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吕梁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吕梁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时间:2011-05-04 14:32:58 来源: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自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吕梁

地处晋西黄河流域,开发较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特别深厚,民俗文化极为丰富。其中各地的方言俗语、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岁时节日、婚丧嫁娶、民间艺术等,既有各自的特色,又具黄河文化的普遍特征。吕梁民俗文化传递的是吕梁这方土上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的是吕梁的民情习俗、道德理念。从古到今,世代沿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

一传承古代文明

我们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其中“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吕梁民俗活动中大量地体现着这一基本思想,比如过年时小辈要给长辈叩头问好,长辈要给小辈“岁数钱”。同辈份的人见面互相问好行举手礼,称为“作揖”。新媳妇过门后要举行隆重的“见大小”仪式,有的地方叫“认大小”。先对家族中最高辈份的人行大礼,然后按照亲疏远近对所有家族成员和亲戚行礼,凡长辈一律叩头敬酒,长辈则要给新郎新娘赐钱表示祝贺。人死了要举行更为隆重的丧葬仪式,期间大门上要挂“当大事”三个大字,出自孟子“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终者当大事也”语。丧葬仪式结束后还要守孝三年,其间举行“复三”、“数七”、“百日”、“周年”等祭祀活动。此外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冬至节都要上坟祭祖,全是尊老的传统。

还有修家谱、建宗庙、立碑碣,这一民俗不仅凝聚了一个家族,更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史料。我们中国的历史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国史。二是方志。三是家谱,许多重要的史料国史、方志里没有记载,却在家谱中找到了。因为家谱属于野史,受政治的影响较小,相对更真实,更祥细、更为人性化。所有这一切都对传承中华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规范道德行为

吕梁民俗中有许多禁忌,如正月里忌说不吉利的话,忌向外人讨债,保证了良好的喜庆气氛。正月初五前忌向外面倾倒垃圾,初五太阳出山前方可倒在灰渣坡上,称为“送穷叟”、“倒穷土”,保持了春节期间的公共环境卫生。小孩吃饭忌说话、忌敲碗筷,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辈忌呼长辈名,起名忌用长辈名字中的字,体现着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此外还有大量的民间谚语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上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例如:“人心要实,火心要虚”、“人活眉眼树活皮,不活眉眼不如驴”。“儿不看分(家)时的饭,女不看嫁时的衣”、“宁叫人短下,不叫短下人”、“宁叫没吃的,不叫没说的”、“ 犯法的不做,反胃的不吃”、“为人不做亏心事,那怕半夜鬼敲门”、“打上三年赢官司要甚没甚,做上三年赔钱生意要甚有甚”、“让人一步自己宽”、“朋友百个不多,仇人一个少”、“远亲不如近邻”等等,这些民间谚语的代代传承,在规范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步成为人们共同恪守的信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化解矛盾纠纷

民俗文化起着政策、法律、章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的事情非常复杂,有许多矛盾纠纷不象机关、学校可以用行政命令、纪律处罚来约束,但通过民俗活动却很容易化解。比如乡村闹秧歌,它是一个村庄兴旺的标志,团结的象征,通过闹秧歌,不仅宣传了国家的方针政策,也交流了感情,化解了矛盾,增强了团结。有一个村里,两个年轻人因争吵了几句结了仇,一年不说话,正月里闹秧歌时正好配在一起,便说开来,秧歌埸里一人唱了这样一首秧歌:“人在世上不容易,何必和人生闲气,闹起秧歌全忘记,咱重打锣鼓重唱戏。”众人哄堂大笑、两人和好如初。

又如某村兄弟俩同住一个院里,因相处不和要打墙分割,结果在划线时又发生矛盾,两人互

不相让,大吵大闹,直至互相谩骂“日你娘”。这时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唱了一首秧歌:“兄弟不和要打墙,方尺方了绳子量,你的短,我的长,两人日得一个娘!”众人哄堂大笑,兄弟俩满面羞愧,各回各家,自此再没提打墙的事。

再如民间的“抓阄”,也叫“拈纸旦旦”,大到村里分地、分树、家庭分财产,小到孩子们分食品,应用范围极广。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用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办法一下就解决了。抓到者自然高兴,抓不到的也没意见,只怨自己手气不好。当然这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虽然不一定公道,但却解决问题,这就是民俗文化的威力。

四传授社会知识

旧时乡村中读书人很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民,一辈子只和土圪垯打交道,他们的社会知识从哪里来?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通过赶集上会,进行商品交易,通过接触各种人,各种事,从中积累社会经验。二是看戏、听故事、听笑话、听民歌、听盲艺人说书等了解社会。他们不识字,却知道包公是清官、关公是义士、董卓是奸臣、杨家是忠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陈世美的忘恩负义等,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三是从大量的谚语中获取知识,并作为他们处理事物的总则。比如反映农事方面的“种地不上粪,不如拉了棍”(讨吃棍)、“一年庄稼二年务”、“谷雨前后,埯瓜点豆”、“小满谷,守住哭”、“头伏萝卜中伏菜,末伏芥菜长成怪”、“暑处不出头,割和喂了牛”、“裁树没巧,实锤实捣”、“秋分糜子寒露谷,熟不熟来要拾掇”等。反映人生哲理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田怕老来晒,人怕老来受”、“穷汉养娇子,倒罢狗咬死”、“除了死法,全是活法”。反映家庭生活的“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老子不死儿不大”、“兄弟不和妯娌的过,媳妇不孝是儿的过”等。反映生活经验的“有钱不置河湾地”、“外财不扶命穷人”、“宁跟好人做赖事,不跟赖人做好事”、“宁跟好人吵一架,不跟赖人说句话”、“奶娘没蛮的,后娘没亲的”、“问事问小,问路问老”、“有钱难买回头看”、“十里路上无真言”、“捎话捎得长下,东西捎得短下”、“隔行如隔山”、“隔河不取利”等。这三条渠道都属民俗文化的范畴,人们就是通过这种民俗文化认识了世界、增长了知识,确立了信念,规范了道德行为,使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安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