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发展史

内部审计的发展史
内部审计的发展史

一、内部审计概述

【引言】

谈到内部审计的话题,首先需要我们了解,什么叫审计?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按照审计主体与被审计单位的隶属关系,审计可以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其中外部审计又可以分为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一)内部审计是怎么产生的

内部审计自其产生至今,从时间和特点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两个阶段。

1.古代内部审计阶段

内部审计源于奴隶社会,当人类步入奴隶社会以后,私有制开始出现,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出现分离。于是,财产所有者往往会委派自己信任的人作为第三者受托进行经济监督,从而产生了古代的内部审计。

在奴隶制政府,如古代罗马、希腊、中国,对内部审计组织及活动均有记载,如古代罗马,人们采用“听证帐目”的方式来检查负责

财务的官员有无欺诈、舞弊行为,即检查人听取不同人员对同一事项记录的口头汇报,审计(AUDIT)一词就来源于拉丁文“听帐人(auditus)”。大约公元前510年左右,古罗马庄园奴隶主通常派“亲信或管家”监督管理庄园的代理人,奴隶主和代理人之间由此产生“委托受托责任关系”,此举被视为内部审计萌芽,但此时的“亲信或管家”并非专职“内部审计”,只是兼职。再如中国《周记》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设有“司会”和“宰夫”两种官职。“司会”可以从日成、月要、岁月三个方面勾考皇室的财政收支,保管书契、版图及副本,实际是行使会计稽核和控制的权利,可谓原始意义上的内部审计。而“宰夫”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行使“考其出入,以定刑赏”之职责,可谓我国政府审计的雏形。

封建时代,古代内部审计继承了早期内部审计的思想,并且有了长足进展,主要标志是出现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在这一时期,内部审计主要采用了寺院审计、行会审计、银行审计和庄园审计等形式。

(1)寺院内部审计

这是西欧寺院经济的审计制度。十一世纪以来,寺院在西欧极为普遍,一些寺院兴办了各种类型的手工作坊,拥有大量的财产。为加强管理,寺院配备了各种专职管理人员,为监督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还适当配备了具有一定专业会计知识的人充当审计人员,负责对财务收支和会计帐目进行检查。

(2)行会审计制度

在英国,11-12世纪就出现了行会,每个行会一年要召开1-4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f11155058.html,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探讨 作者:袁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第10期 摘要:在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外部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今天,内部审计不再仅仅是纠错防弊的经济卫士,而是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参谋。本文通过对内部审计成果及运用进行阐述,就制约审计成果运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审计成果运用效果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成果运用;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成果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经过实施审计程序,汇总工作成果而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建议。内部审计成果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且能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二是采纳审计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一、加强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能够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企业通过审计成果运用,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流程,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不断提升企业内部风险防控能力,减少问题的发生。 (二)有效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能够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内部审计部门积极顺应形势,转变职能定位,由过去的仅仅是内部监督向内部服务与监督并重转化。审计内容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领域,围绕影响企业效益的物资采购、成本费用、投资建设、安全隐患治理等方面开展专项审计,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通过对审计成果运用,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管理中出效益,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中存在的难点 (一)企业管理层对审计成果的认知理念存在偏差 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往往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比经济效益更加关注,或者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提交的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内容对企业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流入,因而对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关注度不高。其次,部分领导认为审计发现

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原国家教委第24号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校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学校和学校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实施内部监督的活动。 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服务,对学校强化内部管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加强廉政建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起到促进的作用。 第三条学校设立审计处,在主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部门和本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和学校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审计处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为适应学校内部管理,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审计

处应配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形成专业、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审计队伍,而且保持相对稳定。也可根据需要聘请兼职审计员或特约审计员。 第五条审计人员要恪守审计职业道德,严守审计纪律,做到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六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七条审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障碍和打击报复。 第八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予以评聘。 第九条学校审计处对学校和学校所属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一)财务计划或单位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二)预算内外各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三)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

