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1任意角的概念(1)教案

最新5.1任意角的概念(1)教案
最新5.1任意角的概念(1)教案

5.1课题:任意角的度量(1)教案

教学目的:1、初步懂得用运动的观点观察角的形成过程,知道存在0°到360°间的角。

2、理解任意角和象限角的概念,会判断一个角所在象限。

3、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一般形式和集合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回顾角的定义:

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二、角的范围是:

0°到360°

(二)、新课

一、我们在观看高台跳水时,会听到解说员说:刚才一个动作是向前翻腾两周半。那么

这个运动员旋转了多少度?如果向后翻腾两周半呢?

答:转一周是360°,转两周是720°半周呢?180°。即共旋转了900°。

为区分向前向后翻腾,我们可以用正负角表示。若向前翻腾两周半为+900°,则向后翻腾两周半为-900°。

看来角不仅限于0°到360°。初中学的角的概念有局限性。有必要对角从新定义。

二、角的有关概念:

1、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2、角的名称:

3、角的分类:

(1)正角:射线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2)负角:射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3)零角:射线没有旋转(始边与终边重合)形成的角。

4、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5、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顶点 A O

三、象限角的概念:

1、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

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2、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四、典型例题(3个,基础的或中等难度)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终边O 1B 的角在第一象限;

终边O 2B 的角在第四象限;

终边O 3B 的角在第三象限。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60°;⑵120°;⑶240°;⑷300°;⑸420°;⑹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

角。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⑴写出与-184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M ;

⑵把-1840°角写成k ·360°+ α (0°≤α < 360°)的形式;

⑶若角α∈M ,且α∈[-360°,360°],求角α.

解:⑴ M ={α | α = k ·360°-1840°,k ∈Z}.

⑵ -1840°=-6×360°+320°.

⑶∵α∈M ,且-360°≤α≤360°,

∴-360°≤k ·360°-1840°≤360°.

∴1840°≤k ·360°≤2200°,9

55937≤≤k ∵k ∈Z ,∴k =5,6故α =-40°或α =320°。

五、课堂练习(2个,基础的或中等难度)

1、分针经过2小时40分钟所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度,这个角是_______象限角。

2、与95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第________象限角,其中最小正角是_________,最大负角是__________。

六、拓展探究(2个)

1、已知f(x)=???≥?--

0(30)1()0(902x x f x x ,α=f(34),试判断α是第几象限角。

2、圆周上有一点(初始位置在x 轴正半轴上)依逆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点P 每分钟转过θ角(0°<θ≤180°),2分钟到达第三象限,15分钟回到原来的位置,试问角θ是多少度?

答案:五:1、-840°,第三象限;

2、{α|α=k ?360°+950°,k ∈Z },第三象限,230°,-130°。

六:1、α= f(34)=f(3

1)-30°= f(32-)-60°=90°×2)32(--60°=-20° ∴α是第四象限角。

2、由2分钟到第三象限知360°k+90°<2θ<360°k+270°,再由题中θ的

范围,得出90°<θ<135°,15分钟回到原来位置。

15θ=360°n ?θ=24°n (n ∈Z ),

于是n=4或n=5,θ角大小为96°或120°。

(三)、小结

1、角的定义;

2、角的分类:

3、象限角;

4、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四)、作业

课外作业:(6+2填空,3+1选择,3+1解答,其中+后面的题目可以难些用“*”注明)

一、填空题

1、1200°的角属于第________象限。

2、写出与-30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

3、角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则-α的终边在第_________象限。

4、终边在y 轴负半轴上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

5*、α为正角,β为负角,α、β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则α-β=__________。

6、S 是与-716°46ˊ角的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则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一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交界职业高中杜银霞 课题:角的概念推广(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2. 掌握所有与a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a角)的表示方法。 3?从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从而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设计理念: 本节主要介绍推广角的概念,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教学方法可以选为讨论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具体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作答,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给以表示,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回忆: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 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角的范围是O°WaW 360°,但其仅从图形的形状来定义角,弊端在于狭隘” 2. 生活中很多实例会不在范围0°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英语教案(全)

