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龄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心脏手术来恢复健康。但是,也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在心脏手术后遭到医院感染,情况更加严重甚至死亡。本文对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症下药总结对策,以期实现降低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案例,为更多的老人带去健康。

标签:高龄患者;心脏手术;医院感染

引言

医院是人流密集区,而且又是病人聚集地,所以各种病毒细菌滋生防不胜防。所谓的医院感染就是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高龄患者指的是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在院期间极易被感染。而且一旦被感染,死亡率极高。所以不得不重视高龄患者心脏术后的护理及预防工作。本文对某市中心医院的高龄心脏手术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出结果并总结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分析的研究对象是邯郸市中心医院的2010年至2014年五年内接受心脏手术的75岁以上的1500位高龄患者。其中男性高龄患者849位,占到了57%,女性高龄患者651位,占到了43%。平均年龄为岁79岁(+-6岁)。

采用的方法是追踪调查和统计学的整理方法。通过对这些大量高龄患者的追踪调查,并统计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得出结论。由此得出的结论科学合理且具有指导意义。

二,数据结果统计处理

在1500例進行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中,有134位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是8.9%。这也就是说十个高龄患者在医院做心脏手术,就会有近一个人发生医院感染,这个概率不可谓不高!而且发生感染的134位高龄患者有43人死亡,死亡率为32%!而未感染的高龄患者中只有23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7%。从这组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首先,高龄患者在心脏手术后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而且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的死亡率要远高于没有发生感染的患者!

三,因素分析

造成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概率高以及感染者死亡率高的原因,笔者总结如下几点。

1,高龄患者的自身原因

很多接受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因年龄已高,体质极差,免疫力低下,对医院的环境要求苛刻。然而,医院在预防方面并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此外,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很多,身体器官都已接近衰竭。所以,在接受心脏手术后,很有可能因为其他疾病导致感染,并导致最终的死亡。本次调查,手术前诊断为糖尿病的高龄患者占到了38.5%。而统计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的高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要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2,医院方面原因

除了高龄患者的自身原因外,笔者认为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绝大多数原因在于医院方面。

2—1,手术室的环境

高龄患者的身体对医院的环境要求苛刻,尤其对手术室的环境要求更甚。手术室的卫生环境直接影响到了高龄患者的创口愈合,稍有不慎则会导致高龄患者的创口感染或者交叉感染。

2—2,手术医生的个人卫生

手术医生的个人卫生与高龄患者的心脏术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但是由于现在医院的手术量大,医生的疲劳工作致使手术准备工作不足,手术程序的漏洞等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使医生的个人卫生不符合手术室的要求标准,比如手洗的不彻底,手术工具的清理不彻底等等。

2—3,手术的操作

研究结果表明,手术时间越长,患者的感染机会越大。这是因为患者的创口暴露的时间更长,给病毒细菌有机可乘。此外,手术操作的合理正确,不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而且还可以使手术切口免于感染,出血量少。这些都会大大降低患者在术后的感染可能。

2—4,药物的使用

在对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如果药物使用不合理或者用量较大,都有可能严重损害高龄患者脆弱的免疫系统,而且还有可能增加高龄患者体内病毒的抗药性。高龄患者的免疫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则很难恢复,大大增加了术后医院感染的可能。而且对于高龄患者而言,一旦因用药问题导致的感染则很难有治愈康复的可能。

2—5,心脏手术的特点

心脏手术难度大,耗时长,意外情况易发。并且在进行心脏手术的过程中,

需要较多的体外循环以及侵袭性管道的辅助,所以,心脏手术的本身特点也决定了患者在进行手术的前后以及过程中都极易发生医院感染。

四,如何减少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研究,我们针对性的提出应对对策,以期减少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频率。本着在此总结为一下几点。

1,患者方面

选择进行心脏手术前,高龄患者一定要充分考虑,慎重选择。一旦做出决定,就要到医院进行全面体检,认真听从医生建议。并且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保证身体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医院感染率。

2,医院方面

针对上文提出的医院方面的因素,笔者分门别类总结为一下几点:

2—1严格消毒,规范预防

医院方面应该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规范化预防。对医生,护士的卫生情况要有程序化严格的要求。对各种手术用具要规范化保管,有程序进行消毒处理。此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加大预防消毒的力度。比如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进行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所以应该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手术要求,加大消毒预防的力度。

2—2完善手术方式及手术方案

医院应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手术实施日期。并且要认真研究出合理的手术方式,尽量减小手术切口,减少手术出血量,这些都有助于大大降低患者术后的医院感染率。此外,医院还应该时时更新心脏手术的手术方式,引进更为尖端的人才,采用更加先进的水平。

