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_血液生化指标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_血液生化指标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_血液生化指标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胶粘剂》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DDC 6-10 BCCDA 11-15 ACBBB 16-20 CDBAD 21-25 BBDDB-30 BDDCA 31-35 CDCBA 36-40 DADCB 41-45DDBBC 46-50DDCCC 51-55BCADC 56-60CDACB 二、填空题 1.胶粘剂的组成:胶料、固化剂、增塑剂和增韧剂、稀释剂、偶联剂及填料 2.胶粘剂按固化形式分类:冷却冷凝型、溶剂挥发型、化学反应型 3.要形成良好的胶接,首先胶粘剂要润湿被交接材料的表面,再通过扩撒作用,形成胶结键。 4.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的条件:酸性介质中、酚必须过量 5.热熔胶中增黏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热熔胶的熔融温度、提高胶结面的湿润性和初黏性。 增黏剂的使用要求:与聚合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对被胶结物有良好的黏附性和热稳定性。 6.耐老化性能最好的PF(酚醛树脂),耐老化性能最差的是UF(脲醛树脂) 7.聚氨酯胶粘剂分子链上有异氰酸酯基和聚氨基甲酸酯,因而具有高度的极性和活泼性,能 胶结多种材料。 8.酚醛树脂最长用的碱性催化剂是氢氧化钠,除了氢氧化钠还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 化钾、氨水等。 9.脲醛树脂的合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第二阶 段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 10.判断胶粘剂湿润性指标有:接触角、铺展系数、胶结功 11.降低热熔胶的熔融温度可加入:增粘剂、蜡类及增塑剂成分。 12.氯丁橡胶胶粘剂常用的硫化剂有:氧化锌和氧化镁

13.脲醛树脂胶合制品释放的甲醛主要来自:游离甲醛释放和固化后树脂分解产生的甲醛 14.环氧树脂胶的特性是:胶结强、机械强度高、收缩性小、稳定性好 15.胶结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胶头设计、选胶或配胶、表面处理、涂胶、固化、质量检测。 16.机械加固是最普通最常见最有效的强化措施,包括嵌波浪键、金属扣、钢板加固。 17.胶结接头在外力作用下胶层所受到的力可归纳为:正拉、剥离、不均匀扯离、剪切。 18.环氧树脂又被称为万能胶 19.用于制备丙烯酸压敏胶的单体可分为三类:黏附成分(主单体)、内聚成分(共聚单体)、 改性成分(功能单体) 作用:主单体:增加润湿性和黏附性;内聚单体:提高内聚性能;功能单体:促进反应速度和提高聚合稳定性。 20.聚氨酯的化学基础是:异氰酸酯基和羟基化合物的反应。 21.聚氨酯的湿固化是利用:异氰酸酯基和水的反应 22.天然淀粉含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而糯米只含有支链淀粉,易溶于冷水。 23.无机胶粘剂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硼酸盐及氧化物 24.脲醛树脂的主要缺陷是:游离甲醛释放、耐水性、耐老化性能差。 25.白乳胶是以乙酸乙烯酯作为单体常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合成的热塑性胶 粘剂,但其耐水性、耐热性较差。 26.氯丁橡胶胶粘剂是橡胶胶粘剂中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胶粘剂。 27.热熔胶的增粘树脂主要类别有:松香及其衍生物、石油树脂、萜烯树脂及其改性树脂。 28.200g E-50 EP树脂固化需要加入乙二胺固化剂15.025g M=60.10 乙二胺活泼氢4个活泼氢当量 60.10/4=15.025 100g E-50 需要乙二胺固化剂的量为:15.025x0.5=7.5125g

猪各阶段的饲料技术指标

每千克产品中含有 1、粗蛋白≥20.0% 2、消化能≥3400千卡/kg 3、赖氨酸≥1.50%、蛋氨酸≥0.50%、蛋+胱氨酸≥0.89%、苏氨酸≥0.90%、色氨酸≥0.30%。 4、钙≥0.85%、总磷≥0.60% 5、粗纤维<3% 6、乳糖≥5.00% 7、亚油酸≥1.80% 8、粗脂肪≥5.00% 9、水分≤12.0% 10、霉菌的允许量(每克产品中),霉菌总数<45 ×103个 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 ≤10 ug 11、黄曲霉毒素B 1 12、包装规格20kg/袋 13、保质期:夏季45天、冬季90天。 14、适用阶段:3-42日龄 15、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准编号 16、提供全价饲料配方

