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引言: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给儿童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繁多,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观察和评估这种联合治疗方法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市XX医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实验组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
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温、肺部X线表现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疗效。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痊愈率为90%,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为75%。
实验组痊愈时间平均为6天,对照组为8天。
两组比较,实验组的痊愈率和痊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和肺部X线表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讨论: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解毒清热、利尿通便、抗菌消炎等作用。
单磷酸阿糖腺苷则是一种呼吸系统常用的降痰药物。
本研究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通过观察痊愈率、痊愈时间以及临床指标的改善程度来评估联合治疗的疗效。
实验结果表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实验组的患儿痊愈率和痊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体温和肺部X线表现均显著改善,说明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炎症反应和病情进展。
痰热清注射液具有解毒清热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
单磷酸阿糖腺苷则可以加速支气管粘液的排出,减少痰液的黏稠度,有助于炎症的消退。
因此,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的联合应用,能够协同发挥解毒清热、降痰作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良好。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其次,观察时间相对较短,无法全面评估长期疗效。
单磷酸阿糖腺苷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单磷酸阿糖腺苷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摘要】目的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新型抗病毒药,我院呼吸科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粉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4例。
临床治愈12例(35.29%),有效19例(55.88%),总有效率(91.18%)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作用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北方地区的秋冬季节,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多痰、肺部罗音、气喘、发热等,在医院死亡率较高。
我院呼吸内科在2010年10月-2012年3月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粉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占55.88%,女30例占44.12%,平均年龄为(45±S20d),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
治疗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其中肺炎6例(17.6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7例(20.59%),气胸合并感染5例(14.71%),支气管扩张9例(26.47%),支气管扩张并严重咳血2例(5.88%),肺癌合并感染3例(8.8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身体状况等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药品选择及给药方法两组患者首先采用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给予抗炎、退热、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对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同时给予吸氧、强心、利尿、雾化吸入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成人按体重5-10mg/kg,每日一次,加250ml 0.9%(g/ml)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或0.2g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临用前加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6g加150ml 0.9%(g/ml)氯化钠注射液混匀缓慢静脉滴注或0.2g利巴韦林注射液肌内注射。
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作用

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作用
单磷酸阿糖腺苷(ATP)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能量储存和释放分子。
它在细胞内的合成和分解过程中,能够提供必要的能量来驱动细胞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ATP的作用十分广泛,它在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
以下是ATP的一些主要作用:
1. 能量供应:ATP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货币”,能够在细胞内提供能量以驱动各种生理过程。
当细胞需要能量时,ATP通过
水解反应释放出能量,并将其转化为ADP(脱去一磷酸基团)和无机磷酸,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肌肉收缩、细胞运输、合成新的分子等各种细胞活动。
2. 细胞信号传导:ATP还可以在细胞间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
当细胞外的刺激引发细胞内的应激反应时,ATP可以通过细
胞膜上的受体,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参与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
3. 非特异性酶底物:ATP也可以作为多种酶催化反应的底物。
例如,蛋白激酶能够将磷酸基团从ATP转移到蛋白质上,从
而调节蛋白质的功能和活性。
4. 细胞结构维持:ATP同样也能够用于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细胞的骨架蛋白,如微丝、中间丝和微管,依赖于ATP
的能量来进行形态的维持和细胞骨架的重组。
总之,单磷酸阿糖腺苷是细胞内能量储存和传递的重要分子,它参与调控细胞的各种功能和代谢过程。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观察背景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病,其特点是病变以支气管和肺泡为主,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
目前,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单磷酸阿糖腺苷已经被证实有一定的疗效,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为经过确诊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共纳入100名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在6个月至3岁之间。
研究方法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名,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组50名。
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和支持治疗等;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组则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剂量为5mg/kg。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进行了监测,包括病情进展、疗效评估等。
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下表所示:治疗组别治疗有效治愈无效对照组39 13 12治疗组47 30 3治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6%。
而且,对照组中无效率为24%,而治疗组的无效率仅有6%。
在统计学上,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讨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治愈率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即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更快、更彻底地治愈疾病。
并且,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没有显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该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然而,本次研究受到的限制主要是没有进行更深入、更详尽的实验和检测,并且未考虑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不同病因和程度的差异,未进行更多的控制措施。
因此,仍需进行更为深入、具备高质量标准的研究,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评估。
结论在本次研究中,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表现出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关于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适应症的探讨

166《求医问药》下半月刊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2011 年第9卷第12期本院使用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Vidarabine Monophosphate forInjection)是由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其主要成分为单磷酸阿糖腺苷,该药说明书标明其为抗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药,其药理作用是:与病毒的DNA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从而抑制DN的A合成;其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但个别厂家生产的单磷酸阿糖腺苷药品说明书写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疱疹病毒和肝炎病毒感染等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主要可用于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HSV感染、麻疹、风疹、脑炎、病毒性感染,生殖性疱疹、尖锐湿疣,巨幼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腺病毒,结膜、角膜、虹膜等炎症和眼肌麻痹,慢性乙型肝炎及各种病毒性肝炎,部分RNA肿瘤病毒的感染等。
而《新编药物学》中所述阿糖腺苷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为:有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HSV2作用,用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也用于治疗免疫抑制病人的带状疱疹和水痘感染。
但对巨细胞病毒则无效。
单磷酸酯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1]。
另外,笔者随机抽查了门诊共69张含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处方,其中应用于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共45张,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为16张。
针对以上所述阿糖腺苷到底对巨细胞病毒以及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是否有效的情况,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现一一引述如下:1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主要包括正粘病毒科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和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科中的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等。
