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

命题人: 审核人:

1、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

⑴ 实验现象: ;

⑵ 文字表达式: (将 能转化成 能);

⑶ 氢气的用途: 理想燃料(原因: 、 、 )。

⑷ 微观解释:氢气是由 构成,氧气是由 构成;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裂为 ,氧分子分裂为 ;每 和 结合成一个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结合成水。 ⑸总结

①通过氢气燃烧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和 组成。

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2、由 或 以上的物质生成 种物质的 反应,叫化合反应。判断方法: 、

3、 (填序号)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4、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 、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5、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应用决定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用天然气做民用燃料

B .用铜做金属导线

C .用氧气供给病人呼吸

D .用水制氧气

6、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水 氢气+氧气

B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蔗糖+水 糖水

D 、硫+氧气 二氧化硫

7、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8、下列五种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⑴土壤和水混合后得到泥水; ⑵氢气+

氧气

水; ⑶乙炔+ 氧气 水+二氧化碳; ⑷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⑸盐酸+氨气→氯化铵。 9、下列是有关水的一些描述,①常温时水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②101KPa 下,水在O ℃时能结冰;③在1OO ℃时能沸腾;④水蒸发时能吸收大量的热;⑤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⑥水能溶解食盐、糖等多种物质;⑦把少量水泼到炽热的炭火上,有可以燃烧的气体(氢气、一氧化碳气体)生成;把水加热到1OOO ℃以上,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用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①描述水的物理性质的语句是 。

②描述水的化学性质的语句是 点燃 通电 点燃 水水蒸气氢气和氧气水水蒸气水

冷却

)(点燃)(通电)(冷却)(加热)(54321→→→→→大气 大气 大气 C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 .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点燃 加热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鲁教版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初步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并能对已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3.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准确的区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旧知回顾】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学习】 1.点燃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冷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4.思考: (1)氢气作为新型燃料的优点有哪些?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3)点燃氢气之前为何要检查其纯度?还有那些物质点燃前要检查纯度的? 【自我检测】 1.2008年9月11日,国家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婴幼儿肾结石患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粉末B密度为1.57g/cm3 C能溶于热水D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2.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3.下列化学变化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稿

水分子的变化说课稿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这两种反应类型 3、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电解水以及水的合成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氢气燃烧前需要验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2、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回忆并思考 什么是化学变化? 什么是纯净物?

水是纯净物吗,水的三态变化属于那种变化? 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呢? 二、揭示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这两种反应类型 3、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学习过程: (一)水的电解 1、Ppt展示水电解的过程: 学生观察现象并完成书上相应的内容 思考:如何鉴别氢气和氧气?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2、ppt展示水电解水分子的变化 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思考:(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又是什么? (2)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 练习: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1.实验原理: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电源的正负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 4.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注意: 电解水的实验接通的是直流电,而非交流电。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N或稀硫酸。 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不能错误的认为水是

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二、水的合成 1.实验原理:氢气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水。 化学方程式: 2.实验装置: 3.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 出大量的热,烧杯壁上凝结有水雾。 4.氢气的用途:氢气由于其制取原料丰富,热值高,无污染, 所以氢气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 5.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在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检验氢气纯 度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 下移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听到声音很小,说明氢气比较纯, 如果听到尖锐的报警声,氢气不纯。 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一变多”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

变一” 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出来的性质 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点、沸点、颜色、状 态、位置等。 2.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 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毒性、酸碱性等。 区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否通 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联系和区别 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应了物质 的性质。 区别: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表示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 中;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二课时)

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培养抽象思维水平、想像力和分析、推理水平。 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 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 【课前预习】 1.分子有那些性质? 2.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情境导入】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3: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比较 1、分子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51~52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这个说法对吗? 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2)水氢气+氧气;(3)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成了。