每千克产品中含有 1、粗蛋白≥19% 2、消化能≥3400千卡/kg 3、赖氨酸≥1.4%、蛋氨酸≥0.40%、蛋+胱氨酸≥0.80%、苏氨酸≥0.80%、色氨酸≥0.24%。 4、钙≥0.85%、总磷≥0.60% 5、粗纤维<3% 6、乳糖≥4.00% 7、亚油酸≥1.80% 8、粗脂肪≥5.00% 9、水分≤12.0% 10、霉菌的允许量(每克产品中),霉菌总数<45 ×103个 允许量(每千克产品中) ≤10 ug 11、黄曲霉毒素B 1 12、包装规格20kg/袋 13、保质期:夏季45天、冬季90天。 14、适用阶段:42-80日龄(12-30kg). 15、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准编号 16、提供全价饲料配方

每千克产品中含有V A162.5万IU,V D350万IU,V E≥1000mg,V B2≥112.5mg, V B12≥31.25mg,铜4500mg,铁3750mg,锌3500mg,锰1000mg, 碘≥3.7 mg,硒7.5mg,钙12.5%,磷≥3%,盐11.5%,水分≤10.0%,赖氨酸≥2.6%。 1、包装规格20kg/袋。 2、保质期6个月。 3、适用阶段:30-60kg. 4、无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或添加剂 5、提供全价饲料配方 6、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产品标准编号 7、休药期0天

血液部分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

血液部分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 1.白细胞分类(DC): 化验介绍: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粒细胞(B):0-1% 淋巴细胞(L):20-40% 单核细胞(M):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N):中性粒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增高见于: 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b.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 c.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d.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减少见于: a.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b.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c.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d.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2)嗜酸粒细胞(E):嗜酸粒细胞与变态反应有关,并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增多见于: a.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 b.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c.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 d.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等。减少见于: a.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3)嗜碱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特殊的免疫反应。增多见于: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b.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4)淋巴细胞(L):淋巴细胞能产生和运载抗体,在防御病毒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增多见于: a.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百日咳。 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减少见于: a.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 b.细胞免疫缺陷病、某些传染病的急性期。 (5)单核细胞(M):单核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除吞噬细胞和异物外,

胶粘剂基本知识

一,胶粘剂的分类 二,1、按基体材料分:合成胶粘剂热固性树脂胶粘剂:环氧树脂胶,酚醛树脂胶,聚氨酯胶,氨基树脂胶,不饱和聚酯胶,有机硅树脂胶,杂环聚合物胶 三,热塑性树脂胶粘剂:丙烯酸酯胶,聚醋酸乙酯胶,聚乙烯醇胶 四,橡胶胶粘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聚硫橡胶,硅橡胶,丁苯橡胶 五,特种胶粘剂:热熔胶,密封胶,压敏胶,导电胶等 六,无机胶粘剂:磷酸盐胶粘剂,硅酸盐胶粘剂 七,天然胶粘剂:植物胶:淀粉胶、糊精胶、阿拉伯树胶和松香胶 八,动物胶:虫胶和皮骨胶 九,矿物胶:沥青胶、地蜡胶和硫磺胶 十,2、按应用分:结构胶、非结构胶和特种胶,其中,结构胶要求受力部件的胶接头承受应力和被粘物相当或接近。 十一, 十二,二,胶粘剂的组成 十三, 1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接着剂,将经过表面处理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胶粘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化学性质。例如,环氧树脂、磷酸一氧化铜、白乳胶等。 十四,2、固体材料(基料):决定胶接头的主要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例如,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等。 十五,3、固化剂: 十六,a) 固化:液体的胶粘剂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变成固体的过程。物理方法有溶解挥发、乳液凝聚、熔融体冷却;化学方法使胶粘剂聚合成高分子物质。十七,b) 固化剂:固化过程所使用的化学物质。 十八,4、固化促进剂:能促进固化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的化学物质,又称催化剂。 十九,5、增韧剂:能提高胶粘剂固化物的韧性,主要是酯类和弹性化合物。二十,6、填料:能提高接头的力学强度。 二十一,7、其它辅助材料:着色剂、溶剂(稀释剂)、防老剂和偶联剂等。二十二, 二十三,三,胶粘剂的选择 二十四,1、选择胶粘剂的原则 二十五,(1)考虑胶接材料的种类性质大小和硬度; 二十六,(2)考虑胶接材料的形状结构和工艺条件; 二十七,(3)、考虑胶接部位承受的负荷和形式(拉力、剪切力、剥离力等);二十八,(4)考虑材料的特殊要求如导电导热耐高温和耐低温。 二十九,2、胶接材料的性质 三十,(1)金属: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经表面处理后,容易胶接;由于胶粘剂

