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发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经营与发展理论的迅速兴起和传播,引起了全国各城市的普遍关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为经营城市资产、挖掘城市资源、拓展城市空间提供了新的领域与手段,打开了各级政府城市发展建设的思维空间。从上海浦东新区建设规划到“长三角”和珠江“泛三角”的跨省市区的区域规划功能布局,都无不体现经营城市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理念。效仿区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我区的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满洲里市、海拉尔区、集宁区、伊金霍洛旗等一批城市,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实践,掀起了大规模经营城市、建设城市的高潮,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城市建设规模越大,发展越快,越需要各级政府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城市经营和发展,打造城市品牌,更加理性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城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新理念

关于城市经营与发展,城市政府和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样一种思路,就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运作与管理。其核心是将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思想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的全过程。遵循经济规律、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及其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勿庸违言,经营城市不是单纯和片面的扩大城市、改建城市,搞标志性建设和政绩工程。而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市的经营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的经营与发展,至少应把握三个观念:一是泛资源观念。即把城市看作是资源整体,包括土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由此延伸的城市无形资产,如城市形象、城市精神,政策、制度、理念和各领域所产生的社会文化需求等等。二是价值观念。即城市的资源通过经营都可以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方式,作为现金资本并能进行再投入。但应当重视城市资源的特殊性、有限性,避免过量地靠资源获取资金,也就是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更不能吃子孙的饭。要有计划地开发、合理利用,兼顾城市功能与环境,实现人、自然、经济、社会各系统间和谐发展,走内涵式、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和谐理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将趋于和谐,城市自身客观的资源和属性,决定了它做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必须与其他自然和社会资源一样,进入市场领域,接受并适应市场规律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规律的作用,从而实现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发挥其内在生机与活力。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一直沿用“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的建设管理模式。在传统体制下,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只是为社会提供生产、生活条件的无偿服务型、共享型的公共产品。在这种管理建设发展的模式下,政府只注重了社会

效益,忽视了经济效益;注重了公益性,而忽视了收益性,造成了长期的城市资产浪费和城市建设发展欠帐等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人们用新的眼光重新认识和审视城市,用价值规律衡量城市,认识到了城市是国家长期巨额资金投入的结果,是一笔巨大的国有资产,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这些资产进行重组、营运和盘活,解决城市建设资金长期存在的匮乏问题,实现以城保值、以城增值、以城兴城的市场化道路。然而,在盘活城市存量资产的同时,城市经营和城市的发展又给城市政府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突出的就是城市地标不断被修改而且越来越高;相反城市绿色生态系统却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少;片面求大、求洋、求新、求怪;建筑风格不协调、照搬、雷同,城市形象杂乱;珍贵的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几乎成了所有城市的共同点,最终演变为社会问题,我们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的实践

近几年,我区许多大中小城市,在学习借鉴区外经营城市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城市建设发展的路子,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发展的新机遇,为今后挖掘城市资源,整合城市资产,搭建融资平台,广辟投资渠道,提升城市品位,开辟了一条现实通道。但是,随着城市的较快发展,城市资源的实物形态不断转化为价值形态,社会服务和保障出现了相对滞后的局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必然成为各级政府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

首先,必须明确: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城市政府是管理和经营的城市主体。如果说,在市场经济始建初期,城市政府经营城市,把眼光和立足点放在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上,放在从行政指令向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上,对于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城市政府在经营城市上应把目光和着力点放在从微观管理,转向对城市整体资源的发掘、利用、经营和对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放在城市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上。不仅要对自身行政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解决好“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问题,更应当把构建城市和谐的管理体制,解决好影响构建和谐城市的观念、体制、价格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城市环境,做为落实中央国务院具体措施。

二是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城市规划之中

规划是城市经营与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城市建设的龙头。从规划入手,严格控制城市各类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是城市政府实践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市发展的基础。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以规划为龙头,把城市经营和发展的重心前移到规划各个环节,加强对城市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宏观控制,充分发挥规划在功能分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潜在效益,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和谐城市意义重大。加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力度,强化规划对土地供应和城市资源的保护指导作用,建立起保护和控制资源的规划体系框架,把潜在的资

源变成人文化、资金化的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把规划的龙头作用发挥好了,从源头上把握土地等资源要素的流转,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有一个详和的生存环境。

三是以科学经营城市为主要手段建设城市,拓展资金渠道

城市建设的着眼点应当在于开辟城市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全面有序、依法放开经营性项目建设市场,推进市场化进程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调。近年来,我区的一些城市也在拓展城市建设资金上做了一些探索:如,呼和浩特市从2000年到现在,全市土地总收益达百亿元,用这笔资金进行了20多个城建项目的改造建设;市区两级政府还通过利用级差地租,调整规划等手段,不仅解决了政府办公场所、职工住宅等大批建设项目,还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扩大了城市规模;再如鄂尔多斯市将东胜区的优势土地进行拍卖,建设新区;东胜区通过拍卖城市道路冠名权,拓宽和打通了多条出口路;目前我区多数城市基本形成了“多渠道融资”的格局。

