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为单二部曲式,小调式

合集下载

《塔里木河》为单二部曲式-小调式

《塔里木河》为单二部曲式-小调式

《塔里木河》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课时:一课时授课年级:初一年级授课教师:王燕加教学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聆听过很多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歌曲,这首《塔里木河》的旋律他们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由于这首作品欢快的音乐情绪和琅琅上口的旋律,使他们能很快进入到学唱这首歌曲的活动中,并且对歌曲的演唱有一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塔里木河》为单二部曲式,小调式。

旋律和节奏具有维吾尔民族风格,情绪欢快,表达了守卫边疆的战士对塔里木河的赞颂和热爱。

第一段由不同结尾的重复性乐句构成,并反复一次。

旋律的进行由同音反复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开始,接缓缓的音阶式下行,富有舞蹈性和轻松感,突出了欢快的情绪。

第二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句各四小节,为重复性乐句。

开始为主音上切分节奏的乐汇重复,接着是从主音开始经过幅度不大的曲折进行又回到主音的另一个乐节,与第一段在音区和旋法上形成对比。

在两小节高八度的主音“哎”之后,第三句进入,这里是歌曲的高潮,旋律的音区较前为高,并在旋律用音上新颖,“塔里木河”的“河”字,在调式的下属功能上,“故乡的河”的“河”字在属音上,处于调式的“动”功能,引入第四句,略带下行的旋律结束全曲。

而节奏上的对比则是前边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的切分节奏消失,使旋律从充满动感,变得舒展,表现了对“母亲河”的热爱。

这首歌曲的最大特点是,切分节奏,使歌曲带有欢快的情绪和舞蹈性。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聆听、学唱《塔里木河》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舞蹈性,了解新疆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1、从歌曲的节奏特点入手,通过演唱、拍打等方法解决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态与两条基本旋律的识读。

2、聆听克里木的《塔里木河》,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了解歌曲的调式与结构。

3、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聆听、模仿等方法学习演唱歌曲《塔里木河》。

4、教师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并总结出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爱满人间1.《感恩的心》为 bB 大调,速度为中速,节拍为4/4 ,词作者为陈乐融,曲作者为陈志远。

歌曲的前半部分是深情地诉说,后半部分是发自内心的呼唤。

2.《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德国的席勒作词贝多芬作曲。

歌曲为G大调,速度为中速,表情术语为雄伟地,节拍为 4/4拍。

《欢乐颂》是贝多芬根据席勒的诗谱写的音乐作品,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也是贝多芬创作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3.贝多芬创作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在这部交响曲中他首次加入了合唱。

贝多芬代表作:《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4.《爱的人间》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是电视连续剧《光明世界》的主题歌。

歌曲为F大调,速度为中速,表情术语为柔美抒情地,这首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情绪温馨而甜美,第二部分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第三部分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5.《爱之梦》演奏形式为钢琴独奏,匈牙利的李斯特作曲。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以夜曲体裁创作了三首《爱之梦》,其中最著名的是现在我们所听的第三首,音乐深情婉转,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

李斯特: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首创了钢琴独奏音乐会的形式,大大拓展了钢琴演奏的形式,为钢琴在音乐历史上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6.《爱的罗曼斯》乐曲为G大调,节拍3/4拍,速度稍快,演奏情绪为感情丰富地,演奏形式为吉它独奏,属于西班牙民间乐曲,西班牙的耶佩斯编曲,1952年被法国电影《被禁止的游戏》用作主题音乐。

7.《爱星满天》李众作词,龚耀年作曲,F大调,速度为中速表情术语为深情地。

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爱星满天》和《爱的人间》都为F大调,速度都为中速,情绪对比都不是很强烈。

不同点是《爱星满天》可分为2段而《爱的人间》是再现的单三段曲式,节拍第二单元八音盒1.《单簧管波尔卡》为波兰的普罗修斯卡作曲。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复习(第一至第四单元)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复习(第一至第四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复习(第一至第四单元)音乐常识:非洲鼓:主要指南部非洲流行的鼓,它能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