血清标本溶血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标本溶血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大磊1,史文华1,刘志峰1,2 1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烟台大学药学院山东省烟台市 264005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长期毒性试验数据的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0份正常大鼠血液标本在溶血前和溶血后血清葡萄糖(GLU)、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e)、尿素氮(BUN)、胆固醇(CHO)、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钙(Ca++)、镁(Mg++)、钠(Na+)、钾(K+)、氯(Cl-)的值,并进行了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溶血后AST、TBIL、ALT、K+的值比溶血前的值高,具有统计学意义;Cre的值比溶血前的值低,统计差异显著;GLU、TP、ALB、BUN、CHO、ALP 、Ca++、Mg++、Na+、Cl-的值溶血前后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溶血对血清AST、TBIL、ALTK+、Cre 有明显的干扰影响,提请在分析测定结果时注意溶血情况。 关键词:溶血;生化检验; The influence of hemolysis on sericem biochemical tests LI Da-lei1,SHI Wen-hua1,LIU Zhi-feng1,2 1.Shando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Drugs, Yantai, Shandong 264003 2.School of Pharmacy,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Abstraet:Aim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hemolysis on the results of biochemical tests. Methods The blood collected from the rat divided into 2 samples, one of which is to process hemolysis serum, the other is to process normal serum. The serum biochemical data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which include glucose(GLU),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total protein(TP), albumin(ALB), creatinine(Cre), Blood uric nitrogen (BUN), cholesterol (CHO), alkaline phosphal ase (ALP), total bilinibin(TBIL ),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natrium(Na+), kalium (K+), chlorin(Cl-). The data were treated with paired-test. Resluts The level of serum AST, TBIL, ALT and K+ increased in hemolysis samples than normal. The level of serum Cre in hemolysis samples is lower than normal.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GLU, TP, ALB, BUN, CHO, Ca++, Mg++, Na+ and Cl- . These

物理性能名词解释

聚合物性能指标解释 1、拉伸强度 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是指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应力。 (1)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 表示。 (2)用仪器测试样拉伸强度时,可以一并获得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数据。 (3)拉伸强度的计算: σt = p /( b×d) 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 注意: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4)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即使负荷不增加,伸长率也会上升的那一点通常称为屈服点,此时的应力称为屈服强度,此时的变形率就叫屈服伸长率;同理,在断裂点的应力和变形率就分别称为断裂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2、弯曲模量 又称挠曲模量。是弯曲应力比上弯曲产生的形变。材料在弹性极限内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E为弯曲模量;L、b、d分别为试样的支撑跨度、宽度和厚度;m为载荷(P)-挠度(δ)曲线上直线段的斜率,单位为N/m2或Pa。 弯曲模量与拉伸模量的区别: 拉伸模量即拉伸的应力与拉伸所产生的形变之比。 弯曲模量即弯曲应力与弯曲所产生的形变之比。 弯曲模量用来表征材料的刚性,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同种材质分子量越大,模量越高,另外还与样条的冷却有关,冷却越快模量越低。即弯曲模量的测试结果与样品的均匀度及制样条件有关,测试结果相差太大,无意义,应找到原因再测试。 2GB/T9341—2000中弯曲模量的计算方法。新标准中规定了弹性模量的测量,先根据给定的弯曲应变εfi=0.0005和εfi=0.0025,得出相应的挠度S1和S2(Si=εfiL2/6h),而弯曲模量Ef=(σf2-σf1)/(εf2-εf1)。其中σf2和σf1分别为挠度S1和S2时的弯曲应力。新标准还规定此公式只在线性应力-应变区间才是精确的,即对大多数塑料来说仅在小挠度时才是精确的。由此公式可以看出,在应力-应变线性关系的前提下,是由应变为0.0005和0.0025这两点所对应的应力差值与应变差值的比值作为弯曲模量的。 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凡影响键合强度的因素均能影响材料的弹性模量,如键合方式、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组织、温度等。因合金成分不同、热处理状态不同、冷塑性变形不同等,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值会有5%或者更大的波动。但是总体来说,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纤维组织)、冷塑性变形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加载速率等外在因素对其影响也不大,所以一般工程应用中都把弹性模量作为常数。 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力学性能指标