四是用经营城市的方式管理城市,盘活城市资产,构建和谐城市

按照国家“建立法制化监督、长效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管理体系”的目标,我区也将在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青岛、大连等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管理重心下移、事业单位改制等对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市政设施及产品的招、租、挂、拍等市场运作,盘活了城市资产,积累了城市建设资金,为构建和谐城市奠定了物质基础。如对道路保洁、养护和绿化等作业权,区街绿化、生态林建设等环境整治工程以及市内线路、旅游线路、景点公厕、冷饮摊点、书报亭等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或定向招标,推进无形资产的有形化运作。扩大对道路、桥梁、广场等设施的冠名权,对户外广告等资源进行公开拍卖,盘活存量资产。

(三)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塑造品牌城市

在当今市场竞争诸要素中,城市的功能、人性化环境、影响力正在日益成为城市的核心部分。按照一般规律,人物、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市场资源更容易流向地理位置优越、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和知名度高的城市。城市间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特别是人文环境的竞争,而人才的聚集靠的是城市的吸引力,靠的是城市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说到底城市间的竞争就是城市品牌的竞争。

城市政府领导城市工作,既是监管人又是经营者。在监管方面,主要是引导和规范城市的发展;在经营方面,主要是对城市进行经营决策、保持各系统平衡,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各类资源特别是人文资源更加和谐匹配。经营一座城市,就是经营一个和谐品牌。

城市的品牌,出自城市的特色。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肯定不会有永久的魅力。特色是城市保持永恒生命力的基本因素,失去了特色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凡是去过欧美的人,都

有一个共同的感悟,那就是一个城市一个特色,但共同的特性是适合人居,城市不论大小,都很和谐。我国的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特色是全方位的国际化和强大的经济服务功能,苏州、杭州的特色在于现代化城区与江南水乡风格的交融及人间天堂的传统美誉,而青岛、大连、厦门等城市的特色则定位于美丽的海滨开放城市,最适合于人类居住。所以,不论欧美还是我国上述各城市,其魅力和竞争力都不言而喻。那么,我们内蒙的城市特色究竟是什么?有些城市过去说是塞外历史文化名城,但历史文化的气息一点都看不到;有些提出了“红瓦绿树、蓝天绿地”,但城市规划设计整体缺少和谐的内涵和活力。多数城市除去少量的红瓦和零星的绿树,天并不蓝、地也是人工绿。新区建成旧区,旧区又天天处于“改建”之中,大片大片地被推倒重来。巨大的浪费不说,城市千篇一律,根本看不到自己历史的传承和发展轨迹,城市永远都在维修和改造之中。

特色是城市风格的象征,将这一风格融入与此相称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中,就能增强城市的魅力。保持和发展但不拘泥于传统风格,正确把握历史文脉与时代气息的有机融合,是中外名城建设始终不败、保持品牌,一直追求和遵循的原则。对于任何城市而言,在建设发展中都应力求保持或形成其特有的风格,新区则可以充分展现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与成果,处理好环境与人居的关系,让人感到舒适、便捷,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强调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与把握,增加外在魅力。作为地处北疆、少数民族聚集区,我们必须始终准确地把握好历史、民族、风俗、文化、自然等形态特色,充分做好草原、蒙古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文章。要强化规划与设计,着力塑造多样化、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布局、空间形态和单体造型,以构成城市的独特内涵和品质,展现其诱人魅力。发挥优势,提高城市吸引力,就是打造城市品牌。要增强城市吸引力,首先要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吸引外来投资的相对优势。要逐步把城市建设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强化发展意识,把城市做强;强化精品意识,把城市做优;强化环境意识,把城市做美,更宜于人居,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城市靓丽的品牌。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许多特大城市大力立交桥,以缓解城市臃堵问题,目前城市立交桥已经成为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许多城市立交桥修建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新的堵塞点,很多立交桥上面赫然耸立着双向红绿灯控制交通,令世人惊叹。例如,北京是国内最早修建立交桥的城市之一,北京的立交桥数量众多、形状各异,从空中看有不同的造型和图案,多种多样的立交桥虽然美化了首都,却让北京的驾驶者不知所措。立交桥设计的非常复杂,对于路况不熟的驾驶者来说,尤其是到北京办事的外地驾驶者,在立交桥上行车是件非常头痛的事情,经常发生上得去、下不来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片面追求立交桥的视觉效果和美观度,而忽略了立交桥的功能是提高车速和通过能力。一般而言,实现立交桥功能的根本途径就是让驾驶者快速学习和掌握通行方法。所以,立交桥的设计应当以行车人员为本,设计力求实用,通行方法要简单易学。因为对于驾驶者来说,简单的重复是最快的学习方法,不同的立交桥的通行方法越相似,行车通过的时间则越短。但是,现实生活中,北京众多的立交桥中,不同的立交桥左转、右转、直行、掉头走法都不相同,同一条环线光一个左转弯就能有三四种走法,再加上标志牌和行车指示不够完善和清楚,从而造成堵车严重的交通问题。另一方面,就一座立交桥而言,修建完成后,如何发挥该立交桥的功能呢,换句话说,如何将它的功能开发出来呢?清晰的标志和行程指示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城市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立交桥,城市现代化的进程看似加快了,但城市交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另一个典型问题是交通岛的设计问题。交通岛的功能是为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和保障行人安全,在车道之间设置的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包括导流岛、中心岛、安全岛等。由于交通岛占地面积大,如果是中央环岛的话,车辆绕行延误行车时间,车流量大的情况下,还会延误车辆通过时间,所以现在城市道路设计很少用中央岛、导流岛等交通岛做交叉口渠化了,一般采用平面画线式加以指示,这种措施可以达到两种效果:其一,起到了交通岛为驾驶员指明行车方向的同样效果;其二,交通流量大时可以压线行驶,可以临时停放交通事故车。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城市仍然盲目学习过去的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在城市的入口处设计大的交通岛,并提供行人休闲的设施,进而演化成交通广场,人为地增加人车混流,埋设很多交通隐患。实际上,交通广场应当禁止行人通行和休闲。

