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病人低钠血症诊断与治疗论文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诊治探讨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诊治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86例颅脑损伤后出现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营养性低钠血症42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16例脑耗盐综合征(CSWS)28例,7例死于原发脑伤过重,1例死于颅内感染。
结论营养性低钠血症在临床上最常见,最易纠正,SIADH和CSWS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发病机理不同,治疗原则截然不同,因此,正确诊治将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低钠血症 SIADH CSWS 诊治【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034-02低钠血症是神经外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
通常会伴随病情恶化,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应重视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现将我科自2010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诊治情况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56例,女30例;年龄14-85岁,平均42.5岁。
损伤原因:交通事故43例,高处坠落伤12例,打击伤2例,摔倒伤29例。
头颅CT示: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38例,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25例,颅骨骨折伴硬膜外血肿l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2例。
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不同采取手术38例,非手术治疗48例。
临床表现:有精神萎靡或烦躁、嗜睡31例,其中20例原有意识障碍程度加深,16例表现头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述病例中12例有癫痫发作。
颅脑CT复查见迟发性颅内血肿再次手术8例。
实验室检查:患者入院时血钠均正常。
原发病治疗后2-10d均出现血钠降低、尿钠升高。
血钠均<130mmol/L,最低到112mmol/L,尿钠>80mmol/L,最高达150 mmol/L,住院期间经实验室检查证实。
1.2 治疗方法患者临床表现、体征改变时,及时复查头颅CT,排除迟发颅内血肿的情况下根据低钠血症的钠缺失程度、类型决定补钠的量及补钠方法;2.结果本组营养性低钠血症42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16例,脑耗盐综征(CSWS)28例,7例死于原发脑伤过重,1例死于颅内感染。
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24例诊治体会

பைடு நூலகம்
・
2 5・ 7
颅 脑损伤 后低钠血症 2 4例诊 治体会
马宏刚 贾英杰 高鹏 周建 国 鲁进强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病人 出现低钠血症 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方法 : 总结近 5年我科收治的 2 4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病 人 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结果 :3例病人低血钠症状恢复正常 , 例死于多器 官功能衰竭。 2 1 结论 : 早期发现低钠血症 的原因并及 时处理是 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 关键词】 颅脑损伤 ; 脑性盐耗综合征 ; 抗利尿激素不适 当分泌综合征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2 2 2 1) 4 0 7 — 2 10 — 7 5(0 2 0 — 2 5 0
本组 2 4例 , 1 男 5例 , 9例 , 龄 女 年 程 中每 日监 测 血钠 及 尿 钠 , 钠 、 钠 均恢 复正 常 后 血 尿
继续巩 固 3 。 d 2 结 果
11 一般 资 料 .
2~ 1 , 均 4 27 岁 平 3岁 。致 伤原 因: 伤 1 , 车祸 6例 减速 伤
4 , 例 加速伤 4 。 例 人院后均行头颅 C 检查: T 广泛性脑 挫裂伤 1 , 4例 硬膜外血肿 2 , 例 硬膜下血肿 5例 , 脑 内血肿 3 例。 入院时 G S3 5 7 , C ~ 分 1 C - 分 例 G S5 8 2 例 , C ~ 2分 9 。 中手术 治疗 1 G S91 例 其 4例 ,0例病人 1
颅 内不 同部 位 , 同性 质损 伤 均 可能 在 伤后 出现 不 低 钠 血 症 , 些 为 一 过 性 症状 , 些 较 顽 固而 难 以纠 有 有
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8 ・论
著 ・
M a y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1 5
中图分 类号 :R 6 5 1 . 1 5
文 献标 识— 8 1 9 4( 2 0 1 5 )1 5 - 0 0 0 8 — 0 2
D i f e r e n t i a l D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Hy p o n a t r e mi a a f t e r C r a n i o c e r e b r l a I n j u r y
1 . 2 病理机制 :颅 脑损伤导 致下丘脑和 ( 或 )垂体直 接或 间接 损伤 ,
引起 内分泌 功能紊 乱。可 出现下述2 种情 况 :①导致 下丘脑 视 上核 和
室旁核 的神经 细胞过度 分泌释 放A D H,使 肾远 曲小 管 和集合 管对 水
