後,受影響和衝擊最大的將是汽車行業。但是。中國加入WTO後的二年,中國的汽車行業連續二位數增長,今年行情繼續看好。這個不爭的事實,令這些專家跌破眼鏡,紛紛自嘆看不懂。同樣道理,與汽車行業密切相關的輪胎行業也連續二年保持二位數增長,汽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也保持高速增長。聚酯工業長絲作為輕卡和轎車子午線輪胎的理想骨架材料以及安全帶用的重要原料亦得到快速增長和發展,行情一片看好。本文就聚酯工業長絲的發展和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從不同的角度作一個探討。 一、中國聚酯工業長絲概況 1、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發展歷程 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發展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落後了約30年。中國第一條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流水線是1984年上海第14化纖廠引進的美國波洛尼二手設備,當時年產量2,000噸。而美國於1953年就成功開發了聚酯工業長絲。儘管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發展起步較晚,但隨著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的不斷引進,其發展速度也十分迅速,與發達國家聚酯工業長絲生產水平也越來越接近。 在中國聚酯工業長絲發展歷程中,幾個有標誌性發展的生產流水線是: 第一套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引進二手裝置(美國Bouligny)是1984年年產量為2,000噸的上海第14化纖廠; 第一套國產二步法聚酯工業長絲裝置是江蘇常熟聚酯廠,年產量為1,000噸; 第一套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引進新裝置(德國Karl.Fischer/Rieter)是1989年無錫合纖總廠,年產量為1,200噸; 第一套當時規模最大且同時引進硬件、軟件的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裝置(日本Toray)是1991年上海石化聚酯廠,年產量為6,000噸; 第一家一步法生產聚酯工業長絲的中外合資企業是1996年8月1日開平聯信工業纖維有限公司,年產量為6,000噸,設備為德國吉瑪公司,美方Alliedsigud控股70﹪,中方控股30﹪; 第一家一步法引進裝置(德國Karl.Fischer/瑞士R:eter)生產聚酯工業長絲倒閉的企業是吉林汪青聚酯廠,當時年產量為1,200噸; 第一家能生產高模低收縮型聚酯工業長絲的單位是1999年開平聯信工業纖維有限公司,當時是採用了美國聯信技術,日本東麗的設備,年產量為5,000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