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肿瘤综合征一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肿瘤的副综合征ppt课件

检测: 尿中可检测由5—羟色胺代谢后转变为
5—羟吲哚酸
·
8
第二节:内分泌系统副综合征
5.高血钙 6.男性乳腺发育 7.促性腺激素综合征
·
9
第三节:神经肌肉系统副综合征
癌引起的神经肌肉系统副综合征称——癌性 神经肌病 (1)多数为肿瘤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24%) (2)Croft和Wolkinos统计1476例癌症患 者中神经肌病发病率:7%
发展较慢。 临床表现:(1)肌肉萎缩无力和感觉异常
(2)突出表现为小脑征 病理改变:(1)小脑齿状核细胞变
(2)上小脑脚神经纤维脱失 (3)各种脊髓束变性
·
14
第三节:神经肌肉系统副综合征
4.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一组多病灶的大
脑脱髓性病。
常见疾病 白血病、NHL、肺癌、乳腺癌多见。 大脑半球尤其是部最常受侵。也可侵犯: 脑干、小脑,脊髓受侵及。
·
7
第二节:内分泌系统副综合征
4.类癌综合征:
类癌为典型的APUDoma.
临床表现:血管运动的不稳定性。
(1)头面部阵发性充血潮红,伴心动过速及血压 增 高
(2)呼吸困难、哮喘
(3)顽固性腹泻
(4)心脏改变——心瓣膜病和心脏功能不全
多见于:(1)胃肠道肿瘤(2)支气管
主要原因:体内产生过多的5—羟色胺。
临床表现:智力减退,视力视野障碍,失语 和椎体束征,无抽搐或颅神经受侵现象。
特点:病程快,3—6月死亡。
·
15
第三节:神经肌肉系统副综合征
5、癌性肌病
分为二种:(1)多发性肌炎 (2)肌无力综合征
常见疾病 肺癌、乳腺癌、骨癌、卵巢癌多见。
临床表现:多为进展性无力,走路困难,累及上下 肢,甚至出现双睑下垂,口干,吞咽困难
副肿瘤综合征精品课件

机制未明,有以下学说:
1肿瘤分泌的神经毒素
2肿瘤和神经系统之间对某种重要物质的竞争。如 巨大的腹膜后肉瘤可消耗大量糖而致低血糖性脑 病
3机会性感染。肿瘤如淋巴瘤或治疗可使患者的免 疫系统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机会性感染。最好的 例子就是乳头多瘤空泡病毒感染导致的进行性多 灶性白质脑病。
4自身免疫反应。较为推崇
PNS)
精品 可修改
2
它可影响神经系统的任何一个部位,大脑 皮质、小脑、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 接头及肌肉均可受累。 病理改变差异悬殊, 轻则光学显微镜下无异常发现(如LEMS), 重则神经元轻度脱失(大多数为PCD),进而 发展为神经系统的广泛炎症(如PEM)
精品 可修改
3
约1%的癌肿患者出现PNS,50%以上病例为 肺癌所致,也可见于卵巢癌、淋巴瘤等多种癌肿,这 也提示临床筛查癌肿时应有所侧重。
精品 可修改
15
Lambert—Eaton综合征
多见于男性,中年后起病,肢体近端及躯
干肌无力,下肢多见。肌肉呈现病态疲劳,
短暂肌肉用力收缩后肌力增强,持续用力
收缩后肌力又下降。咽喉肌及眼外肌少受
累。也可出现自主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
口干、便秘、出汗异常及直立性低血压。 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可发现P/Q型电压门控 钙通道(VGCC)抗体,肌电图表现低频刺激 波幅递减,高频刺激波幅递增。多见于小 细胞肺癌。
精品 可修改
7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araneoplastlc
cerebd1ar degeneration,PCD)
最多见于乳癌、卵巢癌、 Hodgkin病及小细胞肺癌
病理改变Purkinje细胞脱失,变性
在与妇科癌肿如乳癌、卵巢癌相关的PCD患者的血清 或CSF中存在抗小脑浦肯野细胞抗体,称为抗-Yo抗体
《肿瘤副综合征》ppt课件

统计1476例癌症患者,神经肌病的发病率为7%,
其中以肺癌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3%~16%,其
次为乳腺癌。癌性神经肌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
了,可能与肿瘤产生某些肽类和抗体有关。
a
12
神经肌肉系统副综合征
小脑皮 质变性
周围神 经变性
亚急性
脊髓小 脑变性
进行性
多灶性
脑白质 病
癌性肌 病
a
13
在排除神经综合征的其他原因后,结合以下 情况通常可诊断PNS :
◆概念:指各种原因所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
体液滁留,稀释性低钠血症及尿钠增多。
◆最常见为小细胞肺癌,其与SIADH的相关性达 75%(其次为腺癌);与分期无关;化疗后 一般3周缓解。