2—3多级预防并行

医院应该认真贯彻多级预防,将感染的可能降到最低。目前我国的多级预防主要是三级预防。分别是建立健全预防制度,注重医院预防的源头控制;做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最后要避免医院感染的流行,一旦发现感染源,要及时上报感染科,迅速做出反应,及早消除影响。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大量高龄心脏手术患者的追踪研究,并做统计分析,发现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多种多样,有自身原因也有医院原因,其中医院原因为主要原因。笔者考虑总结对策发现,高龄患者心脏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的情况是

无法杜绝的,因为不可控因素太多,诸如心脏手术本身的特点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意外状况等等。所以笔者所提供的对策仅对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效。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的医学以及科技越来越发达,可以让越来越多的高龄心脏病患者享有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

参考文献:

[1]石秋霞,闫晓蕾等。75岁以上高龄患者心脏手术后重症监护医院感染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32(5):576——579.

[2]胡玉美。胸外科ICU医院感染控制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J】。吉林医学,2013,33(32):7162——7163.

[3]陈鸣敏。心外科手术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47——548.

手术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手术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结合工作情况,从手术室布局、工作人员无菌观念、洗手和无菌操作、空气污染、患者因素、有菌 物品进入手术室等方面,分析了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原因;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要认真做好手术室布局、管理制度、人员培训、严格无菌操作、正确处理好医疗 垃圾、空气净化和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结果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 认识提高、意识增强、执行无菌术严格,强化对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关键人、 物的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完善各项规章制 度及措施,严格把好无菌术要求、细节环节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是各级医院医疗 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是 院内感染的好发科室,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切口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 染中约占25%[1],感染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工作中,通过对手术室院内感染的管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1.1 手术室布局不合理 洁净区与污染区划分不严格,已被手术污染的器械敷料经过洁净区时,污染 了洁净通道,手术间的空气洁净度也随之下降,增加了手术切口感染几率。 1.2 工作人员无菌观念差 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时未能把好三关,门、更衣、更鞋,导致空气污染,细 菌数增多;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而使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工作人员自身的感染、有感染的伤口或其他传染性疾病也会传播给患者;手 术室内人员过多、未按指定路线行走;上台参加手术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外科洗手 法洗手等,均会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 1.3 未经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进入手术室 未经消毒灭菌处理的物品,如患者的衣服、病历、x片等进入手术室。宋美 娣等[2]对送入手术室的90本病历夹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总阳性率90%;刘 培跃等[3]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机进行微生物检测,菌株检出率95.5%,HBSAg检 出率为13.6%;盛装医用敷料和仪器设备的外包装,如纸箱、木箱等也是造成 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之一。 1.4 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飞沫、尘埃可能携带病原菌,带菌微粒可直接进入切口,或先落到 器械、敷料等而后污染切口。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大手术、危重患者手术急救需较多人力、物力的多方面密切配合,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空气的流动性增大而增加手术感染机会。有资料显示[4],空气中浮游菌达 700cfu/m3-1800cfu/m3时,手术感染率显著增加,如降低到180 cfu/m3以下,则 感染率明显下降。 1.5 手术区皮肤准备欠佳 术前皮肤的清洁准备,如用刀片剃毛较用脱毛剂,术后切口感染率高。因刀 片易造成皮肤的轻微损伤,使细菌在损伤处种植,剃毛后距手术时间越长,由于 细菌繁殖,切口感染率随之增加,应注意防止剃破皮肤。患者手术前未洗澡,手 术区尚未备皮,皮肤上大量细菌未被清除就实施手术也易引起术后感染。

