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家族DNA

合集下载

曹操的姓氏:基于文献材料的再探讨

曹操的姓氏:基于文献材料的再探讨

曹操的姓氏:基于文献材料的再探讨近年河南安阳发现了“曹操墓”,历来聚讼不已的曹操是否姓曹的问题又起争论。

本文以卢弼《三国志集解》及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为基本文献,从探讨后汉时代宦官封爵、养子袭爵等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入手,力图多方面、多途径进入讨论,以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

标签:阉宦养子曹嵩曹氏家族2009年底,河南安阳发现一座后汉大墓,据称是曹操墓,一时间,整个社会都陷入激烈争论中,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声称要验证遗骨DNA来结束这场论争。

为配合这项工作,该校历史系韩昇教授在《复旦学报》2010年第3期发表《曹魏皇室世系考述》一文,断定曹操一脉确系曹氏之胤,所谓曹氏系出夏侯的传闻纯属无稽。

一、后汉宗族制度严分士宦说《曹魏皇室世系考述》一文例举曹操后裔中的过继现象都出现在同宗之内,断定曹腾养子曹嵩也必然来自曹氏,并以当时其他家族的过继事例予以佐证[1]P11-19。

过继发生在宗族内部,这样的例证不胜枚举,就以同时代的袁绍而言。

《三国志·袁绍传》引裴松之注:“《魏书》曰:绍即逢之庶子,术异母兄也,出后成为子”[2] p203。

《后汉书·袁绍传》李贤注:“《袁山松书》谓,绍,司空逢之孽子,出后伯父成”[3]P833。

可见,袁绍也是出为伯父袁成嗣子的,他本是袁逢妾生的“孽子”,这种出嗣事例就发生在同宗以内。

袁绍的过继事例,深为其嫡出的弟弟袁术藐视。

《后汉书·袁术传》:“(袁绍、袁术)乃各外交党援,以向图谋,术结公孙瓒,而绍连刘表。

豪杰多附于绍,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又与公孙瓒书,云绍非袁氏子,绍闻大怒”[3]P854。

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对过继抱持着不甚宽容的态度,袁绍也是其受害者。

即便如此,袁绍还是就出身问题对曹操展开攻击:“司空曹操,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2]P212。

曹操父亲曹嵩生平简介 曹嵩又是怎么死的

曹操父亲曹嵩生平简介 曹嵩又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曹操父亲曹嵩生平简介曹嵩又是怎么死的
导语:曹嵩(?-193年),字巨高,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人氏。

他的父亲原是夏侯睿,母亲颜氏,曹嵩是夏侯睿的次子。

夏侯睿本是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
曹嵩(?-193年),字巨高,东汉末年沛国谯郡人氏。

他的父亲原是夏侯睿,母亲颜氏,曹嵩是夏侯睿的次子。

夏侯睿本是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甚贫,后因朝中党争被罢,到了颜氏生子嵩,竟不能养,只好留下长兄夏侯巍,把嵩送给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

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

曹嵩性情敦厚,为人忠孝,开始为司隶校尉,汉灵帝时,曾当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位列三公之一。

220年(黄初元年),曹嵩被他的孙子魏文帝曹丕追尊为太皇帝。

曹嵩少年学成,曹嵩被敦煌太守赵咨举为孝廉,任荥阳令。

曹嵩是个做官的好手,尽管没有相应的政绩流传后世,在当时东汉的皇帝已经彻底烂透了的时候,曹嵩似乎只是为做官而做官,不久又升任大司农、大鸿胪。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一直居于山东的曹操与徐州陶谦发生的争端,华县正是前线。

次年(兴平元年)曹嵩带着次子曹德与妻妾,打算离开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营兖州。

不料行踪泄漏,被陶谦部将张闿围住,曹操派兵将接应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夫人邹氏(曹操之母),姬妾赵氏皆成了刀下亡魂。

曹嵩,宦官的养子。

是一个难得的政客,尽管没有多少政绩,却培养了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

曹嵩相关事件
相关事件本目录涉及专业领域知识,部分内容存在争议,已由医学博士霍强核实查证。

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曹姓的历史和研究报告

关于曹姓的历史和研究报告

关于曹姓的历史和研究报告曹姓是中国十大常见姓氏之一,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源流和丰富多样的研究内容。