◆有SIADH症状者考虑排除肿瘤。
◆治疗:对症处理和抗肿瘤治疗
a
9
低糖血症
◆由非胰腺肿瘤引起的低血糖症以中胚层肿
a
20
a
21
a
22
a
23
Bowen病
本病是一种皮肤原位癌,部分患者约在5年 半左右发生内脏癌。
a
24
a
25
Bazex病
发生于掌部位的红斑性角化症,伴有脱 屑和皮痒。
Sweet综合征 常伴有发热,中性粒细胞增多。
a
26
其他
◆先天性病变:Gardner综合征、多发性基底 细胞神经瘤综合征、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 张综合征、Fanconi贫血
◆代谢和免疫功能有关
a
27
骨骼系统副综合征
1.杵状指
▲有文献报告,约 10%~12%
的胸内肿瘤患者伴发杵 状指。
2.肥大性骨关节病
副肿瘤综合征PPT培训课件

癌肿细胞与患者的神经细胞间存在共同的 抗原决定簇,癌肿细胞作为启动因子诱发 机体产生高度特异性抗体,此种抗体在补 体的参与下,不仅攻击、抑制癌肿细胞, 同时也攻击、损害了神经细胞。神经细胞 损害后又释放出的抗原可进一步引起鞘内 抗体合成,又可导致更为广泛的免疫应答 反应,使更多的部位受损。
临床表现
脑 亚急性小脑变性、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斜视眼阵挛-肌阵挛、边缘叶脑炎、脑干炎、
脊髓 多表现为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脊髓 炎、。
周围神经 包括感觉性神经病、感觉运动性神 经病、亚急性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神经病等。
肌肉、神经一肌肉接、僵人 综合征。
PNS)
它可影响神经系统的任何一个部位,大脑 皮质、小脑、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肌肉 接头及肌肉均可受累。 病理改变差异悬殊, 轻则光学显微镜下无异常发现(如LEMS), 重则神经元轻度脱失(大多数为PCD),进而 发展为神经系统的广泛炎症(如PEM)
约1%的癌肿患者出现PNS,50%以上病例为 肺癌所致,也可见于卵巢癌、淋巴瘤等多种癌肿,这 也提示临床筛查癌肿时应有所侧重。
副肿瘤综合征医学课件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PS)是恶性肿瘤患者伴发的一组临床症状群, 它是由于癌肿影响远隔组织和器官产生症 状,而非癌肿直接侵犯该组织和器官。神 经或/及肌肉系统受其影响所引起的一组临 床症状群则称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
脑脊液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颅内压力正 常.早期头部CT、MRI检查正常。血清、脑脊液中抗-Yo抗 体可呈阳性。
副肿瘤性脑脊髓炎(paraneoplastic
eneephalomyelitis,PEM)
肿瘤的副综合征PPT

肿瘤热通常与感染无关,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其发生机制 可能与肿瘤释放的内源性致热物质、肿瘤细胞坏死吸收等因 素有关。肿瘤热的症状包括发热、畏寒、出汗等,对患者的 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肿瘤恶病质
总结词
肿瘤恶病质是指恶性肿瘤引起的全身性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表现为体重 减轻、肌肉萎缩、乏力等症状。
肿瘤副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肿瘤相关副综合征
与肿瘤的直接侵犯、转移或分泌相关 因子有关,如肿瘤分泌的激素、细胞 因子等。
治疗相关副综合征
与肿瘤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免疫 治疗等有关,如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 呕吐、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等。
肿瘤副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便秘等。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乏力、失眠、抑郁 等。
骨骼肌肉系统
关节疼痛、肌肉疼痛、骨痛等。
其他症状
发热、体重下降、贫血等。
心血管系统
心悸、高血压、低血压等。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
02
肿瘤副综合征的常见类 型
肿瘤热
总结词
肿瘤热是指由于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引起的发热,通常表现 为低热或中热。
详细描述
肿瘤性疼痛