(四)城市广场建设要以人为本,选址应与社区布局相结合

城市广场是城市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它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而具特色的休憩空间,主要包括有市、镇、区的中心广场、宗教广场、城市中的纪念性广场、建筑前庭广场等。城市广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内最具公共性的开放空间,它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享受空间和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等活动的公共场所。而且,城市广场也是传递城市文化、弘扬城市的重要载体。它不但丰富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及景观特色,并且更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所以,城市广场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一个热点,各地城市兴起了广场建设热潮。但是,我国很多城市在广场建设方面观念陈旧、追求奢华、追求面积、追求形象,广场设计缺乏与城市总体空间的联系,很多广场成为交通广场、集会型广场,缺乏对人的关怀。例如,武汉的洪山广场,位于一个六岔路口,总面积万m2,是武汉最大的广场。它曾因是武汉最大面积的广场、拥有武汉最大面积的观赏草坪以及最大面积的楚文化铺底图案而被誉为中南地区一流的城市广场,广为其他城市效仿和学习。但是,从选址角度看,在一个道路交叉口设计一个城市广场,选址本身有误。一是行人在通向广场的路途中形成人车混流,影响通行车辆的车速,引起交通堵塞,并易发生交通事故;二是在交通闹市区,噪音和汽车尾气造成的空间污染极不适宜市民的休闲;三是广场远离市民生活区。从广场设计角度看,追求大尺度的广场空间缺乏亲切感和舒适感,同时,因片面追求视觉效果,绿化单调,广场使用效率不高,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盲目追求图案化的表面化造型而缺乏文化交流活动的场所,最后陷入文化表现形态单一的僵局。[3]再如,武汉鲁巷光谷广场位于一个六岔路口,四周是人口密度很高的高校集聚区,往东一公里处是华中科技大学,两公里处是光谷腹地——关东科技园。往南,约三公里处,是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南湖。往西一公里处即到东湖,再走就是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市区。往北两公里处是地质大学。据说若从天空俯视,那银色的布幕呈一只鸽子飞翔状,非常美观。广场内修建有各种健身休闲设施供居民使用。但是,地处交通要道和人口密集区的鲁巷光谷广场也是一个交通环岛,行人穿行其间干扰车辆运行,车辆绕行也延误通过时间。2005年,光谷广场建成地下通道,通道穿过珞喻路,并连接鲁巷购物广场地下超市,在广场上活动的市民人数更不断增加,2007年光谷步行街正在修建,其交通秩序及人流状况不容乐观。实际上,因缺乏便民的小型休闲广场,在很多交通要道附近,已经自发形成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娱乐空间。如,鲁巷光谷广场之外的东北角、光谷大道与珞喻大道的交汇处已经成为附近市民集聚、休闲、娱乐的主要空间。然而,从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精神出发,一个城区的城市广场的选址尤为重要,环境安全、步行化、通达性、噪声小污染少应当是基本的选址原则,应当与社区布局相结合。应尽量避免在闹市区、在交通要道和交叉口修建大型广场;其次,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多样化原则,设计休闲空间和休闲设施,来更好地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高品质的文化生活需求。目前,很多中小城市都在修建城市广场,尤其是借新区开发之际大兴

