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主轴组件监控系统的设计

加工中心主轴组件监控系统的设计
加工中心主轴组件监控系统的设计

优秀设计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加工中心介绍 (5)

1.1加工中心 (5)

1.1.1加工中心简介 (5)

1.1.2 加工中心的特点和用途 (6)

1.1.3.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 (7)

1.1.4加工中心的主轴部件 (7)

1.1.4.1主轴部件精度 (7)

1.1.4.2 主轴部件结构 (8)

第二章传感器介绍与选择 (12)

2.1.传感器简介 (12)

2.2传感器的选取 (14)

2.2.1.1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4)

2.2.1.2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的型号和技术参数: (15)

2.2.1.7 KMI15-1磁电阻式转速传感器技术参数 (20)

2.2.2加工中心主轴运行轨迹的监测: (20)

2.2.2.1.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0)

2.2.2.2 M307997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参数 (21)

2.2.3对加工中心主轴齿轮轴向移动的监测 (21)

2.2.3.1 KMZ10B传感器介绍 (21)

2.2.3.2 KMZ10B 传感器参数 (21)

第三章信息采集与处理 (22)

3.1 A/D转换器的分类与性能指标 (22)

3.1.1 A/D转换器分类 (22)

3.2 A/D转换器和单片机 (23)

3.2.1 ADC0804转换器: (23)

3.2.2 AT89C51单片机 (25)

3.2.3 AD转换器与AT89C51单片机接口电路图: (26)

3.3 与PC机通信接口 (26)

3.3.1 MAX487芯片介绍 (27)

第四章加工中心主轴组件的监测的实验分析 (28)

4.1 DRVI可重构虚拟仪器实验平台介绍: (28)

4.2加工中心-轴心轨迹测量: (28)

4.3加工中心主轴-磁电传感器转速测量: (30)

总结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设计题目:加工中心主轴组件监控系统的设计

[摘要]:本设计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单片机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设计了一套加工中心主轴组件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实现对主轴运转状态的监控。系统采用模块化思想,组建方式灵活。利用传感器进行转速、位移等数据的采集,用A/D转换器对传感器所采集的电压电流等虚拟信号转换成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使计算机通过具体的波形图像实现对主轴的监控。本论文主要介绍了KMI15-1转速传感器、CDA0804转换器、AT89C51单片机、监控系统原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对数据进行实验分析。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传感器;A/D转换器;AT89C51单片

Machining Center Spindl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Components

(Grade05, Class052,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pt ,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3,Shanxi)

tutor: Huang Cheng Li

Abstract: This design uses a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single-chip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designed a machining center spindle monitoring system components. The system uses a magnetic-electric speed sensors, eddy current displacement sensor to achiev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main axis of the monitor. Modular system of thought, the formation of a flexible manner. The use of speed sensors, displacement, such as data collection, using A / D converter collected on the sensor, such as voltage and current signals into a virtual computer can be identified by digital signal, so that the specific form of computer images, throug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nitoring of the spindle .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KMI15-1 speed sensor, CDA0804 converter, AT89C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system theory, system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system has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operate and so on.

Key words:sensor; A/ D converter; AT89C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前言

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技术经济实力。因此,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都十分重视,从政府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我国对机电一体化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已充分认识到机电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这两大前提。科技进步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社会需求则是其产生的诱因和发展动力。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最重要措施之一。随之,数控机床成为发展的趋势。

数控机床综合了当今世界上许多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计算机及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及伺服驱动、精密检测及传感、网络通信等技术。数控机床即是采用了数控技术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从应用来说,数控机床就是将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操作(如主轴变速、松夹工件、进到与退刀、开车与停车、选择刀具、供给冷却液等)和步骤,以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移量都用数字化的代码来表示,通过控制介质将数字信息送入专用的或通用的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运算,发出各种指令来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或其他执行元件,使机床自动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数控机床与其他自动机床的显著区别在于当加工对象改变时,除了重新装夹工件和更换刀具之外,只需要更换新的控制介质,不需要对机床做任何调整。数控机床制造业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产业,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

数控机床作为新型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很高自动化程度。数控机床的优点如下:

1)生产率高。数控机床能缩短由于换刀、转换速度等所消耗的辅助时间,增加了切削加工时间的比率。采用最佳切削参数和最佳走刀路线,缩短了加工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率。

2)零件的加工精度,产品质量稳定。由于它是按照程序自动加工,不需要人工干预,其加工精度还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校正与补偿,故可以获得比机床本身精度还要高的加工精度和重复精度。

3)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大的灵活性。只需要改变程序,就可以加工不同产品的零件,能够完成很多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者无法完成的复杂型面得加工。

4)可以实现一机多用。有的数控机床如镗铣加工中心,可以替代镗床、铣床和转钻床,工件一次装夹后,几乎能完成箱体类零件的全部加工部位的加工。

5)不需要专用夹具。采用通用夹具就能满足数控加工的要求,节省了专用夹具设计制造和存放的费用。

6)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由于数控机床的优点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近些年来,数控机床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制造业,在国内工业发达的地区已经得到普及,由此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数控车床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高速、高精密化

高速、精密是机床发展永恒的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机电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零件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满足这个复杂多变市场的需求,当前机床正向高速切削、干切削和准干切削方向发展,加工精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电主轴和直线电机的成功应用,陶瓷滚珠轴承、高精度大导程空心内冷和滚珠螺母强冷的低温高速滚珠丝杠副及带滚珠保持器的直线导轨副等机床功能部件的面市,也为机床向高速、精密发展创造了条件。

数控车床采用电主轴,取消了皮带、带轮和齿轮等环节,大大减少了主传动的转动惯量,提高了主轴动态响应速度和工作精度,彻底解决了主轴高速运转时皮带和带轮等传动的振动和噪声问题。采用电主轴结构可使主轴转速达到10000r/min 以上。

直线电机驱动速度高,加减速特性好,有优越的响应特性和跟随精度。用直线电机作伺服驱动,省去了滚珠丝杠这一中间传动环节,消除了传动间隙(包括反向

间隙),运动惯量小,系统刚性好,在高速下能精密定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伺服精度。

