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针对性练习

1.王老师用31.5元买了4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圆珠笔的价格是钢笔的1/3,每支圆珠笔和每支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想:这些钱如果全部用来买圆珠笔,可以买()支圆珠笔;如果全部用来买钢笔可以买()支钢笔。(列式解答)

2.爷爷买了6千克梨和8千克苹果,共用了48元,梨的单价是苹果的2倍,求苹果和梨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想:48元相当于买了()千克梨,或相当于买了()千克苹果。(列式解答)

3.商店做3件上衣和5条裙子共用了18.4米布,已知一件上衣的布是裙子的1/4,每件上衣和每条裙子各用布多少米?想3件上衣和5条裙子的布相当于()条裙子的布。(列式解答)

4.58元钱买了5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每支钢笔比每支圆珠笔贵2元。求圆珠笔和钢笔的单价。想:把4支钢笔换成4支圆珠笔,总价比原来()(“多”或“少”)()元。(列式解答)

5.5个苹果和3个梨共重1350克,1个苹果比1个梨重50克。1个苹果多少克?1个梨呢?想把3个梨换成3个苹果,那么总重量比原来()(“多”或“少”)()千克。(列式解答)

6.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7.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630个。每个大盒装的球是小盒的2倍,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8.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63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14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9.40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8条大船和4条小船,每只小船坐人数是大船的1/2。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坐几人?

10.21.6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硬面本,3本练习本的价钱相当于一本是硬面本的价钱。练习本和硬面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1.食堂买30斤花菜和5斤萝卜,正好186元钱。每斤萝卜的单价是每斤花菜的1/5倍。每白菜和每斤萝卜各多少元?

12.买了4枝钢笔和2枝铅笔共52元,铅笔的单价是钢笔单价的1/6倍。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3师傅两人一起加工零件。师傅工作3小时,徒弟工作4小时,两人一共加工了372个零件。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12个零件。师徒两人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14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付出700元。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5.同学们准备了660件动物标本,准备放在9块红色和6块蓝色展板上展出,每块红色展板上比蓝色展板多放15件。每块红色展板和每块蓝色展板上分别能放多少件动物标本?

16.同学们准备了660件动物标本,准备放在9块红色和6块蓝色展板上展出,每块红色展板上能放的标本数是蓝色展板的3倍。每块红色展板和每块蓝色展板上分别能放多少件动物标本?

712-( 31 ÷ 157+ 54) 71+87x 75+83 54-32-31+51 3-23×2110-72

127×94+95x 12

7 97÷511+92×115 56x 76- 51÷67 1917×18+1917 6959×70-6959

101×254-254

(101+41)×4 (5+95)÷ 95 65x(43-21)-127 15-(41+51)×20

(261+271

)x13+27

14

87 ÷ (87+43) (87+43)÷87 87 ÷ (87×43) 87 ÷ (87÷43) 712 - (75+51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教材简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们学会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并能根据条件进行检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以及对教材的解读,认为让学生形成“替换”的需求、意识以及在“替换”的过程中,数量关系的变化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弄清在有差数关系的问题中替换后总量发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求出和所代表的数。 = 40 = + =()= ( ) 这样的题你一定不陌生,能解决吗?你是怎么想到的? 是的,因为一个三角等于三个方框,这个条件等于告诉了我们三角与方框的关系,所以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优质教案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优质教案设计 2019-06-0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替换”的策略,学会根据题中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用“替换”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1.动画引入,学生续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从曹冲是用“与大象同样重量的石头”换“大象”,引出“替换”的话题。 2.举出现实生活中替换的例子。通过为小明调换商品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3.揭示课题,引入例1。 二、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替换策略。 出示例题1的情境: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一)分析题意,弄清条件与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

2.引发思考,激起尝试的欲望。启发提示:这里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果汁才是720毫升,要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两个问题,能直接求吗?能否将大杯容量与小杯容量两个量与总量720毫升的.关系转化成其中一个量与总量的关系呢? (二)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先议一议怎样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再尝试列式计算。 (三)汇报尝试情况,归纳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板演出算式,并讲一讲每步式子的意义。 借助媒体演示总结: 1.大杯换成小杯或小杯换成大杯的依据是什么? 2.把大杯换成小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一共需要几个小杯?也就是说9个小杯容量是720毫升,那就可以先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 3.把小杯换成大杯: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又需要几个大杯呢? 720毫升果汁可以倒3个大杯。可以先求出每个大杯的容量。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课堂教学 实录及反思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8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通过解决例1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达能饼干和牛奶钙含量里的替换问题除了巩固例1,也还有一种优化替换策略的价值在里面。 “练一练”依然是把一种物体分装在两种不同容器中的实际问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倍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因此在依据题意将大盒替换成小盒或者将小盒替换成大盒后,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这是一个跳跃,也