土木建设豪华大广场,城市形象确实改变了,但是因广场远离居民生活区,人气聚集不足,广场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而居民需要的休闲空间又极度缺乏,“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都成了一句空话,并为城市未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总体而言,城市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不断膨胀要求人们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因此,理性认识城市广场建设的原则,切实落实发展观,对城市建设、城市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至关重要。

(五)城市雕塑要挖掘文化内涵,追求城市特色

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的公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大致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娱乐性、宗教性五类。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城市雕塑艺术作为城市特色构成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城市雕塑不仅成为美化市容的主题构件,最主要的是作为记载当地文化、历史延续的载体,它不仅传承历史、弘扬优秀文化,同时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而成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投资点。

城市是一个空间实体,因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性格,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应当是城市个性的组成部分,成为彰显一个城市个性的重要途径。作为审美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雕塑艺术代表了本城市、本地区的文化档次和精神风貌。某些城市的雕塑作品,由于反映了该城市或地区某些方面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艺术上又比较成功,受到公众的喜爱,从而被公认为该城市的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地标后,并成为着名的景点,可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可为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具有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例如,哥本哈根的“海的女儿”,广州市的“五羊石刻”,纽约的“自由女神”、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等。可见,不同的城市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符合自己城市性格和文化特色的城雕艺术。[4] 与欧洲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城市雕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很晚,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各级城市政府都认识到城市雕塑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作用,城市雕塑越来越受各级城市政府的重视,雕塑和标志性建筑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建设对象。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城市雕塑最多的国家,而且,雕塑建设的热潮仍很高涨。但是,许多城市雕塑形式放弃了对于艺术个性、格调、品位、深度和境界的追求,其外观形式不断标新立异,花样翻新,但其文化内涵却越来越稀薄、越来越肤浅,造成一种浮夸之风。例如,2006年7月12日,比自由女神还高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在郑州落成后,2007年5月底,又传出了河南永城市政府耗资3000万元建全国第一高历史人物雕塑——刘邦塑像的消息。花巨资让帝王将相争相复活的做法一时引发社会热议。在争论余波未平的时候,2007年9月又传出高邮要建世界之最的巨型尧帝青铜雕像的消息。这尊尧帝雕像为世界最高的青铜雕像,99米高,需要青铜2200吨。项目建设方还将在尧帝塑像体内设灯光隧道和观光电梯,可升至头顶,观众可在塑像体内的多层平台向外观景。根据设想,竣工后该雕像将成为扬州吸引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内外游客的文化地标。与此同时,很多市民在质问,“穿膛而过”的尧帝雕像是对始祖的祭奠还是蹂躏?与此相比,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布鲁塞尔的撒尿小童”的高度仅有50厘米高左右,占地不足10平方米,但因其凝聚了民族精神的历史传说,使其三百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著名的旅游热点。所以,在城市的不同位置应选择城市雕塑的不同主题,分别表现城市的历史、发生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展望城市未来、表现城市特色等。这些主题可以表现伟大的题材,也可以表现细小的题材,应该因地制宜。

城市雕塑作为产生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城市形象的凝缩,更是城市文化品位不可或缺的象征。城市雕塑是社会需要的结果,有很强的公共性,应当体现社会的共同理念、共同需要和共同信仰。城市雕塑要讲究艺术性、要与环境协调、要

有明确的文化定位、切忌在创作时不顾城市的文化历史、不顾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不顾城市独特的环境,不顾城市的文化定位,盲目追求“欧化风”、“广场风”、“大雕塑风”,似乎雕塑建得越大越好,如此下去,往往会弄巧成拙。而且,绝大多数城市雕塑都是政府出资建设,少则投资数十万,多则高达上千万,甚至上亿,变成所谓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劳民伤财,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结语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对于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而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应当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事物发展的基本;其次要能认真吸取国际、国内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能深刻各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成功经验;再次,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竞争正变得日趋激烈。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交通秩序、城市形象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竞争力。各级城市政府在求新、求异、求快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真正把握城市化本质要求、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挖掘和培育城市特色和内涵,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城市和区域、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随着以快速城市化进程为特征的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耕地(特别是城郊高产良田)锐减、能源和资源的浪费、环境质量的恶化等问题已经日益凸现,部分城市化地区资源、生态和环境状况严重恶化,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障碍。在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人均资源)的国情背景下,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冒进式发展而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和城市建设失控问题,建设宜居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城市化道路。