直线滚动导轨副,由于其具有各向间隙为零和非常小的滚动摩擦,磨损小,发热可忽略不计,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提高了全程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通过直线电机和直线滚动导轨副的应用,可使机床的快速移动速度由目前的10~20m/mim提高到60~80m/min,甚至高达120m/min。

(2)高可靠性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是数控机床产品质量的一项关键性指标。数控机床能否发挥其高性能、高精度和高效率,并获得良好的效益,关键取决于其可靠性的高低。

(3)数控车床设计CAD化、结构设计模块化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及软件技术的发展,CAD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CAD不仅可以替代人工完成繁琐的绘图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设计方案选择和大件整机的静、动态特性分析、计算、预测及优化设计,可以对整机各工作部件进行动态模拟仿真。在模块化的基础上在设计阶段就可以看出产品的三维几何模型和逼真的色彩。采用CAD,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设计的一次成功率,从而缩短试制周期,降低设计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对机床部件进行模块化设计,不仅能减少重复性劳动,而且可以快速响应市场,缩短产品开发设计周期。

(4)功能复合化

功能复合化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使用于非加工辅助时间减至最少。通过功能的复合化,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提高效率,实现一机多用、一机多能,即一台数控车床既可以实现车削功能,也可以实现铣削加工;或在以铣为主的机床上也可以实现磨削加工。宝鸡机床厂已经研制成功的CX25Y数控车铣复合中心,该机床同时具有X、Z轴以及C轴和Y轴。通过C轴和Y轴,可以实现平面铣削和偏孔、槽的加工。该机床还配置有强动力刀架和副主轴。副主轴采用内藏式电主轴结构,通过数控系统可直接实现主、副主轴转速同步。该机床工件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全部加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5)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和集成化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面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

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等方面的内容,以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年来机床发展的一个热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

数控机床向柔性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是:从点(数控单机、加工中心和数控复合加工机床)、线(FMC、FMS、FTL、FML)向面(工段车间独立制造岛、FA)、体(CIMS、分布式网络集成制造系统)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向注重应用性和经济性方向发展。柔性自动化技术是制造业适应动态市场需求及产品迅速更新的主要手段,是各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先进制造领域的基础技术。其重点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用化为前提,以易于联网和集成为目标,注重加强单元技术的开拓和完善。CNC单机向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柔性方向发展。数控机床及其构成柔性制造系统能方便地与CAD、CAM、CAPP及MTS等联结,向信息集成方向发展。网络系统向开放、集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一章加工中心介绍

1.1加工中心

1.1.1加工中心简介

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简称MC,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使用于加工复杂形状工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加工中心又叫电脑锣。加工中心备有刀库,具有自动换刀功能,对工件一次装夹后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工件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更换刀具,自动对刀、自动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量等,可连续完成钻、镗、铣、铰、攻丝等多种工序。因而大大减少了工件装夹时间,测量和机床调整等辅助工序时间,对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品种更换频繁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传统的机械加工都是用手工操作普通机床作业的,加工时用手摇动机械刀具切削金属,靠眼睛用卡尺等工具测量产品的精度的。现代工业早已使用电脑数字化控制的机床进行作业了,数控机床可以按照技术人员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对任何产品和零部件直接进行加工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数控加工”。数控加工广泛应用在所有机械加工的任何领域,更是模具加工的发展趋势和重要和必要的技术手段。“CNC”是英文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的缩写。什么是数控技术?数控技术,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它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用数控技术实施加工控制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称为数控(NC)机床。数控系统包括: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主轴驱动器及进给装置等部分.数控机床是机、电、液、气、光高度一体化的产品。要实现对机床的控制,需要用几何信息描述刀具和工件间的相对运动以及用工艺信息来描述机床加工必须具备的一些工艺参数。例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主轴正反转、换刀、冷却液的开关等。这些信息按一定的格式形成加工文件(即正常说的数控加工程序)存放在信息载体上(如磁盘、穿孔纸带、磁带等),然后由机床上的数控系统读入(或直接通过数控系统的键盘输入,或通过通信方式输入),通过对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和加工零件.现代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新一代生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的技术基础。现代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向是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多功能、复合化、智能化和开放式结构。主要发展动向是研制开发软、硬件都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智能化全功能通用数控装

置。数控技术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础,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其水平高低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水平. 它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带有刀库并能自动更换刀具,对工件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加工操作的数控机床。在加工中心上加工零件的特点是:被加工零件经过一次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的工序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自动改变机床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及其它辅助功能,连续地对工件各加工面自动地进行钻孔、锪孔、铰孔、镗孔、攻螺纹、铣削等多工序加工。由于加工中心能集中地、自动地完成多种工序,避免了人为的操作误差、减少了工件装夹、测量和机床的调整时间及工件周转、搬运和存放时间,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所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工中心按主轴在空间的位置可分为立式加工中心与卧式加工中心。

1.1.2 加工中心的特点和用途

加工中心(CNC MACHINING CENTER)又称多工序自动换刀数控机床,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在现代机械制造业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功能较全的金属切削加工设备。

加工中心综合了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精密测量技术以及机床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与普通机床相比,他简化了机械结构,加强了数字控制化功能,成为众多数控加工设备的典型。

加工中心集中了金属切削设备的优势,具备多种工艺手段,能实现工件一次装卡后的铣、镗、钻。铰、攻螺纹等总和加工,对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其生产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加工中心对形状较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生产更为实用。而且还节省工装,调换工艺时能体现出相对的柔性。

加工中心控制系统功能较多,机床运动至少用三个运动坐标轴,多的达十几个轴。其控制功能最少要两轴联动控制,以实现刀具运动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多的可进行五轴联动、六轴联动,完成更复杂曲面的加工。加工中心还具有各种辅助机能,如:加工固定循环、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刀具长度自动补偿、刀具破损报警、刀具寿命管理、过载吵程自动保护、丝杠螺距误差补偿、丝杠间隙补偿、故障自动诊断、工件与加工过程图形显示、人机对话、工件在线监测、离线编程等,这些对提高设备的加工效率,保证产品得加工精度和质量等都起到保护作用。

