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断层带隧道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隧道富水断层带深孔超前预注浆全封闭固结止水工法

隧道富水断层带深孔超前预注浆全封闭固结止水工法

隧道富水断层带深孔超前预注浆全封闭固结止水工法(TLEJGF-92-28)一、前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富水断层带,由于围岩软弱破碎,稳定性差,加之水的影响,采用一般的方法,施工极其困难,作业不安全,掘进速度慢,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在这种不良地质地段施工,采用深孔超前预注双液浆全封闭固结止水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本工法是在辽宁省本溪一田师府铁路改线段的八盘岭单线铁路隧道穿越250m富水断层破碎带科学试验与施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该断层破碎带内构造裂隙水、节理裂隙水和石灰岩溶蚀裂隙水富集,水量丰富,地表水与地下水连通。

隧道地表附近还有许多村落和工矿企业,要依靠地表出露的几眼泉水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不能因为施工造成水的流失导致搬迁和破坏生态环境。

为此,建设单位明确提出“要保护水源,不准打漏"。

为了达到既保护水源,又加快施工的目的,第十九工程局与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组成联合攻关组,开发了深孔超前预注水泥一水玻璃双液浆全封闭固结止水新技术,顺利通过了250m富水断层带。

本项施工新技术,获1991年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注浆QC小组被评为1992年度国家级优秀QC小组。

溪田铁路验收时,该隧道被评为优质工程。

二、工法特点本工法与周边浅眼预注浆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工作面和周边围岩均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在隧道开挖断面周边能形成一定厚度的堵水帷幕,对于水源保护要求高、以堵为主的隧道和地下工程尤为合适。

2.注浆孔深度大,注浆段长度20m左右,可减少注浆与开挖工序的频繁倒换和作业循环次数,故能加快进度。

3.采用灵活机动、高效的瑞典液压钻孔台车钻孔、下注浆管,移位、对位方便,钻孔、下管快,作业效率高。

凡有液压钻孔台车的工点,不必另配其他的钻孔设备,能发挥一机多用的效果。

三、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一)基本原理对于地质复杂的富水断层破碎带,水源保护要求很高。

为了防止开挖面涌水,除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外,在开挖面中心,也布孔注浆。

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涌突治理技术

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涌突治理技术

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涌突治理技术发布时间:2021-06-07T07:31:25.40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5期作者:周囿圆[导读] 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地段施工时,易发生坍方、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对隧道建设影响巨大。

中铁五局五公司湖南长沙 410100摘要: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地段施工时,易发生坍方、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对隧道建设影响巨大。

本文结合新建玉磨铁路安定隧道穿越大马厂断层涌突治理工程实例,详细分析了隧道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地区涌突成因,系统地提出了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高位泄水降压、全断面帷幕注浆、小导管配合大管棚超前支护等工程措施,成功解决了断层破碎带涌突治理难题,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保证了施工进度。

关键词:富水断层破碎带涌突治理0 引言新建玉磨铁路是中老国际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工程,位于云南省南部,全长508.5km,为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

全线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通过区域以泥岩、页岩、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等软岩为主,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发育。

高压富水断层破碎带具有岩体破碎松散、自稳能力差、地下水发育(构造裂隙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系良好)等特点,施工中极易发生大变形、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给施工安全和进度带来严重影响。

1 工程概况1.1 设计概况安定隧道位于玉磨铁路南溪河站至墨江站区间,进口里程DK125+489,出口里程DK142+965,全长17476m,为单洞双线隧道,玉磨铁路第一长隧,全线控制性工程,Ⅰ级高风险隧道。

