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Pilon骨折护理体会

胫骨Pilon骨折护理体会
胫骨Pilon骨折护理体会

胫骨Pilon骨折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4-27T17:09:48.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琴刘艳罗菡子阮凌艳叶春萍郭桃花[导读]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王琴刘艳罗菡子阮凌艳叶春萍郭桃花(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3320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06-03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76例胫骨Pilon骨折治疗的护理观察。结果个体化治疗、护理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显著。结论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护理胫骨Pilon骨折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关键词】胫骨Pilon骨折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ursing experience of the patients with Pilon fracture of tibial. Methods: the data 76 cases of Pilon fracture of tibial is nursing observation. Results: the indiidual therapy and nursing Pilon fractures of the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Conclusion: the pertinence individual therapy and nursing Pilon fracture patients, actively functional exercise, the key is to obtain a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pilon fracture of tibial nursing 近年来,由于交通和高层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胫骨Pilon骨折日见增多。胫骨Pilon是关节内骨折中治疗难度非常大,不仅因为胫骨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骨折使胫骨负重面产生不同程度的碎裂,其骨折高度的不稳定、关节软骨面得损伤和关节面不平整导致临床处理困难、并发症多、病废率高,是富有挑战性的骨科难题之一[1]。作为骨科专业护士,临床上要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减少并发症,并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护理及主要并发症等几方面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龄20~65岁(平均34岁),左侧29例,右侧46例,双侧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3例,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8例,扭伤2例。56例合并腓骨骨折。所有患者均行x线正侧位检查及CT三维立体重建。骨折按Ruedi.Allgower[2]分型,Ⅱ型43例,Ⅲ型33例。软组织损伤按Tseheme—Gotzen分度:闭合性0度1例,1度25例,2度17例,3度2例。开放性1度4例,2度15例,3度1例,4度1例。

1.2 手术方法

急诊手术21例:所有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后不足8 h均行急诊手术,其中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3例,有限切开组合外固定架固定18例。其余55例先予以跟骨骨牵引,待患肢肿胀消退后在10~21 d内完成手术,胫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有限切开组合外固定架同定30例。

①腓骨骨折均行切开复位腓骨远端接骨板27例、重建接骨板19例,1/3管状接骨板固定10例;②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胫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其中前侧T型7例、内侧三叶草型9例、前内侧扭转型8例;③外固定架:组合外固定结合有限的内固定30例,其中跨踝关节外固定架18例;④植骨58例:均采用自体髂骨。

1.3 结果

本组76例均获随防,最长3年,最短10个月,平均18个月。参照Mazur[3]标准:优41例,良18例,可9例,差8例。优良率78.1%。术后9例发生软组织感染、坏死,3例经扩创、换药,创面二期愈合;6例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骨感染1例,经内固定取出改外固定架固定而痊愈。骨不连1例(外固定架同定),经外固定架取出、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而愈合。晚期并发症主要是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本组9例,发生率为12%。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经历突发外伤,对于有可能发生的肢体残疾表现表现为极度焦虑、恐惧和悲观,情绪波动大,特别是易发脾气,治疗上不合作。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受伤经历,让其通过倾诉释放内心压力和焦虑;同时对其表示同情及关心,取得患者信任;通过经常巡视病房,多鼓励患者,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如详细介绍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手术过程,术前、术中、术后需要配合事项,尤其术后对患者体位及肢体活动有特殊要求的患者,进行耐心讲解和术前模拟训练,术后着重反复强调。同时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以便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2.2 加强医护合作

胫骨Pilon骨折根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案有多种,因此医护之间因加强合作与沟通,以便护士及时掌握所护理的对象的具体治疗方案,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2.3 术前、术后一般情况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患者体温、脉搏情况,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的感觉和运动情况。应注意观察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情况,若患肢持续性剧痛,严重肿胀,发绀、发凉,麻木,动脉摸不清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否则因局部血管痉挛,远端缺血,可造成缺血性肌挛缩。患肢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患侧足趾被动牵引时剧痛,皮肤色泽变红,肢体远端动脉搏动仍存在,应考虑发生了骨筋膜室综合症。立即通知医师,建立静脉通道,静脉I央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但禁用止血药,以防筋膜室内动脉栓塞,同时做好急诊切开减压的准备工作。若开放性患者体温持续升高,创面周围皮肤红肿,则提示创面有感染的趋势,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更换敷料。护士在日常护理中应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病室温、湿度适宜,床铺平整、舒适,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给予舒适的体位。护士要安排好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尽可能少惊扰患者。操作认真娴熟。给患者增加安全感。手术前应重视皮肤准备,以防术后发生感染。对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前3天即开始每天2次清洗患肢,除去皮上积垢,手术前1天剪短趾甲,剔除患肢毛发,并彻底刷洗患肢。

