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档案归档的标准文档

交通事故档案归档的标准文档
交通事故档案归档的标准文档

交通事故案件归档要求及相关文书制作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A40-2004《交通事故案卷文书》。

本标准与GA40-2004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交通事故案卷文书》修改为《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

——修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文书名称、内容及格式(2004年版的6.1.1;本版的6.1.1);

——删除《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2004年版的6.2.1.3);

——修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主要内容,改为填空式并增加了“当事人或见证人”签字栏目(2004年版的6.2.1.4;本版的6.2.1.3);

——调整《讯问笔录》在案卷中的排列位置,(2004年版的6.2.1.11;本版的6.2.2.14);

——修改《询问笔录》主要内容(2004年版的6.2.1.12;本版的6.2.1.11);

——修改《交通事故认定书》名称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及相应的主要内容(2004年版的6.2.1.22;本版的6.2.1.21);

——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见6.2.1.22);

——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受理通知书》(见6.2.1.23);

——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不予受理通知书》(见6.2.1.24);

——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结论》(见6.2.1.25);

——修改《当事人血样(尿样)提取登记表》主要内容(2004

年版的6.2.3.10;本版的6.2.3.10)。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事故对策指导处、四川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强、张先国、刘东、陈正刚、刘宇鹏、唐剑军、李华、孔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40-1992;

——GA40-2004。

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的种类、格式、制作及归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涉及案卷文书的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704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GB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DA/T12 全宗卷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公安部令第104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公安行政法律文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the handling notice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事故当事人、有关人员及单位,参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有关活动的文书。

3.2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记录the record of handling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和当事人、有关人员参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活动情况的文字记载。

3.3

谈话记录talk record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与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交人员采用谈话的方式调查道路交通事故有关情况的文字记载。

3.4

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材料粘贴纸the paper that the files material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pasted

粘贴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有关材料的纸张。

4 案卷的要求

4.1 案卷的基本要求

4.1.1使用能够长期保存字迹的钢笔、毛笔等填写,书写工整、清晰,各项内容填写完整、准确。

4.1.2印制文书、表格及打印文件使用的文字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技术检验报告等叙述式文书宜打印。正式印制时,本标准文书中标明的(印章)、(签名或盖章)、(签名捺指印)以及文书制作应含内容说明不印出。

4.1.3文书的编号,填写在该文书名称下居中位置。4.1.4案卷的统一页号标注在每页文书正面的右上角,背面有内容的,标注在背面的左上角。

4.2 案卷文书用纸

4.2.1案卷文书用纸采用GB/T9704中规定的公文用纸。

4.2.2案卷文书用纸幅面尺寸采用标准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97mm×210mm。

4.2.3案卷文书页边与版心尺寸:

文书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

文书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4.3 立卷方法

4.3.1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可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归为一个案卷。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分别立卷,结案后随时归档。

4.3.2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案卷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或者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

4.3.3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档案分正卷和副卷。

4.4 装订方法和要求

4.4.1道路交通事故案卷应用防腐防锈的线材装订。材料中不能有大头针、回型针等。

4.4.2案卷材料以右页边和下页边为准,叠放整齐;对于大于或小于文书用纸幅面的案卷材料,按A4纸型规格折齐或粘贴成相应尺寸的纸张。

4.4.3对横排A4纸型图、表,图、表的上方应在订口一边。

4.4.4胶粘文书、软卷皮,粘合剂粘度要适当,粘贴牢

固、平整、无空泡、无皱折,无粘合剂溢出。案卷材料装订后粘贴软卷皮,粘贴软卷皮要包紧、包平,浆口≤7mm。

4.5 保管期限

4.5.1 保管期限起算时间

立卷时划定的案卷的存留年限,保管期限从结案后第二年开始算起。

4.5.2永久保管

对交通肇事逃逸人员吊销驾驶证处罚的,使(领)馆官员、使(领)馆车辆发生死亡1人以上及其他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4.5.3定期保管

4.5.3.1 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保管期为2年。

4.5.3.2 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4.5.2和4.5.3.3中规定的除外):保管期为5年。