Lesson 1 Excuse me! 对不起! Lesson 2 Is this your…这是你的……吗?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主系表结构的陈述、一般疑问式 2.初步掌握询问“是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主系表结构 2.一般疑问句 3.代词小引 三、教学难点 1.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区分运用 2.主系表结构及其一般疑问句 四、教学标准 1.识别并简单运用主系表结构 2.掌握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回答 五、教学内容 1.语法点: 1)代词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 2)Be 动词 3)一般疑问句 4)主系表结构this为主语,名词做表语 5)一般疑问句以及它的肯定回答

2.语言点: 1)打扰他人 2)表达谢意 3.语音:初步知识,字母、音标介绍六、扩展练习 1.打扰他人的表达 2.表达谢意

Lesson 3 Sorry, sir. 对不起,先生。Lesson 4 Is this your…这是你的……吗?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并运用主系表结构的陈述、一般疑问式 2.掌握询问“是否”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主系表结构 2.一般疑问句 3.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三、教学难点 1.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区分运用 2.主系表结构及其一般疑问句 四、教学标准 1.识别并简单运用主系表结构 2.掌握一般疑问句及否定回答 五、教学内容 1.语法点: 1)否定陈述句 2)Be动词的否定形式 3)代词的功能 4)一般疑问句及否回答 5)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2.语言点:

1)询问“是否” 2)表达歉意 3.语音:字母、音标介绍 六、扩展练习 1.询问“是否” 2.向别人道歉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级A教案(家长)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 Unit 1 hello ! 一、本单元应掌握的知识 1、能听懂、会说、认读单词hi, hello , fish,cat ,dog,ball,apple,egg. 2、能用hi, hello打招呼并且能简单地用yes ,no简单地回答问题 3、能区分a / an的区别 二、课堂练习 1、中英互译 你好()fish ( ) 鸡蛋()ball ( )Apple ( ) 猫()dog ( ) 2、用a / an 填空 ()apple ()fish ( ) cat ( ) ball( ) egg ( ) dog 三、课后作业 1、大声朗读生词并记忆 2、练习打招呼的对话以及用本单元学过的单词与句型与搭档互换角色相互 问答

Unit 2 Yummy 一、本单元应掌握的知识 1、了解一些口语及俚语:yummy, yuk , help ,stop . 2、掌握重点词汇:girl,hat ,insect ,jelly ,kite ,green, red. 二、课堂练习 1、选择题 ()jelly A a B an ( ) hat A a B an ()insect A a B an 2、圈字母组成单词 ①g j l g g i l l j g r g j g l (以g开头的单词) ②h b d h h d d a h h d d h t (以h开头的单词) ③j I e j t j j t l j t l I y (以j开头的单词) 2、读一读 ①Girl hat insect . Girl hat insect . Jelly kite . Jelly kite . Girl hat insect . ②red cat , green hat . Red cat , gren hat . 三课后作业 1、自制生词卡片,看谁的卡片做的最好 2、把自己做的卡片展示给爸爸妈妈看并且要一一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解释.

(完整版)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2 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必要性,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根据角的旋转方向,能判断正角、负角和零角; 2.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 3.通过观察、联想得出相应的数学规律的学习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初步理解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2.初步学会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 六环节分层导学法 【课前准备】 (学案导学)教师编印导学案,提前两天下发,指导学生完成并检查. 学生预习教材P6-8相关内容,完成优化设计基础知识梳理部分和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形成对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初步认识;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完成优化设计典型例题领悟部分和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至少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线.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解决个别同学存在的困惑,共同梳理出自己小组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得到及时解决。 (检查反馈)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书写不够规范,角的单位“°”容易漏写; 2)思维不够严谨,审题不仔细,做题往往不注意条件; 3)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掌握不熟练; 4)概念辨析缺乏方法. 完成较好的学生有:白焕焕、杨宇、杨强、何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角的概念”,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 (1)初中学过的角是如何定义的,角的范围又是怎样的? (2)跳水运动员在空中身体的旋转周数如何用角度来表示? (3)汽车在前进和后退中,车轮转动的角度如何表示才合理? (4)工人师傅在拧紧或拧松螺丝时,扳手转动的角度如何表示比较合适?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正角、负角和任意角的有关概念.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遇到大于360°的角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的概念的必要性. 之后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即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将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 【板书】角的概念的推广 二、展示评价 学生以组推荐代表展示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回答问题:本节课中学习了哪些新概念,这些概念分别是如何定义的?其他同学补充完善,不同组别之间展开交流点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板书,并点拨、激励、评价. 展示形式:实物投影展示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口头表述回答教师所提问题. 三、导引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象限角的判定与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讨论任意角,理解象限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 探究1:判断角所在象限 例1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80°;(2)-760°;(3)932°; 归纳小结:判断角α所在象限的方法:先在0°~360°之间,找出与所求角终边相同的角β,因为α与β终边相同,因此只需判断角β所在象限,即为角α所在象限. 跟踪训练1:象限角的概念: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______;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_________ ________ _;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可表示为;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优秀奖作品: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方案