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龄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心脏手术来恢复健康。但是,也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在心脏手术后遭到医院感染,情况更加严重甚至死亡。本文对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症下药总结对策,以期实现降低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的案例,为更多的老人带去健康。 标签:高龄患者;心脏手术;医院感染 引言 医院是人流密集区,而且又是病人聚集地,所以各种病毒细菌滋生防不胜防。所谓的医院感染就是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高龄患者指的是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在院期间极易被感染。而且一旦被感染,死亡率极高。所以不得不重视高龄患者心脏术后的护理及预防工作。本文对某市中心医院的高龄心脏手术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出结果并总结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分析的研究对象是邯郸市中心医院的2010年至2014年五年内接受心脏手术的75岁以上的1500位高龄患者。其中男性高龄患者849位,占到了57%,女性高龄患者651位,占到了43%。平均年龄为岁79岁(+-6岁)。 采用的方法是追踪调查和统计学的整理方法。通过对这些大量高龄患者的追踪调查,并统计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得出结论。由此得出的结论科学合理且具有指导意义。 二,数据结果统计处理 在1500例進行心脏手术的高龄患者中,有134位发生了医院感染,感染率是8.9%。这也就是说十个高龄患者在医院做心脏手术,就会有近一个人发生医院感染,这个概率不可谓不高!而且发生感染的134位高龄患者有43人死亡,死亡率为32%!而未感染的高龄患者中只有23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7%。从这组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首先,高龄患者在心脏手术后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而且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的死亡率要远高于没有发生感染的患者! 三,因素分析 造成高龄患者心脏术后医院感染概率高以及感染者死亡率高的原因,笔者总结如下几点。 1,高龄患者的自身原因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指在接 受医疗护理的过程中,患者由于接触医疗环境、设备、人员等而感染 的疾病。这种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 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 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医疗环境:医院的环境可能存在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手 术室、床单、仪器设备等处的不彻底清洁和消毒,会使这些病原体在 患者间传播。 2.医疗器械:使用未经有效消毒或灭菌的医疗器械会导致交叉感染。例如,注射器、导尿管、呼吸机等常用器械若不能得到适当的清洁和 消毒,就会成为感染的源头。 3.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重要环节,如果不遵守 正确的无菌操作流程、不正确配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就易 将病原体传播给患者。 4.患者情况:一些基础疾病较重的患者,如免疫功能低下、外伤患 者以及长时间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5.手卫生不规范:医护人员手部的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 传播。不正确的手部清洁或缺乏有效的洗手步骤,容易导致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1.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医院应严格执行环境清洁和消毒标准,包括手术室、病房、器械等设施的定期消毒,确保病原体的有效 清除。 2.正确使用医疗器械:使用前应对医疗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或灭菌。同时,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使用的器械无损坏。 3.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指南: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指南,规范医务人 员的操作要求,加强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 遵循无菌操作流程。 4.加强患者隔离措施:对于有传染性的病例,如病毒性感冒、结核 病等,应进行隔离治疗,减少感染的传播。 5.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医务人员应进行有效的手卫生培训,学 习正确的洗手步骤和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保证手卫生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6.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应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滥用 抗生素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抗生素相关的感染。 7.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宣传感染控制知识,引导患者正确 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他们对感染预防的意识。 通过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但需要指 出的是,预防医院感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 员共同努力。除了加强环境整洁、正确操作医学器械等方面的措施外,

医院感染因素及对策

一,慨述: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出现临床表现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又称医疗机构获得 性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因素 1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医院管理者重视医疗而轻消毒轻监测,普遍呈在消毒观念淡薄,专业人员素质较差,有些护士打针不戴口罩,操作前后不洗手,手术消毒不彻底造成患者术后感染的现象时有发生。有调查显示,25%的护士说不出常用消毒液的使用浓度。 2医院感染链的存在:所谓的感染链就是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的疾病谱普遍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段提高,新的医疗技术和药品的广泛应用,使医院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病室内病种区分不严格,陪护人员多,空气流动差,患者之间由于抵抗力弱,相互接触或室内飞沫间的传播,往往不易控制,医院又因为要减少消耗,增加收入,不愿投入大量的消毒药品而造成交叉感染。 3血源性感染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随着用血量增加,输血相关感染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献血者带有感染病原体,受血者通过输血而引起感染等。 4不能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手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由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和污染物品的机会多,易将病原体通过不洁手传染给其他患者,造成间接污染 5侵入性诊疗相关感染 随着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侵入性诊疗操作如导尿、介入导管、血液与腹膜透析、内镜检查等无菌操作不严格,所用的器械、工作人员的手、空气等污染或消毒不彻底都会导致院内交叉感染。如呼吸机相关肺炎、气管插

