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概论00820-史上最强笔记

汉字学概论00820-史上最强笔记
汉字学概论00820-史上最强笔记

汉字学概论00820-史上最强笔记

汉字学概论现代汉字学00820

名词解释

1.音素文字——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位),这种文字是音素文字。(2页)

2.语素文字——文字的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言中的语素,这种文字是语素文字。(2)

3.字种数——字形虽然不同,如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这样得到的字数是字种数。(9)

4.字频——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里,每一个汉字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33)5.通用字——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是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的用字。(48)

6.常用字——书写现代汉语经常要用到的字,也就是频度和使用度高的字。(48)

7.拥字量——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种笔画数有多少个汉字,这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

8.笔画——构成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9.笔形——指笔画的形状。

10.部件——也叫字根、字元、字素,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11.独体字——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字是独体字。

12.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

13.字符——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字符。(92)14.记号——和整字在意义和读音上都没有练习的字符是记号。(93)1.音素文字

文字基本单位记录的是音素,这样的文字就是音素文字。

2.语素文字

文字基本单位记录的是语素,这样的文字就是语素文字。

3.字种数

根据记录语素的多少统计出来的字数就是字种数。

4.字频

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是指在一定历史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中每个汉字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5.通用字

通用字就是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就是出版印刷、辞书编撰、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用字。

1.拥字量:

答: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一种笔画数拥有的汉字数量就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例如《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一画的汉字有“一、乙”两个,笔画数1的拥字量就是2。

2.部件

答:部件是汉字外部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构单位,由笔画组成,具有组配汉字功能,例如“种”由“禾、中”两个部件构成。

解题提示:解释这个名词,“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不可缺少。3.字符

答:字符是分析汉字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例如“灯”中的“火、丁”都是字符。

4. 记号

答:记号是和整字的读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字符的类别之一,例如“河”中的“可”。

5. 笔形

答:笔形指汉字笔画的形状,包括基本笔形和派生笔形两种,例如汉字笔画横的笔形是“一”

1.异读字:异读字就是多音同义字,指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但表示的意义没有区别,比如“亚”字,标准音是去声,但不少人念上声,就是异读字。

2.多音字:多音字就是有多个读音,表示多项意义的汉字,也叫多音多义字。例如“和”有四个读音。

3.音级:音级就是根据音项的使用频率确定的级别,通常分为常读、次常读和罕读三级。

4.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和形体都不相同的一组汉字就是同音字,例如“一、衣、依”。

5.音序法:汉字的检字法之一,就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汉字先后顺序的方法。

1.现代汉字的规范化:

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主要包括字量、字形、字音、字序这四个方面,要实现汉字在这四个方面的规范化,就要做到“四定”: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2.政府规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一般带有强制性。

3.专家规范:

是由语言文字学家提出来的,不具有强制性,可是权威专家的规范意见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4.社会用字:

社会用字就是流通于社会,用于社会交际领域的字,面向公众,面向他人,包括出版印刷用字、影视屏幕用字、计算机用字和城镇街头用字。

5.四定:

四定就是汉字的定量、定形、定音、定序,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主要内容。

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音素文字——这种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如英文、俄文。

3、音节文字——这种文字的每个字母记录的是语言里的一个音节,如日文。

4、语素文字——这种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语素,如汉语。

5、字母——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的书写单位。

6、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7、自源文字——凡是不依傍其它文字,独立创造出来的文字即是自源文字。

8、借源文字——凡是借鉴、参考或依傍其它文字而创造出来的文字即是借源文字。

9、汉字文化圈——指在汉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民族文化所影响的区域,具体地说,

是指以中国为主体,包括韩国、日本、东南亚诸国在内的使用汉字的国家。

10、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语用字,也就是现代白话文用字。

11、字频——就是汉字的使用频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经抽样取得的文字资料

里,每个汉字的使用次数与抽样资料总字数的比例。

12、汉字效用递减率——就是汉字出现的频度的不平衡规律,使用频率越高的汉字,

覆盖面越广,效用越好,使用频率越低的汉字,覆盖面越窄,效用越差。例如5千个汉字,使用频率列第一的汉字效用最高,以后的各个汉字,效用随使用频率的降低而递

减。效用和使用频率是成正比的。

13、笔画趋简率——是指构成汉字的笔画数是同汉字的使用频率密切相关,汉字使用

频率越高,构成汉字的笔画数越少,汉字使用频率越低,构成汉字的笔画数越多,字的使用频率和字的笔画数成反比。

14、字形数——就是根据字形,凡字形不同的汉字,不管音义是否相同,就算是不同的字,如:“国”和“国”就算两个字,这样得到的字数就是字形数。

15、字种数——不但看字形,还要看所表示的语素。字形虽不同,如果所表示的是

同一语素,就算一个字,这样得到的字数就是字种数。

16、字性——一个汉字的字性是由其记录的语素的性质决定的,要审定字性,就要

划清两条界线,一条是现代汉语用字和古代汉语专用字的界线,另一条是现代汉语用字和现代汉语方言用字的界线。

17、通用字——是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到的字,也是出版印刷、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的用字。

18、常用字——就是经常要用到的字,也就是频度和使用度高的字。

19、专门用字——以社会某个特定的群体用字为对象的就是专门用字。如,扫盲用字、

小学教育用字、对外汉语教学用字等。

20、溯源分析——是以这个字在产生时候的字形为对象所做的分析。(谢俊)

21.现状分析:是以当前楷书规范字形为对象所做的分析。(P64)

22.外部结构分析:是研究一个字怎样由最小的构形单位逐层组合为二为二维的方块汉字,包括组合成分和组合方式。(P64)

23.内部结构分析:是研究字形和字音、字义的关系,从而说明构字的理据,得出现代汉字的构字类型。(P65)

24.笔画:指构成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P65)

25.用字量:指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种笔画数有多少个汉字。(P66)

26.笔顺:是指书写汉字时下笔先后的顺序,是人们正确书写汉字的经验总结。(P72)

27.部件:也叫字根、字符、字素,它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P74)

就是(自源文字),日文是(借源文字)。

7. 朝鲜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谚文),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假名),越南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字喃)。

8. 从各方面的统计看,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是(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9. 如果认识常用汉字一千个,可以看懂一般文章中(90%)的汉字,掌握2400个汉字,可以看懂一般文章中(99%)的汉字。

10. 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可分两个得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汉字)阶段,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第二阶段是(现代汉字)阶段,包括(隶书)和(楷书)。说明:这里的现代汉字的含义是广义的,指与古代汉字相对的汉字字体,范围包括汉唐以来的隶书和楷书。