4.5.3.3致人伤残、死亡1人至2人和涉外交通事故(4.5.2中规定的除外):保管期为20年。

4.5.4保管期限期满案卷处理

对保管期满的,案卷须复查一次,有保存必要的可延长保管期限或转为永久保管。销毁的案卷须经过审批,并保留审批件及案卷索引目录。

建筑工程工程资料归档分类

工程资料归档分类 第一部分开工前资料-11、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 22、施工合同- 33、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 44、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 55、质量监督登记书- 66、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 77、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8、施工图会审记录- 99、经监理(或业主)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110、开工报告- 111、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 11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13、技术交底记录- 114、测量定位记录- 第二部分质量验收资料-11、地基验槽记录- 22、基桩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33、地基处理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44、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55、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66、特殊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77、线路敷设验收报告- 88、地基与基础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9、主体结构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0、装饰装修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1、屋面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2、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3、电气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4、智能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5、通风与空调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16、电梯分部及所含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7、单位工程及所含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118、室外工程的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三部分试验资料- 11、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 22、砂、石检验报告- 33、各强度等级砼配合比试验报告- 44、砼试件强度统计表、评定表及试验报告-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规范标准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 建标(2002)8号 颁布日期:20020110 实施日期:20020110 颁布单位:建设部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二○○○至二○○一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1〕87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28-2001,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建设部城建档案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技术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发行。 1总则 1.0.1为加强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工作,统设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以及建设工程档案的验收。专业工程按有关规定执行。 1.0.3建设工程文件的归档整理除执行本规外,尚应执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设工程项目(constructionproject) 经批准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工程基本建设单位。它由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在联系的工程所组成。 2.0.2单位工程(single project)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并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 2.0.3分部工程(subproject) 单位工程中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工程。 2.0.4建设工程文件(constructionproject document)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也可简称为工程文件。 2.0.5工程准备阶段文件(seedtimedocument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范围及要求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范围及要求一、归档范围: (一、)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l、立项报告 2、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 3、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 4、建设项目申请表 5、建没计划通知单 6、资金来源审计表 7、选址意见书 8、用地申请及建设用地批准书(复印件) 9、拆迁协议、方案等 10、用地申请及建设用地批准书(复印件) 11、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审批呈报表 12、用地红线 13、划拨国有土地协议书 14、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 1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6、设计红线 17、设计任务委托书 18、初步设计批复 19、工业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审批表

20、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21、施工设计文件审查批准书 22、委托勘察合同 23、委托设计合同 24、工程施工合同 25、中标通知书 26、委托监理合同 27、建设工程项目报建表(放线图) 28、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报表 29、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30、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申报表 3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3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计划书 3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证书 34、投资许可证 (二)监理文件 1、监理规划 2、监理月报中的有关质量问题 3、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 4、工程竣工总结 5、质量评价意见报告

(三)施工文件 1、开工报告 2、图纸会审记录 3、基槽开挖放线测量资料 4、地基验槽记录和地基处理记录 5、桩基施工记录 6、设计变更记录 7、工程洽商记录 8、砂、石、砖、水泥、钢筋、防水材料隔热保温、防腐材料、轻集料试验汇总表 9、砂、右、砖、水泥、钢筋、防水材料、隔热保温、防膏材料、轻集料出厂证明文件 10、预制构件(钢、砼)出厂合格证、试验记录 11、土壤(素土、灰土)干密度试验报告 12、土壤(素土、灰土)击实试验报告 13、砂浆(砼)试压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14、砼抗渗试验报告 15、钢筋接头(焊接)试验报告 16、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17、沉降观测记录 18、工程竣工测量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

前言 GA 49—2014 本标准的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 49~2009《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与GA 49 2009相比,除逻辑性修改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现场记录图的定义(见3.1,2009年版的3.1); ——增加了现场实景记录图的定义(见3.2): ——删除了现场摄影测量的定义(见2009年版的3.6); ——删除了现场三维激光扫描的定义(见2009年版的3.7); ——修改了现场图种类。增加了现场实景记录图(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现场图图纸规格和材质(见5.1,2009年版的4.1); ——修改了现场图图纸页边与图文区尺寸(见5.2,2009年版的4.2); ——修改了现场图绘制的一般要求(见6.1.1,2009年版的6.L1); ——修改了事故现场信息采集的方法(见6.1.8,2009年版的6.1.8); ——修改了现场图绘制要求(见6.7.3、6.7.6,2009年版的6.7.3、6.7.6); ——增加了现场实景记录图的制作要求(见6.8); ——修改了现场比例图的绘制要求(见6.9.1,2009年版的6.8.1); ——增加了附录A中的C型图(见附录A); ——修改了B.2图形符号(见附录B中B.2,2009年版的附录B中B.2); ——修改了C.3极坐标定位法(见附录C中C.3,2009年版的附录C中C.3); ——删除了附录D现场信息采集的数字化方法(见2009年版的附录D)。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云南省交通警察总队、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 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心一、梅冰松、黎晓波、邱忠、张雷、张晓云、应朝阳、陆建光、金先龙、王宏雁、 陈建国、李丽莉、孙巍。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 49—1993、GA 49—2009。

工程资料归档要求

工程文件的归档范围及质量要求 一、工程文件的归档范围 1、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均应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归档。 2、工程文件的具体归档范围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 二、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 1、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 2、工程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 4、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5、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6、工程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规格宜为A4幅面(297mm×210 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7、工程文件的纸张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的韧力大、耐久性强的纸张。图纸一般采用蓝晒图,竣工图应是新蓝图。计算机出图必须清晰,不得使用计算机出图的复印件。 8、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 ①竣工图章的基本内容应包括:“竣工图”字样、施工单位、编