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

: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对现阶段基本国情和新发展要求的科学判断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是仍然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进入新世纪后,基本国情又表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些特征的科学判断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报告详细阐述了现阶段经济增长、体制改革、人民生活、经济结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既包括正面的成绩,也包括负面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困难和问题进行这样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还是第一次。明确这些阶段性特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国情,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非常重要;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科学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具有重大意义。这些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是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二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明显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拉动,消费需求启动缓慢;制造业规模较大,但技术结构偏低,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下游。三是物质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生态逐渐恶化,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第二,发展不够协调。近几年在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很突出。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较慢,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较慢,地区差距仍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三是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还不够协调,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第三,发展不够全面。经济发展领先,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一是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和公民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二是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文化建设还不能适应这种新变化,还不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的要求。三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管理社会的难度明显增大。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等方面积累的问题很多。 第四,发展不够公平。虽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利益分化问题日趋严重。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二是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村贫困人口有两千多万,城镇低保人口有两千多万,低收入人口还有一亿多。三是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利益矛盾比较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严重影响着社会和谐与稳定。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我国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呈现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五大发展趋向。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但机遇大于挑战。全面认识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既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背景,也是我们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的现实要求。 全面把握和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青年的个人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青年的个人发展 学员号401020 姜苏容法学院 关键词:突破、挑战、选择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而当代青年的个人发展则不仅关系到他们本身,大学生家庭,更加关系到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未来几十年中的发展。将当代青年的个人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已被许多专家学者所采用,鉴于本人不管是在社会阅历,专业水准还是论文水平方面都极为有限,故希望采用较为初级的方式来完成此篇论文。下面,我将通过对三部电视剧的简单剖析来得出科学发展观与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的有关结论。这三部都为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反映当代社会现状的电视剧,它们分别是《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和《蜗居》。 当代青年的突破 狭义上的当代青年可以用“80后”来涵盖,社会上对于其的探讨也早已不绝于耳,而《奋斗》和《我的青春谁做主》则是其中较具说服力和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固然有其偏离真实生活的成分,但这并不影响其反映现实世界.这两部剧有一个强烈的共同点,那就是当代青年有活力,有思想,有追求,这些无一例外都是“80后”的优势。 《奋斗》中的陆涛对自己的事业有着坚定的追求,不甘于平庸,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有落亦有起;《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的赵青楚是名校的高学历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楚的定位,不会因为母亲的反对而轻易放弃梦想,终于在业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清楚的看到当代青年敢闯敢拼的特质,同时也看出了“80后”一代在精神上的独立性远超前人。这些可以从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上看出。所谓职业价值观即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则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第一,择业的竞争意识增强,当今中国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而当代青年们追求的也早已不是粗茶淡饭的安逸生活。他们需要竞争,渴望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样说固然有追名逐利之嫌,但考虑到他们肩上所背负的对家庭的责任,任何人只能承认此举无可厚非。第二,择业的自我意识突出,这应该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的趋向,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青年人的就业选择。以《青春》中的赵青楚为例,大学毕业后,其母劝其回到上海工作,以便就近家中。但独立的青楚对就业有自己的想法,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经过与母亲的“斗争”,她终于得以留在北京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究其根源,是在价值观上更加突出自我使其敢于坚持。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这恰好与当代青年的就业观乃至价值观不谋而和。但是,在此基础上当代青年应该同步完善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这要求当代青年重

改革开放与我的家乡金华

改革开放与我的家乡金华 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合流同污而投身汩罗,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神话。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新的抉择就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流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勇敢的抉择,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正确的抉择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抉择的解读。 我的家乡金华三面环山夹一州,盆地错落涵三江。地处浙江中部,是建设中的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金华农业文明悠久,“上山遗址”发现了轰动世界的万年稻作遗存,把长江下游的稻作历史上溯了2000年,表明了长江下游是世界稻作和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之一。金华具有2200年建制史,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盛誉。南宋金华学派经世致用、重农务实,提出惠民图强主张。明太祖朱元璋称金华为浙江之心。其“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战略区位,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所倚重,素有“小邹鲁”之称。建国以后,金华被誉为五谷丰登的金色盆地。自汉始,金华历代名人辈出,贤臣名将,学者人才,丹青妙手,民族英雄,灿若星河。骆宾王、宗泽、吕祖谦、陈亮、朱丹溪、宋濂、李渔、黄宾虹、邵飘萍、何炳松、陈望道、冯雪峰、吴晗、艾青、严济慈、蔡希陶、施光南等都诞生于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改革开放30年,金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浙中城市群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大市、平安金华建设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个“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的浙中城市群正在加速崛起。一是块状经济特色鲜明,一批具有鲜明特征和抱团优势的产业集群快速成长。2007年,金华的小商品、五金、木雕等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佳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的汽摩配、小商品、五金机械、医药化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轻工纺织、新型建筑材料等八大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利润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9%和80%。特别是汽车工业势头强劲。二是市场贸易繁荣兴旺。全市拥有众多的各类市场,有超亿元市场44个,2007年商品交易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三是内外交通便捷顺畅。重点规划建设的有8条高速公路,其中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金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围绕“半小时交通圈”,重点建设金(华)义(乌)快速路等8条城际快速通道,城市群内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四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五个强市”为载体,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舒适宜人,社会生活和谐有序。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党委领导发动、政府主导推动、部门服务联动、农民主体行动、社会共建助动、市场龙头带动”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新格局。金华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近,建设部把金华列为中德政府合作“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候选城市之一。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62亿元,人均GDP达4199美元,财政总收入187.4亿元,外贸出口总额75.5亿美元,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855元和6971元。金华人民为此而欢欣鼓舞,为此而精神振奋!这是改革开放带来了和煦的春风和甘甜的雨露,让金华450多万人民的热情不断迸发,让八婺大地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社会各方人才的智慧高度凝聚,切实改变了城市和乡村的面貌,切实给金华人民带来了无限的福祉,切实走出了一条全面小康之路。