11. 从小篆到隶书,汉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称之为(隶变)。

12. 《现代汉字表》的研制,要根据汉字的(字性)来确定范围,必须划清两条界线,一是(现代汉语用字)和(古代汉语专用字)界线,一是(现代汉语用字(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用字)界线。说明:第二空“现代汉语用字”的内涵包括古今汉语通用字和现代汉语专用字,同时这里的现代汉语用字指的是记录现代汉语普通话用字,不包括方言用字。第三空“古代汉语专用字”不能答作“古代汉语用字”,因为古代汉语用字中有现代汉语用字,即有很多汉字是古今通用的。关于这个问题请参考《汉语专题(1)学习指导书》。

13. 现代汉字的字种数,根据各方面的统计结果看,大约有(一万)个。说明;这一万个汉字不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因为这些汉字有对应的简化字,它们只能是字形数,不是字种数。

14. 以社会某个特定的群体用字为对象收取的汉字就是(专门用字)。说明:专门用字不同于专业用字,前者是按照使用对象划分的,后者是按照汉字的意义范围划分的,二者划分的角度完全不同,因而内容上是有交叉的,专门用字可能是专业用字,专业用字也可能是专门用字。

15.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1988年3月25日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收现代汉语通用汉字(七万)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是1988年1月26日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共收常用字(三千五百),其中一级(二千五百),二级(一千)。

1.分析汉字的结构,要区分(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要区分(溯源)分析和(现状)分析。

2.从外部结构看,汉字的构成成分可分 (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层次。

3.现代汉字的基本笔形是(横)、(竖)、(撇)、(点)和(折)五种。

4.笔画组成汉字有(相离)、(相接)和(相交)三种类型,例如“十、丰、车”是(相交),“川、二、三、八”是(相离),“工、口、厂、凹”是(相接)。

5.书写汉字“有、在”等,第一笔要先写(横),写“小、水”,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6.部件拆分可分为(层次拆分)和(平面)拆分,例如“想”先拆分为“相”和“心”,然后把“相”拆分为“木”和“目”,这就是(层次)拆分,把“想”一次性拆分为“心、木、目”,就是(平面)拆分。

7.(分隔沟)是拆分部件的显性标志。例如“部、厢、栓”有(两)条(分隔沟)。

8. “等”可以拆分为“竹、寺、土、寸”,其中“竹、土、寸”是(基础)部件,“寺”是(合成)部件。解题说明:“竹”依据国家部件规范不拆分。

9.汉字部件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名称,合体字有八个部位,其名称是(上头下底)、(左旁右边)、(内心外框)、(中腰四角)。例如“厕、历”外部的部件叫(厂字头),“想、念”的“心”叫(心字底)。

10.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汉字是(独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构成的汉字是(合体字),例如“企、它”是(合体字),“冉、及”是(独体字)。

11. 根据字符和字音字义的联系,可把字符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三类,例如“病”,其中的“丙”是(音符),“疒”是(意符),又如“鸡”,其中的“鸟”是(意符),“又”是(记号)。

12. 从部件组合模式看,“江河”是(左右结构),“国阔”是(包围结构),“草总”是(上下结构)。

13. 从外部结构看,现代汉字是由(笔画)、(部件)构成的,从内部结构看,现代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构成的。

14. 现代汉字的新六书是(会意字)、(形声字)、(半意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合体记号字)。

1.1913年2月在北京召开举行的(读音统一会),确定的国音以(北京语音)为基础,但掺杂了一些(江浙语音),人们习惯上把这种国音称之为(老国音)。

2.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第五次大会,决定组织“国音字典增修委员会”,1924年统一会开会决定以(北京)语音作为国音的(标准),这样的国音,与老国音相区别,人们称之为(新国音)。

3.1955年10月,在北京先后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这两个会议确定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4.根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1985年12月27日联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呆”在“呆子”、“发呆”和“呆板”中读(dāi),“把柄”、“手柄”中的“柄”都统读(bǐng)。

5.多音多义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又联系着不同的(意义)。

6.多音多义字的几个音项使用频率不同,据此可以分出(音级),具体可以分为(常读)、(次常读)和(罕读)三级。例如“和”念hé是(常读),念hè是(次常读),“地”念de是(常读),念dì是(次常读)。

7.多音字在进入句子后,由于上下文的限制,只有一种读音适合相应的语境,就变成了(一音字)。

8.减少多音多义字的方法主要有两个,就是(改读)和(改写). 9.中国古代的字序主要有(义序法)、(形序法)和(音序法)三种类型。10.根据音序法,汉语词条“皇族”应该排在“黄斑”的(后面),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因为“皇”排在“黄”的(前面),所以“黄斑”就排在“皇族”的(后面)。

1.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2.现代白话文就是用(汉字)记录下来的普通话。

3.语言文字的规范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语言文字的规范包括(确定规范标准)和(推行规范标准)两个方面。5.从确定规范的主体看,规范可分(政府规范)、(专家规范)、(社会习惯规范)几种,其中(政府规范)具有强制性。

6.现代汉字规范化工作的四定是(定量)、(定形)、(定音)、(定序)。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主要表现在(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几个方面。

7.1958年1月10日,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8.文字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从(表意文字)、(意音文字)到(拼音文字)。9.《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10.汉语书面语里的非汉字字符主要有(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和(标点符号)。

1、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只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一种具体文字的性质,是由其基本单位所记录的(语言单位)决定的。

3、从文字的基本单位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看,世界上的文字尽管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纳为(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和(语素文字)三种。

4、汉字是典型的(语素文字),这是汉字的性质。

5、(汉字的超时代性)是汉字富有生命力,延续使用几千年的根本原因。

6、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字书是(《中华字海》),收录了86000多字。

7、文字从产生的方式说,可分(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两类,汉字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是(自源文字)。

8、汉字向外传播的路线有三条,一条向南,一条向东,一条向西,三条路线分别产生了具有汉字特点的(喃字、壮字)和(假名)等。

9、汉字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根据特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叫作(古代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后一个阶段叫作(现代汉字)阶段,包括(隶书)和(楷书)。

10、现代汉字就是记录现代白话用字,不包括(古代汉语用字)和(方言用字)。

11、现代汉字学的诞生的标志是1980年周有光先生发表的(《现代汉字学发凡》)一文。

12、现代汉字属性研究的核心是实现(四定)。

13、从各种字频统计数据看,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汉字汉字是(的)。

14、一个汉字的使用频率越高,其效用也就(越高),使用频率越低,其(效用)也就越低。汉字频率的这种不平衡规律,就是汉字的(效用递减率)。

15、据统计,现代汉字中最常用的500个汉字平均笔画是7.24画,而冷僻字的平均笔画是11.6画,这说明,越是常用的汉字,笔画(趋简),使用频率高的汉字,趋向于(简化)。