⑴分子的概念:最小粒子。例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⑵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反应物的分子分解结合聚集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构成。以 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分解为和,每2个构成1个氧分子, 很多聚集成金属汞。 【交流讨论】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 2.分子、原子的概念 3.比较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区别及联系 2、原子:⑴原子的概念:。 ⑵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运动;有间隔。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 定义 特征 区别 联系 4、分子、原子、物质间的联系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知识归纳】 1.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能够相互结合形成。 3.化学变化的实质:。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53~54 第2、4、5题 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4.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无答案)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点燃纯净的氢气,会产生淡蓝色火焰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唯一产物是水,该反应也说明了水的组成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3.下图是水分子电解模型,由此模型所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B.反应物的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总数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分子个数一定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D.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6、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商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粘稠液体B.熔点-50℃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8、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021版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点燃纯净的氢气,会产生淡蓝色火焰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唯一产物是水,该反应也说明了水的组成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3.下图是水分子电解模型,由此模型所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B.反应物的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总数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分子个数一定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D.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6、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商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粘稠液体B.熔点-50℃C.有慢性毒性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8、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下列粒子中能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2.认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教学重点 分子和原子概念。 教学难点 1.分子和原子概念。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提问】分子有那些基本性质? 【抽生回答】(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也就越快;(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导入】分子能不能再分?如果能再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分子和原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继 续学习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 【提问并讲解】1.水蒸发是什么变化?(生答:物理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生答:没有。)既然如此,水的化学性质是当然就没有改变。 2.品红溶于水是什么变化?(生答:物理变化。)在这个变化中品红分子和水分子有没有变成其他分子?(生答:没有。)既然如此,水和品红的化学性质当然就各自保持不变。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其化学性质也保持不变。 【提问并讲解】1.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是什么变化?(生答:化学变化。)反应前是什么分子?(生答:过氧化氢分子。)反应后是什么分子?(生答:水分子、氧分子。)分子发生变化没有?(生答:发生了。)既然分子发生了变化,过

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当然就不能再保持。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是什么变化?(生答:化学变化。)反应前是什么分子?(生答:氢分子、氯分子。)反应后是什么分子?(生答:氯化氢分子。)分子发生变化没有?(生答:发生了。)既然分子发生了变化,氢气和氯气的化学性质当然就不能再保持。 【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其化学性质也就不能保持。 【提问】由以上可知,如果物质的分子不变,化学性质就能保持不变。分子变了,化学性质就不能保持。那么我们该如何给分子下定义呢?请同学们看教材50页第二段。 【抽生回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抽象概念直观化】酒精能燃烧,如果取其一半,能否燃烧?(生答:能。)取其一半的一半,能否燃烧?(生答:仍能燃烧。)可见构成酒精分子不变,其化学性质就不变。 【提问】分子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请找一找。 【抽生回答】概念中的三个关键词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最小”。 【过渡】为什么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不是“保持其‘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呢?听了下面的故事你也许会豁然开朗。 【小故事】伽利略的父亲曾带伽俐略去朋友家作客,当时天上正飘着鹅毛大雪。小伽俐略一边走一边玩,非常高兴。忽然,他停住了脚步,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问:“爸爸,雨水没有颜色,雪花为什么是洁白的呢?”雨水和雪花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他们颜色不同,状态不同,可见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讲解】在常见的物质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呢?氧气(O2)由氧分子构成,臭氧(O3)由臭氧分子构成,氢气(H2)由氢分子构成,氮气(N2)由氮分子构成,水(H2O)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H2O2)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二氧化碳(CO2)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氨气(NH3)由氨分子构成。 【讨论】刚才我们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2019版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2019版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点燃纯净的氢气,会产生淡蓝色火焰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唯一产物是水,该反应也说明了水的组成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3.下图是水分子电解模型,由此模型所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B.反应物的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总数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分子个数一定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D.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6、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商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粘稠液体B.熔点-50℃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化学《水分子的变化 》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水分子的运动原理基础上分析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质——分子本身发 生了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从而揭示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实验现象引 出氢气和氧气,为以后学习二者的性质作出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微观粒子的机会比较少,对于这种微观而又抽象 的粒子难以想象,因而如何让学生比较轻松地接受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本节 课的关键。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能力。 3、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电解水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以及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知的化学反应。 2、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变化的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探究,初 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能力,初步形成微粒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水的分解与合成两个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 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讲述法 五、教学流程图: 导入(水的三态变化)实验一反思交流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了吗?(没有)改变的是什么呢?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从而可以判定这是一个什么变化?(物理变化)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水分子是否会发生改变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进入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板书课题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Tong 2012/8/22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3.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 4.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 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 一、【复习回顾】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和都很小. (2)分子是在不停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速率 (3)分子之间有;升高温度间隔,降低温度间隔。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几种分子模型 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小结:1、分子是由构成。 2、一个水分子是由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是由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构成。 3、分子既可以由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种原子构成。 知识点2:原子的概念 如图是水分子电解的示意图 仔细观察下,猜想在水电解的实验中, 水分子是如何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 1.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时,水_____ 本身发生了变化,分解成____原子和_____原子; 大量____原子两两结合构成____气分子,然后聚聚在一起构成氢气; 大量____原子两两结合构成____气分子,然后聚聚在一起构成氧气; 所以该变化是______变化。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小结】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运动;有间隔。 2.请从微观构成的角度观察分析氧化汞的分解示意图,把以下总结出几点信息或结论补充完整。 如: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而却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之间的。 4. 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5.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填“变”或“不变”)。 6. 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的(金属汞) ※记忆: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有: (1)金属,如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2)金刚石和石墨(非金属)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3)稀有气体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 3.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分解重新组合 分子原子新的分子 但有的物质直接由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分解为和,每2个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聚集成金属汞。 知识点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分子原子不同点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在化学反应中 构成物质的情况有些物质是由构成有些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微粒之间有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粒子性质不同。 注意点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联系分子可以原子,原子可以分子。 【知识拓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二课时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二课时原子晶体 〖教学目标设定〗 1、掌握原子晶体的概念,能够区分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2、了解金刚石等典型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点〗 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晶体?试举例说明。 2、分子晶体通常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 引入新课: 分析下表数据,判断金刚石是否属于分子晶体 展示:金刚石晶体 阅读:P68 ,明确金刚石的晶型与结构 归纳: 1.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2.构成粒子:原子; 3.粒子间的作用:共价键; 展示:金刚石晶体结构 填表:

归纳: 4.原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熔、沸点_______,硬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的溶剂;_____导电。思考:(1)原子晶体的化学式是否可以代表其分子式,为什么? (2)为什么金刚石的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 (3)阅读:P69 ,讨论“学与问 1 ” 归纳:晶体熔沸点的高低比较 ①对于分子晶体,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 ②对于原子晶体,一般来说,原子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合作探究: (1)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多少个C成键?形成怎样的空间结构?最小碳环由多少个石中,含CC原子组成?它们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多少? (3)12克金刚—C键数为多少N A? 比较:CO 2与SiO 2 晶体的物理性质 阅读:P68 ,明确SiO 2 的重要用途 推断:SiO 2晶体与CO 2 晶体性质相差很大,SiO 2 晶体不属于分子晶体 展示:展示SiO 2 的晶体结构模型(看书、模型、多媒体课件),分析其结构特点。 引导探究:SiO 2和C0 2 的晶体结构不同。在SiO 2 晶体中,1个Si原子和4个O原 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Si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同时,每个O原子跟2个Si原子相结合。实际上,SiO 2 晶体是由Si原子和O原子按1: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的晶体。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习题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习题 一、选择题 1.小兰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2.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70%的消毒酒精 3.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4.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5.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VO2=2:1 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 6.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其结果为() 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 B.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C.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 D.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多 7.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L氢气,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

汇集的气体体积是() A.aL B.1/2aL C.2aL D.无法判断 8.下列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9.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质量不同 D、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二、填空题 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正负极产生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其体积比是_______。正极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对结论的微观解释: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__________原子和______________原子进行了从新组合。每____个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看到管口有___________色的火焰,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据此得出的氢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_。利用这一性质,氢气可作燃料,和煤相比,该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氢气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的气体,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_________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氢气具有___________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___。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

《水分子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 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 体 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2H 2O 通电2H 2↑+O 2↑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程: 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④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二、水的合成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 2+O 点燃2H 2O 2、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知识解读】 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标

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O .0899g /L ,其质量约是同体积的空气质量的2/29,是最轻的气体。 2、氢气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但是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试管氢气,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 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3、氢气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①热值高;②无污染; ③原料来源光。 三、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

《水分子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且罩在火焰上方的干而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为:2H2O通电2H2↑+O2↑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分解结合 5、反应的微观过程: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④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二、水的合成 1、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 2、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知识解读】 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标准状

况下,氢气密度为O.0899g/L,其质量约是同体积的空气质量的2/29,是最轻的气体。 2、氢气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安静燃烧,但是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试管氢气,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 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3、氢气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①热值高;②无污染; ③原料来源光。 三、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多变一一变多 形式A+B→ABAB→A+B