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

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

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发展

科学发展观与城市发展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经营与发展理论的迅速兴起和传播,引起了全国各城市的普遍关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为经营城市资产、挖掘城市资源、拓展城市空间提供了新的领域与手段,打开了各级政府城市发展建设的思维空间。从上海浦东新区建设规划到“长三角”和珠江“泛三角”的跨省市区的区域规划功能布局,都无不体现经营城市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理念。效仿区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我区的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满洲里市、海拉尔区、集宁区、伊金霍洛旗等一批城市,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实践,掀起了大规模经营城市、建设城市的高潮,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城市建设规模越大,发展越快,越需要各级政府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牢固地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城市经营和发展,打造城市品牌,更加理性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城乡。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新理念 关于城市经营与发展,城市政府和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样一种思路,就是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市场手段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运作与管理。其核心是将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思想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的全过程。遵循经济规律、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及其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勿庸违言,经营城市不是单纯和片面的扩大城市、改建城市,搞标志性建设和政绩工程。而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市的经营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的经营与发展,至少应把握三个观念:一是泛资源观念。即把城市看作是资源整体,包括土地、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由此延伸的城市无形资产,如城市形象、城市精神,政策、制度、理念和各领域所产生的社会文化需求等等。二是价值观念。即城市的资源通过经营都可以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方式,作为现金资本并能进行再投入。但应当重视城市资源的特殊性、有限性,避免过量地靠资源获取资金,也就是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更不能吃子孙的饭。要有计划地开发、合理利用,兼顾城市功能与环境,实现人、自然、经济、社会各系统间和谐发展,走内涵式、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和谐理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将趋于和谐,城市自身客观的资源和属性,决定了它做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必须与其他自然和社会资源一样,进入市场领域,接受并适应市场规律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规律的作用,从而实现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发挥其内在生机与活力。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一直沿用“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的建设管理模式。在传统体制下,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只是为社会提供生产、生活条件的无偿服务型、共享型的公共产品。在这种管理建设发展的模式下,政府只注重了社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sixth edital) 唐述春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个人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我们规划、推进个人成才、加快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个人发展的科学可以说是时代为我们提出的全球性课题,现实在呼唤一门新兴的科学——个人发展观,这个个人发展观至少是融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决策学、养生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对策论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得出,个人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全面兴旺。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家庭事业全面兴旺为根本指针谋发展、促发展,努力营造个人全面进步所需的多领域、多文化、多环境的系统性需要,切实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让所有外在资源与内在动力真正围绕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发挥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要统筹学习与实践,统筹自我发展与广结良缘、统筹做事与做人、统筹消费与赚钱、统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个人发展上就是推进的过程要做到可持续性,并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个人全面成才及家庭事业全面兴旺。坚持走出一条稳定性好,可持续提升的发展道路,谋得经得起时间与空间多维变化考验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入分析发展过程中各阶段实际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个人发展实现家庭与事业的全面兴旺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运用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个人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抢抓机遇,努力奋斗,更好地完成各成长阶段我们肩负的发展任务,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能力建设的各个环节,学好用好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以点: 首先,必须紧密结合个人实际,针对个人发展目标,拟定自己的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 既然说是个人发展观那么决定权就应当在于个人手中。有些人从读书到就业都没得自己做过主,个人发展的方向完全交给了别人,当他终于摆脱他人的代办,又到了上有老下有小谋生才是最重要的阶段。他的一生幸福与否在个人发展上他的内心没有遗憾那是假的,造成这种个人发展不能自主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的文化意识,长期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教育,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崇师、尊老、忠君、“三纲五常”的意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自己