加工中心的突出特征是设置有刀库,刀库中存放着各种刀具或检具,在加工过程中由程序自动选用和更换,这是他与数控铣床、数控镗床的主要区别。

浅析数控铣床的主轴结构设计

浅析数控铣床的主轴结构设计 摘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工业领域发展就十分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自动化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极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其中各种工业生产设备的应用,极大的便利了工业生产活动,数控铣床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常见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高速度,高精度以及高效率等优势,使其在工业领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数控铣床结构中,主轴结构无疑是十分关键的,直接影响着数控铣床的应用,所以本文就针对数控铣床的主轴结构设计进行分析,促进数控铣床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控铣床;主轴;结构设计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领域中,数控铣床作为高速切削技术的主要应用设备,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有效提高了切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工业生产中的产品加工精度,在高速切削的过程中主轴是极为核心的部件,主轴的结构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现代数控铣床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主轴结构的设计,提高主轴的质量,从而促进数控铣床的广泛应用。 1 數控铣床主轴结构特点 主轴是数控铣床结构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带动刀具高速旋转,从而实现高速切削,完成加工任务,而在切削工作中,主轴的作用也就具体表现为切削力的承受和为机床提供驱动力。由于主轴在数控铣床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数控铣床的工作过程中,主轴想要实现高速旋转,保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对自身的结构进行优化,保证自身的可靠性,也就是说,需要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 数控铣床的主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 (1)主轴的中心为空心,在其中会装弹簧等装置来固定和使用铣刀,方便铣刀的使用; (2)在主轴的前端会设置一个7:24比例的锥形空洞,在断面上会设置用于将主轴转矩数据传输给铣刀的主轴转矩检测装置; (3)在主轴的后部会设置用于铣刀放松的液压缸,在日常为铣刀进行保护; (4)主轴的运转主要依靠齿轮进行,用齿轮进行变速传动; 2 数控铣床主轴结构的设计优化 2.1 进行设计控制

(完整版)数控车床主轴设计

绪论 随着市场上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对零件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机床已不能满足要求。数控机床由于众多的优点已成为现代机床发展的主流方向。它的发展代表了一个国家设计、制造的水平,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重视。 现代数控机床是信息集成和系统自动化的基础设备,它集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于一身,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对加工对象的适应强等优点。实现加工机床及生产过程的数控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机械制造竞争的实质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设计中运用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生产实习和实验等实践知识,达到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设计分析比较机床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学习构造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学习查阅有关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提高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获得设计工作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一般机械的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一、设计题目及参数 1.1 题目 本设计的题目是数控车床的主轴组件的设计。它主要由主轴箱,主轴,电动机,主轴脉冲发生器等组成。我主要设计的是主轴部分。 主轴是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位,其结构优劣对加工中心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多加注意。主轴前后的受力不同,故要选用不同的轴承。 1.2参数 床身回转空间400mm 尾架顶尖与主轴端面距离1000mm 主轴卡盘外径Φ200mm 最大加工直径Φ600mm 棒料作业能力50~63mm 主轴前轴承内和110~130mm 最大扭矩480N·m 二、主轴的要求及结构 2.1主轴的要求 2.1.1旋转精度 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转速的条件下,主轴前端工件或刀具部位的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 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主要取决于各主要件,如主轴、轴承、箱体孔的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还决定于主轴转速,支撑的设计和性能,润滑剂及主轴组件的平衡。 通用(包括数控)机床的旋转精度已有标准规定可循。 2.1.2 静刚度 主轴组件的静刚度(简称刚度)反映组件抵抗静态外载荷变形的能力。影响主轴组件弯曲刚度的因素很多,如主轴的尺寸和形状,滚动轴承的型号,数量,配置形式和预紧,前后支撑的距离和主轴前端的悬伸量,传动件的布置方式,主轴组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等。 各类机床主轴组件的刚度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 2.1.3抗振性 主轴组件工作时产生震动会降低工件的表面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缩短主轴轴承寿命,还会产生噪声影响环境。 振动表现为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种形式。

第3章 典型部件设计1-2

第三章典型部件设计 第一节主轴部件设计 第二节支承件设计 第三节导轨设计 第四节机床刀架和自动换刀装置设计 一、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二、主轴部件的传动方式 三、主轴部件结构设计 四、主轴滚动轴承 五、主轴滑动轴承 3.1 主轴部件设计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主轴部件是主运动的执行件,是机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支承并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进行切削,承受切削力和驱动力等载荷,完成表面成形运动。 主轴部件由主轴及其支承轴承、传动件、密封件及定位元件等组成。 主轴部件直接参与切削,其性能影响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因而是决定机床性能和经济性指标的重要因素。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旋转精度: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条件下,在安装工件或刀具的主轴部位的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和轴向窜动值。 旋转精度取决于主轴、轴承、箱体孔等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刚度:指主轴部件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通常以主轴端部产生单位位移弹性变形时,位移方向上所施加的力表示。 ?主轴部件的刚度是综合刚度,它是主轴、轴承等刚度的综合反映。 ?影响机床主轴部件刚度的主要因素有:主轴的尺寸、形状、轴承的类型、数目、配置形式、前后支承的距离和主轴前端的悬伸量,传动件的布置方式,主轴组件的制造和装配质量等。 ?刚度不足,影响机床的加工精 度、传动质量及工作的平稳性。 (3)抗振性:指抵抗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能力。主轴振动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受迫振动,是来自外界的振源,主轴上旋转零件的质量偏心所产生的离心力,传动件速度不均匀所产生的惯性力,以及继续切削所产生的周期性变化的切削力对主轴运动的干扰,使主轴带动工件及刀具一起振动,在加工表面上留下振纹。 另一种是主轴自激振动,是指在没有外界动态干扰力作用时,由于机床-工件-刀具弹性系统振动过程的正反馈作用,在加工过程中,使刀具与工件之间发生的一种周期性的强烈的相对振动,也叫颤振。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机床主轴设计

