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用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剩磁软磁合金的研究

合集下载

高强度型FeCo软磁合金微观组织研究

高强度型FeCo软磁合金微观组织研究
s e dm o o p e tr
随着我 国飞机 工业 的发展 , 飞机 智能化 、 信息 化程
l 实验
合 金 成分 采 用 了 F 4 C 4 V2为 主 的配 方 , 加 e9 o 9 添
元素为 C , rNb等 , 用 真 空 中 频 感 应 熔 炼 获 得 合 金 采
o J 1 a d 1 2 u n t o r ea d a y mer f1 2 n J 2 t r o c a s n s m ty,b tt e g an fh g te g h t p e p a o n u h r i so ih s rn t y e k e r u d
t e ur .The g a n r w st e t e e r i s g o up a r a m ntt mpe a u ego sup r t r e .Athi h t mpe a ur f8 0 C ,t e g ans g e rt eo 4  ̄ h ri
2 tm n qu lt T he r s ls i dia e t a h e i m e fgr i st an f c orofc 0z a d e a iy. e u t n c t h tt e r fne nto a ns i he m i a t ons ld - oia
摘要 : 过观察 FC 通 e o软磁 合 金 带 材 退 火 热 处 理 后 的微 观 组 织 , 比常 规 12 ,j 2和 高 强 度 F C 对 J1 i2 e o合 金 冷 轧 带 材 在 不
同 温度 退火 后 的组 织 变 化 。随 着 温 度 的 上 升 , 织 晶 粒 度 增 大 , 80 组 在 4 ℃时 ,J 1和 12 12 J2的 晶粒 明 显 粗 化 , 不 均 匀 , 且 而

电磁铁的铁芯为什么应选用软铁而不用钢?

电磁铁的铁芯为什么应选用软铁而不用钢?

电磁铁的铁芯为什么应选用软铁而不用钢?展开全文电磁铁的铁芯为什么应选用软铁而不用钢?这是因为电磁铁要求其磁性强弱随着通入电流大小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软铁属软磁体,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而钢是硬磁体,通电后会磁化成为永磁体,用钢作铁芯的电磁铁,其磁性强弱随电流大小的变化就不明显了。

电工软铁的Ms(最大磁化强度)较大,Ms越大,则电磁铁能产生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就越大,因此,软铁铁芯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大于一般材料如钢、硅钢、坡莫合金等做铁芯的。

软磁材料是指剩磁和矫顽力均很小的铁磁材料,如硅钢片、纯铁等。

特点是易磁化、易去磁且磁滞回线较窄。

软磁材料常用来制作电机、变压器、电磁铁等电器的铁心。

软磁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中。

应用最多的软磁材料是铁硅合金(硅钢片)以及各种软磁铁氧体等。

软磁材料种类繁多,通常按成分分为:①纯铁和低碳钢。

含碳量低于0.04%,包括电磁纯铁、电解铁和羰基铁。

其特点是饱和磁化强度高,价格低廉,加工性能好;但其电阻率低、在交变磁场下涡流损耗大,只适于静态下使用,如制造电磁铁芯、极靴、继电器和扬声器磁导体、磁屏蔽罩等。

②铁硅系合金。

含硅量 0.5%~ 4.8%,一般制成薄板使用,俗称硅钢片。

在纯铁中加入硅后,可消除磁性材料的磁性随使用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随着硅含量增加,热导率降低,脆性增加,饱和磁化强度下降,但其电阻率和磁导率高,矫顽力和涡流损耗减小,从而可应用到交流领域,制造电机、变压器、继电器、互感器等的铁芯。

③铁铝系合金。

含铝6%~16%,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磁导率和电阻率高,硬度高、耐磨性好,但性脆,主要用于制造小型变压器、磁放大器、继电器等的铁芯和磁头、超声换能器等。

④铁硅铝系合金。

在二元铁铝合金中加入硅获得。

其硬度、饱和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电阻率都较高。

缺点是磁性能对成分起伏敏感,脆性大,加工性能差。

主要用于音频和视频磁头。

⑤镍铁系合金。

镍含量30%~90%,又称坡莫合金,通过合金化元素配比和适当工艺,可控制磁性能,获得高导磁、恒导磁、矩磁等软磁材料。

磁芯材料的介绍

磁芯材料的介绍

电力电子电路常用磁芯元件的设计一、常用磁性材料的基本知识磁性元件可以说是电力电子电路中关键的元件之一,它对电力电子装置的体积、效率等有重要影响,因此,磁性元件的设计也是电力电子电路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磁性材料有很多种类,特性各异,不同的应用场合有不同的选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磁性材料。