5.1.1 角的概念的推广(2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特点以及中职生的认知水平,以高教版《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第一节“角的概念的推广”为教学内容,在经过前期分析(包括教材、学习任务、学习者)的基础上,编写本教学设计. 在课堂引入及整个过程设计中,主要采用了“情境引入、已有概念探测、引发认知冲突、建构概念和构图总结”的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主要分成三部分:任意角、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对于“任意角”部分,具体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出研究“角”的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关于角的思维导图,以反映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已有概念;进而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出推广角的必要性,通过小组讨论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通过对个人概念图的观察分析及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已有概念,并以圆心角的概念作为教学的“先行组织者”,以时钟分针的旋转为教学起点,配以实物操作,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他们对已有概念的不满;教师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引出任意角的概念,进而顺利建构任意角的概念. 对于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设计的思路是:通过为已经完成的练习进行反思,引出学习任务;让学生讨论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以适当提示,提出概念;师生共同对例题进行探讨,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完成概念建构. 最后,师生共同绘制“任意角”的概念图,完成概念建构. 【教材分析】 第五章研究的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它领域都有重要作用.第五章安排在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后面,是以函数的视角重新审视初中课程中解直角三角形中的涉及到的三角函数.圆周运动是周期运动的典型,项武义先生对此曾经指出“正弦、余弦函数是一对起源于圆周运动”.在对圆周运动的分析过程中,圆心角自然成为研究的变量,因此,在研究三角函数前有必要先将角的概念进行推广,并引入弧度制. 本节是第五章的第一小节,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角的概念的推广、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是对小学和初中学习过的“角”的概念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和体验周期现象的绝佳题材.为了便于在同一参考系下讨论三角函数,引入了象限角;对终边相同的角的讨论则为以后证明恒等式、化简和运用诱导公式等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角的概念的推广,知道正角、负角和零角; ②.会判断一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③.会用集合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推广角的概念,增强运用数学的视角观察和刻画客观事物的能力; ②.通过判断一个角是第几象限角,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③.通过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提高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经历从分析生活实例到建立概念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②.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数 学信念. 【教学重点】 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学难点】 任意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级AUnit11教案

Unit 11 Flora is tall ●重点词汇: tall short big little fat thin ●新课标词汇: tall short big little fat thin ●课文重点: 1)、 he is/she is的用法 eg. He is tall./She isn’t tall 2)、口语表达: Here you are!Thank you! ●重点语法: He’s=he is she’s=she is He isn’t=he is not she isn’t=she is not 教案:一周一次课 Period 1 Step1 :Greeting (2m) Step2: Grouping(3m) Step3: warm up (7min)、 Call number Step4: Review (8min) 复习上个单元所学的数字单词以及重点语法对话 Step5:Presentation (20min) 请两个同学上来,让小朋友们根据他们的身高和体型来形容他们的外貌,由此引出今日需要学习的重点单词 Step6:Practice Tall Drill:touch and say I do you say 复习字母t的发音,掌握单词的发音,意思以及记忆 Short Drill:jump and say 复习字母sh的发音,掌握单词的发音,意思以及记忆 big : Drill:paper scissor stone 掌握字母b的发音,掌握单词的发音,意思以及记忆 little Drill:call number 掌握字母l的发音,掌握单词的发音,意思以及记忆 Fat Drill:high&low voice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角的概念的推广