设计题目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系别机电工程分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班级学号 设计日期

车床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工件最大回转直径D max=300mm, /r 轴最低转速=355min /r 轴最高转速=1800min 电机功率P=3KW,公比Ф=1.26= 二、运动设计,确定结构式 1. 查表得 250 500 1000 265 530 1060 280 560 1120 300 600 1180 315 630 1250 335 670 1320 355 710 1400 375 750 1500 400 800 1600 425 850 1700 450 900 1800

475 950 1900 355,450,560,710,900,1120,1400,1800(共8级) 或者 Z=8 2.结构式、传动组和传动副数的确定 ①传动组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有: 8=4×2 8= 2×4 8 = 2×2×2 第一行方案有时可以省掉一根轴。缺点是有一个传动组内有四个传动副。如果用一个四联滑移齿轮,则会增加轴向尺寸;如果用两个双联滑移齿轮,则操纵机构必须互锁以防止两个滑移齿轮同时啮合。所以一般少用。 第二行的方案根据 “前多后少”的原则。取8 = 2×2×2 的方案。 ②结构式或结构网的各种方案的确定 由①知方案有 a.4212228??= b.4122228??= c.2142228??= d.2412228??= e.1422228??= f.1242228??=

选择原则: I)传动副的极限传动比和传动组的极限变速范围 降速传动中,主动齿轮的最少齿数受到限制m in u ≥41 ; 避免被动齿轮的直径过大升速传动比最大值max u ≤2(斜齿传动max u = 2.5)尽量减少振动和噪声; 各变速组的变速范围m ax R =max u /m in u ≤8-10 之间; 对于进给传动链,由于转速通常较低,零件尺寸也较小,上述限制可放宽些。 8.251 ≤≤进i 。故max 进R 14≤ 在检查传动组的变速范围时,只需检查最后一个扩大组。因为其它传动组的变 速范围都比它小。应为: max ) 1-(p n R R n x n ≤=? II)基本组与扩大组的排列顺序。 原则是选择中间传动轴变速范围最小的方案。 综上所述,方案4212228??= 较好 三、转速图与传动系统图 1.根据已知参数,取 4级电动机Y100L2-4,额定功率3KW ,满载转速1430min /r 本例所选定的结构式共有三个传动组,变速机构共需4轴。加上电动机轴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新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09-11(1)班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设计 接受任务日期2012年2月29日完成任务日期2012年4月9日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单位机械工程系 设 计(论文)内容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具体题目的分析和设计,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巩固和发展所学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设计(论文)要求 1.论文格式要正确。 2.题目要求:设计题目尽可能选择与生产、实验室建设等任务相结合的实际题目,完成一个真实的小型课题或大课题中的一个完整的部分。 3.设计要求学生整个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4.学生在写论文期间至少要和指导老师见面5次以上并且和指导教师随时联系,以便掌握最新论文的书写情况。 论文指导记录 2012年3月1号早上9:30-12:00在教室和XX老师确定题目。2012年3月6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大纲与大纲审核。2012年3月13日早上10:00-12:00在教室确定论文格式。 2012年3月20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一次修改。 2012年3月27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对论文二次修改。 2012年4月6日早上9:30-12:30在教室对论文三次修改。 2012年4月9日早上9:30-12:00在教室老师对论文进行总评。 参考资料[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轴承[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3]李晓沛张琳娜赵凤霞. 简明公差标准应用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 [4]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设计实践指南[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 [5][日]刚野修一(著). 杨晓辉白彦华(译) .机械公式应用手册[M].科学出版社 2004

立式加工中心总体、主轴部件及立柱设计

加工中心总体、主轴部件及立柱设计 摘要 加工中心是一种具有刀库并能自动更换刀具对工件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它是适应省力、省时和节能的时代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品,综合了数控铣床、数控镗床、数控钻床多功能的加工设备。 基于加工中心的迅速发展,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加工中心总体、主轴部件及立柱。加工中心的总体设计主要是通过设计各部件之间的尺寸联系来满足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求。主轴部件是机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是机床的执行件,其功用是支承并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进行切削,承受切削力和驱动力等载荷,从而完成表面成形运动。主轴部件由主轴及其支承和安装在主轴上的传动件、密封件等组成。加工中心立柱主要是对主轴箱起到支承作用,满足主轴Z向运动。根据对立柱的结构、性能及其经济性的要求,采用井字型的内腔结构。 加工中心的设计符合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智能化、系统化与高可靠性等发展趋势。目前,加工中心已成为现代机床发展的主流方向,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中。 关键词: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立柱

DESIGN OF THE OVERALL , SPINDLE ASSEMBLY AND COLUMN OF MACHININING CENTER ABSTRACT Machining center (MC) is a kind of CNC machine with tool magazine. It can perform the multi-processing of workpiece by change cutting tool automatically. It is the high-tech product developed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effort-saving and time-saving, and the multi-function equipment which integrated CNC milling machine with CNC boring and drilling machines. The tasks of graduation design are to design the overall of machine, the spindle assembly and column. The purpose of MC overall design is to establish the dimension relation between components. Spindle assembl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machine. It is the executive pieces, and its function is to support and carry the workpiece or rotary cutting tools, and bear the cutting force. The spindle assembly consists of the spindle and its support, the transmission members, seals and other components mounted on it. The function of MC column is to support the headstock to satisfy the movement of Z-axis.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economy, Column is of the cross-type structure inside. The design of MC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high-speed, high precision, intelligent, and high reliability of CNC machine tools. Currently, MC stands for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machine tool,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machine manufacturing. KEYWORDS: machining center, spindle, bearing, column