的重 吸收增 加、水 的排 出减少 、细 胞外 液增 加 ,导 致稀 释性 低钠 血
c a s e s t r ns a f e r r e d o t s u p e i r o r h o s p i t  ̄ s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m o r e s e r i o u s o f c r a n i o c e r e b r a l i n j u r y , he t h i g h e r i n c i d e n c e r a t e o f h y p o n a t r e m i a . T h e c u r e r a t e o f h y p o n a t r e m i a c a n b e i n c r e a s e d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b y r e c o ni g z i n g nd a c o n i f r m i n g o n e a r l y p h a s e o f S y n d r o m e o f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A n t i d i u r e t i c H o r m o n e ( S I A D H ) . I K e y w o r d s l C r a n i o c e r e b r a l i n j u r y ; H y p o n a r t e mi a ; D i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no g s i s
重型颅脑损伤致低钠血症28例治疗体会论文

重型颅脑损伤致低钠血症28例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的原因、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8例患者中出现脑性盐耗综合症(csws)的患者有20例,出现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患者8例。
26例给予治疗后低钠血症消失。
2例由于颅脑损伤较重导致脑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多伴有低钠血症,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诊断及治疗【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29-01低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治疗费用,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病人死亡。
我院神经外科2001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28例,治疗满意。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19例,女9例,年龄28~67岁,平均45.5岁,gcs评分4~7分,其中硬膜下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并发脑挫伤12例,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4例,弥漫性脑肿胀3例。
手术治疗26例,保守治疗2例。
1.2 临床表现 28例病人均在入院后2~10天出现低钠血症,血钠在98mmol/l~130mmol/l之间,其中以尿多为症状的有6例,尿量正常20例,以尿少为症状的有2例。
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0例病人出现头痛、呕吐,11例患者出现治疗中头部ct检查无明显变化但意思障碍逐渐加深。
1.3 治疗方法 6例多尿病人经过补液、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并监测尿量,如每2h尿量超过300ml,立即肌注垂体加压素6u,2周后症状消失,血钠恢复正常。
20例病人诊断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经过限制入水量,尿量少于1000ml/d,加用速尿20mg静推;每天2次,根据缺钠量适当加用3%高渗生理盐水,1到3周后血钠均回升至正常,2例病人诊断为脑性盐耗综合征,经过充分补充钠和血容量,14天后血钠正常。
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观察

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观察潘晨【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4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低钠血症分组,对照组(300例)未合并低钠血症,观察组(120例)合并低钠血症,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分析颅脑外伤合并低钠血症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
结果 GCS评分、年龄、损伤程度、颅底骨折、脑水肿、损伤部位、穿透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方面,两组差异明显(P<0.05);而年龄和甘露醇未见显著差异(p>0.05)。
经多因素分析发现,颅脑外伤合并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及GCS评分。
结论影响颅脑外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因素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等,临床护理时,应加强对上述内容的关注,强化护理干预,以便患者预后改善,降低低钠血症等发生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低钠血症;临床护理低钠血症为颅脑外伤患者多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出现在损伤后5-10日,与水钠电解质调节中枢部位第三脑室旁及下丘脑损伤有关,因以上部位的损伤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最后引起的特殊代谢障碍疾病[1]。