科学发展在家乡

科学发展在家乡 山东临沂2009年科学发展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困难的考验,市政府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文化强市建设上了新水平。 (一)坚持扩内需、调结构,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及时制定出台扩大内需和推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抓落实,经济运行持续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1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3%左右;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1.5亿元,增长14.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73亿元,增长19.1%。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好。粮食生产连续6年增收,综合亩产和总产分别达到416.7公斤和456.1万吨,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新建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94.3万亩、累计达到360万亩。工业生产较快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实现利润、利税分别增长18.8%和16.8%;实施工业发展振兴规划,新增利税过千万元企业104个,新创中国驰名商标8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服务业快速提升。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7.84%,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2%,临沂商城商品交易额突破600亿元,首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博览会、山东省第十二届广告节等大型会展活动成功举办,被评为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节能减排工作成果显著。累计淘汰294条落后产能生产线,关停取缔或停产、限期治理了2439家环境安全隐患企业,实施了189项水污染防治和总量减排工程,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下降。 (二)实施城镇化主导战略,城乡环境面貌有了进一步改观。健全完善规划体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创城和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显著进展。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北城新区、涑河片区、滨河景区、临沂大学二期等重点工程及陷泥河、南涑河治理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3426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万多盏,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专家组考核验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房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完成29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竣工农村住房12.8万户,实施危房改造2万余户,新增户用沼气4.8万户,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125.4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80%和70%。交通、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沂河生态路实现全线贯通,206国道临沂绕城北线及岚济路临沂至费县新庄段等公路建成通车,主城区实现了四环闭合通行。临沂机场改造提升土建工程完成,新开辟航线4条。电网建设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 (三)稳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临沂商城公司化改革和中通飞燕汽车公司等企业改制重组依法规范实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间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75万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占国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80.8%。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健全银政企沟通合作机制,推行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等办法,建立和拓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贷款风险补偿体系,支持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全市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347亿元,是上年的2.2倍,其中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69.5亿元。完善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保障制度,土地增减挂钩实施规模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被授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基本完成,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政务大厅行政审批实际提速88%,政府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被国家人事部推广。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强化以商招商、资源招商,全年引进利用市外资金同比增长15.9%。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外经贸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4.2亿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05亿美元,被评为全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市。

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

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 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 城市管理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准确定位城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一方经济、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走依法管理与亲民管理相结合的新路子。 一、树立科学的城市管理思想 科学的城市管理思想,就是围绕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总目标,适应城市前进发展的步伐,时刻更新观念,革除因循守旧的陈腐意识,结合实际,有所超前,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一)要坚持以城市发展为中心。一个城市的环境好坏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前景,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必须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长远战略目标,牢固树立“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增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城市环境的“强磁场”效应,进而汇聚人力、物力、智力和财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城管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城管理念,着力解决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就业、谋生等问题。绝不能一味强调杜绝、取缔、清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疏导,在疏导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管理。 二、要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发展,重点从二个方面强化工作的落实要全面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管理,围绕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城管工作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建立起促进和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转变工作指导和发展方式,转变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实践推进的着力点落实到具体工作项目上,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民生问题,打造创新务实、高效的服务型城管,积极探索,积累学习实践活动经验,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一)重点强化科学发展城管工作意识,自觉融入全市科学发展的大局。 (1)强化区域中心意识。坚持城管工作以打造区域经济中心一流城市管理水平为目标,从构建和谐、魅力邯郸,实现三年大变样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2)强化责任落实意识。要强化政治意识、交帐意识,按照我局2008年工作计划,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将城市管理的各级责任、工作岗位具体化、精细化、明确化。 (3)强化精细精品意识。坚持抓"精细",出"精品",狠抓道路清扫、执法管理、公厕、垃圾站设施建设和管理,综合整治小街巷环境卫生,改善火车站"窗口"形象,规划设置高档早夜市,提升城市夜景亮化水平,加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管理和资源利用,打造城管"精品名牌"。(4)强化改革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先进城市管理经验,深化城管体制、机制、作业方式改革,在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等方面有新突破,推进城管事业长足发展。 (5)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要进一步提高城管执法人员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和手段,纠正执法过程中的粗暴行为,坚持处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原则,创建"和谐城管"。 (6)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管理与服务统一,畅通民意诉求渠道,认真做好群众举报、投诉、来信、来访涉及的市容卫生热点、难点问题,树立城管执法良好形象。

谈城市规划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关系

谈城市规划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关系摘要:作为社会现代文明的标志,城市的发展方向与规模依赖于政府对城市的规划,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对社会、经济、环境发展认识的进步,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愈来愈重要。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 abstract: as a social modern sign of civi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scale on the government to the city planning, city planning of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o contemporary human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know progr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planning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develop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一个社会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商品流通和现代工业的集散地、交通中转的枢纽,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改革开放来,特别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国城市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环境、

谈谈我对科学发展观与自身发展的认识

谈谈我对科学发展观与自身发展的认识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行为是万物的开端。以人为本,不是历史上的以人为中心主义,以人为中心主义是博弈的自我,自私又会成为博弈失败的幻觉,这不是物理学家的结构,而是政治家的发现。人是一切事物成败的开端,人的聚集有创造新世界和改变旧世界的义务,人是万物的创造者。人的博弈行为是个人的第一生产力,又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人是主题文化的实践者,又是文明的创造者,因此把以人为本列为问题之首。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改革开放,用创新的思维和行为开发新的技术,并应用这些智力的成果,重新组织人们的活动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五十多年来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现实根据,也是符合我国长期发展需要的。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