1.低碳钢低碳钢是一种最常见的磁性材料,这种材料电阻率很低,因此涡流损耗较大,实际应用时常制成硅钢片。

硅钢片是一种合金材料(通常由97%的铁和3%的硅组成),它具有很高的磁导率,并且每一薄片之间相互绝缘,使得材料的涡流损耗显著减小。

磁芯损耗取决于材料的厚度与硅含量,硅含量越高、电阻率越大。

这种材料大多应用于低频场合,工频磁性元件常用这种材料。

2.铁氧体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对磁芯损耗的要求更高,硅钢片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已经很难满足这种要求,铁氧体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

铁氧体是一种暗灰色或者黑色的陶瓷材料。

铁氧体的化合物是MeFe2O4,这里Me代表一种或几种二价的金属元素,例如,锰、锌、镍、钴、铜、铁或镁。

这些化合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磁性能,但是如果超出某个温度值,磁性将失去,这个温度称为居里温度(T c)。

铁氧体材料非常容易磁化,并且具有相当高的电阻率。

这些材料不需要像硅钢片那样分层隔离就能用在高频的应用场合。

高频铁氧体磁性材料主要可分为两大类:锰锌(MnZn)铁氧体材料和镍锌(NiZn)铁氧体材料。

比较而言,NiZn材料的电阻率较高,一般认为在高频应用场合下具有较低的涡流损耗。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颗粒的尺寸足够小而且均匀,在几兆赫兹范围内MnZn材料显示出较NiZn材料更为优越的特性,例如,TDK公司的H7F材料以及MAGNETICS公司的K材料就是采用这种技术,适用于兆赫兹工作频率下工作的新型铁氧体材料。

3.粉芯材料粉芯材料是将一些合金原料研磨成精细的粉末状颗粒,然后在这些颗粒的表面覆盖上一层绝缘物质(它用来控制气隙的尺寸,并且降低涡流损耗),最后这些粉末在高压下形成各种磁芯形状。

铁磁性的测量与应用资料

铁磁性的测量与应用资料

例如,经常用液氦冷却,成本较高。
材料方法四:磁通计
磁通计又称高斯计、特斯拉计等。它具有磁电系测量机构,
但不设置反抗力矩,因此在不工作时,指针可停留在刻度盘 上任意角位置。
常用的类型:
光电放大磁通计 电子积分运算放大器
数字磁通计
优点:灵敏度高。
磁通计的结构
磁通计使用高阻尼、无反作用游丝的磁电系仪表,偏 转后可动线圈会停留在最终位置,不会因为断电而退回零 点。因此可以用来测量偏转角的最大值,开始测量时可用 复位按钮将指针调回到零点位置。然后将测量线圈移进或 移出磁场,测定偏转角的最大值。
材料方法二:热磁仪
阿库洛夫仪,磁转矩仪。
原理:将磁学量转换成力学量进行测量。
通磁后,试样磁化,其磁化强度为M,则 试样将受到力矩1的作用,使试样转动。
1 VMHsin
试样转动角,则:
VMHsin( ) 1 弹性系统产生的反力矩:2 C 2 则: 平衡时: 1
工业纯铁
最早被使用的金属软磁材料;
具有优良的软磁特性,加工(机加、锻造)性能好,并且价 格便宜;
但其电阻率较低,不能用于交变磁场,只能用于直流磁场;
可用于制造直流电磁铁芯、磁极头、继电器铁芯、衔铁等。
硅钢片
Fe Si合金
硅在铁中的固溶体合金,具有较大的电阻率和较高的磁 性能;
主要缺点:比纯铁硬而脆,饱和磁感应强度比纯铁低; 各向同性硅钢片(热轧硅钢片、冷轧硅钢片),主要用 于制造电机转子、定子,称为电机硅钢片; 方向性硅钢片(单取向、双取向硅钢片),主要用于制 造变压器铁芯,称为变压器硅钢片。
返回本章首页
测量方法一:磁秤(天平)
用于测量材料的磁性,如抗磁性、顺磁性、反铁磁性等。

