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涂片法不容忽视

合集下载

几种血小板计数方法

几种血小板计数方法

几种血小板计数方法血小板计数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数量是否正常。

血小板是一种无色、无形状的细小细胞碎片,主要负责血液凝固和止血。

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血小板数量在150到450×10^9/L之间。

目前,常用的血小板计数方法主要有手动计数法、自动计数法和光学显微镜计数法。

手动计数法是最传统的一种方法,它需要使用显微镜和血涂片来进行观察和计数。

首先,将患者的血液样本制成血涂片,然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视野范围内手动计数血小板的数目。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但是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自动计数法是一种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计数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这种方法利用现代化的血细胞分析仪器,通过对血液中各种细胞进行计数和分析,来得出血小板数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而且准确度较高,很受临床医生的欢迎。

光学显微镜计数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

它通过将血液样本制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然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计数和分析。

这种方法不仅准确度高,还可以得到更多关于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信息。

但是,这种方法的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目前还没有普及应用。

除了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血小板计数方法,如流式细胞术、电子显微镜计数法等。

这些方法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可以提供更精确和详细的血小板计数结果,但是操作复杂度高、成本较高,一般用于科研和特殊需求。

总的来说,血小板计数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数量是否正常,对于一些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小板计数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加先进和准确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血小板计数PPT课件

(四)血小板计数PPT课件
使计数结果偏低,但时间不宜放置过长,否则出现颗粒沉淀物,使计数无法 进行。 血小板在镜下为富于折光之小点,约为红细胞的1/2~1/3大小。 计数光线不可太强,1h内计数完成。如红细胞不完全溶解,影响血小板计数 时,可加大稀释倍数,或另换稀释液。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
20~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 <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 <5×109/L时,可导致严重出血; >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
备用。
试剂器材
器材 改良牛鲍计数板 采血针 微量吸管 显微镜
操作步骤
吸取血小板稀释液0.38ml于康氏试管中。 用一次性微量吸管吸血20ul于上述稀释液中。充分混
匀后取一小滴于血球计数池内,静止10-15分钟. 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中五个中方格内之
血小板数。
血小板计数方法
血小板计数方法学评价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血小板计数原理
血液经血小板稀释液稀释后,红细胞被溶 解,注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血小板。经 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
试剂器材
试剂
草酸铵稀释液 草酸铵10克 EDTA0.12克 蒸馏水加至1000ml,过滤后
影响血小板形状改变 的因素很多,各种形态异常又 无特异性。因此,不规则和畸 形的血小板比值超过10%时才 有临床意义。
3.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血小板聚集、分布状态可间 接反映其功能。聚集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在非抗凝血的外周血涂片 中常可见3~5个聚集成簇或成团,聚集与散在血小板之比为 20∶1。
在EDTA抗凝血 的血涂片中,可见血小 板不聚集而呈散在分布 状态或出现诱发的血小 板聚集现象。

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涂片法不容忽视

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涂片法不容忽视

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涂片法不容忽视发表时间:2012-07-19T11:34:09.0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作华[导读] 因此,如果何准确计数血小板成为目前检验工作应需要探讨的问题。

李作华(甘肃省积石山县居集中心卫生院甘肃积石山 731700)【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1-0173-02 【摘要】目的探讨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

方法取抗凝静脉血制成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间接数血小板,将其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出血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

结果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降低组血涂片法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手工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正常组和增高组用血涂片法分别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各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果显示,对血小板正常或升高的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比较准确,但对血小板降低的标本,计数结果准确性较差。

血涂片法间接计数血小板直观、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血细胞分析仪有复核作用。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涂片法血细胞分析仪手工法作为血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的血小板计数,临床医生和患者都越来越关心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迫切要求准确计数血小板,保证实验室所测得的血小板数是患者体内血小板数的真实体现。

另一方面引起人们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关注的原因是目前所有的血小板计数方法都存在不少缺陷。

迄今为止,所有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标本的准确性都比较差,亟需研究改进。

本文采用两种血涂片间接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将其结果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计数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血涂片法计数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采集收集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共150例。