如果未及时处理,或者处理对策选择不合理,很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此,本文针对颅脑外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4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低钠血症分组,对照组(300例)未合并低钠血症,观察组(120例)合并低钠血症,对照组:160例男,140例女;年龄均值(40.36±5.14)岁;观察组:62例男,58例女;年龄均值(40.42±4.98)岁;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1.2.1 评估低钠血症检测前1日,告知患者第二日检测前保持空腹状态,清晨采集5ml静脉血,对血钠水平进行监测;血清钠水平低于135mmol/L,而且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表示低钠血症。
颅脑损伤病人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颅脑损伤病人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明确诊断中枢性低钠血症类型,区分治疗。
结果全部患者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
结论中枢性低钠血症一旦确诊,应根据具体类型予补钠补液或限水等治疗,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者出现脑疝而死亡。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枢性低钠血症;鉴别诊断;观察与治疗;注意事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比较常见,主要包括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二者临床易混淆[1],但治疗原则却完全不同,如果治疗不当,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2014.8-2015.8我院共收治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15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38.3岁。
其中重型颅脑损伤11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常规补充电解质及液体,发病第2天予鼻饲流食或进食。
其中(1)意识清楚患者出现精神不振、嗜睡者8例,厌食、恶心者1例。
(2)意识障碍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者6例。
1.3 辅助检查所有患者血钠<125 mmol/L,尿钠测定均>80mmol/24h,患者均经锁骨下静脉置管,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其中9例CVP>12cmH2o,5例CVP介于5-12cmH2o之间,1例CVP<5cmH2o。
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
1.4 治疗方法发现低钠血症后,均予动态监测血钠、尿钠、CVP、尿量及出入量,据此判断低钠血症的类型。
4例SIADH患者采取限水治疗,摄水量控制在800ml/天,应用速尿治疗,11例CSWS患者主要给予补液补钠。
2结果15例低钠血症患者中,4例诊断为SIADH,经限水血钠回升。
11例诊断CSWS,在扩容、补钠治疗后纠正。
其中1例低钠血症反复出现持续50d后完全纠正。
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20例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中治愈18例,死亡2例;27例符合脑性盐耗综合征,治愈20例,死亡7例。
结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对其进行正确诊治能降低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脑损伤;低钠血症;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DH)两类,其临床表现相似,而处理原则相反。
总结我院神经外科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47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讨论颅脑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及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特点。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中20例符合SIADH,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16~72岁,平均44.8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坠落伤3例,打击伤2例。
入院后均行头颅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12例,脑内血肿10例。
入院时GCS评分3~8分者27例,9~12分者3例。
脑疝者5例。
保守治疗15例,开颅手术5例。
伤后2~18天开始出现低钠血症,平均6.5天。
实验室检查:血钠111~128 mmol/L,血浆渗透压250~275 mmol/L,尿渗透压300~353 mmol/L,尿钠60~160 mmol/L。
