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浅析科技问题翻译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研究摘要: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通过功能目的论视角来分析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的目的和特点,以及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高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一、引言1. 目的功能目的论认为语言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目的,翻译的目的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传递信息。
在高职科技英语翻译中,其目的主要包括传达科技信息、推广技术产品、促进国际合作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持原文的科技信息内容,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2. 特点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主要包括专业性强、术语繁多、逻辑严谨等。
科技英语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语言,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对翻译者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科技文章的逻辑严谨,文体严谨,句式复杂,需要翻译者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职科技英语翻译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才能完成翻译任务。
三、高职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保持准确性在高职科技英语翻译中,保持准确性是首要任务。
翻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准确理解,尤其是对于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和概念,需要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遗漏或曲解原文内容,确保译文表达与原文一致。
2. 注重可读性除了准确性,高职科技英语翻译还需要注重可读性。
科技文章通常使用较为复杂的句式和词汇,翻译者需要注意保持译文的流畅性和通顺性,避免过分拘泥于原文的结构,使译文易于理解和接受。
四、结论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视角,探讨了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分析了在翻译过程中的目的和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高职科技英语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注重保持原文的科技信息内容,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而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注重保持准确性、可读性和专业化,才能完成高质量的翻译任务。
希望本文对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提高高职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新闻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摘要:本文围绕着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新闻英汉翻译实践展开,从翻译的目的、翻译的实践、翻译的策略等方面对科技新闻英汉翻译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科技新闻翻译的背景和必要性,其次分析了目的论对科技新闻翻译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实例分析,探究了翻译的具体实践。
最后,本文以《科技日报》上的一篇原文为例,分析了翻译的策略,阐述了目的论在科技新闻英汉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目的论;科技新闻;英汉翻译;实践;策略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and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from the perspectivesof translation purposes,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necessity of translating scienceand technology new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guiding role of Skopos theory in transla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explores the specific translation practice through examples analysis. Finally, thispaper takes an article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kopos theory i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Keywords: Skopos theo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practice; strategy1. 研究背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新闻的内容日新月异。
目的论视域下信息科技文本英汉翻译探究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3, 11(9), 4043-4049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l https:///10.12677/ml.2023.119543目的论视域下信息科技文本英汉翻译探究——以《经济学人》杂志为例田永波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收稿日期:2023年7月19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1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2日摘要 信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丰富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科技的传播离不开以文字为基础的媒介形式,信息科技翻译的出现则架起了国家间科学技术沟通的桥梁。