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行政区划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

我国古代“渤海国”在哪里?是谁建立的?渤海国是唐代和辽代初期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的少数民族边疆政权,其主体民族为靺鞨族,同时也包含了部分高句丽,扶余,沃沮,濊貊等民族。
渤海国的疆域范围包括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俄罗斯沿日本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被称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近些年被韩国大肆渲染,并称其是自己的祖先建立的国家。
其实历史上的渤海国从文化政治和民族构成方面来说都跟现在的韩国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政权。
一,大祚荣建国。
靺鞨族是我国古代活跃于东北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先秦时代称为肃慎,汉代称挹娄,南北朝时叫勿吉,到隋朝的时候才改称靺鞨。
唐代初年分裂为十个部落,其中以黑水部落最为强大。
分布在今天的黑龙江中下游和松花江流域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
靺鞨各部一直都臣服于中原王朝。
到隋末唐初天下大乱。
靺鞨十部有的就臣服于突厥,有的则依附于高句丽。
粟末靺鞨原本居住于粟末水流域(今松花江上游)。
公元七世纪中期,唐朝消灭了高句丽,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投降唐朝,与部族被迁徙到今辽宁朝阳地区的营州。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反叛唐朝,攻陷营州城。
大祚荣与靺鞨族首领乞四比羽率领部族东迁,在奥娄河(今牡丹江)筑城自守。
武则天招降乞四比羽,但遭到拒绝。
于是派军征讨,乞四比羽战败被杀。
大祚荣则率军打退了唐军,成为当地各部的首领。
他不断攻打和吞并邻近部落,终于扩地二千里。
所管辖的人口超过了十万户,并且建立了一支数万人的靺鞨军队,于是自称为震国王,向北方强大的突厥称臣。
公元705年,唐中宗继位,派官员前往东北招降。
大祚荣表示愿意臣服大唐,并派儿子大门艺到长安做人质。
大祚荣建立的政权正式成为大唐王朝的藩属。
开元元年,唐玄宗派遣大臣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
并将大祚荣统治的地区作为大唐的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
自此大祚荣去靺鞨称号而改称渤海,因此,呼汗州都督府又被称为渤海都督府。
渤海国——精选推荐

渤海国渤海国渤海国(669年—926年)是我国唐朝时期,北方古老的靺鞨族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始建于公元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初称“震国”。
七年后(公元705年)归附于唐王朝,十五年后(公元713年)被册封为“渤海国”。
公元926年被契丹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
渤海国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全面效法唐朝封建文明,依靠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繁育了发达的民族经济和灿烂的渤海文化,促进了东北边陲的进一步开发,丰富了中华大统一的历史涵量。
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
渤海全盛时期,其疆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鞑靼海峡沿岸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附近,南至朝鲜之咸兴附近。
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余县。
是当时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的强国。
【历史发展--建立】粟末靺鞨—渤海国渤海国是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国家。
后来,高丽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
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
渤海又在发展进程中,用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并把他们纳入自己的行政管辖下;但这些部族,直到渤海国灭亡,始终保持着原有的称号,未成为渤海共同体的成员。