设计列车行车速度160km/h,为客货共线电力牵引。

该隧道纵坡为单面上坡,分别为22.8‰(14.8公里)、11.6‰(2.3公里)、0‰(0.4公里)。

除进口段1.2公里位于曲线外,其余地段均为直线。

原设计采用4座斜井施工方案,斜井总长8985m,其中1#斜井2601m,为全线最长的斜井。

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技术

富水砂层大断面暗挖隧道施工技术2东方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100020摘要:浅埋暗挖法在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应用,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其实际概况,全面检查工程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周边环境信息,明确工程施工要求,获取精准的隧道暗挖支护参数,形成完善工程施工规划。

考虑到城市市政道路路网的总体布局,下穿市政道路段的隧道多为浅埋暗挖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地表沉降,从而对既有道路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分析施工过程中隧道自身安全,探寻地表沉降规律,研究有效的施工时序及方案[2-3]是保证隧道施工及既有道路正常运营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富水砂层;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引言对于施工环境复杂的暗挖隧道工程,科学合理掌握施工地层演化过程是安全施工的前提。

对于施工环境复杂的暗挖隧道工程,科学合理掌握施工地层演化过程是安全施工的前提。

1、工程概况某庚城存在高层写字楼、民用住宅和企事业单位等建筑,本区间管线较为复杂密集,其中隧道横跨海拉尔大街时,距离大桥桥墩和涵洞距离你别仅为 3.15m 和 1.44m。

暗挖隧道断面选用马蹄形断面,高度和跨度分别为 6.60m 和 6.55m。

采用四导洞断面 CRD 法,暗挖段覆土为 4.56 ~ 6.05m,暗挖区间总长为1125.32m。

钻探揭露的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钻孔内量测的稳定水位埋深7.4~8.5m,相应标高1053.26~1054.18m,高差 0.92m,水位年变幅 1.5 ~3.0m。

本场地各含水层多为强透水层,下部的隔水层多不连续且不完整,地下水相互渗透。

2、浅埋暗挖技术原理隧道采用浅埋施工技术时,节理基岩的自然应力以相对平衡的方式重新分布,不影响隧道两侧墙。

变形和围岩受稳定性保护。

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受以下因素影响:(1)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土体中会产生恒定的拉力,引起地表移动。

(2)当建造者敲响封闭的支撑结构时,问题会使地面沉到更高,从而形成整体支撑结构。

(3)支撑架变形是由建造者在拆下中央隔板时引起的。

高压富水粉细砂断层隧道施工技术

高压富水粉细砂断层隧道施工技术

高压富水粉细砂断层隧道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介绍了怀邵衡铁路岩鹰鞍隧道F4高压富水粉细砂断层的地质背景、岩体结构、地下水赋存状况等工程水文地质特性,结合施工中发生的涌水涌砂情况,阐述了隧道穿越该断层时发生涌水涌砂的主要原因,详细论述了隧道穿越F4高压富水粉细砂断层采取的“迂回绕行、分水降压、注浆加固、综合治理”处理原则和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对类似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隧道;断层;迂回绕行;分水降压;注浆;支护1 前言受构造运动的影响,断层内一般岩体极其破碎,自稳能力极差,受高压水的作用,易塌方失稳,发生突水突泥,造成灾害,严重影响工程进展,并可能破坏区域环境,怀邵衡铁路岩鹰鞍隧道F4高压富水粉细砂断层是其典型代表。

岩鹰鞍隧道是怀邵衡铁路I级高风险隧道,全长5302m,隧道最大埋深约600m。

隧道进口段2385m为3‰上坡,出口段2617m为9‰下坡。

测区内发育有7条断层,其中F4高压富水粉细砂断层规模宏大,沿隧道长约350米;F4主断层破碎带主要成分为全风化石英砂岩(岩芯呈砂土状)夹强~弱风化石英砂岩(碎块状),为砂石混杂状态。