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为指导,挑选了《经济学人》科技板块中的相关语句进行翻译分析,并在文章最后指出翻译此类文本时需要注意的翻译要点,并明确译文为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需要做出适当的取舍和变通,以此为相关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科技翻译,翻译目的论,《经济学人》,翻译实践Exploration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Taking The Economist Magazine as an ExampleYongbo Tian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Received: Jul. 19th , 2023; accepted: Sep. 11th , 2023; published: Sep. 22nd , 2023AbstractThe ever-chang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T) has enriched the way people work and live. The IST spreads primarily through written words and other forms of media, and it has田永波served as the bri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change among countries since its emergence.Following the purpose, coherence and fidelity principles of the Skopos theory,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relevant sente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tion in the Economist for discussion. The final part of the article also pointed out the translation detail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while translating such texts, and clarified that appropriate choices and adaptations need to be made to conform to the expression habit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translation practices.KeywordsTranslation of IST,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 The Economist, Translation Practice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家间的技术交流,而科技英语恰好肩负着信息科技传播的使命与责任,同时科技英语代表了信息科技领域的最近进展与成果,因此信息科技文本的翻译对于该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的论视角下的科技文本翻译

4 0 目
一
这 种 桥 梁 的建 筑 结 构 已经 实 现 ,它 的完 成 是 现 代 科 学 的 伟 大成 就 。 例中 :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和 “ r e a l i z a t i o n ”都 是 名 词 化 结 构 , 插入 一条 斜 线 便 可 以纠 正此 错 误 。 ( 3 ) 大 量 使 用 长 难句 ( 1 o n g a n d c o m p l e x s e n t e n c e ) 科技英 语为 了准确 、逻辑 性强 ,通常使 用长难 句 。 在 一 个 句 子 中 通 常 同 时 出现 并 列 句 、 从 句 、 介 词 结 构 、 复 合 名 词 结构 等 等 。 以便 规 范 、 准确 地 传 达 信 息 。
取 自橡 胶 树 。在 运 送 世 界 各 国之 前 ,橡 胶 要 经 过 酸 处 理 和烘 干 。 ( 2 )名 词 化 使 用 ( n o m i n a l i z a t i o n ) 科 技 英 语 应 避 免个 人 观 点 、个 人 情 绪 , 保 持 科 技 英 语 的 客观 性 ; 名 词 化 结 构 可使 文 章 紧 凑 、 正 式 、客 观 。
口 张扬扬
河南大学外语 学院
I 摘 要 】科 学 技 术 迅 猛 发 展 ,对 外 交 流 日益 广 泛 ,尤 其 是 改革 开 放 中 国加 入 世 贸组 织后 ,科 技 文本 翻译 也 发 挥 越 来 越 重要 的作 用 。 上世 纪7 O 年代 ,功 能 目 的论 的 出现 为 科 技 文 本 翻 译 提 供 了新 的视 角 ,起 到 了重 要 的指 导 性作 用 。 它反 对 原 文 本 等 值 中心 论 ,把 委 托 者 的 要 求 即 “ 目的” 放 在 第 一 位 ,“ 功 能 目的论 ” 由于 中外 的语 言 、风 俗 、文 化 都 存 在 着 差 异 ,英 汉 互译 的过 程 中势 必 会 遇 到 困难 。 译 者 在 具体 应 用 时 , 可 灵 活运 用 省译 、增 译 、结 构 调 整 等 翻 译 策 略 以达 到 委 ຫໍສະໝຸດ 科 技 英 语 的 特 点
目的论视角下科技类文本中同位语的英汉翻译——以预测火山喷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科技类文本中同位语的英汉翻译——以预测火山喷发为例发布时间:2022-06-23T06:24:09.62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4期第56卷作者:王波[导读] 科技类文章是了解世界最近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同位语是该类文本中的语言特点之一。
王波******************科技类文章是了解世界最近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同位语是该类文本中的语言特点之一。
本文拟从目的论视角分析《预测火山喷发》中同位语的翻译。
结果表明:在正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前置法、顺译法和转化法可以运用于科技类文本同位语结构的翻译。
本文希望对今后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前置法;顺译法;转化法;科技文本;目的论一、原文来源本文分析的源语言文本是2019年7月/8月《发现》的一篇文章。
该杂志主要介绍当前世界上科学、医学等技术的发展。
本文分析的文章《预测火山喷发》是一篇关于火山喷发探测技术发展的科技类文章。
本文中同位语的翻译给翻译过程带来了一定困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因此,本文被选为分析对象。
二、理论框架1.简要介绍目的论及其发展历史目的论起源于德国,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
它强调翻译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由于不同的目的,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除了目的原则外,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也是目的论的基本原则。
根据连贯规则,译文必须与译文接收者的情况相一致(Reiss, Vermeer 113)。
忠实原则强调目标文本和源文本之间必须有连贯性(Reiss, Vermeer 114)。
目的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凯瑟琳·赖斯(Katharina Reiss)1971年出版的《翻译批评中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拉开了目的论研究的序幕。
在这本书中,赖斯将翻译的特殊功能作为她所认同的整体对等概念的例外,谨慎地将功能视角引入翻译(Katharina Reiss,Hans J Vermeer)。
赖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目标语的目的是在源语(Christine 109)的概念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实现对等”然而,她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对等是不可能的。
