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盗版系统的危害

论盗版系统的危害
论盗版系统的危害

论盗版Windows7操作系统之危害

在这样一个Windows7广泛流行的PC时代,在购买Win7正版软件只需几百元的今天,在微软和各大PC厂商联合开展OEM计划大力推广Win7预装PC的现在,以及微软专为学生用户推出的Win7校园大优惠活动等等,你还会像过去Win98或XP年代一样,为了省下几千元正版盗版软件的价差,毫不犹豫的选择盗版软件吗?

随着电脑成为我们很多朋友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电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使用正版操作系统是确保电脑稳定、安全运行的最基本因素。微软正版Windows7系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性,在对病毒的防范,和黑客侵入方面,有着很强大的防御能力,而盗版Win7安装文件中往往被修改,甚至是植入了病毒、木马,严重影响Win7的稳定可靠性。有些朋友会认为盗版与正版使用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差别,的确正版系统中美观的Win7桌面,动态的Win7主题壁纸,便捷的Win7资源管理器等等功能,一些盗版Win7安装后也可以正常使用这些功能,不过这就足以说明盗版与正版真的没有区别吗?就简单来说,小编认为以下几点一定是盗版软件与正版软件明显的差别。

盗版Win7危险脆弱,正版Win7安全稳定;

盗版Win7系统是“一锤子买卖”,正版Win7有着完善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

盗版Win7“表里不一”,正版Win7货真价实;

盗版Win7粗制滥造,正版Win7无论是包装盒还是安装光盘均做工精良。

这里我们还是以数据来说话,看看一些来自第三方的调查结果,盗版Win7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不同。

1. 45.9%的盗版Win7系统中含有木马病毒和恶意流氓软件

木马病毒是隐藏在用户计算机内的客户端程序,一旦发作,可以设置后门,定时的发送用户的隐私到木马程序指定的地址。此外,木马病毒还可以打开可进入用户电脑的端口,使黑客可随意控制感染木马病毒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删除、拷贝、修改密码等非法操作。流氓软件是一种恶意程序,它的危害表现在:盗取用户信息、定时弹出广告、劫持浏览器访问垃圾网站、强制用户注册等,而且大部分流氓软件无法彻底卸载。流氓软件极大地危害系统的安全,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2. 95.6%的盗版Win7系统的IE主页和收藏夹被修改

盗版Win7系统存在IE主页被指向垃圾网站的情况,并且有19.5%的盗版Win7系统禁止用户修改IE主页,盗版制作者以此获取非法利益。盗版Win7系统的收藏夹内会被加入许多垃圾网站的链接,这些链接有一部分是挂有病毒的网站和带有网络欺诈行为的“钓鱼网站”。

3. 8

4.3%的盗版Win7系统默认超级管理员密码为空并且已自动打开远程桌面连接。黑客可以轻松的利用空密码远程登录用户的计算机,进行各种非法操作。

4. 89.9%的盗版Win7系统的防火墙设置被更改

盗版Win7系统一般会篡改防火墙的设置,允许一些木马病毒和流氓软件通过防火墙,从而使Win7系统的防火墙形同虚设。

5. 78.0%的盗版Windows系统开机启动项被修改,使流氓软件和病毒在开机时自动运行。

6. 100%的盗版Windows系统的文件系统被修改

据微软官方表示,市面上所有的盗版Win7系统都被做了篡改,主要方式有:删除文件、添加第三方软件、添加流氓软件、植入病毒等。盗版商为了自己的不法利益,完全不顾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和信息安全。

现在为了更多用户免于受盗版软件困扰,微软和各大PC厂商联合推出了OEM计划,为新上市的PC提供正版Win7

预装,我们不需要花多余的钱去购买Win7正版软件,却能够轻松享受到Windows7 PC所带来的使用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无奈的选择盗版软件吗?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毕竟让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使用的软件全部都是正版,也是很多用户由来已久的心愿。