16、根据频度和实用度,现代汉字可以分为(常用字)(通用字)和(罕用字)三类。

17、1988年3月26日由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现代汉语通用字(7000)个。

18、1988年1月26日,由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常用字(3500)个,其中一级常用字(2500)个,二级次常用字(1000)个。

19、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种笔画数有多少个汉字,叫作该笔画数的(拥字量)。根据统计,《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和《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中,以(9画字)所沾百分比为最高。

20、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笔画数最多的字(鼻囊),共36画,笔画最少的字是(一)和(乙),由一画构成。(叶肖惠、章一鸣)

21、现代汉字的基本笔形是横、竖、撇、点和折。

22、笔画组合成汉字,有相离、相接、相交三种类型。

23、部件拆分的显性标志是分隔沟,例如“牧”有一条分隔沟,“霹”有两条。

24、“霜”字中的部件“相”,从层次看是一级部件,从组合单位看可以继续拆分,是合成部件;而拆分的最后得到的部件“雨、木、目”是基础部件,也叫末级部件。

25、部件口、木、月等构字率非常高,叫做通用部件。

26、指出下列部件的名称:

三点水、欠、木木字旁、提手旁、戈戈字旁

建之儿、双立人、竖心儿、秃宝盖、尸尸字头

女女字旁、口口字旁、耳朵旁、两点水、单立人

言字旁、足、衣字旁、草字头、绞丝旁

27、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字是独体字,例如人;由两个以上基础部件构成的字是合体字,例如:功。现代汉字中大部分是由多个基础部件构成的合体字。

28、部件组合成汉字的模式可分左右、上下、包围和框架四大类。

29、分析汉字的外部结构,得到的基本单位是部件,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单位是字符,同样的单位,命名的角度不同,有的字可以对应例如“灯”中的“火”、“丁”,从外部结构看是部件,从内部结构看是字符。

30、根据在字中的作用,字符可分为意符、音符、记号三类,例如“燃”,“火”是意符,“然”是音符,“汗”字中的“干”是记号,“”是意符。

31、孤立地看一个字符,不能断定它是意符、音符还是记号,必须结合具体的字来考查,例如“火”,在“伙”中是音符,在“烦”中是记号,在“炉”中是意符。

32、现代汉字的新六书是会意字、形声字、半意符半记号字、半音符半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合体记号字。

33、汉字形体几千年发展变化的历史说明,简化是汉字发展演变的总趋势。

34、现代汉字的字音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这是由汉字记录的语素的读音标准决定的。

35、根据使用频率的不同,多音多义字的各个音项可以分为常读、次常读、罕读三级。例如“落”,luo是常读,lao是次常读,“长”的两个读音都是常读,“的”的常读音是de。

36、现代汉语有些音节只有一个语素,也就只有一个规范汉字,例如ang、bai、bei、can等音节;有些音节代表多个语素,也就有多个汉字,例如gang、gan、yuan等音节;有些汉字代表好几个音节,例如行、和、好、单等汉字;现代汉字中代表音节最多的一个汉字是yi,一共代表131个音节。

37、中国古代的字序法主要有义序、形序、音序三种;现代汉字常用的检字法是部首法和音序法。

38、根据《新华字典》,查检“枣”字要在一部或难检字枣部查找。“○”字要在难检字○部查找,“髦”字在髟部查找。

39、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汉字“看、地、要、从、在、来、是、报”,正确顺序应该是报、从、地、看、来、是、要、在。

40、人类传播信息的第一媒体是有声语言,第二媒体是文字,第三媒体是电磁波。

41、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途径主要有键盘输入、语音识别、字形识别,其中键盘输入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输入方式。

42、键盘输入汉字的编码方案主要有形码、音码、音形码和形音码,目前最流行的行码是五笔字型,最为普及的音码是汉语拼音。

43、从确定规范的主体看,语言文字的规范主要有政府规范、专家规范、社会习惯规范等几种。

44、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主要表现为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

45、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字量、字形、字音、字序几个方面,要实现这四个方面的规范化,就要做到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4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从而确立了规范汉字的法定地位。

47、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非汉字符号主要有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标点符号。48、汉语拼音主要用于现代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49、部件火能构成“燃、烧、烤、灸、灰、炸、炒、炮”等字。

50、部件月能构成“有、钥、肝、肚、朋、胆、肥、肿”等字。

51、部件鸟能构成“鸭、鹅、鸡、鸠、鸵、鸣、鸽、鸥”等字。(华明)

简答、综合分析应用题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挑((tiāo 第一声),挑水 (tiǎo 第三声),挑衅)阿(①ā阿罗汉阿姨②ē阿附阿胶)

说明:本题答案略,每个汉字根据其读音,一个音项各组一个词即可。2.以《新华字典》为依据,指出下列汉字的部首:亲-立初-衤穿-穴鹕-鸟病-疒

3.什么是音序法?举例说明现代汉字音序法的查检步骤。音序法就是按照汉字的读音来排列汉字先后顺序的方法,具体地说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汉字的方法。按照音序法查检汉字要经过下列一些步骤:首先要确定汉字的读音;第二步是确定这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第三步是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个字母;第四步是在这个字母中找到这个音节;第五步是查看这个音节后面的页码;第六步是在正文翻到这个页码;第七步是在这个页码中找到该字。使用音序法查检汉字,前提是熟悉普通话,会使用汉语拼音。

3.为什么现代汉字字典词典往往附有多种查检汉字的方法?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由于汉字现行各种各样的检字法优劣并存,有时候使用一种检字法可能无法查找到需要的汉字,加上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所以现在的字词典往往都附有多种多样的检字方法,供大家参考使用。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查检汉字,用这种方法不能查检,就用另外的方法查检,这样可以互相补充,已弥补各种检字法的不足。不好的地方在于附录多种多样的检字法,加重了使用者的学习负担,增加了字词典的篇幅,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

1.有人说汉字是意音文字,有人说汉字是语素文字,有人说汉字是词语-音节文字,请您分析这些说法的依据是什么,你倾向哪种说法?为什么?答:说汉字是意音文字的,其依据是汉字中的大多数是形声字。其中的形大多表示意义,其中的声大多表示读音。然形声字所表示的意义和读音,大多不太准确,有的不能表音表意。说汉字是词语—音节文字的,其依据是不少字记录的是汉语中的词,一个字都念一个音节。然汉字能记录词的只是一小部分,其中的大多数,记录的并不是语言中的词,而是语素。因而,说汉字是语素文字比较恰当。

2.什么是汉字的超时空性、为什么汉字具有这个特点?