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实验

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实验

动态磁滞回线实验预习题1、磁性材料的分类?什么是动态磁滞回线?2、硬磁材料的交流磁滞回线与软磁材料的交流磁滞回线有何区别?磁性材料在通讯、计算机和信息存储、电力、电子仪器、交通工具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反映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特性,根据材料的不同磁特性,可以用于电动机、变压器、电感、电磁铁、永久磁铁、磁记忆元件等。

铁磁材料分为硬磁和软磁两类。

硬磁材料(如模具钢)的磁滞回线宽,剩磁和矫顽磁力较大(120-20000安/米,甚至更高),因而磁化后,它的磁感应强度能保持,适宜制作永久磁铁。

软磁材料(如铁氧体)的磁滞回线窄,矫顽磁力小(一般小于120安/米),但它的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大,容易磁化和去磁,故常用于制造电机、变压器和电磁铁。

可见,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该材料的重要特性,也是设计电磁机构或仪表的依据之一。

动态磁滞回线是磁性材料的交流磁特性,其在工业中有重要应用,因为交流电动机、变压器的铁芯都是在交流状态下使用的。

通过实验研究这些性质不仅能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磁滞回线以及基本磁化曲线的测绘方法,而且能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加深对材料磁特性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概念,加深对铁磁材料的重要物理量矫顽力、剩磁和磁导率的理解。

2. 用示波器测量软磁材料(软磁铁氧体)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求该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m、剩磁Br和矫顽力Hc。

3. 学习示波器的X轴和Y轴用于测量交流电压时,各自分度值的校准。

4. 用示波器显示硬铁磁材料(模具钢)的交流磁滞回线,并与软磁材料进行比较。

5. 学习精确测量电阻和电容的实验方法,测量不同阻值电阻和未知电容。

6. 学习用计算机测量磁性材料动态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方法。

(选配计算机接口后完成)二. 实验原理1、铁磁物质的磁滞现象铁磁性物质的磁化过程很复杂,这主要是由于它具有磁性的原因。

一般都是通过测量磁化场的磁场强度H 和磁感应强度B 之间关系来研究其磁化规律的。

基于Ansoft Maxwell的电磁阀用电磁铁电磁力特性研究

基于Ansoft Maxwell的电磁阀用电磁铁电磁力特性研究

基于Ansoft Maxwell的电磁阀用电磁铁电磁力特性研究摘要: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了电磁铁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绕组匝数和工作电流计算。

对电磁力进行了计算,并运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电磁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对电磁铁样机进行了电磁力测试。

将电磁力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和仿真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反算出了不同气隙值时的漏磁系数,并使用MATLAB软件拟合出了漏磁系数与气隙值关系的幂级数方程。

通过对比发现电磁力仿真值均小于实测值,电磁力仿真值平均准确率达到了实测值的91.9%。

本文为电磁铁的精细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主题词:电磁力计算电磁仿真漏磁系数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电磁铁产生的电磁力常用于为阀类产品的阀芯提供动力,作为一种喷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装置中的关键部件,能够提供快速的响应时间,实现精准的飞行器姿态控制。

进行电磁铁设计时,可通过理论公式计算电磁力的值,但由于漏磁系数根据电磁铁结构、工作电流的不同取值范围较大,磁感应强度会随着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1],对于设计经验不足的设计师,要计算出较为准确的电磁力值较为困难。

通过在Ansoft Maxwell完成电磁铁结构建模,录入所用导磁材料的磁化参数,设定工作时的电流、绕组匝数等参数,可以得到电磁铁工作时的常用特征变化情况[2],可获知电磁铁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却又无法感知和观测的设计特征,如电磁力变化、磁力线分布、磁感应强度分布等特征,根据仿真结果,可提高电磁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电磁铁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2.1 电磁铁结构设计根据某高温燃气阀使用要求和电磁铁设计原则[3],完成了电磁铁结构设计,电磁铁主要由壳体、隔热管、顶杆、绕组、衔铁、骨架、防护套、导磁盖、支板、复位弹簧、端盖、外罩等组成,电磁铁结构组成图如图1所示。

