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构件配筋计算公式

圆形构件配筋计算公式
圆形构件配筋计算公式

圆形构件配筋计算公式

配筋为双数计算公式如图1;配筋为单数计算公式如图2

配筋计算公式1

配筋(计算规则)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柱子为轴心受压构件!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 计算公式:ρ=A(s)/bh(0)。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 (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当构件配筋超过最大配筋率时塑性变小,不利于抗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钢筋的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 在钢筋砼结构中,钢筋的总截面积与所设计的砼结构面的有效高度与宽度的积的比值,称之为配筋率,根据配筋率的大小,其结构分为超筋、适筋、少筋截面。 钢筋面积/构件截面面积(全面积or全面积-受压翼缘面积)

梁的配筋率是梁的受压和受拉钢筋的总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有效截面是钢筋合力点到砼上面的距离。 合力点:是梁宽乘有效高度,有效高度指梁下部筋为一排筋时用高减35,下部筋为两排筋时减60 1、“柱外侧纵筋配筋率”为:柱外侧纵筋(包括两根角筋)的截面积,除以整个柱的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2、屋面框架梁(WKL)“上部纵筋配筋率”为:梁上部纵筋的总的截面积,除以梁的有效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梁的有效截面积为梁的截面宽度乘以梁的有效高度。而梁的有效高度为:梁的截面高度-35 (当梁上部纵筋为一排筋时)梁的截面高度-60 (当梁上部纵筋为两排筋时)一般设计上计算时as是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拉区边缘的距离,因此按受拉钢筋排数区域决定H-35或H-60(梁)而板H-20mm;受拉和受压要取决于梁或板的受力情况,同一条梁在梁中、梁端就不一样(连续多跨梁) 单筋截面: 忽略受压区钢筋的影响,只考虑受拉区钢筋。这样计算简单。 通常用于受弯不是很大的截面。 超筋构建或考虑延性才采用受压区钢筋的作用。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讲解

工程名称 新都丽苑A 区 施工单位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 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 16#房基础筏板、车库顶板 工序名称 钢筋工程 交底提要: 地基与基础房间绑扎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一)材料准备 支撑三角凳铁、火烧丝、垫块、粉笔、卷尺、装箍筋用的铁吊栏、钢筋钩、钢筋扳子、小撬棍、磨光机,E43型和E50型焊条、烘箱、电焊机具。 (二)施工准备 1、成型钢筋加工完毕,并且符合料单,有料牌便于使用且钢筋原材复试合格。 2、墙、柱轴线、边线及控制线已经放出,并通过验收。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防水保护层上放线→绑扎集水坑、电梯井部位的底层钢筋→绑扎底板下层筋→安装底板马凳→绑扎底板及上层筋→绑扎柱、墙插筋→柱、墙插筋校正、固定→清理→验收 2、绑扎工艺 (1) 钢筋接头的选用 水平向 d ≥16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 d <14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纵向 d ≥12采用电渣压力焊,d <10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2)底板钢筋绑扎 1)清理基层,弹出底板钢筋间距分格线。 2)钢筋双向布置到头,在板端保证锚固长度的弯勾。 3)在钢筋下铁上,用粉笔画出底板钢筋的间距分格线。 4)钢筋接头d ≥16为直螺纹接头,d <14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要求。

工程名称 新都丽苑A 区 施工单位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 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 16#房基础筏板、车库顶板 工序名称 钢筋工程 交底提要: 地基与基础房间绑扎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5)机电管线安装施工完后摆放垫块,底板下保护层厚度为50mm(桩头位置处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00mm),间距不大于1200mm 梅花型。垫块摆完后摆放马凳铁,马凳铁支腿要放在钢筋上。主楼及车库基础筏板内的钢筋绑扎,设马镫间距为1000,马镫上先铺设水平钢筋一根,品种、规格、型号同筏板短边方向面筋、再铺设长向钢筋,最后按照图纸铺设短边方向面筋,马镫位置正常铺设钢筋。 底板位置处的马蹬大样 ≥1500 与底板筋连接 与底板筋连接 底板垫块 钢筋支撑 集水坑位置处的马蹬大样 6)板钢筋绑扎采用八字扣,并且所有交叉点全部绑扎牢固。 7)按标高控制底板厚度,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在绑扎下层钢筋时,扎头向上,在绑扎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与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提要:本文对常用的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的近似计算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叙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体步骤,并附有柱下条基构造表,目的是使基础设计工作条理清楚,方法得当,既简化好用,又比较经济合理。 一、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 件下梁的计算。 二、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 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 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 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j j i p F bL M bL min max =±∑∑62

