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消防知识点: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第七节 火灾在建筑物内的蔓延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到走廊,进入其他敞开屋门的房间,或呈水平方向漫流。 灾蔓延的作用
此时,烟气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风力的 影响。如图4-31所示。
三、烟在建筑物内
的流动规律*
四、火焰通过外墙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图4-31 烟在单层建筑物内蔓延的示意图
烟在多层建筑物内流动要受到两侧敞开楼梯间气流的 影响。如图4-32所示,楼梯间的对流通风将加速烟气的蔓
若起火房间面积为A,室内高度为H,烟层与地面的距 建筑物内的蔓延
离为Z,则烟气层的下降速度可表示为:
一、火灾在建筑物
dZ
式中,ρs为烟密度。
/
dt
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二) 烟在建筑物内的流动和扩散
二、热烟气、火风
烟在单层或多层建筑物内蔓延时,首先冲上屋顶,逐 渐充满门窗以上的空间。然后越过门窗过梁或屋架梁,流
到1000oC,由查理定律可知,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压力 的流动规律 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计算可知室内气体将产生约为 4.57atm的压力。这个压力会对房间四壁、楼板及吊顶等产 四、火焰通过外墙
生很大的作用力,甚至使屋顶上移或使墙体产生裂缝。 窗口向上层的蔓延
火风压对火灾蔓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起火房间内部 压力升高,加快热烟气的蔓延速度。
内蔓延的形式和途径
室内发生火灾后,产生的火风压可能使屋顶发生位移,二、热烟气、火风 或在墙体上产生裂缝。在实际灭火过程中,总会出现水枪 手很难推开起火房间门的情况,这就是由于火风压产生的 压和烟囱效应对火
压力将房门顶上的缘故。火风压的大小与火灾温度和室内 灾蔓延的作用*
通风条件有关。假定起火前室内温度为27oC,起火后上升 三、烟在建筑物内
消防安全常识大全火灾烟气的传播与控制

消防安全常识大全火灾烟气的传播与控制消防安全常识大全:火灾烟气的传播与控制引言:消防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火灾中,烟气是导致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了解火灾烟气的传播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灾烟气的传播途径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一、火灾烟气的传播途径1. 烟气的生成火灾中,燃烧物质产生大量的烟气。
烟气是由燃烧产生的气体和固体颗粒混合而成的。
主要组成成分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硫等。
2. 烟道传播烟气在建筑物内的烟道中传播是火灾烟气传播的一种主要方式。
烟道包括楼梯口、走廊、通风管道等。
当火灾发生时,烟气会沿着烟道向上、向下或水平传播,影响建筑物内其他区域。
3. 空气对流传播火灾烟气也可通过空气对流传播,即烟气随空气流动而传播。
当室内温度升高,烟气会因为密度较小而上升,进而通过通风口或天花板传入上层空间。
同时,室内空气对流也会造成烟气的扩散。
4. 空气扩散传播火灾烟气还可通过空气扩散传播,即烟气随着空气流动蔓延。
烟气中的细小颗粒随着气流的推动,会在火源附近聚集,并向外扩散。
这种传播途径使得大范围的区域都受到了烟气的威胁。
二、火灾烟气的控制方法1. 设立防烟带在建筑物中,合理设置防烟带有助于控制烟气的传播。
防烟带可以通过设置防火门、防火墙等措施来减缓烟气的传播速度,使得火源区域的烟气不易向其他区域扩散。
2. 加强通风设施良好的通风系统是控制烟气传播的关键。
建筑物中应合理设置通风口、烟气排烟装置等设施,确保烟气能够及时排出,减少对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
3. 设置烟气探测器烟气探测器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及时发现烟气的存在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逃生措施,防止人员被火灾烟气所伤害。
4. 寻找安全出口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应尽快寻找安全出口,并迅速撤离现场。
了解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位置以及疏散通道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尽快脱离火灾现场,避免受到烟气的威胁。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建筑物火灾时,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烟气主要来源于燃烧物对外排放的废气和蒸汽以及建筑物内的材料和物品燃烧释放的气体。
建筑物火灾时,烟气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烟气的致命性建筑物火灾时,烟气通常会随着高温气体上升而向上扩散。
在人员疏散的过程中,烟气会成为制约人员逃生的重要因素。
烟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人员如果遇到烟气时,容易产生窒息、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在火灾现场,烟气的中毒致死率很高,因此在疏散过程中,要注重烟气的路线和方向,以避开烟气的侵袭。
二、烟气的毒性建筑物火灾时,烟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硫化氢等毒性气体,其中一氧化碳是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氧化碳会通过气道进入人体循环系统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种有害的化合物,导致供氧不足和缺氧,最终导致休克和死亡。