答:汉字具有超时空性,所谓超时空性,即是超时代性和超方言性。我们现在能读懂古代的书面文献,这是因为汉语语素的意义的变化比语音慢,汉字的意义变化比字音慢。操各种方言的人之间能没有障碍地通信,是因为方言之间语素的意义差别小而语音的差别大,各方言用字的意义大致相同,读音不同。

3。有人说汉字易学,有人说汉字难学?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说法?试分析其依据。

答:说汉字易学的人,认为汉字具有一定理据性,没有形态变化,学了一定量的汉字后,可以任意组合。这些人往往是已经掌握了不少汉字的知识分子。说难学的人,认为汉字是语素文字,数量很多,形体结构复杂,和语音没有必然的联系,初学者很难在短时间里学会。这是从文字的基本性质出发,并且和音素文字的学习进行比较以后得出的看法。

4.什么是方言?要不要吸收到现代常用汉字中来?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来吸收方言字?

答:方言字就是记录汉语方言中特有词语的汉字,是方言专用字,例如北方方言中的“孬”、“甭”,上海话中的“”就是方言字,记录的是方言语素。方言字要不要吸收到现代常用汉字中来不能简单地说可以或不可以,而要看方言中的这个语素是不是被普通话语汇吸收,如果普通话语汇系统吸收了这个方言语素,那么记录这个语素的方言字就可以吸收到现代汉语用字中来。例如“煲”字,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方言字,在二十年前,这个字还主要在粤方言区,但现在,随着电器产品“电饭煲”的流行,“煲”字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所以就可以吸收到现代常用汉字中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就收录了这个“煲”字。

5.字频统计有什么实际意义?为什么说字频统计对识字教学十分重要?答:汉字的字频统计分析具有很大的价值,使人们对每个汉字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其研究结果对于社会各个方面使用汉字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字频统计对识字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识字课本要完成2500个汉字的教学任务,那么应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哪些汉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解决一般文字的使用和书面阅读障碍问题呢?这就必须运用字频统计成果作指导,增加其科学性和实用性,避免主观臆测。1.部件可分哪些类别?举例说明。

部件可以从三个角度划分类别。从是否成字看,可分成字部件和非成字

部件,例如“病”,其中的“丙”是成字部件,其中的“疒”是非成字部件。从结构成分的多少看,部件可分合成部件和基础部件,合成部件还可以继续分析出下一层次的部件来,基础部件是末级部件,不能再进行切分。例如“想”,其中的“相”是合成部件,还可以切分为“木、目”,“木、目”和“心”是基础部件。从构字功能看,部件可分通用部件和特殊部件,通用部件是可以参与构成两个以上汉字的部件,特殊部件只能构成一个汉字,例如“压”,其中的“厂”是通用部件,“圡”是特殊部件。

2..汉字结构从内部分析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汉字从内部分析,其结构有六种,即新六书。会意字:全部由意符构成,例如“从、林’等字。形声字;由意符和音符构成,例如“妈、爸、竿”。半意符半记号字:由意符和记号构成,例如“江、河”。半音符半记号字:由音符和记号构成,例如“础、码”。独体记号字:由一个记号构成,例如“山、人、手”。合体记号字:由两个以上的记号构成,例如“象、苦、声、音”。

3.什么是汉字的理据性?现代汉字的理据性情况怎么样?举例说明。

理据性就是文字的字理,就是文字形体是这样构造而不是那样构造的道理和依据,实用的文字都有一定的理据。汉字的结构是有一定的理据性的,这也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汉字从内部分析看,是由各种各样的字符构成的,这些字符中的大部分同字义或字音有联系,少部分因为字音和字义的发展而成为记号,但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的理据性还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在表示意义方面。从字符和字义、字音联系情况看,结合现代汉字的新六书来考察,现代汉字的理据性有种种不同的情况:会意字的字符和字义密切相关,例如会意字“吠”从口从犬,表示狗叫,会意字“鸣”从口从鸟,表示鸟的鸣叫,都是有理据性的。形声字的构成字符同字音或字义相联系,是有理据性的,形声字“妈”用女的意符,表示这个字义与女有关,用“马”的音符,表示这个字音与马相同。半意符半记号字,其中的意符是有理据性的,记号没有理据性,属于半理据字,例如“河”,其中的意符“氵”(水的变形)与字义有联系,音符“可”与字音相差很远。半音符半记号字,其中的音符是有理据性的,记号没有理据性,属于半理据字,例如“毕”,“比”表示字音,“十”与字义没有联系。独体记号字和合体记号字中的字符,同字音和字义都没有联系,是无理据字。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起来看,现代汉字的理据度大约为50%。

4. 字符可分哪些类别?举例说明。

字符是汉字内部分析得到在结构单位,根据字符在汉字中的功能,可以把字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意符,就是与整字的意义有联系的字符,例如“桉、柳、桦”中的“木”,指示这几个字的意义类属。第二类是音符,就是与整字的读音有联系的字符,例如“胎、抬、苔”中的“台”,与这几个字的声韵母相同。第三类是记号,就是与整字的字义和字音都没有联系的字符,例如“圣”字中的“又”和“土”就是记号。

五、问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一)、现代汉字在人际界面的运用有哪些方面?

答:现代汉字在人际界面主要的作用是记录现代汉字,作为现代汉语的辅助交际工具。此外,汉字还可以成为书法篆刻艺术的字,这在世界各种文字体系中是比较独特的,汉字还可用于印刷、打字、电报等。

(二)、什么是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为什么要推行字形规范?

答:现代汉字的规范化就是要使现代汉字实现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使汉字在字量、字形、字音和字序方面有明确统一的规范。文字是书面上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要保证信息畅通准确,文字就必须统一,这样才便于交际运用,因此,推行汉字的字形规范,有助于文字的交际作用的发挥,有助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你对海峡两岸书同文有什么看法?如何缩小差距?

答:实现海峡两岸书同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强两地人民的交往、密切台湾省与大陆的关系,增强认同感,促进祖国的统一都具有积极意义。

缩小两岸文字的差距,主要还是应该加强两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在交往中加深了解,求同存异,这样才有可能逐步缩小两地汉字字形方面的差距,最终统一起来。

(四)、中国的文盲比率比较高,有人将之归罪于汉字,这个观点显然不对,您能驳倒它吗?