式中 P jmax ,P jmin —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他局部均布q i ). ∑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 i ,q i ),纵向弯矩(M i )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 —基础长度,如上述. B —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 jmax 与P jmin 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 1=a 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 ;如果P jmax 与P jmin 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 1或a 2,使合力∑F i 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 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 1和a 2的过程如下: 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 式中, ∑M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 x i —各竖向荷载F i 距F 1的距离. 当x≥a/2时,基础长度L=2(x+a 1), a 2=L-a-a 1. 当x

超全面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超全面的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圈梁钢筋很简单的,分主筋和箍筋两部分 主筋计算:(梁长弯钩长搭接长(单根钢筋长每大于6米时))*设计根数*钢筋的比重 箍筋计算:梁长/设计箍筋间距*每个箍筋的长度*钢筋的比重 设计有外转角的附加钢筋时,按实际总根数*长度*比重就行啦 钢筋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 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 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 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2×11.9d(抗震弯钩值) 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 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2×11.9d 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 d。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 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 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 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 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 前中间支座值) (Ln/3 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 前中间支座值) (Ln/4 后中间支座值)。

箍筋计算方法

我们所见过的,箍筋计算有两种方法如下: 1.箍筋长度=2×(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0d 2.箍筋长度=2×(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和75mm中较大的值)+8d 我认为第二种是正确的计算方法。 我来说一下我的理解。 先看一下这个表,钢筋加工弯曲时所用弯曲机芯轴的直径的规定如下: 8d的来源 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我们所说的保护层指的是主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2.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通常都是按照钢筋外皮计算的, 在扣减保护层时,应扣至主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或箍筋在每扣一个保护层就多扣掉了一个钢筋直径值。所以多扣掉的长度应该补充回来。 3.计算箍筋时增加了8d那么计算拉筋时就应该增加2d了。 11.9d的来源 在计算135度弯钩时,弯钩长度为11.9d而不是10d。 11.9d=(是平直段10d)+(量度差1.9d)