渤海国的建立,是粟末靺鞨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高丽和唐王朝对粟末靺鞨的影响与民族压迫,起了加速其建立的作用。
前面谈到,靺鞨族至唐初,众多的部落结成了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两个部落联盟,如果没有外来影响,他们也会随着自身内部的发展进入文明社会。
然而就在这两个部落联盟形成的前后,发生了两件促进粟末靺鞨历史发展的事件:一是前述突地稽等八部不愿屈服于高丽,在隋末迁居到柳城地区;二是由于靺鞨自勿吉时期以来与高丽争战不息,粟末靺鞨未迁走的居民被处于鼎盛时期的高丽征服,被迫臣附于高丽,在唐朝与高丽的战争中,他们大多又被高丽贵族调到辽东地区与唐军作战,这样一来,这些粟末靺鞨人不仅直接受着高丽国的封建统治,而且又与这一地区封建制已有一定发展的居民错居杂处,公元668年(唐总章元年)高丽国灭亡后,他们又被唐朝迁到营州(即柳城)地区居住。
渤海国事记

[键入文字]
渤海国事记
渤海国的疆域,东至日本海,西至嫩江,南至长白山地区,北至黑龙江口及鄂霍茨克海的广大地区。
渤海国的经济,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商贸业,建筑业等。
渤海国的造船业很发达,出航日本海,最多时一船载65 人。
渤海国的人口有300 万左右,铁匠就有五、六千人之多。
渤海国的冶金技术发达,已出土很多鎏金器物。
渤海国的饮食文化,食五谷,有玉米、麦子、水稻、大豆,各种水果、蔬菜和肉食、水产品等。
渤海国共有100 多座城,建筑讲究,宫殿华丽。
础石、坯墙、青瓦或釉瓦,白灰抹墙。
睡火炕,用火墙。
渤海国的水陆交通,主要有5 条:鸭绿-朝贡道,长岭-营州道,扶余-契丹道,龙原-日本道,南海-新罗道。
渤海国的婚俗,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
女人不容侧室。
在发掘的渤海墓葬中,凡男女合葬的,都是一男一女,无一男多女者。
女人如发现其男人有外遇,闻者必谋置毒,死其所爱。
大氏与他姓结为十姊妹,互相稽察其夫,一夫若有所犯,而妻不觉者,九人则群聚而垢之,争以忌嫉相夸。
渤海国的葬俗,墓葬成群,合葬,二次葬。
有土坑墓、土坑封土墓、石圹封土墓、石棺封土墓、石室封土墓、砖室石顶封土墓。
细分有9 类。
墓内有壁画、随葬品、碑刻、地面建筑。
渤海国的宗教,原始教为萨满教,以后吸收了儒教、道教、佛教,调和儒、佛、道三教。
王室提倡佛教,现已发现20 多座寺院,长白县现存1 座灵光塔。
渤海国的文字,用汉字,主要书契、文件、碑铭,均用汉字书写。
同时,也有一些文字符号。
1。
渤海高巨丽族属

座落在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宁安市渤海镇。
它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渤海国是盛唐之时以靺鞨族为主建立的封建地方政权。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余年前,史书上誉称"海东盛国"。
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称号,从此专称"渤海",与唐朝为臣属关系。
公元755年,渤海国迁至渤海镇,建成首府"上京龙泉府",至公元926年为契丹族所灭,传国15世,历时229年。
渤海国所辖疆域西起扶余、农安、开源、铁岭一带,北至黑龙江、松花江下游,南至新罗(今朝鲜),东至日本海。
共设5京,15府,62州。
契丹灭渤海改建为东丹。
为镇压渤海人民的反抗,使其忘却故土,契丹曾把龙泉府及寺庙等古都著名建筑付之一炬。
故国遗址可见城址、上京龙泉府遗址、故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和兴隆寺。
主要遗物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
渤海国历史简介公元713年,唐玄宗遣使崔讠斤册封这块黑土上的震国王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更震国名为渤海。
到公元737年渤海王大钦茂即位,渤海国已经是一个仿效盛唐,建立了三省、六部、十二司、七寺、一局等中央机构及散官勋爵制度的“海东盛国”。
755年,渤海王大钦茂将王都从显德府迁到位于张广才岭与老爷岭相间的东京城盆地上京龙泉府时,其疆域已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两岸、鞑靼海峡沿岸及库页岛,东至日本海岸,西到吉林与内蒙古交界的白城、大安,南至朝鲜咸兴附近,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国。
据史料记载,渤海国共传王位十五世,享国228年。
曾五次迁都,而上京龙泉府为都时间最长,达160余年。
都城基本仿照唐都长安城模式营建,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为长安城的五分之一,是盛唐时代亚洲最大的都市之一。
公元926年2月23日夜,契丹人耶律阿保机率领铁骑兵分两路,翻越长白山,经过六天六夜的急驰到达上京城。
五代十国时期各国行政区划图