2.4 术后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中医诊断:锁骨骨折西医诊断:锁骨骨折 一、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如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伤侧肢体功能受限 , 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以缓解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引起的疼痛。触诊时骨折部位压痛,可触及骨擦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 , 且常不能自诉疼痛部位 , 但其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 , 此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有时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可刺破胸膜发生气胸,或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二.临症护理: 施护: 1.幼儿青枝骨折及成人的无移位骨折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固定2~3周,并可外加绷带将上肢固定于胸壁可更牢稳些。有移位之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用肩“8“字绷带,以防止患肢下垂,须注意固定要牢,腋下不要压迫太紧,增加舒适。或使用“T”形夹板,保持夹板不要移位,此夹板之纵形立棍固定在腰部,可控制夹板不使移位。日间活动不要过多,尽量卧床休息。儿童固定3~4周,成人固定4~6周。 2不能用肩“8”字绷带固定须手术治疗者,.术后护理: (1)体位患侧上肢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卧位时去枕,在肩胛区垫枕使两肩后伸,同时在患侧胸壁侧方垫枕,防止患侧上肢下坠,保持上臂及肘部与胸部处于平行位。用“8”字型石膏绷带固定4~8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起来。。 (2)症状护理 (a疼痛:疼痛影响睡眠时,适当给予止痛、镇静剂。 (b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3)一般护理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及排泄等,指导并鼓励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4)功能锻炼在术后固定期间,应主动进行手指握拳、腕关节的屈伸、肘关节屈伸及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后伸活动,不宜做肩前屈、内收的动作。 三.饮食护理 病人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1.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消肿散 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忌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 2.2-4周: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 3.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 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四.用药护理 早期遵医嘱给病人服用新伤1号汤两周;中药汤剂吸收快,疗效好,组方灵活,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种病症的特殊性.损伤初期由于患肢肿胀疼痛,治法以消瘀退肿为主. 中期则遵医嘱口服伤科接骨片以接骨续筋,坚骨壮筋为主, 后期可遵医嘱口服六味地黄丸,多用补气养血,温经通络之法 五.并发症的护理 1.胸膜及肺损伤由于锁骨邻近胸膜的顶部和上肺叶,移位的锁骨骨折可造成气胸及血胸。应严密观察病情病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做好抢救准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周身状态的变化.病情严重每隔15~ 30min测量血压,呼吸,脉搏1次,并做好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流量为2~4L/min_并作好记录.呼吸

胫腓骨干骨折病人护理常规(相关知识)

胫腓骨干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一、定义 胫腓骨干骨折是指胫骨结节、腓骨小头以下至内外踝以上的骨折。胫腓骨由于部位的关系,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压轧的机会较多又因胫骨前内侧紧贴皮肤,所以开放性骨折较多见。 二、临床表现 患肢疼痛并出现肿胀、畸形等。 三、护理诊断 1、疼痛:与骨折有关。 2、焦虑/恐惧:与疼痛、长期卧床及担忧预后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受损、开放性骨折及内固定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后躯体活动受限有关。 5、潜在并发症: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坠积性肺炎、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痉挛。 四、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病人。 2、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 3、体征应注意观察肢体的外形、长度、周径及整个小腿软组织的张力;小腿皮肤的皮温、颜色;足趾的活动有无疼痛等。此外还要注意有无足下垂等。正常情况下,足指内缘内踝和髌骨内缘应在同一直线上,胫腓骨折如发生移位,则此正常关系丧失。 五、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体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

因伤后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2)石膏固定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的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的背伸和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就应立即刨开石膏减压。 (3)小夹板固定的护理:随时查看小夹板的松紧度及肢体有无麻木,疼痛等。严防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4)牵引的护理:同牵引病人护理。 (5)同骨科常规术前护理。 2、术后护理: (1)同骨科常规术后护理。 (2)外固定器护理:同骨外固定术护理 (3)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 (4)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术后须密切观察生命体症和出入水量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有无肾功能损害 (5)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取髂骨植骨的病人,术后第二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压痛。 (6)患肢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同时,在外固定坚强牢固的情况下,早期下床,适当给骨折端以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开放骨折延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的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应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2、饮食指导 向患者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食欲。给予高热量,