受F4主断层影响,断层上盘岩体破碎、富水;断层下盘岩体较破碎、含水。

岩鹰鞍隧道F4高压富水粉细砂断层被国内隧道专家和同行公认为国内罕见。

F4断层段纵断面图2 F4断层的特性2.1 工程地质特性F4断层为碎屑岩陡倾逆断层,产状倾向大里程,倾角约78°,断层带与线路夹角51~64°。

F4断层区地处湘西山地,地形复杂,地势陡缓多变。

山脉受区域构造影响总体呈北东走向,隧道穿越区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区,地形起伏,山体高程为400~1100m之间,相对高差约700m,山脊多呈马鞍型。

左侧为V字形深切沟谷,主沟与线路走向大致平行或小角度相交,冲沟地表水较发育。

F4断层范围隧道围岩主要为泥盆系跳马涧组(Dt)石英砂岩、石英细砂岩及石英粉砂岩(主要产状113°∠70°、128°∠70°、87°∠50°),深灰色钙质页岩及易家湾组(Dyj)灰色粉砂质钙质泥岩,夹灰色薄层状粉砂岩(主要产状138°∠70°、130°∠50°)。

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快速掘进施工工法

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快速掘进施工工法

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快速掘进施工工法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快速掘进施工工法一、前言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是一种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应用的施工工法,用于快速掘进水利工程中的隧洞。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快速掘进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针对富水地层设计:该工法针对富水地层的特点,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2. 小断面设计:隧洞的断面大小通常较小,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经济效益。

3. 快速掘进:采用一系列快速掘进技术,如机械掘进、液压爆破等,以缩短施工周期。

4. 导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导流措施控制水流,确保施工安全和隧洞的质量。

三、适应范围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快速掘进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富水地段:适用于富水地段或断层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能有效应对隧洞施工中的水流问题。

2. 小断面需求:适用于需要引水的小断面工程,如供水、排水和水利灌溉等工程。

3. 快速施工:适用于施工周期较短的情况下,通过快速掘进来提高施工效率。

四、工艺原理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快速掘进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工艺原理:1. 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了解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

2. 施工工法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工法,如机械掘进、液压爆破等。

3. 施工技术措施: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如导流措施、支护措施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4. 施工质量控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以确保隧洞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富水特长小断面引水隧洞快速掘进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阶段:1. 地质勘察和设计:通过地质勘察,确定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并进行施工设计。

2. 施工准备:设立施工现场,布置材料和设备。

土压盾构穿越超大埋深富水断裂带施工工法(2)

土压盾构穿越超大埋深富水断裂带施工工法(2)

土压盾构穿越超大埋深富水断裂带施工工法土压盾构穿越超大埋深富水断裂带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土压盾构作为一种先进的地下隧道掘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地下通道等各类工程中。

然而,在穿越超大埋深富水断裂带时,由于地下水压强大、连续泥土层的稳定性较差等因素,土压盾构施工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土压盾构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成为了关注的重点。

二、工法特点土压盾构穿越超大埋深富水断裂带的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采用了完全控制压力平衡技术,通过控制注浆压力来平衡地下水压力,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2. 引入了地下连续墙技术,通过在工作面上安装地下连续墙来增加施工面的稳定性和强度,有效地抵抗地下水和土体的压力。

3. 采用了定向冻结技术,通过在施工面周围冻结土体来提高施工面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 通过在淤泥地层中设置盆地式控制层,有效地抑制地下水的涌出,保证了施工面的安全和稳定。

三、适应范围土压盾构穿越超大埋深富水断裂带的工法适用于以下场景:1. 深埋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2. 断裂带宽度较大、地下水压力较大的地区。

3. 断裂带上存在地下连续泥土层结构,稳定性较差的地区。

4. 断裂带周围形成坚固壁厚较大的条件下。

四、工艺原理土压盾构穿越超大埋深富水断裂带的工法的施工工艺如下:1. 施工前期: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下水情况、土体特性等。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

2. 施工准备:准备必要的材料和机具设备,搭建起施工现场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

3. 施工阶段:先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通过钢筋网、混凝土等材料将工作面与周围土体连接起来,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然后进行定向冻结,通过注入冷却液在施工面周围形成冻结体,增加工作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接下来进行控制层的施工,设置在淤泥地层中,通过注浆和钻进等工艺来控制地下水涌出。