我的家乡

家乡美 家乡地点 江苏省宿迁市 家乡简介 宿迁市位于江苏北部淮水之阳。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封常山宪王少子刘商为泗水王,泗水王国在此建都。之后传五代六王,历时132年。秦代置下相县,东晋设宿豫县,唐太宗宝应元年改称宿迁至今。 地级宿迁市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29万。它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 宿迁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降水量910毫米。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共有耕地675万亩,是中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林业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中国意杨第一故乡。 在秦汉文化的风云际会之地,江苏省宿迁市被清代皇帝乾隆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 这个年轻的城市历史悠久,境内有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下草湾文化遗址”, 《史记》中说“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下相 便为现在的宿迁。所以说宿迁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 乡,最有名的莫过于项王故里了。 宿迁的洋河酒也是略有名气,我们最熟悉的就是 洋河蓝色经典了(“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洋河蓝色经典”) 家乡著名人物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芈姓,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军事家,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刘强东——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1974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来龙镇光明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入选《财富》(中文版)2012年"中国40位40岁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文章作者:学海无崖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30日17:43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三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二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三是坚 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开拓

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适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上几个方面,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部署,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改革和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们就能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这里的关键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文章出处:

城市开发公司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城市开发公司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讨论学习科学发展观,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 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 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持 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 及全体人民。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 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 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 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 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 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 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 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 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 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学习讨论社会发展观结合公司当前的具体情况,社会发展观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 要抓紧抓好,努力做到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融会贯通,搞好资产营运工作,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把学习同促进目标 任务结合起来,推动和促进我们的各项工作。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传统文化-2019年文档资料

科学发展观和中国传统文化 1 以人为本与中华文化传统的民本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何为“以人为本”?胡锦涛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进一步追溯起来,以人为本在中华文化传统上的源头是民本思想。胡锦涛在2003 年7 月1 日讲话中阐释这个“本”时讲: 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胡锦涛所引用的这段富于哲理的古训,出自《孟子?梁惠王 下》。孟子恰是中华文化传统上民本思想的突出代表。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围绕君与民的关系而展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孟子的重民思想就是孔子提出的“所重:民、食、丧、祭”,就是孔子说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孟子的亲民思想就是孔子主张的以政富民,省力役、薄赋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民本思想也为历代开明的政治家所尊崇,成为他们治国安邦

的重要原则,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汉代的“文景之治”,就是因为文帝和景帝尊崇以民为本的原则,实施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唐代“贞观之治”的一条重要原因,是李世民强调“国依于民”。清代的“康乾盛世”,也与康熙坚持“以足民为首务”、乾隆坚持“以养民为本”密不可分。 2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中华文化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业社会由于劳动生产率低 下,社会劳动在农业部门的分配比例不能过小。中国历史上过分 的重农抑商政策,带来了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但是,恰当地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保持农业劳动在社会劳动中的必要比例,对维护社会稳定是有积极作用的。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结合的具体比例是历史的。 但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相适应才能有效利用人力和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按比例结合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下协调发展的要求。 生产资料,这是不以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中国古代“人必称土” 天人合一”是中国历史上一种肯定人与自然界统一的思 想。天人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人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和谐、人类活动顺应天时而行等方面。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是孔子效法自然的思想。 宋代理学家张载是传承前人“天人合一”思想、宣传天人和谐的突出代表。他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既然我为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同胞,生物都是我的近亲,所以我不仅要善待所有人民,还要善待所有生物,顺应天地,不可逆天地之性而行。这种观点的传播对天人和谐、保护自然生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和谐:科学发展观的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谐,主张“致中和” “君子和而不同”“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合异以为同”。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目录 引言 (2) 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3)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3) (二)主要内容 (3)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大学生的意义 (4) (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 (4)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5) 三、大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6)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三维状态 (6)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7) (二)“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 (7) (三)“全面、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要内涵 (7) 五、怎样践行科学发展观 (7) 六、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以昆明高校为例 摘要:作为“铁肩担道义”和“舍我其谁”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以极强的自觉性和彻底的坚定性来透彻体认和扎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成为了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对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相当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身心成长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重大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而我们大学生正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我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不是一个游乐的场所,而是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学不应成为一个滋生腐化堕落的温床,而应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训练场。我们要明白自己适合干什么,该干什么,不能得过且过;要着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丰富多方面知识;明确不谋求自身发展就是退缩,就会落后。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里,退缩没有出路,落后等于死亡。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果不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就难以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多大的成就,这也就与国家大力的培养目的相违背。然而,要想做好其中一件事或者想把两件事情同时做好也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筹指导,只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