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摘要】术后切口感染是困扰医患双方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寻找易感因素、易感环节、分析感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有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控 制它的发生,提升医疗质量。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010-02 1、原因分析 微生物普遍存在于人体及周围环境中,当手术人员(主要是手)、病人皮肤、手术器械、敷料、用品消毒与灭菌不彻底时,就可将微生物传播到手术野内,从而 使手术伤口发生沾染和感染。可见,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与病人自身、环境、工作 人员的无菌技术等有直接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1 病人自身因素,(1)知识层次、性格特征、卫生习惯、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比如卫生习惯差、过分焦虑等对疾病的预后都不利。(2)过度肥胖、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人群、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者、自身污染严重者。 1.2 环境因素 1.2.1 通道及布局不合理,三区划分不明确,易致交叉感染。 1.2.2 空气污染,手术室空气中的含菌量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浮游菌总数达700cfu--1800cfu/m3时,感染率明显增高,若降至180cfu/m3以下时,则感染的危险性就大为降低。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1)供应手术室空气 的质量。(2)手术室中的人数。(3)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走动与说话。(4)工作人 员的服装与手术盖布的质地。棉织品易产生纤维絮,与空气中的浮游菌,微粒形 成气溶胶,增加感染机会。(5)保洁及空气消毒不到位。(6)手术间内温湿度不适宜,温度过高,工作人员体内代谢快易出汗,影响操作并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温度 过低易发生低温功能障碍影响术后恢复。 1.3 工作人员的因素,据报道,来源于医院工作人员的切口感染约占手术部位 感染的35%,主要在于: 1.3.1 医务人员重治疗、轻预防,对切口感染认识不足。 1.3.2 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匮乏,消毒隔离意识淡漠。 1.3.3 手术人员的技术:手术过程中的无菌观念,手术技术娴熟程度,手术时 间长短、分离、结扎、止血是否彻底,缝合有无死腔,引流是否通畅等。 1.3.4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长期、联合、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至细菌耐药、病 人抵抗力下反而易引起感染。 1.3.5 手术前皮肤准备不科学、手术后切口护理不规范。有些病人术前不作皮 肤清洁护理,只是单纯刮毛,而且还用锋利的刮毛刀刮而不是用脱毛膏或剪刀剪。术后切口换药、拔管不注意无菌操作。特别是手卫生观念差。经常可见医生换药 不洗手、不戴口罩帽子。另外,有的换药室无水设施、无消毒措施。无菌物品与 污染物品放置混乱。 1.4 手术类型,污染手术与无菌手术先后顺序不合理,有些医生消毒隔离意识 淡漠,缺少整体观念,常常按自己的意愿随意安排手术。 1.5医疗用具的污染麻醉护理操作中使用的监护仪导线、中性电极导线、配 电盘的导线以及各类仪器的电源连接线等易被污染,但消毒时不易引起注意或消 毒不彻底,形成交叉感染源。

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植入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植入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屠金娟;秦丰明 【摘要】回顾分析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487例,术后并发感染13例,其术后并发感染原因包括:患者伴有基础疾病;手术因素,如手术持续时间长、装置囊袋不合适、囊袋血肿;术前备皮不到位,术后伤口敷料有渗液、渗血未及时换药。预防对策:基础疾病控制,加强术前宣教;认真贯彻手术无菌操作原则,增强医护配合能力;术前规范备皮,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出院后随访。本组11例患者积极换药、加强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有10例抗感 染成功,随访期间(术后2~5年)未再发囊袋感染,1例感染反复发作予持续换药;1例将原起搏器消毒后重新置入治愈;1例去除原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对侧置植入新起搏器后痊愈。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 【年(卷),期】2016(023)013 【总页数】2页(P49-50)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感染;护理 【作者】屠金娟;秦丰明 【作者单位】绍兴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绍兴 312000;绍兴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绍兴 3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4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早期主要治疗“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起搏器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起搏器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充血性心力衰竭,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都具用很好的临床疗效。随着手术的广泛开展,并发症的防治也日益重视。囊袋感染是起搏器植入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外研究报道感染发生率为0.13%~19.90%[1],国内研究报道为 0.4%~14.3%[2]。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导致囊袋破溃,迁延不愈或感染进一步扩散,出现败血症或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心内科近5年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发生相关感染原 因进行分析,以探讨减少感染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措施。 我院心内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87例,其中术后并发感染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46~92岁,平均79岁,其中70岁以上7例;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3例、心功能不全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例。487例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给予抗菌药物。术后出现心脏起搏器感染有13例,临床表现为切口周围浅表皮肤红肿疼痛7例;囊袋肿胀化脓或局部皮肤坏死5例;出现全身感染症状1例,伴有畏寒发热且血培养阳性;无1例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积极换药、加强抗感染等保守治疗;起搏器消 毒后原位重置;新起搏器对侧重置。术后发生感染13例:11例首选保守治疗, 有10例抗感染成功,随访期间(术后2~5年)未再发囊袋感染,1例感染反复发 作予持续换药。1例将原起搏器消毒后重新置入治愈;1例去除原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对侧置植入新起搏器后痊愈。 2.1 基础疾病,易感人群高龄、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伴有肿瘤疾患、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患者,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基础疾病者均为易感人群。有研究报道,合并糖尿病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