锁骨骨折的护理常规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受伤使、暴力性质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牙痛、后凹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里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患处皮肤颜色、双下肢活动及感觉情况等。 3.患者有大便秘积、胃纳不佳等情况。 (一)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外敷我院水族草药治疗,过敏者及时揭去,同时可以口服中药汤剂,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二)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宜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胀气得豆类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营养和钙质丰富之品。 3.长期卧床病人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三)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四)临证(症)施护 1.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做好体位防褥护理,定时翻身,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绷紧背部肌肉以形成自然固定,切忌脊柱旋转扭曲,以免加重受伤。 2.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针刺或药物止痛。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三、功能锻炼 1.早期:腰背部垫厚枕或沙袋和腰背肌功能锻炼,作五点式功能锻炼,嘱患者用头部、双肘击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 2.中期:骨盆牵引、垫厚枕、佩戴腰围床上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 3.后期:带腰围和腰背肌功能锻炼 四、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主动配合,坚持锻炼。 2、要求患者在锻炼时注意力集中,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忌粗暴过猛。 3、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以患者不感到疲惫和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4、应严格限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如下床活动及不佩戴腰围固定带。 五、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掌握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4、指导患者出院后仍须继续坚持锻炼,逐步恢复功能活动,定期复查。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手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要消除手术前病人焦虑、恐惧得心理,及时发观病人得所需并加以解决,鼓励其达到心理平衡。 2、饮食护理 :术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适当得食鱼类、肉类、海产品及新鲜蔬菜水果。 3、疼痛护理 : 评估患者得身体耐受情况,疼痛分值≥3分时通知医师给予镇痛处理,例如,给予合适体位,运用针灸或止痛药。 4、体位 :抬高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因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5、石膏固定得护理 : 密切观察患肢得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得背伸与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就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立即打开石膏减压。 6、小夹板固定得护理 :随时查瞧小夹板得松紧度及肢体就是有否麻木、疼痛等,严重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7、冷敷: 创伤48小时内内常规冷敷。 8、术前常规准备: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制定功能锻炼计划与术前指导,并教会患者;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做好护理记录;

术前晚遵医嘱禁食禁水;给予安神镇静药物,保证充足睡眠。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就是开放性骨折延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得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因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2、一般护理 : (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2)、取髂骨植骨得病人,术后2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疼痛。(3)、采取单纯螺钉内固定与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后,仍需用长腿石膏外固定8—10周,老年人为了避免关节僵硬,术后四周左右改为短腿石膏或石膏夹板。 3、疼痛护理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对症止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 4、患肢观察: (1)、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抬高20—30°,保持外展中立位),观察肢体得感觉(麻木、疼痛、肿胀)、(运动背伸与折曲)、末梢循环(动脉搏动、末梢血管充盈、温度、颜色)情况,防止各关节过伸过屈。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得量、色等(引流液1小时内超过130ml关闭引流管通知医生处理,24小时低于

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8例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综合评定疗效,优39例,良8例,差1例。结论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注意合理的制动、牵引、皮肤保护和功能锻炼,能使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提高了手术疗效。 标签:Pilon骨折;胫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胫骨远端pilon骨折是指胫骨靠近踝关节,波及踝关节面的骨折,由于胫骨远端受到高能量的直接或间接冲击,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害,治疗难度大,如护理不当,常易使踝关节功能严重受损。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此类骨折患者4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18~60岁,平均38岁。受伤后手术时间6h~14d,平均7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8例,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2例。骨折类型按创伤的严重程度分:中度损伤20例,重度损伤28例,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皮肤缺损2例,合并踝关节半脱位5例。 1.2方法 1.2.1软组织损害及皮肤缺损软组织损害是本组中最多见的合并伤,包括皮肤擦伤6例,挫裂伤7例,辗压伤18例,皮肤缺损2例。根据软组织受伤程度分别采取清创、VSD引流[1]、换药、旋转皮瓣及二期缝合和游离植皮修复等。 1.2.2骨折本组48例均按Ellis[2]等方法分类,均为中重度损伤。Ruedi和Allogwer分类,Pilon骨折分型为I型:单纯的胫骨远端骨折,无踝关节脱位;Ⅱ型:经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踝关节无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和塌陷;Ⅲ型:经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踝关节关节面为粉碎性、嵌插性骨折。本组以及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原则,结合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害情况,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如跟骨牵引、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胫骨远端”L”形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托外固定等。尤其注意皮肤的清洁保护,皮肤完整者早期给予冷敷,预防和减轻肢体肿胀。 1.2.3骨筋膜室综合征本组3例均发生于软组织挫伤严重,为直接暴力所致。发生于伤后8~14h。予以深筋膜及时充分切开减压及对症治疗,得到及时控制,伤口游离植皮愈合。 2 结果