隧道富水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

隧道富水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

隧道富水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摘要:通常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遇到最大施工难点是地下水的处理方法,这是由于一旦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富水突发问题,将会给隧道工程进度带来极大的影响。

但是由于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层围岩特质都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很难完全进行富水预防工作,所以,如何高效地采取有效及时的措施来对突发富水进行治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隧道;富水;施工技术1隧道富水的影响与危害在隧道开挖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地下水位高于所挖隧道基层的现象,或者是地下水位与隧道基层标高基本在一个水平面上,则在施工中发生富水现象就是很难避免的。

当隧道施工出现涌水现象时,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类:(1)伴随涌水,掌子面的稳定性降低;这种问题尤其是在采用矿山法进行隧道施工中最易发生,因为矿山法是以掌子面自己稳定为基础的,然而在存在裂缝的土砂围岩与薄弱围岩中,涌水会减弱掌子面的稳固性,较易致使掌子面坍塌。

(2)随着涌水,隧道的支护功能减弱;涌水导致围岩和喷混凝土的附着减低,锚杆的锚固材料较易丧失,导致支护成效减弱。

(3)基底泥泞化;作业过程中,隧道底部水分占比较大,施工设备的行进对基底产生影响导致其泥泞化,致使施工速度与安全水平下降。

泥泞化突出的地方同样会致使支护下降,对隧道稳固性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4)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底层沉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地层下降,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表的构筑物。

地下水位下降由于比地表下降的范围大,不但在隧道周围,乃至100米之外的地方,在粘性土位置,同样会产生地层沉降问题。

(5)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井干枯。

2.隧道富水区域施工2.1工程概况太焦高铁太谷隧道全长11497m。

位于太岳中低山区,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地形陡峻入口,隧道最大埋深约383.41m。

隧道区属汾河水系,主干支流为乌马河,乌马河为太谷县内第一大河流,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介质及水力特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中的孔隙水、基岩浅部的裂隙水以及构造破碎带中的构造裂隙水。

富水千枚岩大断面公路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富水千枚岩大断面公路隧道快速施工技术