高倍镜视野下血涂片估测法在血小板计数检测中的价值

高倍镜视野下血涂片估测法在血小板计数检测中的价值

高倍镜视野下血涂片估测法在血小板计数检测中的价值赵 杰,赵春阳(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天津市人工细胞重点实验室卫生部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170)摘要:目的 探讨血涂片估测法高倍镜视野下估测血小板(PLT )计数的价值,并对其进行验证。

方法 采集血常规检验标本100份。

根据全自动血液分析仪PLT 计数检测结果,将标本分为:<100×109/L 组(30例)、(100~300)×109/L 组(35例)、>300×109/L 组(35例)。

按血涂片推片与载玻片角度(30°、45°、60°)制备血涂片(A 、B 、C ),并进行染色。

在每张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红细胞平均分布且细胞间无重叠区用显微镜油镜(100×)计数10个视野,记录每个视野的PLT 计数,并计算其均值。

将仪器法与血涂片估算法PLT 计数进行比较,并对所得结果进行验证。

结果 A 组、B 组、C 组仪器法PLT 计数与血涂片每高倍镜视野下PLT 计数均值呈高度相关,r 2值分别为0.933 1、0.922 2、0.954 2(P <0.001),Z 值分别为10.00、10.07、9.98。

仪器法和血涂片估测法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 2=0.942 6,P =0.650)。

结论 高倍镜视野下血涂片估测法可粗略估测PLT 计数。

关键词:血小板;血涂片;显微镜;估测作者简介:赵 杰,男,1984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文章编号:1673-8640(2018)11-1030-02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8.011.013血小板(platelet ,PL T )计数是衡量止血和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化疗患者和PLT 输注患者以及血液疾病的诊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血平板计数的操作方法

血平板计数的操作方法

血平板计数的操作方法
血小板计数是通过血液学实验室采取的一种常见的检测项目,该检测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以下是血小板计数的操作步骤:
1. 准备所需的材料:手套、无菌试管、无菌血液采集针、无菌乙酰酚、无菌棉球、计数板、显微镜。

2. 穿戴手套并静脉穿刺,将血液采集到无菌试管中。

通常采集的血量为2-5毫升。

3. 用乙酰酚润湿一根无菌棉球,用它紧紧地按住穿刺部位,以防止出血。

4. 打开计数板,将乙酰酚与血液以1:20的比例混合。

确保混合均匀。

5. 用显微镜观察计数板上的小板。

在显微镜下,血小板呈蓝色,有着典型的圆形状。

6. 使用计数器数累积的小板数。

在计数板上选择一个视野,记录每个小方格内的血小板数。

最后,将每个小方格的计数相加,得到总血小板数。

7. 通过乘以稀释倍数并除以计数区域的总方格数,计算出血小板计数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血小板计数之前,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显微镜、计数板等器材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血小板计数方法及公式

血小板计数方法及公式

血小板计数方法及公式
血小板计数是一种用于测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方法,它通常用于诊断和监测与血液凝固相关的疾病,如血友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计数的方法通常包括手工计数和自动计数两种。

手工计数方法:
手工计数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中的血小板,并使用血液计数室或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在显微镜下,血小板通常呈现为小而圆的细胞片状结构,通过仔细观察和计数来确定其数量。

这种方法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且耗时较长。

自动计数方法:
自动计数是利用血液分析仪器进行血小板计数,这些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血小板的数量。

常见的自动计数仪器包括血细胞计数仪和流式细胞仪,它们通过光学或电子学原理来进行血小板计数。

这种方法速度快、结果准确,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操作技能。

血小板计数公式:
血小板计数的公式是指用于计算血小板数量的数学公式。

在手工计数中,公式通常为:
血小板计数(每升)= 平均每个小方格内的血小板数× 10,000 × 稀释倍数。

在自动计数中,公式会根据具体的仪器和原理而有所不同,通常是由仪器内部的算法计算得出。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手工计数还是自动计数,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血小板计数结果也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准确计数血小板是现阶段临床医学检验的关注热点,传统计数血小板数值不准确、结果不可靠等缺陷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需求输血小板群体的切身利益,十分不利于医学检验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重视准确计数血小板方法及其本身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意义便显的极为必要。