力学性能指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弹性模量、冲击强度。 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温度、拉伸速度、环境介质、压力等。 弹性变形特点:可逆变形虎克定律弹性变形量很小,一般不超过0.5%-1% 材料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结合键的本性和原子间的结合力,而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对它的影响不大共价键的弹性模量最高. 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循环韧性的意义:循环韧性越高,机件依靠自身的消振能力越好,所以高循环韧性对于降机器的噪声,抑制高速机械的振动,防止共振导致疲劳断裂意义重大 金属材料常见的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 金属应变硬化机理与高分子应变硬化机理的区别:金属机理:位错的增殖与交互作用导致的阻碍高分子机理:发生应变诱导结晶、分子链接近最大伸长 韧性断裂:金属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消耗能量。脆性断裂:突然发生断裂,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此危害性很大。 α值越大,表示应力状态越“软”,金属越易于产生塑性变形和韧性断裂。α值越小,表示应力状态越“硬”,金属越不易于产生塑性变形而易于产生脆性断裂。拉伸时塑性很好的材料,在压缩时只发生压缩变形而不断裂。硬度:布氏、洛氏、维氏 缺口效应:缺口根部产生应力集中,同时缺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 断裂韧性:由于裂纹破坏了材料的均匀连续性,改变了材料内部应力状态和应力分布,所以机件的结构性能就不再相似于无裂纹的试样性能,传统的力学强度理论就不再适用。 断裂力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断裂强度科学,是在承认机件存在宏观裂纹的前提下,建立了裂纹扩展的各种新的力学参量,并提出了含裂纹体的断裂判据和材料断裂韧度。 分析裂纹体断裂问题的方法:应力应变分析方法:考虑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强度,得到相应的断裂K判据。(2) 能量分析方法:考虑裂纹扩展时系统能量的变化,建立能量转化平衡方程,得到相应的断裂G判 KI和KIC的区别:应力场强度因子KI增大到临界值KIC时,材料发生断裂,这个临界值KIC称为断裂韧度。KI是力学参量,与载荷、试样尺寸有关,而和材料本身无关。KIC是力学性能指标,只与材料组织结构、成分有关,与试样尺寸和载荷无关。根据KI和KIC的相对大小,可以建立裂纹失稳扩展脆断的断裂K判据,由于平面应变断裂最危险,通常以KIC为标准建立: 应力腐蚀现象:在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性断裂现象。 应力腐蚀产生的条件:(1)必须有应力,特别是拉应力的作用, 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是脆性断裂;(2)对一定成分的合金,只有在特定介质中才发生应力腐蚀断裂;(3)应力腐蚀断裂速度约为10-8-10-6 m/s数量级的范围内,远大于没有应力时的腐蚀速度,又远小于单纯力学因素引起的断裂速度。 机理:当应力腐蚀敏感的材料置于腐蚀介质中,首先在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它阻止了腐蚀进行,即所谓“钝化”。由于拉应力和保护膜增厚带来的附加应力使局部地区的保护膜破裂,破裂处金属直接暴露在介质中,成为微电池的阳极,产生阳极溶解。阳极小阴极大,所以溶解速度很快,腐蚀到一定程度又形成新的保护膜,但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又可能重新破坏,发生新的阳极溶解。这种保护膜反复形成反复破裂的过程,就会使某些局部地区腐蚀加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一、肝功全项 (一)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 A/G 1—2.5 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二)球蛋白 1、增高 (1)、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2)、肝硬化。 (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红斑狼疮。 (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炎等。 2、降低 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2、低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Y-球蛋白血症。 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 (三)间接胆红素IBIL 1.5-18.0umol/L 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见于阻塞性黄疽。 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 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总胆红素TBIL 5.1-20.0cmol/2 1、增高见于 (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 (五)直接胆红素DBIL 1.7-6.8umol/L 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六)丙氨酸转氨酶ALT 0-40u/L 增高: 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0-40u/L 增高:

饲料添加剂指标

饲料、饲料添加剂卫生指标 序号卫生指标项 目 产品名称指标试验 方法 备注 1 砷(以总砷 计)的允许量 (每千克产 品中),mg 石粉 ≤2.0 GB/T 13079 不包括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 用的有机砷制剂中的砷含量硫酸亚铁、硫酸镁 磷酸盐≤20 沸石粉、膨润土、麦饭石≤10 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 钾、碘酸钙、氯化钴 ≤5.0 氧化锌≤10.0 鱼粉、肉粉、肉骨粉≤10.0 家禽、猪配合饲料≤2.0 牛、羊精料补充料 ≤10.0 猪、家禽浓缩饲料 以在配合饲料中20%的添加 量计 猪、家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以在配合饲料中1%的添加量 计 2铅(以Pb计) 的允许量(每 千克产品 中),mg 生长鸭、产蛋鸭、肉鸭配合饲料 ≤5 GB/T 13080 鸡配合饲料、猪配合饲料 奶牛、肉牛精料补充料≤8 产蛋鸡、肉用仔鸡浓缩饲料 ≤13 以在配合饲料中20%的添加 量计 仔猪、生长肥育猪浓缩饲料 骨粉、肉骨粉、鱼粉、石粉≤10 磷酸盐≤30 产蛋鸡、肉用仔鸡复合预混合饲 料 ≤40 以在配合饲料中1%的添加量 计 仔猪、生长肥育猪复合预混合饲 料 3氟(以F计) 的允许量(每 千克产品 中),mg 鱼粉≤500GB/T 13083 高氟饲料用HG2636–1994中 4.4条 石粉≤2000 磷酸盐≤1800HG 2636 肉用仔鸡、生长鸡配合饲料≤250 GB/T 13083 产蛋鸡配合饲料≤350 猪配合饲料≤100 骨粉、肉骨粉≤1800 生长鸭、肉鸭配合饲料≤200 产蛋鸭配合饲料≤250 牛(奶牛、肉牛)精料补充料≤50 猪、禽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000GB/T 以在配合饲料中1%的添加量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 应正常值列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一氧化碳定性)(—)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 (血清白/球蛋白)~2-3g (高密度脂蛋白〕~ mmol/L (低密度低蛋白)~ mmol/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mg/ml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 (免疫球蛋白)~ ml (铁蛋白) 20~200 ng/ml (蛋白电脉) 3~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蛋白电脉)~ % (纤维蛋白原) 2~4g/L () 44~133 µmol/L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 (血糖)~ mmol/L (血淀粉酶) 40~160 U (补体)~L (抗链O) 1:400以下 (类风湿因子)(—) (肥达氏反应)(—) (外裴氏反应)(—) (癌胚抗原)<5mg 血生化 项目结果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 尿素~ 7 mmol/L 血肌酐 40 ~ 130 umol/L 血尿酸 180 ~ 410 umol/L 胆固醇~ mmol/L 甘油三脂~ mmol/L 葡萄糖~ mmol/L 总胆红素 3 ~ 24 umol/L 项目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心肌病变、