那么量度差1.9d是怎么来的呢。 先看下图: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D=2.5d(《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这么描述的: ―第3.3.4条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 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的平直部分,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需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那么L=(b-d-D/2)+x+10d x=135/360*3.14*(D/2+d/2)*2 把x=4.121d代入L, 我们可得L=b+11.87d≈b+11.9d 以下内容预算中可以不考虑———————————————————————————————–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成型钢筋加工完毕,并且符合料单,有料牌便于使用。钢筋原材复试合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技术交底记录 (表式 C2-2-1 ) 编号 TD-- 12 工程名称 凉山州委机关二期经济适用 房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基础笩板钢筋绑扎 施工单位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交底日期 2015.7.27 交底内容 : 8)板钢筋绑扎采用八字扣,并且所有交叉点全部绑扎牢固。 9)按标高控制底板厚度, 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在绑扎下层钢筋时, 扎头 向上, 在绑扎上层时,扎头向下,并及时将扎头扳向钢筋网片内,以保证浇 筑混凝土后 钢丝不露出混凝土表面。 6)机电管线安装施工完后定摆位放焊垫缝块离,帮底条板下1保63 护层厚度为 35mm ,间距不 大于 1200mm 型梅焊花条型。垫块摆端完部后2摆0m 放m 以马上 凳铁 垫块在 筋上。且增加垫块在马凳铁上划 放好钢筋。 注:马凳铁的高度为横筋的外 筋边到上撑铁的层外边 网南北方向的钢筋 7)采用帮条焊连接时参见下图施工 弧坑拉出方位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交底内容 : 2)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间应交叉绑扎,箍筋弯钩平直长度需符合设计 规定。绑丝头要求在绑扎时丝头朝梁内。 3)梁端的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节点边缘 50mm 。 (3)墙体、暗柱钢筋绑扎 1)地下室外墙外侧钢筋为竖筋在外,水平筋在内,双排钢筋须甩出墙面高 度不小于 36d ,且相邻两接头间错开距离应不小于 36d 。 2)地下室外墙双排钢筋锚入底板长度应不小于 30d 并且要有弯头。 3)地下室内墙双排钢筋须甩出底板面高度不小于 300 mm ,且相邻两接头 间错开距离不小于 300 mm 。(依据设计要求取 300 mm ) 4)地下室内墙双排钢筋锚入底板长度应不小于 250mm ,并且要有弯头。 5)地下室墙体暗柱主筋应锚入底板并与上下铁绑扎牢固。为保证暗柱主筋 不偏位,还需在底板内绑扎两个箍筋,距底板面 50mm 处绑扎两个箍筋,在 500mm 处在绑扎两个箍筋。 10)底板、梁的钢筋绑扎完毕后,根据底板上弹好的内、外 线进行插筋,并与底板、梁钢筋绑扎牢固。 (2)梁钢筋: 1)绑扎梁上部纵 墙、暗柱位置 向钢筋 箍筋可用套扣方法绑扎,不得顺扣。

梁配筋计算

梁 摘要: 本文总结了8*8m、6*6m 梁的线荷载设计值、梁的宽度、高度取值、梁箍筋肢距及复 合箍筋、梁弯矩算法、梁钢筋根数、定量性分析不同跨度、截面大小梁的配筋、梁的抗剪能力,总结了梁的配筋公式及设计中要注意的要点、腰筋、剪力墙连梁、pkpm 建模及梁的布置方法。 本文章总结于:刘铮“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朱炳寅“建筑结构设计问答与分析”、“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郁彦“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杨星“pkpm 结构 软件从入门到精通”、钢结构论坛、文献以及网上别人经验总结。共13 页。 注:本文中的一些估计并不精确,可能存在一定或较大的误差,估计荷载大小,只是 为了在设计时,心中有底,更好的去进行概念设计。在估计过程中有些公式表达得并不清楚,可以直接看结果。 2011-11-20---12-28 1.荷载: 1.1:例 假设一个8m*8m 的框架,传给梁的荷载标准值为15 2 kN / m ,沿x 方向设置一根次梁,分割成2 个同样大小的双向板,则单边板传给主梁的线荷载标准值为22.5 KN /m,如果 是两边都有板,则主梁的线荷载标准值为45 KN /m.设计值为56 KN /m(包括填充墙);假设一个6m*6m 的框架,传给梁的荷载标准值为15 2 kN / m ,沿x 方向设置一根次梁,分割成2个同样大小的双向板,,则单边板传给主梁的线荷载标准值为16.9 KN /m,如果是两边都有板,则主梁的线荷载标准值为34 KN /m.设计值为42 KN /m(包括填充墙. 1.2.定量分析: 1.2.1.假设120 厚板,活荷载为3.5,梁300*800mm,填充墙高度3m,240 厚墙时,柱 子尺寸8m*8m,中间设一道次梁时,梁线荷载设计值为:(1.2*(0.12*25+2)+1.4*3.5)*1.5m *2+1.2*5.24*3m *0.7+25*0.3*0.8=52 KN /m 120 厚墙时:(1.2*(0.12*25+2)+1.4*3.5)*1.5m *2+1.2*2.96*3m =25*0.3*0.8=50 KN /m 1.2.2.假设120 厚板,活荷载为3.5,梁250*600mm,填充墙高度3m,240 厚墙时,柱 子尺寸6m*6m,中间设一道次梁时,梁线荷载设计值为:(1.2*(0.12*25+2)+1.4*3.5)*1.125m *2+1.2*5.24*3m *0.7+25*0.25*0.6=42 KN /m 120 厚墙时:(1.2*(0.12*25+2)+1.4*3.5)*1.125m *2+1.2*2.96*3m +25*0.25*0.6=40KN /m。 1.2.3.总结: 一般来说,大跨度(8m)梁上线荷载设计值(包括自重,填充墙等)可以用50 KN /m 来估计;6m 跨度梁的线荷载设计值可以用40 KN /m来估计,以上估计荷载设计值均考虑了双向板传递给梁的荷载。 一般3m 高填充墙传递给梁的线荷载设计值在10-15 KN /m范围内,可以用13 KN /m来近似估计;300*800 的梁自重线荷载为6 KN /m ,250*600 的梁线荷载为 4 KN /m;梁上线荷载设计值超过了40 KN /m就可以认为是较大荷载,梁的截面应该 取大值。梁上线荷载设计值时,可以近似按每平方18 2 kN / m 的荷载大小传递给梁。

