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三部曲式
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的分析与写作

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的分析与写作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指的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作品,分别是开始部分、中间部分和结尾部分。
这类作品在影视界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蝙蝠侠三部曲》、《霍比特人三部曲》、《星球大战三部曲》等,都是极具特色的成功作品。
本文将对这类作品的分析与写作进行具体介绍:一、作品分析1. 开始部分:开始部分的目的是将故事的舞台设定完成,向观众展示故事的背景和题材,使观众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来引出之后的故事发展。
在开始部分可以让主角简单介绍自己,说明自己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情况下,以及自己的过去经历。
2. 中间部分:中间部分主要围绕主角展开,让观众知道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然后要如何应对,这一部分中也可以安排一些情节来增加故事的悬念。
3.结尾部分:结尾部分的目的是落实故事的情节,重新回到最初的舞台设定,进一步强调主角之前的所作所为。
此外,结尾部分还可以围绕着主角的选择,使观众对故事看法有未尽之处,使观众仿佛进入到了故事当中,并感受到在故事中的感受。
二、作品写作1. 前期准备:在进行作品的写作前,需要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关于故事的想法,还是关于场景、人物等的描述都需要提前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
2.铺垫:铺垫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故事的舞台设定和背景,包括时间设定、地理位置,以及人物的介绍等都是在铺垫时要提到的,可以结合一些画面、白日梦等外观技巧,来增加文字效果。
3. 故事发展:故事发展是指从开始部分开始到结尾部分结束,这一段时间里发生了哪些事情,主角如何应对这些事情,怎样去修改或掩盖历史,对故事起着关键作用。
4. 故事结局:结局的出发点要尽可能的与开始部分相近,使原本的线索也能在整个故事中重返,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主角的选择,以及整个故事的发展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写作,相信读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的写作有了一定的把握,若想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建议可以多多参考现有成功作品,收集想法,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
单三部曲式分类依据

单三部曲式分类依据
单三部曲式分类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题材分类:按照作品的主题内容进行分类,如科幻三部曲、玄幻三部曲、历史三部曲等。
2. 时间分类:按照作品的故事时间进行分类,如古代三部曲、现代三部曲、未来三部曲等。
3. 地域分类:按照作品的地理背景进行分类,如中国三部曲、欧洲三部曲、美国三部曲等。
4. 人物分类:按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类,如某一系列小说以同一主人公为中心,通过不同的故事展开,形成三部曲。
以上只是常见的分类方法,实际上三部曲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因素进行分类。
单三部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

单三部曲式也叫三段式,它由三个规模相近、相对独立的乐段组成。
单三部曲式有两种结构类型: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 B A”)和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 B C”)。
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这是歌曲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三段式结构,它的第一部分—A段与单二部曲式A段的结构原则相似,采用呈示性的乐段写法,但是更具独立性和相对的完整性;第二部分—B段又称“中部”,同A段形成明显的对比(经常出现新的对比性的音乐材料,音乐形象也常有较强的对比);第三部分—A段,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当然,这种再现可以是原封不动地完全再现,标记为:║:A ║B:║;也可以是变化、发展的再现,寻孓是第三部分的音乐材料来自第一部分,其中大部分可以重复,但也可以根据旋律发展与歌词内容的需要作适当的变化和展开,这时第三部分的A,可标记为A ,以别于完全重复的A。
下面是几首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歌曲实例,供分析、参考。
如《长江之歌》(胡宏伟词,王世光曲)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A段是复乐段结构;B段是A段的派生性对比,旋律在低音区逐渐上行,通过节奏变化推向高潮;第三部分A'段是稍加变化的再现,结尾处扩充了四小节,这样结束更为完满。
又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焦萍词,践耳曲):A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此母亲;B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含恨泪淋淋。
歌曲采用了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段旋律采用了宫调式(大调式),突出了明郎的色彩。
B段与A段是并置式的对比,出现了全新的音调,在深沉的羽调式(小调式)上用特强音和切分节奏加强力度,使A、B段构成强烈的对比。
再现段A'是变化重复(同头换尾),这是由于歌曲终止的需要。
男声独唱《远航》(陈徐词,践耳曲)是一首很有艺术魅力的歌曲,也采用了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迎着朝阳,乘风破浪,我驾驶着巨轮出海去远航。
单三部曲式