初中化学_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备课教师工作单位 备课章节及标题八年级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水分子的变化”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实 质。2、理解分解反应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三、1、通过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或微观动画的分析,使学生 能从微观上解释水的分解过程。 2、进一步从分子变化的角度上理解化学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并初步形成微粒观。2、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操作就,活跃学生思维,增进交流与表达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做好电解水的实验,知道水分解的产物;难点: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法、学法教法: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多媒体展示动画等手段主动获取知识,体现合作互动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验探究、分析总结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并从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判断物质的两种性质。采用提出问题——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反思评价——分析比较——巩固练习等方法。 教具准备水电解器、试管、导线、电池、炭棒等;多媒体(水分解的微观动画)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 创设情境: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改变。而水分子本身始终没变。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 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活动天地--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分解探究 【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 思考问题, 进行猜测 听讲并猜想 从学生非常熟悉的 事情入手,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 把学生的注意力及 时吸引到新课中来。

第3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两课时) 第二课时 [提问]上节课我们讲到,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的粒子,它能不能再进行分割了呢?如果能分,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阅读P49,第三段回答此问题) [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投影]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等的模型。 [总结]从以上模型可以看出,1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即分子都是山原子构成的。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分子和原子,那么如何用我们现在学到的分子、原子的微观知识去解释宏观世界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问题。 [板书]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师]请大家根据前面学过的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知识以及我们现在掌握的分子、原子的知识,讨论下面的问题。 [投影]展示“讨沦”。 实用文档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小成氯化氢(如图所示)。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变化小,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分组讨论]…… [选择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在水的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只是水的状态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仍为原来的水分子,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而在水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两种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此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在此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反应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 2.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示意图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反应物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氯化氢则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氢气中的氢、氯化氢中的氢是同样的氢原子;氯气中的氯、氯化氢中的氯也是同样的氯原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 实用文档

水分子的变化教案杜爱明

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课题:§2-2水分子的变化课型:新授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这两种反应类型 3、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电解水以及水的合成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氢气燃烧前需要验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 2、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回忆并思考 什么是化学变化? 什么是纯净物? 水是纯净物吗,水的三态变化属于那种变化? 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呢? 二、揭示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判断出这两种反应类型 3、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学习过程: (一)水的电解 1、Ppt展示水电解的过程: 学生观察现象并完成书上相应的内容 思考:如何鉴别氢气和氧气?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2、ppt展示水电解水分子的变化 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思考:(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又是什么? (2)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 练习: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电,由图可知 A端为极。 (2)当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可用来检验。 (3)如果与B端气体的体积为8mL, 则与A端气体的体积为。 小结] 正氧负氢 氧一氢二 3、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教学案例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么变红了? 【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手绢 (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播放动画】1.品红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2.许多颗粒状的微小粒子从一束鲜花中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画面另一侧女孩鼻孔内。 (讲解)原来花中有香味物质的颗粒扩散到空气中飘进我们鼻孔。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现象,科学家们已利用科学技术证明了物质是由一些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它们就是分子和原子。【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 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一、粒子的特征 【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讲解)其实分子是很小的粒子 【追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很小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7 激趣:多媒体显示一组数据对比。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学生思考、猜想 学生观看放映 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和世 界上最小的汉字一中国 学生活动 思考 用课本数据回答 看到答案学生惊讶! 通过多媒体摸拟展示 微观世界,引导学生 形成表象。引出课题。 通过学生观看图片让 学生感知到微观粒子 的真实存在,培养学 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 观想象设计意图 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通过具体数据和对比 让学生理解“分子很 小”,学生由于惊奇 展开议论引发学生兴 趣,活跃气氛。 训练学生发展散思 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

(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消失和闻到的香水味以及动画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 【演示】取一支试管加20mL水,滴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提问】若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提供仪器】浓氨水酚酞试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 实验要求:用以上仪器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参与指导学生分组设计方案 肯定学生发言正确性,对学生的实验设计以鼓励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巡回指导 【多媒体展示】学生动手成果,播放氨分子运动 【提问】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追问】若改变温度对分子运动有什么21世纪教育网 观察后回答:酚酞遇氨水变 成了红色。 学生讨论后交流: 1、根据氨水易挥发,再利 用氨气易溶于水的性质。 2、把酚酞和浓氨水一起放 在一个密闭环境中才能完 成。 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学生设计方案汇总) 方案一、方案二、 学生分组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归纳内容回答:氨分子 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 动速度越快。 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实验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 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 方法。通过组际间交 流发现自已与他人的 长处及存在的不足, 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 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 的喜悦。 把化学知识生动形象 地展示给学生,让学 生进一步明确分子的 运动,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 法,培养学生推理能 力。 设计意图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及时反馈练习,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