配筋率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柱子为轴心受压构件。在桥梁工程中,一般指的是面积配筋率,即受拉钢筋面积与主梁面积之比。 1基本定义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 2计算公式 1.ρ=A(s)/A。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下同。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根据受力性质不同而含义不同,分别为:1.受压构件的全部纵筋和一侧纵向钢筋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计算中,A取构件的全截面面积; 2.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计算中,A取构件的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据构件截面的极限抗弯承载力M (u)与使混凝土构件受拉区正好开裂的弯矩M(cr)相等的原则确定。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max)=ξ(b)f(c)/f(y),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满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当构件配筋超过最大配筋率时塑性变小,不利于抗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1] 2.箍筋面积配筋率:面积配筋率(ρsv): 配置在同一截面(b×s,b为矩形截面构件宽度,s为箍筋间距)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与该截面面积的的比率。其中,箍筋面积Asv=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1×肢数n。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方法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让我们通过实际例子,明确图中的平法标注、钢筋和基本信息,学会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 ▍图1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 首先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钢筋等。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知道图1所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的基本情况。 需要知道的是,钢筋的重量=长度*理论重量。 而理论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直径确定。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平法图集的构造规定,确定每根钢筋的直径、长度、根数,从而进行钢筋的计算。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了钢筋的直径、每一个方向的间距,那么如何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如何根据间距确定根数呢?

▍图2 某独立基础施工图 我们知道,16G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构造详图(包括一般构造和各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 一般构造的内容是在使用构造详图时,为我们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这里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就是用来确定不同的钢筋之间,它的长度、间距、如何排布等问题,通过查阅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它的制图规则来整个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构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将平面的标注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构件。也就是我们图集的使用方法。

▍图3 图集16G101-3第67页 图3所示是两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阶形,一个是坡形)。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觉得钢筋一个疏一个密,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阶形的钢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 就疏一些呢? 不是的。图3所示只是一个例子,具体的钢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不是预算人 员决定的。我们学习这张图,就是为了学会钢筋的排布规则,用以确定钢筋计算的信息而已。如图3所示,独立基础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钢筋。那双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如何确定?我们可以依据保护层的定义进行确定:用构件的外截面尺寸,减去两个保护层的厚度,就得 到了受力钢筋的长度。X方向和Y方向均是这样。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作者:————————————————————————————————日期:

技术交底记录(表式C2-2-1)编 号 TD-- 12 工程名称 凉山州委机关二期经济适用 房项目 分项工程名称基础笩板钢筋绑扎 施工单位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交底日期2015.7.27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成型钢筋加工完毕,并且符合料单,有料牌便于使用。钢筋原材复试合格。防水层及防水卷材已通过监理检查验收。 2、核对钢筋型的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材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2、墙、柱轴线、边线及控制线已经放出,并通过预检。 (二)材料准备 1、支撑三角凳铁、火烧丝、垫块、粉笔、卷尺、塔吊,装箍筋用的铁吊栏,钢筋钩,钢筋扳子、小撬棍、磨光机,E43型和E50型焊条,烘箱,电焊机具。 2、准备绑扎的用的铁丝、等绑扎工具。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清理弹线→摆放板底下铁→钢筋连接→摆放板底上铁→钢筋连接→放置砼垫块→进行机电管线安装施工→放置马凳铁→摆放板顶下铁→钢筋连接→摆放顶板上铁→钢筋连接→墙、墙柱插筋→并进行清理。 2、绑扎工艺 (1)底板钢筋 1)清理基层,弹出底板钢筋间距分格线。 2)分格线弹好后,需在已做好的地下室外墙防水处立好防护板,防止底板钢筋在绑扎时将已做好的防水层破坏。 3)钢筋双向布置到头,在板端保证锚固长度的弯勾。 4)在钢筋下铁上,用粉笔画出底板钢筋的间距分格线。 5)钢筋接头方式、位置应符合设计与规范的要求。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共8页第1页

梁计算公式大全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 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式中 d——螺旋箍筋的直径;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方法二,对于箍筋间距要求不大严格的构件,或当p与D的比值较小(p/d﹤0.5)时,箍筋长度也可以按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l=n√p^2+(лD)^2 式中 n——螺旋圈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 ”表示次方的意识。 螺旋箍筋计算公式 1、螺旋箍筋计算方法:在圆柱形构件(如图形柱、管柱、灌注桩等)中,螺旋箍筋沿主筋圆周表面缠绕,其每米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l=2000лa/p×[1-e^2/4-3/64(e^2)^2 –5/256(e^2)^3] 其中a=√(p^2+4D^2)/4 e2=(4a^2-D^2)/( 4a^2) 式中 l——每1m钢筋骨架长的螺旋箍筋长度(㎜); p——螺距(㎜); л——圆周率,取3.1416; D——螺旋线的缠绕直径;采用箍筋的中心距,即主筋外皮距离加上一个箍筋直径(㎜)。 公式中括号内最后一项5/256(e^2)^3数值很小,一般在计算时略去。 2、螺旋箍筋简易计算方法 方法一,螺旋箍筋长度亦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 l=1000/p×√(лD)^2+p^2+лd/2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

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及计算 本文通过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的实际例子,明确图中的平法标注、钢筋和基本信息,学会钢筋长度和根数的计算。 图1 独立基础底部配筋 首先看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高度、X和Y方向的底部钢筋等。 原位标注的内容有什么呢? 包括:底部的平面尺寸等。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知道图1所示独立基础底部配筋的基本情况。 需要知道的是,钢筋的重量=长度*理论重量。

而理论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直径确定。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平法图集的构造规定,确定每根钢筋的直径、长度、根数,从而进行钢筋的计算。 通过原位标注和集中标注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了钢筋的直径、每一个方向的间距,那么如何确定每根钢筋的长度,如何根据间距确定根数呢? 图2 某独立基础施工图 我们知道,16G图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制图规则,第二部分是构造详图(包括一般构造和各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 一般构造的内容是在使用构造详图时,为我们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这里暂且不谈。 那么,对于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件详图,就是用来确定不同的钢筋之间,它的长度、间距、如何排布等问题,通过查阅每一个构件的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它的制图规则来整个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构成。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将平面的标注的图纸,还原成立体的构件。也就是我们图集的使用方法。