电磁铁壳体和导磁盖材料为冷拉电工纯铁DT4,衔铁为软磁合金1J22,绕组为铜漆包线绕制,隔热管、防护套和外罩为高硅氧玻璃钢非金属材料,顶杆为不导磁的不锈钢1Cr18Ni9Ti,骨架材料为挤制铜棒QSi3-1R、复位弹簧为弹簧用不锈钢丝1Cr18Ni9。

常用软磁磁芯的特点及应用

常用软磁磁芯的特点及应用

常用软磁磁芯的特点及应用(一) 粉芯类1. 磁粉芯磁粉芯是由铁磁性粉粒与绝缘介质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软磁材料。

由于铁磁性颗粒很小(高频下使用的为0.5~5 微米),又被非磁性电绝缘膜物质隔开,因此,一方面可以隔绝涡流,材料适用于较高频率;另一方面由于颗粒之间的间隙效应,导致材料具有低导磁率及恒导磁特性;又由于颗粒尺寸小,基本上不发生集肤现象,磁导率随频率的变化也就较为稳定。

主要用于高频电感。

磁粉芯的磁电性能主要取决于粉粒材料的导磁率、粉粒的大小和形状、它们的填充系数、绝缘介质的含量、成型压力及热处理工艺等。

常用的磁粉芯有铁粉芯、坡莫合金粉芯及铁硅铝粉芯三种。

磁芯的有效磁导率μe及电感的计算公式为:μe = DL/4N2S × 109其中:D 为磁芯平均直径(cm),L为电感量(享),N 为绕线匝数,S为磁芯有效截面积(cm2)。

(1) 铁粉芯常用铁粉芯是由碳基铁磁粉及树脂碳基铁磁粉构成。

在粉芯中价格最低。

饱和磁感应强度值在1.4T左右;磁导率范围从22~100;初始磁导率μi 随频率的变化稳定性好;直流电流叠加性能好;但高频下损耗高。

铁粉芯初始磁导率随直流磁场强度的变化铁粉芯初始磁导率随频率的变化(2). 坡莫合金粉芯坡莫合金粉芯主要有钼坡莫合金粉芯(MPP)及高磁通量粉芯(High Flux)。

MPP 是由81%Ni、2%Mo及Fe粉构成。

主要特点是:饱和磁感应强度值在7500Gs左右;磁导率范围大,从14~550;在粉末磁芯中具有最低的损耗;温度稳定性极佳,广泛用于太空设备、露天设备等;磁致伸缩系数接近零,在不同的频率下工作时无噪声产生。

主要应用于300kHz以下的高品质因素Q滤波器、感应负载线圈、谐振电路、在对温度稳定性要求高的LC电路上常用、输出电感、功率因素补偿电路等, 在AC电路中常用, 粉芯中价格最贵。

高磁通粉芯HF是由50%Ni、50%Fe粉构成。

主要特点是:饱和磁感应强度值在15000Gs 左右;磁导率范围从14~160;在粉末磁芯中具有最高的磁感应强度,最高的直流偏压能力;磁芯体积小。

用示波器测动态磁滞回线、磁场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用示波器测动态磁滞回线、磁场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动态磁滞回线实验)磁性材料在科研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种类也相当繁多,因此各种材料的磁特性测量,是电磁学实验中一个重要内容。

磁特性测量分为直流磁特性测量和交流磁特性测量。

本实验用交流正弦电流对磁性材料进行磁化,测得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关系曲线称为动态磁滞回线,或者称为交流磁滞回线,它与直流磁滞回线是有区别的。

可以证明:磁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等于使单位体积磁性材料反复磁化一周时所需的功,并且因功转化为热而表现为损耗。

测量动态磁滞回线时,材料中不仅有磁滞损耗,还有涡流损耗,因此,同一材料的动态磁滞回线的面积要比静态磁滞回线的面积稍大些。

本实验重点学习用示波器显示和测量磁性材料动态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的方法,了解软磁材料和硬磁材料交流磁滞回线的区别。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概念,加深对铁磁材料的重要物理量矫顽力、剩磁和磁导率的理解。

2. 用示波器测量软磁材料(软磁铁氧体)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求该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m B 、剩磁r B 和矫顽力c H 。