二、单三部曲式的类型
(2)中部类型: )中部类型: ①移调中部——A 乐段主题旋律原样在属调陈述。 乐段主题旋律原样在属调陈述。 移调中部 ②展开中部——A 乐段主题碎片的变化展开。 乐段主题碎片的变化展开。 展开中部 ③派生中部——B乐段主题与 乐段主题保持某些共性。 乐段主题与A 派生中部 乐段主题与 乐段主题保持某些共性。 ④对比中部——新材料构成。 新材料构成。 对比中部 新材料构成 ⑤混合中部——前述② ③ ④两者的混合。 混合中部 前述② 两者的混合。 前述
二、单三部曲式的类型
(3)A 乐段再现 称为部再现部。 ) 乐段再现——称为部再现部。 称为部再现部 再现部类型: 再现部类型: ①静止再现—严格再现。包括 Fine 严格再现。 静止再现—严格再现 D.C
②动力再现—变化再现。表现在:旋律装饰、改变织 体、 变化再现。 动力再现 变化再现 表现在:旋律装饰、 和声、结构扩充、综合中部主题材料等方面。 和声、结构扩充、综合中部主题材料等方面。
二、单三部曲式的类型
2、并列单三部曲式 、 基本图示 基本图示: ┌──A──┐┌──B───┐┌──A──┐ a a1 b b1 c c1 ──┼──┨┠ ┨┠──┼──┨ ──┼──┨ ┠──┼──┨┠──┼──┨ ┠──┼──┨ (1)结构特征: )结构特征: A 乐段 乐段——一般由常规乐段构成。 一般由常规乐段构成。 一般由常规乐段构成 B乐段 乐段——新材料构成,仍具有中部相对的不稳定性。 新材料构成, 乐段 新材料构成 仍具有中部相对的不稳定性。 C乐段 乐段——新材料构成,但在调性、速度、力度等方面可 新材料构成, 乐段 新材料构成 但在调性、速度、 能有再现因素。 能有再现因素。
一、概述
单三部曲式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为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 单三部曲式由三部分组成, 结构。 结构。 由于单三部曲式的结构平衡点处在曲式的中部,所以,单 由于单三部曲式的结构平衡点处在曲式的中部,所以, 三部曲式的结构规模与乐思容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灵活 性。 单三部曲式可作为独立作品应用,也可作为其它曲式的组 单三部曲式可作为独立作品应用, 成部分。 成部分。
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的分析与写作

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的分析与写作“单三部曲式结构”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文学结构,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学作品的语言水平,同时还能开阔作者的思维,在文学创作中实现更灵活更具吸引力的剧情发展。
本文将首先介绍单三部曲式结构的重要特点,然后着重对此结构的文学创作进行分析,以及如何从文学角度准确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期能有效指导有志于写作出单三部曲结构作品的作者。
单三部曲式结构是一种文学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故事情节发展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开端”、“发展”和“结局”。
故事的开端是对故事背景的介绍,是一切的起点,它有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发展部分,人物会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并不断展开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情节,让人物产生各种复杂的内心活动,并有机会突破自身的困境。
最后,结局部分将用来收尾故事,尤其要注意对人物的分析以及主线的解决,以便给读者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文学创作方面,单三部曲式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作品的质量。
这种结构能够更好地让作者把握故事发展,使得文章条理分明,清楚明了,以此来达到良好的语言效果。
此外,不要忽视剧情发展对人物性格外在特征及其行为表现的重要影响,正是这种结构能够使读者以新视角把握人物,从而获得更深刻的领悟。
当作者开始分析并写作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时,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仔细推敲叙事技巧,在每一段中尽可能地使用描述性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外形,性格及其情感,以增强叙述效果;其次,需要细致考虑作品中各个角色的关系,将人物的行为上传达出一种和谐而互动的关系,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最后,作者可以借助符号、概念、反语、谐音等手段,来加强文学作品中的气氛,增加其艺术价值。
以上是本文介绍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的分析与写作的内容,这是一种使作品质量有质的飞跃的结构,但同时也是一种需要精心构思和精细考虑的结构,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具深度,更具吸引力,更具艺术性,从而拥有更大的受众。
单三部曲式剖析