图3 图集16G101-3第67页 图3所示是两种独立基础的底板配筋构造(一个是阶形,一个是坡形)。我们看这个图的时候,觉得钢筋一个疏一个密,有的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阶形的钢筋布置就密一些,坡形的就疏一些呢? 不是的。图3所示只是一个例子,具体的钢筋布置的疏密是由设计人员决定的,不是预算人员决定的。我们学习这张图,就是为了学会钢筋的排布规则,用以确定钢筋计算的信息而已。 如图3所示,独立基础底部的X和Y方向都是受力钢筋。那双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如何确定? 我们可以依据保护层的定义进行确定:用构件的外截面尺寸,减去两个保护层的厚度,就得到了受力钢筋的长度。X方向和Y方向均是这样。

梁板的配筋计算方法

梁板配筋的计算 以问答的形式来表达 问: 作用在板上的荷载总值为4.84KN/m平方 现浇板计算:内力弯矩=6.59KNM 板配钢筋:As=M*1000000/(210*80*0.9)=436mm平方,M=6.59KNM 括号里的数值代表什么我不明白。 选实配钢筋为:一级钢筋10@150,面积为523mm平方。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梁配筋计算: 板传来:16KN/m 梁自重:0.25*0.5*25*1.2=3.75KN/m 0.25、0.5、25、1.2各代表什么? 梁内力M=0.125*20*6的平方=90KNM 梁配钢筋:As=90000000/(310*0.9*460)=701mm平方,括号里的数值代表什么?实配钢筋为:4二级钢筋18,钢筋面积为1017mm平方。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 这是使用89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的一道实例题,计算方法是用该规范附录三中的“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系数表”进行计算的。该附录给出的计算公式是:As=M÷(γ×f1×h)。 式中:As—受拉钢筋面积;M—作用的弯矩;f1—钢筋的设计强度;h-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γ—系数。系数γ是根据系数a从附录三中表格查得的。系数a= M÷(f2×b×h^2)。式中:f2—混凝土的设计强度;b—构件截面的宽度;h^2—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的平方(原公式中符号有脚标,这里无法输入故省略)。现在逐条回答你的问题: 1.板配钢筋:As=M*1000000/(210*80*0.9)=436mm平方, 括号里的数值代表什么? 括号里的210—Ⅰ级钢筋的设计强度(即公式中的f1);80—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即公式中的h)(这里是等于板厚减去保护层厚度);0.9—计算系数(即公式中的γ,可以作为经验系数)。 2. 选实配钢筋为:一级钢筋10@150,面积为523mm平方。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Φ10@150表示板内配筋为Φ10间距150mm,面积为523平方毫米是指一米宽的配筋总面积(计算时板宽度是按一米计算的),计算方法是:Φ10钢筋的单根截面积为78.5平方毫米,则总面积为1000÷150×78.5=523。(因未完全理解你问题的要点,这段也许是多余的。) 实配钢筋面积与计算所需钢筋面积的关系,一般相差在正负5%以内都是允许的,但要满足规范中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如不满足则要加大实配钢筋的面积。(可能这个是你问题的要点。)

箍筋计算详细解析

暗柱箍筋要计算长度和根数,长度的计算方法我们在《算量就这么简单》框架实例篇框架柱一节已经讲过,但因2010 规范保护层变化,当时推导的箍筋长度计算公式有所变动,这里将变动部分重新推导给大家,至于135°弯钩的延伸长度1. 9 d 的推导过程仍按《算量就这么简单》一书进行计算。 ( 一) 箍筋长度计算 我们仍以复合箍筋5 ×4 为例, 在老规范公式的基础上来推导新规范各种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 1. 外围封闭箍筋1 ( 2 ×2) 长度计算公式 ( 1) 老规范推导出的计算公式 老规范因保护层为主筋外皮到构件外皮, 外围封闭箍筋1 ( 2 ×2)长度计算公式如图2. 5. 19 所示。 图2. 5. 19 老规范外围封闭箍筋1 ( 2 ×2) 长度计算图 注:上式中b 为截面b 边尺寸,h 为截面h 边尺寸, c 为主筋保护层厚度, d 为箍筋直径