吴越吴越国共据有杭、越、苏、湖、温、台、明、处、衢、婺、睦、秀、福十三州及衣锦军,总计七十九县。
北汉刘崇称帝时,北汉号称辖有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但事实上,蔚州属于石敬瑭献与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之中,并不在刘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建于宋开宝三年(975年),仅是一城;麟州则一再叛附于后周。
因此诸书对北汉州数记载,各不相同。
本图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十州,共四十七县。
闽国909年,王审知封闽王。
此时福建领五州,二十四县。
933年,王延钧称帝。
此时福建领一府,四州,三十县。
945年,闽国灭亡前夕。
此时福建领一府,六州,三十县。
王审知在位期间,福建较唐末仅新增闽清一县。
及其子王延钧称帝时,将唐代所置的“场”(后备县)大量升县,福建遂从二十四县一变成为三十县。
后王曦与占据建州的王延政反目,王延政自立殷国与福州分庭抗礼,更是将仅有五县的建州拆成三州。
于是闽国灭亡时,福建共有一府(长乐府),六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镡州、镛州),共计三十县。
945年南唐灭闽后,闽地三分,南唐得建州、汀州,吴越得福州,而泉州、漳州为当地人留从效、陈洪进占据,称清源军、平海军,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为宋所灭。
渤海国渤海国行政区划上京龙泉府(宁安市,宁古塔):龙州| 湖州(宁安县西南)| 渤州(牡丹江市城区南)| 铜州(独奏州)中京显德府(和龙市/敦化市):卢州(安图县)| 显州| 铁州| 汤州(灵峰县)| 荣州| 兴州(二道白河)| 涑州(独奏州)东京龙原府(珲春):庆州| 盐州(俄罗斯扎鲁比诺)| 穆州| 贺州南京南海府(朝鲜咸兴市):沃州| 睛州| 椒州西京鸭渌府(临江):神州| 桓州(集安)| 丰州(朝鲜惠山市)| 正州(通化)长岭府(靖宇县):瑕州| 河州夫余府(开原市):扶州| 仙州(西丰县)鄚颉府(阿城):鄚州| 高州9宾县鸟河乡)定理府(俄罗斯游击队城):定州| 潘州安边府(俄罗斯奥耳加):安州| 琼州率宾府(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华州| 益州| 建州(东宁)东平府(密山市/当壁镇):伊州| 蒙州| 沱州(俄罗斯特罗伊茨科耶) | 黑州| 比州铁利府(依兰乡):广州| 汾州| 蒲州| 海州| 归州怀远府(同江市):达州| 越州| 怀州| 纪州| 富州| 美州| 福州| 邪州| 芝州安远府(俄罗斯达利涅列琴斯克):宁州| 郿州(俄罗斯斯帕斯克达利尼) | 慕州| 常州渤海国行政区划府、州、县南诏国行政区划图南诏在其统治中心、原六诏地区洱海地区设置了“縘”(贝佥)或“睑”,相当于唐朝内地的州级行政结构。
渤海国具体区划

[键入文字]渤海国具体区划渤海全盛时为“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各地方行政体制一般是府辖数州,州辖数县,在重要的府治处又有“京”的建制。
五京制渊源于我国古代五行思想。
我国的五京制始于唐朝。
唐在757 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已有五京的名号,即凤翔西京,洛阳为东京,成都为南京,太原为北京,长安为上京。
唐在实行五京制以后的第五年,大钦茂就被册封为国王,大钦茂很快地把五京制学了过来。
大钦茂之世虽然有五京制,但还没有统一厘定州县。
州县的确定到大仁秀时才应该说完善。
五京十五府一百三十县具体区划建置如下:--上京龙泉府府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府辖龙、湖、渤三州。
龙州与府在同一址,下辖八县:永宁、丰水、扶罗、长平、富利、佐慕、肃慎、永平。
湖州在忽汗海(今镜泊湖)附近。
渤州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南城子。
--中京顕徳府府址在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下辖卢、显、铁、汤、荣、兴六州。
显州与府在同一址,下辖五个县。
卢州,以产稻闻名,当在海兰江流域,下辖五县。
铁州在京西南六十里,下辖四个县。
汤州在京西北百里,下辖五个县。
荣州在京东北一百五十里,下辖三个县。
兴州在京西南三百里,下辖三个县。
上京到中京的陆路交通,自今渤海镇出发,溯马莲河南下,越过哈尔巴岭进入嘎呀河的狭长谷地,大体上沿现在的铁路或公路,经过春阳乡阳光村小城子、天桥岭一线,至大兴沟乡庙岭村南十里的渤海古城址及百草沟等地,南过依兰沟,到今延吉市北郊;又越过布尔哈通河,经龙井镇镇,直抵中京所在的今和龙县西古城。
--东京龙原府亦称栅城府,府址在今吉林省珲春境内之八连城址。
府辖庆、盐、穆、贺四州。
庆州与府在同一址。
下辖六个县。
盐州在今波谢特湾克拉斯基诺南1。
近三十年来渤海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渤海历史地理研究综述王禹浪;于彭【摘要】渤海国疆域内共建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多个县,其中关于渤海五京的研究综述已有另文叙述。
