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五种基本作图技巧(含数学语言规范)

初中数学五种基本作图技巧(含数学语言规范)
初中数学五种基本作图技巧(含数学语言规范)

初中数学五种基本作图技巧(含数学语言规范)

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基本作图:(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利用这两个基本作图,可以作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或差.

熟练掌握尺规作图题的规范语言

1.用直尺作图的几何语言:

①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

②连结两点××;或连结××;

③延长××到点×;或延长(反向延长)××到点×,使××=××;或延长××交××于点×;

2.用圆规作图的几何语言:

①在××上截取××=××;

②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或弧);

③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

④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

了解尺规作图题的一般步骤

尺规作图题的步骤:

1.已知:当作图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

2.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

3.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

在目前,我们只要能够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三步(另外还有第四步证明)就可以了,而且在许多中考作图题中,又往往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出作法,可见在解作图题时,保留作图痕迹很重要.

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法:

(1)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

初中几何经典培优题型(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①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②利用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 ③引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④作连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 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 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 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常见辅助线写法: ⑴过点A作BC的平行线AF交DE于F ⑵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 ⑶延长AB至C,使BC=AC ⑷在AB上截取AC,使AC=DE ⑸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 ⑹取AB中点C,连接CD交EF于G点

初中数学总复习尺规作图大全

中考总复习---尺规作图专项训练 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a . 已知:如图,线段MN. 求作:线段AB,使AB = a . 求作:点O,使MO=NO(即O是MN的中点). 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求作:射线OP, 使∠AOP=∠BOP(即OP平分∠AOB)。 题目五:已知三边作三角形。题目六: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a,b,c. 已知:如图,线段m,n, ∠α. 求作:△ABC,使AB = c,AC = b,BC = a. 求作:△ABC,使∠A=∠α,AB=m,AC=n.题目七: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α,∠β ,线段m .求作:△ABC,使∠A=∠α,∠B=∠ β ,AB=m. 课堂测试

C B A C B A A C B C B 1.如图,有一破残的轮片,现要制作一个与原轮片同样大小的圆形零件,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设计一种方案,确定这个圆形零件的半径. 2.如图,107国道OA 和320国道OB 在某市相交于点O,在∠AOB 的内部有工厂C 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P 到OA 、OB 的距离相等且PC=PD,用尺规作出货站P 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 三条公路两两相交,交点分别为A ,B ,C ,现计划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问满足要求的加油站地址有几种情况? 3、过点C 作一条线平行于AB ; 4、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 、B 、C 作圆O ; 5、过直线外一点A 作圆O 的切线。 6、小芸在班级办黑板报时遇到一个难题,在版面设计过程中需将一个半圆面三等分,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合理的等分方案(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7、某公园有一个边长为4米的正三角形花坛,三角形的顶点A 、B 、C 上各有一棵古树.现决定把原来的花坛扩建成一个圆形或平行四边形花坛,要求三棵古树不能移动,且三棵古树位于圆周上或平行四边形的顶点上.以下设计过程中画图工具不限. (1 )按圆形设计,利用图1画出你所设计的圆形花坛示意图; (2)按平行四边形设计,利用图2画出你所设计的平行四边形花坛示意图; (3)若想新建的花坛面积较大,选择以上哪一种方案合适?请说明理由 . C B A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旋转 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瞧做三角形OAB,它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就是什么?旋转角就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2.(学生活动)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就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瞧做就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与旋转角 (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3.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ABF就是△ 4.如图,四边形ABCD就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1 4 ADE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就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的长度就是多少 (4)如果连结EF,那么△AEF就是怎样的三角形?