饲料生产工艺参数标准

饲料生产工艺参数标准

饲料生产工艺参数标准

饲料生产工艺参数标准 一、 粉碎工艺 原料类别 筛片孔径 一般颗粒 料 鱼料蛋鸡料 猪用浓 缩料 谷实类2.0-2.5mm 1.5mm 以下 4.0-4.5mm 2.0-3.0 饼粕类2.0-2.5mm 1.5mm 以下 4.0-4.5mm 2.5-3.0 二、 混合时间及混合均匀度 设备类型混合时间(秒)混合均匀度≤,% 双轴浆叶式混 合机1.100秒(不加 油) 2.100秒(加油 量≤10㎏/批 5

3.120秒(加油 量>10㎏/批) 维生素预混料40分钟5 矿物质预混料10分钟5 三、 制粒工艺 品种型号汽压(Mpa)调质料温℃ 畜禽料0.3-0.675-90 鱼料0.5-0.885-98 四、粒径比 A、 φ≤2.0mm长度为直径的2.5-3.5倍 B、 2.0mm<φ≤ 3.0mm长度为直径的2-3倍 C、 3.0mm<φ长度为直径的1.5-2.5倍 五、缝包工艺 A、 缝包线要平直,不得有跳线,线距袋口3-4厘米,

缝包线长小于5厘米。 B、 标签放袋子左侧,距袋口5厘米处,上边与袋口对齐。 C、 保证料名称、编织袋、标签三者一致。 六、环模规格、颗粒粒度及分级筛 机型生产品种环模孔径/ 长径比 环模控制要求 是 否 破 碎 上 层 筛 下 层 筛 乳猪 破碎料4.5/9.0-10.0 磨损到φ5.0 时转为大猪料 使用 是610 小鸡料4.5/9.0-10.0 磨损到φ5.0 时转为大猪料 使用 是810 乳猪料(2.3-2.8) 3.5/9.0-10.0 磨损到 φ3.5/4.0时 否210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ALT (谷丙转氨酶)0~4O IU/L CO2Cp (二氧化碳结合力)2O~30 mmol/L AST (谷草转氨酶)0~45 IU/L CO (一氧化碳定性)(-) TP (总蛋白)60~80 g/L HBDH (a羟丁酸脱氨酶)90~22O IU/L ALB (白蛋白)35~55 g/L CPK (磷酸肌酶激酶)25~170 mmol/L ALP (碱性磷酸酶)40~160 IU/L LDW (乳酸脱氢酶)40~100 mmol/L 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0~50 IU/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0~16 TBIL (总胆红素)1.7~17.1μmol/L A/G (血清白/球蛋白)3.5~5.5/2-3g DBIt (直接胆红素)0~6.0 μmol/L HDL (高密度脂蛋白〕1.14~1.91 mmol/L Crea (肌酐)44~133 µmol/L VLDL (低密度低蛋白)0.11~0.34 mmol/L Ua (尿酸)90~360 µ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1~3 mmol/L UREA (尿素氮)1.8~7.1 mmol/L CRP (C反应蛋白)(-) GLU (血糖)3.61~6.11 mmol/L IgA (免疫球蛋白)0.9~4.5 mg/ml TG (甘油三脂)0.56~1.7 mmol/L IgG (免疫球蛋白)9~23 mg/ml GHO (胆固醇)2.84~5.68 mmol/L IgM (免疫球蛋白)0.8~2.2 ml Mg (血清镁)0.8~1.2 mmol/L SF (铁蛋白)20~200 ng/ml K (血清钾)3.5~5.5 mmol/L α(蛋白电脉)3~4.9 % Na (血清钠)135~145 mmol/L β(蛋白电脉)3.1~9.6 % Cl(血清氯)96~108 mmol/L γ(蛋白电脉)6.6~13.7 % Ca (血清钙)2.2~2.7 mmol/L δ(蛋白电脉)9.5~20.3 % P (血清磷)0.97~1.61 mmol/L Fdg (纤维蛋白原)2~4g/L

