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毛虫生物防治技术
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林业果树
之间开启杀虫灯,在落叶松毛虫羽化期间对其进行引诱,但是如 果天气恶劣则不能开灯,如雷雨、大风天气等。
3.2 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在防治落叶松毛虫时可以在林区内释放毒蝇, 或者设置毒环,可以抑制落叶松毛虫的生长和繁殖。在选择化学 药物时应当重视选择药物效果好、毒性成分含量少的药物,避免 给害虫的天敌造成威胁,减少化学污染面积。在落叶松毛虫上树 为害期间,可利用直升飞机喷雾施药进行防治。使用“25%-30% 阿维·灭幼脲悬浮剂”,药物配比 1∶1500-2000 倍液。落叶松毛 虫幼虫期对 1-2 龄初孵幼虫选择在林间通过释放烟雾药剂也可 以取得较为明显的防治效果,通常在林木高且茂密的区域进行 使用。在使用该种方法时需要重视对风向和风速进行观察,充分 利用自然风向条件,提升防治效果。喷洒化学药物时可以利用无人 机、直升机、固定翼等飞行器进行飞防作业,能够做到短时间作业、精 准施药,并且还可以利用无人机调查林间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有 利于构建合适的虫害预警系统。现阶段部分管理人员在落叶松毛虫 防治时还是会选择大面积撒药,需要相关单位可以对新型防治技术 进行推广,扩大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 3.3 生物防治法 3.3.1 释放天敌 落叶松毛虫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天敌会存在一定差异,需 要根据落叶松毛虫的虫害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在林间释放合适 的天敌。在幼虫期猎椿、松毛虫绒茧蜂以及彩虹茧蜂均是常见天 敌,在进入蛹期家蚕追寄蝇是其主要天敌,在卵期阶段松毛虫赤 眼蜂属于主要的天敌。赤眼蜂在生物防治过程中较为常用,通常 按照每亩 2 万 -8 万的标准释放赤眼蜂,防治效果在 70%-90% 之间。在释放赤眼蜂时需要对当地的林分条件进行分析,统计虫 口密度,对放蜂数量以及频率进行调整。如果每一株林木虫口密 度在 5 条以下需要在进入产卵高峰期的前三天释放赤眼蜂,能 够避免落叶松毛虫数量过多。当每株虫口密度超过 5 条,50%均 带有害虫,可以选在产卵初期和盛期两个阶段分别释放赤眼蜂。 杜鹃、喜鹊等将落叶松毛虫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可以选在林间 设置木板巢箱,按照每亩 1 个的标准设置,能够招引杜鹃以及喜 鹊等,由益鸟对害虫进行控制。 3.3.2 生物药物 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相比其不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 响,当前在生物防治活动中通常会选择苏云金杆菌、松毛虫杆 菌以及青虫菌等这一类细菌农药。在使用细菌药物进行防治时 可以以喷雾的方式进行给药,药物浓度为 0.5 亿 /mL 孢子到 1
落叶松毛虫的综合防治

落叶松毛虫的综合防治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上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落叶松幼苗和成树。
它的幼虫以叶片为食,大量食食导致落叶松叶片被啃食,严重影响了落叶松的生长和发育,给落叶松林木的生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工作,也是森林生态保护的一项必修课。
下面我们将就落叶松毛虫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生物防治1. 天敌繁殖。
促进落叶松毛虫的天敌在森林中的生长繁殖,如天敌十字花科黑黄室蜂、绿盲蝽等,对落叶松毛虫进行天敌防治,减少毛虫数量。
2. 推广天敌制种。
在发生落叶松毛虫的地区,建立天敌制种场,对天敌进行人工繁育,增强天敌在森林中的抑制作用。
3. 天敌驯化栽培。
将天敌引种驯化栽培,加强天敌在森林中的防控作用。
二、物理防治1. 人工清除幼虫。
当发生落叶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和密度较大时,可采取人工清除幼虫的方式进行防治。
2. 覆盖保护苗木。
用带有粘性的纸板、塑料布等覆盖落叶松幼苗,以减少毛虫的侵害。
3. 人工捕捉毛虫。
在发生落叶松毛虫的地区,可利用人工收集、捕捉毛虫的方式,减少毛虫数量。
4. 开展清干活动。
在发生落叶松毛虫的地区,可通过清理苗木周围的枯叶和枯条、修剪病虫害枝条等方式,减少毛虫的滋生地。
三、化学防治1. 选用合适的杀虫剂。