制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编制日期、监理单位、现场监理、总监。 ②竣工图章示例如下: ③竣工图章尺寸为:50 mm×80mm。 ④竣工图章应使用不易褪色的红印泥,应盖在图标栏上方空白处。 9、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竣工图。 10、不同幅面的工程图纸应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89)统—折叠成A4幅面(297 mm×210mm),图标栏露在外面。 附录A: 一、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建设单位提供) 1、立项申请报告和批复 2、项目建议书和批复

科技档案归档分类标准(doc 34页)

科技档案归档分类标准(doc 34页)

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 Wuhan Kaidi Holding Investment Co.,Ltd 科技档案归档分类标准 编号:KDKG/PK-101 版本:A/0 2009年月日发布2009年月日试行 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发布

文件批准页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相关部门/日期: 部门负责人/日期: 文件编写/日期:

目录 1.目的 (1) 2.范围 (1) 3.定义 (1) 4.职责 (1) 5.程序 (1) 5.1 科技档案类目设置 (1) 5.2 归档要求 (2) 6.相关文件 (3) 7.记录 (3) 林业生产及建设归档资料分类标准 (4) 技术研发项目归档资料分类标准 (8) 火电项目竣工资料分类标准 (9) 风电项目竣工资料分类标准 (21) 环保项目竣工资料分类标准 (28)

1.目的 为加强公司档案标准化管理,保证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生产和经营管理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控股公司)及其有实际控制权的凯迪各系列公司(以下简称系列公司)科技档案的归档、立卷、整理工作。 3.定义 3.1科技档案:是指本公司在生产运营、科学研究、项目开发及实施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归档的图纸、表格、文字、声像等文件材料。 本标准涉及科技档案范围包括:林业建设及生产项目、科技研发项目、火电厂建设项目(含投资和市场开发)、脱硫、除尘等环保工程项目。生物质电厂生产运行档案执行《生物质电厂档案管理办法》。 4.职责 4.1 信息中心档案管理部:负责按照国家及行业科技档案相关法规、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科技档案归档分类标准。 4.2 控股公司各中心/部门、各系列公司相关部门参与本标准的评审,并按标准规定要求,完成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5.程序 5.1 科技档案类目设置 5.1.1 公司档案一级类目参照《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设置,共分9大类,其中:0至5大类,为文书档案,6至9大类为科技档案。科技档案一级类目包括:6生产运营含林业生产、CDM、电厂生产运行等;) 7 技术研发项目 8 建设项目 9 设备 5.1.2 结合控股及各系列公司的经营模式及业务范围,对6至9大类在各专业进行进一步细划,形成各专业归档资料分类标准,包括:实体分类原则、分类方法、类目标识和类目设置、归档份数、保管期限、责任部门等。 5.1.3 “6 电厂生产运行”是对控股及各系列公司下属各电厂生产运行中重要文件资料制定的归档标准。 5.1.4 “7技术研发项目”是对控股及各系列公司的技术引进、技术研发等科技项目的

工程资料归档要求大全

工程资料归档要求大全 一.工程档案资料归档责任划分 1、工程准备资料(包括开发报建、招投标资料等),由各经办部门直接向监察室归档。 2、工程监理资料主要由监理单位负责编制并归档。工程监理资料由具有工程监理职责工程部形成的,监理工程师将监理过程资料在三天内,其它监理资料在阶段性工程完成后统一移交工程部资料。已委托监理单位的工程监理资料,由委托监理单位形成、编制、保管,待该工程完成后统一移交工程部资料室,工程部资料员对监理资料的形成进行监督和检查。 3、工程施工资料,主要由工程部监督控制,施工单位进行具体编制、收集、整理,并在每项分部工程完成后,一个月内统一移交工程部资料室。 4、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由工程部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验收资料编制、收集并按规定移交给工程部汇总,由工程部牵头,施工单位配合报送城建档案馆。 5、工程结算资料,主要由施工单位及承包单位按照集团公司工程结算目录进行收集整理,经工程部审核,报工程主管领导审批,加盖工程部公章,提交给预决算部,由预决算部门在结算完毕后定期向监察室归档 二.工程部日常保管资料1、监理规划、细则及旁站方案:工程开工后,经工程部负责人审核,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加

盖监理公司公章,10天内交工程部资料室存档。2、工程开工报告及开工令:在工程开工3日内,由监理工程师向工程部资料室归档。3、分包单位资质报验:分包单位进场10天内将单位资质文件复印件加盖责任单位公章后,提交工程部资料室存档。分包单位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主体)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材料检测单位、桩基础施工单位、装修单位(包含铝合金门窗)、防水施工单位、电梯施工单位、消防施工单位等。4、监理日志:原则上要求监理工程师每写完一本监理日志应于当天上交工程部资 料室或监理公司资料员归档。5、监理月报、总结:监理工程师每月底将监理月报表报工程部(或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后盖章,向工程部(或监理单位)资料员移交存档,资料员需检查监理月报是否规范及符合要求。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编写监理工程总结,经监理总监签字,报工程主管(或监理单位)领导审批后盖章,10天内向工程部(或监理单位)资料员移交存档。6、监理工作联系单及回复:施工单位来文,由工程部资料员统一接收,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由监理工程师或工程部资料员将回复下发给相关单位。同时工程部资料员将每份的联系单及相关回复要合并一起存档。 7、往来函件:由工程部资料员统一负责收发,公司内部往来函件和施工单位的往来函件要分开,分别编制序号后当天存档。8、旁站记录:监理工程师在旁站工作完成后2天内