浅谈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

浅谈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该行业的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极差,但是,作为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迫在眉睫。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要的监管手段。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无论是在企业中的地位、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欠缺和困难,笔者从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各种难点,并寻求其解决方法和策略,以达到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 主题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策略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无论是在企业中的地位、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欠缺和困难。解决这些欠缺和困难,有效对审计中的难点加以关注,成为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首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经营绩效以及经营合规性等进行的检查、监督、评估。 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一套完整、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公司的经营发展,内部审计,就是对该管理制度执行程度及优劣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的过程。内部审计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是对我们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的一种监督与评价,并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协助组织建立和改善内部控制;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三、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现状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审计主要是对工程竣工后集中一次性审计,是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包括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和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是一种事后审计,并作为建设方和施工方最终结算的依据。 目前,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成熟,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高效利用资金,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全面提出了“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单位审计部门组织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的活动。 (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1、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

审计工作制度

一、企业审计工作制度 □ 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国务院审计署(1985)审研字217号文《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作为审计工作的依据。 第二条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财政法规和我厂的方针目标、规章制度、对全厂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系统地审计监督,以达到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任务和范围 第三条审计工作的任务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令制度以及财经纪律在工厂的正确贯彻执行,保护国家财产,强化企业管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四条审计工作的范围: (一)厂部及各单位的方针目标的可行性; (二)基建扩改工程、产品设计和工艺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及效益性; (三)专项工程和大、中修项目的计划,概算、预算和决算的合理性,合法性; (四)财务收支、专项贷款等计划的编制及执行情况; (五)固定资产报废的合理性; (六)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以外的合同是否合理合法; (七)厂部及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往来、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八)确定离任或改任的经济责任情况; (九)制定或参与研究制定工厂有关规章制度及检查其执行情况; (十)办理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配合上级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审计。

□ 机构 第五条成立厂审计委员会,并逐步完善专业审计为主、兼职审计为辅的内部审计体系。审计委员会由厂长、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纪委书记等人组成。厂长任主任,总会计师任副主任。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审计工作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对涉及到财务、基建、工程技术等方面比较复杂的审计项目进行研究处理。 第六条审计室是在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日常办事机构。它依照本规定运用法律、强制手段,对全厂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七条根据审计工作的特点和我厂的情况,聘请若干名有财务、工程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特长的基层职工为兼职审计员。其主要任务是为审计室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协助审计室对本单位的审计和交流审计工作经验。 第八条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经过厂长或厂长授权人批准,可聘请临时审计员,参与某项审计工作。 第九条审计室在业务上受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并向其报告工作。 □ 职权 第十条审计工作的主要职权: (一)有权调审或就地审查各经济单位的会计凭证、帐簿、决算及分配方案,查询有关的文件、工艺设计图纸和资料; (二)有权参加有关的会计; (三)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有权提出制止、纠正和处理违反财经法纪和严重失职等事项的意见; (五)对阻挠、拒绝和破坏审计工作的,经厂长批准,有权采取封存其帐册和冻结资金等临时措施,必要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一、一般项目审计工作流程图

二、结算/部门审计工作流程图

三、工作要点说明 (一)审计立项 审计立项是指确定具体的内部审计项目,即审计对象。审计对象包括公司下属的各分子公司,各职能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或项目、系统等。审计立项需报分管领导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立项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 1、审计部通过对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地分析风险来制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表,经批准后逐项实施; 2、由公司董事长、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下达的计划外的专项审计任务; 3、由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要求,经批准实施审计业务。 (二)审计准备 1、确定具体项目审计工作目标与范围。审计的范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恰当性、有效性,通常涵盖公司经营活动中与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事务相关的所有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及收款、采购及付款、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投资与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披露事务管理等 (2)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审计、债权债务审计、成本费用审计、个人借款专项审计、固定资产审计、存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等 (3)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4)对经营过程中遵守相关法规、政策、流程、计划、预算、决算、程序、合同协议等遵循、执行情况 (5)专项审计

2、收集、研究审计对象的背景资料 (1)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股权结构和资产负债等基本概况(2)组织架构、人员编制、业务构成等资料 (3)财务报表、预算资料、银行账户及其他有关的财务资料 (4)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流程和职责分工 (5)公司章程、重要经济合同、协议、会议纪要等日常运营资料和有关的政策法规等 (6)以前接受审计情况 (7)当审计对象为某一项目、系统时,背景资料主要指其立项资料、预算资料、合同及相关责任人资料等 3、确定项目审计人员 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应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安排适当的审计人员,成立审计小组,指定审计项目负责人,初步确定审计时间,并对审计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 (三)编写审计方案 审计项目实施前,一般应编制审计方案。审计组应根据审计项目的要求和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重点,编制审计方案。在被审计单位背景资料不全或实施突击性检查等情况下,审计人员也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制订和完善审计方案。特殊情况,可直接开展审计工作。 审计方案是对从审前调查、组成审计组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中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规划,在发出审计通知书之前召开审计小组会议讨论通过审计方案,并应由审计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实施联合审计的,各模块的审计内容由相应的协