环氧树脂胶的物理特性及测试方法

环氧树脂胶的物理特性及测试方法 1. 粘度 粘度为流体(液体或气体)在流动中所产生的内部磨擦阻力,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按GB2794-81《胶粘剂测定法(旋转粘度计法)》之规定,采用NOJ-79型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其测试方法如下:先将恒温水浴加热到40℃,打开循环水加热粘度计夹套至40℃,确认40℃恒温后将搅拌均匀的A+B混合料倒入粘度计筒中(选取中筒转子)进行测定。 2. 密度 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简言之是质量与体积之比。按GB4472之规定采用比重瓶测定。相对密度又称比重,比重为某一体积的固体或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质量与相同体积在相同温度下水的质量之比值。测试方法: 用分析天平称取清洁干净的比重瓶的重量精确到0.001g,称量数为m1,将搅拌均匀的混合料小心倒入(或抽入)比重瓶内,倒入量至刻度线后,用分析天平称其重量,精确到0.001g,称量数为m2。 密度g/ml=(m2- m1)/V (V:比重瓶的ml数) 3. 沉淀试验:80℃/6h<1mm 测试方法:用500ml烧杯取0.8kgA料放入恒温80℃热古风干燥箱内烘6小时,观其沉淀量。 4. 可操作时间(可使用时间)测定方法: 取35g搅拌均匀的混合料,测其40℃时的粘度(方法同1粘度的测定)记录粘度值、温度时间、间隔0.5小时后,再进行测试。依次反复测若干次观其粘度变化情况。测试时料筒必须恒温40℃,达到起始粘度值一倍的时间,即为可操作时间(可使用时间)。 5. 凝胶时间的测定方法: 采用HG-1A凝胶时间测定仪进行测定。取1g左右的均匀混合料,使其均匀分布在预先加热到150±1℃的不锈钢板中心园槽中开动秒表,同时用不锈钢小勺不断搅拌,搅拌时要保持料在圆槽内,小勺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不成丝时记录时间,即为树脂的凝胶时间,测定两次,两次测定之差不超过5秒,取其平均值。 6. 热变形温度

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

电位滴定仪技术要求 一、品牌型号: 1.品牌:瑞士梅特勒 2.型号:新超越系列T5 二、运行环境 1、电源电压:100~240VAC±10%;频率:50~60HZ;环境温度:5--40℃;相对空气湿度: 31℃时最大80%。 2、用途 用于各种电化学滴定分析,如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电导滴定、恒pH滴定、永停滴定、容量法卡氏水分测定、库仑法卡氏水分测定,两相滴定(如表面活性剂类样品)、光度滴定,并能直接测量pH值、离子浓度、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电导率值、极化电压、极化电流、透光率和吸光率等 三、技术指标 1、仪器的硬件连接 ①滴定仪控制方式:分体式七英寸中文彩色触摸屏和中文电脑软件双通道控制,自由切换。 ②搅拌方式:同时具有磁力搅拌器和螺旋桨搅拌器2种,搅拌速度随意可调。 ③电极接口类型:两个智能电势(mV/pH)测量电极接口、极化电极接口,温度电极接口, 电导率电极接口,库仑法电解电极接口,标配Lims接口。 2、电势(mV/pH)测量电极 2.1 mV测量电极接口 ①测量范围:-2000mV~2000mV ②分辨率:0.1mV ③最大的可能误差:0.2mV 2.2 pH测量电极接口 ①测量范围:-26.0~40.0pH ②辨率:0.001pH ③最大的可能误差:0.003pH 3、极化电极接口(Upol) ①极化电压:0-2000mV(交流电,增量0.1mV); ②测量范围:0-200μA;