3. 学习示波器的X 轴和Y 轴用于测量交流电压时,各自分度值的校准。

4. 用示波器显示硬铁磁材料(模具钢12Cr )的交流磁滞回线,并与软磁材料进行比较。

二. 实验原理(一)铁磁物质的磁滞现象铁磁性物质的磁化过程很复杂,这主要是由于它具有磁性的原因。

一般都是通过测量磁化场的磁场强度H 和磁感应强度B 之间关系来研究其磁化规律的。

如左图所示,当铁磁物质中不存在磁化场时,H 和B 均为零,在H B -图中则相当于坐标原点O 。

随着磁化场H 的增加,B 也随之增加,但两者之间不是线性关系。

当H 增加到一定值时,B 不再增加或增加的十分缓慢,这说明该物质的磁化已达到饱和状态。

m H 和m B 分别为饱和时的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对应于图中A 点)。

如果再使H 逐步退到零,则与此同时B 也逐渐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铁用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剩磁软磁合金的研究雷成辉,陈岳,王兵(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100192)摘要:我公司研制的FeCo36Ni22Mo3软磁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能达到1.65T,剩磁只有0.4T,非常适合于电磁铁的应用。

本文在FeCoNi系的基础上实验得出,随Co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提高,剩磁降低;随N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磁导率提高,并在小磁场下(400A/m下)的磁感应强度提高。

通过对FeCo36Ni22Mo3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试验,发现第二阶段冷却速度越大,合金在弱磁下的磁感应强度越大,退火温度1180℃比1100℃更有利于降低矫顽力,提高磁导率,但剩磁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软磁合金;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剩磁;电磁铁;热处理Research Of Soft Magnetic Alloys With High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Low Remanence For ElectromagnetLie Cheng-hui Chen Yue wang bing(Beijing BeiYe Functional Materials Co., Ltd.100192)Abstract:Our company has produced a soft magnetic alloy,FeCo36Ni22Mo3,with saturation magnetic induction 1.65T,the remanence only 0.4T,very suitable for the appliance in electromagnet.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FeCo36Ni22Mo3, reached by the trial: with the Co content increased, the saturation magnetic strength increased, lower remanence, with Ni content increased, the permeability increased, and the magnetic induction increase in a small magnetic field (400A / m).In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FeCo36Ni22Mo3 alloy , found that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greater cooling rate, the magnetic induction strength increased in weak magnetic field , annealing temperature at 1180℃is more conducive lower coercivity, increase permeability than at 1100℃,but increase remanence as well.Key words:Soft magnetic alloy, High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Low remanence , Electromagnet, Heat treatment1引言铁、镍、钴是三种主要的铁磁性元素,是构成磁性材料的基本元素,金属软磁材料就是在此基础上添加别的合金元素组合而成。

目前金属软磁合金种类有很多,按磁性特点可分为: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高磁导率软磁合金、高矩形性软磁合金、低剩磁软磁合金、横导磁软磁合金等[1]。

事实上,软磁合金各项性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没有一种软磁合金同时具有高的各项性能指标,一般根据生产设计需要,选取相应类型的合金。

当软磁材料在磁路中用于信息传递时,一般选取高磁导率软磁合金,比如:高镍坡莫合金1J85、1J77和超微晶等;用于能量传递时,选具有高磁感应强度的软磁合金,如1J22、1J50和纯铁等。

在电磁铁设计中,对软磁合金的要求主要是:在一定磁场下具有高的磁感应强度,低的剩磁[2]。

吸力公式:δδ∂+∙∙=11S )5000B (F 2 公式1 Bδ,在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S,阀芯的截面积;а,修正系数,δ,气隙长度[3]。

由此可见,为了减小体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相应磁场下的B值。

要提高合金的磁感应强度,首先要保证合金中铁磁性元素Fe 、Ni 、Co 的含量,纯铁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2.18T ,金属钴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1.8T ,金属镍的饱和磁感应强度0.6T ,在Fe 和Ni 形成的坡莫合金中,当镍的含量在48%(w%)时,具有最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1.6T,在Fe 和Co 形成合金中,最典型的合金是1J22,具有最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2.35T ,这些合金虽然具有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但是,相应的剩磁Br 也很高,如:1J22的剩磁Br在1.6T 左右,1J50的剩磁Br在1.0T 左右,电工纯铁的剩磁Br在1.45T 左右,电磁铁在释放的时候,需要更大的外力来克服剩磁形成的吸力,所以这些纯粹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软磁合金并不是最好电磁铁材料,低的剩磁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在实际应用中,要获得低剩磁的合金,大多数采用横向磁场热处理,然而,这种热处理的方式在降低剩磁的同时,也使合金的磁导率降低,在相应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也降低[4],因此,这种方法有利有弊。