以下是一个关于曹姓历史和研究的报告摘要:一、曹姓的起源与分布曹姓起源于中国古代,据一些文献记载,曹姓源自中国上古时代的神农氏后裔。

神农氏是古代华夏族人的始祖,也是古代医学和农业的创始人。

曹姓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尤其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

二、曹氏历史文化1. 曹操与三国历史: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谋家和军事家,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战略家,曹操的家族在三国时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曹雪芹与《红楼梦》:曹雪芹是清代著名作家,他创作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示了曹姓人物的精神风貌。

三、曹姓的研究课题1. 曹姓起源与族谱研究:通过家族族谱的考察与研究,可以了解曹姓的起源以及不同族群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变化。

2. 曹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社会贡献:研究曹姓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如汉代、宋代等时期的地位和贡献,可以探索曹姓家族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发展。

3. 曹姓族群与地域分布研究:通过调查曹姓在中国各地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曹姓在不同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族群交流情况,同时也可以推测曹姓的迁徙和扩散路径。

四、曹姓的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迁移,曹姓已经扩展到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也有曹姓的存在。

与此同时,曹姓族群的社会地位和家族文化也在不断演变。

综上所述,曹姓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姓氏,具有丰富多样的历史和研究课题,涉及到曹操、曹雪芹等著名人物,以及曹姓族群的起源、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等方面,对曹姓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也能揭示曹姓族群的命运与演变。

曹氏,夏侯氏

曹氏,夏侯氏

曹瑜汉末魏初将领。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曹洪的族父。

修慎笃敬,官至卫将军,封列侯。

曹褒(?—公元166年)字叔兴?(或伯兴?仲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系曹腾之兄,曹炽之父,曹嵩之伯父,曹仁之祖父,曹操之从祖父。

官至颍川太守,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卒。

葬于家乡谯县城南,与弟曹腾冢相邻。

按《水经注》记载,曹褒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颍川太守曹君墓。

曹腾字季兴,东汉时期沛国谯人(今亳州市谯城区),西汉初平阳侯曹参后代。

(家道中落入宫为监)安帝时入宫,陪侍太子读书。

顺帝时,为小黄门,迁中常侍。

因参与定策迎立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不久出任长乐太仆,迁大长秋,用事宫廷长达30多年。

他生前将亳州城南大片土地划为其宗族墓地,大规模的修筑自己的坟墓。

死后,养子曹嵩嗣为侯。

曹嵩即曹操之父。

曹丕称帝后,追尊曹腾为高皇帝。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追认为皇帝的宦官。

曹嵩(?-193年),字巨高。

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魏武帝曹操的父亲。

汉太尉。

后高祖曹丕追谥其为太皇帝。

其父曹褒,为颖川太守。

叔父腾为中常侍,乞兄子继之,既嵩也。

年二十二,为敦煌太守赵咨举孝廉,任荥阳令。

咨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嵩迎路谒候,咨不为留。

嵩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

后腾卒,嵩袭爵。

桓帝末,领司隶校尉。

灵帝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

及十常侍乱政,嵩辞官居於洛阳。

后全家出其子操外,为徐州牧陶谦将张闿所杀。

魏文帝践祚,追嵩魏太皇帝。

[1]曹嵩的养父曹腾,是在后汉历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曹腾是汉相曹参之后,侍奉过东汉四位皇帝,顺帝、冲帝、质帝和桓帝,而桓帝的即位更是多亏了中常侍曹腾,曹腾也因此被封为费亭侯,官拜大长秋,俸禄仅在丞相、太尉之下,作为宦官也算是位极人臣了。

曹炽(145-183),字元盛,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生活在东汉末年,曾任东汉太中大夫、司马、长史、侍中、长水校尉,是曹仁的父亲,曹操的从父。

历史趣闻曹髦和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趣闻曹髦和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曹髦和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
导语:曹操是曹髦的曾祖父,曹髦是曹操的后人曹操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曹操是曹髦的曾祖父,曹髦是曹操的后人
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髦简介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第四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

曹髦即位前为高贵乡公,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曹侯,即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汉故征西将军。

他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墓地也成为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曹侯之墓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曹县境内,地势平坦,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风景宜人。