结合实际来看,血小板本身体积很小,且具有明显的无色、极易粘附等特质,往往在人体皮肤破损,血液流出时,血小板便会迅速粘附血管壁,所以一直以来血小板的采集检测难度也比较大,以往的很多采血或者计数方法,都无法达到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效果;但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医学技术的全面完善,准确计数血小板也逐渐成为现实。

比如现在的免疫学测定和二维激光散射方法便可以达到准确计数血小板的目的。

1.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1.1利用免疫学测定准确计数血小板目前准确计数血小板方法主要是以免疫学测定和二维激光散射来体现,其中免疫学测定最早自上世纪80年代末时出现,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该方法正式开始应用至临床实践中,这个过程中先以浓度对等荧光微球替换红细胞,之后求出血小板所占荧光微球的比例数值,再用所求数值乘荧光微球浓度,最终便可得到比较准确的血小板数,期间所使用主要设备即血液分析仪,按照相应流程选取质量参数达标的血液分析仪,直接计数荧光血小板,便可保障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全达到预期。

1.2二维激光散射法准确计数血小板二位激光散射法准确计数血小板较之免疫学测定而言,现代化特征更加明显,其原理主要是按照同质性球体光散射MIE 理论,在球形状血小板逐个经过激光照射区域期间,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做实时测定,比如高角度观察细胞折射系数,低角度分析相应细胞大小等;以此达到精确计数血小板的目的。

且该方法可以在无需荧光标记抗体的基础上,通过二维散图有效区分测定血小板,使准确计数血小板的实效性和便捷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1.准确计数血小板的临床价值意义2.1准确计数血小板结果高于正常水平的临床价值意义(1)准确计数血小板结果高于正常水平的临床价值意义,最常见的即其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预后情况提供了实时参考指标,比如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以肺癌为例,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增多的现象明显超过早期肺癌患者,且患者血小板增多往往也预示着相应患者预后不佳的风险会呈直线上升。

血涂片知识点总结

血涂片知识点总结

血涂片知识点总结一、血涂片的制备1. 采血血涂片的制备首先需要进行静脉采血,常用的静脉采血部位为患者的前臂,通常使用1ml 的注射器采血5~10ml的血液。

2. 制作血涂片制作血涂片的步骤主要包括:① 双手消毒,佩戴手套。

② 在玻片上滴一滴血液,然后用另一块玻片在血液上划开,使得血液均匀地分布在玻片上。

③ 静置血涂片干燥,然后用乙醇或甲醇固定血涂片。

④ 用吉姆萨染色液染色,对血涂片进行染色处理。

⑤ 最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

二、血涂片的观察方法1. 血涂片的观察工具用于观察血涂片主要需要显微镜,通常使用100倍和1000倍的镜头进行观察。

2. 血涂片的观察内容通过观察血涂片,主要观察以下内容:① 红细胞形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等。

② 白细胞形态:包括核形态、细胞质颜色等。

③ 血小板形态:包括形态、数量等。

三、血涂片的病态变化1. 贫血的表现在血涂片中,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通常减少,红细胞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小不一或形态异常,如贫血患者出现红细胞增多的情况,则可能是继发性贫血的表现。

2. 白血细胞的变化在血涂片中,白细胞计数、分类和形态对于白血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白血病或感染性疾病。

3. 血小板的变化血小板在血涂片中通常呈现为点状或小片状,当患者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形态异常时,可能会出现出血倾向。

四、血涂片的临床意义1. 诊断贫血通过观察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帮助诊断贫血的病因,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2. 诊断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的血涂片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白细胞形态异常,核浆比例失调等,这些都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

3. 指导治疗通过血涂片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4. 指导预后评估通过连续观察血涂片,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五、注意事项1. 血标本采集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血标本受到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计数方法-血涂片法不容忽视
摘要】目的探讨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

方法取抗凝静脉血制成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间接数血小板,将其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出血
小板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

结果配对t检验比较,血小板降低组血涂片法
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手工法计数血
小板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正常组和增高组用血涂
片法分别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和手工法计数进行比较,各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