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与预防对策

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与预防对策 【摘要】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原因与预防对策以确保医疗安全,有效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出加强手术室手术物品感染控制,手术室空气环境质量控制,手术室人员管理,以及加强一次性物品管理等措施,对于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对策 医院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在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以及新业务、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医院手术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无菌操作是否严格,以及高新的技术操作与医院的医疗效果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现将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与预防对策探讨如下。 1 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1.1 手术室环境因素患者的创口愈合和健康恢复与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度有直接关系,它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 1.2 手术器械物品因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存在直接关系,是医院感染的直接因素之一。若手术器械用后清洁灭菌不合格,特别是残留有传染病患者的体液或血液,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无菌物品的保管不规范,包裹结构不合理,消毒包尺寸不合适,包内准备灭菌的容器盖未打开均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 1.3 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具有简单方便、实用易于保存等特点,逐渐地广泛适用于临床。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相关管理条例,已成为各个医院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重要课题。若医疗卫生用品管理不严格,也将成为医院的污染源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1.4 无菌技术的应用 1.4.1 洗手外科医护人员的普通洗手和手术人员的洗手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是两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如医护人员有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黏膜或是破损的皮肤患处,这些都可能导致感染,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手还可使细菌移位进而造成感染。而参与患者手术的人员刷手时间过短、手刷、擦手巾使用后灭菌不彻底或存放不妥,刷手程序不规范,均可造成2次污染的可能。据文献报道,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洗手不彻底而导致的[2]。 1.4.2 手术区的皮肤准备进行患者术前皮肤准备时,使用刀片剃毛相对于用脱毛剂剃毛,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几率高。因为刀片剃毛有时会造成皮肤的轻微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 管理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里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手术操作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手术室的卫生和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之一。然而,手术室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手术室内的环境、器械、人员等面临着多种感染危险因素。因此,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管理对策必不可少。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来源主要有环境、人员、器械三个因素。 1.环境因素 手术室内气体、水、地面、墙面、天花板、照明、噪声、温度、湿度等都可能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 在手术室中,环境因素成为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的重要对象之一。传统的手术室环境管理方法是通过消毒来控制环境中的细菌,但是对于极度耐药菌的感染仍难以杜绝。为此,目前普遍采用的是HEPA过滤技术,对空气进行过滤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室中的微生物污染。 2.人员因素

手术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病人及家属等,人员的行为习惯和卫生意识会对手术室感染率产生影响。 医务人员是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要对象,他们的手术操作质量、手术操作技巧和卫生注意力对患者感染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并严格监督和检查其行为习惯和卫生意识,可以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率。 3.器械因素 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和灭菌是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手术中,器械的清洁和消毒是关键的。如果清洗不彻底,消毒不到位,对病人进行手术时会增加感染风险。因此,手术室应该建立完善的器械消毒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确保所有的器械都被彻底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加强医务人员卫生意识、手卫生、隔离措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认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对所有参与手术的人员都进行岗前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重点培训消毒、消毒灭菌等操作流程,减少感染因素的存在。 2.建立完善的手术室消毒制度和操作规程

心内科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心内科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心内科是心血管内科的简称,高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 心脏病、心律不齐、心肌炎、心肌梗死等疾病均隶属于其范围内。患有以上疾病 的心内科患者在入院后,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而感染相关疾病,从而加重病情,威 胁生命,因此必须对医院感染的相关 因素予以控制,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率。 关键词:心内科,感染,对策 一、心内科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1.研究显示,医院心内科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抗菌药物滥用、患者基础疾病多、护理人员经验不足、侵入性操作频次过高、住院时间长等因素,经过分析认为: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多,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提高,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患者机体的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患者机体抵抗 力下降,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由于医院医疗器械消毒措施不完善,诊疗设 备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概率,另外高龄、侵入性操作频次高、频繁过量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病房环境差、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等均是心 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上述相关因素其导致感染的原因如下:随着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龄的增加,其机体功能发生退行性病变,致使其抵抗 力及免疫力下降,更易于受到细菌的感染;侵入性诊疗设备对机体均存在一定 的机械损伤,为细菌侵入机体和正常菌群移位提供有利条件;诊疗设备如果本身 受到微生物污染,会导致交 叉感染,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医院感染因素;频繁过量的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致使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遭到破坏,患者易发细菌感染;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无菌规范操作执行不到位,导致患者伤口暴露时间过长、被医护人 员的手部污染、器械、敷料污染等。还有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患者体内 菌群失调,从而易发感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也有可能由于缺乏护