工程资料整理及归档管理办法

工程资料整理及归档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了规范各项目部施工资料的填写、整理、归档等工作,根据国家、地方等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公司所属范围内的各项目部。 三、职责: 1、项目部负责资料的编写、收集、整理,移交建设单位、档案局等,配合公司技术质量部移交公司档案室,保证资料的真实、有效。 2、安装事业部技术科负责对安装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内容完整性、可追溯性、与工程同步性进行定期核查,并做好核查记录。 3、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对所有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内容完整性、可追溯性、与工程同步性进行定期核查,并做好核查记录。 4、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竣工资料的审核与移交到公司档案室,并对安装事业部技术科的核查记录进行检查,审核资料做好审核记录。 四、施工资料的编制要求 1、资料填写:省内工程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管理规程》、太原市质监站《关于竣工工程档案资料整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资料有关要求的通知》、《山西省住宅工

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各地档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管理要求及规范、标准等执行。省外工程按照国家或当地有关规范、标准等执行。确保技术资料与工程同步,做到真实、准确、有效,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其他资料齐全。 2、签章要求: (1)各项目施工资料经项目部完善、安装事业部技术科核查后,方可报回公司签字盖章。 (2)各项目施工资料报回公司签字盖章时,应附相关资料,经技术质量部审查合格后予以签字盖章。 3、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管理执行集团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声像资料留存管理办法》。 五、竣工资料(包括竣工图)归档要求 1、归档时间: (1)竣工资料应在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整理归档完毕。 (2)竣工时间以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和竣工报告或竣工验收证明书盖章时间为准。 2、资料及竣工图装订: (1)组卷、目录及备考表编制:山西省内工程按《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中附录A的要求进行专业分类、组卷和编制目录。备考表填写必须真实、完整,立卷人、审核人填写齐全。省外工程按照国家或当地有关要求执行。

科技档案实体的分类和分类方案

江阴市科技档案实体的分类和分类方案 由于分类目的不同,科技档案有二种分类,一是科技档案的实体分类,二是科技档案信息分类。科技档案实体分类是以馆(室)藏科技档案为对象,根据科技档案的内容特征和形成规律,将全部科技档案划分为若干类别的过程。以下所讲的科技档案分类即为科技档案的实体分类。 一、科技档案分类的目的 1、实现科技档案的系统化和科学管理。 2、编制出科技档案的分类目录(或专题目录)。 3、为科技档案的统计和利用提供条件。 二、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要求 1、分类应力求保持科技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 内容相近的科技档案,只能在同一大类或属类中出现,而不应在不同的类中出现。 2、分类要符合档案形成专业或形成单位科技活动的特点。 由于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型的单位,其生产、技术活动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程序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是很不相同的(如机械、冶金、化工、纺织专业系统之间;工业建筑、水利、气象之间……)。因此,不同的单位,科技档案的分类不能简单化地采用同一种方法。 3、在一个专业系统或一个单位内部,同一种科技档案,在同一层次内的分类标准应该一致。

只有标准一致,科技档案划分的类和属类才能层次清楚、条理清晰,才有利于编目工作的进行,也方便保管和利用。但是对于同一种科技档案的不同类别层次,其分类标准允许有所不同。分类的结果,同位类之间只能平行,不能交叉重叠。 4、分类应力求按专业系统实现标准化。 专业系统分类的标准化,有利于科技档案向科技专业档案馆移交,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也便于同一专业系统内科技档案工作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 5、分类的详略程度,由本单位科技档案数量的多少来决定。 为便于科技档案管理和利用,在科技档案分类过程中,科技档案数量多的应分得细一点,数量少的应分得简略些。在同一单位内,不同类的分类层次可以有所不同。 三、科技档案分类的几种常用方法 1、工程分类法:以工程项目为单元划分科技档案的类别。它适用于基本建设档案。 2、型号分类法:以各个型号的产品或设备为分类单元划分科技档案的类别。它适用于机械产品档案和设备档案。 3、课题分类法:以各个独立的研究课题为分类单元划分科技档案的类别。它适用于科研课题档案。 4、专业分类法:按科技档案反映的专业性质分类。 5、地域分类法:根据科技档案内容所反映的地域特征划分类别,如测绘档案。 6、时间分类法:按照科技档案内容反映的时间特征进行分类。 在实际分类中,往往是几种分类方法相结合,才能得出一个较好的分类方案。例如,