5.如图,K就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与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解:(1)旋转中心就是O,∠AOE、∠BOF等都就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与点B分别移动到点E与点F的位置. 2、 (1)可以瞧做就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 的.(2)?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就是点E、 点F、点G、点H.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就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1)连结CD (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 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 (4)连结DB′ 则△DB′C就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

三角形旋转

三角形旋转 三角形旋转问题考察旋转变换,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面积,线段长度的最值,综合性非常强。 (2011浙江宁波3分)如图,⊙O1 的半径为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 点O2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O1O2垂直AB于P点,O1O2 =8.若将⊙O1 绕点P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60°,在旋转过程中,⊙O1与正方形ABCD的边 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一共出现 (A)3次(B)5次(C)6次(D)7次 【答案】B。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O1的半径为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O2为正方形 ABCD的中心,O1O2垂直AB于P点, 设O1O2交圆O1于M,∴PM=8-3-1=4。∴圆O1与以P为圆心,以4 为半径的圆相外切。 ∴在旋转过程中,⊙O1与正方形ABCD的边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一共 出现5次。 故选B。 问题:证明边相等 思路:三角形全等 问题:求周长最值 思路:和存在性问题结合。列出周长函数解析式,配方法求出最值 (2012四川省南充市,21,8分) 在Rt△POQ中,OP=OQ=4,M是PQ中点,把一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M处,以M为旋转中心,旋转三角尺,三角尺的两直角边与△POQ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A、B.

(1)求证:MA=MB; (2)连接AB,探究:在旋转三角尺的过程中,△AOB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连接OM.证明⊿AMO ≌⊿AMO即可.(2)在Rt⊿AOB中,运用勾股定理得到求AB长的式子,转化成二次函数的问题,运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解. 答案:(1)证明:连接OM. ∵⊿PQR是等腰之间三角形且M是斜边PQ的中点, ∴MO=MQ,∠MOA=∠MOAMQB=450. ∵∠AMO+∠OMB=900,∠OMB+∠AMO =900. ∴∠AMO =∠AMO. ∴⊿AMO ≌⊿AMO. ∴MA=MB. (2)解:由(1)中⊿AMO ≌⊿AMO得AO=BQ. 设AO=x,则OB=4-x. 在Rt⊿OAB中, 22222 +(4-)=2(-2)+8 AB OA OB x x x =+= . ∴当x=2时,AB的最小值为22, ∴⊿AOB的周长的最小值为22+4. 点评:本题以直角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二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几何知识与二次函数的综合,是学生解题的难点之一.难度较大

尺规作图初中数学中考题汇总

(第8题图) 选择题(每小题x 分,共y 分) (2011长春)8.如图,直线 l 1ABC 1 2 (2011浙江绍兴,8,4分)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 1 2 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 D M N C A B 【答案】C 二、填空题(每小题x 分,共y 分) 〔2011南京市〕11.如图,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M 交于点A ,再以 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B ,画射线OB ,则cos ∠AOB 的值等于 _______1 2 ____. (2011重庆市潼南县)19.(6分)画△ABC,使其两边为已知线段a 、b ,夹角为β. (要求:用尺规作图,写出已知、求作;保留作图痕迹;不在已知的线、角上作图;不 写作法). (第11题) B A M O B A C D 图2 图3

已知: 求作: 19. 已知:线段a 、b 、角β -------------1分 求作:△ABC 使边BC=a ,AC= b ,∠C=β ------------2分 画图(保留作图痕迹图略) --------------6分 (2011佛山)22、如图,一张纸上有线段AB ; (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若不用尺规作图,你还有其它作法吗请说明作法(不作图); (2011?宿迁市)28.(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Rt △ABC 中,∠B =90°,AB =1,BC = 2 1 ,以点C 为圆心,CB 为半径的弧交CA 于点D ;以点A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弧交AB 于点E . (1)求AE 的长度; (2)分别以点A 、E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 (F 与C 在AB 两侧),连接AF 、EF ,设EF 交弧DE 所在的圆于点G ,连接AG ,试猜想∠EAG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19题图a b β A B

初中数学《尺规作图》教案

初中数学《尺规作图》教案 19.3尺规作图(3)?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尺规作图.? 2.掌握尺规的基本作图: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直线的垂线.? 3.尺规作图的简单应用,解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 二、教学重点画图,写出作图的主要画法.? 三、教学难点?写出作图的主要画法,应用尺规作图.?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分析法,探索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已熟悉尺规的两个基本作图:画线段,画角.? 那么利用尺规还能解决什么作图问题呢?? (二)新课? 1.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请同学们探索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出一条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 已知线段a,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出已知线段a的垂直平分线.? 解决这一问题,要利用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请同学们讨论、探索、交流、归纳出具体的作图方法.?