在发生落叶松毛虫的地区,可选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如喹硫磺、敌敌畏等,对毛虫进行喷雾防治。
2. 合理施药。
在落叶松毛虫发生严重的地区,按照杀虫剂的使用指导,采用压力适宜,颗粒细小,雾滴均匀的喷雾机进行喷雾,保证杀虫剂的合理施药。
3. 控制施药剂量。
在进行喷雾防治的过程中,控制喷药的用量,避免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四、综合防治1. 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在发生落叶松毛虫的地区,要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的综合组合,综合防治落叶松毛虫。
2. 开展防治技术研究。
加强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技术研究,开发新的防治技术,提高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效果。
落叶松毛虫的综合防治

落叶松毛虫的综合防治落叶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在林木的生长中有着很大的危害。
由于其数量庞大,容易对林木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需要进行综合防治。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落叶松毛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法1. 鳞翅目昆虫蜂防治法鳞翅目昆虫蜂是一种天敌昆虫,在落叶松毛虫的成虫期或幼虫期活动效果更好。
鳞翅目昆虫蜂寄生于落叶松毛虫的幼虫体内,会破坏其内部组织,使其死亡。
在天然条件下,鳞翅目昆虫蜂的密度比较低,所以需要进行人工养殖并释放到定点上,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落叶松毛虫的致病菌可以针对性地培养,通过人工感染缩短致病菌的生命周期,从而使病原菌对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得到控制。
同时,人工喷洒病原菌到被害区域,可迅速扩散,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二、化学防治法杀虫剂是目前比较常用的落叶松毛虫防治方法,主要通过饲口毒性和接触毒性来防治,常用的杀虫剂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等。
杀虫剂的使用需要注意剂量,过量使用会对环境产生污染,造成二次污染和其它不良后果。
2. 药剂烟熏法药剂烟熏法以熏烤的方法将防治药剂挥发,将药剂精细混合在液态石蜡或白油中,在被害的散落叶中撒布,用火点燃将药剂烟熏通彻,起到防治效果。
药剂烟熏法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但对环境的影响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1. 战士机械除虫法战士机械除虫法是利用机械设备将被害的枝叶和枯枝落叶进行清除,这样不仅能够收获火柴棒制造的原材料,还可以清除病虫害,防止二次污染和其它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落叶松林木生长的健康和安全。
2. 布条诱杀法布条诱杀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常用的布条为标准的32mm*150mm,布条上涂抹一些黄色的油漆或胶水,然后在林木间悬挂起来,吸引落叶松毛虫和其它害虫。
这种方法需要定期换新布条,以保证防治效果。
总之,落叶松毛虫的综合防治方法多种多样,在排除不同方法的弊端和安全风险的前提下,选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可以在不影响环境和生态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落叶松毛虫的生长,保障森林生态的健康和安全。
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落叶松毛虫是一种常见的森林害虫,它主要危害落叶松等针叶林木,给森林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
落叶松毛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其幼虫以树木的嫩叶为食,大量食风损它自身的树冠,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林木死亡或生长缓慢。
为了有效防治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对毛虫及其卵的监测和防治、林木的保护和栽培等方面。