2018年XX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优化

2018年度骨折病(锁骨骨折) 护理方案总结、分析、优化 一、基本情况总结 2018年,我科纳入该方案住院患者22例,平均住院天数12天,纳入该方案的患者涉及辨证分型:血瘀气滞证22例,瘀血凝滞证0例,肝肾不足证0例。 该方案应用的施护措施有: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有:耳穴压豆、中药贴敷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1、纳入该方案的22例患者,采用的主要辩证施护率为100%。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如下:耳穴压豆22例,中药贴敷1例(二)应用情况分析 应用情况较好的为耳穴压豆,耳穴压豆依从率为100%,耳穴压豆满意率为100%。 依从性好的护理技术分析原因:1.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4.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 (三)责任护士对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4个层次:①实用性强:18(82%)②实用性较强:4(18%)人③实用性一般:0人④不实用:0人

(三)施护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不到位 我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大部分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膳食大部分是由家庭提供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项目少,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医生下医嘱少,护理技术操作需要患者自身配合。 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持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4.护士在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时比较依赖于表格内容,有些根据主要的症状实施的主要的辩证施护措施不全面,未在其他一栏进行增添内容三、护理方案优化 我科通过2017年实施骨折病(锁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以来,加强了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了中医特色辩证施护,发挥了中医护理在疾病和养生的作用。将辩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之中。但在应用过程中结合实际仍存在差异,我们针对护理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优化:主要优化内容: 1.本着与中医技术使用手册一致的原则,将中药贴敷改为穴位贴敷。 2.中药外敷未用,优化时给予删除,中药冷敷是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一种操作方法。在锁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疗效可,得到病人认可,优化时给与