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各声部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

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

谐谑曲:又称嬉戏曲,18世纪作曲家用以指称一种二拍子的快速、活泼的乐章。

协奏曲:指一件或数件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的音乐体裁。

变拍子:乐曲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拍子先后出现称作“变拍子”。

对山歌:“对山歌”通常是一问一答的即兴编唱。

西洋管弦乐队分为: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八三拍的基本含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强弱规律:强弱弱。

八六拍的基本含义: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作品介绍1《滚核桃》(绛州鼓乐)乐曲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晋南一带的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下的场面,以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愉悦心情。

乐曲集中体现了绛州鼓乐中“花敲鼓”的精华,表演时运用了搓、擦、磕、挑、撩、敲、碰等“花敲鼓”的击奏法,变化多端,繁简有序,质朴而不失优美,好似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沿坡滚下,坠地有声,乒乓作响,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核桃丰收时节农民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非洲鼓魂》非洲民间音乐,明快、热烈的鼓声颂扬酋长的美德、功绩;徐缓、清新的鼓点叙述远古的神话、传说;急骤的鼓点宣布族内的新闻趣事。

非洲人的生活非常悠闲,充满了欢乐,他们高兴时说“咿唷嘞啦”《咿唷嘞啦》这首歌曲的情绪欢快地。

非洲音乐:鼓离不开舞,舞也离不开鼓。

《非洲鼓魂》是一首来自于非洲的民间音乐。

音乐虽长,但曲中鼓的固定音型和声势动作的固定节奏,能唤起所有人内心的共同律动,随着音乐在空灵的吟唱中感受心灵的悸动。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五单元《塔里木河》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五单元《塔里木河》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春)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塔里木河》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欣赏《塔里木河》。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聆听歌曲《塔里木河》,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音调,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歌曲《塔里木河》,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更多有关母亲河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初次聆听教师:这首歌曲具有我国什么地方的音乐特点?(新疆)它特别在哪里呢?(节奏极具典型舞蹈性)2.再次聆听(1)教师:你能模仿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吗?(切分节奏)(2)教师:歌曲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乐器也独具特色)老师出示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达卜”、“都塔尔”的图片或实物。

(3)教师用切分节奏型示范演奏:演奏“达卜”时,双手“虎口”扶住鼓框,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可用于击鼓。

手指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出音响有别的“咚”、“哒”之声,也可以摇动鼓身,使小铁环撞击鼓框,亦能发出“沙沙”的音响。

在维吾尔族,“达卜”一般由男子演奏。

(4)学生尝试为歌曲编配有切分节奏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5)教师:切分节奏是新疆音乐作品中常见的节奏型,正是这种节奏型的运用使新疆的作品都带有一种独特的舞蹈性。

(6)请学生学习新疆舞蹈中的典型动作:移颈、托帽、转手腕。

边哼唱边做舞蹈动作。

(7)学生分成男女生来随乐律动。

(男生做击切分节奏的手鼓动作,女生做新疆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抓住歌曲的风格特点,设计拍击切分节奏和学习新疆舞蹈动作的音乐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让这种体验式的参与深入人心,不易忘记。

【教学建议】老师要掌握好编配节奏和学习新疆舞蹈动作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后面的听赏教学。

3.简介歌曲(1)学生说说歌曲歌唱的内容?(2)教师:《塔里木河》是一首典型的新疆维吾尔族歌曲,塔里木河它是中国第一大内流河,全长2179公里,它的流域主要位于新疆南部,对于每一个新疆人来说,她不仅是故乡之河,也是母亲之河、生命之河,她的神奇、她的壮美,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中。

单二部曲式结构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单二部曲式结构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单二部曲式结构类型及其特征分析作者:蒋将周萍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08期摘要有再现单二和无再现单二是单二部曲式的两种基本类型。