墓地占地辽阔,建筑规模庞大。

墓穴有三层,采用了精密的设计和工艺,展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

墓地入口处有一座宏伟的牌坊,上书“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七个大字。

进入墓地,可以看到石狮、石马等巨大的石雕艺术品,展示了曹侯威武的形象和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

墓地内还有一座主祠,供奉着曹侯的神像。

祠内布置典雅,烛光摇曳,给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氛围。

每年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当地居民会组织祭拜活动,向曹侯表达敬意和崇敬之情。

曹侯之墓附近有一处曹家庄园,是曹操的后代子孙所建,保留了古代建筑风格和园林特色。

园内有着精心设计的假山、流水、花木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可以更好地了解曹操家族的历史和曹侯的家庭生活。

曹侯之墓及其周边的建筑和景观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它向我们展示了曹操的伟大和曹家族的荣耀,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思索。

在今天,我们可以从曹侯的墓地中获得很多启示和指导。

曹侯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明智的决策,成功地统一了中原地区,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忠诚、智慧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时,曹侯之墓也提醒着我们要珍爱和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只有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过去的辉煌,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我们的文化传统。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是一座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历史遗址。

它既展示了曹操的崇高品质和丰功伟绩,也给我们带来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思索。

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片历史的土地,感受曹侯之墓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底蕴。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键入文字]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曹操是三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牛人,后人评价曹操是奸雄也好,是英雄也罢,都无损于曹操的伟大。

而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曹操,和他的父亲曹嵩密不可分。

曹嵩本姓夏侯,是汉桓帝时期中常侍曹腾的养子。

做太监的儿子,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可以仰仗太监的权势,尤其是曹腾可不是普通的太监,他是侍奉四位皇帝,一直都倍受信任的中常侍,还被封为费亭侯,之后又被任命为大长秋,成为仅次于宰相的高官,可谓贵及人臣。

不过,作为太监的养子,也常常会被人讥讽,像后来袁绍就讽刺曹操是“赘阉遗丑”,是太监的后代,骂得挺恶毒的。

可是曹腾不是一般的太监,曹嵩也不是一般的父亲,他们都给曹操树立起一个爱才重贤的榜样。

曹腾和司马迁不同。

当初任安希望司马迁为自己求情,司马迁婉拒,表示自己身为一个刑余之人,根本没有资格推荐贤才,像蔺相如就常被人嘲笑是宦者令缪贤的门人,司马相如也被人嘲笑是通过养狗太监杨得意的荐举才受到重用。

可是曹腾一生都在不断的推举一些贤能。

像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都成为当时的名臣。

即便有位益州刺史种暠弹劾曹腾和外官勾结,图谋不轨,曹腾也不以为意,还经常向皇帝称赞种暠,让种暠非常感动。

而曹腾对贤人的尊重直接影响到曹嵩。

赵咨担任敦煌太守时,曾经举荐曹嵩为孝廉,曹嵩对此一直心怀感恩。

后来赵咨被任命为东海相,从家乡前往赴任,途径荥阳。

当时曹嵩担任荥阳令,在路边迎候赵咨,可是赵咨却并没有停留,曹嵩一直追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曹嵩对自己的主簿说:“赵君名重天下,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却没有拜谒,必定会让天下人耻笑。

”于是曹嵩丢掉官职,一直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才回到家乡。

后来,曹操礼贤下士,有大海一样的胸襟,让无数贤人为他肝脑涂地,前后驱驰。

许攸何等狂傲,当曹操知道许攸来临,连鞋子也不穿,光脚迎接;张绣数败曹操,一旦1。

曹氏谯国郡辈分表

曹氏谯国郡辈分表

曹氏谯国郡辈分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曹氏谯国郡的历史背景
2.曹氏谯国郡辈分表的内容
3.曹氏谯国郡辈分表的研究价值
正文
曹氏谯国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

谯国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曹操的父亲曹嵩曾任谯国太守,曹操家族因此发迹。

曹魏政权建立后,谯国郡成为曹魏的重要根据地。

曹氏谯国郡辈分表,是记载曹操家族成员辈分和关系的一份谱牒。

这份谱牒详细记录了曹操及其后代的姓名、字号、封号、生平事迹等信息,为研究曹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曹氏谯国郡辈分表中所记载的曹操家族成员,不仅有曹操本人,还包括他的儿子、孙子、曾孙等后代。