因为其结构的三部分在结构、音调、节奏等 方面,或多或少地会存在某种联系: 1、可能通过用同一材料构成的引子、间奏和 尾声贯穿。 2、用综合性的尾声来与前面材料遥相呼应, 所以其结构的第三部分虽然没有主题再现, 但乐曲的结构仍然完整统一。
它与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 1、第三部分没有主题再现,但是,必须实现 调性回归。因为,“调性再现”是音乐恢复 调性平衡的最起码条件。 2、并列单三部曲式的第三部分还经常通过速 度或织体再现来协助实现与第一部音乐的呼 应。
并列单三部曲式在西方,通常是使用在音乐
无论是情绪或情节发展都不允许再回到开始 状态的那些作品中。特别是一些含戏剧性音 乐或含故事情节的声乐作品中。 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第11首 《春梦》即如此(实例分析,欣赏1-3-9一二 部分)见谱例集28
它的第一段A:描写诗人梦见了美好的音乐分三个阶段陈述,每一个阶段的结构规
第一节 概述
模相当于单一部曲式,其整体结构即为单三 部曲式。
结构特点: 单三部曲式较单二部曲式在结构时值比例上
更为自由。 这是 因为 单 二部 曲 式的 结 构必须通过两个 “差不多大的结构段落”来求得整体平衡。 所以,单二部曲式一般都不作大的动力性发 展,连第一部分内的结构也以方整性结构为 多见。
2、单三部曲式的类型:
单三部曲式分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和并列单三
部曲式两种类型。 再现单三部曲式即ABA结构样式。 并列单三部曲式不含主题再现,它由ABC三段 音乐并列陈述结构而成。
其间需要强调的是:
虽然单二、单三部曲式都有并列与再现之分,
但是在西方音乐的单二部曲式中,并列组合 原则和并列类型是主要的,而在单三部曲式 中,再现组合原则和再现类型就更显重要。
曲式分析

一、三段曲式(单三)1、定义: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段落),按三部性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称为单三部曲式。
2、特征:单三部曲式是在单二部曲式,特别是在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单三部曲式必须是具有三部性结构特征的。
也即是说,单三部曲式的第三段必须是第一段的再现(或变化再现)。
3、结构图示: a b a (a`)呈示段中段再现段4、单三部曲式是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曲式之一。
它不但可以把主要乐思初步呈示出来,而且还能将基本乐思作进一步的发展或引入对比因素;而最后的具有再认和结论性质的再现部分,也大大有助于整体结构的完整、统一,从而使这种曲式成为具有严谨的逻辑性的有序结构。
5、单三部曲式既可作为独立乐思的曲式,也可作为由更大规模曲式构成的乐曲中的次级结构。
因而它一单一、单二曲式一样,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曲式类型。
6、单三部曲式无论在声乐或器乐体裁中,都是同样普通适用的,由于单三在写法上灵活多变,使得它能更广泛适用各种不同内容、风格、体裁的音乐创作。
单三部曲式的呈示段1、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为呈示段。
它与单二的第一部分相仿,是一个呈示性的乐段。
2、单三部曲式的第一段以平行乐段最为常见,在调性方面,可以是收拢或开放的结构也可以是转调(和声较为单纯,调性较为稳定。
)二、三段曲式的分类及三段式的中段1、三段式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别:①、根据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展开的中段,称为引申型中段。
②、以新材料写成的中段,称为并置型段。
③、以呈示段的材料结合新材料写成的中段,称为综合型中段。
2、三段式中段①、引申型中段:根据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展开的中段,称为引申型中段。
其基本特征就是它的中段没有新主题出现对比,而是呈示段的展开。
也称单主题中段②、并置型中段:以新主题材料与两端部分形成对比写成的中段,称为并置型中段。
并置型中段特征:由于引进新的主题,也称为双主题中段,又由于常常采用呈示性的写法,至少开始的部分具有明显呈示性,它也常常是从属调上进行,故常常引进调式对比。
曲式分析