1. 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落叶松毛虫的幼虫以树木的嫩叶为食,造成林木落叶较早或减少光合作用,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在严重的情况下,毛虫会分食各种德种:树木的树皮,导致树干受伤;毛虫也会大量分泌蜜露,污染了林区环境,影响了林木的健康生长。
由于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常常导致林木的死亡或生长缓慢,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治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对毛虫及其卵的监测和防治、林木的保护和栽培等方面。
及时监测和防治毛虫及其卵。
在发现落叶松毛虫的卵或者成虫在林木上活动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毛虫的孵化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或化学防治剂对毛虫进行防治,有效地减少毛虫对林木的危害。
在毛虫的卵期,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降低毛虫的危害程度。
加强对林木的保护和栽培。
对于已经受到毛虫危害的林木,可以加强对其的保护和栽培,通过施肥、修剪、浇水等措施,促进林木的恢复生长。
并且,在林木的栽培过程中,应注意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加强对林木的保护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结语落叶松毛虫是一种对林木具有严重危害的害虫,其危害范围很广,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需要加强对毛虫及其卵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强对林木的保护和栽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需要培养相关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强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技术研究,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减少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虫不成灾 。在幼虫期施放 白僵 菌及松毛虫杆菌 。在卵期施放赤 在幼 虫 5 龄时 ,将松 毛虫病 毒粉按 1 :1 5 0( 0 . 5 k g 毒粉 加 眼蜂 、平腹小蜂等 ;根据虫 口密度 ,采取 1 次放蜂或 2次放蜂 , 7 . 5 k g 水) 倍, 浸泡 2 4 h ,过滤后将毒液喷在针 叶上 , 效果可佳 。 每次放蜂量为每 6 6 7 m 。 有1 万 头。放蜂 时间为松毛虫产卵初期 3 . 6阻止 幼 虫上 树 为 害 和盛期 。 保护 天敌 , 如 寄生 蜂 、 寄 生蝇类 以及 各种食 虫益鸟类 等。 早春在幼虫上树前 ,在树干上围塑料环或绑 毒绳 ,阻止幼
落 叶松毛 虫 生物 学特性 及 防治技 术 张海 波
落叶松 毛虫生物学特性及 防治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张 海 波
( 公 主 岭 市 杨 大 城 子 林 场 ,吉 林 公 主 岭 1 3 6 1 0 0)
摘 要 :落叶松 毛 虫为 吉林省 落叶松人 工林一大食叶 害虫,该 虫 1 a 发生 1 代 ,以 3~ 4龄幼 虫在 落叶层 下越冬 ,4月下 旬 5月上 旬上
1 . 4蛹
雄蛹长 2 7 . 1~3 1 . 9 mm,雌 蛹长 2 8 . 9—3 5 . 7 m m。深褐色 , 外面有灰色薄丝 茧。 2生 物 学 特 性 在吉林省每年发生 1 代 ,跨 2 个年度 。大部分 以 3~4龄 幼虫钻到枯枝落叶层下卷曲越冬 。越冬场所大多在落叶层下与 地表上之间 ,部分在枯枝落叶层 中及地表土 内。越冬场所与树 干基部距离通常为 3 0 c m左右 , 最远者可达 8 0 c m左右 , 越冬 时 , 1 . 1 成 虫 卷曲如环状。翌年 ,当 日平均温度 5 Y : 时开始活动 ,到 1 0 c C 左 雌 虫体 长 2 8~3 8 am,翅展 8 r 0~ 9 3 a r m,雄 虫体 略小 ; 右时开始上树为害 ,老熟幼虫约于 6月下旬在树上结茧化蛹 。 9 :0 0~2 2 : 长2 8~3 5 am, r 翅展6 0~7 5 am。 r 体色 变化很 大 , 有灰 白、 黄棕 、 7月 中下旬 羽化成 虫 ,交尾产 卵 。成虫 羽化 以 1 黑棕等色 ,雌蛾触角栉齿 状 ,雄蛾触角羽状 。