企业使用盗版得不偿失

再者如果在企业使用盗版Windows7,还得承担的相关的法律处罚。除了法律风险外,使用盗版Windows7遇到了什么问题,用户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合法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为节省经费而使用盗版Windows7系统,盗版系统不稳定和易遭受病毒攻击,由此导致的IT 系统故障频发,一方面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降低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会增加系统维护的开支。

前一段时间有多家公司曝出商业机密被盗,企业文件丢失都是因为公司员工使用盗版系统而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公司都有很大影响,现在好多公司都在计划进行企业系统的正版化和换代过程,在北京中关村那边的聚元亨新进行正版软件的采购,毕竟是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相比其他公司,小编认为这家公司信誉还是不错的。

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使用盗版Windows 造成的额外开支会远远大于其节省的费用。由此导致的损失很可能已远超过使用盗版所节约的成本,对于现在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公司而言,损失可能无比惨重,比之前文中商业机密被盗,重要文件丢失带来的破坏性可能更大,财产损失更为惊人。

购买正版Windows7轻松愉快

那么如何购买正版Windows7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购买电脑时选购一台预装有正版Windows7的电脑,金秋将至,即将迎来返校季和十一黄金周,各大厂商的秋季主打Windows 7 PC产品,囊括多款学生机型、轻薄时尚机型以及性能强劲的“全能王”,这些机型都预装了正版的Windows7,让你一步到位的享受到正版windows7系统的好处。

对于暂时不准备购买新电脑的用户,微软也为Windows 7的零售盒装产品制定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以优惠价格获得正版Windows 7带来的完美体验.在北京聚元亨新软件商城Windows 7家庭普通版的零售盒装产品建议零售价为399元,Windows 7家庭高级版的零售盒装产品建议零售价为699元,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以3年为单位,折合下来每天只花几毛钱。只想购买正版Windows7的用户可以直接进入聚元亨新官网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b3947888.html, 进行购买。

作为微软在国内的合作伙伴,这家公司还是值得信赖的,毕竟是微软的合作伙伴嘛

对于学生用户,微软积极推广校园先锋计划,学生如果目前使用Windows 7家庭普通版或家庭高级版,花费149元即可在聚元亨新进行升级至Windows 7专业版。如果去聚元亨新购买全新Windows 7专业完整版,只需要花费1299元。

小贴士:如何甄别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

最简单的,也是我们推荐的方式,就是购买预装正版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品牌电脑。不仅能够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正版Windows 7带来的体验,还将享受到品牌电脑精巧的工业设计,丰富的功能以及专为Windows 7优化的性能。

此外,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甄别方法,就是在购买的电脑上查看机身上是不是贴了象征着正版软件的COA(正版证明标签),那是一个印的像钞票一样,有金属防伪线的标签,可在微软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b3947888.html,/genuine/default.aspx?displaylang=zh-cn上提交并进行正版验证。

当然,如果在北京,还可以去位于中关村的微软正版体验店给购买的电脑或者软件进行验证,店内有微软导购人员为你提供专业的免费咨询和验证服务。

对于已经使用正版Windows 7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还能在线加入微软Windows正版俱乐部,与俱乐部内所有正版用户一起,交流使用心得,共同参与线上线下活动,赢取丰富

礼品,体验到更多实实在在的正版用户增值权益。会员还能免费参与Windows7每周在线课堂,获得微软技术专家关于Windows 7的使用指导。

正版优势所在:

正版 Windows 7 是由 Microsoft 公司发布,且已经过适当授权,由 Microsoft 或受信任伙伴提供支持。使用正版 Windows 7,您可以第一时间下载系统更新,并免费使用微软安全软件 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帮助您远离盗版软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个人隐私信息外泄。此外,正版 Windows 7 还让您享受 Microsoft 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支持服务,从而帮助您从电脑中获得最大收益。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全文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全文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煤矿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第五条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第七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三)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第九条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条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应当包括辖区内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数量、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行业及地区分布、接触人数等内容。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违反有关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依法受理和查处有关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如实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有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的式样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危害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精髓所在, 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有效的风险辩识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的全过程控制。公司正是对各 种作业和生产过程进行初始评价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安全卫生 管理体系策划,形成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作业文件,对各种预 知的风险因素做到事前控制,以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并对各种潜 在的事故制定应急程序,力图使损失最小化。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实施全过程控制,即把职业安全卫 生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职业安 全卫生问题。从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入手,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在研究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对职业安全 卫生的影响时,通常把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 危险因素是和组织的管理有关,这可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加强内部 审核、管理评审和人的行为评价来解决;另一类就是针对原材料、 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产品,研究整个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从 管理上和工程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为了有效地 控制整个生产活动过程的危险因素,必须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备及全员参与,才能确保 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水平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危害辨识、风险评 价及控制是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主线条,只有正