数控机床主轴箱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 (2) 1.2主轴箱的概述 (2) 第2章主传动的设计 (2) 2.1驱动源的选择 (2) 2.2转速图的拟定 (2) 2.3传动轴的估算 (4) 2.4齿轮模数的估算 (3) 2.5V带的选择 (4) 第3章主轴箱展开图的设计 (7) 3.1各零件结构尺寸的设计 (7) 3.1.1 设计内容和步骤 (7) 3.1.2有关零件结构和尺寸的设计 (7) 3.1.3各轴结构的设计 (9) 3.1.4主轴组件的刚度和刚度损失的计算 (10) 3.1.5轴承的校核 (13) 3.2装配图的设计的概述 (13)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概述 1-1设计目的 数控机床的课程设计,是在数控机床设计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结构设计,使我们在拟定进给传动及变速等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CAD制图、设计计算、编写技术文件、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培养我们初步的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 主轴箱的概述 主轴箱为数控机床的主要传动系统它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和主轴部件它与普通车床的主轴箱比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两极或三级齿轮变速系统,它主要是用以扩大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范围,以满足一定恒功率、和转速的问题。 第二章2主传动设计 2-1驱动源的选择 机床上常用的无级变速机构是直流或交流调速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从额定转速nd向上至最高转速nmax是调节磁场电流的方法来调速的,属于恒功率,从额定转速nd向下至最低转速nmin时调节电枢电压的方法来调速的属于恒转矩;交流调速电动机是靠调节供电频率的方法调速。由于交流调速电动机的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态响应快,没有电刷,能达到的最高转速比同功率的直流调速电动机高,磨损和故障也少,所以在中小功率领域,交流调速电动机占有较大的优势,鉴于此,本设计选用交流调速电动机。 根据主轴要求的最高转速4000r/min,最大切削功率5kw,选择北京数控设备厂的BESK-8型交流主轴电动机,最高转速是4500r/min。 2-2 转速图的拟定 根据交流主轴电动机的最高转速和基本转速可以求得交流主轴电动机的恒功率转速范围Rdp=nmax/nd=3 而主轴要求的恒功率转速范围Rnp=3,远大于交流主轴电动机所能提供的恒功率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三章习题答案(关慧贞)..

第三章典型部件设计 1.主轴部件应满足那些基本要求? 答: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有旋转精度、刚度、抗振性、温升热变形和精度保持性等。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指装配后,在无载荷、低速转动条件下,在安装工件或刀具的主轴部位的径向和轴向跳动。旋转精度取决于主轴、轴承、箱体孔等的制造、装配和调整精度。主轴部件的刚度是指其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通常以主轴前端产生单位位移的弹性变形时,在位移方向上所施加的作用力来定义,主轴部件的刚度是综合刚度,它是主轴、轴承等刚度的综合反映。主轴部件的抗振性是指抵抗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的能力。主轴部件的振动会直接影响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刀具的使用寿命,产生噪声。主轴部件的精度保持性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必须提高其耐磨性。 2.主轴轴向定位方式有那几种?各有什麽特点?适用场合 答:(1)前端配置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都分布在前支撑处;特点:在前支撑处轴承较多,发热大,升温高;但主轴承受热后向后伸,不影响轴向精度;适用场合:用于轴向精度和刚度要求较高的高精度机床或数控机床。 (2)后端配置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都布置在后支撑处;特点:发热小、温度低,主轴受热后向前伸长,影响轴向精度;适用范围:用于普通精度机床、立铣、多刀车床。 (3)两端配置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分别布置在前后两个支撑处;特点:这类配置方案当主轴受热伸长后,影响轴承的轴向间隙,为避免松动,可用弹簧消除间隙和补偿热膨胀;适用范围:用于短主轴,如组合机床。 (4)中间配置两个方向的推力轴承配置在前支撑后侧;特点:此方案可减少主轴的悬伸量,使主轴热膨胀后向后伸长,但前支撑结构复杂,温升可能较高。3.试述主轴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 答:主轴静压轴承一般都是使用液体静压轴承,液体静压轴承系统由一套专用供油系统、节流器和轴承三部分组成。静压轴承由供油系统供给一定压力油,输进轴和轴承间隙中,利用油的静压压力支撑载荷、轴颈始终浮在压力油中。所以,轴承油膜压强与主轴转速无关,承载能力不随转速而变化。静压轴承与动压轴承相比有如下优点:承载能力高;旋转精度高;油膜有均化误差的作用,可提高加工精度;抗振性好;运转平稳;既能在极低转速下工作,也能在极高转速下工作;摩擦小,轴承寿命长。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目录 1. 绪论 (2) 2. 数控机床主轴总体设计 (3) 2.1数控机床的加工原理 (3) 2.2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 (3) 2.2.1机床主传动功率 (3) 2.2.2 主传动的调速围 (4) 2.2.3主传动系统设计要求 (4) 2.2.4 主传动系统电机选择 (6) 2.2.5 主传动分级变速设计 (6) 3. 主轴设计 (8) 3.1 主轴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 (8) 3.2 主轴尺寸确定 (8) 3.2.1 主轴前后颈及孔尺寸确定 (8) 3.2.2 主轴部件支承结构选择 (8) 3.3主轴组件设计 (9) 3.3.1主轴组件的性能要求 (9) 3.3.2 主轴轴承的选择……………………………………………………… 10 3.3.3 主轴轴承的预紧及润滑……………………………………………… 11 3.3.4 主轴上齿轮参数确定及键的选择…………………………………… 12 3.3.5 主轴部件结构图……………………………………………………… 13 4. 主轴验算 (14) 4.1 确定弯曲变形的验算条件 (14) 4.1.1刚度标准 (14) 4.1.2主轴的载荷 (15) 4.2三支承主轴刚度验算………………………………………………………