另27例符合CSWS,其中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17~69岁,平均35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4例。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观察及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观察及治疗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特点及检查结果分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5例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21例,给予相应的治疗,总结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CSWS 组的中心静脉压(CVP)、抗利尿激素(ADH)显著低于SIADH 组,CSWS组血浆心钠素(ANP)值显著高于SIADH组,P 1;(3)尿钠排出增加(>20 mmol/L 或>80 mmol/24 h);(4)中心静脉压>12 cm H2O;(5)红细胞比容80 mmol/d),尿量增加而尿比重正常;(3)肝肾功能、甲状腺和肾上腺功能正常;(4)中心静脉压下降;(5)低血钠限水后病情不能纠正,反而加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CSWS 组的CVP、ADH显著低于SIADH 组,CSWS组ANP值显著高于SIADH组,P <0.05。
SIADH与CSWS的区别在于前者患者血容量增加,ADH分泌增多或活性增强且不受正常调节机制所控制,中心静脉压增高,尿钠高,过多的水在体内潴留,导致高血容量,低血钠,低血浆渗透[4]。
而CSWS患者血浆中心钠素(ANP)和脑钠肽(BNP)等增多,血容量减少,体重下降,尿钠高,CVP的降低也是诊断CSWS的可靠依据[5]。
如鉴别诊断困难,可实验性地给予补液或限水治疗。
补液试验即静滴等渗盐水,如果病情好转,考虑为CSWS;如无好转,则考虑为SIADH。
病情允许情况下,可应用限水试验,限制液体1000 mL以下,如果病情好转,考虑为SIADH;如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考虑为CSWS。
但试验性治疗可能加重病情,所以补液试验或限水试验,均需在密切观察病情下进行。
在治疗方法上CSWS患者则给予补液、扩容治疗,补液应在监测CVP下进行,指导补液量及补液速度,避免补液过度引发心力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病人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图分类号】r5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23-01
颅脑损伤常并发低钠血症,包括一般性的和中枢性的。
中枢性低钠血症是尿稀释功能受损伤后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低血钠高尿钠
综合征,包括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
颅脑损伤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在临床表现上通常被颅脑损伤和低钠血症掩盖,容易漏诊,是临床上影响颅脑损伤病人病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临床表现
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经 ct证实,脑挫裂伤重,颅内血肿形成,有明确手术指征,需急诊手术。
无肾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影响血清钠的因素。
2. 实验室检查
术后以首次发现低钠生化指标为准,依据一次以上清晨空腹血清钠2mmol/l或 80mmol/24h。
csws病人红细胞压积常偏高,而siadh病人红细胞压积常正常或偏低,siadh中心静脉压(cvp)多为升高或正常,csws病人cvp为降低。
监测体质量、中心静脉压指标是区分 siadh和 csws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心钠素(anp)、脑钠素(bnp)、精氨酸血管压加素
(avp)、adh等项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但目前大多医院尚无条件开展,因此,测量中心静脉压无疑具有最重要的价值。
如鉴别诊断困难,可实验性地给予限水治疗,siadh病人通过限水后低钠血症迅速好转,而csws不能纠正反使病情加重。
csws一般伴有血容量不足,如采用液限实验,可能会加重血管痉挛,造成缺血,加之临床上csws发生率高于siadh,故我们倾向用补液实验鉴别二者。
用等渗盐水静滴,如病人症状改善,则为 csws,如无改善,则为siadh。
但是要慎重,需要检测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因为对siadh
病人进行补钠和补水治疗有可能导致心衰和肺水肿。
4.3 治疗
单纯性低钠血症在消除致病因素和对症治疗后通常可以纠正。
虽然csws和siadh二者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却完全相反。
csws由于肾大量排钠,血容量减少,钠代谢呈负平衡,因此采取的治疗措施是补钠和补水,恢复血容量和钠的正平衡。
首先需快速补足血容量,提高血浆渗透压,以改善微循环。
补充盐的量,需要根据病人的血钠浓度及尿钠浓度、血容量进行综合分析。
轻度或中度缺钠病人,可根据血清钠缺失量,先给予一半,再加每天的需要量4.5g氨化钠,与所需水量用葡萄糖盐水补足。
重度缺钠者,一般先补给质量浓度为30 g/l的高渗盐水 200~300 ml以尽快升高血钠。
治疗过程中每日严密监测血钠、尿钠及 24h尿量,待血钠、尿钠均恢复正常后,继续巩固3d。
siadh的治疗重点是限制液体入量,常选用限水治疗。
具体措施
为(1)严格控制水的人量,每日入量800ml至1500ml。
(2)血钠低于120mmol/l时,可适量给以补充钠盐。
(3)速尿40mg静注,每8h1次。
(4)纠正激素失衡,acth 25u肌注,每日3次。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纠正速度,不宜太快,但目前尚不清楚最佳的补钠方案。
一般提升血钠的速率最好控制在0.7mmol/l以下,1d最大纠正量在于20mmol/l以下。
血钠达到130mmol/l时宜停用高张盐水。
应在数天内逐步纠正为宜。
低钠血症对颅脑损伤术后病人最大危害,是神元细胞水中毒,其结果会促使脑细胞的代谢及生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临床主要表现急性颅增高症状、意识障碍加深、癫痫发作和肌无力状,病情进一步发展,有发生脑疝的可能,造成呼吸、心跳骤停。
临床医师往往易误认为原有的脑损伤或脑水肿加重,而进一步加强脱水误诊误治。
因此对重症脑损伤病人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血电解质监测和综合监护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而积极预防和尽早地治疗低钠血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