浅析科技新闻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浅析科技新闻的特点及翻译方法科技生活主导的今天,新技术、新事物的大量涌现使得科技新闻的翻译工作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尝试从信、达、切翻译理论浅析科技新闻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一、科技新闻特点科技新闻是对科学技术领域最新发生的事实报道。
相较于其他新闻体裁,既有新闻的共性,也有特殊性。
特殊性在于,它能将科学技术领域的科技内容与新闻的可读性密切结合,使得文章本体既正式、科学,又不枯燥、严肃,便于广大读者接受及传播。
1、新闻性,也称时效性,指内容要符合新闻实时报道的特点,内容为科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或发现,时间上是新近刚刚发生的。
2、科学性,指报道、传播的科学内容必须真实有效。
科技新闻中,存在大量的科技术语,要求用词精准,文字精炼,表述准确,有科学根据。
3、可读性,指文本要符合大众的接受程度,应用一定的科普写作技巧,语言形象生动,文章简洁,巧用比喻、解释以及背景材料,便于接受和理解。
二、信、达、切理论基础信、达、切是刘重德老先生提出,他认为:一部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和风格特点是完整的统一体,而翻译也必须是其完整统一体的如实再现;统一体分为内容、表达和风格。
因此,刘重德先生把泰特勒的三原则与严复的信、达、雅综合起来,根据个人翻译体会,提出了新的翻译标准:1、信忠实于原文。
用词精准,表达准确。
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有很高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报道主题往往隶属于某个专业领域的词汇和语句,因而译员必须了解相关领域知识以及科技术语,保证翻译作品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2、达译文通顺易懂。
译文用词造句应符合目的语,以求通顺易懂。
有些长难句和复合句,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汉语表达,因此要仔细推敲,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通俗易懂,可适当运用比喻和解释。
3、切切合原文风格。
不同于其它类型文本的翻译,科技新闻由于本身新闻性和科学性的特点,翻译时不需华丽辞藻的修饰,尽量避免语言的感情色彩,文字简洁、文章精炼,用最朴素简洁的语言最严格准确地传递出源语新闻的信息。
目的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39海外文摘0引言一直以来,科技翻译在翻译界备受重视,许多学者结合理论知识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比如,杨晨芳(2018)探析了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任琳、马媛媛(2017)探讨了关联理论视角下科技英语的翻译。
丁杰、孙勇强(2016)探讨了从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看科技英语文本翻译策略。
综上所述,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原则下对英语科技翻译进行了研究。
1 目的论内容及其法则翻译理论家Hans Vermeer 提出了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完成,所以翻译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法则。
目的论包括三个法则:目的性法则,它是目的论的核心原则。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作是“目的法则”。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连贯性法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性一致。
2 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翻译2.1 目的性法则的应用英语科技文本结构严谨、描述客观,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特点。
在词汇层面,通常大量使用专业词汇,外来词和合成词较多。
在句法层面,广泛使用被动语态及名词化结构。
在语篇层面,逻辑性强、结构严谨。
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从词汇层面讲,科技英语词汇来源一般分为三类。
普通词汇:expansion joint伸缩缝;beam channel 槽型梁;外来语:p r i m a t e 灵长类动物(拉丁语);analyze 分析(希腊语);构词法新造的词:合成法:pulse-scaler 脉冲定位器;派生法:antibiotic 抗生素;截短法:blog=web+log。
从句法层面讲:被动语态的使用: Computers are thought to have many re-markable powers.人们认为计算机有许多神奇的功能。
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科技英语翻译在国际科技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翻译工作的需求,必须有合适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行为。
目的论作为功能派翻译理论核心之一,对于指导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科技英语的内容及其特点入手,在目的论的视域下探讨科技英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科技英语,目的论引言:自古以来,中外学者对翻译理论的探讨始终没有中断过,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其代表人物有凯瑟林娜·赖斯、汉斯·弗美尔、贾斯塔·赫滋·曼塔莉和克里丝汀·诺德。
功能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弗美尔所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学派中最重要的理论。
一、功能目的论与科技翻译根据德国功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弗米尔的目的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
就科技翻译而言,弗米尔提出的功能目的论对于指导科技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都要由译文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和功能来决定。
二、功能目的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2.1 目的准则视域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目的准则是翻译必须遵循的首要准则。
在科技英语翻译的实践过程中,目的准则强调译者可以根据翻译所要实现的预期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1)删减法根据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原文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删除,例如:People also generally open the right side of their mouths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the left when they speak—the result of greater activation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face bythe left hemisphere.人类说话时,嘴巴右边会比左边张的略大一点,原因就在于左脑对右脸的激活程度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浅析科技问题翻译