青岛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归档内容与要求

青岛市城建档案归档内容及归档要求 归档要求: 1、建设、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归档内容》的要求,将报送市城建档案馆的工程资料按《归档内容》中要求的顺序排好。 2、建设单位须将“工程前期文件”按《归档内容》中要求的顺序,填写到“青岛市建设工程前期档案材料报送目录”上,“青岛市建设工程前期档案材料报送目录”可以登录网站,到电子邮箱中下载,邮箱密码为82879324,一式两份,加盖公章、签字后,随同文件一起报送,同时报送其电子版。 3、建设单位须填报《建设工程相关信息》,并加盖公章随前期文件报送。 4、归档内容第五部分(节能材料)由建设单位报送,同一工程有多个单体时,所用材料及施工工艺、做法相同时,材料出厂合格证、备案证、检验报告和复检报告以及施工工艺、做法等只报一套,但须写出相应说明,并加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公章以及相关负责人签字(详见附件二)。 5、各种建筑材料须填写汇总表,如果一张不够用时,可填写多张,但须在右上角注明“共**页第**页”,在最后一张的下面并加盖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公章(汇总表格式详见附件一)。 6、同一施工单位施工多个单体时,可将建筑材料合格证、备案证、检验报告和复试报告等原件存于某一个单体中,其它单体不再存放复印件,在各自单体的建筑材料汇总表中注明原件存放位置即可)。 7、功能检测部分施工单位需填写工程功能检测目录(附表三),并加盖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公章。 归档内容: 第一部分工程前期及竣工文件材料 1、可行性研究方案 2、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发改委) 3、征地、拆迁审批文件 4、规划选址意见书(建筑红线图和道路红线图)或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及附图、道路红线图 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小区总平面图、竖向规划图、管网综合图 7、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报告单及附图 8、建筑设计的环保审批文件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消防审核文件 10、防疫审批文件 1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 12、房地产权证(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13、规划许可证 14、规划方案变更审批文件及附图 15、施工许可证

(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归档分类标准

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Wuhan Kaidi Holding Investment Co.,Ltd 科技档案归档分类标准 编号:KDKG/PK-101 版本:A/0 2009年月日发布2009年月日试行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发布

文件批准页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相关部门/日期: 部门负责人/日期: 文件编写/日期:

目录 1.目的 (1) 2.范围 (1) 3.定义 (1) 4.职责 (1) 5.程序 (1) 5.1 科技档案类目设置 (1) 5.2 归档要求 (2) 6.相关文件 (3) 7.记录 (3) 林业生产及建设归档资料分类标准 (4) 技术研发项目归档资料分类标准 (8) 火电项目竣工资料分类标准 (9) 风电项目竣工资料分类标准 (21) 环保项目竣工资料分类标准 (28)

1.目的 为加强公司档案标准化管理,保证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公司生产和经营管理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控股公司)及其有实际控制权的凯迪各系列公司(以下简称系列公司)科技档案的归档、立卷、整理工作。 3.定义 3.1科技档案:是指本公司在生产运营、科学研究、项目开发及实施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归档的图纸、表格、文字、声像等文件材料。 本标准涉及科技档案范围包括:林业建设及生产项目、科技研发项目、火电厂建设项目(含投资和市场开发)、脱硫、除尘等环保工程项目。生物质电厂生产运行档案执行《生物质电厂档案管理办法》。 4.职责 4.1 信息中心档案管理部:负责按照国家及行业科技档案相关法规、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科技档案归档分类标准。 4.2 控股公司各中心/部门、各系列公司相关部门参与本标准的评审,并按标准规定要求,完成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5.程序 5.1 科技档案类目设置 5.1.1 公司档案一级类目参照《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设置,共分9大类,其中:0至5大类,为文书档案,6至9大类为科技档案。科技档案一级类目包括:6生产运营含林业生产、CDM、电厂生产运行等;) 7 技术研发项目 8 建设项目 9 设备 5.1.2 结合控股及各系列公司的经营模式及业务范围,对6至9大类在各专业进行进一步细划,形成各专业归档资料分类标准,包括:实体分类原则、分类方法、类目标识和类目设置、归档份数、保管期限、责任部门等。 5.1.3 “6 电厂生产运行”是对控股及各系列公司下属各电厂生产运行中重要文件资料制定的归档标准。 5.1.4 “7技术研发项目”是对控股及各系列公司的技术引进、技术研发等科技项目的