在这两种结构类型中又同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组合形态。

本文在阐述单二部曲式内涵和分类的基础上,较详细地罗列分析了这两种曲式内部的各种组合形态,以期更透彻、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单二部曲式。

关键词单二部曲式结构类型特征分析中图分类号:J614.5 文献标识码:AStructur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RingsJIANG Jiang, ZHOU Ping(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Abstract There is reproduction of a single two and reproduce a single second is a single-Rings are two basic types. In these two types of structure, there are a variety of combinations of forms.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ingle-Rings conno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a more detailed list of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these two musical form within the form of a more thorough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the type of single Rings.Key words single Rings; structure type; characteristics单二部曲式是音乐作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小型曲式结构,它既可作为整体曲式结构独立存在,也可作为大型曲式结构的一部分;既可应用于一些器乐体裁,也更常见于一些声乐作品中。

音乐A级考书本知识

音乐A级考书本知识

1、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作于1972年,首演于1977年。

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全曲共分五部分。

《草原放牧》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吴祖强(1972-)作曲家。

中国音乐名誉会主席。

代表作有交响音画《在祖国的大地上》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合作)。

刘德海(1937-)琵琶演奏家。

演奏代表曲目《十面埋伏》、《瀛洲古调》、《阳春白雪》、《浏阳河》;创作有琵琶曲《天鹅》《老童》。

2、《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指挥者:卡拉扬,属于交响曲。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840-1893)创作前期正直俄国民主阶层普遍觉醒,反对农奴制,作品充满明朗、乐观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而后期处于亚历山大三世的黑暗时代,受悲观主义影响,作品往往表现出一种苦闷彷徨,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绪。

具有很高艺术成就的《第六(悲怆)交响曲》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这种世界观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

柴可夫斯基作品:交响曲《g小调第一交响曲-冬日浮想(Winter Daydreams)》(Op. 13, 1866)《c小调第二交响曲-乌克兰》(Op. 17, 1872,于1879-90年修订,又称《小俄罗斯》(Little Russian))《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Op. 29, 1875)《f小调第四交响曲》(Op. 36, 1877-78)《曼弗雷德交响曲》(Manfred Symphony, Op. 58, 1885)《e小调第五交响曲》(Op. 64, 1888)《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Pathetique)》(Op. 74, 1893)——这部交响曲音乐具有忧郁的抒情性,可以说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响曲,完成于他逝世前两个月,并完整的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美学观。

《降E大调第七交响曲》(这部所谓第七交响乐一般叫降E大调交响乐,是柴可夫斯基其中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塔里木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塔里木河》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欣赏曲:塔里木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塔里木河》是一首六年级下册的音乐欣赏曲,它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场景。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较强。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具备了识谱唱谱的能力。

然而,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欣赏《塔里木河》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提高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音乐审美观念。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塔里木河》的旋律,能够哼唱这首歌曲。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维吾尔族音乐的特色,能够分析和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和分析歌曲的特点,培养音乐的听觉能力。

2.讲解法:教师讲解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和《塔里木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歌曲。

3.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歌曲的演唱和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塔里木河》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音频:准备《塔里木河》的歌曲音频,以便学生欣赏和跟唱。

3.教学乐器:准备一些民族乐器,如手鼓、笛子等,以便学生了解和体验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塔里木河》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

同时,展示歌曲相关的图片和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河的自然风光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场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塔里木河》欣赏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塔里木河》欣赏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塔里木河》欣赏教案一、单元目标本单元主题为“河流之歌”,旨在通过欣赏和学习关于河流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加深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

作为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塔里木河》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塔里木河》是一首描绘中国西部塔里木河美景的民歌,歌曲以悠扬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展现了塔里木河壮丽而神秘的景色。

2. 主要旋律与特点歌曲旋律优美、宽广,体现了西部地区辽阔的自然风光。

歌曲节奏稳健,富有民族特色,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塔里木河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塔里木河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播放《塔里木河》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韵味。