③分辨率:0.1μA; ④误差范围:0.2μA; 4、极化电极接口(Ipol) ①极化电流:0-24μA(交流电,增量0.1μA); ②测量范围:0-2000mV; ③分辨率:0.1mV; ④误差范围:2mV; 5、PT1000温度电解接口 ①测量范围:-20-130; ②分辨率:0.1℃; ③误差范围:0.2℃; 6、滴定仪主机可直接扩展电导率电极接口,实现电导率直接测量和电导率滴定。 ①测量范围:±2000m V; ②分辨率:0.1mV; ③误差范围:0.2mV; 7、滴定仪主机可直接扩展电解电极接口,实现库仑法水分测定和溴指数测定(电量法) ①库仑法水分测定电流范围:可选100、200、300、400mA或Auto ②溴指数测定电流范围:可选1、5、100、200、300、400mA或Auto 8、滴定管 & 滴定管驱动器 ①滴定管驱动器的分辨率:滴定管体积的1/20000(10mL滴定管为例:0.5uL) ②具备各种体积的滴定管(包括1毫升、5毫升、10毫升、20毫升) ③滴定管可以方便安装、拆除,无需工具进行操作 ④滴定管具有滴定剂(名称、浓度)自动识别(RFID)的功能,并支持热插拔,更换滴定 管无需重启仪器,即插即用。 ⑤滴定管驱动器工作类型:上推式滴定管驱动器,保证气泡能够完全排空,从而保证结果 的准确性 四、性能指标: 1、*使用彩色TFT触摸屏为控制终端,且彩色触摸屏不低于7寸,同时具备StatusLight TM (状态指示灯),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有效指示滴定的工作状态 2、主机内置状态指示灯,且具有声音信号的喇叭; 3、*主机内置SmartSample阅读器,无需手动输入,直接把重量等信息传入主机,实现从 天平到滴定仪的高效安全的无线数据传输,避免抄写错误; 4、*具备全面的多级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并可设置指纹或密码保护 5、具备RS232,USB,以太网和PDF等输出方式,并可输出PDF,csv,XML等格式的数据 6、*具备多次标准加入法,可实现自动化的钠,钾,钙,硝酸根等离子的含量测定,内置

血清生化25项检查指标表名称的词解释及病理

血清生化25项检查指标表名称的词解释及病理 一、总卵白 总卵白,英文缩写TP。正常范围:成人60~80g/L。 一般解释:血清卵白质是血清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物质。 临床意义: 一、增高: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卵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高度脱水而至血液浓缩,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推血浆出现浓缩现象。 2、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打针过多的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卵白降低。 肝功能障碍,则肝脏合成卵白质减少,白卵白下降就明显。

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卵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患而至接收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总卵白偏高的原因:一、日常平凡身体的正常心理性升高例如:剧烈运动后也是引起总卵白偏高的原因。二、总卵白偏高的原因是因为某种疾病引起的偏高,常见的原因有: 1.慢性肝脏疾病:包孕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卵白偏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如果发现总卵白偏高时因为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就要经由过程用药来控制,降低总卵白。 一、总卵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时,因为病毒的连续存在,导致免疫系统的增生,球卵白的连续增多,如果这时肝脏的功能还比力好,能够合成足够量的白卵白,以这时的化验成果往往是白卵白正常,球卵白增加,总卵白也增加,白/球比例谷氨酰转移酶偏高可正常或轻度下降,公式表示:T=A G(总卵白=球卵白白卵白)

二、总卵白偏高的原因的分析,总卵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总卵白偏高的原因一、心理性升高:剧烈运动后也会引起总卵白偏高。2、是因为某种病因引起的偏高,常见的原因有:1.自身免疫性疾病2.慢性肝脏疾病:包孕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卵白偏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如果白卵白尚能保持正常,申明肝功尚还有一定的储备能力,这时即使是球卵白升高,导致的白/球比下降也不能认为是肝功恶化。如果白卵白明显下降,低于35克/升,则提示肝功较差,储备能力不足,是肝功能恶化的表现。 二、白卵白 白卵白(又称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主要受血浆中白卵白水平调节。白卵白的主要心理作用如下:(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2)血浆白卵白的运输功能(3)浆白卵白的其它心理作用 肝功能第六项白卵白:50.4g/L 偏高怎么调理?卵白偏高临床意义不大,白卵白浓度可以受口腹

饲料加工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控制技术

饲料加工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控制技术 根据《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我国得饲料产品包括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与精料补充料,除单一饲料外,其它都就是将多种饲料原料(成分)按照规定得加工工艺制成均匀一致得饲料产品。不同饲料产品得加工工艺不同,对加工质量得要求也不同,评价其加工质量得指标也不同。饲料产品采用得加工质量主要评价指标见表1。 1 粉碎粒度 粉碎粒度得大小,直接影响到动物得消化吸收、粉碎成本、后续加工工序与产品质量,控制好物料得粉碎粒度就是饲料生产得一个关键环节。不同得动物品种、饲养阶段、原料组成、调质熟化与成形方式对饲料粉碎粒度得要求不同。粉碎粒度既要满足养殖动物得需求,又要使制粒效果、电耗与粉化率都比较合理。国家或行业标准对畜禽饲料与水产饲料得原料粉碎粒度作出了规定,畜禽饲料原料粉碎粒度指标见表2;水产行业标准“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规定得水产饲料原料粉碎粒度基本要求见表3。