交通事故现场照相的内容、要求及方法

交通事故现场照相的内容、要求及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地点及其相关的空间范围。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是现场勘查的组成部分,是交警部门利用摄影的方法,对交通事故现场、车辆、人体及痕迹、物证等依法进行的记录活动,是固定、记录交通事故有关证据材料的重要手段。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照相可分为:方位照相、概览照相、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细目照相、比对照相 一、方位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 方位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地理位置及现场与周围环 境相互关系的专门照相。 1、方位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 a) 现场的地理位置、现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b) 现场地理位置的固定标识物,包括标志牌、里程碑、灯杆、桥 梁以及医院、学校、商店等标志性建筑物; c) 现场周围环境,包括街道、隧道、桥梁、山体、悬崖、沟渠、 涵洞、河流、植被等; d) 现场周围交通设施,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 线、交通监控设备等;

e) 现场道路的形态特征,包括路口、路段、车道数量、视距、坡度、曲度等。 2、方位照相的拍摄要求 a)、拍摄时取景范围应能反映出现场与现场地理位置标识物、周围环境、周围交通设施的相互关系和道路形态特征。 b)、现场位于路段,应沿道路走向相向拍摄,视角尽量涵盖现场所有车道,并反映是否弯道或坡道。 c)、现场位于路口,应沿道路走向从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方向对现场及周围环境进行拍摄,视角覆盖整个路口范围。3、方位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摄: a) 现场位于路段,纵向范围较大时,可将机位设置于道路中心线(轴线)上,采用直线连续拍摄法拍摄; b) 现场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摄法或回转连续拍摄法拍摄; c ) 宜采用标准镜头拍摄,光圈不大于F8; d ) 有条件的,可将机位设置于较高地点,进行俯拍。 二、概览照相的拍摄内容、要求、方法 概览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全貌及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宏观相互关系的专门照相。 1、概览照相的拍摄内容如下: a)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全貌; b) 现场的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工程档案分类编规范

工程档案分类编号规范 为适应公司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实现公司档案分类、排架、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公司档案的科学管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档案的分类编号作出以下规定。 一、档案编号的原则 档案编号的原则以项目各个单体为编号单位,由总到分,按照不同的文件类别,分类编号。 二、档案编号的方法 档案编号的一般方法:文件的编号由分公司名称、项目单体名称、文件名称、分部工程代码、序号五个部分组成,采用统一的编号格式,具体格式与各类目的对应的关系和说明如下: XX —XX —XX —XX —XX 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四级类目—顺序代号 分公司名称—项目单体名称—文件名称—分部工程—顺序代号 1、一级类目 一级类目对应各分公司名称,分公司名称编号采用字母与数字代码(2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制,字母为该城市名称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形式,数字代码则表示为该城市的第几个项目。 2、二级类目 二级类目为项目单体名称,项目单体名称的编号同样采用单体名称拼音首字母缩写形式来编写。 3、三级类目 三级类目为文件名称,归档文件主要分为A、B、C、D四类文件以及综合类文件。 A类文件为建设单位文件资料,包括:立项文件(A1)、建设规划用地文件(A2)、勘察设计文件(A3)、招投标、合同文件(A4)、工程开工文件(A5)、商务文件(A6)、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文件(A7)、其他文件(A8)。 B类文件为监理单位文件资料,包括:监理管理资料(B1)、监理质量控制资料(B2)、监理进度控制资料(B3)、监理造价控制资料(B4)。 C类文件为施工单位文件资料,包括:施工管理资料(C1)、施工技术资料(C2)、施工物资资料(C3)、施工测量记录(C4)、施工记录(C5)、隐检验收记录(C6)、施工检测资料(C7)、施工质量验收记录(C8)、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竣工验收资料(C9)。 D类文件为建筑安装工程竣工图,包括:综合竣工图(D1)、室外专业竣工图(D2)、专业竣工图(D3)。 综合类文件主要为不包含在ABCD四类文件中的一些特殊文件资料,作为一个应急的文件类别,当各部门存在某些特殊文件无法在资料清单中找到对应的编号时,则可统一归档在综合类文件中。 各类文件的具体分类细目及编号详见附表1《资料清单及编号表》。 4、四级类目 四级类目为分部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的编号采用统一数字代码编制,详见附表2《分部工程代码表》。 5、顺序代号 对于某一类资料,会根据时间节点形成多份不同的资料,多出现在施工资料、监理资料中,对此类资料,应以资料形成的先后时间顺序进项区分编写。顺序代码采用三位数编写。

交通事故处理测试题 初

交通事故处理资格测试(初级)试题 (总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处理交通事故时,事故分类使用名称:(A ) A、死亡事故、伤人事故、财产损失事故 B、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一般事故、轻微事故 C、故意事故、过失事故、意外事故 D、单车事故、双方事故、多车事故 2、接到交通事故报警的,应当填写( B )登记备查。。 A、交通事故报案登记表 B、受理交通事故案件登记表 C、交通事故立案登记表 D、交通事故受案登记表 3、接到报案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处置,一般情况下(A )内赶到现场。 A、10分钟 B、15分钟 C、20 分钟 D、30分钟 4、执法人员到达事故的现场后,对现场处置的正确程序是:(B )(1)指挥现场勘查车、指挥车、急救车、消防车等车辆依次停放并开启警灯。 (2)指挥事故车辆驾驶人、乘客等当事人在安全地带等候。发现有受伤人员的,应当立即组织施救。 (3)遇有运载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按照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相应级别的