我项目部研究开发的项目名称为 “富水千枚岩大断面公路隧道快速施 工技术”,下面我就把该项目的大概 情况介绍一下。
1、关键技术
针对隧道地质结构及千枚岩隧道的特 点,在施工中总结和研究富水大断面千枚 岩隧道初支参数的最优选择;富水段施工 过程控制要点;针对地下水水量大小采用 不同的处理方法,并选出最佳方案;确定 隧道工后零沉降的决定因素及解决办法; 最终形成富水大断面千枚岩隧道施工综合 技术。千枚岩遇水易软化,失去自稳能力。 如何控制隧底工后沉降,如何实现富水千 枚岩地段的快速施工,如何确保工程质量 及施工安全,是本项目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键技术难题。
包家山隧道全长11.2Km,设计为分离 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其中我公司承建左 线4.845Km,右线4.850Km。隧道通过地 段属南秦岭留坝-白河褶皱带,地处南羊山 断裂和石泉-安康断裂之间,受区域构造的 影响,隧道通过地段断层、褶皱发育。隧
道区主要岩性为绢云母千枚岩,构造节理 发育;我公司施工隧道区段Ⅲ级围岩23.22 %、Ⅳ级围岩71.06%、Ⅴ级围岩5.72%。 隧道所经区域地下水发育,隧道位于地下 水位下以下,设计出水量为11300m3/d。、
(4)项目鉴定。写出项目的研究报告, 申请鉴定。
3、项目实施情况
本项目于2006年12月立项,目前已编 制项目实施计划书;利用业主2006年12月 25日~28日在西安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召开 “包家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评审会”的机 会,我们请专家对我标段制定的“富水段 施工方案”进行了讨论。目前施工中,我 们正在收集、积累原始数据,计划2007年 底完成研究报告,申请鉴定。
小康高速N10合同段发言 材料
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是交通部规 划的“四纵四横”八条西部开发省际 公路通道之一的阿北线西安以南路段 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陕西省规划的 “米”字型公路主骨架中南北向的重 要经济干线,设计速度80km。我集团 公司承建的小康高速包家山隧道位于 陕西旬阳县境内,横穿南秦岭山脉, 以少土多石的山区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 . C ia N w e h oo isa d P o u t h n e T c n lge n r d cs
工 程 技 术
富 水 断层带 隧道 施 工 技术
姜 笠
(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 团总公 司, 州 贵阳 50 0 ) 贵 5 0 8
摘 要 : 的 富水 断层 带 , 隧道 由于 围岩软 弱破 碎 , 定性 差 , 之 水 的影 响 , 稳 加 出现 大量 的渗 水 或者 涌 水 , 施 工极 其 困难 , 业 不 , 总 结 出 了大 量渗 水及 涌水 断层 带隧道 的施 工 方法 。 掘进 工程 逐渐
1施 工 原 则
2 34 - /。
3超前锚杆应 以径 向结构 锚杆为支点 , 两 者焊接。或在径 向锚杆间加焊横 向短筋作支点 : 超前管棚应 以钢架为支点。 管棚从钢架腹板预留 孑 中穿过 。 L 4 超前 支护与开挖长度的关系为,开挖后 4 留于岩体 内的前端长度 : 超前锚杆不小 于 1 管 m, 棚不小于 1 m。 . 5 5上半断面施工 5 . 1采用控制爆破技术 , 尺 、 短进 弱爆破 , 对 特别松散 的岩石 和断层 不进 行爆破或局部松 动 爆破 , 或者风镐开挖。 5 . Ⅲ类围岩开挖工艺流程 2对 画断 面一超前锚 杆一钻炮孔一装药爆破一 排 烟找顶一喷砼一出碴 —锚杆 、挂网一( 必要 时 设钢架 ) —喷砼 。 5 . Ⅳ、 3对 V类 围岩开挖工艺流程 : 画断面一超前管棚一 必要时局部锚杆替一 钻炮孔一装药爆破 、 排烟找顶一喷砼 出碴一架 设钢架— 砼 。 喷 5 . 4钢架分段加工 , 郜=节 , 拱 = = 在掌子面组 = 装 。管棚用 风钻成孔后顶人 , 松软地层可直接顶 入 。一次开挖进尺为相邻 2 榀钢架的间隔尺寸。 6下半 断面施工 6 下半断面开挖前应进行拱脚加 固:Ⅲ类 . 1 同岩一般采 用喷砼加强 : 、 Ⅳ Ⅲ类有钢架处 应在 其两侧各施作 2 ‘ 2 根 p 锁脚锚杆 , 35 l 2 长  ̄ n 径向 , 或俯角 3 ̄ 5 , 0. o . 尾端与钢架焊接 , 4 V类围岩采用 ‘0 p 钢制花管注水 泥一 5 水玻 璃双液浆代替锚 杆 , 导管长度 4 ,以加强拱脚 的稳定 ,防止钢架下 m