第三节:单三部曲式1、单三部曲式定义:三个乐段(或段落)以呈示——展开(对比)——再现或以并列联合关系有机结合的曲式。
单三部曲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再现单三部曲式与并列单三部曲式。
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材料组合关系表现为ABA形式,两端的A表示乐思的呈示与再现,而B 表示乐思的对比或展开;主题材料表现为ABC的三个乐段构成的结构被称为并列单三部曲式2、单三部曲式的三种基本类型:a 引申型中段的单三部曲式:对呈示材料进行加工展开b 并置型中段的单三部曲式:由新的、有一定对比的主题材料构成c 综合型中段的单三部曲式:指中间部分在材料上运用新、旧材料交替或分组进行的方式组成3、再现单三部曲式:a 静止再现段b动力再现段4、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 B C5、单三部曲式的运用范围:作为独立作品,单三部曲式常用于舞蹈性题材的作品,在器乐作品中,常用单主题(引申型中段)结构类型进行创作。
在声乐作品中则常用并置型中段(双主题)结构。
单三部曲式也可以作为套曲中的一个乐章。
第四节:复三部曲式和复二部曲式1、复三部曲式定义:按三部性结构原则构成的三个部分中,每一部分分别为单三曲式或单二曲式。
2、图式:首部中部再现部单三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单二部曲式首部的完全再现或单二部曲式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段落或变化再现ABA或AB CDC或CD ABA或AB3、复三部曲式的首部:通常由单三部曲式或单二部曲式构成,它与单三部曲式结构上的主要区就表现在首部的结构情况。
、复三部曲式的中部分类a 三声中部(呈示型中部):特点:旋律结构比较完整,和声进行相对单纯,段落划分比较分明b 插部,也为展开部(展开部中部):对首部出现的乐思进行挖掘,展开或出现心的插入性的乐思主题;表现出结构的系碎化,片段化,调性和声不稳定,常表现出开放性特点。
c 合成型中部(对比中部呈示型中部):常由若干单三或单二部结构连缀而成。
5、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也有静止的再现部和变化(动力)的再现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段C:因为需要表达非常伤感的情绪,所以不可 能再现第一乐段表述幸福梦境的A主题,甚至调也不 可能完全再现A大调。但是,它毕竟从急速的宣叙性 陈述和展开性陈述又回到了歌谣式的体裁和呈示性 陈述。音乐从慢速度、2/4拍和A大调中引入(2小 节),实现了调回归。而后是并列性的第三支歌调, 为“4+4+6”三句结构乐段,其中最后一句转a小 调完满结束。
第四章 单三部曲式
1、单三部曲式的定义 音乐分三个阶段陈述,每一个阶段的结构规
第一节 概述
模相当于单一部曲式,其整体结构即为单三 部曲式。
结构特点: 单三部曲式较单二部曲式在结构时值比例上
更为自由。 这是 因为 单 二部 曲 式的 结 构必须通过两个 “差不多大的结构段落”来求得整体平衡。 所以,单二部曲式一般都不作大的动力性发 展,连第一部分内的结构也以方整性结构为 多见。
并列单三部曲式在西方,通常是使用在音乐
无论是情绪或情节发展都不允许再回到开始 状态的那些作品中。特别是一些含戏剧性音 乐或含故事情节的声乐作品中。 如,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第11首 《春梦》即如此(实例分析,欣赏1-3-9一二 部分)见谱例集28
它的第一段A:描写诗人梦见了美好的春天、
美丽的姑娘等,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音乐采用明朗的A大调、稍快的速度和 6/8拍,从引子到主题,都充满了朝气和欢乐。 结构为:引子4小节。主体部分为“4+6”的 收拢乐段;
中段B:表现作为一位失恋者,诗人从梦中醒
来后所感到的寒冷和悲哀。音乐在这一段落 里几乎是改变了体裁。宣叙性的戏剧旋律片 断在对比的急速进行中不断模进转调,它从 属小调e开始,先后经历了d 小调、g小调最 后到达a小调,并且用同名小调准备A大调再 现,为“4+4+4”的三 单三部曲式分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和并列单三
部曲式两种类型。 再现单三部曲式即ABA结构样式。 并列单三部曲式不含主题再现,它由ABC三段 音乐并列陈述结构而成。
其间需要强调的是:
虽然单二、单三部曲式都有并列与再现之分,
但是在西方音乐的单二部曲式中,并列组合 原则和并列类型是主要的,而在单三部曲式 中,再现组合原则和再现类型就更显重要。
单三部曲式各部分间比例悬殊者却屡见不鲜,它的 结构相对比较自由: 第一部分结构就常常突破方整性; 中部也可大可小,但尤以戏剧性对比或比较大规模 的展开见长。篇幅较大的对比或展开并不会导致乐 曲的涣散。 因为,在中部之后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或含再现功 能的曲式段落,所以,单三部曲式是一种表现范围 较广,结构弹性也比较大的曲式。
这种在主大调开始后,又在同名小调结束的
作法,比起通常从小调开始、在同名大调结 束的写法要少见,但它正符合这一首乐曲特 定内容的表现需要,从A大调开始而在a小调 再现的做法,也属于调性统一之列。这种特 殊处理使最后一句歌声色彩变得暗淡了许多。
作业:门德尔松《无词歌》之《威尼斯船歌》
(Op.19之No.6)谱例集1,p32 聂耳《铁蹄下的歌女》欣赏060417-10谱例集 1,p73
第三节 并列单三部曲式
1、并列单三部曲式的定义:
由三个在形象内容上相互对比、结构规模上
都相当于单一部曲式的曲式部分在统一贯连 的发展中组合起来。即成为并列单三部曲式 (也有人称为不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基本结构图示
并列单三部曲式的特点: 并列单三部曲式之所以不同于三首乐曲,还
因为其结构的三部分在结构、音调、节奏等 方面,或多或少地会存在某种联系: 1、可能通过用同一材料构成的引子、间奏和 尾声贯穿。 2、用综合性的尾声来与前面材料遥相呼应, 所以其结构的第三部分虽然没有主题再现, 但乐曲的结构仍然完整统一。
它与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 1、第三部分没有主题再现,但是,必须实现 调性回归。因为,“调性再现”是音乐恢复 调性平衡的最起码条件。 2、并列单三部曲式的第三部分还经常通过速 度或织体再现来协助实现与第一部音乐的呼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