31 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是把学生学习的角从不大于周角的非负角扩充到任意角,使角有正角、负角和零角.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在这节课中,重点是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等概念,难点是把终边相同的角用集合和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理解任意角的概念,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通过数形结合来认识角的几何表示和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是学好这节的关键.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体会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 2. 理解象限角的概念、意义及表示方法,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3. 通过对“由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到“射线绕着其端点旋转而形成角”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感受“动”与“静”的对立与统一.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审视事物,用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任务分析 这节课概念很多,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钟表上指针的转动、体操运动员的转体、自行车轮子上的某点的运动等)了解引入任意角的必要性及实际意义,变抽象为具体.另外,可借助于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演示] 1. 观览车的运动. 2. 体操运动员、跳台跳板运动员的前、后转体动作. 3. 钟表秒针的转动. 4. 自行车轮子的滚动. [问题] 1. 如果观览车两边各站一人,当观览车转了两周时,他们观察到的观览车上的某个座位上的游客进行了怎样的旋转,旋转了多大的角?

【免费下载】青少版新概念入门级AUnit10教案

Unit 10 I’m ten ●重点词汇: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新课标词汇: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课文重点: 1)、年龄的表达方式I’m….. e. g: I’m ten.我十岁啦 2)、询问年龄的方式 e. g: How old are you? 3)、口语表达: Be quite! ●重点语法: I’m you’re 教案:一周一次 Period 1 Step1: Greeting (1m) Step2;Grouping(3m) 借由分组来Call number,让小朋友先熟悉今天要学的单词(数字) Step3: warm up (3min) Let’s play XX says Step 4: Review words(复习前面一个单元所学单词和句型)(8min) Step 5: Presentation (10min) 小朋友要过生日了,但是他今天到底是多少岁的生日呢,让大家猜猜他的年龄,由此引出今天的重点单词1 2 3 4 5 6 7 8 9 10,并且复习所学过的举行Is……? Step6: Practice (5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Drill:1.touch and say

2.jump and say 3.paper scissor stone Step6: 整合单词,整体操练 Drill:Play hopsctch Period 2 Step 1: warm up (2min) Play a game:London Brige falling down Step 2: Review (5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词比较简单,多用游戏操练。让小朋友们能够按顺序背出来,适当增加几个数字Step 3:(5min) 听写所学的1-10的单词 Step 4:开书认读第一篇课文 Step 5:开书认读第二篇课文 Step 6:Role play(让小朋友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Step 7:语法 首先由T向学生作自我介绍,由此引出今日的重点语法 T:Hello,I’m XX, I’m 22. How old are you, Ada? 接着请学生上台来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年龄。 Ss:I’m Ada, I’m 9 I’m=I am You’re= You are He’s=He is Step 8:分小组来进行对话 T:This time I want you to find your partner to make a conversation. Use these two sentences“How old are you?”and“I’m…”ok? Step 9:课堂小结 今日所学重点单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口语练习:Be quite!How old are you? 重点语法:I’m=I am You’re= You are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一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我校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由李广全、李尚志编写的基础模块《数学》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来自本教材的第五章的第一节。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象限角的概念。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以下必要性: 1、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2、是前面所学函数类型的延伸。 3、是描述旋转运动和周期性现象的重要特征量。 4、是专业的重要学习工具。 2、课时安排 5.1.1节:任意角的概念的推广,45分钟。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 能力目标:通过布置课前任务一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一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一一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冋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一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小组活动一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象限角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旋转方向的观察、象限角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普遍对初中数学有恐惧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生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缺乏耐心和恒心。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学科特点,更多的学习活动设计将以观察、识别、分析、判断、讨论为主线,以掌握方法、步骤为目标,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引导发现法。通过已学过角的定义来发现角的概念是可以推广的。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3)多媒体法。通过讲解、归纳、概括来介绍角的有关要概念,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分类学习法:了解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弄清角的分类及分类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新概念第一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TEFL New Concept English 1 Well, today ’s story is about a handba啊g.,今天我们来讲一★Pardon?

my 不能单独使用,后面一定要接名词。 mine 后一定不能再接名词。 She\he\it is Lesson 2 Is this your ??

★house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在我家里有四口人。 home 抽象的家的概念 说有个人啊,初学英语,半 sorry 呢?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呢?