浅谈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现状与对策

浅谈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现状与对策 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为地税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构建地税系统惩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做好内审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总结经验,乘势而上,为建设和谐健康发展的地税而努力。 一、内审工作职能日趋重要,审计作用越发明显 (一)有力地促进惩防体系的制度保证和责任机制建设。通过内部审计,帮助查漏补缺,及早发现制度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堵住“蝼蚁之穴”,防止“溃堤之灾”,在制度和管理上确保干部少出问题、不出问题,强化了领导干部履行“一岗两责”的意识,促进了内部管理。 (二)有力地促进惩防体系的监督制约和预警机制建设。通过内部审计,实行主动和有效的监督,经常监督检查领导干部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情况,把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置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及早做好了事前防范和预警工作。 (三)有力促进惩防体系的惩治和教育机制建设。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并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起到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作用,增强了大家的自律意识,规范了大家的行为。 二、内审工作发展中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存在“两怕”现象:怕

麻烦,有部分同志认为,政府审计部门每年进行了审计,系统内部每年都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巡视检查和财务收支检查,有什么问题和不足已能够说清和解决,再进行内部审计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属重复工作,太麻烦,也没有太大必要;怕得罪人,部分内审人员对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信心不足、责任心不强,认为被审计对象都涉及领导干部,怕得罪人,倒不如你好我好大家好,当个好好先生算了。 (二)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内部审计涉及面广和政策性强,因此,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责任大和要求高,而目前懂财会知识、税收业务、内部规章和纪检监察的内审人员还比较缺乏。 (三)内部审计工作不够规范。内审职能上,部门之间责任不清、主次不分和业务交叉。在人员配备上,专职人员较少,在内审质量上,还存在深浅不一,甚至浮于表面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推动内审工作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审计监督理念 中纪委向党的十七大的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为此,结合到我们地税部门,要确保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就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就必须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审计监督理念。首先,完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监督制约机构,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组织的决策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研究并探索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外部影响因素 1.1内部审计缺乏完整的法规、准则体系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然而,我国内部审计在工作中不像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去遵循,缺乏完整的内部审计法律保障。 1.2内部审计对象的日益复杂化和审计范围的多样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衍生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应运而生,证券期货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相继出现,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增资扩股、改组改制、破产兼并、重组联合等经济事项越来越普遍。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使内部审计的业务己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而是更多地向管理领域渗透。审计对象从财务责任扩展到经营责任、管理责任;审计范围从会计记录扩展到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内部审计职业界有一句名言:总经理关注的问题均可成为内部审计的对象。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审计范围自然扩大,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风险相应增加。 2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内部影响因素 2.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隶属于总经理。这种设置使内部审计接近经营管理层,有利于为经营决策服务,同时这种设置还保持了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的独立。但这种设置不利于对总经理的责任、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 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全资子公司,2000年_月_日由_ _省电力工业局改制而成。公司主营电网经营、电力生产、电力电量购销、电网调度与管理;兼营电力技术开发、试验研究、 信息通信、电力建设(包括勘测、设计、施工、修造、安装、调试)、燃料购销、物资购销、职业培训、咨询服务、房地产开发、广告装潢等。 公司本部机构设16部1中心,公司现有直属单位33个、二级单位8个、视同直属的合资联营单位18个,正式员工约23623人;有多种经营企业238个,并与全省60个趸售县(市、区)的供电企业签订代管协议,实现代管56个。到2001年底,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245.41万千瓦,资产总额287.51亿元。2001年3月26日,_ _省电力有限公司被国电公司正式命名为中国一流电力公司。 __省电力公司为了保证“资产经营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促进__电力竞争性生存、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员工效益,实现“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终极目标,紧紧围绕“咬定双满意,奋力创一流,加速实现两个带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工作主线,积极探索构筑“立体、动态、集约、高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实施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及财务部门负责人委派制、片区审计工作派出制和监督巡视制度。通过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推动监督运行机制的流程重组、功能再造,确保监督管理的有效和长效,实现生产安全、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公司现有审计人员93人,其中:本部及派出机构28人,基层单位配备专职审计人员65人,初步形成公司本部、审计工作部、基层内部审计三个层面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深圳市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2011-01-19 16:21:24) 转载▼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总体思路: 1、今后5年公司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转变为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等并重。 2、2011年审计工作重点是:以内控制度审计为基础,以经营业绩审计为中心,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加强审计意见的落实,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完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即在实施审计监督同时,提高审计服务职能。 二、2011年度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如下: 1、完善审计内控制度,促进集团内控管理健全与完善 ⑴首先完善集团公司内审制度,做到审计工作有据可依,根据审计业务类型,准备建立《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办法》、《集团公司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办法》、《集团公司合同管理审计办法》三项内审制度。 ⑵内控制度是指公司为实现经营目标,保障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促进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种内部协调、组织、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2011年内审工作应该建立在公司内部