医院感染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

医院感染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 作者:任旭,李燕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1期 任旭1 李燕2 1.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南阳 473000; 2.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 目的以呼吸内科为例探讨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据此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内科科室收治的300例疑似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25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在医院感染类型中,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达60.0%,其次为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分别占20.0%和12.0%。高龄(年龄≥70岁)、住院时间持续一周以上、侵入性操作(吸痰、留置尿管、插管)和过量使用抗生素等是引起内科患者医院感染风险上升的高危风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感染是临床内科主要的医院感染。密切关注老龄住院患者,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做好侵入器械的消毒处理,杜绝滥用抗生素是降低医院感染风险的关键。 [关键词] 医院感染;原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038-02 医院感染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公共卫生问题,关于医院感染的控制一直是医院管理,特别是临床护理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调查发现,发生在内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感染最集中的区域,而在内科医院感染类型中,尤以呼吸道感染居多,考虑到一些疾病的传染性和遗传性,进一步加强呼吸性医院感染控制势在必行。我国每年的医院门诊感染事件另有资料统计,由护理不当问题导致的可高达30%~50% [1],因此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强化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工作的认识,促使护理人员养成正确的护理操作规范和职业习惯,重视和加强护理管理,是医院预防和控制感染风险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选取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并着重从护理角度提出应对医院感染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内科门诊收治的300例疑似医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8例,女142例;年龄38~76岁,平均(5.4±3.2)岁;病程8 d~78个月,平均(32±1.0) d。参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施行)》对疑似医院感染患者做出确诊,3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例,感染率8.3%。其中重度9例,中度9例,轻度7例。 1.2 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法,着重对300例疑似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本组感染病例,统计内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1. 前言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新发生的感染,是医院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医院信誉。通过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2.1 感染源 医院感染的感染源主要有三类:内源性感染源、外源性感染源和交叉感染源。其中,内源性感染源是指由患者自身病情导致的感染;外源性感染源则是指由环境和医护人员引入的病原体;而交叉感染源则是指患者之间通过医疗设备、人员及患者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感染。 2.2 宿主因素 1.年龄:老年人、幼儿和新生儿较易感染;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长期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患 者较易感染; 3.病前病后:手术、住院治疗和营养不良等也会影响患者的感染抵抗能 力; 4.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 也是导致患者易感染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2.3 医院因素 1.医护人员: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等是医院感染 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医疗设备和设施:医院如手术、检查和治疗等所使用的设备和设施也 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来源; 3.医疗管理:医院的卫生管理、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不当使用等都会增 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3. 护理对策 3.1 感染控制 1.洗手: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要定期洗手,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正 确洗手;

2.个体防护:佩戴口罩、隔离衣、手套、帽子等,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 行隔离; 3.医疗设备清洁消毒:严格按照医疗器械消毒规范进行消毒和清洁; 4.空气净化:实行空气过滤及负压隔离,减少污染源。 3.2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提高患者免疫力的关键之一。护士应做好病人的营养监测、评估和 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具体包括: 1.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菜品口味等制定不同营养方案。 2.了解患者的进食情况,协助正常饮食、调整饮食。 3.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及时给予营养支持。 3.3 健康教育 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及家属的主动参与,提高医院 感染的认识,掌握防控医院感染的方法: 1.宣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感染的症状、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防控措 施等; 2.督促患者及家属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疾病; 3.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形成和意义; 4.促使患者及家属自觉遵守医院感染控制规定。 4. 结论 通过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控制医院感染是一个多方面 的过程,只有全面、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作为护士,持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及时掌握最新护理方法和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针对我院诊疗特点及实际情况,特对住院病人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做好院感控制工作。 一、高龄老人院感危险因素分析 (一)、原因: 1、高龄老人多伴有老年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 气管炎、慢性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营养状况一般,身体素质差,免疫力及身体耐受力均降低,一旦发生感染,病情不易控制,极易引发脏器功能衰竭。 2、皮肤弹性差、受压时间长,护理不到位,床单不平整、有渣 屑、潮湿等易造成损伤及感染。 3、肺部感染:长期卧床、全身及呼吸道抵抗力降低、痰液不能 及时咳出、受凉、上呼吸道感染等。 (二)防范措施: 1、全面检查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老年疾病,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精神焦虑和忧郁。 2、做好病人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铺被褥干燥、平整、无渣屑,避免皮肤长期受压,定时翻身,翻身避免拽拉拖推,保持皮肤干燥完整,防止褥疮发生。受压部位勤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3、防止肺部感染: (1)、定期给病人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及做深呼吸,促进痰液排出,痰液不易排出时,给予多饮水或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2)、充分休息,保证睡眠。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4)、定期病室消毒,保持空气新鲜,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5)、给予高热、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低盐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压疮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我院属骨科专科医院,骨折病人由于伤处疼痛活动受限,不能自如翻身或更换体位,易发生压疮,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感染。为预防压疮及感染发生,特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制定防范措施。 一、原因分析: 1、卧床病人:长时间不改变体位,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如老年体弱、瘫痪、极度消瘦、营养不良、水肿以及持续应用镇痛泵病人。 2、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床单皱褶不平、创伤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3、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二、防范措施: 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受压,2h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防擦破皮肤。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皮肤受刺激,床铺保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服污染及时更换。 3、破损便盆不得使用,以防擦上皮肤。 4、增进局部血液循环:①全力按摩(皮肤护理)。②受压局部按摩。 5、增加营养,给病人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补能力。 6、如发生褥疮,应给于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以防感染和感染恶化。 侵袭性操作——泌尿道插管危险因素 我院住院病人,泌尿道插管病人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以便制定防范措施,预防泌尿道感染。