地点副词:(在英语中,时间副词、地点副词的前面不能加介词) one,two ,three,four,five,sir,seven,eight,nine,ten What can I do for you, sir? 某些祈使动词可以后跟and 和另一个祈使动词,而不是后跟带to 的动词不定式结构。Come and see this goldfish. Wait and see. 等着瞧吧。 My ticket is here. 我的票在这。

Lesson 4 Is this your?? 1、代词:he/she/it 的用法。 2、句型:This is....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4、提出问题:Is Chang-woo Chinese? 看一遍视频,解答问题。 5、精讲课文,板书和笔记。 ’m not sure. So, let Ah, there are six. pictures. 让我们打开书,来数数到底有几个学生。 ★German 德国的,德国人 Germany 德国(国家) He is very nice to his neighbours.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级AUnit4教案

Unit 4 Thank you ,Mum! ●字母: q,r,s,t,u的基本发音以及写法。 ●重点词汇: queen red(第二单元已学) sun table umbrella boy king ●新课标词汇: red(第二单元已学) sun table umbrella boy ●课文重点: 1)、会运用“and”表示A和B(要求背,以及模仿着说): an umbrella and a table;the king and queen 2)、会用英语表达感谢(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表达): A:Thank you! B:You are welcome! 3)、q,r,s,t,u的基本发音以及大小写书写 i.重点语法: 1)、形容词+and+形容词+名词的搭配表达: a red and green umbrella; a blue and yellow umbrella; 老师拿出一把伞(只有红绿两种颜色):What color is it? It's green and red. It's a green and red umbrella. 2)、名词+and+名词: an umbrella and a table 教案:一周一次 Period1 Step1 Greeting and divide group (5min) Step2 warm up (3min)

if you happy and you know(say hurray)XX, 此处引入Hurray. Step3 Presentation (8min) 天气很好,小男孩boy准备外出参加Pop他们的派对,引出sun,table,umbrella,queen,king. (What can you see) Step4 Practice (35min) sun Drill:①自然拼读②do and say table Drill:①自然拼读②run to the table (touch and say) umbrella(实物) Drill:①自然拼读②call number queen Drill:①自然拼读②catch and say king. Drill:①自然拼读②jump and say Page21. 4 整体整合单词(Point and say/ Jump and say) Period2 Step1. warm up (2min)(happy happy together) Step2. Review key words (5min)(跳房子和闪卡) Step3. Listen and chant (P23) (10min) Drill:①Listen and clap ②Listen and touch the words ③萝卜蹲游戏(一人一个重点单词,教师朗读chant) ④chant Step4. 通过前一步的chant引入今日语法and (10min) T:What’s this?Ss:An umbrella. What color is it? Red and blue. Drill: Ask and answer (替换)

(新)教案1:5.1角的概念的推广

5.1 角的概念的推广 【教学目标】 1.理解正角、负角、终边相同的角、第几象限的角等概念,掌握角的加减运算. 2.通过观察实例,使学生认识角的概念推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并由此深刻理解任意角的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任意角(正角、负角、零角)、终边相同的角、第几象限的角的概念,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任意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教师引导下的讨论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发现旧概念的不足之处,进而探索新的概念.讲课过程中,紧扣“旋转”两个字,让学生在动手画图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任意角的概念.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1.复习初中学习过的角的定义. 2.提出新问题: 运动员掷链球时,旋转方向可以 是逆时针也可以是顺时针,旋转量也不 止一个平角,那如何来度量角的大小 呢? 师:初中学过的角的定义是 什么? 生:在平面内,角可以看作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 成的图形. 师:如图: ∠AOB=∠BOA=120 , B 初中时的角不考虑旋转方 向,只考虑旋转的绝对量 而且角的范围在0~360°. 复习旧知,使学生 发现旧知识的局限性, 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 趣. 新课1.任意角的概念. (1)射线的旋转方向: 逆时针方向——正角; 顺时针方向——负角; 没有旋转——零角. 画图时,常用带箭头的弧来表示旋 转的方向和旋转的绝对量.旋转生成的 角,又常称为转角. 教师画图说明正角,负角, 零角,以及角的始边、终边. 教师小结:由旋转方向的 不同定义正负角,由旋转量的不 同得到任意范围内的角.