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均为有包膜的单负链RNA病毒。
其他病毒科中的腺病毒为DNA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肠病毒为RNA病毒。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杨晓青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3(000)013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及体会。
方法2011年1
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72例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病毒唑治疗)和观察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治疗7d,对两
组临床疗效、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肺部异常呼吸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
两组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对于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2946-2947)
【作者】杨晓青
【作者单位】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5.6
【相关文献】
1.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分析 [J], 孙庆霞
2.银翘白虎汤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
TNF-α、CRP及IL-6的影响 [J], 耿玉青;王雪峰;曹静
3.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J], 祁会娟;赵一品
4.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J], 王莉
5.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疗效观察 [J], 徐仁斌;徐东燕;龚丹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头孢孟多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 36•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年12月第20卷第18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头孢孟多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张兵旗(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洛阳471003)摘要: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头孢孟多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头孢孟多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反应、肺功能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琢、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 大呼气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头孢孟多治疗可减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炎症,改善其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单磷酸阿糖腺苷;头孢孟多;炎症反应;肺功能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由细菌、肺炎支原 体、呼吸道病毒等感染引起,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烧、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1]。
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上 以对症支持、抗感染治疗为主,常用的治疗药物主要 包括茁-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
其中单磷酸阿糖腺苷 是常见的抗病毒药物,而头孢孟多杀菌力强、抗菌谱 广,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基于此,本研 究旨在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头孢孟多对支气管 肺炎患儿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16个月,平均年龄(8.94±2.91)个月;病情 严重程度:轻度25例,中度13例,重度6例。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6] 叶富跃,杨堃,郑传宜,等.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清除血 肿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6,22 (1):17-20.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明显优于开颅手 术,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 广。
参考文献 [1] 姚柱炜,蒙剑锋,栾宏权,等.微创血肿穿刺术与传统开颅清除术治
疗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 子版),2016,10(10):1395-1398. [2] 韦茂军.开颅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 现代医生,2014,52(8):143-145.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肺炎 单磷酸阿糖腺苷 炎琥宁 联合用药
DOI:10.19435/j.1672-1721.2017.31.052
肺炎作为儿科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50%以上为病毒感染 所致,有发病率高、住院率高的特点,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因 缺乏特效抗病毒药物而导致临床疗效不佳[1]。单磷酸阿糖腺苷 与病毒 DNA 聚合酶结合,抑制其合成。炎琥宁是穿心莲内酯经 精制而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 病毒的作用。本研究评价了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治疗小 儿病毒性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
4345
临床与实践
表 1。
表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组临床症状时间对比(x±s,d)
咽痛消失 肺部湿啰音 咳嗽消失
组别 例数
时间
消失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磷酸阿糖腺苷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发表时间:2013-04-22T10:18:47.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杨桂琴
[导读] 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必将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杨桂琴(包头市第八医院药剂科 014040)
【中图分类号】R3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7-0199-02
【摘要】目的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新型抗病毒药,我院呼吸科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粉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34例。
临床治愈12例(35.29%),有效19例(55.88%),总有效率(91.18%)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作用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特别是北方地区的秋冬季节,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多痰、肺部罗音、气喘、发热等,在医院死亡率较高。
我院呼吸内科在2010年10月-2012年3月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粉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占55.88%,女30例占44.12%,平均年龄为(45±S20d),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
治疗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其中肺炎6例(17.65%),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7例(20.59%),气胸合并感染5例(14.71%),支气管扩张9例(26.47%),支气管扩张并严重咳血2例(5.88%),肺癌合并感染3例(8.8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其身体状况等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药品选择及给药方法两组患者首先采用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给予抗炎、退热、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对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同时给予吸氧、强心、利尿、雾化吸入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成人按体重5-10mg/kg,每日一次,加250ml 0.9%(g/ml)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或0.2g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临用前加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6g加150ml 0.9%(g/ml)氯化钠注射液混匀缓慢静脉滴注或0.2g利巴韦林注射液肌内注射。
两组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2.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250ml0.9%(g/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两组疗效均为7-14天。
1.3观察项目及观察方法逐日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给药前及病程结束后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肌酐、X线胸片及痰细菌培养,并于开始治疗(即给药)第三天或第四天加做细菌培养一次。
1.4疗效判断治愈:体征及症状消失,血象恢复正常,痰细菌培养转阴,胸部X线炎症消失;有效:症状或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菌落总数明显好转,细菌培养仍显阳性,胸部X线炎症大部分吸收;无效:用药72h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痰细菌培养仍为阳性。
在疗效判断中示治愈+有效病例为总有效率。
1.5资料处理与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7.64%。
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见表1、表2。
同时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偶见注射部位疼痛或出现神经肌肉疼痛等,对症治疗或停药后消失。
3 讨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为抗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药,其药理作用是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
目前抗生素是不规范应用,导致细菌变异,耐药菌株增多,使下呼吸道感染的控制难度加大。
具统计,在无指征或指征不明显的情况下,未作细菌培养,即盲目使用抗生素而治疗的病例普遍存在。
本文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在积极治疗患者原发病和支持对症治疗的前提下,患者接受痰培养及药敏实验,显示对头孢曲松钠敏感,且查明所有受试患者对头孢曲松钠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均无过敏史。
通过两组治疗相比较,可以看出,治疗组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组不仅能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可使患者住院及治疗时间大大缩短,具体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大都病情严重,建议在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类管理的前提下,进行病原微生物学检查,药敏试验和毒性指标观察及后浓度监测等。
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必将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