响应机制。 (4)确认肇事人,验明身份。责令肇事人不得离开现场或者与无关人员谈论交通事故情况。 (5)执法人员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划定警戒区放置反光锥筒、警告标志、告示牌等。 A、(2)(5)(3)(1)(4) B、(5)(2)(1)(4)(3) C、(4)(5)(2)(3)(1) D、(1)(4)(5)(2)(3) 5、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 C ) A、予以受理 B、先行进行调查,在确定案件确实存在的予以受理 C、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D、予以立案调查 6、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 C )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A、24小时 B、2日 C、3日 D、5日 7、《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规定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其中“二十日”的起计时间是指:(A) A、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计起; B、检验、鉴定机构从事检验、鉴定之日计起; C、通知检验、鉴定机构之日计起; D、现场勘查之日计起; 8、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 B )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9、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 B )日内,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

档案整理的方法及分类

档案整理的方法及分类、档号编制及质量要求(文书业务、会计声像、实物电子、科技 邵东档案整理的方法及分类、档号编制及质量要求(文书、业务、会计、声像、实物、电子、科技) 编写吴金林 一、档案整理几个概念 (一)档案整理定义:是指将处于零乱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建立全宗等,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 (二)档案整理的基本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文件材料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便于保管和利用。 (三)档案整理的文件范围:凡是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收发文电、内部文件、会议文件、电话记录、图表、簿册、照片、录音、录像、计算机盘片、实物以及本机关编印的出版物等,在办理完毕后均须整理保存。 (四)档案整理的方法:一是以“案卷”为单位整理。二是以“件”为单位整理。 1、以“案卷”为单位整理。 1)以“案卷”为单位整理就是立卷,即按照文件材料在形成和处理过程中的联系将其组合为案卷。 2)所谓案卷,就是一组密切联系的文件的组合体。立卷是一个分类、组合、编目的过程。分类即按照立档单位的档案分类方案,对文件材料进行实体分类;组合即将经过分类的文件材料,按一定形式组合起来;编目即将经过组合以后的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排列和编目。3)以“案卷”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案卷。案卷卷皮有软卷皮和硬卷皮2种,硬卷皮型号有1.2,1.5,2.0cm三个规格,以软卷皮装订的档案必须按案卷顺序装入档案盒。4)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依据是1987年12月国家档案发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5)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适应范围 (1)大部分单位短期保管(现10年)的文书档案,乡财政所、中心学校等二级机构文书档案一般按“卷”整理 (2)各单位专门业务档案一般按“卷”或是“盒”整理。 (3)科技档案按“卷”整理,整理要求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0)执行。其中科研档案还可按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92执行。基建工程档案按照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1988年颁发的《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建设工程资料归档规范标准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 第一章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的基本职责 一、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工程文件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围。 二、在与工程文件与档案的整理立卷、验收移交工作中,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与工程招标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协议、合同时,应对工程文件的套数、费用、质量、移交时间等提出明确要求; (二)收集和整理工程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并进行立卷归档; (三)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也可委托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 (四)收集和汇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立卷归档的工程档案; (五)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未取得工程档案验收认可文件,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六)对列入城建档案馆接收围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向当地城建档案馆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 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四、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包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包单位。建设工程项目由几个单位承包的,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其承包项目的工程文件,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五、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验收合格后,须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国有企业科技档案分类编号规定模版

*工程公司 制订部门:技术质
科技档案分类编号规定
编号:JZ--14 批准: 批准年月:
量部
年4月
1总则 1.1 本办法规定了公司本部在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的分类和 编号,目的是为了对科技档案实行科学的管理和利用。 1.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本部工程设计项目类(含工程承包项目的设计部分)、 科研业务建设项目类和公司编通用(标准)图类、基本建设项目类、仪 器设备类和科技照片(底片)类等的档案和底图的分类和编号。 1.3 专用设备及其技术任务书图纸的编号和分类,另见公司《专用设备及其 技术任务书的图纸编号和分类办法》。 1.4 电站、节能工程设计图纸的编号和分类,另见公司《电站、节能施工图 设计图纸编号说明及专业卷册图纸编号》。 1.5 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绿化、市政工程工程设计图纸编号和分类,另见公 司《科技档案分类编号规定》(规划、园林景观绿化、市政工程部分)。 1.6 声像档案、机读档案和荣誉性档案的分类与编号另见《声像档案管理办 法》、
《机读档案管理办法》和《荣誉档案管理办法》。 2 引用标准

2.1 JD/T00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档案管理规范档案管理规范编写 规则
CUC G01-2007 管理手册 CUC G18 003-2007 文件控制程序 3职责
3.1 科技档案的分类编号规定的编制、修改和实施的协调由档案室归口管 理。
3.2 科技档案中工程设计项目类档案分类编号的确定由档案室完成。 3.3 科技档案中的科研业务建设项目类、仪器、设备项目类、基建项目类和
科技照片(底片)类等档案的分类编号均由档案室负责确定。通用(标 准)图类档案的分类编号由各设计院所自行确定。 4 工程设计项目类档案分类编号 4.1 工程设计底图类分类编号工程设计底图的档案编号,由一级类目工厂类 别代号、二级类目工厂代号、三级类目设计阶段代号、四级类目工程子 项代号、五级类目专业代号及图纸顺序号等部分组成。编号分工及方法 如下: 4.1.1 工厂类别、工厂代号由档案室编定;设计阶段代号和工程各子项代号等由项目 设总或项目负责人编写。