控制的基础上,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主要是评价内控是否健全、有效,可依赖程度如何;评价在其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可依赖的前提下,在运行中是否得到认真的贯彻和执行,是否有利于公司的经营活动、促进公司的发展等,以便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有针对性的提出审计意见,促进下属企业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保证其经营活动正常运行。 ⑶通过预算审计促进预算管理思想观念转变。目前公司费用开支的相关制度尚未健全,部分单位即以预算作为费用开支的标准(而非以费用制度为预算标准),因此,费用开支丧失了计划性,部分项目突破预算范围。审计将配合财务等相关部门,建立与健全各项费用管理办法,制定相关费用开支标准,同时使之成为预算编制指引、规范性文件。 2、以经营业绩审计为中心,结合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必须以公司经营业绩审计为中心,主要是对下属企业的每半年度经营业绩(预算执行)审计,通过经营业绩审计不仅要查错防弊,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逐步实现由发现型向预防型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响业绩提高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抓住关键,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而促进下属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开展经营业绩审计时,内部审计应注意的问题是:经营业绩审计一定要与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也就是对下属企业经营者年度或任期内的经营目标、经营任务完成情况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论文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分析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总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现状;问题;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但在高校经济活动逐步走向市场机制的转型时期,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显然没有跟上新机制转变的步伐。近几年来部分高校中出现的违规和腐败现象,对高校的声誉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应该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特点及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高校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物价的持续上涨,引进人才费用的持续增加,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各方面的需求扩大也需要大量的建设经费,因此优化资产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等学校资源配置这一环节,应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强化经费预算审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高校审计部门在学校的职能部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层反馈,提出改革措施和建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发现挤占、挪用教育经费问题,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纠正,及时发现并制止教育经费的“跑、冒、滴、漏”,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了使用效益。由此可见,加强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是进一步保障和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需要。 二、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在机构设置方面。目前我国高校设有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都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地位,但有些高校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审部门,有的高校采取了审计处室和纪检监察或财务部门合署办公的形式。审计部门理应单独设立,合署办公势必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会影响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人员情况。由于高校内部审计业务的复杂性,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能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浅析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朱文君 【摘要】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本文从阐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探讨提高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途径,意在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改善运营管理,为内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内部审计成果运用 近年来,随着内审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和重点,全面履行“监督、检查、评价、服务”职能,在加强自我管理,实施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内部审计虽已成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上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发挥。 一、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概述 内部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部门和内审人员在审计发现的基础上,经过提炼总结、综合比较和专业分析而形成的、有利用价值的审计“产品”,它是审计成效的最终反映,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直接价值。 实现内部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更是实现企业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实现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最终目的所在。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面临的问题分析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内部审计成果应用难、落实难的情况,一些问题屡查屡犯,致使内部审计作用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制约了审计成果的落实应用 企业的内审部门是辅助企业开展内部管理的机构,有时甚至挂靠在财务部门或者与纪检政工等部门合署办公,而内审人员的政治待遇、福利待遇普遍低于职能部门。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先天不足,影响到审计工作及其审计结论所具有的客观性,也影响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实效。 (二)审计成果运用的意识不强,使得成果运用失去了原动力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办法规定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办法规定 □总则 (一)根据有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加强公司及所属公司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内部审计是在公司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对公司各部门以及公司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监督,独立行使审计职权,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业务上同时受上级审计计机构的领导和地方审计机关的监督。 □内部审计的任务 1.主要任务有: (1)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资金、财产的完整安全进行监督审计。 (2)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财务收支计划、投资和经费的预算,信贷计划,外汇收支计划和经济合同的执行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3)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4)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承包经营责任的审计评议,配合上级审计机构对公司主要领导人及所属公司的主要领导人的离任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5)对公司及其他所属各公司基建工程项目的概(预)算的执行、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 (6)对公司及所属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侵占国家、公司资产,严重损失浪费等损害国家、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专案审计。 (8)贯彻执行有关审计法规,制定或参与研究本公司及所属公司有关的规章制度。 2.办理公司领导、上级审计机构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以及配合上级审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及所属公司进行审计。 3.对公司的下列项目审计部必须会签(不包括子公司): (1)基建项目; (2)经济合同,包括采购合同; (3)公司的年度会计报表。 4.审计部不定时对上述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职权 1.主要职权 (1)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被审计单位应按时向审计部报送有关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文件资料等。 (2)检查实物、凭证、帐册、有关文件和资料。