例1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分析:要完成这个作图,先作出底边,再作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取高,最后完成三角形. 已知:底边a、及底边上的高h.(画出两条线段a、h)? 求作:△ABC,使得一底边为a、底边上的高为h.? 作法:(略).? 2.画直线的垂线.? 请同学们探索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画出一条直线的垂线.? 请同学们讨论、探索、交流、归纳出具体的作图方法.? 实际上,画出一条直线的垂线,就是转化为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例2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 已知:直线a、及直线a外一点A.(画出直线a、点A)? 求作:直线a的垂线直线b,使得直线b经过点A.? 作法:(1)以点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a 于点C、D.? (2)以点C为圆心,以AD长为半径在直线另一侧画弧.? (3)以点D为圆心,以AD长为半径在直线另一侧画弧,交前一条弧于点B.?(4)经过点A、B作直线AB.? 直线AB就是所画的垂线b.(如图)? 3.(优生)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公开课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内容解析 旋转是一种图形变换,也是初中学段继平移和轴对称之后学习的第三种全等变换,它是研究中心对称的知识基础,也是探究旋转对称类图形(如圆)的必要准备. 本课是本章的起始课,重点探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是本章知识的核心,也是后续研究中心对称和坐标应用的关键. 旋转的概念突出了三要素,即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这三个要素是确保旋转的唯一性的必要条件,也是表述一个旋转过程的必要因素. 通过观察大量旋转的实例逐步抽象得出旋转的概念,这一过程是将对旋转的认识逐步理性化的过程,也是感受如何定义一种图形变换的过程. 旋转的性质是研究在图形变化前提下图形要素间的不变性,是研究图形变换的价值之所在. 正是因为图形在位置变化的过程中保持了形状和大小的不变,并因各自不同的变化而产生出要素间新的确定的关系,我们才能以此为基础去作图、证明或解决其他问题. 同为图形变换,旋转的性质与平移和轴对称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更体现在性质的探究过程. 图形整体的变换过程是复杂的,可以先从研究图形上的特殊点(直线型的特殊点一般是其顶点)的变换过程出发,由点到形、由特殊到一般的去研究整体,并了解类似问题的基本研究套路.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旋转的性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 (2)探索并掌握旋转的性质.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通过观察具体的旋转实例抽象出旋转三要素,会判断图形的变化是否为旋转,能指出图形旋转中的三要素,会利用三要素描述旋转.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经历作图、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得到并理解旋转的性质,会利用旋转的性质发现旋转中的不变关系,会利用旋转的性质作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的图形.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旋转,但仅限于图形的识别,没涉及几何要素间的定量分析. 学生也学习了平移、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具备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经验,知道只改变位置的图形变换是全等变换. 在平移和轴对称变换中,变换的途径更直观,对应量的关系更清楚,与之相比,旋转具有更强的抽象性. 学生在探究性质的过程中,或是应用性质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能发现旋转的途径,找不到对应量,不会确定旋转中心等问题. 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两点:一是通过大量的旋转实例展示,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熟悉旋转,认识图形在不同的旋转中的相对位置,积累认知和判别经验;二是在实例的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上的点的变换与图形的变换具有一致性,从而通过对点的研究发现形的性质.

初中数学三角形旋转与极值问题

三角形旋转与极值问题 1.如图所示,AM=3,BM=2,连AB,以AB为边长作等边三角形ABC,连MC,求MC的最大值。 解析:将三角形AM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M’、M、B共线MC=M’B最大值为5

2.如图所示:AM=3,BM=5,连AB,以AB为边长作正方形ABCD,连DM,求DM的最大值。 解析:将△AM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F、M、B共线MD=FB最大为8 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为正方形外的一个动点,∠AED=45°,P为AB中点,线段PE的最小值是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解析:将△DE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可证∠AEC=90°,E、P、O共线PE=OE-OP,最小 值为22-2,P、O、E共线PE=OE+OP,最大值为22+2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点P是边BC上任意一点(可以与B或C重合),分别过B、C、D作射线AP的垂线段BB′、CC′、DD′, ①写出BB′、CC′、DD′的数量关系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BB′+CC′+DD′的最大值是() ③BB′+CC′+DD′的最小值是() 解析:(1)如图△ADD’≌△BCN,DD’=BN=BB’+CC’ (2)P与B重合,BB′+CC′+DD′=2AD,最大值是2 (3)P与C重合,BB′+CC′+DD′=BD,最小值是2 5..在直角平面坐标系中,C(0,4),A在第三象限,B在第四象限,ΔOAB是等腰 直角三角形,AB=8,求SΔCAB最大值。(有两种方法,) 解析:AB长一定,当CM=OM+OC时,S△CAB最大为32.故需将△AOB旋转到C、O、M共线。