同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会破坏人体细胞和组织,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
一旦烟气中的有毒气体被吸入,会对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三、烟气的物理性建筑物火灾时,烟气具有极强的物理性。
烟气的温度通常在300℃以上,高温的烟气可以扭曲、变形或损坏人体组织,导致伤害和烧伤。
在火灾现场疏散时,人员如果遭遇高温烟气,可能会导致皮肤灼伤、呼吸道灼烧等烧伤症状。
此外,烟气中还包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煤烟、塑胶烟等,这些物质会沉积在人体的皮肤和口鼻部位,对人体产生刺激和损害。
因此,在疏散过程中,要尽可能远离高温烟气的侵袭。
四、烟气的扩散性建筑物火灾时,烟气的扩散性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烟气的扩散范围和速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火源的大小、火势、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气流的强度和方向等。
烟气的扩散范围广泛,即使在没有火势明显的情况下,烟气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在火灾现场疏散时,要尽可能保持朝着风向逃生,以避免烟气的侵袭。
综上所述,建筑物火灾时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烟气的致命性、毒性、物理性和扩散性都需要引起重视。
消防知识点: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消防知识点: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_消防知识点: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一般,5_℃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烟气的扩散路线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在火灾初期为0.1~0.3m/s,在火灾中期为0.5~0.8m/s.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通常为1~5m/s.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产生的抽力,烟气上升流动速度很大,可达6~8m/s,甚至更大.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三条路线: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烟气流动的驱动1.烟囱效应当建筑物内外的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中,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通常称这种现象为烟囱效应.在火灾过程中,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2.火风压火风压是指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火风压的影响主要在起火房间,如果火风压大于进风口的压力,则大量的烟火将通过外墙窗口,由室外向上蔓延;若火风压等于或小于进风口的压力,则烟火便全部从内部蔓延,当它进入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孔道以后,会大大加强烟囱效应.烟囱效应和火风压不同,它能影响全楼.3.外界风的作用烟气蔓延的途径1.孔洞开口蔓延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3.闷顶内蔓延由于烟火是向上升腾的,因此顶棚上的入孔.通风口等都是烟火进入的通道.闷顶内往往没有防火分隔墙,空间大,很容易造成火灾水平蔓延,并通过内部孔洞再向四周的房间蔓延.4.外墙面蔓延在外墙面,高温热烟气流会促使火焰蹿出窗口向上层蔓延.一方面,由于火焰与外墙面之间的空气受热逃逸形成负压,周围冷空气的压力致使烟火贴墙面而上,使火蔓延到上一层;另一方面,由于火焰贴附外墙面向上蔓延,致使热量透过墙体引燃起火层上面一层房间内的可燃物.建筑物外墙窗口的形状.大小对火势蔓延有很大影响.。
《建筑消防工程》绪论-第2节建筑火灾知识-火灾的蔓延机理-PPT课件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 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 越低。
2.1.2 燃烧性能参数--燃点
(二)燃点 1.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物质在外部引火源作用下表面起火 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三、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2)火风压。 火风压是指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 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
三、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2)火风压。 火风压的影响主要在起火房间,如果火风压大于进风口的压力, 则大量的烟火将通过外墙窗口,由室外向上蔓延; 若火风压等于或小于进风口的压力,则烟火便全部从内部蔓延, 当它进入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孔道以后,会大大 加强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和火风压不同,它能影响全楼。