同时,对于水产饲料,相应饲养对象得配合饲料行业标准也分别规定了原料得粉碎粒度,与基本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具体数值请查阅有关标准。 由表2、表3可以瞧出,不同得饲料产品对粉碎粒度得要求差别很大,要达到不同得粒度要求,必须采用相应得加工控制技术。 1、1 选用合适得粉碎设备与工艺 产品粒度就是否合适,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选用得粉碎设备就是否合适,不同类型得粉碎设备适用于不同粉碎粒度要求与原料特性得产品。粉碎设备选用不当,不仅产品粒度得不到保证,粉碎产量、电耗、筛片破损速度及料温过高等会使生产厂家难以承受。当原料与产品得粒度差别较大时,在一条生产线中串联使用两种类型不同得粉碎机,即先粗粉碎后微粉碎得二次粉碎工艺,可以提高产量,降低能耗,产品粒度更有保障。 1、2 及时调整粉碎工艺参数 对于粉碎粒度变化范围大,生产品种变化频率高得生产线,在操作过程中应通过加工流程、筛孔尺寸、进料量、风量、转速等多种调节手段来适应粉碎粒度得变化要求。筛片孔径就是决定粉碎粒度得主要因素,应随配方原料得变化而变化,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1、3 规范粒度检测 粉碎粒度就是饲料产品重要得加工质量指标之一,规范化得检测就是这一质量指标得必要保证措施。应对每一个生产品种在混合工序后或成品处取样化验,按行业标准进行粒度测定,由测定数据得出粒度就是否合格,并及时进行必要得调整。 2 配料精度 科学得配方要靠精确得计量、配料来实现。配料精度就是决定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就是否达到配方设计要求得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到饲料得质量、成本与安全性,如果称量不准确,配方设计得再好也无济于事。目前国家或行业对配料精度指标尚没有统一得标准规定,仅就是各生产企业自行规定或相互效仿。预混料生产对各类计量配料设备得准确性与稳定性要求较高,根据成分所占得比例不同,对配料精度得

血生化指标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所以测定血清中此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 项目尿素 临床意义血中尿素氮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从小便中排出体外,当肾小球受损时滤过率降低,血中BUN升高。所以BUN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项目血肌酐 临床意义血中的肌酐由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组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内源性肌酐由肌肉代谢产生,每天生成量相当衡定,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液中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当肾实质受损时血中肌酐浓度升高,这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项目血尿酸 临床意义 "此项指标有助于较早期的诊断肾脏的病变。 尿酸含量升高: (1)痛风症,尿酸含量可升高。 (2)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伴有血清尿酸增高。 (3)血白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或其它恶性肿瘤也可导致血尿酸升高。 (4)氯仿,四氯化碳及铅中毒等均可使血尿酸增高。 " 项目胆固醇 临床意义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紊、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

饲料添加剂稳定性试验指南试行

饲料添加剂稳定性试验指南(试行) 饲料添加剂的稳定性是指饲料添加剂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性质的能力。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饲料添加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上市饲料添加剂安全有效。 稳定性试验是饲料添加剂质量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与饲料添加剂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紧密相关。稳定性试验具有阶段性特点,贯穿饲料添加剂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上市后还应继续进行稳定性研究。 本指南为一般性原则,具体的试验设计和评价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产品分类 为了便于理解和叙述饲料添加剂的稳定性试验,将饲料添加剂分为饲料添加剂Ⅰ类产品和饲料添加剂Ⅱ类产品。 饲料添加剂(Ⅰ类)产品包括: 1.利用微生物发酵、化学和物理方法直接生产的饲料添加剂产品。 2.在原料生产工艺中同时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成分的产品,如维生素A/D3。

3.在单一微生物发酵工艺中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酶,经加工生产的稳定的复合酶制剂。 4.在单一培养工艺中可共同生长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微生物菌种,经加工生产的稳定的复合微生物制剂。 饲料添加剂(Ⅱ类)产品包括: 1.通过改变饲料添加剂(Ⅰ类)产品浓度而生成的饲料添加剂产品。 2.将饲料级氨基酸、酶制剂、微生物添加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电解质平衡剂、着色剂、调味剂或香料等同一类多品种饲料添加剂混合配制的饲料添加剂产品。 3.通过对饲料添加剂(Ⅰ类)产品进行精制、脱水、包被等工艺处理而生成的饲料添加剂产品。 二、稳定性试验设计的要点 稳定性试验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结合饲料添加剂的理化性质、产品类别和具体的工艺条件等进行。 (一)样品的准备 1.样品的批次和规模 一般地,影响因素试验(配合饲料制粒试验除外)采用一批样品进行,配合饲料制粒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采用三批样品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