17 5. 设计总结 (19) 6.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在现代制造技术中,数控机床已经用它所显示的效益和巨大潜力,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展现代数控机床是当前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数控机床主轴及其部件作为数控机床主要部件的一部分,在数控机床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轴系统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数控加工产品的精度,因此在数控机床设计中当十分注意主轴及其部件的设计。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和主轴组件设计,学习和了解数控机床主轴设计的基本思路,理解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的传动原理,以及主轴组件选用和数控主轴结构的构成。并熟悉数控机床主轴设计相关计算,了解数控机床设计中的一些验算公式,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强度或者刚度验算。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应当达到熟悉数控机床主轴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熟练掌握主轴系统设计流程,绘制主轴系统结构装配图和部分零件图,了解设计过程中的必要计算及一些经验公式的运用,初步具备数控机床主轴设计能力。

数控车床主轴箱设计

数控车床主轴箱设计 一、设计题目 Φ400 毫米数控车床主轴箱设计。主轴最高转速4000r/min ,最低转速30r/min ,计算转速150r/min ,最大切削功率5.5kw 。采用交流调频主轴电机,其额定转速1500r/min ,最高转速4500r/min 。 二、主轴箱的结构及作用 主轴箱是机床的重要的部件,是用于布置机床工作主轴及其传动零件和相应的附加机构的。 主轴箱采用多级齿轮传动,通过一定的传动系统,经主轴箱内各个位置上的传动齿轮和传动轴,最后把运动传到主轴上,使主轴获得规定的转速和方向。 主轴箱为数控机床的主要传动系统它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和主轴部件它与普通车床的主轴箱比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两极或三级齿轮变速系统,它主要是用以扩大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范围,以满足一定恒功率、和转速的问题。 三、主传动系设计 机床主传动系因机床的类型,性能,规格尺寸等基本因素的不同,应满足的要求也不一样。再设计时结合具体机床进行具体分析,一般应满足下属基本要求: 1)满足机床使用性能要求。首先应满足机床的运动性能能,如机床的主轴有足够的转速范围和转速级数。传动系设计合理,操纵方便灵活、迅速、安全可靠等。 2)满足机床传递动力要求。主电动机和传动机构能提供和传递足够的功率和转矩,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3)满足机床工作性能要求。主传动中所有零部件要有足够的刚度、精度、和抗振性,热变形特性稳定。 4)满足产品设计经济性的要求。传动链尽可能简短,零件数目要少,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5)调整维修方便,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和装配。防护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四、主传动系传动方式 由题目知,我们设计的主轴箱传动方式为交流电动机驱动、机械传动装置的无级变速传动。再者,本题目中对精度要求一般,因此选用集中传动方式。另外主轴箱结构设计只需达到结构紧凑,便于集中操作,安装调整方便即可。 五、电动机的选择 按驱动主传动的电动机类型可分为交流电动机驱动和直流电动机驱动。交流电动机驱动中又可分单速交流电动机或调速交流电动机驱动。调速交流电动机又有多速交流电动机和无级调速交流电动机驱动。无级调速交流电动机通常采用变频调速的原理。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交流调频主轴电机,其额定转速1500r/min ,最高转速4500r/min 。选用FANUC-S 系列8s 型交流主轴电动机。 六、 计算过程 主轴最高转速4000r/min ,最低转速30r/min ,计算转速150r/min ,最大切削功率5.5kw ; 交流调频主轴电机,其额定转速1500r/min ,最高转速4500r/min ; 主轴要求的恒功率调速范围max 400026.7150 nN i n R n === 电动机的调速范围450031500dN R == 在设计数控机床主传动时,必须要考虑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功率特性匹配问题。由于主轴要求的恒功率变速范围远大于电动机恒功率变速范围,所以在电动机与主轴之间串联一个分级变速箱,以扩大其功率变速范围,满足低速大功率切削时对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的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选择交流电动机的型号为: 若取3f dN R ?==,则可得到变速箱的变速级数 99 .2lg /lg ==f nN R Z ψ 所以,Z 可近似取为3,此处我们分别对Z=2、3、4三种情况进行研究,比较。 1) Z=3 根据f nN R Z ψlg /lg =可以得出99.2=f ψ,查表2-5取f ψ的标准值为3.0,dN f R =ψ,即主传动系功率特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16CA6150数控车床主轴箱及传动系统系统的设计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指导老师 课题名称CA6150车床主轴箱设计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数控班

目录 1、概述 2、主运动的方案选择与主运动的设计 3、确定齿轮齿数 4、选择电动机 5、皮带轮的设计计算 6、传动装置的运动和运动参数的计算 7、主轴调速系统的选择计算 8、主轴刚度的校核 一、概述 主传动系统是用来实现机床主运动的传动系统,它应具有一定的转速(速度)和一定的变速范围,以便采用不同材料的

刀具,加工不同的材料,不同尺寸,不同要求的工件,并能方便的实现运动的开停,变速,换向和制动等。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传动系统和主轴部件,它与普通机床的主传动系统相比在结构上比较简单,这是因为变速功能全部或大部分由主轴电动机的无级调速来承担,剩去了复杂的齿轮变速机构,有些只有二级或三级齿轮变速系统用以扩大电动机无级调速的范围。 1.1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特点 与普通机床比较,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具有下列特点。 4转速高、功率大。它能使数控机床进行大功率切削和高速切削,实现高效率加工。 5变速范围宽。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有较宽的调速范围,一般Ra>100,以保证加工时能选用合理的切 削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表面 质量。 6主轴变速迅速可靠,数控机床的变速是按照控制指令自动进行的,因此变速机构必须适应自动操作的 要求。由于直流和交流主轴电动机的调速系统日趋 完善,所以不仅能够方便地实现宽范围无级变速, 而且减少了中间传递环节,提高了变速控制的可靠 性。 7主轴组件的耐磨性高,使传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保持性。凡有机械摩擦的部位,如轴承、锥孔等都 有足够的硬度,轴承处还有良好的润滑。 1.2 主传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①主轴具有一定的转速和足够的转速范围、转速级数, 能够实现运动的开停、变速、换向和制动,以满足 机床的运动要求。 ②主电机具有足够的功率,全部机构和元件具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机床的动力要求。 ③主传动的有关结构,特别是主轴组件要有足够高的