是判断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替换策略,而不是机械记忆的一个标志。【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探索规律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练习活动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和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2、通过对练习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策略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练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成功的体验。 【达成练习活动目标的策略选择】 1、操作演示,加深对替换策略的认识。 2、比较反思,突出替换策略的价值。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的例1、以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学中“替换”的理念。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去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特定问题的价值,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通过感知使学生能更好的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明白运用“替换法”解决问题时最关键是:紧抓关键句,得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替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相关经验。 1、口算练习 出示:=? 师:同学们,刚学完分数除法,你知道这一题怎样计算吗?(指名回答)生:把除法转化成乘法。 师:恩,也就是说用到了一个转化的策略。同学们,你还学过哪些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生1:倒推。 生2:画图和列表。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2、师: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个天平,这是一个保持平衡的天平,你能用数学的语言说一说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重量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生1:一个苹果的重量和两个梨相等。 生2:一个苹果的重量是一个梨的2倍。 生3:一个梨的重量是一个苹果的。 (出示第二幅天平图) 师:这个天平也是保持平衡的,你能计算出梨和苹果分别有多重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做法,400÷2、400÷4) 课件动态显示把一个苹果换作两个梨,或两个梨换作一个苹果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用到了“换”的方法,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他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是曹冲,这个故事是(曹冲称象) 师:大象太重了,无法直接称出它的重量,曹冲是怎么办的? 生:用石头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师:对啊,曹冲用到了数学上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替换。(板书) 师:今天,你能向曹冲学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吗?我们就先来做两个小题目热一热身。 3、口答准备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总结方法:这两题我们都是用“果汁总量÷杯子数量=辈子容量”(板书)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得到所要求的问题。那下面一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中信息。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可以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十一册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通过解决例1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练一练依然是把一种物体分装在两种不同容器中的实际问题。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分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因此利用原题,改变条件将大杯替换成小杯或者将小杯替换成大杯后,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

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重点)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难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 指名回答橘子和苹果分别是多少千克,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从这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把一个物体换成与之相等的另外一个物体。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啊,刚才大家的做法中已经蕴涵了一种新的数学思想方法替换。 2、板书课题。 3、联系以前的旧知,回顾我们知道、学过哪些用替换的方法解决的问题? 4、口答题: (1)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案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案例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追求,目标兼顾各类学生,尽一切可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全面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努力追求学习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协调性,学生发展的多元性;让学生主动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策略,尊重每个学生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权利,以活动单为抓手去思考、实践、建构、创造,从而培育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活动一:探索解题策略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 1 。小杯和大杯的容 量各是多少毫升? 1.读题并独立完成(每组1号完成在白板上,其余同学完成在活动单上): (1)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 1 ”是什么意思? (2)先画一画,再列式解答。 画一画: 算一算: 2.组内交流并完善展板: (1)交流各自想法。 (2)说一说可以怎样检验。 活动二:运用解题策略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比小杯多装16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认真读题,弄懂题意。 2.思考下列问题: (1)这里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地方难住了大家?有两种不同的杯子。 根据现有条件不能解决,可以补充什么样的条件呢?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可以补充倍数关系或相差关系的条件。为什么希望知道大杯和小杯容量之间的关系呢?可以据关系换成同一种杯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简单的旧知,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感觉到要学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探索解题策略 过渡:真是这样吗?我们补进一个条件试一试。 学生展示杯子实物图、长方形示意图、线段图、等式替换等想法;大杯换小杯、小杯换大杯等思路;算术解、方程解等方法。相互补充、质疑,教师点拨提升:“3”是题目中没有的,可以怎样算?求出的结果如何检验?各种解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指出都是把不同的杯子换成同一种杯子,运用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替换策略的应用。在交流中,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大家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这样不仅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而且提高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平衡这种思考的氛围。】 活动二:运用解题策略 过渡:补进一个相差关系的条件,同桌商量如何替换,学习活动二。 学生展示,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指名解释为什么要减去160;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 (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 执教人:李彩云说教材 今天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第68页——69页的例题1、练一练及练习十一第1—3题。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学会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策略意识,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等量替换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 2、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怎样替换及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说教法和学法 (1)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替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3)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1、在导入部分,从替换的意义入手,课件出示《乌鸦喝水》的画面,让学