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层流手术室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对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以达到控制空间环境中空气的洁净度,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清新、洁净、舒适、细菌数低的手术空间环境,使病人在手术时组织受到尽可能少的损伤。防止外来污染物的进入,极大地降低了院内感染率,尤其是降低了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尽管净化空调可有效过滤送风中的细菌,但仍需加强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只要有适当水分,细菌就会在整个系统中随时随地的繁殖,造成整个控制室失败。 一、手术室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手术室医院感染主要以外源性感染为主。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微创手术的迅速发展,医院环境的改善及对感染控制的重视,外源性感染菌群主要来源于手术室空气、手术器械及手术人员等。但近年来,手术室对院内外源性感染的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种类和耐药性增加,内源性感染的比例有轻微增加的趋势。 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 (一)手术室布局不合理 手术室分区不清,无明显标志和隔离门。手术间配置设计不

合理,未按切口等级分开,通道混乱,人、物流程划分不严格,有菌及无菌物品空间混杂,易引起交叉感染。 (一)组织管理因素 医院感染控制监管科监管力度不足,科室感染控制小组管理不当,督查工作不仔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认识不足,未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及操作制度,工作随意性强,各类措施落实不到位。 (三)手术室内常见传染源 1.手术室工作人员:手术室工作人员皮肤鳞屑、头皮是主要储菌源,术中咳嗽、喷嚏、说话可使鼻咽部细菌通过空气喷出,污染术野。术者手卫生操作不严格,术中手套破裂,手术衣帽、口罩等未严格消毒等。 2.手术室空气:在手术过程中,空气消毒时间及强度不够,手术接台频繁未做好消毒处理、手术工作人员术毕撤台动作力度太大及人员和物品的频繁流动引起的粉尘、纤维微粒都易引起室内空气污染。 3.手术器械辅料等:术后器械清洗不彻底,血液、组织等残留,消毒灭菌监测不规范,敷料包潮湿,大小不合规格,术中临时消毒器械方法、时间不当,手术器械暴露时间过长,接送患者不使用交换车,易引起手术室感染。 4.患者自身因素:患者年龄因素,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小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管理 对策 作为医疗行业中的必须环节,手术室是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医院感染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管理对策。 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手术创口感染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创口被暴露在空气中,可能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此外,患者自身因素,如疾病、手术部位等也会影响手术传染的发生。 2.手术室内部设施和物品 手术室内的设备和物品应具备一定的洁净度,以避免患者感染。然而,在医院匆忙的运转环境下,设备和物品的清洁和消毒难免存在疏忽。 3.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是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有必要佩戴手术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度。但在人员配备紧张或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一些医护人员可能会疏忽或忽视操作规范,导致患者感染。

