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管理》课程作业

合集下载

《林火生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林火生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林火生态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来管理森林中的火灾,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自然灾害等目的。

该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森林火灾的成因、防治、处理及相关政策法规等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战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提供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支持。

以下是《林火生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林火生态管理》二、课程目的和要求1. 熟悉森林火灾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和影响;2. 掌握森林火灾的成因、预防、监测和扑救技术,能够正确应对各类森林火灾;3. 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林业保护政策,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1. 森林火灾的概念和危害- 森林火灾的定义和分类- 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2. 森林火灾的成因与预防- 森林火灾的常见成因和变化规律-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和方法3. 森林火灾的监测与扑救技术- 森林火灾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森林火灾的扑救技术和装备4. 相关政策法规和林业保护政策-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林业保护政策和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2. 实践操作3. 案例分析4. 专题讲座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实习实习表现等占比302. 期中考试:占比303. 期末考试:占比40六、教材主教材:《林火生态管理教程》辅助教材:《现代林业保护技术》、《森林火灾与灭火技术》七、参考书目1. 《森林资源保护法》2. 《森林火灾防治工程技术规范》3. 《林业灭火工程技术规程》八、教学环节1. 实验课2. 专题讲座3. 实习实训通过《林火生态管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全面了解森林火灾的危害和影响,掌握森林火灾的成因、预防、监测和扑救技术,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和林业保护政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完整版)林火生态学习题

(完整版)林火生态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自由蔓延和扩展,达到一定的面积,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地起火。

2、计划烧除(营林用火):是指按照预定方案有计划地在指定地点或地段上,在人为控制下,为达到某种经营目的而对森林可燃物进行的火烧。

因多用于营林的目的,所以又称营林用火。

营林用火是在人为控制下,在指定的地点进行安全用火并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的一种森林经营的措施和手段。

3、森林防火(forest fire prevention):森林防火是指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和阻止森林火灾蔓延的一系列的行政和群众性的工作和措施。

这个工作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森林火灾的预防,二是森林火灾的扑救。

4、森林防火学(The science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原理),系统阐述森林防火、灭火、用火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是进行森林防火工作的依据和专业基础。

5、绿色防火:指利用绿色植物(主要包括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通过营林、造林、补植、引进等措施来减少林内可燃物的积累,改变火环境,增强林分自身的难燃性和抗火性,同时能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

这种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各种经营措施,使其能够减少林火发生,阻隔或抑制林火蔓延的防火途径即谓“绿色防火”。

6、“绿色防火工程”(Biological Fire-prevention):又叫“生物防火工程”、“营林防火工程”。

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上的差异,结合林业生产措施;通过营林、造林、补植、引种,营造防火林带等措施,减少林内易燃可燃物的积累,调节林分组成和结构,改变火环境,降低森林的燃烧性,增强林分的抗火性和阻火能力,减少林火的发生和阻隔或抑制林火的蔓延。

7、防火树种:是高含水率、低燃烧性、较强抗火性的树种,如北方的水曲柳、落叶松;南方的木荷、火力楠等。

8、黑色防火工程:黑色防火又叫以火防火,是指人们为了减少可燃物的积累、降低森林燃烧性等,而进行的计划烧除。

林火管理作业

林火管理作业

《林火管理》课程作业简答:一、什么是明火、暗火?它们各自特点是什么?在扑救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有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占森林可燃物总量85~90%。

其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消耗自身的热量仅占全部热量的2~8%。

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

其特点是蔓延速度慢,持续时间长,消耗自身的热量多,如泥炭可消耗其全部热量的50%,在较湿的情况下仍可继续燃烧。

二、什么是林火行为?林火行为的指标有哪些?影响林火行为的因素有哪些?林火行为:是一场火从点燃开始到发考发展直到熄灭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特性。

林火变化无常,几乎没有相同的火灾,这是由于火灾发生发展过程的环境和扑火方法等不同造成的。

林火行为包括林火蔓延速度、能量释放、火强度、林火种类和火烈度等。

其中林火蔓延速度、能量释放和火强度是衡量林火行为的一大指标。

影响因素:地形、温度、连旱天数、风等。

三、林火种类有哪些?各具有什么特征?在瞭望台上根据烟的势态和颜色如何判断火的种类和距离?林火的种类可以划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地表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烧毁地被物,为害幼树、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部和露出地面的树根等。

一般温度在400℃左右,烟为浅灰色,约占森林火灾的94%树冠火:火沿树冠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的作用下引起。

破坏性大,能烧毁针叶、树枝和地被物等,一般温度在900℃,烟柱可高达几千米,常发生飞火,烟为暗灰色,不易扑救,约占森林火灾的5%,多发生在长期干旱的针叶林内,一般阔叶林内不大发生地下火:又称泥炭火或腐殖质火。

火在林地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地表看不见火焰,只见烟雾,蔓延速度缓慢,每小时仅4~5米,持续时间长,能持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可一直烧到矿物质层或地下水①在北方林区:i.根据烟团的动态可判断火灾发生的距离:ii.烟团生起,不浮动为远距离,约在20 km以上;iii.烟团升高,顶部浮动为中等距离,约15~20 km;iv.烟团下部浮动为近距离,约10~15 km;v.烟团向上一股股浮动为最近距离,约5 km以内。