确的辨识危害和进行评价,有效的控制各类风险,体系的建立才有 意义。 1.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基本概念 1.1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危害分为两类。第一类危害:根据能量意 外释放理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 物质称作第一类危害。常见的如: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第二类危害: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 危害。它通常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 1.2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危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70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2、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公司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4、公司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填表说明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日期:申报类别初次申报○变更申报○变更原因 单位注册地址工作场所地址 企业类型大○中○小○微○行业分类 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有○无○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数 专 职 兼 职 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人数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粉尘类有○无○接触人数 接触职业病 危害 总人数:化学物质类有○无○接触人数 物理因素类有○无○接触人数 放射性物质类有○无○接触人数 其他有○无○接触人数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作业场所名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接触人数 (可重复) 接触人数(不重复) 因素人数 (作业场所1) … (作业场所2) … … … 合计

填表说明 1.【申报类别】是指第一次申报还是变更申报。如是变更申报,需要填写【变更原因】。 2.【变更原因】按第八条的内容简要填写。 3.【单位注册地址】指单位工商注册的地址。 4.【工作场所地址】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活动的地点。 5.【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6.【企业类型】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2011〕75号)的 要求,填写大、中、小、微。 7.【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2002)填报。 8.【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数】等需要填写数字的栏目,数据统计范围为截止目前。 9.【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按粉尘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类、放射性物质类、其他五类分别 填写,此栏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网上申报可以不填;如仅纸质申报,应分类填写。 10.【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指目前接触各种职业危害的人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网上申报不填。如仅 纸质申报,应填写。 1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按作业场所分别填报,【危害因素】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 定填写,【接触人数】(可重复)指实际接触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12.【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不重复)指该作业场所实际接触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由于一个人可 能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能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简单相加,为方便起见,可采用工作场所内在岗职工人数减去不接触职业危害人数的简单计算方式填报。

(完整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48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9月8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长骆琳 2012年4月27日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煤矿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第五条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 种方式。 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第七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2012年版)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2012年版) 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日期:

填报人: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1.【申报类别】是指第一次申报还是变更申报。如是变更申报,需要填写【变更原因】。 2.【变更原因】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八条的内容简要填写。 3.【单位注册地址】指单位工商注册的地址。 4.【工作场所地址】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活动的地点。 5.【法定代表人】指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6.【企业规模】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2011〕75号)的要求,填写大、中、小、微。 7.【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2002)填报。 8.【注册类型】按工商局注册的类型,填写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企业。 9.【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数】等需要填写数字的栏目,数据统计范围为截至目前。 10.【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按粉尘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类、放射性物质类、其他五类分别填写。此栏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网上申报可以不填。如仅纸质申报,应分类填写。 11.【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指目前接触各种职业危害的人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网上申报不填。如仅纸质申报,应填写。 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按作业场所分别填报,【危害因素】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填写,【接触人数】(可重复)指实际接触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13.【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不重复)指该作业场所实际接触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由于一个人可能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能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简单相加,为方便起见,可采用工作场所内在岗职工人数减去不接触职业危害人数的简单计算方式填报。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中国山东有限公司。 3.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制度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4.职业病危害: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本制度所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 5.1单位的基本情况; 5.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分布情况及接触人数; 5.3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6.职业病危害申报 6.1公司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根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6.2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公司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6.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后,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时,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6.3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进行申报。 6.4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时,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进行申报; 6.5施工工艺发生变更或新产品投产,各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办公室申报其工艺流程和技术,并提供使用相关原材料及化学成分。发生危害源泄露或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负责部门要在24小时内报公司办公室,若险情或事故严重的应在1小时内上报部门领导和公司办公室,并在最段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办公室汇报情况。 6.6按要求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以备上级部门监督管理。 6.7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一格式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6.8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中国山东有限公司 2018年3月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填报说明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单位:(盖章)主要负责人:(签字)日期:

填报人: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1.【申报类别】是指第一次申报还是变更申报。如是变更申报,需要填写【变更原因】。 2.【变更原因】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第八条的内容简要填写。 3.【单位注册地址】指单位工商注册的地址。 4.【工作场所地址】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活动的地点。 5.【法定代表人】指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6.【企业规模】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2011〕75号)的要求,填写大、中、小、微。 7.【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T4754-2002)填报。 8.【注册类型】按工商局注册的类型,填写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企业。 9.【劳动者总人数】【职业病累计数】等需要填写数字的栏目,数据统计范围为截至目前。 10.【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按粉尘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类、放射性物质类、其他五类分别填写。此栏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网上申报可以不填。如仅纸质申报,应分类填写。 11.【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指目前接触各种职业危害的人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网上申报不填。如仅纸质申报,应填写。

1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按作业场所分别填报,【危害因素】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填写,【接触人数】(可重复)指实际接触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13.【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不重复)指该作业场所实际接触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由于一个人可能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不能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简单相加,为方便起见,可采用工作场所内在岗职工人数减去不接触职业危害人数的简单计算方式填报。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识(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6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基础知 识(通用版) 对于危险源的认识,一直以来大家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各企业为了通过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都在咨询管理公司的指导下整理了公司各部门的危险源,并形成了危险源辨识清单,但是大多数的结果都有是,将危险源辨识清单摆放在资料柜中储存,每年再拿出来更新几条,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这其实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作法,完全将危险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东西给忽略掉了,本着让大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管理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以下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过程进行一些基础的说明,希望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危险源及风险评价的定义是什么?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另外一种定义是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GB/T28001-2001)术语和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对危险源的定义中没有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关于重大危险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起草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中有明确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我们公司不存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工业城天然气站属于标准所称的重大危险源) 风险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操作手册(企业版)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操作手册V1.4 (用人单位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2019年7月

变更履历(RECORD OF CHANGES)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 用户计算机硬件要求 (1) 1.2 用户计算机软件要求 (1) 1.3 说明 (2) 第二章系统登录 (3) 2.1 注册登录系统 (3) 2.2 修改密码 (9) 2.3 账号申诉 (10)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申报 (14) 3.1 在线申报流程 (14) 3.2 初次申报 (15) 3.2.1功能说明 (15) 3.2.2进入方式 (15) 3.2.3操作步骤 (16) 3.3 年度更新 (23) 3.3.1功能说明 (23) 3.3.2进入方式 (23) 3.3.3操作步骤 (23) 3.4 变更申报 (26) 3.4.1功能说明 (26) 3.4.2进入方式 (26) 3.4.3操作步骤 (26) 3.5 申报表(回执)打印 (27) 第四章注册信息修改 (30) 第五章企业注销申报 (31) 5.1.1功能说明 (31) 5.1.2进入方式 (31) 5.1.3操作步骤 (31)

第一章前言 1.1用户计算机硬件要求 CPU: 1.5G 以上 内存:4G 以上 硬盘:200G 以上 分辨率:1280×1024 或以上 上网设备:拨号、 ISDN、 ADSL、宽带局域网、专线。 1.2用户计算机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或 Windows 2003、 win7、Win8、Win10 支持软件:Office 2007 或以上版本 浏览器要求:本系统支持IE11.0以上版本系列浏览器,或使用带有极速模式的浏览器,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并在极速模式下使用。 极速模式切换方法如下图所示: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操作手册V1.3 (用人单位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2019年7月