总结词
肿瘤性疼痛是指由于肿瘤本身或治疗引起的疼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
详细描述
肿瘤性疼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肿瘤压迫神经、骨骼破坏、 炎症反应等。治疗肿瘤性疼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手术等,但治疗效果 因个体差异而异。
肿瘤性厌食
总结词
肿瘤性厌食是指恶性肿瘤引起的食欲 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是恶性肿瘤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大量针对肿瘤副综合征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涉 及新药研发、治疗方案优化等方面。这些试验为深入了解 肿瘤副综合征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肿瘤恶病质
总结词
肿瘤恶病质是指恶性肿瘤引起的全身性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害,表现为体重 减轻、肌肉萎缩、乏力等症状。
肿瘤副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肿瘤相关副综合征
与肿瘤的直接侵犯、转移或分泌相关 因子有关,如肿瘤分泌的激素、细胞 因子等。
治疗相关副综合征
与肿瘤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免疫 治疗等有关,如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 呕吐、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等。
肿瘤副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 便秘等。
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乏力、失眠、抑郁 等。
骨骼肌肉系统
关节疼痛、肌肉疼痛、骨痛等。
其他症状
发热、体重下降、贫血等。
心血管系统
心悸、高血压、低血压等。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
02
肿瘤副综合征的常见类 型
肿瘤热
总结词
肿瘤热是指由于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引起的发热,通常表现 为低热或中热。
详细描述
肿瘤性疼痛
总结词
肿瘤性疼痛是指由于肿瘤本身或治疗引起的疼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
详细描述
肿瘤性疼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如肿瘤压迫神经、骨骼破坏、 炎症反应等。治疗肿瘤性疼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手术等,但治疗效果 因个体差异而异。
肿瘤性厌食
总结词
肿瘤性厌食是指恶性肿瘤引起的食欲 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是恶性肿瘤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大量针对肿瘤副综合征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涉 及新药研发、治疗方案优化等方面。这些试验为深入了解 肿瘤副综合征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
肤(4)
副肿瘤性天疱疮: — 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疗效差 — 常见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胸腺瘤 巨球蛋白血症 其他:肉瘤等
皮
肤(5)
Bazex综合征: — 又称副肿瘤性四肢角化症 — 对称性红鳞状皮疹,依次侵及耳、指甲、鼻、手指 手掌、足底、足指、膝、肘、颊及躯干、头皮 — 与肿瘤产生的生长因子及免疫复合物有关 — 一般伴发于基础恶性疾病:气管、食管鳞状细胞癌
腾喜龙试验(-) 抗Ach-R抗体(-) EMG电刺激继发性突触间隙Ach聚积而肌肉反应增强 — 70%伴潜在恶性疾病, 最常见于小细胞肺癌
肌肉关节(3)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 表现:近端对称性肌无力 — 机制 — 诊断 — 相关肿瘤:多种肿瘤
肥大性骨关节病(HOA):
— 表现:杵状指/趾+管状骨骨膜骨赘形成 — 相关肿瘤:肺、肝肿瘤多见
临 床表现