林火管理

林火管理

一、名词解释(5选4)1.森林防火: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而采取的各种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措施。

2.森林防火期:是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及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而规定的实施森林防火措施,禁止野外用火的期限。

3.林火管理:在防止森林火灾的同时,将火作为森林经营的一种工具加以利用。

4.森林火灾: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在森林中自由蔓延和扩展的,并给人类带来生命或财产损失的林火。

5.林火:指发生在林区,除了城镇、村屯、居民点以外所有的火,包括森林火、灌丛火、草地火、计划火等。

二、简答题(6个)1.中国森林火灾的特点及原因特点:(1)森林火灾次数多(2)森林火灾分布东多西少(3)森林火灾次数南方多于北方(4)森林火灾面积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大林区(5)规模较小的森林火灾基本上能得到控制,而对控制森林大火尚无良策。

原因:气候、植被、人为、社会因素。

2.生态因子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特殊性:(1)火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2)火不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活因子。

(3)火因子具有不连续性。

(4)火是一个烈性因子。

(5)火与人类活动有关。

重要性:(6)火是一个重要的自然因子(7)火能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重新分配(8)火的作用具有两重性(9)火能维护某些物种的生存3.风对火灾的影响(1)影响森林可燃物含水率(2)使有焰燃烧加快速度,产生飞火(3)加强无焰燃烧的速度和强度(4)风越大,火灾次数越多,火烧面积越大4.可燃物类型的划分方法(1)直接估计法(2)植物群落法(3)照片分类法(4)资源卫星图片法(5)可燃物检索表法(6)可燃物模型5.森林燃烧起火过程(详细答)(1)预热阶段:温度上升,大量水分蒸发,产生烟并伴有部分可燃性气体挥发。

处于收缩而干燥的点燃前状态。

(2)炭化阶段:温度继续上升,裂解反应(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挥发可燃性气体和焦油液滴。

形成可燃性挥发物。

该过程的机制为链式热降解反应。

林火管理复习题

林火管理复习题

• • • • • • • • • • •
10、可燃物的种类与林火种类关系 、 11、森林火源的类型 、 12、火灾季节与防火期 、 13、森林防火方针 、 14、森林防火通讯的方式有哪些? 、森林防火通讯的方式有哪些? 15、森林火灾的扑救原则 、 16、扑灭森林火灾的程序(阶段) 、扑灭森林火灾的程序(阶段) 17、扑灭林火时人身伤亡的主要原因 、 18、火灾调查主要有哪些内容 、 19、森林火灾损失包括哪几方面? 、森林火灾损失包括哪几方面? 20、森林火灾控制能力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森林火灾控制能力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一、名词解析:
• • • • • • • • • • • • 1、有焰燃烧 2、自燃 3、燃烧热 4、可燃物类型 5、冷风面 6、闪燃 7、火烈度 8、过火面积 9、海风 10、片面燃烧 11、火焰高度 12、相对湿度
• • • • • • • • • • • • • • • • •
13、火强度 14、成灾面积 15、陆风 16、焚风 17、火险等级 18、森林燃烧环 19、可燃物负荷量 20、时滞 21、可燃物热值 22、森林燃烧性 23、火行为 24、火烈度 25、林火预报 26、火险天气预报 27、火发生预报 28、火行为预报 29、营林安全用火
•• 22、林火等级的划分标准 • 23、黑色防火包括哪几方面 • 24、物理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哪些?
三、问答题
1、森林火灾发生时热量以什么方式传播为主?为什么? 、森林火灾发生时热量以什么方式传播为主?为什么? 2、林火蔓延速度有哪些计量方法?并叙述各自特点。 、林火蔓延速度有哪些计量方法?并叙述各自特点。 3、火对水的影响有哪些? 、火对水的影响有哪些? 4、营林防火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营林防火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影响火蔓延的因子有哪些?各影响力如何? 、影响火蔓延的因子有哪些?各影响力如何? 6、火烈度有那些表示方法?影响火烈度的因子有哪些? 、火烈度有那些表示方法?影响火烈度的因子有哪些? 7、扑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对应的典型方法和工具有 、扑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哪些? 哪些? 8、“以火防火”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及原理? 、 以火防火”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及原理? 9、风对林火的哪一个环节影响最大?为什么? 、风对林火的哪一个环节影响最大?为什么?