变更履历(RECORD OF CHANGES)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1.1 用户计算机硬件要求 (1) 1.2 用户计算机软件要求 (1) 1.3 说明 (2) 第二章系统登录 (3) 2.1 注册登录系统 (3) 2.2 修改密码 (9) 2.3 账号申诉 (10)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申报 (14) 3.1 在线申报流程 (14) 3.2 初次申报 (15) 3.2.1功能说明 (15) 3.2.2进入方式 (15) 3.2.3操作步骤 (16) 3.3 年度更新 (23) 3.3.1功能说明 (23) 3.3.2进入方式 (23) 3.3.3操作步骤 (23) 3.4 变更申报 (26) 3.4.1功能说明 (26) 3.4.2进入方式 (26) 3.4.3操作步骤 (26) 3.5 申报表(回执)打印 (27) 第四章注册信息修改 (29)

第一章前言 1.1用户计算机硬件要求 CPU: 1.5G 以上 内存:4G 以上 硬盘:200G 以上 分辨率:1280×1024 或以上 上网设备:拨号、 ISDN、 ADSL、宽带局域网、专线。 1.2用户计算机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或 Windows 2003、 win7、Win8、Win10 支持软件:Office 2007 或以上版本 浏览器要求:本系统支持IE11.0以上版本系列浏览器,或使用带有极速模式的浏览器,推荐使用360安全浏览器,并在极速模式下使用。 极速模式切换方法如下图所示: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1号令)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1号令) 2002-10-1710:0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21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之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第五条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第六条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第七条受理申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逐级汇总上报。 第八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用人单位申报的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未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或者申报不实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的格式和内容由卫生部统一规定。 第十一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收取费用。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2003年1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一、辨识更新评价步骤 (1)作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 ①识别确定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形成作业活动清单; ②对各项作业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害因素及风险进行辨识; ③对与各项危害因素有关的风险进行评价; ④判定危害因素及风险级别,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害因素及风险; ⑤针对评价中需要控制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⑥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的更新。 (2)作业区(大队)主要领导审批作业区级一般危害因素(见附表4)和重大危害因素台帐(见附表5),并将重大危害因素台帐报厂安全环保科; 二、危害因素的辨识及风险评价 1、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工艺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为“工艺危害分析(PHA)”工艺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包括后果分析和工艺危害评价,以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工艺危害分析是装置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 (1)工艺危害分析的时机 生产装置在下列阶段可以进行PHA:新改扩建项目、在役生产装置

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故障假设/检查表法(What If/Checklist)、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 (3)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 HAZOP:应用于新改扩建项目投用前、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What If/Checklist:应用于低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停用封存、拆除报废阶段、工艺变更过程。 FMEA:应用于分析在役装置的关键组件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也可以辨识共因失效和单一组件失效导致的危害事件、事故。 FTA:应用于由HAZOP和What If/Checklist识别出来的特定事件的分析。 (4)工艺危害分析的频次 高危害工艺装置生产阶段每三年一次,其他生产装置每五年一次。(5)工艺危害分析的实施 公司将首先采用HAZOP方法陆续对公司的所有生产装置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具体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2、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 作业活动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价以下简称“作业危害分析(JHA)”作业危害分析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害,以预防作业活动中事故的发生。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321-34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 重要性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思想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来源于风险管理的思想。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也就是,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它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本办法。 煤矿另行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级管理的原则。 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及其所属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 第五条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下列文件、资料: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电子数据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用人单位应当首先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本单位主 要负责人签字后,按照本办法第四条和第五条的规定,连同有关文件、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第七条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二)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 日内进行申报; (三)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四)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第九条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 第十条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应当包括辖区内存在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数量、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行业及地区分布、接触人数等内容。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进行抽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违反有关保密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制度,依法受理和查处有关用人单位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举报。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程序规范样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程序 规范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898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程序规范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Application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一、申报对象 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眼病、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具体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凡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二、申报受理 辖区内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向区卫生局申报。区卫生局在收到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三、申报程序与内容 用人单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时应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一式二份,并提供下列必备资料和相关资料: (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 (3)主要产品名称和产量,主要原、辅料和中间品的名称和消耗量(产量); (4)生产工艺流程图;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名称; (6)相关资料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姓名;职业危害警示、告知措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检修制度;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人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 程序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所属范围的经营活动、服务,以及设备设施、相关方的服务和设备等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过程,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公司HSE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从事的化工石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等的监理及经营管理活动。 3职责 综合部: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及解释。负责组织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订公司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监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总监:负责组织监理活动前因地制宜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实施组织本项目部监理过程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所有员工:提供基础信息,参与本岗位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流程,参照附录1)。 风险评价的组织 1)开展项目监理活动前,由总监负责组织,因地制宜的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 作。 2)对于重大的工程,应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总监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工作。 3)风险评价的组织者应任命HSE监理工程师为评价组组长,并授权负责风险评价的全 过程; 评价小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HSE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与风险评价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评价时尽可能使操作人员参与,提出建议。 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所监理项目的经营活动、施工作业过程,包括设计、改扩建施工、安装、设备、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及项目监理部的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人员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1)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2)按区域;