前翅较宽 ,亚外 0 0时 间内为最多 ,3 :O 0~ 1 4 :O 0羽化最少 ,羽化后 2 h进行 缘纹上有 8 个黑斑 ,排列 略呈 3字形 ,中室 白斑大 ,很显著 , 交尾 ,卵多在羽化后第 2天开始产出 ;卵产在针叶 、小枝或杂 后翅颜色较淡 ,呈赭色 。 草上。初产时排列成行 ,渐而有互相堆叠在一起或排列零乱 的 1 . 2卵 现象。每只雌蛾产卵量 由 1 3 5~5 0 9粒 ,平均 3 1 2粒。初产下 大小 为 1 . 9~2 . 2 a r m,卵圆形 ,初产下时为青绿色 。 的卵青绿色 , 渐变 为灰褐色 , 孵出的幼虫 , 蚕食部分 或全部卵壳 。 1 . 3幼 虫 卵期约 1 5 d ,1 龄幼虫有群集性 , 活泼一稍遇惊扰则吐丝下垂 , 老 熟幼 虫体 长 6 0—9 0 mm,体 色 变化 很大 ,有 烟黑 色 , 落地后迅速爬走 。2龄 以后活 动较前迟钝 ,分开 活动 ,能食尽 灰 白色和灰褐色 3 种, 胸部 背面有 2 条深兰色天鹅绒状 的毒 毛 全部针叶 ,越冬后的老龄幼虫食量最大。老熟幼虫一般均在结 带 ,腹部 2侧 的白色丛 毛以灰褐色 者最大而 明显 ,烟黑 色者 几 茧后第 2 天才脱皮化蛹 ,茧上附有毒毛。落叶松毛虫生活史表 乎看不 出来 ,体侧一般 都有褐斑 ,在胸 部最清 晰。2侧黑色 毛 见表 1 。 丛 ,以前胸节上 的为最长。兰黑色纺锤形毛囊 只出现 在胸 部 2 、 3节和腹部第 9节上 。 表 1 落叶松毛虫生活史表
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落叶松毛虫是一种以落叶松为食的林木害虫,是我国北方森林重要的防治对象之一。
落叶松毛虫能够严重危害落叶松林,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
本文将就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作简单介绍。
1. 造成经济损失落叶松毛虫能够大量吞食落叶松树枝、嫩叶和年轻的树干,对落叶松林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损害。
特别是在年幼的树木上,它们能够吃掉整个树冠,导致树木死亡,给林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 引发环境问题落叶松毛虫在大量侵袭后,会造成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修改多样性,影响土壤的形成和保护。
落叶松毛虫的足迹和排泄物也会导致土壤的雪崩和侵蚀,加速了沙漠化的发生。
3. 影响人民生活落叶松毛虫的大面积侵袭不仅对森林和环境造成危害,对人类的生活及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也是无可避免的,会导致林木资源减少,失业率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二、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例如利用大扁小蜂、红蜘蛛、瓢虫等天敌对落叶松毛虫进行控制。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但是生物防治方法需要天敌种类较丰富,同时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因此生物防治无法应用到所有的环境中。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落叶松毛虫的重要防治方法之一,可以使用有毒的农药剂对落叶松毛虫进行控制。
但是,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较大,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化学防治方法需要在严格的安全管理下进行。
3. 土地防治落叶松毛虫可以通过土地培育、土壤调理等方式来控制。
主要是通过土地与植物的抗性,控制落叶松毛虫的繁殖与发生。
土地防治方法适用范围较广,而且可以增强植物的抗虫能力,同时改善土地质量,加强森林与环境的生态功能。
但是土地防治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和管理团队。
4. 机械控制机械控制是一种可靠的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利用手动或机械给树皮涂上粘油剂等方法,将落叶松毛虫拦截在树皮表面从而控制落叶松毛虫数量。
落叶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在乌兰察布市的应用

20 0 4年在 上高 台林 场 巨宝 庄林 区首 次发 现 落 叶松 毛 虫 ,造成林 场近 6 0亩落 叶松林 地针 叶全部 被其 食光 , 0 远
发生 危 害迅 速且 严 重 的现实 , 兰察 布市 对全 市 “ 松 ” 乌 三
阿维 灭幼脲 稀释 10 — 50倍 喷 雾或 3 00 10 %高渗 苯氧 威