答:中国的文盲比率较高,这是事实,但这不能说明汉字是造成文盲的原因。中国文盲比率较高是一个相对的数字。一个国家文盲比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政治因素,有经济因素,有文化传统因素。中国解放前文盲多,解放后文盲少,边远贫困地区文盲多,城市文盲少,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同样有文盲。世间之事,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有人认为拼音文字好学,这是没有根据的。汉字掌握二千个左右就可以应付日常的书面交际了。而拼音文字则不能。由此可见,汉字不是造成文盲的根本原因,而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观念方面的问题。

(五)、有人主张汉字改革,有人反对汉字改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呢?答:汉字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显示出了卓越的超时空性,使人们能通过汉字了解古代的事情,使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能互相交流,这是不争的事实,存在就是合理,合理就要继续。世界文字的发展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盲目地人为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字是很可笑的,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主张汉字改革的人看到的是汉字的缺点,尤其是汉字造成了文盲;反对汉字改革的人看到的是汉字的优点,尤其是汉字与汉语基本上相适应。这就是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的原因。汉字的发展要用历史的时间去选择。

(六)、有人主张对使用汉字的要求应该是“识繁写简”,你认为这个提法对不对?为什么?答:“识繁写简”的主张是不正确的,因为其核心仍然是恢复繁体字的使用,既然要识,就必定要写要用,不然单纯识繁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与我国当前的语文政策是相抵触的,不符合《语言文字法》推行规范汉字的基本精神,也不符合我国已经完成了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过渡的现实。

1.请分别用跟随式,笔划式,序号式分析下列汉字的笔顺:序号式:看:3 1 1 1 2 5 1 1 1

2.按层次拆分下列汉字的部件,并指出各个字的合成部件,基本部件,成字部件,通用部件。

箩:合成部件:罗基础部件:四,夕,“竹”字头

成字部件:四,罗通用部件:罗,草字头,四,夕

5.分析下列繁体字和简化字在意义上是不是对应?说明使用范。后--

后(后不用于皇后)

1、举例说明什么是语素文字,什么是音素文字?答:语素文字是用单字来记录语言中的语素的文字。例如中国的汉字中的“美丽”是由“美”和“丽”两个单字构成,具有独立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因此,汉字是语素文字。音素文字是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的文字。例如国外的英文用26个拉丁字母记录英语的音素,音素拼合成音节。因此,英文就是音素文字。

2、举例说明以汉字为本体产生的文化现象?答:汉字产生以来,以汉字为本体产生了许多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如书法、篆刻、对联、回文诗等。例如:以汉字形体产生了一些词语,“八字胡”、“十字路口”;回文诗“梦长随永漏,吟苦杂疏钟。动盖荷风劲,沾裳菊露浓。”可以前后回读。对联如黄鹤楼联:“黄鹤去来无定所白云今古拥高楼”,有平仄、对偶、修辞的要求,是其它语言无法做到的。

3、举例说明什么是常用字、通用字、罕用字?答:常用字就是经常要使用到的汉字,也就是频度和使用度较高的字。常用字不但使用面广,而且构字能力很高,如“口、木、心、马”等构成上百个词。通用字就是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使用的字,也是出版印刷、辞书编撰、信息处理等的用字。现代汉语通用字大约为七千左右,例字可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罕用字是频度和使用度非常低的汉字,其中大部分是专业用字。如化学元素名称“氘、氕、氙、氪”等。

4、举例说明什么是拥字量,通过笔画数拥字量的分析,简要说明汉字简化与汉字结构的对立统一关系?答: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一种笔画数拥有汉字的数量就是该笔画数的拥字量。比如笔画数是6的汉字为346个,就是6画的拥字量。从通用字表的七千汉字笔画数的构成看,汉字的笔画数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5画以下的汉字有419个,20画以上的汉字有260多个,而8画至12画的汉字最多,占50%。通过拥字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笔画较繁的汉字,不利于利用,需要简化。但字形太过简单,就容易产生混淆,不利于识别。因此,汉字简化与汉字结构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5、举例说明什么是部件、一级部件、二级部件、三级部件、成字部件、非成字部件、基础部件、合成部件、通用部件、特殊部件。答: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如“女、口、厂”等。将汉字按照层次拆分的原则依次进行拆分,得到的部件分别是一级部件、二级部件、三级部件等。如“赣”字的一级部件是“章和”,二级部件是“立、早、贡、”,三级部件是“日、十、工、贝”。成字部件就是能独立成字的部件,它可以单独构成一个整字,也可以和别的部件组合构字。如“松”字中的“木”、“公”就是成字部件。非成字部件就是在现代汉字系统中不能独立成字部件,这些部件不能独立构成整字,只能和别的部件组合成字,例如“让、任、阵”的左边的部件。基础部件就是最小的不能再拆分的部件,一个汉字如果有多个层次的部件,那么末级部件就是基础部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部件组合成的部件就是合成部件。例如“想”有“心、相、木、目”,其中“心、木、目”是基础部件,“相”是合成部件。通用部件就是构字率比较高的部件,每个部件直接构字在两个以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如“口、女、贝”等。特殊部件就是构字率较低,只能构成一个汉字,只在一种字形结构中出现,直接构字率是1,如“得”的右下角部件,“脊”的上边部件等。

6、举例说明什么是独体字,什么是合成字?答:根据构成整字部件数量的多少,一般把整字分为独体字与合成字两类。由一个基础部件构成的汉字是独体字,如“山、水、人、中、事”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础部件的汉字是合体字,如“使、说、明、科、看”等。

7、举例说明什么是字符、意符、音符和记号。答:字符是分析汉字的内部

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例如“磨”可分“麻”和“石”两个字符。意符:就是现代汉字中表示整字的意义的字符,如“林、杨、根、树、桌”等字中的字符“木”就是意符。音符:就是现代汉字中表示整字的读音的字符,如“湖、糊、蝴、瑚”等字中的“胡”就是音符。记号:现代汉字中,除去意符和音符,剩下的结构单位就是记号。如“打、厅、灯”等字中的“丁”就是记号。

8、举例说明字符和部件的区别?答:字符是从分析汉字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部件是从分析汉字外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二者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字符和部件在所指范围上是不一样的,字符所指的范围小,部件所指范围要大得多。如对“磨”进行分析,可得出“麻、石、广、林、木、木”六个部件。而从内部结构分析,可得出“麻、石”两个字符。

9、举例说明什么字符和意符、音符、记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答:联系——字符按照其在现代汉字中的构字功能作用,可以分为意符、音符、记号,意符、音符、记号就是字符。区别——意符是是现代汉字中表示整字的意义的字符,如“案、杆”等字中的字符“木”就是意符。音符是现代汉字中表示整字的读音的字符,如“蝴、瑚”等字中的“胡”就是音符。记号是现代汉字中,除去意符和音符,剩下的结构单位就是记号。如“厅、灯”等字中的“丁”就是记号。

10、举例说明现代汉字新六书?

答:新六书指现代汉字系统中的字符组合成一个个汉字的六种结构方式。 1)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符构成的字,会意字中的字符都是意符,没有音符或记号。如“林”由两个“木”构成,表示树木多这样的意义。 2)形声字: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字。如“磺”字中“石”是意符,“黄”是声符。

3)半意符半记号字,由意符和记号构成的字。如“切”由意符“刀”和记号“七”组成。

4)半音符半记号字,由音符和记号构成的字。如“究、泯、职”等,这些字的意符因为古今意义的差别不能表意而成为记号。

5)独体记号字,由一个记号构成的字。如“人、日、月、水、干”等,这些字从现代汉字的字形上看不出读音和意义,成纯粹的记号。

6)合体记号字,由几个记号构成的字,字形上看不出字音和字义。如“舌、射、别、夸、法、这、笑”等。

11、举例说明什么是汉字的理据性?