建筑消防工程(第三版)
第一节 建筑火灾知识
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分类/燃烧性能参数/火灾的蔓延机理
教师:付木梁
时间:2023.03
第二节 建筑火灾知识
2.1燃烧的基本原理
大家想一想,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 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 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1.1 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2.1.2 燃烧性能参数-燃点
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通常,用燃点作 为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之一。
2.1.2 燃烧性能参数--自燃点
(三)自燃点 1.自燃点的定义
高层建筑火灾的烟雾流动规律

高层建筑火灾的烟雾流动规律高层建筑火灾的烟雾流淌规律1、建筑物内通风、空调系统对建筑物内压力的影响,取决于供风和排风的平衡状况。
假如各处的供风和排风是一样的,那么该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压力不会产生影响,假如某部位的供气超过排气,那里便消失增压,空气就从那里流向其他局部。
反之,在排气超过供气的部位,则消失相反的现象。
因此,建筑物内通风、空调系统可以根据某种预定而有益的方式设计,以掌握建筑物内的烟雾流淌。
2、气体膨胀。
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气体膨胀是影响烟雾流淌较为重要的因素。
依据气体膨胀定律,可推算出着火期间着火区域内的气体体积将扩大3倍,其中2/3气体将转移到建筑物的其他局部。
而且膨胀过程发生相当快速,并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假如不实行措施减弱,就会迫使烟从着火层往上和往下向建筑物其他局部流淌。
3、烟囱效应。
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时,由于室内外空气容重的不同而产生浮力。
建筑物内上部的压力大于室外压力,下部的压力小于室外压力。
当外墙上有开口时,通过建筑物上部的开口,室内空气流向室外;通过下部的开口,室外空气流向室内。
这种现象,就是建筑物的烟囱效应。
它是由高层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造成的,高层建筑的外部温度低于内部温度而形成的压力差将空气从低处压入,穿过建筑物向上流淌,然后从高处流出建筑物,这种现象被称为正热压作用。
在低处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在高处则相反,在中间某一高度,内外压力一样,即存在一个中性压力面。
烟囱效应随建筑物的内外温度差以及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火灾发生于较低层时,烟囱效应对竖井和较高层的烟污染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此时烟从低层上升至高层内的潜力更大。
由烟囱效应造成的压力差和气流分布,以及中性压力面的位置,取决于建筑物内分隔物的开口对气体流淌的限制程度。
火灾时,由于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室内温度快速上升,建筑物的烟囱效应更加显著,使火灾的扩散更加快速。
因此烟囱效应对建筑物的空气的流淌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知识】建筑物火灾蔓延的途径有哪些

【专业知识】建筑物火灾蔓延的途径有哪些【学员问题】建筑物火灾蔓延的途径有哪些?【解答】火由起火部位向其他区域蔓延是通过可燃物的直接延烧、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扩大蔓延的。
大量火灾实例表明,火从起火部位向别处蔓延的途径主要有。
l.内墙门建筑物内某房间起火。
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原因大多是房Ill的门未能把火挡住。
走廊内即使没有任何可燃物,从起火房问门口喷涌出的火焰、高温烟气的扩散。
也能把火蔓延到较远的房间或区域。
2.外墙窗室内火灾发展到全面燃烧阶段,大量高温烟气、火焰喷出窗l},直接通过上面楼层打开着的窗口或烧坏上面楼层窗玻璃造成火势向上层蔓延;此外,还通过热辐射作甩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等构成火灾威胁。
3楼板上的孔洞和各种竖井管道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
建筑物内往往设有各种竖井管道或竖向JI口部位等,如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垃圾井、通风井、排烟井,它们贯穿若千楼层甚至全部楼层,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会产牛烟囱效应,抽拔烟火,造成火势迅速向上部楼层蔓延。
试验研究表明,高温烟气在竖井内向上蔓延的速度约为3-5m/s。
4.房问隔墙房间隔墙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或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制作而耐火性却很差时,在火灾高温作用「则会被烧坏,失去隔火作用,使火灾蔓延到相邻房间或区域。
5.马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室内发生火灾时,室内上半部处上较高压力状态下,该部位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很容易把火焰、高温烟气传播出去,造成火灾蔓延此外,穿过房间的金属管线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往往会通过热传导方式将热量传到相邻房间或区域一侧,使与管线接触的可燃物起火,造成火势蔓延6.闷顶由于烟火是向上升腾的。