生说一说乌鸦喝水的故事,重点说说故事中是把什么的体积替换成什么的体积,唤醒学生替换有关的经验。 过渡语:乌鸦都能想出了这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石头的体积替换了一部分水的体积,使水位升高了,喝到了水,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二、探究新知,探究策略 课件出示两道准备题: 1、算一算:老师把720毫升的液体倒入9只小玻璃杯里,正好都倒满,每只小玻璃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6个小杯中,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第一道题是初步感知替换的方法以及如何替换,第二道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式,同时也是本节课新知的生长点。通过这两道题帮助学生在新课的教学中能联想到将小杯换成大杯,或者将大杯换成小杯,为解决新知打下有效的思维基础。 3、课件出示例一: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一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注意:这道例题的呈现改编了例题,缺少了条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720毫升是1个大杯的容量与6个小杯的容量之和”,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知量,这也是产生困难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讨论:还需要提供一个怎样的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样,学生的关注点将自然地聚焦到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上,这是替换的依据。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种关系:A、倍数关系,B、分数关系。这样的情境能为学生学习替换策略提供空间和机会,使替换的策略呼之欲出,非常自然。 4、教学例一 (1)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

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 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共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其中的第1课时。“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教材安排的例题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这是例题的编写意图,也是设计的教学思路。教材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引导他们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

[教学意图]: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经历回顾与探索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二、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替换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替换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替换”的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相关经验 (出示两幅天平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师:(指图1)这是一架平衡的天平,从图中你能看出1个苹果的质量和1个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个苹果的质量是1个梨的2倍。 生:1个梨的质量是1个苹果的1/2。

师:根据两幅天平图,你能求出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吗? 生:1个苹果重200克,1个梨重100克。 师:你是怎样推想的? 生:把图2左盘中的1个苹果换成2个梨,就成了4个梨重400克,可以求出1个梨重100克,再求出1个苹果重200克。 生:把图2左盘中的2个梨换成1个苹果,就是2个苹果重400克,1个苹果就重200克,再求出1个梨重100克。 (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或者把2个梨换成1个苹果) 师: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时,大家用到了“换”的方法,这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替换。(板书)其实早在1700多年前有一个小朋友,就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了大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听说过吗?他是谁呀? (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 师:曹冲是用什么替换大象的呢? 生:曹冲是用石头替换大象的。 师:对,一头大象太重,没办法称出它的重量,就把它替换成一些石头。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今天,我们就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人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 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⑴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⑵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⑶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⑷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 1”,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 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七第1题。 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 教学内容:书第89-90页的例1,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转化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用等量替换的方法实现问题的简单化,并相应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替换策略的魅力 1、出示《曹冲称象》 师:曹冲用什么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替换的策略 (1)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生说,师贴出杯子图) 师:“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2)小组合作

师谈话:每个大杯的容量与小杯的容量不一样,杯子的数量也不一样,怎样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呢?能不能想到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呢?同桌相互说说自己 的想法。(想想刚才曹冲称象的故事) (3)汇报想法:(师板书) 把大杯换成小杯 把小杯换成大杯 师小结:不管是把大杯换成小杯,还是把小杯换成大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两个不同的杯子换成相同的杯子。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大家真了不起,刚才大家的做法用到了和小曹冲称象一样的方法——替换法。 (4)说说具体的替换过程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替换呢?(生说说替换方法)还有别的替换方法吗?(生说) (5)你能把替换的方法用算式写出来吗?(生在书上列式解答) 6+3=9(个) 6÷3+1=3(个) 小杯:720÷9=80(毫升) 大杯:720÷3=24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 小杯:240÷3=80(毫升) 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6)检验作答: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口头检验) (7)回顾反思: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略?我们是根据哪个条件来替换的? 我们是怎样替换的?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用替换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播放达能饼干广告> 师:从刚才的广告中你又发现了哪些数据知识呢?(生说)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 花围小学谭楷园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六(上)P89--90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数学中“替换”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替换策略 三国时代一位小孩使用了称一船石头的重量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体重,成为千古美谈!当时他只有7岁,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曹冲”) 提问:大家都看过“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了,他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具体的细节我们不去说了,在他的办法中,大象换成了什么?怎样知道大象的体重的? (板书:大象大象重量= 石头的重量) 小结:曹冲用石头替换大象,称出了这个庞然大物的体重,这节