答:汉字的理据性就是文字的字理,就是文字形体是这样构造而不是那样构造的道理和依据,实用的文字都有一定的理据。汉字的结构是有一定的理据性的。比如“森”由三个“木”构成,表示木多而森。这种字符与字的音义联系,就是字的构成理据,就是文字的理据性。

12、举例说明什么是异读字?

答:异读字是多音同义字,也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如“出击、打击、攻击、突击等词的“击”,有jí、jī两读。(邵庆祥)

13、举例说明什么是多音多义字,以及音项、音级、常读音、次常读音。多音多义字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不同的读音又联系着不同的意义。如:行(路),行(业)。音项是辞书里一个多音多义字的每个读音。如,行①xíng②háng。音级是指一个多音多义字的音项按使用频率高低分出的级别。音级可分为三级:常读、次常读、罕读。如:单—dān是常读音,shàn是次常读音。

14、举例说明什么是同音字。意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一组字。分为同形同音和异形同音。前者如:别(分别),别(不要)。后者如:油—邮。

15、举例说明部首检字法的查字步骤。先按部首笔画数查到部首,再按部首以外的笔画数在该部首的字中查到该字。如:张,先在三画的部首中查到“弓”部,再在“弓”部的4画中查到“张”。

16、举例说明汉语拼音音序法的检字步骤先按该字拼音顺序查到该音节,按四声查到该读音,再在该同音字中查到该字。如:张,先查zhang,再查阴平声,再查“张”字。

17、举例说明什么是笔画笔形检字法。笔画笔形检字法是指按笔画数排列,同笔画按笔形排列顺序的一种检字法。查检时先数该字的笔画,然后在该笔画数中按起笔横竖撇点折的次序查找。起笔相同的,再看第二笔。依次类推,直到查到该字。如:“题”,查到15画,再查竖起的字。

18、举例说明什么是四角号码检字法以及检字步骤。四角号码检字法是指用0—9的十个数码来表示汉字四角的十种笔形的一种检字方法。查检时先确定该字的四角号码,然后按此号码查检。如:“政”字的四角号码为1814,只要查到1814号即可。

19、举例说明汉字笔画的组合类型。汉字笔画的组合类型有:(1)相离,如:

二、三。(2 )相接,如:工、刀。(3 )相交,如:十、丰。

20、举例说明部件组成合成字的方式。部件组成合成字的方式有:(1)左右结构,如:林、谢。(2)上下结构,如:要、蔓。(3)包围结构,如:国、句。(4)框架结构,如:乘、巫。21、举例说明什么是会意字、形声字。会意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符构

成的字,如:从、析。形声字是指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字,如:搬、株。

22、举例说明什么是记号字。记号字是指由记号构成的字,如:子、马。

23、举例说明部件的类别。

(1)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成字部件,能独立成字,如:木、目;非成

字部门不能独立成字,如:彳、ヰ。(2)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基础部件,

不能再拆分,如:亻、宀;合成部件,可以再拆分,如:早、立。(3)通用

部件和特殊部件。通用部件是指直接构字率在2以上的部件,如:木、亻。

特殊部件是指只在一种字形结构中出现的部件,如:“粼”的右边,“临”的

左边。

25、举例说明什么是简化字、繁体字。简化字是根据《汉字简化方案》简化

的汉字。如:头发、汉书。

繁体字是跟简化字相应的笔画比较多的字。如:頭髮、漢書。(马晓萍、章

一鸣)

七、比较题

1.比较音素文字和语素文字在结构、数量上的差异。[参照汉语专题疑难问

题解答之一(中央电大)]

音素文字是用字母记录音素,即在记录语言的时候,要把音节分析出辅音和

元音音素,分别用相应的字母表示,阅读时再把元音和辅音拼合为音节,是

比较完备理想的拼音制度。音素文字的系统比较简单,因为一般一种语言的

音素,分析成元音和辅音只有几十个,所以用几十个字母就可以把语言记录

下来,音素文字适用于记录音节结构类型多的语言.语素文字以单字记录语

言中的语素,字与语素基本上相互对应,语素文字最大的特点是字符多,由

于要相互区别,又使得结构非常复杂,汉字就是典型的语素文字。由于语素

文字着重于字形同语素意义的对应,不要求找共同的标准音点,因此特别适

合记录方言复杂,方言间语音差异大而语法规则一致、语素意义一致的语言。

2.比较现代汉语用字和古代汉语用字的不同。(复习指导p18,课本p21~22.)

第一,古今所用的字不完全相同,有些是现代汉语专用字,有些是古代汉语专

用字;

第二,有些字古今都有,都这些字所负载的意义不同;

第三,同一个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所负载的音和义都不同;

第四,有些字在文言文中可以单独成词,在现代汉语白话文中不能单独成词;

第五,从现代角度看,古代汉语用字是封闭的系统,现代汉语用字是开放的系

统,字量和每个字所负载的音义都可能发生变化。

3.比较通用字和常用字的差异。[参照汉语专题疑难问题解答之二(中央电大)] 通用字就是书写现代汉语一般要使用的字,也是出版印刷、辞书编撰、信息

处理等的用字。

常用字就是经常要使用到的汉字,也就是频度和使用度较高的字。常用字主

要是识字教学用字。常用字包括在通用字之中,通常又给常用字分级,如一

级常用字,二级常用字等。

通用字和常用字的选取标准不同:

第一,根据字的频度:频度高的是常用字,较高的是通用字;

第二,根据字的使用度:使用面比较宽的出现在不同类别的作品中的字一般

是常用字;

第三,根据构词能力和构字能力:选取构词能力和构字能力强的汉字;

第四,根据常识,即根据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斟酌取舍;

4.比较通用部件和特殊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通用部件就是构字率比较高的

部件,每个部件直接构字在两个以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例如“口、女、鱼、虫、竹、木、月、火、目、石”等部件,直接构字率都在百字以上,多

的达数百字,间接构字率就更多了,所以就是通用部件。特殊部件就是构字

率较低,只能构成一个汉字,只在一种字形结构中出现,直接构字率是1,

例如“得”的右下角部件、“脊”字的上边部件、“临”字的右下角部件,都

只能构成一个汉字,就是特殊部件。

5.比较部件和字符的异同。参照[部件、字符与新六书--汉语专题疑难问题

解析之三(中央电大)]