新概念1教案完整版

Lesson 1 Excuse me! 教学重点 1、辨析:Excuse me.和I’m sorry.的用法区别。 2、代词: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总表、主格和宾格的区别、四个指示代词、代词与be动词的使用搭配及其缩写形式。 3、语气:陈述句变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回答。 4、句型:-Is this your…? -Yes, it is. 教学步骤 1、引入话题。 2、让学生描述图片,中英结合。 3、听一遍音频,掌握大意。 4、生词解读,纠正发音(详见课本)。 5、提出问题:Whose handbag is it? 看一遍视频,解答问题。 6、精讲课文,板书和笔记。 7、再听一遍音频,逐句跟读。 8、总结本课重点,让学生标注。 9、布置作业:练习册,背课文和单词。 引入话题: Ok, I have a question. 我有一个问题,看看谁能回答上来。有谁注意到我刚进门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了么?What is it? 哪句话?No one? 没有人注意么?啊,我说的第一句话是:Excuse me,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Let’s hav e our class. 对不起,请大家注意,我们要上课了。这里的第一句话:Excuse me就是我们新概念英语第一课的标题,那么我们今天要讲的这则小故事到底是什么呢?Well, today’s story is about a handbag. 啊,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关于手提包的故事。Ok,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one. 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页。Look at here, there are many pictures, right? 啊,这里有许多图片。So, how many pictures are there, who can tell me? 谁能告诉我有几幅图?Yes, very good, seven pictures. So, who can describe the pictures for us? 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这些图片呢?What can you see in these pictures?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看到什么?Guess what happened? 猜猜究竟发生了什么?Ok, now, close your books and listen to the audio. 好,下面请大家合上课本,只听录音。Try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试试你能不能听得懂,看看刚才我们猜的故事到底对不对,Ok?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Excuse me. 1、引起对方注意时 2、常用于与陌生人搭话,打断别人的说话或从别人身边挤过,或在某个聚会中突然中途要离开一会儿时。在课文中,男士为了吸引女士的注意而用了这个表示客套的短语。 ★Pardon?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令狐采学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位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五个部分进行说课:教学理念,教材、学情阐发,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教学理念: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克不及纯真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入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课件演示,创设校园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通过入手操纵,让学生介入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教材、学情阐发: 1.教材阐发: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笼统出所学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纵活动,如找角、做角、画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几何知识奠定了基础。 2.学情阐发:我所教的是二年级学生,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布景,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很难理解,只有通过亲自操纵,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笼统和归纳综合,

形成数学的概念。因此本节课以数学活动引领全课,从生活中认识角,从实物中笼统角,在操纵中感知角,在辨析中理解角,使学生在理解中应用和成长。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通过以上的教材阐发和学情阐发,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年夜小和与什么有关。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操纵等活动建立角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入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年夜小比较中成长数学思考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年夜小与什么有关。 第四部分:教法与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看过了,就忘记了。我听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个发明者、探索者和研究者。所以我将观察、操纵、演示、实验等办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观察发明法、入手操纵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办法。 第五部分:教学流程:

青少版新概念入门级A unit 6

Unit 6 This is my family. ●发音: 掌握字母a在单词中的基本发音:a /?/如:dad Max cat hat Dan van ●重点词汇: family mum dad sister brother friend ●新课标词汇: family mum dad sister brother friend ●课文重点: 1)、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Pop. What's=What is My name's=My name is(学生能够把缩写与全写相互替换) 。老师下放's当表示某人的。。。是不可以拆开的。 2)、This is开头的陈述句(用于介绍他人): This is my family ... this is后面只能接表示一个的名词,给学生一些图片,比如给出苹果的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正确的图片。 3)、日常口语: Look out!当心!注意!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用。 ●重点语法: 1)、my&your: 让学生掌握表达的意思以及搭配用法:my name,your name my&your 后面加名词传达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概念。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放在名词前面表示所有关系。 表格形式呈现其它几个物主代词: 案:

一周一次 Period1 Step1 Greeting and divide group (5min) Step2 warm up (3min) (Hello mother song) Step3 准备一个相册,引出family,dad, mum, sister, brother, friend.. (What can you see) Step4 Practice (35min) family Drill:①自然拼读②do and say dad Drill:①自然拼读②do and say mum Drill:①自然拼读②do and say sister Drill:①自然拼读②catch and say brother Drill:①自然拼读②jump and say friend Drill:①自然拼读②touch and say 教授句型What’s this? This is my_______. Page33. Do the exercises. Period2 Step1. warm up (2min)(happy happy together) Step2. Review key words (5min)(跳房子和闪卡) Step3.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______ (10min) (讲解一下is的缩写。What is= What’s my name is=my name’s Your 和my 的用法。 Step4.Listen and sing (7min) Drill:①Listen