Pilon骨折的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文章编号:1008-5572(2008)02-0071-02 P ilon骨折的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殷锋,符学新,林康记,符峰,钟林,王日升,王世民 (临高县人民医院骨科,海南临高 571800) 摘要:目的 探讨P 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本组26例,11例采用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15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结果 11例采用跟骨牵引或石膏托固定,随访9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占33.33%,关节僵硬2例,占22.22%。15例小切口切开复位“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随访1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占16.67%,关节僵硬1例,占8.33%,伤口感染1例,占8.33%。均无骨折不愈合。结论 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小切口切开复位可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腓骨骨折的固定对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同样重要。 关键词:P ilon骨折;治疗选择;创伤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The Trea t m en t and Co m pl ica tion Preven tion of P ilon Fracture Y I N Feng,FU Xue2x in,L I N Kang2ji,et a l (D epartm en t of O rthopaedics,L ingao Coun ty Peop le′s Ho sp ital,L ingao571800,Ch 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 sses the p ilon fractu re treatm en t,and the comp licati on p reven ti on.M ethods T he group included26examp les,11examp les w ere treated w ith the calcaneum distracti on o r the gyp sum ho ld fixedly,15 examp les w 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 on th rough the s m all incisi on w ith ex ternal fixati on w ith li m ited in teral fixa-ti on.Results 11examp les u se the calcaneum distracti on o r the gyp sum ho ld fixedly,m akes a fo llow2up visit9exam2 p les,the traum a arth ritis3examp les,accoun ts fo r33.33%,the anchylo sis2examp les,accoun ts fo r22.22%.15Ex2 amp le th rough s m all incisi on w 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 on w ith ex ternal fixati on com b ined w ith li m it in ternal fixa2 ti on m akes a fo llow2up visit12examp les,the traum a arth ritis2examp les,accoun ts fo r16.67%,the anchylo sis1ex2 amp le,accoun ts fo r8.33%,the w ound infecti on1examp le,accoun ts fo r8.33%.T here w as no patien t w ith nonun i on. Conclusion T he treatm en t shou ld be su itab le fo r the fractu re type.T he open reducti on th rongh s m all incisi on m ay reduce traum a arth ritis.T he fixati on of fibu la is also si m ilary i m po rtan t fo r p reven ti on of traum a arth ritis. Key word:fractu re;treatm en t cho ice;traum a arth ritis P ilon骨折是指涉及踝关节及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常为粉碎性。因靠近踝关节,所以对它的处理应考虑踝关节的功能恢复,且此处软组织少,如处理不当,易导致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因此对P ilon骨折的处理变得很棘手。自1998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采用跟骨牵引或“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 ilon骨折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7岁。按Rüedi和A llgoβw er分型, 型12例, 型8例, 型6例。合并腓骨骨折17例,踝关节脱位3例。 1.2 治疗方法 跟骨牵引或石膏固定11例。小切口切开复位“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螺钉或克氏针有限内固定15例,其中“T”型安装在P ilon骨折远端12例,安装在跟骨及距骨3例。在距骨上螺钉的位置和方向非常重要,进针点要在距骨颈内侧远端,与距骨顶部平行,并且大体上与足的纵轴垂直,跟骨螺钉可以放在跟骨结节之上或之下。腓骨髓内克氏针内固定5例,钢板固定7例。 2 结 果 随访21例,时间3~6个月。其中跟骨牵引或石膏固定9例,骨折愈合时间14~18周,踝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关节僵硬2例,无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T”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12例,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踝关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关节僵硬1例,伤口感染1例,无骨折不愈合病例。 3 讨 论 3.1 P ilon骨折的特点 P 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涉及到关节面的骨折,此处骨折因离关节面近,远折端骨质少,且内、外踝处呈弧形,用普通钢板难以固定,而且此处软组织少,伤口闭合困难。另外,胫骨远端为致密骨与松质骨交界处,骨折易粉碎和塌陷累及到关节面,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骨折畸形 ? 1 7 ?  实用骨科杂志 第14卷,第2期,2008年2月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胫骨浅居皮下,缺乏肌肉覆盖,故胫腓骨干骨折后极易被骨折断端穿破皮肤。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2)完善各项检查。 (3)体位改变:指导患者床上翻身、坐起、起床的方法。 (4)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患侧下肢备皮,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 4h。 (5)手术日晨的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 (1)术后体位:取去枕平卧位4~6h,患肢抬高,外展中立位。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吸氧,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患肢皮肤的温度、颜色、肿胀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观察切口疼痛及渗血情况,保持敷料干燥,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4)并发症预防和护理:鼓励患者早期床上主动活动双下肢,术后1周内减少坐位,以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 ①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密切观察患肢血供、感觉、活动及肿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②神经损伤:如患肢出现垂足畸形、距小腿关节不能背伸、足背感觉消失等,提示腓总神经损伤,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5)心理护理:倾听患者诉说,讲解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卧床休息,床上行患肢踝泵运动及趾活动。 2.饮食指导骨折后初期以清淡、易消化为饮食主;恢复期以高蛋白质、高热量及高营养饮食。 3.用药指导骨折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病情需要,适当给予消肿、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 4.心理指导耐心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 5.康复指导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距小腿、趾关节主动运动;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节活动,并逐步弃拐行走。 6.复诊须知骨折手术后1个月门诊复诊;切口出现渗液、疼痛,