分析汉字的外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部件。部件是由笔画组成

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是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部件是介于笔画

和整字之间,它大于或等于笔画,小于或等于整字。

分析汉字的内部结构,得到的基本构字单位是字符。字符是与汉字的读

音、意义等有某种联系的结构单位,与传统的偏旁相当,由于字音、字义和

字形的变化,现代汉字有些字符和整字的音义没有联系,只起区别字形的作

用,一般称之为记号。

和部件之间没有对应的关系,就是说,部件不一定是字符,字符也不一

定是部件,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二者没有对应的关系。当然,有些结构比

较简单的汉字,二者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同样的结构单位,只是名称不同,

例如“明”,部件是“日、月”,字符也是“日、月”。

有些复杂的汉字的外部结构分析,其一级部件与字符相当,二级、三级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 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 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1、控制 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 (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 (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这样,也就不可能提出和处理充满冲突和需要根本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现在,传播功能已经列入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的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一、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笔记

Chapter 6 Pragmatics 语用学 1.What is pragmatics? 什么是语用学? Pragma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s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ocess of conveying meaning in a certain context, pragmatic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kind of meaning study. It places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the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used. 语用学研究的是说某种语言的人怎样用句子去实现成功的交际。 由于交际的过程从本质来说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表达意义的过程,因而语用学的本质是一种意义研究。它是一种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去的意义研究。 2.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are both linguistic studies of meaning, but they are different. What essentially distinguishe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s whether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If it is not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restricted to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semantics; if it is considered, the study is being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of pragmatics. 语用学和语义学都是对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但两者是不同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研究意义时是否考虑了语言使用的语境。没有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没有超出传统语义学的研究范围;相反,考虑到语境进行的研究就属于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3.Context 语境 Context is essential to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constituted by the knowledge shar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语境是语言的语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概念。它一般被理解为说话者和听话者所共有的知识。The shared knowledge is of two types: the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they use, and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general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the specific knowledge about the situation in which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taking place. 共有的知识包括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和双方对世界的认识,包括对世界的总的认识和对正在进行的语言交际所处的环境的具体认识。 4.Sentence meaning and utterance meaning 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abstract, and de-contextualized, while utterance meaning is concrete, and context-dependent. Utterance is based on sentence meaning; it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stract meaning of a sentence in a real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or simply in a context. 句子的意义是抽象的,非语境化的,而话语的意义是具体的,受语境制约的。话语意义基于句子意义;它是一个句子的抽象意义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体现,或简而言之,在一个语境中的具体化。 5.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prag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was originated with the British philosopher John Austin in the late 50’s of the 20th centu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According to speech act theory, we are performing actions when we are speaking.

全国自考2016年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2017级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三章习题 请认真填写学号和姓名。每次答题仅第一次提交有效。 个人信息:[矩阵文本题] * I.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1. Morphology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2.Words are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s of language.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3. Just as a phoneme is the basic unit in the study of phonology, so is a morpheme the basic unit in the study of morphology.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4.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s that can be used freely all by themselves are free morphemes.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5. Bound morphemes include two types: roots and affixes.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6. Inflectional morphemes manifest various grammatical relations or grammatical categories such as number, tense, degree, and case.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7. The existing form to which a derivational affix can be added is called a stem, which can be a bound root, a free morpheme, or a derived form itself.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 Prefixes usually modify the part of speech of the original word, not the meaning of it.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语言学概论笔记自考(一到九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自考(一到九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码”即所谓的言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答: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传播学概论自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自学大纲 课程概述 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它是多学科分化整合的结果。80年代以后引入我国,90年代后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演进的历史、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中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及前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活动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一)学习目的: 1、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的历史、特点及形态; 2、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模式及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透过传播表象,掌握传播原理及规律,并能用抽象的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媒介现象和问题。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传播学是多门学科交叉整合的结果,与新闻学、政治学、经济学、广告学、 公关学、语言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多媒体及网络科学等关系密切。 自学方法 一切的理论都来自实践,其存在的意义也在于实践,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应该成为我们学习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理论的学习是手段,目的在于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并能运用理论去分析看待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虽然《传播学概论》本身是理论课,但不能以背诵理论为最终目标。从实际效果考虑,如果仅仅会背诵而没有理解,考完即忘,则纯粹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考虑到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边工作边学习的同学,他们不像全日制大学生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简化理论阐述,运用浅显语言,增加案例分析,提供多方视点。但是,尽管如此,如果想深入学习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仅仅阅读本教材还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建议大家注意以下方面: 1.阅读相关的传播学作品和理论原著,尤其是教材中提到的理论著述。限于篇幅,教材中引用、解释的语言有限,需要同学们发挥积极主动性课外学习。阅读量越大,对理论的理解越透彻。 2.如果有兴趣的话,尝试对当今出现的一些媒介现象进行分析。多多翻阅业内核心期刊杂志,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所学去加以解释,同时比照其他专家学者和从业者的观点。这将对理论学习极有助益,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亲和力。

英语语言学概论笔记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 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 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 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2.The nature of language change 语言变化的本质 All living languages change with time. Unless a language is no longer spoken by the general public of a society, such as Latin, its change is inevitable. As a general rule,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continuous and,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regular and systematic. Language change is extensive, taking place in virtually all aspects of the grammar. Although language change is universal, inevitable, and in some cases, vigorous, it is never an overnight occurrence. Language development may be regarded as linguistic evolution from one stage to another. 所有尚在使用的语言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语言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语言变化是普遍的、连续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规则的和系统的。语言变化涉及语法系统的各大组成部分。在语言演变过程中,词汇和语法规则有的消亡了,有的诞生了,有的是外借的,有的则转化了其意义或功能。 尽管语言变化是普遍的,必然的,有时甚至是显著的,但语言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其变化是同代人所不易察觉的。 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语言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3.Major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英语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a)Old English (450-1100) 古英语阶段 b)Middle English (1100-1500) 中古英语阶段 c)Modern English (1500-今) 现代英语阶段 Most Modern English speakers find Middle English only partially comprehensible, and Old English simply unintelligible, just like a foreign language hardly recognizable as the native language they speak. 大多数现代英语的使用者发现,对于他们来说,中古英语只能部分地被理解,古英语则如外语一般,简直不可理解。 Old English dates back to the mid-fifth century when Anglo-Saxons invaded the British Isles from northern Europe. Middle English began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Norman French invaders in England. Middle English had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Norman French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Modern English is separated with Middle English with European renaissance movement.