组合机床及其主轴箱设计

摘要 组合机床,是由大量的通用部件和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工序集中的高效率机床。其特点有:结构紧凑、工作质量可靠、设计和制造周期短、投资少、经济效果好、生产率高等。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铣削组合机床及主轴组件。首先针对所要加工的零件入手,对机床进行总体方案设计,进而确定机床的总体布局,随后,对主轴组件进行设计。在设计主轴组件时,以主轴为线索,在满足刚度、精度等要求下,完成其它(如轴承、轴向调节机构、锁紧机构等)所有零件的设计。 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遵循如下原则: 1)保证零件图样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 2)必须能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 3)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工艺成本最低,低耗节能。4)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维护环境卫生。 本产品是按用户要求而设计的,用户讨论合格后,投入生产,希望指导、鉴定。 关键词:组合机床,主轴组件,主轴,轴承,轴向调节机构

Abstract Modular Machine, by the large number of common parts and a small number of specialized components of the process focused efficient machine. Its features include compact, reliable quality,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ycle shorter, less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effects, and higher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is the subject of combined milling machine spindle components. First of all, for the processing of parts to start with a general program of machine design, machine tool and then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the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mponents. Components in the design of the spindle to spindle for clues, to meet the stiffness and precision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other (such as bearings, axial adjustment agencies, locking, etc.) the design of all parts. Design mechanical processing order to follow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1) To ensure that all parts drawings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 Program must be able to meet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3) To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ion program,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of cost, low energy. 4) Minimiz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protec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This product is based on user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the user discussion after passing the production, hope the guide, identified. Keywords:Modular Machine, spindle components, spindle, bearings, axial adjustment

数控机床主轴部件结构

数控机床主轴部件结构 主轴部件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其运转精确度、耐磨性能、防震性能、机械强度等都会影响到工件加工的质量,再加上操作过程中还会有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工件加工的质量就更难得到保证。所以要从可控的方面着手,将一切可控因素都调整到位,比如数控机床的主轴结构设计以及主轴结构的日常维护等。 目前所使用的数控机床类型主要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以及工件加工中心。 1.数控车床主轴部件结构特点 (1)主轴的主体结构是一个空心阶梯轴。 (2)主轴的前面部分主要由法兰盘和专门的卡盘结构组成。 (3)主轴的后面部分放置回转油缸。 (4)主轴空心部分用于设置油缸的活塞杆。 (5)车床的传动装置主要有齿轮传动、传送带传送以及齿轮-传送带组合传动等方式。 (6)驱动器主要作用是连接电动机,驱动数控车床的运转。 (7)光电脉冲编码器,用于测量主轴的转动速度,并

及时反馈信息至数控系统。 (8)回转油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液压来控制卡盘装置与法兰盘的结合与分离。 2.数控铣床主轴部件结构特点 (1)同数控车床一样,主轴的中心是空心的。 (2)主轴的前面部分是一个比例为7:24的锥型孔洞,并且在端面上设有一对专门的主轴转矩检测装置将主轴转矩数据传输给铣刀。 (3)主轴的后面部分设有液压缸装置用于放松铣刀。 (4)主轴中间的空心部分用于弹簧的安装、以及铣刀固定刀爪的安装等。 (5)主轴的传动装置主要是齿轮传动,而且是变速传动。 (6)电气结构与数控车床相似,驱动器用于连接电动机,驱动数控铣床的运转;光电脉冲编码器,用于测量主轴的转动速度,并及时反馈信息至数控系统;液压缸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液压来控制回路。 3.工件加工中心主轴部件结构特点 工件加工中心主轴部件的大致结构与数控铣床相类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工件加工中心自带刀库和自动换刀的装置,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在控制结构上与数控铣刀会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抛光机主轴传动系统与主轴部件设计

抛光机主轴传动系统及主轴部件设计 目录 1引言1 1.1抛光机-机械概述3 1.2课题的来源及意义3 1.3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3 1.4设计方案的确定4 1.4.1总体方案设计要求4 1.4.2设计参数5 1.4.3总体方案的确定5 1.4.4机床传动方案简图5 2摆轴调节部件的设计6 2.1概述6 2.2磨削力的计算8 2.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8 F8 2.3.1计算进给牵引力 m 2.3.2计算最大动载荷C9 2.3.4刚度验算11 3主轴的设计与校核14 3.1选择主轴的材料确定许用应力14 3.2轴的结构设计14 3.3按弯矩合成强度校核轴的强度18 3.4按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轴的强度19 4减速器与步进电机的选择21 4.1减速器的选择21 5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23 6键联接的选择和强度校核24 7润滑与密封及紧固件的选用25 7.1润滑与密封25 致谢26

附 录 常用量的名称﹑单位﹑符号及换算关系 W 3600(/180)π''=2)C 2m h C m h C 注:⑴ 暂时用于对废除单位的换算。 ⑵ 压力﹑压强的单位均为单位面积上的力,本书均使用压力。 ⑶“相对密度”定义为“在所规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单位为3 /kg m )与参考物质的密度之比”。它是无量纲的量。在未指明参考物质时均指4C 的蒸馏水而言。

1引言 1.1抛光机-机械概述 抛光机操作的关键是要设法得到最大的抛光速率,以便尽快除去磨光时产生的损伤层。同时也要使抛光损伤层不会影响最终观察到的组织,即不会造成假组织。前者要求使用较粗的磨料,以保证有较大的抛光速率来去除磨光的损伤层,但抛光损伤层也较深;后者要求使用最细的材料,使抛光损伤层较浅,但抛光速率低。 1.2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主轴传动系统及主轴部件作为高速磨削机床中最关键的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台磨削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因此各工业国家都十分关注主轴传动系统及主轴部件的设计,纷纷投入巨资,装备精良的加工和测试设备,建立恒温、洁净的装配环境,形成了不少专业生产基地。我国目前还尚未形成批量模块化,其主轴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国外尚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加快我国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速数控磨床产品的更新换代,今天研究和设计磨床的主轴传动系统及主轴部件则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1.3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精度要求迅速提高,传统的普通机床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而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一机多用,可以完成复杂型面加工的特点,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数控系统中,数控装置的基本功能几乎全由软件来实现,硬件几乎能通用,从而使其更具加工柔性,功能更加强大。 抛光机亦称研磨机,其工作原理是电机带动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上的海绵、羊毛和抛光剂共同作用,与待抛表面保持摩擦,进而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划痕的目的。我国目前仍以手工研磨抛光为主,该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适应性比较强,主要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技艺水平,不仅效率低,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周期长,工人作业环境差。特别是模具表面的精加