胫骨Pilon骨折护理体会

胫骨Pilon骨折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4-27T17:09:48.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琴刘艳罗菡子阮凌艳叶春萍郭桃花[导读]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王琴刘艳罗菡子阮凌艳叶春萍郭桃花(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33200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06-03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76例胫骨Pilon骨折治疗的护理观察。结果个体化治疗、护理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显著。结论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护理胫骨Pilon骨折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关键词】胫骨Pilon骨折护理【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ursing experience of the patients with Pilon fracture of tibial. Methods: the data 76 cases of Pilon fracture of tibial is nursing observation. Results: the indiidual therapy and nursing Pilon fractures of the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Conclusion: the pertinence individual therapy and nursing Pilon fracture patients, actively functional exercise, the key is to obtain a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pilon fracture of tibial nursing 近年来,由于交通和高层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胫骨Pilon骨折日见增多。胫骨Pilon是关节内骨折中治疗难度非常大,不仅因为胫骨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骨折使胫骨负重面产生不同程度的碎裂,其骨折高度的不稳定、关节软骨面得损伤和关节面不平整导致临床处理困难、并发症多、病废率高,是富有挑战性的骨科难题之一[1]。作为骨科专业护士,临床上要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减少并发症,并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护理及主要并发症等几方面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龄20~65岁(平均34岁),左侧29例,右侧46例,双侧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53例,高处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8例,扭伤2例。56例合并腓骨骨折。所有患者均行x线正侧位检查及CT三维立体重建。骨折按Ruedi.Allgower[2]分型,Ⅱ型43例,Ⅲ型33例。软组织损伤按Tseheme—Gotzen分度:闭合性0度1例,1度25例,2度17例,3度2例。开放性1度4例,2度15例,3度1例,4度1例。 1.2 手术方法 急诊手术21例:所有的开放性骨折患者伤后不足8 h均行急诊手术,其中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3例,有限切开组合外固定架固定18例。其余55例先予以跟骨骨牵引,待患肢肿胀消退后在10~21 d内完成手术,胫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有限切开组合外固定架同定30例。 ①腓骨骨折均行切开复位腓骨远端接骨板27例、重建接骨板19例,1/3管状接骨板固定10例;②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胫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其中前侧T型7例、内侧三叶草型9例、前内侧扭转型8例;③外固定架:组合外固定结合有限的内固定30例,其中跨踝关节外固定架18例;④植骨58例:均采用自体髂骨。 1.3 结果 本组76例均获随防,最长3年,最短10个月,平均18个月。参照Mazur[3]标准:优41例,良18例,可9例,差8例。优良率78.1%。术后9例发生软组织感染、坏死,3例经扩创、换药,创面二期愈合;6例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骨感染1例,经内固定取出改外固定架固定而痊愈。骨不连1例(外固定架同定),经外固定架取出、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而愈合。晚期并发症主要是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本组9例,发生率为12%。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经历突发外伤,对于有可能发生的肢体残疾表现表现为极度焦虑、恐惧和悲观,情绪波动大,特别是易发脾气,治疗上不合作。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受伤经历,让其通过倾诉释放内心压力和焦虑;同时对其表示同情及关心,取得患者信任;通过经常巡视病房,多鼓励患者,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如详细介绍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手术过程,术前、术中、术后需要配合事项,尤其术后对患者体位及肢体活动有特殊要求的患者,进行耐心讲解和术前模拟训练,术后着重反复强调。同时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以便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2.2 加强医护合作 胫骨Pilon骨折根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案有多种,因此医护之间因加强合作与沟通,以便护士及时掌握所护理的对象的具体治疗方案,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2.3 术前、术后一般情况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患者体温、脉搏情况,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的感觉和运动情况。应注意观察血运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情况,若患肢持续性剧痛,严重肿胀,发绀、发凉,麻木,动脉摸不清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否则因局部血管痉挛,远端缺血,可造成缺血性肌挛缩。患肢持续性疼痛,并进行性加重,患侧足趾被动牵引时剧痛,皮肤色泽变红,肢体远端动脉搏动仍存在,应考虑发生了骨筋膜室综合症。立即通知医师,建立静脉通道,静脉I央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但禁用止血药,以防筋膜室内动脉栓塞,同时做好急诊切开减压的准备工作。若开放性患者体温持续升高,创面周围皮肤红肿,则提示创面有感染的趋势,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更换敷料。护士在日常护理中应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病室温、湿度适宜,床铺平整、舒适,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给予舒适的体位。护士要安排好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尽可能少惊扰患者。操作认真娴熟。给患者增加安全感。手术前应重视皮肤准备,以防术后发生感染。对择期手术的患者,手术前3天即开始每天2次清洗患肢,除去皮上积垢,手术前1天剪短趾甲,剔除患肢毛发,并彻底刷洗患肢。 2.4 术后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锁骨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_方案

锁骨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肿胀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肢体活动、肢体感觉和运动情况。锁骨骨折不能立即行整复固定者,在卧床休息时应取低半卧位或平卧位,不用枕头,避免侧卧位,以防加重痛苦。在患侧胸壁侧方垫一软枕,防止患肢肘部及上臂下坠,离床活动时,加用颈腕吊带悬吊患肢。 2.局部“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的病人,经常检查固定情况,保持有效固定,松紧度要合适,腋下不要压迫太紧,以免损伤神经及压疮的发生。“8”字绷带包扎时禁忌做肩关节前屈、收动作,以免腋部血管神经受压。 3.观察双上肢的血液循环,出现肿胀、青紫、麻木等情况