内部审计年终工作总结三篇

内部审计年终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回顾20XX年的工作,对照医院的各项制度,能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现将主要情况小结如下: 一、具体工作 1、参与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SOP流程。 2、参与制定“20XX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参与科室开展的“内审部20XX年工作计划讨论”。通过参与该计划的制定与讨论,让我更加了解了科室对于内审员的定位及期望,同时明白现阶段的工作重心应是“逐步完善”。该计划的最终确定,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使我逐步地循序渐进地了解并熟悉了科室的操作流程。 二、工作体会 1、内审要树立服务意识。内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寓监督与服务之中。内部审计归根到底是一种内部管理行为,它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内部管理,为管理者服务。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内审工作的监督、评价、控制职能都必须着眼于为医院的发展服务,把服务意识融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在做好监督的同时为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2、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内审工作的关键。领导的重视程度越高,内审工作就越有依靠,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我们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注重同分管领导及上级领导的交流,不定期汇报工作情况,争取领导的信任,取得了领导对内审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医院领导对内审工作倍加关注,对内审的组织、人员的调配予以大力支持,对重大问题的定性与处理亲自过问,对审计报告认真批阅,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具体要求,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总之,经过20XX年的工作磨练,我对科室已经有了一定层面的了解,为以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内审制定的逐渐完善,以后的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相关人员未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内审工作、内审工作需进一步深入、内审项目需更加具有针对性,内审方法需进一步改进,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等。面对种种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二甲办领导下及与科室同志的合作中,努力工作、抓住机遇、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联系检验科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医院对内审工作的要求,努力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二 我市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内审单位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紧密围绕我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主的财务审计向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检查,认为内审工作近几年来,在提高审计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内部审计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内审质量及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一些关键性问题,制约了当前内审部门重要作用的发挥1 制约内审部门发挥作用的主要表现 1.1 内审机构的设立没有完全到位,内审人员独立性差 通过检查有部分单位内审机构的设立没有完全独立。目前,虽然大中型企业以及集团公司内部逐步设立了内审机构,但有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还不够健全,很多和纪检、监查、财务部门混在一起,内审人员不能专职搞内审工作,整天忙于其它事务,也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制度。有的单位即使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又从属于财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检查流于形式,混同于财务检查。有的内审,从某种意义上讲,机构设立还没有真正到位。由于机构不设立,内审人员独立性比较差,对于发现的问题,缺乏揭示和披露的勇气。内审人员往往迫于领导压力或者出于同事关系的考虑,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对发现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内审的审计工作的质量。 1.2 个别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内审人员多由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岗,甚至是兼职,比较习惯于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往往重视账面审计而忽略账外审计,直接导致对经济业务复杂性的了解不足,难以将企业经营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地披露与揭示。

1.3 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 我国虽然制定了统一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一些具体准则,但缺少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使得企业内审目标不明确,内审工作计划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审计方案脱离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 审计调查不彻底,审计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缺乏严格规范; 重大问题没有查深查透,审计意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 2 提高内部审计业务标准的措施 2.1 设立完全独立的内审机构 全市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下属单位较多、资金量大的,要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其他部门和事业组织也应根据审计业务需要设立内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离开了独立性,审计的任何结论将失去独立的控制作用。内部审计是市场主体层级管理与层次经营的分权产物,独立性就是根据这一分权制度建立的。独立性存在两方面含义,一是内部审计部门要独立于被监督者,这是履行职责的保证。二是内部审计要有独立的引证权,这是执法的保证。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体系应体现:内部审计业务应由管理层委托并授权; 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由管理层委派; 内部审计部门的经费核算不受其他部门的牵制,尤其不能受财务会计部门的牵制; 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所要审计的业务活动。 2.2 建立、健全内审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