初中数学专题尺规作图(含答案)

第28课时尺规作图 ◆考点聚焦 1.掌握基本作图,尺规作图的要求与步骤. 2.利用基本作图工具画三角形、四边形、圆以及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对简单的作图能叙述作法. 3.运用基本作图、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平移、旋转、对称、?位似)等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4.运用基本作图解决实际问题. ◆备考兵法 1.熟练掌握基本作图. 2.在画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其要求,?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认真分析题意,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基本作图. ◆识记巩固 1.尺规作图的定义:_____________. 2.基本作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到三角形的_______的距离相等,内心到三角形_______的距离相等.识记巩固参考答案: 1.限定只能使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图 2.作线段作角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角平分线 3.顶点三边 ◆典例解析 例1 (2008,新疆建设兵团) (1)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用尺规在所给的两个矩形中各作一个不为正方形的菱形,且菱形的四个顶点都在矩形的边上.(保留作图痕迹)

(2)写出你的作法. 解析(1)所作菱形如图①,②所示. 说明:作法相同的图形视为同一种,例如类似图③,?图④的图形视图与图②是同一种. ①② ③④ (2)图①的作法:作矩形A1B1C1D1四条边的中点E1,F1,G1,H1,连结H1E1,E1F1,G1F1,G1H1. 四边形E1F1G1H1即为菱形. 图②的作法:在B2C2上取一点E2,使E2C2>A2E2且E2不与B2重合,连结A2E2.以A2为圆心,A2E2为半径画弧,交A2D2于H2; 以E2为圆心,A2E2为半径画弧,交B2C2于F2; 连结H2F2,则四边形A2E2F2H2为菱形. 例2 如图,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四边形AEBF是矩形.请你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AOB的平分线(请保留画图痕迹).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旋转 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2.(学生活动)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3.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ABF是△ADE 4.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1 4 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的长度是多少 (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

5.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解:(1)旋转中心是O,∠AOE、∠BOF等都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和点B分别移动到点E和点F的位置. 2. (1)可以看做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的.(2) ?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 点G、点H.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 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1)连结CD (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 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 (4)连结DB′ 则△DB′C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典型例题: 已知: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EMF 的顶点在线段AC 上运动,∠EMF 绕点M 旋转,角的两边与CD 、BC 交于点F 、E.(点F 不与C 、D 重合). (1)当∠EMF=90°时,试探究ME 与M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探究CE 、CM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变式1: (2)当点M 在直线AC 上运动,∠EMF 绕点M 旋转,当角的两边交CD 、CB 的延长线于点F 、E,其余条件不变,结论是否成立? 探究CE 、CM 、C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A A A 变式3: (4)当点M 在直线AC 上,当∠FME=∠ABC,其他条件不变,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旋转法构造全等 学习目标: 题目中出现有一个公共端点的相等线段时,可试用旋转方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活动一: 变式2: (3)将正方形ABCD 改为∠ABC=120°的菱形,当∠FME=120°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分层练习: (A 层) 1. 把含15°角的三角板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到三角板DBE 位置(如图所示),则sin ∠ADE=___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 点p 是等边△ABC 内一点,若PA=13,PB=5,PC=12,∠BPA=_________. 3. 如图所示,把正方形ABCD 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正方形AEFG ,边FG 与 BC 交于点 H.(1)线段HG 与线段HB 相等吗?证明你的猜想.(2)若旋转角为30,HG 的长. (B 层) 1.如图,若把△ABC 绕点A 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那么对应边AB=___,BC=___,对应角∠CAB=____,∠B=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BC 上,将△DCE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与△DAF 重合,那么旋转角等于____度. 3. 在Rt △ABC 中,∠BAC=90°,如果将该三角形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 A ’ B ’ C ’的位置,点B ’恰好落在边BC 的中点处,则旋转角_____度.