时系“8”字绷带包扎过紧所致。嘱患者双手叉腰,保持挺胸抬头,尽量使双肩外展、后伸,如上述症状不能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适当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消失。 4.对于疼痛明显患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二)肢体麻木 1.评估麻木的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4.遵医嘱局部予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等,观察治疗效果。 (三)肢体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做好安全防护,防止跌倒。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注意事项。 3.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4.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穴位按摩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整复局部“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的护理。 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的注意事项。 2.整复后注意观察患肢疼痛,肢端活动及感觉血运情况。 3卧床时注意取舒适卧位。 4.起床时有人协助,避免跌倒。 5.根据骨折分期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二)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做好耐心细致得解释工作,使病人对所要进行得手术有充分得认识,以消除顾虑与紧张情绪。 (2)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及足背动脉搏动。 (3)完善术前准备。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至稳定。 (2)注意观察石膏内伤口渗血情况 (3)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颜色、感觉及运动情况。 2、使用外固定架治疗使用外固定架治疗,保持针眼处干燥,针眼处涂活力碘,l天2次。 3、功能锻炼伤后早期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及足趾得活动。外固定去除后,充分练习各关节活动,逐步下地行走。 (三)非手术治疗 1、患肢护理 (1)卧硬板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 (2)保持石膏外固定稳定.未干前少搬动,防止褥疮与折断。 2、病情观察,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1)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及感觉运动。 (2)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搏动减弱或消失,立即报告医生。 (3)如病人诉患肢剧烈疼痛应重视,并报告医生。 (四)功能锻炼指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及踝关节、足趾运动。 (五)出院指导 (1)继续坚持功能锻炼。 (2)2~4周复查1次,不适随诊。 (3)石膏外固定8~12周,内固定半年后骨折达骨性愈合,方可考虑取出。 二、糖尿病护理常规

1、根据患者得身高、体重、工作强度准确计算进食量,安排合理得饮食,定 时定量、少量多餐,易饥饿者,可多加蔬菜粗纤维食物。 2、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从事适当得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 3、根据医嘱准确给予降糖药物,胰岛素应在每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并 注意轮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局部脂肪硬化。 4、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患者如出现心慌、双手颤抖、 出冷汗、难忍得饥饿、头痛头昏、全身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监测血 糖,并告之医生并及时进行处理。 5、观察患者口渴程度及进食量,若食欲突减、厌食,应注意有无酮症酸中毒 得发生,若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则提示酮症酸 中毒,应立即告之医生积极进行抢救。 6、注意口腔清洁,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检查足部、趾间,保持足部皮肤得清 洁干燥,选择舒适得鞋袜,防止足部烫伤、预防糖尿病足得发生。 7、做好疾病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糖尿病饮食、降糖药物得应用及尿糖、血糖 监测得方法,并随身携带糖尿病得卡片,以便随时就诊。 三、肋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闭合性单根单处肋骨骨折护理 1、预防肺部并发症 (1)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深呼吸,必要时予以协助。 (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休息与镇痛:适当卧床休息,骨折多能愈合。骨折早期可口服去痛片或双氯酚酸钠一粒塞肛镇痛。 3、饮食: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同时还需补充镁,维生素D,以促进骨折愈合。 (二)复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护理 1、卧位与吸氧:立即平卧,予以4~6L/min吸氧。 2、病情得观察及处理: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脉搏,特别就是呼吸、胸廓运动得情况,出现反常呼吸及时告之医生并积极进行抢救。 3、镇痛:骨折得早期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镇痛,并指导病人在咳嗽时减轻疼痛得方法:双手扶住患处,减少胸壁震动。