文章主要从渤海国早期建国都城东牟山的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所辖的十五府的地理位置,渤海国五京十五府下辖的州、县的地理位置,渤海国的二十四块石及其交通等四个方面对近三十年来渤海国的府、州、县历史地理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
%There were 5 capitals,15 states,62 Zhou,and over 30 counties(the studies of 5 Jing are introduced in other papers ) in Bohai Kingdom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ncludes the early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earlier capital of Bohai Kindom ( the East Mou Mountain ) ,15 Fu,Zhou and counties ,as well as the 24 rocks and communication .The studies in the late 30 years on this issue are also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11页(P1-11)【关键词】渤海东牟山;五京十五府;州;县地理位置【作者】王禹浪;于彭【作者单位】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622;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辽宁大连 1166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2渤海国是由粟末靺鞨人建立的东北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史上曾被誉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疆域随着其国力的强盛而不断扩大,由最初的“地方二千里”扩展到“地方五千里”。
渤海国行政区划

原来归属府府驻地属州当时地名现在地名肃慎龙泉府上京中国宁安市(宁古塔)龙州湖州=宁安县西南渤州=牡丹江市城区南铜州(独奏州)肃慎显德府中京/显州中国和龙市/敦化市卢州=安图县显州铁州汤州=灵峰县荣州兴州=中国二道白河涑州(独奏州)濊貊龙原府东京中国珲春庆州盐州=俄罗斯扎鲁比诺穆州贺州沃沮南海南京朝鲜咸兴市沃州府睛州椒州高句丽鸭渌府西京/神州中国临江神州桓州=中国集安丰州=朝鲜惠山市正州=中国通化高句丽长岭府瑕州中国靖宇县瑕州河州夫余夫余府扶州中国开原市扶州仙州=中国西丰县夫余鄚颉府鄚州中国阿城鄚州高州=中国宾县鸟河乡揖娄/虞娄部靺鞨定理府定州俄罗斯游击队城定州潘州揖娄/虞娄部靺鞨安边府安州俄罗斯奥耳加安州琼州率宾率宾府华州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华州益州建州=中国东宁拂涅东平伊州中国密山市/当壁伊州府镇蒙州沱州=俄罗斯特罗伊茨科耶黑州比州铁利铁利府德理镇中国依兰乡广州汾州蒲州海州归州越喜怀远府达州中国同江市达州越州怀州纪州富州美州福州邪州芝州越喜安远府宁州俄罗斯达利涅列琴斯克宁州郿州=俄罗斯斯帕斯克达利尼慕州常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渤海国行政区划2008-06-11 10:47:35| 分类:史料文献|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唐朝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人大祚荣率领部众在东牟山(今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建城堡,成立震国。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的封号,唐朝以大祚荣的领土定为忽汗州,大祚荣并领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国为渤海国,成为臣属于唐朝的藩属政权。
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句丽遗民联合建立的一个王国政权渤海国,同时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即忽汗州都督府。
这一二重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四点上:其一,从第二代国王大武艺开始使用渤海独自的年号,除了向唐朝的国书,到渤海国毁灭一直使用自己的年号;其二,每世渤海王的更迭,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但均接到从唐王朝的册封后才算合法,否则向唐朝的国书上只能称“权知国务”、“知国务”;其三,唐王朝在册封认可新国王的同时,必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其四,渤海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和必要时提供军事支持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140多次。