浅议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举措1

浅议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举措高校审计机构是对学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评价的职能部门。以维护学院财经纪律和合法权益,提高审计工作效益为目的,以加强内部管理,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宗旨。从1985年始建高校内部审计至今的20年中,高校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审计的范围、审计技术手段的拓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也存在着很多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及自己的体会,略思小议,恳请指正。 一、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定位不当 现状之一:是认为内部审计是秘密警察。有些单位负责人经常把内部审计理解为专查各种内部“事件”,是挑毛病,是找茬。内审机构就成了单纯的执法部门,没有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现状之二:是认为内部审计是行政审批办公室。有些单位负责人经常担心经济工作会出差错,尤其是经费使用上,事先一律要由内部审计机构审核把关,方可放心去行事。内审人员疲于应付,许多工作涉及具体业务部门的管理,甚至越俎代庖替代了部分业务部门的管理职权,内审同时充当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角色,致使内审职责不明、权限不分。 (二)内部审计领域狭窄 现状之一:重财务收支等传统审计,轻离任、专项、内部控制等宏观管理审计。许多高校对学院内部经济活动只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离任、专项、内部控制等宏观管理审计由于开展时间较短,审计立法和规范程度相对滞后,大部分高校内审人员心目中还缺乏应有的关注。而且在审计方法上也停留在“查错纠弊”上面,缺乏高屋建瓴,站在更高位置上发现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分析潜在的风险,从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措施。 现状之二:重事后审计,轻事前、事中审计。以前大部分高校对基建审计停留在结算审计上,随着高校基本建设面的不断扩大,这种事后审计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和漏洞,例如合同的不规范,给施工单位留下漏洞及活口,图纸设计有缺陷,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较多,地下工程已隐蔽,事后察看,已无现场,等等很多问题已经存在,损失已经发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一些问题已经无法弄清楚,所受损失无法挽回。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