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让我们也来尝尝成为“曹冲”的滋味。, 板书课题: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出示目标: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三、自主探索,研究替换策略 1、我们先热热身,抢答问题。(课件出示抢答题) ⑴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中,正好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⑵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中,正好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下面一题看谁的反应快! ⑶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相同的小杯和一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生疑惑,不好解答,需要条件) 师:你们真是细心!(补上条件“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 2、教学例题:师:这道题用文字叙说是这样的,(课件出示题目) (1)自学:怎么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你能用上“替换”这个字说说大杯和小杯容量的关系吗? (生: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3个小杯可替换成1个大杯。)(2)师:这题中“正好倒满”你是怎样理解的? (3)互学:如果用替换的方法来做,你想怎么换?拿出你们的练习纸,上面有讨论提纲:①你想把什么替换成什么?在图中画一画。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第89~90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培养集体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教学难点: 相差关系的时,“替换”的策略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替换策略: 1.(图片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在《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很多大臣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被小曹冲解决了。小曹冲的办法很妙,妙就妙在他将大象替换成了相同重量的石头,解决了不能直接称象的难题。我相信咱班的同学会像小曹冲那样聪明,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出示图片)师:这是一架平衡的天平,从图中你能看出1个苹果的质量和1个梨子的重量各是多少吗? 生:不能。 师:再增加一个条件,(图片出示)从图中你能知道苹果和梨子重量之间的关系吗? 生: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2个梨子的重量。(1个梨子的重量是1个苹果的2 1) 师:现在你能知道1个苹果和1个梨子的重量各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口答)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子或者把2个梨子换成1个苹果) 师: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时,大家也是用到了“替换”的方法,看来“替换”的确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板书:替换的策略)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师:刚才我们初步体验了一下替换的策略,我这里还有一个稍难点的题,想考验一下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1.课件出示问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生读题。 师:根据给出的条件你觉着能用替换的策略吗。 有的说能替换,有的摇头。最后都表示不能替换。 师:为什么不能替换? 生:因为不知道大、小杯的容量之间的关系。 师:现在我给它加一个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 1”(课件)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3个小杯的容量等于1个大杯的容量。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研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研公开课教学 设计(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闵建元2012年12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意图]: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感受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魅力 课前欣赏:播放《曹冲称象》录像,感受策略。 1. 承接故事情境,感受策略的作用。 (1)故事中曹操提出了什么要求? (2)众大臣有没有解决这个难题吗? (3)曹冲用了什么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 (4)过渡语:要称出那头大象的重量,大人们都束手无策,七岁的曹冲却想出了那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称出与大象相同重量的一船石头的重量来求出大象的重量,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一堆石头------- 替换-------- 一头大象(重量相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替换策略来解决问题板书:替换[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初步感受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让学生在课始就进入知识的探究中,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2、思考:替换一张加分卡需要几颗星?你是怎样想的?(初步使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初步理解替换的策略(一)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谈话:老师昨天到朋友家做客,他们家的孩子很调皮,给老师出了几个难题,想把我难住,同学们愿意帮老师解决 这些问题吗? 1. 列式说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替换》教学设计1