初中中考尺规作图十例(打印)

a M 尺规作图 【知识归纳】 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 求作:线段AB ,使AB = a . 作法: (1) 作射线AP ; (2) 在射线AP 上截取AB=a . 则线段AB 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2)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 求作:点O ,使MO=NO (即O 是MN 的中点). 作法: (1)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 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P ,Q ; (2)连接PQ 交MN 于O . 则点O 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 , 求作:射线OP, 使∠AOP =∠BOP (即OP 平分∠AOB 作法: ( 1)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OA ,OB 于M ,N ; (2)分别以M 、N为圆心,大于 的线段长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 内于P; (3) 作射线OP 。 则射线OP 就是∠AOB 的角平分线。

③②① P B A P (4)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 求作:∠A ′O ′B ′,使∠A ′O ′B ′=∠AOB 作法: (1)作射线O ′A ′; (2)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 于M ,交OB 于N ; (3)以O ′为圆心,以OM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M ′; (4)以M ′为圆心,以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 ′; (5)连接O ′N ′并延长到B ′。 则∠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 (5)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P 是直线AB 上一点。 求作:直线CD ,是CD 经过点P ,且CD ⊥AB 。 作法: (1)以P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M 、N ;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2 1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 ; (3)过D 、Q 作直线CD 。 则直线CD 是求作的直线。 (6)题目六: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直线AB 及外一点P 。 求作:直线CD ,使CD 经过点P , 且CD ⊥AB 。 作法: (1)以P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M 、N ; (2)分别以M 、N 圆心,大于MN 2 1 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3)过P 、Q 作直线CD 。 则直线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初二数学专题练习--三角形旋转

初二数学专题练习三角形旋转 2. 如图,在等腰Rt △ AB(中, / CAB=90 PC= ? ?请利用旋转的方法 求:/ CP的大小. P 是厶AB内一点,且PA=1 , PB=3 , 3. 已知△ AB中,/ ACB=135。,将△绕点BC顺时针旋转 90。,得至^厶AED,连接CE. (1) 求证:△ ACD等腰直角三角形; (2) 若BC=1,AC=2,求四边形ACED的面积.

然后把△ BCD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 A如图所 示,已知BD=5 , B C AD=3 . (1) 由旋转可知线段BC,CD,BD的对应线段分别是什么? (2) 求/ DA的度数; (3) 求/ BD的度数; (4) 求CE的长. 5.如下图是两个等边△ ABC、等边△CDE的纸片叠放在一起的图 形. (1)固定△ ABC,将△ 绕点E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 连AD,BE,线段BE、AD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结 论;

(2)若将△ CDE绕点C按顺 时针方向任意旋 转一个角度,连 AD、BE,线段BE、AD之间大小关系如何?证明你的结论.

6?将两块斜边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如图 A 摆放,斜边AB 分别交CD 、CE (1) 如果把图A 中的ABCN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至UACF ,连接FM ,如图 B ,求证:A CMF 也/CMN : (2) 将A CED 绕点C 旋转: ① 当点M 、N 在AB 上(不与A 、B 重合)时,线段AM 、MN 、NB 之间有一 个不变的关系式,请你写出这个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② 当点M 在AB 上,点N 在AB 的延长线上(如图C )时,①中的关系式是否 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7. 在A ABC 中,/ACB=90 °,AC=BC ,直线 MN 经过点 C ,且 AD 丄 MN 于 D , 于M 、N 点, 图卫 图E 图C

数学中考考点 尺规作图

考点20 尺规作图 知识整合 一、尺规作图 1.尺规作图的定义 在几何里,把限定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2.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3.根据基本作图作三角形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 (4)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求作三角形; (5)已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和斜边,求作直角三角形. 4.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 (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 (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5.有关中心对称或轴对称的作图以及设计图案是中考常见类型. 6.作图题的一般步骤 (1)已知;(2)求作;(3)分析;(4)作法;(5)证明;(6)讨论. 其中步骤(3)(4)(5)(6)一般不作要求,但作图中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 二、尺规作图的方法 1.尺规作图的关键 (1)先分析题目,读懂题意,判断题目要求作什么; (2)读懂题意后,再运用几种基本作图方法解决问题. 2.根据已知条件作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求作三角形的关键是确定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图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常借助基本作图来完成,如作直角三角形就先作一个直角.