语言学概论第2次作业解题提示

语言学概论第2次作业解题提示 2004-12-23 第三章语音 解题说明:本章可以说是语言学概论课程最难的部分,其实期末考试难度并没有超过本次作业,所以大家要注意结合作业实践,加强对语音理论的分析认识,找出问题重点解决。 一、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音素 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有些同学直接解答为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样与音位无法区别开。有些解答为最小的语言单位,也不对,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而不是音素。 2.元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3.辅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4.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任何一个音位,都是以具体的变异形式存在着的。 5.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是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接触、形成阻碍、阻挡气流通过的部位。 二、填空(17分,每空1分)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

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13分,每小题1分) 解题说明:1.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空中。2.本题重点是围绕音素、音位和国际音标设计的,这也是语音一章的三个重点内容,要多加注意。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C )。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 C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B )。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 A )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27037 本科自考英语语言学概论精心整理 Chapter 4 Phonology

Chapter 4 Phonology(音位学) 4.1 phonetics and phonology:语音学与音位学的区分 Bot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re concerned with speech.语音学和音位学都士对语音的研究。 定义区别 -Phonetics is a study of the production, percep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生产、感知和物理性质的。 -Phonology studies how speech sounds are combined,organized,and convey meanings in particular languages.研究语音如何在在特定的语言中结合、组织和表达含义。 ---Phonology is language-specific.it is the study of how sounds are organized and used in natural languages.音位学是特定于语言的。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中的声音是如何组织和使用的。 ---Phonetics is a study of speech sounds while phonology is a study of the sound syst em of a language.语音学是一个研究语音的然后音位学是研究一种语言的声音系统的学科。 4.2 Phonemes,phones and allophones 音位、音子、音位变体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phonological systems.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定义: ①Phones are the smallest identifiable phonetic unit or segment found in a stream of speech. 音子就是在连续的发音中可辨认的最小语音单位或片段。 ②Allophones are the phones which represent a phoneme in a language and cannot change word meaning by substituting any of the set for another.音位变体是指代表语言中音位的音子,即使以一个取代另一个也不改变词义。 ③Phonemes are the minimal distinctive units in the sound system of a language.音位是语言系统中最小的独特的单位。 Allophones are the realization of a particular phoneme while phones are the realizatio n of phonemes in general.音位变体是一个特定音素的认知而音子则是一般的音素。 4.3Minimal pairs 最小对立体 The phonologist is concerned with what difference are significant or technically speaki ng, distinctive. Minimal pair---a pair of words which differ from each other by one sound. Three conditions(情况): 1)the two froms are different in meaning意义不同 2)the two forms are different in one sound segment声音片段不同 3)the different sounds occur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the two words.不同声音发生在两个单词的相同位置 Minimal set: a group of words can satisfy(满足)the three conditions . Minimal pairs help determine phonemes. 最小对立体用来定义音位。 4.4 identifying phonemes 识别音素 4.4.1 contrastive distribution,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and free variation 对比分布,互补分布和自由变异 The distribution of a sound refers to the collective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 sound concerned may appear.一个声音的分布是指其有关的声音可能出现的集体环境。 1)contrastive distribution对比分布 If two or more sounds can occu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on

语言学概论(笔记整理)

. 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t is a system, since linguistic elements are arranged systematically, rather than randomly.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at there is usually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work (like “book”) and the object it refers to. This explains and is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books”: “book” in English, “livre” in French, in Japanese, in Chinese, “check” in Korean. It is symbolic, because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actions, ideas etc. by nothing but convention. Namely, people use the sounds or vocal forms to symbolize what they wish to refer to. It is vocal, because sound or speech is 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human lan guages, developed or “new”. Writing systems came much later than the spoken forms. The fact that small children learn and can only learn to speak (and listen) before they write (and read) also indicates that language is primarily vocal, rather than written. The term “human” in the definition is meant to specify that language is human specific. . What ar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Design features” here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1参考答案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 2、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3、印度最早的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梵语。 4、文字、音韵、训诂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5、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6、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7、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8、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11、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12、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形式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1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 从语言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学首先深受哲学、逻辑学等历史悠久的人文学科思想方法的影响,后来语言学摆脱对传统人文学科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学科后,受到许多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比如,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念和研究方法深受生物学的影响;20世纪初的语言结构思想与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密切相关;生成语言学受数学、逻辑学影响;等等。与此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从语言学理论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观念。20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批评等都深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一些学者甚至提出语言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另一方面,语言学又从未割断与传统人文学科的联系。语言学的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现象的独特性。语言既具有社会属性,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既是贮存人类已有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依托。语言是联系人类主观世界和外在客观世界的中介,是认识人类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必要途径。所以说,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它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语言学需要并正在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 2、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满足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需求; (2)语言研究协同其他学科研究一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3)语言学研究为国家语文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3、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的器官,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指挥中枢,也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基础。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控制着语言功能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

语言学概论笔记自考(一到九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码”即所谓的言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答: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答: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答:语言客观存在形式是极其多样化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要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那样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如果研究对象长期不确定、不明确,或者研究对象太杂,范围太宽,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6、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语音 四、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写出下列元音: ①舌面后半低不园唇元音——[V] ②舌面前半高不园唇元音——[e] ③舌面前低不园唇元音——[a] ④舌面后高园唇元音——[u] ⑤舌面前高园唇元音——[y] ⑥舌面后半高不园唇元音——[+] 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 ①[?]:舌面后、不送气、浊塞音。 ②[v]:唇齿、浊檫音。 ③[x]:舌面后、清檫音。 ④[p']: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⑤[Φ]:双唇、清檫音。 ⑥[ts']:舌尖前、清、塞檫音。 ⑦[m]:双唇、浊、鼻音。 ⑧[b]:双唇、浊、塞音。 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①[p]-[p']:发音方法不同,[p']是送气音,[p]是不送气音。 ②[g]-[k]:发音方法不同,[g]是浊塞音,[k]是清塞音。 ③[m]-[n]:发音部位不同,[m]是双唇鼻音,[n]是舌尖前鼻音。 ④[p]-[k]:发音部位不同,[p]是双重音,[k]是舌尖后音。 ⑤[s]-[z]:发音方法不同,[s]是清檫音,[z]是浊檫音。 ⑥[u]-[o]:舌位高低不同,[u]是后高圆唇元音,是后半高圆唇元音。 ⑦[ts]-[ts']:发音方法不同,[ts ]是清不送气塞檫音,[ts']是清送气塞檫音。 ⑧[y]-[i]:唇的圆展不同,[y]是圆唇元音,[i]是不圆唇元音。 四.问答题 1.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音符号就是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上目前通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记音符号。 2.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汉语拼音字母也是一种音标,从基本情况来看,它是用来标写汉语音素的一种符号。 3.汉语拼音方案中的p、h、ü、ê、z、d、k,国际音标中是怎样写的? [p?],[x],[y],[?],[ts],[t],[k?] 4.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式,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汉语拼音的shu zi,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数字”、“梳子”,可见,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