财 税 金 融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 向 莘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摘 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与评价本企业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帮助组织加强管理、实现目标。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部分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内部审计现状不容乐观,2013年2月23日,反腐风暴再掀波澜,而且直指审计会计领域。中国神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原总会计师魏淑清,因贪污罪和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此案在会计、审计业界引发了极大震动。因此,积极探讨完善和促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部审计 成因 完善对策 一、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1.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无意地对存在重大的错报或漏报的会计报表以及对具有重要影响的经营活动审计后发表的不恰当的审计结论,造成审计对象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并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责任的风险。 2.内部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内部审计风险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审计风险绝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2)广泛性。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项目全过程和整个过程每一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导致最后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形成审计风险。(3)潜在性。内部审计风险只依赖于执业判断,无法运用数学计算精确得出。同时,审计责任决定了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潜在性。(4)可控性。内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通过了解企业情况和企业内控制度,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尤其是高风险项目进行经常性审查。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1.客观方面因素。(1)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内部审计侧重于会计方面,审计范围不全,内容涵盖不广。没有针对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同时,制度的修订严重滞后。显然,对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道路,有很长一段路。(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存在缺陷,多流于形式。我国多数企业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存在许多缺陷,机构的设置多在单位负责人指挥下展开。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制约,甚至为本单位利益服务。内审人员与企业各部门之间是同事关系,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彼此利益,审计过程难免受到各类人员干扰。(3)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比,企业的内部具体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相对滞后。这种滞后性,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无章可循,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权威性不够,因此在执过程中,常常遭到被执行部门的抵制,使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同时,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缺乏相应法律法规保护,也加大了审计工作难度,相应地增加了审计风险。 (4)企业审计业务复杂化和审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的发展由单一经营到经营业务多样化,加上所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比原来更加复杂,会计记录中出现错记、漏记的可能性随之加大,这些都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2.主观方面因素。(1)内部审计作用认识不足。我国现有许多企业对内审认知不足,认为可有可无;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削弱或淡化内审机构。有的企业或根本没有内部审计这一部门、或形同虚设。导致内部审计人员有“双向服务”思想,工作目标上可操作性不强,这些都限制了内审作用的发挥。(2)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但目前,内审人员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职权,发现问题后不能当机立断,立即解决,而是取决于部门或单位负责人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使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大打折扣。 (3)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专业技术水平低。首先,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与审计经验不足。例如,随着网络技术和会计电算化深入发展,审计人员若缺乏计算机操作相关知识,无法有效对储存电脑内容进行审查,形成审计空白,加大了审计风险。其次,审计人员责任心不足。认为内部审计仅是奉命行事,履行手续而已,即使出现误差或疏漏,也没有多大影响。而正由于无风险意识,加大出现重大差错的可能性,导致组织利益受损。(4)内部审计选用程序和方法的不确 定性。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审计人员多使用统计抽样法。此方法以审计人员的主观感觉为基础,同时所选取的样本代表性不足,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三、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1.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离不开领导的 支持和重视。内审机构应由企业第一负责人直接领导,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内审人员应该高度负责,提出自己的合理性建议,使领导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2.建立健全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机构设置要保证审计人员发表 意见的公正性才不会受到影响。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独立行使监督职能,对企业的第一负责人负责。 3.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全面提高审计人员 的素质,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首先,内审人员要主动学习审计相关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丰富经验,提高实务操作能力。 其次,提高责任心,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严格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确保报告质量。再次,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减少审计风险。 4.加强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法律制度,保证内部 审计工作的法制化。是控制风险的有力保障。首先,根据国家审计法规,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的各项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使得内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审计;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加强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最后,开展企业内部交互审计,增强各级企业组织自我约束和监督的意识。 5.优化内部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应该充分利 用网络,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内审还应重视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一是内部审计应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二是要将人工审计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 三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既要进行恰当处理,又要分析原因,从根本上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 6.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企业将风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 企业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审计信息化系统。这样不仅能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资金运行、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追踪。而且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使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和真实。 总之,现代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竞争意识,还要具备风险意识。通过内部审计能过帮助企业识别风险、评价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和经营效果,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大胜,韩晓梅. 2010.风险基础内部审计[M].大连出版社. [2]张慧清.如何有效控制与防范内部审计风险[J].会计之友,2008 (10).5. [3]段琦.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商场现代化, 2008(8). 3-4. [4]宋玮,李鹏飞.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10).3. [5]周小圣.试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改善措施[J].市场周刊(理 论研究), 2012,(04). [6]安邦饶.浅谈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铜仁烟草网, 2011.06.15. 20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内部审计工作总结精选

内部审计工作总结精选 近年来,合肥供电公司将强化内部审计作为加强企业精益化管理的“一号工程”。随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的“免疫系统”,从以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深化为全面经济效益审计。 合肥供电公司在深入分析企业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指标体系。审计部门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控制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任务和工作计划建议,由审计、财务、营销、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的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审计管理工作的进展和审计成果运用情况,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对审计成果的建设性、适用性进行评价。通过有效的指标审计评价,调动和激发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 合肥供电公司还围绕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开展审计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审计制度,进一步保障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的权力和职责,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计划体系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和内控,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培育风险文化,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例如,针对合肥市电网建设加快、输变电工程量激增的现状,合肥供电公司加大工程审计力度,重点分析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风险

点,将内部审计关口逐步前移,以工程决算审计为核心,实施事前项目审查、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造价控制的系统化工程审计模式,并打破审计区域限制,整合跨区域审计资源,将指标审计、全面审计、专项审计和任期审计有机结合、动态管理,全面消除了审计“盲区”。 一、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内审质量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合肥供电公司从制度、手段和成果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在管理标准化方面,合肥供电公司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审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考核评估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21项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详细规定审计年度计划制定、方案设计、证据收集、底稿日志编写、报告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全流程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在信息化方面,随着企业erp系统上线运行,erp系统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信息分析功能可以大大助力审计工作。该公司审计人员积极学习erp流程操作、深化erp审计系统应用,着手开展erp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工作。在此基础上,合肥供电公司筹建了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按照资产从属,自上而下梳理经济业务流程,收集机构变动、人事调整、文件制度、财务报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信息,通过系统设置,形成常态化、模式化的分析结论。这样,就能够在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