接着,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涵。

3. 实践(15分钟)分小组进行歌曲的学唱,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4. 探究(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塔里木河》作为一首描绘西部地区风光的民歌,不仅具有音乐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民族音乐,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启发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歌曲的内涵;通过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评价指标1. 演唱表现评价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现力,以及能否准确传达歌曲的情感。

2. 探究与分享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以及能否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里木河》教学设计
课型:唱歌课
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初一年级
授课教师:王燕加
教学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聆听过很多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歌曲,这首《塔里木河》的旋律他们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由于这首作品欢快的音乐情绪和琅琅上口的旋律,使他们能很快进入到学唱这首歌曲的活动中,并且对歌曲的演唱有一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塔里木河》为单二部曲式,小调式。

旋律和节奏具有维吾尔民族风格,情绪欢快,表达了守卫边疆的战士对塔里木河的赞颂和热爱。

第一段由不同结尾的重复性乐句构成,并反复一次。

旋律的进行由同音反复的切分节奏和大跳音程开始,接缓缓的音阶式下行,富有舞蹈性和轻松感,突出了欢快的情绪。

第二段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二句各四小节,为重复性乐句。

开始为主音上切分节奏的乐汇重复,接着是从主音开始经过幅度不大的曲折进行又回到主音的另一个乐节,与第一段在音区和旋法上形成对比。

在两小节高八度的主音“哎”之后,第三句进入,这里是歌曲的高潮,旋律的音区较前为高,并在旋律用音上新颖,“塔里木河”的“河”字,在调式的下属功能上,“故乡的河”的“河”字在属音上,处于调式的“动”功能,引入第四句,略带下行的旋律结束全曲。

而节奏上的对比则是前边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的切分节奏消失,使旋律从充满动感,变得舒展,表现了对“母亲河”的热爱。

这首歌曲的最大特点是,切分节奏,使歌曲带有欢快的情绪和舞蹈性。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聆听、学唱《塔里木河》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舞蹈性,了解新疆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
1、从歌曲的节奏特点入手,通过演唱、拍打等方法解决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态及两条
基本旋律的识读。

2、聆听克里木的《塔里木河》,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了解歌曲的调式及结构。

3、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聆听、模仿等方法学习演唱歌曲《塔里木河》。

4、教师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并总结出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2、学习倚音、下滑音的演唱方法。

3、知道曲作者歌唱家克里木。

教学重点: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2、了解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倚音、下滑音的正确演唱。

2、为歌曲创编伴奏节奏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为主的活动学生为主的活动设计意图一、切分节奏及组
合节奏的训练
分别出示以下节奏型,用“da”
带领学生认读。

1、ⅹⅹⅹ
2、ⅹⅹⅹⅹ
3、ⅹⅹⅹⅹⅹ
4、ⅹⅹⅹⅹⅹⅹⅹ
随教师认读、拍
打切分节奏及组
合练习
与教师互动,
用识读、拍打
的方法感知切
分节奏。

二、《塔里木河》
中两条主要旋律
的节奏与识谱练

教师逐一出示每条节奏和旋律,
带领学生认读。

随教师拍打四小
节节奏型并识读
乐谱。

把歌曲中的两
条主要旋律提
出来先加以练
习,让学生对
歌曲有一个初
步的印象。

让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词,一组拍打节奏。

五、知识拓展,聆听两首新疆音乐风格的歌曲并总结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

1、《一杯美酒》
2、《七月的草原》
课堂小测试:这一类的音乐作品
还有很多,从听觉上感受,同学
们会觉得如出一辙,你能分析出
来为什么呢?(情绪、音型、调
式)
教师总结——
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
(1)、歌曲的情绪大多欢快活泼,
具有舞蹈性。

(2)、切分节奏型是新疆歌曲的
重要特征,典型节奏为
ⅹⅹⅹⅹⅹ
(3)、歌曲的调式大多为小调式。

3、播放《塔里木河》伴奏,师
生再次共同演唱。

结束教学!
聆听感受,尝试
回答。

开阔学生的视
野,了解相关
作品,并能够
作出分析与评
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