结论结果显示,对血小板正常或升高的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计
数结果比较准确,但对血小板降低的标本,计数结果准确性较差。

血涂片法间接
计数血小板直观、准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血细胞分析仪有复核作用。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涂片法血细胞分析仪手工法
作为血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的血小板计数,临床医生和患者都越来越关心其检
查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迫切要求准确计数血小板,保证实验室所测得的血小板
数是患者体内血小板数的真实体现。

另一方面引起人们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关注的
原因是目前所有的血小板计数方法都存在不少缺陷。

迄今为止,所有计数血小板
的方法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标本的准确性都比较差,亟需研究改进。

本文采用两种
血涂片间接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将其结果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计数结果
进行比较,探讨血涂片法计数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采集收集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
共150例。

以同期血细胞分析仪所做质控结果为标准,根据血小板数量将患者标
本分成3组:血小板降低组(血小数小于100×109/L)50例;血小板正常组[血小
板数(100-300)×109/L]50例;血小板增高组(血小板数大于300×109/L)50例,所有标本均为乙二胺四乙酸抗凝静脉血。

1.2仪器与试剂日立牌CA-800型血细胞分析仪、普通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

瑞氏染液、10g/L草酸铵稀释液。

1.3方法
1.3.1血涂片法取抗凝血10uL涂片,经瑞氏染色后分别用两种方法计数血涂
片中的血小板数。

(1)血涂片A法:选择血涂片上细胞分布均匀的区域,在计
数1000个红细胞的同时计数血小板数,求得血小板与红细胞比值,将此比值乘
以同一份标本经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所得的红细胞数,得到该血涂片法计数的血小
板数[3]。

(2)血涂片B法:计数血涂片上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血小板数,
求得血小板与白细胞数,得到该血涂片法计数的血小板数[4]。

1.3.2血细胞分析仪法采用CA-8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标本的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数,所有标本采集后于1h内完成检测。

1.3.3手工法计数采用草酸铵稀释法同时计数血小板数。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和P值判断。

2 结果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血小板降低组4种方法两两比较,血涂片A、B法
及手工法分别与血细胞分析仪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涂片A、B法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升高组4种方法两两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正常组4种方法两两比较,差异
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种血小板计灵敏方法的结果比较(x±s)
3 讨论
目前所有的血小板计数方法都存在不少缺陷。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小板计
数方法,除了存在细胞在计数板上散布的自然误差之外,最大的缺点是计数的血
小板太少,这一方法因操作者不同产生的变异系数可达10%-25%。

作为目前临床
常用的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其检测标本的数量及速度是手工法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血小板体积小、无色、易黏附,准确计数血小板很难,自动化的血细胞分析
仪无论是阻抗法还是光散射法,对于血小板及形态正常的标本,其结果一般也比
较可靠,但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和/或有形态异常者,其结果误差较大,有时甚至难以计数。

尤其是在病理情况下,血中会出现一些大小近似血小板的所谓“非血小板颗粒”,这些所谓“非血小板颗粒”是导致影响血细胞分析析仪计数血小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如果何准确计数血小板成为目前检验工作应需要探讨的问题。

研究报道显示,对血小板减少者,特别是当标本中血小板小于20×109/L时,
仪器法可信度较差,不能很好地反映血小板的真实数量,也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本文采用血涂片间接计数血小板,可较直观地反映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多少,尤其对于血小板减少者,表1、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血小板正常或升
高的标本,采用文中的两种血涂片法计数血小板,其结果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
数结果和手工法复检进行比较,各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而对血小板
减低组,两种血涂片计数结果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

两种血涂片计数结果与手工法差异无统计意义,而手工法与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对血小板减少的标本来说,得用血涂片法计数观察。

本文还将两种血涂片法计数血小板的结果
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采用血涂片计数血小板,虽然其结果不十分精确,但可以对血细胞分析仪结
果进行复核。

同时血涂片法还有很好的保存性,当血小板数量正常而形态异常时,有利于辨认血小板的形态,更加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而言之,对于
血小板数量减少的患者,血涂片法计数血小板不容忽视,这一方法简单、易行、
直观、准确,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