皮肤与肌肉关节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肾脏 血液系统 消化系统
皮
肤(1)
系统性结节性脂膜炎或脂肪坏死: —皮下紫红色痛性结节,同时可伴发热、多关节炎、 嗜酸细胞增多等 —与胰腺癌相关
黑棘皮症: —对称性灰棕色柔软斑块,常见于劲部、腋窝、屈 曲部位和肛门外生殖器;皮肤擦伤处色素沉着 —急性起病,迅速扩散 —病理:角化过度,角化层黑色素增多,皮肤乳头肥大 —与腺癌,尤其是胃癌相关
3.双磷酸盐
—binds hydroxyapatite in bone, inhibiting resorption
4.降钙素
—decreases osteoclast activity
肌肉关节(1)
重症肌无力(MG):
— 表现:阶段性肌无力,常累及眼外肌及咽喉肌 — 机制: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常见肿瘤:胸腺瘤、白血病、淋巴瘤、肉瘤、消化系肿瘤等 — 诊断:腾喜龙或新斯的明试验(+)
发病机制
1.肿瘤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多肽等通 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产生激动或抑制 作用。
2.产生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引 起自身免疫反应、或免疫复合物及免疫抑制 等。
3.由于肿瘤破坏正常组织的基底膜或异常肿瘤 血管的存在使一些正常情况下不能进入血液 的抗原物质、酶等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正常 的生理功能紊乱或产生毒性反应。
内分泌(2)
SIADH: — 特点:循环血容量正常性低钠血症 反常高渗尿和高尿钠 肾功、甲功及肾上腺功能正常 — 相关肿瘤:肺癌、头颈部肿瘤多见 淋巴瘤、白血病、胃肠道、妇科、前列 腺、膀胱肿瘤等
内分泌(3)
低血糖: — 机制:胰岛素或胰岛素样因子 糖利用加速 糖原异生或糖原分解减弱 肿瘤肝转移 — 相关肿瘤:胰岛素瘤、肝细胞癌最常见
挛、反射亢进、共济失调、快速进展的无法解释的视觉丧 失等 — 机制:抗Ri抗体,抗视网膜抗体 — 相关肿瘤:OM——乳腺癌、妇科肿瘤
CAR——?
小结
熟悉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利于 肿瘤的早期诊断,也可以判断肿瘤的治 疗疗效。检测肿瘤复发与进展。对肿瘤 副综合征的积极治疗常常可以达到缓解 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的目的。
内分泌(4)
高钙血症:
— 机制:异位PTH或PTH样多肽分泌
骨化三醇
其他生长因子
局部骨溶解
— 相关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直肠肛管腺 癌、
癌等
胸腺瘤、鳞状细胞癌、甲状腺癌、乳腺
— 非肿瘤性原因:肾衰、肉芽肿性疾病、 Addison’s 病、
VitD中毒、骨外伤、生理性高钙
内分泌(4)
高钙血症的治疗:
神经系统(1)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 表现:短期内进行性对称性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球震颤 — 机制:自身抗体
抗Yo,抗Purkinje细胞——一般是女性,患妇科肿瘤; 抗Hu,抗大脑皮质神经元 — 相关肿瘤:妇科肿瘤、乳腺癌、支气管肺癌、淋巴瘤
副肿瘤性眼综合征:
— 包括:斜视性眼肌阵挛(OM)及癌症相关的视网膜病变(CAR) — 表现:复视、视物模糊、斜视性眼肌阵挛、头、躯干、四肢肌阵葡 Nhomakorabea性回状红斑
红皮病或剥脱性皮炎
获得性干皮病
内分泌(1)
异位ACTH综合征: — 与Cushing病比较:老年男性多见,进行性乏力、色 素沉着明显,其他表现类似 — 常见于小细胞肺癌、支气管类癌、胸腺类癌、胰腺癌 — 诊断:24小时UFC、Dex抑制试验、CT、闪烁法测定 奥曲肽受体 — 治疗:手术切除肿瘤 双肾上腺切除+激素替代 化疗
肌电图重复电刺激动作电位峰电位逐步衰减 Ach-R抗体(+) — 治疗:切除原发肿瘤 血浆交换、类固醇激素、细胞毒药物
肌肉关节(2)
Eaton-Lambert综合征:
— 表现:四肢近端及骨盆带肌肌无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
— 机制:抗突触前膜Ca通道抗体,使Ach释放障碍 — 诊断:临床表现
1.容量复苏:
—correct dehydration, support renal function —0.9% saline decreases tubular calcium resorption
2. 利尿剂
—ONLY in well hydrated patients! —inhibits calcium resor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