角概念推广优秀教案

【课题】5.1 角的概念推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实际背景意义; ⑵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2)会求指定范围内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 (3)培养观察能力和计算技能. 情感目标: (1)经历推广角的概念及随之带来的新知识的认知过程,树立科学探究精神; (2)参与数学建模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 终边相同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表示和确定. 【教学设计】 (1)以丰富的生活实例为引例,引入学习新概念——角的推广; (2)在演示——观察——思维探究活动中,使学生认识、理解终边相同的角; (3)在练习——讨论中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4)在反思交流中,总结知识,品味学习方法.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学习演示用具(两个硬纸条一个扣钉).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0°(1)(2)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叫做界限角,例如,0°、90°、180°、270°、360°、?90°、?270°角等都是界限角. 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5.1.1 .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⑵?210°;⑶225°;⑷?300°. 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用图钉联结两根硬纸条,将其中一根固定在OA的位置,将另一根先转动到OB的位置,然后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或逆时

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多个,它们所组成的集合为

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说明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A教案电子教案

Unit 1 Hello! 课题:Hello! 教学目标: 1.学会元音字母a和e的短音自然发音[?]、[e]. 2.能听懂、会说、会认读以下单词:hi,hello,fish,cat,dog,ball,apple,egg. 3.能用hi, hello打招呼并且能简单地用yes,no简单地回答问题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自然发音的舌头体操在黑板上。 2教师准备DVD及教案。 教学过程: 1.讲授元音字母a、e的短音发音规则,并操练[?]和[e]的相关单词及舌头体操: a.Sad dad and mad Dan ran on the sand. b.My hen lay an egg everyday. 2.视听DVD,学习打招呼,用yes,no简单地回答问题。 3.做游戏。 教师戴上“elephant”头饰做裁判,让全体幼儿也戴好头饰。大家手拉手成一圆圈,边走边念儿歌:“森林里,真热闹,小动物来赛跑,大象伯伯当裁判,点到谁,谁就跑!”念完时教师出示动物字卡,如:“dog”,戴着“dog”头饰的幼儿就绕圈跑一周,跑回自己的位置。游戏反复进行。 4.完成同步练习。 5.将学生分组进行分角色对话,练习口语交流。 作业: 1.大声朗读自然发音、生词并记忆。 2.练习打招呼的对话以及用本单元学过的单词与句型与搭档互换角色相互问答。 教学反思: 一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口语表达量,但是要开始注重规范书写了。 Unit 2 Yummy! 课题:Yummy! 教学目标: 1.学会元音字母i、o、u的短音自然发音[i]、[?]、[u]. 2.了解一些口语俚语yummy,yuk,help,stop. 3.掌握重点词汇:girl,hat,insect,jelly,kite,green,red.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自然发音的舌头体操在黑板上。 2教师准备教学果冻、卡片、DVD及教案。 教学过程: 1.讲授元音字母i、o、u的短音发音规则,并操练[i]、[?]、[u]的相关单词及舌头体操: a.A big ship is sailing on the sea. b.Clock on the top of the box. c.The bug jumped up onto the bus. 2.发给每位小朋友一个果冻,教其说"Yummy!"。 视听DVD,学习一些口语俚语:Y ummy!Yuk!Stop!Help!以及一些重点词汇,完成趣味同步练习。 3.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小对话。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我校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由李广全、李尚志编写的基础模块《数学》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来自本教材的第五章的第一节。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象限角的概念。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以下必要性: 1、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2、是前面所学函数类型的延伸。 3、是描述旋转运动和周期性现象的重要特征量。 4、是专业的重要学习工具。 2、课时安排 5.1.1节:任意角的概念的推广,45分钟。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 能力目标:通过布置课前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象限角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旋转方向的观察、象限角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普遍对初中数学有恐惧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生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缺乏耐心和恒心。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学科特点,更多的学习活动设计将以观察、识别、分析、判断、讨论为主线,以掌握方法、步骤为目标,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1)引导发现法。通过已学过角的定义来发现角的概念是可以推广的。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3)多媒体法。通过讲解、归纳、概括来介绍角的有关要概念,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1)分类学习法:了解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弄清角的分类及分类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