因此吊顶棚上的人孔、通风口等郁是烟火进人的通道。
闷顶内往往没有防火分隔墙,空间大,很容易造成火灾水平蔓延,并通过闷顶的孔洞再向四周、向下面的房。
问蔓延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建筑物内部火灾烟气蔓延风险

建筑物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建筑物的建筑材料,如可燃物、保温材料、装饰材料等,在燃烧时会释放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产烟毒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产烟毒性对火灾烟气的扩散和毒性具有重要影响。
建筑物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对火灾烟气蔓延 的影响
建筑物的内部环境,如温度、湿度、气压等 ,可能影响火灾烟气的扩散和流动。
人为因素对火灾烟气蔓延 的影响
如火源位置、初期火灾扑救情况等人为因素 ,也可能影响火灾烟气的扩散和流动。
04
建筑物内部火灾烟气的控制与预 防措施
设置防烟分区和挡烟设施
防烟分区
将建筑物内部空间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区域,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排烟系统,以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 。
挡烟设施
在建筑物的顶棚或吊顶下设置挡烟垂壁等设施,将烟雾限制在一定区域内,防止其扩散到其他区域。
定期进行疏散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火灾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场所性质,合理配置灭火器、灭火器材、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或控制火 势。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安全设施,提高建筑物对火灾的预警和应对能力。
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01
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
02
对员工和住户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火灾防范意识和
应急处置能力。
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
03
、有序地进行疏散和救援。
05
建筑物内部火灾烟气的应对措施
制定应急疏散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20消防知识点: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2020消防知识点: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
一般,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
烟气的扩散路线
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
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在火灾初期为0.1~0.3m/s,在火灾中期为0.5~0.8m/s。
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通常为1~5m/s。
在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产生的抽力,烟气上升流动速度很大,可达6~8m/s,甚至更大。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三条路线: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烟气流动的驱动
1.烟囱效应
当建筑物内外的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
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中,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通常称这种现象为烟囱效应。
在火灾过程中,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2.火风压
火风压是指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
火风压的影响主要在起火房间,如果火风压大于进风口的压力,则大量的烟火将通过外墙窗口,由室外向上蔓延;若火风压等于或小于进风口的压力,则烟火便全部从内部蔓延,当它进入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孔道以后,会大大加强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和火风压不同,它能影响全楼。
3.外界风的作用
烟气蔓延的途径
1.孔洞开口蔓延
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
3.闷顶内蔓延
由于烟火是向上升腾的,因此顶棚上的入孔、通风口等都是烟火进入的通道。
闷顶内往往没有防火分隔墙,空间大,很容易造成火灾水平蔓延,并通过内部孔洞再向四周的房间蔓延。
4.外墙面蔓延
在外墙面,高温热烟气流会促使火焰蹿出窗口向上层蔓延。
一方面,由于火焰与外墙面之间的空气受热逃逸形成负压,周围冷空气的压力致使烟火贴墙面而上,使火蔓延到上一层;另一方面,由于火焰贴附外墙面向上蔓延,致使热量透过墙体引燃起火层上面一层房间内的可燃物。
建筑物外墙窗口的形状、大小对火势蔓延有很大影响。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