摘要:近年来,我国每年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项目达一万余项。
这些科技合作和交流不仅日益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日益成为中国科技翻译发展的极好机会。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通过目的论的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对科技翻译进行浅析。
关键字:翻译目的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
科技翻译学是一门用不同语言反应同一共识真理的翻译科学,但翻译和科技文体翻译,有共通之处,却也有各自的特点。
本文将从功能目的论角度来探讨科技翻译的一些问题。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他有三项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主要是指译文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
连贯原则要求译文能够被读者所接受和认可,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忠实原则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并且和原文之间应具有连贯性。
这三条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在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的前提下,这二者又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
一、目的原则
在科技翻译是为了通过翻译达到科技信息的交流。
然
而科技文体大多涉及科技专业词汇,并且纯科技词汇或者半科技词汇则严谨规范单一,使用频率较低。
比如“promethazine”(异丙嗪)“Oc-tylene”(辛烯)。
所以为使译文达到交际目的,需译者对译文加释,以使读者理解。
例如“normal stress”中“normal”并不是平时经常用作“正常的,标准的,常规的”意思。
这里就需要加释上“normal”在这里表示名词或者形容词“法向(的),垂直(的、线),定向(的)”。
科技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译文的语言来表达原作者用原文表达的思想,已传达信息,使不能阅读原文的读者通过阅读译文来方便而又准确的获取信息。
而为了达到传播交流的目的,科技问题翻译还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化。
译文必须具备科技文章的特点,才能有特定的效果。
例:“The leakage current from each circuit conductor to the grounding conductor is to be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votage indicated by the voltmeter by the accurately known resistance of the resistor”
译文1:“从每条电路导线到地线的漏电是应该用有电压表显示的电压除以电阻器上的已知电阻计算出来。
”
译文2:“把电表所示的电压,除以电阻器所示的已知电阻,即计算出每条导线到地线的漏电情况”。
通过两个版本的译文对照,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翻译需遵循科技文章的语言特点,才能算的上是好的翻译。
译文1中原文的理解和译文的表达都没有错,但是却不是好的译文,因为它太长,太繁琐,太罗嗦,而修改后的译文2简洁流畅,条理分明,严谨准确。
二、连贯原则
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具体到科技翻译上来,就是一定要仔细阅读原文,同时注意英汉结构差别,然后仔细翻译。
例如:The film should be created with photoplotter,or have the same quality.
译文:底片是光绘机制的,或具有相同的质量。
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译文的意思却不好懂,“具有相同的质量”这里表达比较模糊。
这里为达到语内连贯的效果,可以根据汉语的逻辑关系,通过词汇手段把整个技术概念表达清楚。
可以将句子改译为:“底片要用光绘机绘制,或具有与光绘机绘制同等的质量。
在科技翻译中,为达到连贯性的原则,我们需要仔细斟酌翻译,从词义和句式方面双重考虑。
三、忠实原则
这是由诺德提出的。
他认为,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
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则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
在任何有关科技的翻译中,翻译工作者需要要有尊重事实的客观态度,不允许随意更改数据,回避不易翻译的文字(事物),更不能,也决不允许加进译者的主观臆断和妄加评论。
例句:本文应用G1/G/1排队模型的逼近解,导出高负荷铁路系统中平均等待时间的计算公式,立论有据,结论合理,对铁路运输及设备数量计算有使用价值。
译文:The paper advances the computation formula for the average waiting time of high operating load railway system with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to G1/G/1model.The point made is well-founded and the result proves reasonable.Hence it is of practical value to the railway transport and computation of equipment quantity.
例句中“立论有据”形容的是“计算公式”,而“结论合理”则指的是“应用该公式所得的结论”合情合理,所以译文需增补信息“of its application”以便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
此外,“铁路运输”实指“铁路运输的组织管理”应增补“organization”。
可见,译者可以据其意进行适时增补,来更加忠实于原文,使译文读者解读成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否则就会带来翻译失误。
四、总结
从翻译功能论上讲,面对庞杂的科技翻译文体,和繁多的专业词汇,要想达到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译者不仅需要熟练的掌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还需掌握一些逻辑思维的知识,并且要努力掌握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并且将这些知识可以在实践中熟练运用起来。
(导师:刘凤山)参考文献:
[1]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郭长铭《专业科技英语阅读教程》(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 43
[3]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慧兰《科技翻译论著集萃》(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37,134-136,199,
[4]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2
[5]王雪梅《基于功能翻译目的论的科技论文翻译失误研究》(J)2013
[6]韩竹林王建《翻译目的论视域下的诗歌翻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