重点考向 考向一基本作图1.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 2.基本作图有五种: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典例1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C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D=BD B.BD=CD C.∠A=∠BED D.∠ECD=∠EDC 【答案】D 【解析】∵MN为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E=90°, ∵∠ACB=90°,∴CD=BD, ∵∠A+∠B=∠B+∠BED=90°,∴∠A=∠BED,∵∠A≠60°,AC≠AD,∴EC≠ED,∴∠ECD≠∠EDC.故选D. 典例2如图,已知∠MAN,点B在射线AM上. (1)尺规作图: ①在AN上取一点C,使BC=BA; ②作∠MBC的平分线B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求证:BD∥AN. 1 2

尺规作图初中数学中考题汇总

(第8题图) 选择题(每小题x 分,共y 分) (2011?长春)8.如图,直线l 1ABC 12 (2011浙江绍兴,8,4分)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 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 D M N C A B 【答案】C 二、填空题(每小题x 分,共y 分) 〔2011?南京市〕11.如图,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M 交于点A ,再以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 ,画射线OB ,则cos ∠AOB 的值等于 _______ 12____. (2011?重庆市潼南县)19.(6分)画△ABC,使其两边为已知线段a 、b ,夹角为β. (要求:用尺规作图,写出已知、求作;保留作图痕迹;不在已知的线、角上作图;不 写作法). (第11题) B A M O B A C D 图2 图3

已知: 求作: 19. 已知:线段a 、b 、角β -------------1分 求作:△ABC 使边BC=a ,AC= b ,∠C=β ------------2分 画图(保留作图痕迹图略) --------------6分 (2011?佛山)22、如图,一张纸上有线段AB ; (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若不用尺规作图,你还有其它作法吗请说明作法(不作图); (2011?宿迁市)28.(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Rt △ABC 中,∠B =90°,AB =1,BC =2 1,以点C 为圆心,CB 为半径的弧交CA 于点D ;以点A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弧交AB 于点E . (1)求AE 的长度; (2)分别以点A 、E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 (F 与C 在AB 两侧),连接 AF 、EF ,设EF 交弧DE 所在的圆于点G ,连接AG ,试猜想∠EAG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解:(1)在Rt △ABC 中,由AB =1,BC = 21得 AC =22)21(1+=25 ∵BC =CD ,AE =AD G F E D B A 19题图a b β A B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图形的旋转 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2.(学生活动)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3.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4.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1 ,△ABF是△ 4 ADE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的长度是多少 (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 5.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解:(1)旋转中心是O,∠AOE、∠BOF等都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和点B分别移动到点E和点F的位置. 2. (1)可以看做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 的.(2)?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 点E、点F、点G、点H.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 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初二)

初二数学三角形全等 常用几何模型及构造方法大全 掌握它轻松搞定全等题! 全等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会在压轴题中进行考察,而掌握几何模型能够为考试节省不少时间,这次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认真掌握~ 全等变换类型: (一)平移全等: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 (二)对称全等模型: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 1:角平分线模型; 2:对称半角模型; (三)旋转全等模型: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 1. 旋转半角模型 2. 自旋转模型 3. 共旋转模型 4. 中点旋转

如图,在△ABC的边上取两点D、E,且BD=CE,求证:AB+AC>AD+AE 分析:将△ACE平移使EC与BD重合。B\D,上方交点,左右两个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1:角平分线模型: 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产生联系。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2:对称半角模型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45+ 22.5°、对称(翻折)15°+30°直角三角形对称(翻折)30+60+90直角三角形对称(翻折) 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1.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 2. 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 3. 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共顶点) 4. 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专题七) 1、旋转半角模型 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2、自旋转模型 构造方法: 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 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

初中数学尺规作图方法大全

B P A a O Q P N M O N M B P A 尺规作图 【知识回顾】 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 求作:线段AB ,使AB = a . 作法: (1) 作射线AP ; (2) 在射线AP 上截取AB=a . 则线段AB 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2)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 求作:点O ,使MO=NO (即O 是MN 的中点). 作法: (1)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 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P ,Q ; (2)连接PQ 交MN 于O . 则点O 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 , 求作:射线OP, 使∠AOP =∠BOP (即OP 平分∠AOB )。 作法: (1)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 分别交OA ,OB 于M ,N ; (2)分别以M 、N为圆心,大于 的线段长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 内于P; (3) 作射线OP 。 则射线OP 就是∠AOB 的角平分线。