职业危害申报说明

陈亚军、刘红军、万永旺、孟国焕、张同赛 _ mg/m3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表》填报说明 填报的检测数据采用国家标准采样和分析方法。 申报登记号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填写。 一、基本情况 【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企业注册类型】参照下表1给出的10种企业注册类型代码填写。 表1 企业注册类型代码表 代码企业注册类型代码企业注册类型 110 国有企业160 股份有限公司 120 集体企业170 私营企业 130 股份合作企业190 其他企业 140 联营企业20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50 有限责任公司300 外商投资企业 【行业分类】按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填报,注意与行业小类所填列的内容相对应。 【填报类别】申报单位是第一次申报还是变更申报,请在相应处划√。 【变更原因】用于变更申报登记用,参照下表2 中所列的变更原因,填写相应的代码。 表2 变更原因代码表 代码申报变更原因 1 采用的技术发生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改变 2 采用的工艺发生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改变 3 采用的原料、辅料等材料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改变 4 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5 用人单位名称改变 6 法定代表人改变 7 年度申报数据改变 8 其它原因(此栏请具体说明) 二、生产基本情况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用方框标明工艺、装置和设施的名称;用线条标明生产工艺流程;文字注明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及产生或存在的环节,可加附页说明。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按照下表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中相应代码填报,不包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doc 68页)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doc 6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热电厂2×330MW机组工程建设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二○○八年元月

第一部分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火电建设规模、机组容量、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给火电建设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全国重大、特大事故接连不断,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十分惨重,除主观原因外,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主观性、经验性、人为性强。 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在如此复杂的系统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均显得力不从心。现行的火电建设安全管理模式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安全保证模式耗费了各级领导大量的精力,使他们用于战略研究和经营管理的时间相对不足,而且不能根本扭转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 对于复杂的火电建设过程,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杜绝事故,而直接影响安全的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行为的可靠性等因素,已经成为是否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突飞猛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反观火电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虽然近年来已开始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但体系的建立仅仅是向科学管理迈出了一小步,因为安全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管理不但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且需要一种科

学的方法及手段。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微观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研究适合各行业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是安全管理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宏观管理手段和行政命令手段的作用已经用到了极限,进一步加强用这两种手段管理安全的边际效应已不明显,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开始研究、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思路和安全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问题。 1 基本概念 为了讨论内容的规范性,以及便于所研究的问题和对象的抽象,本文的论述建立在以下的概念基础上: 1.1 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1.2 危害(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状态。 1.3 意外事件(incident):危害出现并可能与可被危害对象(人员、财产和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事件。 1.4 风险(risk):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1.5 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 1.6 安全(safety):免遭不可接受风险的危害。 1.7 可容许风险(tolerable risk):组织根据其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已降低到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371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规范本公司(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申报工作,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公司(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加盖公章并由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连同有关资料一并上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四)申报内容有: 1、本公司(厂)的基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