4.抗感染药物的滥用 一些医生在治疗方案中可能会经常使用抗生素,这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后遗症。使用抗生素过度会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并且造成细菌的抗药性。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 1.加强管理 手术室内的管理非常重要,医院应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推进部门的标准化管理,提高作业规范化水平。 2.优化手术室开放流程 手术室内的开放工作流程应当防止外来的细菌进入,例如使用闭合的环境处理患者,一次性物品和设备,并严格控制其他人员或患者的进入。 3.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 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应有严格的工作规范和防护装备,还要进行培训和听证。每个人员应保证自己的个人卫生,如洗手和使用口罩。 4.加强物品及设备的管理 手术室的物品和设备应进行严格的管理,确认好物品的消毒状态,并及时更新和替换设备和物品。 5.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对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调查心内科300例在我院住院的心内科患者,发生9例医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感染的患者原发病都是心脏病患者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6.67%,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22.2%,导致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患者年龄以及合并有基础病等等。结论,应该加强心内科医护人员的预防感染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养成良好的无菌操作意识和患者积极配合是预防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 标签: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前言:心血管内科简称为心内科,主要疾病包括:心律小齐、心理衰竭、心脏病、心肌梗死等。住院患者的感染一直作为全球性的问题存在着,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不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有负面的作用,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患者的心理负担。由于心内科的患者多数体制较弱、心功能不全、治疗不规范等,都会给细菌可乘之机,导致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必须对引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因此,为了探讨心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更好地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针对心内科中300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调查心内科患者30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主要基础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其中男140,女160例,年龄21-88岁,平均(50. 7士10. 4)岁。住院时间4-100 d,平均(22. 7士8. 9)d。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研究方法 对收集的每份病历资料进行系统审阅,首先将患者的姓名、性别、病床号、表疾病种类、治疗方式等基本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设计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感染日期、感染部位、易感因素、抗生素使用、细菌培养等。 根据体温记录单、临床用药、细菌培养和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认定为医院感染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无医院感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年龄、伴有其他疾病情况、侵入性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住院时问等,总结。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作者:牛红云 来源:《家庭心理医生》2014年第05期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医院感染的监督与监测力度不够、医务人员缺乏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侵入性操作过多、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手卫生执行依从性差、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针对上述因素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和消毒隔离、严格洗手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等。结果: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重视程度并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消毒隔离知识,有效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有助于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结论: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69-02 醫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原来疾病的预后,引起医疗纠纷,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所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医疗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1 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 1.1 医院感染的监督与监测力度不够:医院感染不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的质量,而且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与医疗事故、纠纷及医疗费用密切相关。医院感染贯穿于医疗行为的始终,任何一个环节如有疏忽都可能引起医院感染,因此,医院感染的控制成为医疗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医院感染工作的好坏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如果管理层的督促和检查力度不够,就会使医院感染的各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分析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分析 摘要】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 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抽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和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并讨论对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4.7%(22/150),呼吸系统感染率最高, G-菌感染比例高;从统计学来看,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有器性心 脏病、有并发疾病以及有创性治疗的影响(P<0.05)有关。结论: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并掌握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特点及危因素,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用见 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 生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205-02 心血管疾病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导致、肺、脑、心等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 损害,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健康[1-2]。笔者借助本研究探讨 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现将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报 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84例,女66例;年龄41~78 岁,平均(61.7±3.5)岁;其中有器质性心脏病者 91 例,包括先天性心脏病 6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9 例,肺合并其他疾病 39 例, 包括糖尿病 14 例,肾病 9 例,高血压 7例,其他 9 例;住院时间3~22 d,平均(10.7±2.4)d。 1.2 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特点进行统计,并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 组和未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是 否合并其他疾病以及是否接受有创性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对两组的感染发生率 进行比较以判断以上各项是否为心血管内科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发生情况本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 14.7%(22/150),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常见,G-菌感染比例高,见表1、表2。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疾病种 类繁多,并且疾病多具有发病突然、猝死率极高的特点,此外高龄患者比例高、机体抵抗力低;因此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这符合相关提示的心血管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病症、心功能及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3]。全身各器官、各部位都可能发 生医院感染,可分为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泌尿系医院感染、血液系统医 院感染、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等等,可见发生感染可以危及患者机体各个系统的健康状态, 因此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密切相关,而且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4]。医院感染易感人群抵抗力低,病死率高;医

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原因分 析及治疗对策 【摘要】胸外科中通常会采取胸骨正中切口来进行手术入路,由于此项术式属于 开放式手术,需要充分暴露切口,因此,术后具有伤口感染的可能性。切口感染是十分严重 的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会相发体温上升、胸骨哆开、大出血、败血症等情况,为患 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为此,临床对于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问题要给予极高 的重视度。下文具体分析了心脏外科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原因,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深部胸骨切口感染;原因分析;治疗对策 一.切口感染的原因总结 通过对行心脏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主要包含了以下重要因素:其一,患者的年龄因素,当患者的年龄越大时,其机体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且新 陈代谢无法比拟年轻人,细胞更新速度会相应减慢,这些对于患者的手术切开愈 合是极为不利的;其二,糖尿病因素,在伴有糖尿病基础疾病时,行切开手术后 极易引起伤口使命延迟以及伤口愈合不良等情况;肥胖因素(人体BMI>28即为 肥胖),肥胖患者的皮下脂肪是相当丰富的,这一类患者的皮下血供对比正常人 较差,因此影响切口的愈合,加之肥胖患者的体表面积更大,过大的皮肤张力也 容易造成切口的裂开,一旦发生脂肪液化问题,伤口则不易愈合,进而引起感染;其四,术前病程长,手术后患者未能及早下床活动,致使引流管佩戴时间随之延长,这些均会增加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如季节因素、环境因 素等。 二.切口感染的治疗与控制 随着心脏外科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临床研究出各种心脏外科术后胸骨切口 裂开及纵膈感染的治疗方法,如开放换药、伤口清创闭式灌洗、胸大肌肌瓣转移、闭式负压引流、大网膜转移重建等,然而,这些措施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就以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