最新工程资料分类归档保存表

. 附录A 工程资料分类与归档保存表(土建部分) 类别编号:施工管理资料C1 表格编号:工程资料名称归档保存单位: 施工、监理、建设、档案馆 表C1-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表C1-2 施工日志●、 表C1-3 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 表C1-4 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 表C1-5 工程动工报审表●、●、○、 表C1-6 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 表C1-7 月、工、料、机动态表○、●、 表C1-8 工程复工报审表○、●、 表C1-9 月工程进度款报审表●、●、●、 表C1-10 工程变更费用报审表●、●、●、 表C1-11 费用索赔申请表●、●、●、 表C1-12 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表C1-13 工程延期申请表●、●、●、 表C1-14 监理通知回复表○、●、 表C1-15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调(勘)查记录●、●、●、●、 表C1-16 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表试验计划●、○、 表单位资质及人员证书○、○、 表见证记录●、●、●、 类别编号:施工技术资料C2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

. 表C2-1 技术交底记录●、○、 表C2-2 图纸会审记录●、●、●、●、表C2-3 设计变更通知单●、●、●、●、表C2-4 工程变更洽商记录●、●、●、●、类别编号:施工测量记录C3 表C3-1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表C3-2 基槽平面及标高实测记录●、○、●、 表C3-3 楼层平面放线及标高实测记录●、○、●、 表C3-4 楼层平面标高抄测记录●、○、●、 表C3-5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类别编号:施工物资资料C4 表C4-1 半成品钢筋出厂合格证●、○、○、 表C4-2 预制混凝土构建出厂合格证●、○、○、 表C4-3 钢构件出厂合格证●、○、○、 表C4-4 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表C4-5 预拌混凝土运输单●、○、 混凝土碱总量计算书○、○、○、 砂石碱活性检测报告○、○、○、 钢材性能检测报告○、○、○、 水泥性能检测报告○、○、○、 表C4-6 钢材试验报告●、○、●、 表C4-7 水泥试验报告●、○、●、 表C4-8 砂试验报告●、○、●、 表C4-9 碎(卵)石试验报告●、○、●、 表C4-10 外加剂试验报告●、○、●、

工程档案归档要求

工程档案归档要求 一、组织案卷 1、组卷原则 组卷要遵循工程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案卷内工程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2、组卷要求 案卷内工程文件材料内容必须准确反映工程建设及其管理活动的真实情况。案卷内工程文件材料要齐全、完整。存档工程文件材料要求为原件,特殊情况下可用复印件代替。案卷内工程文件材料的载体和书写材料应符合耐久性要求,如用传真热敏纸等非耐久性材料记录的工程文件资料和用铅笔、圆珠笔、红墨水、纯蓝墨水、复写纸等书写的文件材料需复印后用复印件存档。 3、组卷方法 直接针对具体项目的管理性工程文件材料放入所针对的项目里组卷。要求按照招投标文件、监理文件、来往函件、进度控制、安全质量控制、造价控制、分包资质、信息管理、施工管理、工程评优、启动验收、竣工验收、声像资料共13 个类目组卷;每个类目下可有多个案卷,每个卷由若干文件组成,具体详细组卷参照公司下发的工程档案归档范围执行。 4、案卷的编目(编号原则按照南充公司文件要求)

(1)卷内工程文件材料页号的编写案卷内工程文件材料均以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写页号。单面书写的工程文件材料在其右下角编写页号;双面书写的工程文件材料,正面在其右下角,背面在其左下角编写页号。印刷成册的工程文件材料,自成一卷的,原目录可代替卷内目录,不必重新编写页号。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编写页号。 (2)案卷封面的编制 案卷封面可在卷盒的正表面,也可采用内封面形式。(案卷封面式样见图A1)案卷题名应简明、准确地揭示卷内工程文件材料的内容,案卷题名由立卷人拟写。立卷单位应填写负责本工程文件材料组卷的项目监理部。起止日期应填写案卷内工程文件材料形成的起止日期。保管期限应依据有关规定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一般情况为长期。密级应依据保密规定填写,一般为普通。档号应填写项目代号、分类号、案卷号。项目代号由业主档案室设定,组卷时责任立卷人向业主档案室询问本工程项目序号; (3)案卷背脊的编制案卷背脊项目有保管期限、档号、案卷题名。(背脊式样见图A2)保管期限填写方法应依据有关规定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一般情况下为长期;案卷题名可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自行填写,要求填写完整、准确。(4)卷内目录的编制卷内目录式样(见图A3)。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从1 起依次标注卷内工程文件材料数的顺序。文件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