2021级专升本《林火生态与管理》2022下半年期末考试练习题

2021级专升本《林火生态与管理》2022下半年期末考试练习题

2021级专升本《林火生态与管理》2022下半年期末考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的方针是()。

A.扑救为主,综合治理B.预防为主,积极消灭C.预防为主,打早打了D.综合治理,积极消灭答案:B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但不包括下列哪项具体工作()。

A.规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

B.在林区设置防火设施C.审判森林火灾肇事者D.发生森林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和有关部门扑救答案:C3.《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

A.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B.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C.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D.森林所有者的事情答案:B4.加强对()的管理,是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

A.人为火源B.进山人员C.生活用火D.生产用火答案:A5.()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人数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森林火灾。

A.1988年5月6日B.1987年5月6日C.2002年7月28日D.2002年10月2日答案:B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野外火源管理规定,地方政府要适时发布禁火令,重点林区遇()高火险天气,一律停止野外生产、生活用火。

A.四级风以上B.五级风以上C.三级风以上D.二级风以上答案:C7.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

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

扑救森林火灾()。

A.只能由专业扑火人员参加B.可以动员一切有行为能力的人参加C.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D.只能由专业扑火队和群众扑火队队员参加答案:C8.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是()。

A.打早、打小、打了B.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C.小火当大火打D.发现早、灭在小答案:A9.燃烧的三要素是()。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林火生态与管理》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林火生态与管理》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 【判断题】(2 分)70 年代美国森林生态学家斯波尔在其《森林生态学》著作中论述了火是生态因子。

()A. 错B.对2【判断题】(2 分)在国外,森林防火阶段大约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可用美国凯恩斯·戴维斯所著的《林火控制与利用》一书作为标志。

()A.错B.对3【多选题】(2 分)1978 年美国农业部林务局组织一些科学家编写了火的影响系列丛书,涉及六个方面:火对土壤、()动物区系及可燃物等影响和作用。

为计划火烧提供了理论依据。

A.水分B.降雨C.植物区系D.空气4【判断题】(2 分)1962 年由郑焕能等编写的《森林防火学》是我国森林防火方面第一本教学参考书。

()A.B.5 【多选题】(2 分)世界上主要的林火管理模式有()。

A.澳大利亚管理模式B.北美林火管理模式C.综合管理模式D.北欧林火管理模式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2 分)森林燃烧的特点是:()。

A.森林燃烧具有复杂性森林燃烧具有两重性C.森林燃烧属于固体可燃物燃烧D.森林燃烧是在大自然的开放系统内进行的燃烧2 【单选题】(2 分)在森林的燃烧过程中,空中可燃物(树冠)的燃烧,()在起主要作用。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火强度3【单选题】(2 分)影响森林燃烧的重要条件是()。

A.火环境B.火行为C.火源D.可燃物4【多选题】(2 分)可燃物结构主要是指可燃物床层中()。

A.可燃物连续性可燃物负荷量C.可燃物紧密度D.可燃物大小5【多选题】(2 分)危险可燃物的特点()。

燃点低燃烧速度快极容易被一般火源引燃D.降雨后干燥快6【多选题】(2 分)人为火包括哪些种类()。

A.外来火B.雷击火C.生产性用火D.故意纵火7【多选题】(2 分)在我国东北与北方林区,通常防火期为()。

A.春季冬季C.秋季D.夏季8【多选题】(2 分)火的特征包括()。

火烈度火持续时间火场的面积D.火强度9【多选题】(2 分)对流柱的特征有()。

林火生态与管理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

林火生态与管理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

林火生态与管理2019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2019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大全第1章单元测试1、70年代美国森林生态学家斯波尔在其《森林生态学》著作中论述了火是生态因子。

()答案:722、在国外,森林防火阶段大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可用美国凯恩斯·戴维斯所著的《林火控制与利用》一书作为标志。

()答案:×3、1978年美国农业部林务局组织一些科学家编写了火的影响系列丛书,涉及六个方面:火对土壤、()动物区系及可燃物等影响和作用。

为计划火烧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错误4、1962年由郑焕能等编写的《森林防火学》是我国森林防火方面第一本教学参考书。

()答案:第一空:squash courts5、世界上主要的林火管理模式有()。

答案:4第2章单元测试1、森林燃烧的特点是:()。

答案: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2、在森林的燃烧过程中,空中可燃物(树冠)的燃烧,()在起主要作用。

.答案:13、影响森林燃烧的重要条件是()。

答案:人工林化、大面积砍伐、病虫害、火灾、洪涝4、可燃物结构主要是指可燃物床层中()。

答案:×5、危险可燃物的特点()。

答案:正确6、人为火包括哪些种类()。

答案:错误7、在我国东北与北方林区,通常防火期为()。

答案:长期存在8、火的特征包括()。

答案:正确9、对流柱的特征有()。

答案:大于10、根据燃烧物不同地下火又分为()。

答案:无燃烧物:森林、草原——防火隔离带、缺氧:电线、油罐车、飞机、车辆——干冰灭火器、降低着火点:店铺、森林——消防洒水、降雨第3章单元测试1、对于地面爬行动物来讲,火烧对它们的致死主要取决于土壤温度和透气状况。

答案:经历内存2、火烧后植物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及自由氮等物质都很丰富,尤其是火烧后第一年食物的营养水平最高。

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3、林火对野生动物的吸引行为包括()。

答案:祠庙、公共风景区4、如果土壤枯落物层与腐殖质层之间的水分梯度大,表层和下层土壤均能够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