②招 引益 鸟。 虫 口密度较低 、 在 林龄较 大 的林 分 。 设置 教 训 , 索 出安 全 、 用 、 效 的无公 害防治 方法 , 为控 人 工巢 箱招 引益 鸟 。布 巢时 间 、 量 、 箱类 型 可根 据招 探 实 有 作 数 巢 制落 叶松毛 虫危害 的治理 模式 ,并 从 2 0 0 5年越 冬代 落 叶 引 的 鸟 类 而 定 。
重 受 害 现 象 , 害 面 积 扩 大 , 典 型 的 增 殖 阶段 。 此 后 的 虫上树 ,累计 防治 面积 3 9 受 属 3 9公 顷 。平均 有虫 株率下 降 了
E葺 E M GGUL NYE I
科普长廊
布 市 近几 年来 新 发 生 危 害 的虫 种 ,0 4年 在 卓 资县 仅 小 积 均 在 10 0公 顷 以 上 。 20 20 面积 局部发 生 ,短短 五年 中 ,这种 害虫发 生蔓延 迅速 , 危 害严重 , 已遍 布全 市 2 14公 顷落 叶松林 。为 了减 轻 灾 现 09 情 ,控制 害虫 的危 害 ,全市 开展 了全面 系统 的防控工作 。
腹内押粒 比倒l 镘 f 1)
6 O 4 O
频 日
震式禾 虫灯
高台林 松毛 雌虫产
场 虫 卵情况
柬产卵
部分产卵 完全产卵
随机抽
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在病害方面,落叶松主要受到的影响有白膜病、松锈病等;而在虫害方面,常见的包括松毛虫、松材线虫等。
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化学防治则是利用农药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物理防治则是采取物理方法,如剪除受害枝条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落叶松免受病虫害危害。
落叶松主要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落叶松、病害、虫害、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1. 引言1.1 介绍浅谈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落叶松是一种常见的树种,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
对于落叶松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的了解,不仅有助于保护树木的健康生长,也能够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在落叶松的病害方面,常见的有针叶枯萎病、根腐病、褐斑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树木叶片枯黄、生长受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树木死亡。
而在虫害方面,蓟马、松毛虫、松材虫等是落叶松常见的害虫,它们会导致树木树皮被啃食、树叶被蛀食,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为了有效防治落叶松的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昆虫、真菌等生物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扩散;化学防治则是利用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物理防治则主要包括剪除感染部位、清除树木周围的杂草等措施。
通过综合利用多种防治手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落叶松的病虫害,保护树木健康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及时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2. 正文2.1 落叶松主要病害落叶松主要病害包括松树锈病、松材线虫病、松根腐病等。
松树锈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锈菌感染引起的。
松树锈病主要侵害松树的叶片和嫩枝,病株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红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黑褐色的锈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片 顶端叶片先显症状 , 下部 叶片有 下部叶片先显病 状 , 逐渐 向上
、
棉 花 枯 、 黄萎 病 症 状识 别
棉花枯、黄萎病菌能在整个生长期 内侵危害。但 由于 受 棉花 的生 育期 、品种 、抗病 性 、病原 菌致 病 力及 环 境条
件 的影 响两种病 害呈现 多种症状 类型 。 现将 棉花 枯 、黄 萎病 的主要症状 比较 ( 见下表 ) :