③ ② ① a b P B B A P (4)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 求作:∠A ’O ’B ’,使A ’O ’B ’=∠AOB 作法: (1)作射线O ’A ’; (2)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 于M ,交OB 于N ; (3)以O ’为圆心,以OM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M ’; (4)以M ’为圆心,以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 ’; (5)连接O ’N ’并延长到B ’。 则∠A ’O ’B ’就是所求作的角。 (5)题目五:经过直线上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P 是直线AB 上一点。 求作:直线CD ,是CD 经过点P ,且CD ⊥AB 。 作法: (1)以P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M 、N ;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 MN 2 1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 ; (3)过D 、Q 作直线CD 。 则直线CD 是求作的直线。 (6)题目六: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直线AB 及外一点P 。 求作:直线CD ,使CD 经过点P , 且CD ⊥AB 。 作法: (1)以P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M 、N ; (2)分别以M 、N 圆心,大于 MN 2 1 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 ; (3)过P 、Q 作直线CD 。 则直线CD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

初中尺规作图详细讲解(含图)

初中数学尺规作图讲解 初等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仅限于直线、圆以及由它们(或一部分)所组成的图形,因此作图的工具,习惯上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两种.限用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作图方法,叫做尺规作图法.最简单的尺规作图有如下三条: ⑴ 经过两已知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⑵ 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作一圆; ⑶ 两已知直线;一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或两已知圆,如果相交,可以求出交点; 以上三条,叫做作图公法.用直尺可以画出第一条公法所说的直线;用圆规可以作出第二条公法所说的圆;用直尺和圆规可以求得第三条公法所说的交点.一个作图题,不管多么复杂,如果能反复应用上述三条作图公法,经过有限的次数,作出适合条件的图形,这样的作图题就叫做尺规作图可能问题;否则,就称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历史上,最著名的尺规作图不能问题是: ⑴ 三等分角问题:三等分一个任意角; ⑵ 倍立方问题: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两倍; ⑶ 化圆为方问题: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 这三个问题后被称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直至1837年,万芝尔(Pierre Laurent Wantzel)首先证明三等分角问题和立方倍积问题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Ferdinand Lindemann)证明π是一个超越数(即π是一个不满足任何整系数代数方程的实数),由此即可推得根号π(即当圆半径1 r=时所求正方形的边长)不可能用尺规作出,从而也就证明了化圆为方问题是一个尺规作图不能问题. 若干著名的尺规作图已知是不可能的,而当中很多不可能证明是利用了由19世纪出现的伽罗华理论.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尝试这些不可能的题目,当中以化圆为方及三等分任意角最受注意.数学家Underwood Dudley曾把一些宣告解决了这些不可能问题的错误作法结集成书. 还有另外两个著名问题: ⑴ 正多边形作法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五边形.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六边形.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七边形——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题目,曾经使许多著名数学家都束手无策,因为正七边形是不能由尺规作出的.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九边形,此图也不能作出来,因为单用直尺和圆规,是不足以把一个角分成三等份的. ·问题的解决:高斯,大学二年级时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尺规作图正多边形的边数目必须是2的非负整数次方和不同的费马素数的积,解 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 ⑵ 四等分圆周 只准许使用圆规,将一个已知圆心的圆周4等分.这个问题传言是拿破仑·波拿巴出的,向全法国数学家的挑战. 尺规作图的相关延伸: 用生锈圆规(即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 1.只用直尺及生锈圆规作正五边形 2.生锈圆规作图,已知两点A、B,找出一点C使得AB BC CA ==. 3.已知两点A、B,只用半径固定的圆规,求作C使C是线段AB的中点. 4.尺规作图,是古希腊人按“尽可能简单”这个思想出发的,能更简洁的表达吗?顺着这思路就有了更简洁的 表达.10世纪时,有数学家提出用直尺和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 1672年,有人证明:如果把“作直线”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