渤海国都城几经迁徙,最后在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渤海第三代国王大钦茂大兴十八年由吉林敦化敖东城迁移到今渤海镇东京城(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建成都城“上京龙泉府”,才稳定下来。
因建在忽汗河(今牡丹江)畔,又近忽汗海(今镜泊湖),所以又称忽汗城。
史书上称为“忽汗王城”。
经过大祚荣(698年- 718年)开创,第二代国王大武艺(718年- 737年)“斥大土宇”和第十代国王大仁秀(818年?- 830年)“开大境宇”,渤海国强盛时期的领域,南界新罗,东至海,北接黑水靺鞨,西接契丹及唐之辽东。
其所辖领土,除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外,还包括苏联滨海地区至日本海岸波谢特湾、伯力地区之大部。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契丹太祖天显元年(926年),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国,契丹军包围渤海都城忽汗城,渤海末代国王大諲譔开城投降,渤海国至此灭亡。
渤海国自698年大祚荣创立震国,到926年为契丹灭亡,共传国十五世,存世229年。
渤海国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以及一百数十县。
由于文献匮乏,诸州地望近半已不可考,诸县之中,见载者不足一百二十,地望可考者不足三十。
兹列其见载者于此,地望可考者亦做说明。
┏━━━━┯━━┯━━━━━━━━━━━━━━━━━━━━━━━┓┃龙泉府│龙州│永宁肃慎长平富利佐慕丰水扶罗永平┃┃├──┼───────────────────────┨┃上京│湖州│长庆┃┃├──┼───────────────────────┨┃│渤州│贡珍┃┠────┼──┼───────────────────────┨┃显德府│显州│金德常乐永丰鸡山长宁┃┃├──┼───────────────────────┨┃中京│卢州│杉卢山阳汉阳白岩霜岩┃┃├──┼───────────────────────┨┃│铁州│位城河端苍山龙珍┃┃├──┼───────────────────────┨┃│汤州│灵峰白石常丰均谷嘉利┃┃├──┼───────────────────────┨┃│崇州│崇山沩水绿城┃┃├──┼───────────────────────┨┃│兴州│盛吉蒜山铁山┃┠────┼──┼───────────────────────┨┃龙原府│庆州│龙原永安壁谷乌山熊山白杨┃┃├──┼───────────────────────┨┃东京│盐州│龙河海阳接海格川┃┃├──┼───────────────────────┨┃│穆州│会农水歧顺化美县┃┃├──┼───────────────────────┨┃│贺州│洪贺送城吉理石山┃┠────┼──┼───────────────────────┨┃南海府│沃州│沃沮岩渊鹫岩龙山滨海升平灵泉┃┃├──┼───────────────────────┨┃南京│睛州│天晴莲池狼山神阳仙岩┃┃├──┼───────────────────────┨┃│椒州│椒山貂岭澌泉尖山┃┠────┼──┼───────────────────────┨┃鸭渌府│神州│神鹿神化剑门┃┃├──┼───────────────────────┨┃西京│桓州│桓都淇水神乡┃┃├──┼───────────────────────┨┃│丰州│安丰渤恪硖石阝显埌┃┃├──┼───────────────────────┨┃│正州│┃┠────┼──┼───────────────────────┨┃长岭府│瑕州│┃┃├──┼───────────────────────┨┃│河州│┃┠────┼──┼──┬────────────────────┨┃扶余府│扶州│扶余│┃┃├──┼──┤布多显义鹊川强师新安渔谷┃┃│仙州││┃┠────┼──┼──┴────────────────────┨┃鄚颉府│鄚州│奥喜万安┃┃├──┼───────────────────────┨┃│高州│┃┠────┼──┼──┬────────────────────┨┃定理府│定州│定理│平丘岩城慕美┃┃├──┼──┤安夷沈水安定┃┃│潘州││保山能利┃┠────┼──┼──┴────────────────────┨┃安边府│安州│┃┃├──┼───────────────────────┨┃│琼州│┃┠────┼──┼───────────────────────┨┃率宾府│华州│┃┃├──┼───────────────────────┨┃├──┼───────────────────────┨┃│建州│┃┠────┼──┼───────────────────────┨┃东平府│伊州│┃┃├──┼───────────────────────┨┃│蒙州