棉花 枯 、黄萎病 发 生重 的年份 往往 同一 块地有 两 种病 害 ,甚至 同一株 上发生 两种病 害 ( 混生型 ) 同株 ,或 以枯 萎 病 症状 为 主或 以黄 萎病 症状 为主 ,识 别时 要 室 内室外 相结
合 加 以区别 。
时反而显健状 发展 叶脉常变黄 呈现明显的 网纹 叶脉 持绿色 , 间叶 肉及叶 脉 缘变黄 ,多呈 斑块 叶形 常变小 ,增厚 ,有 时发生皱缩 , 大小 , 形状还正 常 , 惟有叶缘 显绿色 ,叶缘 向下卷曲 稍 向上卷 曲 维管束 病株 茎杆 内维暂 束显褐 色或 黑 茎杆或 维管束变色较 浅 褐色
叶脉
二 、棉 花 枯 、黄 萎病 防 治 措施
331寄生性 天敌 昆虫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计算蓄积。
a :在春季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前 ,结合 虫情调查工 835林下植 被物 生长 调查 :每年 8月上旬 重 点在 封育 .. 作 ,在林地 设点采集 越冬 幼 虫 ,放在 罩有双层纱布的大 口 径 区 内的 固 定标 准 地 内 ,采 取对 角 线 法机 械 抽 取 4 样 方 。 个 玻璃瓶内,在室内进行保湿培养 ,收集羽化 的天敌昆虫成 虫进 规格 为 l l × m,在 样 方 内调查 植物种 类 、高度 、盖 度 ,并 行鉴定并保存 ,同时统计寄生率 。 将调 查结 果填 入野 外调 查 表 ,计算植 物 种 类总 数 ,植 物平
X N 0 GC N IN N U
2 1 .O 0 1 1
棉花枯黄萎病的识别与防治措施
胡 玲
( 河北省黄 骅 市农 业局 ,河北黄骅
棉 花枯 萎病 ,黄 萎病 是 世界 性两 大 病害 。在 大 多数 产 棉国家均有不 同程度的发生 , 在我国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生 危 害也十分 突 出 , 列为 植物检 疫对象 。 并 棉 花枯 、黄 萎病 对棉 株 生育 影 响很 大 ,尤 其是 枯萎 病 在苗 期 即可 引起 大量 死苗 ,造 成严 重 的缺苗 断 垄 、甚至 毁 种。幸存棉株 ,大多数生长衰弱或半边枯死 、病株蕾铃脱 落 增加 ,现 蕾数 及结 铃数 显著 减少 ,铃 重 减轻 ,衣 指 、子 指 变小 ,种 子成 熟度 差 ,发 芽率 低 ,纤 维 品质 差 ;棉花 黄 萎病 虽然没 有 大量死 苗现 象 ,但苗 株 患病 后 叶片变 黄 ,干 枯 脱 落 ,导 致结 铃 少 、铃 小 ,同样造 成 减 产和 品质 下 降 。 棉 花 枯 、黄 萎病 危 害程 度 一般 与发 病 时间 早 晚密 切 相 关 , 般 发 生越早 对产 量 、品质影 响越 大 ,一般 减产 1 — 0 5 2 %, 重者达 6 %以上。如黄萎病在 9 0 月中旬以后发病 ,对产量
有虫株率 死亡率 寄生率
8 5 3 6 8
2 2 4 7 1 l
均高度 及盖度 。 寄生 率 = 。 %
年 度项 目 2 0 正 02 10 5 20 笠 04 1 0 备注 减 退 翠 9 .% 33 平 均 虫 口密 度
b :在落叶松毛虫越冬幼虫上树取食后 ,采用线路踏查 法 ,随 时采 集有被 寄生 症状 的幼虫 带 回室 内培 养 ,收集 天 敌 昆虫成虫 。 c : 叶 松毛 虫 卵期 及 蛹期 分 批 ( 在落 五天 一 次) 采 集卵 块 及蛹 室在 室 内进行 保温 培养 ,收 集羽 化 的天 敌 昆虫 进行 鉴定 和保存 ,统计 寄生率 。 3 .捕 食性天 敌 :在春季 落叶 松毛 虫越冬 幼 虫上树 取 .2 3 食 至秋 季幼 虫下 树期 间 ,在林 内采 用线 路 踏查 法定 时 ( 半 月一 次) 采集 落 叶松毛 虫各 虫态捕 食性 天敌 昆 虫 ,并设 标 准株统 计捕 食率 。 3 .食 虫鸟调查 :在 落叶 松毛 虫活动 期 ,用线 路踏 查 .3 3 法不定 时调查 捕食 松毛 虫各虫态 鸟类 的种 类 。 3 .树木 生长 量调查 :每年 7 旬至 8 上旬 在每 块 .4 3 下 月
一
0 10 ) 6 0 1
没有 影响 。
一
棉花 枯 、黄萎 病 菌 生命 力很 强 ,且传 播 途 径广 泛 ,采 取综合 防治措施 ,防止 危害 。 1选 用抗病 品种 。 . 2实 行轮作倒 茬 4年 以上 。 . 3 禁棉种 乱调 、乱 引。特 别是禁 用疫棉 种 。 . 严 4力强种子检 疫 , 立无病 田繁种 基地 。 . 口 建 s . 星 病 株及 残 枝 、枯 叶及 时 清 出 田外烧 毁 ,并 对 对零 发病 点采用 氯化苦 等进行 土壤灭 菌 。 6 合药 剂防治 对轻病棉 田每亩 用菌 无菌一 支 +春雨 1 . 结 号 l 兑水 l 公 斤浸种 催芽 ,或用 菌无菌 一支 +春 雨 l 粒 0 号 1 兑水 1 公斤 喷雾 ,每 7 喷一 次 , 喷 2 3 。也可 粒 5 天 连 -次 用棉枯 、黄 急救 2 +绿禾宝 1 盖 支兑水 l 公斤 喷雾 防病都 5 比较不 错 。 棉花枯萎病 与黄 萎病症 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