Pilon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Pilon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6-05-10T11:50:47.3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作者:刘晓新顾士杨王亚娜 [导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 Pilon骨折术后,早期结合规范化康复护理方法,踝关节功能可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目的:探讨Pilon骨折术后的早期规范化康复护理。方法:总结51例Pilon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包括术后体位护理、疼痛护理、阶段性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51例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1.2±3.2周。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门诊随访,按照AOFAS 踝-后足评分法评定踝关节功能,末次随访疗效优良率9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ilon骨折术后,早期结合规范化康复护理方法,踝关节功能可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Pilon骨折;康复锻炼;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314-02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fter the Operation of Pilon Fractures Liu Xiao-xin,Gu Shi-yang,Wang Ya -na.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Jiulong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Key words】Pilon fractur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1/3累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胫骨远端骨折的7%,其中20%~25%为开放性损伤[1]。因属关节内骨折,故常需手术治疗。对于这种类型骨折,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为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术后早期规范化康复护理对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我科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Pilon骨折患者51例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合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1例均为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13例;年龄20~45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3例,摔伤8例。均经X线平片及三维重建CT明确诊断,Ruedi-Allgower分型[2]Ⅱ型29例,Ⅲ型22例。51例患者中,8例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43例一期行跟骨牵引以维持患肢长度及骨折稳定,延期待肿胀消退后行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为7~16d,平均11.5d。本组病例伤前肢体功能正常,均可生活自理。 1.2 手术方法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术中骨折固定的牢固程度决定术后行2~3周的石膏固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按照AOFAS踝-后足评分法[3]评定。AOFAS踝-后足评分内容:疼痛40分、功能50分、对线10分。评分标准:优:90~100分;良:75~89分;可:50~74分;差:<60分。 1.4 结果 51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于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获得门诊随访,常规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明确骨折愈合情况,均获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11.2±3.2周。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法评定踝关节功能,末次随访优31例,良1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无骨折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使用下肢体位垫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和预防肿胀,避免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密切观察患肢皮温、感觉、活动、末梢循环、肿胀程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石膏固定者避免绷带包扎过紧,以绷带内可伸入一指为宜。术后第1d起进餐时可摇高床头45°~60°,至用餐结束30min后继续摇低床头,保持患肢高于心脏平面,以后根据肢体肿胀消退情况逐渐增加摇高床头的时间。 2.2 疼痛护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查找引起疼痛的原因,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范围和持续时间。患者术后回室即开始评估,并与术前相比较,如VAS评分为1~3分,不影响患者睡眠,则指导患者放松,放置合适体位,每天评估1次;如VAS≥4分,排除体位放置不当、石膏绷带包扎过紧等因素,则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动态观察患者疼痛的变化并记录评分,及时调整措施,避免患者因疼痛而惧怕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度锻炼后疼痛可辅以冰敷减轻关节肿胀及疼痛。 2.3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增加强度以患者感到疼痛可耐受为度。遵循原则:注重早期活动,尽早下床活动,患肢晚负重;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增强。 2.3.1 第一阶段(术后1周内)术后6h或麻醉清醒后即鼓励患者开始双下肢足趾屈伸运动和健肢踝关节运动,踝关节运动三个步骤:每个步骤10s,每个完整动作30s,每1h进行,每次10min。术后第1d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等长收缩运动,每1h进行,每次10min,动作宜慢,肌肉收缩需到位。术后第2d开始进行下肢各未被固定的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屈伸关节时尽可能保持最大限度的范围,动作宜慢;患肢进行直腿抬高运动,抬高30°,停留30s,由一开始的每日3次,每次5min,逐日增加,至一周后每次连做10min。术后第3d每天拆除患肢石膏2次进行踝关节运动,由一开始的每次5min逐日增加。患肢进行踝关节运动时可与健肢共同进行。 2.2.2 第二阶段(术后2~5周)手术1周后扶拐离床,患肢不负重行走,使用拐杖三点式步行,离床后继续第1周所做的各项功能锻炼,但可适当减少健肢功能锻炼次数,增加患肢功能锻炼次数。术后2周石膏拆除后加强患肢踝关节运动,由一开始的每天2次,每次 20min,逐渐增加力度,手术4周后最大限度将踝关节背屈、跖屈、内收、外展6~8次,每次30min。患肢开始踝关节运动后,可减少双下肢足趾屈伸运动,加强股四头肌和腓肠肌舒缩运动。扶拐下床期间,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注意拐杖高度距离腋窝2~3指,身体重量应在手掌而不在腋下,避免压迫腋神经发生损伤。下地行走后患肢可出现发绀肿胀情况,抬高患肢后症状减轻,告知患者此为正常情况,发绀肿胀明显时需暂时中止下床行走练习,立即抬高患肢,进行足踝的自主活动和按摩,一旦肿胀消失,发绀转红,再继续练习,循环反复以逐渐适应。当患肢出现疼痛或痉挛时,可放入温水内作足、踝的自主活动,必要时可加用活血止痛中药洗剂帮助散瘀消肿。 2.2.3第三阶段(术后6~8周)根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决定患肢负重时间。6~8周后逐渐部分负重,患者先扶双拐站立,患肢踩地,部分负重,开始持续5~10min,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待适应后再增加部分负重力量行走。10~12周以上, X线片复查确认有连续骨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