《解决问题的策略之替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P89~P90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1)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2)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3)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4)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 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 (1)出示问题,让学生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把2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个就是几个小盒?你还想到些什么? (4)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练习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针对性练习 1.王老师用31.5元买了4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圆珠笔的价格是钢笔的1/3,每支圆珠笔和每支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想:这些钱如果全部用来买圆珠笔,可以买()支圆珠笔;如果全部用来买钢笔可以买()支钢笔。(列式解答) 2.爷爷买了6千克梨和8千克苹果,共用了48元,梨的单价是苹果的2倍,求苹果和梨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想:48元相当于买了()千克梨,或相当于买了()千克苹果。(列式解答) 3.商店做3件上衣和5条裙子共用了18.4米布,已知一件上衣的布是裙子的1/4,每件上衣和每条裙子各用布多少米?想3件上衣和5条裙子的布相当于()条裙子的布。(列式解答) 4.58元钱买了5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每支钢笔比每支圆珠笔贵2元。求圆珠笔和钢笔的单价。想:把4支钢笔换成4支圆珠笔,总价比原来()(“多”或“少”)()元。(列式解答) 5.5个苹果和3个梨共重1350克,1个苹果比1个梨重50克。1个苹果多少克?1个梨呢?想把3个梨换成3个苹果,那么总重量比原来()(“多”或“少”)()千克。(列式解答) 6.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 杯牛奶呢? 7.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630个。每个大盒装的球是小盒的2倍,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8.小明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63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14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9.40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8条大船和4条小船,每只小船坐人数是大船的1/2。每只大船和每只小船各坐几人? 10.21.6元钱正好可以买12本练习本和8本硬面本,3本练习本的价钱相当于一本是硬面本的价钱。练习本和硬面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1.食堂买30斤花菜和5斤萝卜,正好186元钱。每斤萝卜的单价是每斤花菜的1/5倍。每白菜和每斤萝卜各多少元? 12.买了4枝钢笔和2枝铅笔共52元,铅笔的单价是钢笔单价的1/6倍。钢笔和铅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3师傅两人一起加工零件。师傅工作3小时,徒弟工作4小时,两人一共加工了372个零件。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12个零件。师徒两人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14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付出700元。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5.同学们准备了660件动物标本,准备放在9块红色和6块蓝色展板上展出,每块红色展板上比蓝色展板多放15件。每块红色展板和每块蓝色展板上分别能放多少件动物标本? 16.同学们准备了660件动物标本,准备放在9块红色和6块蓝色展板上展出,每块红色展板上能放的标本数是蓝色展板的3倍。每块红色展板和每块蓝色展板上分别能放多少件动物标本?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上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替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替换”的策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图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2、师: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呢?(生回答) 3、小结:曹冲用同样重量的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这么一个令大臣们都束手无策的问题,被曹冲解决了。真是了不起!其实他是用了一种数学中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揭题: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一策略,相信你们也会和曹冲一样聪明。 二、自主探索,体验“替换”的策略 抢答问题:小明把720ml的果汁倒入6个小杯中,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一)教学例1 1、引入问题:自从解决了称象的问题,大家都把曹冲当作神童,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这不曹操又来考儿子了。 2、[电脑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

5《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五) (校级公开示范课) 张淼 2016年12月20日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替换”策略,培养替换思维;学习替换策略的不同形式;灵 活运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习单、练习纸 教学过程与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相关经验 出示两幅天平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观察与思考: 图一 400g 图二 1、这是一架天平,指针指向正中,说明天平是平衡的。在数学上平衡就是相等。从图中你能看出1个苹果的质量和1个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可能说:1个苹果的质量是1个梨的2倍。 追问还可以怎么说?1个梨的质量是1个苹果的1/2。 2、根据两幅天平图,追问1个苹果和1个梨各重多少,并说想法。

注意倾听学生说法,抓关键词(换或替换)。 3、结合学生回答,用课件演示把1个苹果换成2个梨或者把2个梨换成1个苹果 4、小结:大家想到了“换”的方法,这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替换(板书)。替换也是假设的一种。其实早在1800多年前有一个叫曹冲的小朋友,就使用过替换的策略。曹冲是用什么替换大象称出大象的质量?(石头)(设计意图:在课的引入部分,从直观的天平图,到感性的数形结合,再到抽象的推理计算,并结合“曹冲称象”的典故,一下子就扣住学生心弦,唤醒了他们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了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导学的艺术在于唤醒。)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人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3倍。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例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 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2.分析已知条件,并板书。 3.引导学生讨论思考:能否用刚才所说的替换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准备怎么换?依据是什么?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替换,在老师发给你的纸上画出示意图来,然后根据示意图,再列出算式解答。 5.指名两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说明想法。 6.结合课件分别讲解两种替换方法。逐步形成板书。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2.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师:昨天老师布置了同学的几道预习作业完成了吗?今天老师来检查一下。 出示预习作业: (1)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2)把1个大杯替换成几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3)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能想到什么? (4)如果把720 mL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全部倒入大杯呢? (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容量较大,通过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理解如何进行大杯、小杯之间的转换,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本节课的新授,为教学下面的“替换”节约了时间。) 2.720 mL全部倒入小杯需9个小杯,全部倒入大杯需3个大杯,9个小杯是怎么来的? 请同学们把你思考过程在纸上画出来,用方框和箭头表示。 大杯→小杯:把720 mL果汁全部倒入几个小杯中,其实就是把大杯换成小杯: 720÷(6+3)=80(mL)→小杯 80×3=240(mL)→大杯 小杯→大杯:把720(mL)果汁全部倒入大杯,其实就是把小杯换成大杯 720÷(1+2)=240(mL)→大杯 240÷3=80(mL)→小杯 检验:80×6+240=720(mL)(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需要检验一下) 240÷80=3(除了检验总量,还要检验大杯、小杯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