2. 新规范箍筋长度计算公式 新规范因保护层为箍筋外皮到构件外皮, 在老规范的基础上减去8 d , 就是新规范2 ×2 外围封闭箍筋1长度的计算公式, 如图2. 5. 20所示。 图2. 5. 20 新规范外围封闭箍筋1 ( 2 ×2) 长度计算图 注: 上式中b为截面b边尺寸,h为截面h边尺寸, c为箍筋保护层厚度,d为箍筋直径。 2. 非外围封闭箍筋2 ( 2 ×2) 长度计算公式 ( 1) 老规范推导出的计算公式 老规范因保护层为主筋外皮到构件外皮, 非外围封闭箍筋2 ( 2 ×2)长度计算公式如图2. 5. 21 所示。 ( 2) 新规范推导出的计算公式 新规范因保护层为箍筋外皮到构件外皮, 非外围封闭箍筋2 ( 2 ×2)长度计算公式如图2. 5. 22 所示。

配筋率的计算

1.7 配 筋 率 1.7.1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1.7.1.1 不考虑地震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构件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75及表1-76规定的数值。 表1-75 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min ρ(%) 注:1.轴心受压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各类构件一侧受压钢筋的配 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计算;受弯的梁类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 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边缘面积(b b f -')' f h 后的截面面积计算。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的受压钢筋”或“一侧的受拉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2.当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有较大影响时,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应按上述规定适当增加; 3.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少0.1;当混凝土强度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4.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表1-76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一侧 受拉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ρ(%) 续表1-76

注:本表是1-75序号3的具体化。 2)对于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1.7.1.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in (%)如表1-77及表1-78所示。 表1-78 y f =300N/mm 2 (y f =360N/mm 2)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 续表1-78

基础计算方法

6 . 基础设计 F+G p max min 6.1.1柱下独立基础计算: 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中最不利荷载组合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最不利荷载组合来进行独立基础的设计计算。 设计资料: 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ak f KPa = 基础及其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3/20m KN G =γ 垫层采用10C 混凝土,厚度为mm 100。独立基础采用25C 混凝土,2/27.1mm N f t =,钢筋采用235HPB ,2/210mm N f y =。 柱子尺寸:600×600 计算④轴横向框架地梁传给基础顶面荷载: 1、地梁传给A 、D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纵向地梁传来荷载 ① 地梁自重: 25×××= ② 地梁上部材料传来荷载: 墙重: 19×××= 窗重: ××= 横向地梁传来荷载 ① 地梁自重: 25××××= KN 地梁传给A 、D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F=+++= 2、地梁传给B 、C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纵向地梁传来荷载 地梁自重: 25×××= ② 地梁上部材料传来荷载: 墙重: 19××()×= 门重: ××=