机床主轴箱设计12级转速

1. 机床主要技术参数: (1) 尺寸参数: 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 400mm 刀架上的最大回转直径: 200mm 主轴通孔直径: 40mm 主轴前锥孔: 莫式6号 最大加工工件长度: 1000mm (2) 运动参数: 根据工况,确定主轴最高转速有采用YT15硬质合金刀车削碳钢工件获得,主轴最低转速有采用W 16Cr 4V 高速钢刀车削铸铁件获得。 n max = min 1000max d v π= 23.8r/min n min = max min 1000d v π =1214r/min 根据标准数列数值表,选择机床的最高转速为1180r/min ,最低转速为26.5/min 公比?取1.41,转速级数Z=12。 (3) 动力参数: 电动机功率4KW 选用Y112M-4型电动机 2. 确定结构方案: (1) 主轴传动系统采用V 带、齿轮传动; (2) 传动形式采用集中式传动; (3) 主轴换向制动采用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和带式制动器; (4) 变速系统采用多联滑移齿轮变速。 3. 主传动系统运动设计: (1) 拟订结构式: 1) 确定变速组传动副数目: 实现12级主轴转速变化的传动系统可以写成多种传动副组合: A .12=3*4 B. 12=4*3 C 。12=3*2*2 D .12=2*3*2 E 。12=2*2*3 方案A 、B 可节省一根传动轴。但是,其中一个传动组内有四个变速传动副,增大了该轴的轴向尺寸。这种方案不宜采用。 根据传动副数目分配应“前多后少”的原则,方案C 是可取的。但是,由

于主轴换向采用双向离合器结构,致使Ⅰ轴尺寸加大,此方案也不宜采用,而应选用方案D 2)确定变速组扩大顺序: 12=2*3*2的传动副组合,其传动组的扩大顺序又可以有以下6种形式:A.12=21*32*26B。12=21*34*22 C.12 =23*31*26D。12=26*31*23 E.22*34*21F。12=26*32*21 根据级比指数非陪要“前疏后密”的原则,应选用第一种方案。然而,对于所设计的机构,将会出现两个问题: ①第一变速组采用降速传动(图1a)时,由于摩擦离合器径向结构尺寸限制, 使得Ⅰ轴上的齿轮直径不能太小,Ⅱ轴上的齿轮则会成倍增大。这样,不仅使Ⅰ-Ⅱ轴间中心距加大,而且Ⅱ-Ⅲ轴间的中心距也会加大,从而使整个传动系统结构尺寸增大。这种传动不宜采用。 ②如果第一变速组采用升速传动(图1b),则Ⅰ轴至主轴间的降速传动只能由 后两个变速组承担。为了避免出现降速比小于允许的极限值,常常需要增加一个定比降速传动组,使系统结构复杂。这种传动也不是理想的。 如果采用方案C,即12 =23*31*26,则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见图1c)。其结构网如图2所示。

机床主轴传动的设计过程

机床主传动的设计过程: 第一,分析所有设计机床的需要什么样的成型运动,以及分析其主运动的形式,进给运动的形式。 第二,根据的运动形式画出其最为合理的传动原理图。 第三,根据所加工的工件的材质范围,以及工件的加工精度,根据切削用量手册,确定其主轴的转速(或者直线速度)范围,并求出其输出的最大功率。第四,根据你要设计的机床类型和输出要求,初选电机系列。 第五,根据所选的电机系列和主运动的速度范围,初步确定传动系统图。并估算出电机所有提供的最大功率,然后查所选电机系列的使用参数,选出需要 的电机。 第六,根据所要的电机,以及机床的输出范围,确定传动系统图。 第七,根据确定的传动系统图,初步设计计算传动件(主要是齿轮和轴):1)首先估算齿轮的最小模数,传动轴的最小直径; 2)然后根据上述的计算,合理布置传动件的位置和确定各传动件的基本参数。 3)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基本参数校核各传动件; 4)然后初选其支撑件,并校核其刚度; 5)确定润滑类型,并大致设计器润滑方案; 6)选择密封件以及连接件; 机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选择电机功率时,应根据机床的计算转速来选择电机的功率;(计算转速是机床恒功率输出时的最小转速。 第二,机床所有传动件的设计是按刚度原则设计的;(因为机床的精度要求很高,所以对零件的刚度很高的要求,总之,机床传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变形,变形会对机床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在机床设计中,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范围为0.25—2,在齿轮传动设计中,尽可能的选择降速传动,因为升速传动会产生噪音和振动,所以了为了防止产生过大的噪音和振动,其传动比必须小于2,但是传动比太小会是主轴箱的尺寸增大,所以传动比需大于0.25;但是在最后一级传动时,即一般传动轴到主轴传动时,其传动比可以适当的减小,因为主轴直径一般相对较大,小的传动比不会引起尺寸的增加。 第四,在设计铣床时,由于铣削加工是断续加工,为了防止断续切削时产生振动,往往在主轴的接近轴头的大齿轮上加配重盘,以增加主轴旋转的惯性,减 小振动。 第五,在精密机床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把原动件、传动件,与加工部分分开,可以减少原动件和传动件的振动,以增加机床的加工精度。、 第六,在设计传动链时,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误差复映规律,应尽可能使最后一级的传动比小,这样可以减少传动件和原动件的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第七,主轴上的支撑件均采用过定位,以增加主轴的精度,进而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 第八,主轴的设计时,是根据输出功率,用类比法,按照经验初步确定其轴颈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