关 键 词 : 层 ; 道 ; 工 断 遂 施
用重力排水法将水 排出洞外 , 若反坡施工则 于开 1 应用超前地质预报 , . 1 注 堵水加 固围岩 , 挖工作面设 集水坑利用抽水机强制排水出洞。 初期支护加强并及时封 ,监控量测等技 : 2 对局 部较大 的压力水 , 用浆砌 片石或 . 5 采 术, 紧紧围绕“ 先深探 , 管超前 , 预注浆 , 半断 面 , 砼墙进行封堵 。 短进尺 , 弱爆破 , 强支护 , 紧封闭 , 常量测” 十七 二 3隧道洞身掌子面周边短顶注浆 字 组织 施 工 。 3 利用掌子 面周边短孔顶注浆办法 ,固结 . 1 1 . 2利用多种地质探测手段 ,进行施工 地质 围岩 , 形成一定 厚度的半封 闭截水 圈 , 使开挖后 预报, T提供决策依据。 为施_ 的嗣岩有 一点 自稳时间 ,以满 足隧道施工 的要 1 . 3采用周边短孔预注浆,固结注浆方法来 求 。 3 注浆段长 , . 2 依据施 工机械 而定 , 当利用 台 堵水和加固围岩 。 1 - 4采用冷冻法来固结围岩 车钻孔时 , 一般为 8 利用 Y 2 m, T 8凿岩机时可成 1 5采用多种支护手段相结合构成最佳初期 孔 4 。 m 开挖长度为注浆长度的 0 - .倍 , .- 8 注浆方 7 0 支护体系 , 使初期支护成为主要承载结构 。初期 式采用全孔一7 欠压入。 支护体系主要有 : ①锚杆 、 钢筋网 、 喷砼 ; ②锚杆 、 3 _ 浆有效 范围 ,一般 为开挖 轮廓 线外 3注 钢 筋网 、 钢架 、 喷砼 ; 超前管棚 、 架 、 ③ 钢 锚杆 、 钢 1  ̄. , . 2 m 浆液应将地层 裂隙充填 密实 , 2 0 一般 以注 筋 网、 喷砼 。 浆量由大到小 , 注浆压 力由小到大来判断是否充 1 . 6通过监控量测 , 评价初期支护的可靠性 填密实。 和围岩 的稳定 状态 , 为修改支护参数 , 变化施 _ 『 = 3 4注浆孔布置 ,沿开挖轮廓线单 、双排布 j 序提供 依据。 二 置。 L 孑 距为 O ~. , 角 1。1 。 . 1 m 外插 8 O 0~ 6, 注浆管采用 2施 工 工 艺 ‘ 2或 ‘ 0钢制花管 , 一般为 3  ̄ . 。 p ( p ) 4 5 长度 . 7 m 5 5 21施T程序 : . 见下 图 3 止浆岩盘 , . 5 每一循环顶留 12 1  ̄ 1 作为止浆 1 22 .地质预报 岩盘 。在 掌子面施喷 1 ̄ 5 m厚砼进行封闭 , 52 c 并 对于结构 复杂 的大规模断层 , 由地表探测加 对后部 3 一般 m范围内初期支护喷砼 5 c 。 , m - 6 少量地质钻孔来推断地下深部 的地质条件 。 它往 3 . 6注浆参数 : 注浆压力一般用 1 - . p 。 . 2 M a 5 0 往与隧道施T实际遇到的地质条件存在差异 , 而 有效扩散半径 1 m 采用水泥一 . , 5 水玻璃双液浆 , 凝 隧道施丁对地质体 的变化又非常敏感。 将地质超 胶时间 13分钟。 ~ 前预报作为一个工序纳入施工过程。 采用钻眼排 3 . 7注浆顺序。先注无水孔, 后注有水孑 , L一 碴取样分析 、 记录钻进速度 , 水质水量变化情况 , 般从拱顶顺 序向下 , 如遇密浆或跑 浆 , 则间 隔一 以便掌握施工前方围岩的地质构造和岩性 , 下 孔 或 几孔 注 地 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 , 以及断层围岩变化 晴况 3 . 8注浆与开挖 的关系 : 见下图 等。 2 . 3对于地下水 十分发育 , 静水压力较 大的 固l 软弱破碎地层 , 采用超前平 导排水 降压 , 平导不 进行 围岩注浆堵水 , 在掌子面钻孑- ' : 长 1 ̄ L B (L 0 H. f L £ l 孔 1c 。 5m) 按常规支护手段随挖随支 。 平导应超前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