横向地梁传来荷载 ① 地梁自重: 25×××(+)/2= KN 地梁传给B 、C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F=+++= ⑴ A 、D 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按构造一般要求拟定独立基础的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N= M= V= 1、按轴心荷载初步确定基础底面面积: 20963.5563.77 5.0626020 2.85 ak G N F A m f d γ++≥==--? 考虑偏心荷载的影响,将0A 增大%30后有: 201.3 1.3 5.06 6.58A A m ==?= 采用方形基础: 2.6b A m == 6.1.2 计算基底最大压力max p 基础及回填土重:220 2.6 2.85385.32G G Ad KN γ==??= 基底处竖向力合力:963.55385.321384.87k F KN =+=∑ 基底处总力矩:53.0934.620.983.71k M KN m =+?=?∑ 偏心矩 83.71 2.6 0.060.431384.8766 k k M b e m m F = = =<==∑∑ 所以偏心力作用点在基础截面内。 基底最大压力: 2261384.8760.0611233.232.6 2.6k kmas F e p KPa b b ?????=+=?+= ? ????? ∑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施工方案详解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六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框架及剪力墙一级,结构总高度为95.00m,屋顶局部标高为98.6m,板筏基,主裙楼以后浇带为界,主楼承台为1.8m厚,裙楼承台为1.1m厚,地下部分层高分别为3.75m、3.45m、4.5m,首层至5层层高均为4.5m,六层层高为2.2m,以上标准层层高为3.5m,本工程主要使用的钢筋主要为I级钢和II级钢,其中规格分别为Φ32、Φ28、Φ25、Φ22、Φ20、Φ18、Φ16、Φ12、Φ10、φ8、Φ32用于承台,Φ28用于承台、柱及框架梁,Φ25主要用于梁、柱,Φ22用于中筒暗柱,Φ18、Φ12主要用于墙及箍筋、板,Φ12、φ10、φ8、φ6用于板及梁箍、构造柱及箍筋等。 二、施工准备 2.1组织骨干人员熟悉图纸,了解结构特点,考虑钢筋穿插点的顺序,做好翻样工作。 2.2提前提供各部位的材料计划,钢筋进场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并且做好各种规格的材料外 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3组织人员培训,学习规范和操作规程,熟悉料表,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 上岗。 2.4熟悉掌握新工艺操作规程,专人培训考核。 2.5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劳动力安排到位,机械设备(如卷扬机、切割机、弯曲机、电焊机、切 断机)进场维修、保养、就位调试,搭设好钢筋操作平台,确保正常工作。 2.6根据图纸和轴线,弹出钢筋位置线,同时准备好绑扎用的铁丝和工具。(钢筋钩、橇棍) 2.7套筒冷挤压施工准备,套筒供应厂家提前由监理审批,组织Φ32Φ28Φ25套筒及挤压机进场, 钢筋冷挤压在现场进行,要求设备摆放相对稳定,防雨。设施和电源安装到位。 三、机械配置表 钢筋切断机:2台钢筋弯曲机:2台卷扬机(1.5T)1台 100A对焊机:1台砂轮切割机2台套筒冷挤压设备2套

基础配筋计算

11基础配筋计算 设计基础的荷载包括:a.框架柱传来的弯矩、轴力和剪力(可取设计底层柱的相应控制内力);b.基础自重,回填土的重量。 11.1荷载设计值 外柱基础承受的上部荷载: 框架柱传来:11125.07.,824.75, 2.62M kN m N kN V kN === 内柱基础承受的上部荷载 框架柱传来: 11199.80.,1079.06,51.96M kN m N kN V kN === 该工程框架层数不多,地基土较均匀且柱距较大,可选择独立柱基础,据地质报告基础埋深需在杂填土一下。取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15,查GBJ10-89,表2.1,f c =7.2N/mm 2; f t =0.9 N/mm 2. 11.2柱独立基础的设计 11.2.1 初步确定基底尺寸 选择基础的埋深d=1.80m(大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0.5m ) 根据设计资料提供,基底以下为粘土,查表知承载力修正值:。.4.1;15.0==d b ηη 重度计算:杂填土3 1116.5/0.5kN m h m γ== 粘土3 2219/1.80.5 1.3kN m h m γ==-= 则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先不考虑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 11.2.2基础底面尺寸 先按照中心荷载作用下计算基底面积: 但考虑偏心荷载作用应力分布不均匀,故将计算出的基底面积增大1.2~1.4,取1.2。 选用矩形:a:b=1.5~2.0,即:宽×长=1.6m×2.4m,A=3.84m 2(满足要求)b ≤3m 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必对宽度进行修正。 11.2.3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的抵抗弯矩:22311 1.5 2.5 1.6766W bh m ==??= 作用于基底中心的弯矩轴力分别为: 11.2.4 基础剖面尺寸的确定 采用台阶式独立柱基础 构造要求:一阶台阶宽高比≤1.75,二阶宽高比≤1.0。阶梯形每阶高度益为300~500,当h>900时,采用三阶,阶梯得水平宽度和阶高尺寸均为100mm 的倍数。基底垫层在底板下浇筑一层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为100mm ,两边伸出基础底板为100mm.初步选择基础高度h=600mm,从下至上分350,250两个台阶。h 0=550mm 11.2.5土净反力F l 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