在工作中发现FeCoNi 类合金既具有高的磁感应强度,同时具有低的剩磁Br ,本文将对该类合金进行研究。

2试验方法我们选用了一炉FeCo36Ni22Mo3软磁合金,北冶功能材料公司的牌号为S1J23A 进行试验,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

表1 S1J23A 主要化学成分Tabel 1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S1J23A在该合金基础上进行成分设计,调整Ni 和Co 的含量,设计了9炉化学成分,成分设计采用正交设计表L9 [5],具体如下表2。

表2 Ni 、Co 含量设计表Tabel 2 The design tables of Nickel , cobalt content用10Kg 真空炉进行冶炼,钢锭扒皮后加热锻造成Ф45圆棒,机加工成Ф32/40×4mm 环状磁性样,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工艺为:随炉升温到1180℃保温5小时,然后以100℃/h 的冷速冷却到700℃,推炉快冷,到200℃以下出炉,真空度为<10-2Pa,用冲击法进行直流磁性能测试,比较不同合金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为了比较元素Ni和Co对性能影响程度大小,引入极差R:R=Max{k1,k2,k3}-Min{k1,k2,k3},k1,K2,K3分别表示同一个因素下,每个水平的平均值,R表示极差[6]。

3试验结果与讨论3.1 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在FeNiCo合金系列中,Fe为余量,通过调整Ni和Co的含量,来提高磁感应强度或磁导率,一般情况下,磁导率越高,材料越容易被磁化,相应的在小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较高,下面比较不同元素对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剩磁、弱磁场下磁感应强度和最大磁导率影响情况。

图1镍、钴含量对饱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Fig 1 The effects of Nickel,cobalt content on the saturation magnetic induction图2镍、钴含量对合金剩磁的影响Fig 2 The effects of Nickel, cobalt content on the remanence图3镍、钴含量对最大磁导率的影响Fig 3 The effects of Nickel,cobalt content on the largest permeability图4镍、钴含量对矫顽力的影响Fig 4 The effects of Nickel,cobalt content on coercivity从图1、图2、图3、图4中可以看出,随N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剩磁增加,当Ni 含量超过32%以后,饱和磁感应强度开始下降,但合金的磁导率随Ni 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弱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B 80也随之增加;当Co含量增加时,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提高,合金的剩磁不断降低。

极差分析:表3 极差分析表Co Ni ,Co27>Co25>Co29,Ni34>Ni32>Ni30 H C (A/m):R Ni >R Co,Ni34>Ni32>Ni30,Co27>Co29>Co25, Bs 100:R Ni >R Co ,Ni32>Ni30>Ni34,Co27>Co29>Co25 Br 100:R Co >R Ni ,Co29>Co27>Co25,Ni34>Ni30>Ni32从显著性比较可以看出:Ni、Co含量的变化对各个性能参数影响大小及影响趋势,从最大磁导率和剩磁来看,Co 元素对性能的影响明显大于Ni 元素对性能的影响,从这些变化规律来看,我们要想提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降低剩磁,最重要的是提高Co的含量,控制一定的Ni含量;要提高磁导率和弱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应该提高Ni的含量到一定水平。

3.2 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图5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B 80的影响Fig 5 The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 parameters on B 80图5中能够明显地看出,退火温度的提高,弱磁场下的磁感应强度B 80大大的提高,1180℃下的B 80为0.83T ,而1100℃的B 80为0.72T ,保温时间越长,对B 80越有利,保温10小时明显优于5小时,对B80影响最大还是冷却速度,在700℃后,推炉快冷优于炉冷。

图6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B s 的影响Fig 6The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 parameters on B s在图6中,可以看出饱和磁感应强度B 8000的值基本稳定在1.67—1.69T 的范围内,因此,退火工艺对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很小。

图7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剩磁的影响Fig 7 The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 parameters on remanence 在图7中,可以看出对剩磁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冷却速度,当冷却速度越快时,保温时间越长,剩磁越大,退火温度对剩磁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