曹氏谯国郡辈分表对于研究曹魏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它为研究曹操家族的谱系和家族关系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通过研究这份谱牒,我们可以了解曹操家族的繁衍情况,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

其次,曹氏谯国郡辈分表还为研究曹魏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例如,通过研究曹操及其后代的生平事迹,我们可以了解曹魏时期的政治制度、军事战略、文化风貌等方面的情况。

总之,曹氏谯国郡辈分表作为一份记载曹操家族成员辈分和关系的谱牒,对于研究曹魏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家族DNA
一、曹操家族DNA:是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的研究成果,于2013年11月11日正式发布。

课题组经过三年研究,最终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再通过对曹操叔祖父曹鼎古DNA的比对,双重验证100%确定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SNT突变类型为O2*-M268。

该项研究成果也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

相关论文于今年上半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发表,并已得到国际认可。

二、目录:
1研究过程
2研究结果
2.1既非曹参后代亦非夏侯氏抱养
2.2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
三、研究过程:
2009年12月27日上午,相关部门正式公布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西高穴墓被确认为曹操高陵墓。

虽然河南省文物局等部门运用多种方式证明该墓就是曹操墓,但质疑声却一直不断。

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在随后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DNA研究。

曹操本是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历史人物,寻找他的DNA似乎遥不可及,而要把曹操后人与两千年前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锁定曹操的DNA特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为此,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升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成立课题组。

课题组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曹操后人,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与此同时,课题组专家对全国各地258个曹姓家谱(其中118部在上海图书馆)做了全面的梳理研究,并与史书和地方志参照,试图
找到曹氏迁徙的可能线索。

“比如曹氏各个分支的祖先以及现居住地与历史记载上曹操后代的流向能不能相吻合。


韩升说,经过这一步骤的研究,课题组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

找到这8个曹氏族群后,专家再对他们的DNA进行了检测。

“人类DNA共有30亿个碱基对组合成23对染色体和线粒体,男性独有的、碱基对也比较稳定的Y染色体是最合适的检测对象。

”李辉说,“经过复杂的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这6支O2*-M268类型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至2000年前,这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


2012年底,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

课题组专家表示,对曹操后代的追寻,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是一家的可能性。

其间,生命科学、历史学、人类学的跨学科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研究结果
既非曹参后代亦非夏侯氏抱养
2009年,河南安阳对外宣布发现曹操墓,此消息一出即引发轰动,亦引发争议。

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 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DNA的研究。

曹操本是生活在2000年前的历史人物,寻找他的DNA似乎遥不可及。

要把曹操后人与2000年前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首先需要的是可靠的样本。

课题组李辉教授告诉记者,从2009年起,专家组在全国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随后,课题组进一步梳理全国258个曹姓家谱,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再对他们的DNA进行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至2000年
前――这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

“这些家族共同检出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染色体类型,这个比例在全国人口只占到5%左右。

”李辉说,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假冒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三,“因此法医学上可认定他们是曹操的后代。


课题组透露,在确认曹操后代的同时,他们还用同样方法验证了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说法有误;同时对民间传说操姓是曹操后代避祸改姓而来、曹操是夏侯氏抱养而来等说法,研究证明曹操家族与这两个姓基因没有明确遗传关系、家族基因不一致,因此说法也不准确。

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

通过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DNA,课题组破解了曹操部分身世之迷;而曹操家族之迷,也随着研究的深入,慢慢揭开谜底:
2011年,复旦课题组来到曹氏宗族墓所在地――安徽亳州,并从上世纪70年代从曹氏宗族木“元宝坑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两颗牙齿,“经过现场挖掘人的口述和墓内中央位臵的铭文等,最终确定两个牙齿均来源于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


有了数千年前曹操叔祖父的牙齿,通过古DNA测试,隐藏在这颗牙齿中的时空记忆也逐渐展现。

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

通过比对,安徽亳州的曹操祖辈墓葬元宝坑1号墓的遗骨与现代曹操后人紧密关联;夏侯氏、曹参后人都不是该类型。

故此,课题组认为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该家族并非曹参本族。

记者了解到,至今找到的曹操后人有9支,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这一课题研究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