│紫蒙┃┃├──┼───────────────────────┨┃│沱州│┃┃├──┼───────────────────────┨┃│黑州│┃┃├──┼───────────────────────┨┃│比州│┃┠────┼──┼───────────────────────┨┃铁利府│广州│┃┃├──┼───────────────────────┨┃│汾州│┃┃├──┼───────────────────────┨┃│蒲州│┃┃├──┼───────────────────────┨┃│海州│┃┃├──┼───────────────────────┨┃│义州│┃┃├──┼───────────────────────┨┃│归州│┃┠────┼──┼───────────────────────┨┃怀远府│达州│怀福豹山乳水┃┃├──┼───────────────────────┨┃│越州│┃┃├──┼───────────────────────┨┃├──┼───────────────────────┨┃│纪州│┃┃├──┼───────────────────────┨┃│富州│富寿新兴优富┃┃├──┼───────────────────────┨┃│美州│山河黑川麓川┃┃├──┼───────────────────────┨┃│福州│┃┃├──┼───────────────────────┨┃│邪州│┃┃├──┼───────────────────────┨┃│芝州│┃┠────┼──┼───────────────────────┨┃安远府│宁州│新安┃┃├──┼───────────────────────┨┃│郿州│┃┃├──┼───────────────────────┨┃│慕州│慕化崇平┃┃├──┼───────────────────────┨┃│常州│┃┠────┼──┼───────────────────────┨┃独奏州│郢州│┃┃├──┼───────────────────────┨┃│铜州│花山┃┃├──┼───────────────────────┨┃│涑州│┃┠────┼──┼───────────────────────┨┃隶属不明│集州│奉集┃┃├──┼───────────────────────┨┃├──┼───────────────────────┨┃││麓郡麓波云川┃┗━━━━┷━━┷━━━━━━━━━━━━━━━━━━━━━━━┛龙泉府:首都,上京,肃慎故地,治龙州。
龙州:治永宁县。
永宁: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东京城。
肃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白石砬子南,镜泊湖东北部东岸。
湖州: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镜泊湖中部北岸,珍珠门西。
渤州: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城区南,温春镇北,牡丹江右岸。
显德府:中京,治显州。
显州:今吉林省敦化市市区傍敖东城。
卢州:治杉卢县。
杉卢:今吉林省安图县县城明月镇。
铁州:治位城县。
位城:今吉林省敦化市市区西南江源镇,牡丹江沿岸。
汤州:治灵峰县。
灵峰:今吉林省敦化市市区北额穆镇。
白石:今吉林省敦化市市区北额穆镇西。
崇州:治崇山县。
崇山:今吉林省敦化市市区东北雁鸣湖镇,牡丹江沿岸。
兴州:治盛吉县。
盛吉:今吉林省安图县西南部二道白河镇。
龙原府:东京,豸岁貃故地,也叫做栅城府,治庆州。
东南濒海,为通往日本的通道。
庆州:治龙原县。
龙原:今吉林省珲春市市区西的八连城。
永安:今吉林省珲春市市区西北的英安镇。
壁谷:确址无考,约在今吉林省珲春市东北端的春化镇境内。
盐州:治龙河县。
龙河:今吉林省珲春市以东,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桑区克拉斯基诺市。
穆州:治会农县。
会农:今吉林省珲春市图们江对岸,朝鲜咸镜北道东北端新星郡龙岘里。
南海府:南京,沃沮故地,治沃州。
通往新罗的通道。
沃州:治沃沮县。
沃沮: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
岩渊:今朝鲜咸镜南道南部金野郡龙南里北。
睛州:治天晴县。
天晴: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清两里地方,长津湖东岸。
莲池: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清两里北,长津江东岸。
狼山:确址无考,约在今朝鲜平安南道东北端大兴郡狼林里地区,狼林山南侧。
椒州:治椒山县。
椒山:朝鲜平安南道东北部孟山郡郡治地方,金城湖东南端,马滩江、东面江、孟山江汇合地区。
鸭渌府:西京,高丽故地,治神州。
通往中原朝贡的通道。
神州:治神鹿县。
神鹿:今吉林省临江市江对岸,朝鲜慈江道北端中江郡长城里东南鸭绿江左岸。
桓州:治桓都县。
桓都:今吉林省集安市市区北。
淇水:今朝鲜慈江道江界市。
丰州:治安丰县。
安丰:今朝鲜两江道惠山市。
正州:今吉林省通化市市区。
长岭府:治瑕州。
通往作为羁縻州,直接的上司营州的通道。
瑕州:今吉林省桦甸市南,靠近靖宇县境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