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 幼儿文学的基本问题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一章 幼儿文学的基本问题
(1)幼儿文学的语言形式里富含游戏性
语言形式的游戏性表现在语音层面和幽默、夸张的叙事形式上。
(2)幼儿文学描写的内容富含游戏性
内容的游戏性来源于奇异的想象,还表现在作品描写的内容就是游戏。
2.幼儿文学的多种艺术样式都具有游戏性
儿歌、童话、笑话等幼儿文学的多种艺术样式都具有充足的游戏性。
四、总结
本章介绍了幼儿文学的概念、特性以及历史,其中幼儿文学的含义和特性是重点。把握幼儿文学的含义与特性,是解读、欣赏、创编幼儿文学作品的基点,在后续各章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体会、理解幼儿文学的特性。要获得纯正的文学感觉和情趣,离不开优秀作品的阅读,希望同学们多阅读,多交流。
教师结合作品讲解;学生阅读作品感受、理解
教师阐述;或学生阐述、教师补充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五、讨论
交流教材“探讨”栏目中的内容。
六、作业
1.阐述幼儿文学的含义。
2.结合作品阐述幼儿文学的特性。
3.概述中外幼儿文学的发展线索。
4.自主阅读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作品各若干篇。
学生自主阅读,感受、判断,引发思考
教师讲解;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教师结合作品讲解、答疑
教师讲解
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自主阅读教材;圈画重点信息并交流
语音韵律的表现:押韵、双声、叠韵、连锁等手法,以及特定的节拍。
结构韵律的表现:反复、对偶、回环、排比等手法。
几乎所有类别的幼儿文学作品都追求韵律感。
(四)幼儿文学的游戏性
幼儿文学是由语言文字创造的一个游戏世界,充满游戏精神,幼儿阅读欣赏一个幼儿文学作品就是在参与一场游戏。
1.幼儿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游戏性
(一)幼儿文学的启蒙性

儿童文学教案

儿童文学教案

儿童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儿童文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能够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4.能够运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写作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1.什么是儿童文学?2.儿童文学的特点有哪些?2. 儿童文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1.儿童文学的分类有哪些?2.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3. 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1.如何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2.如何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3.如何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4. 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写作和表达1.如何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2.如何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写作?3.如何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表达?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儿童文学的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知识;2.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学生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3.阅读法: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4.写作法:通过写作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5.表达法:通过表达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1.讲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儿童文学的特点。

2. 儿童文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1.讲解儿童文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2.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儿童文学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3. 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1.讲解如何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分析一篇儿童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写作和表达1.讲解如何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写作和表达;2.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写作和表达。

五、教学评价1.通过平时作业、小组讨论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2.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教学方法是否合理;3.教学过程是否顺畅;4.学生反馈是否积极;5.教学效果如何。

儿童文学教程教学课件

儿童文学教程教学课件

• 二。儿童文学对于师范生的意义
1.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材资源。 语言学习 精神食粮 拓宽视野、获取知识
2.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 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陶冶、净化心灵。
三。学习儿童文学的基本要求
1.热爱儿童、热爱事业、有颗赤子之心。 2.广泛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3.背唱儿歌、讲故事,积累教学素材。 4.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5.广泛接触其他艺术形式。
第四章 文本特征
第一节 故事性 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喜爱故事是人的欣赏特性。儿童感性认识强于理 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故事性强的作 对于儿童更有吸引力。
二、故事性的构成
1.“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2.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3.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与曲折性 4.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 5.叙述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景中,构建现实世界和童话世界同时并行、交错存 在的双线结构,大大拓展了童话的审美疆域。
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 现代童话很少沿用传统模式,有难以复制的特点。
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 三、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 1.拟人 22.夸张 .3.颠倒
4.象征 四、童话的形象类型
11.超人体形象 2.拟人体形象 3.常人体形象
青蛙一只只逃脱。 水花溅满荷叶,
留下银珠颗颗。
我去抓水珠,
水珠立刻滑落,
哦,它们不属于我。
我静静地看着水珠,
我美美地看着翠荷,
瞧鱼儿游来游去,
听青蛙快活地唱歌。
嘿!美好的池塘,
全都属于我。
第六章 童话 寓言
第一节 童话
一、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1.童话的概念 1909年孙毓修主编《童话》。沿用日文原意, 即泛指写给儿童的读物,主要偏向故事体的作品。 随着理论发展,“童话”被赋予特定的含义,指符 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

古代传统文学与儿童文学教学课件

古代传统文学与儿童文学教学课件

《聊斋志异》的故事中,蒲松龄以花、狐、 蜂、蚁及各种动物为描写对象,并以非凡的想象 力赋予他们以人的思想情感,并因拟人化手法圆 熟运动,使得不少篇章成了优美的童话。
无论是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童话、寓 言等,还是古典文学(包括传奇文学和志怪小说) 中的一些比较适宜少年儿童阅读的作品,它们都 只能称做具有少年儿童文学因素的作品,或称古 典意义的少年儿童文学,是少年儿童文学的初级 形态。然而,它们不仅是千百年来少年儿童的精 神食粮,而且也是中国少年儿童文学得以延续和 继续的基础。
明代神魔小说勃兴。在表现形式上与童 话相近,语言比较浅近、通俗,有些还有意 识地描写儿童和儿童生活。这其中最杰出的 代表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成人浪漫主义 小说,同时对少年儿童而言,它又是一个奇 异的存在。作者吴承恩生性诙谐,酷爱神怪 故事。儿童时代就喜欢看稗官野史,及年长, 到处有意地搜罗野史和志怪故事,在继承前 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杰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综合创作出《西游记》。
古代传统文学与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的“史前”描 述
• 中国儿童文学诞生于 “五 四”时期。所谓“中国儿童文学 史前期”,是指“五四”之前漫 长的历史。Βιβλιοθήκη 自强教授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儿
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文中认为,儿童 文学的产生必须以儿童的被发现为前提。 在西方,这一“划时代的创举”大约发生 在十八、十九世纪;在中国,则在二十世 纪初中国开始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即“五四” 运动中。由此得出结论说,儿童文学只能 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与一般文学不同, 没有古代,而只有现代。
(一) 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儿童文学 遗产:
• 民间文学分韵文类和散文类。韵文类 主要是儿歌,古称童谣、儿谣、孺歌 等。传统儿歌历代都有一定的采辑, 明代杨慎的《古今风谣》、吕绅的 《演小儿语》,清代郑旭旦的《天籁 集》、悟痴生的《广天籁集》等。散 文类则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寓 言等等。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新时期童话代表作 抒情派童话:冰波、金逸铭 孙幼军《小狗的小房子》、《怪翾头》
张秋生“小巴掌童话”
新时期其他文体代表作 儿童诗:郑昡华、金波、圣野 散文:高洪波、乔传藻、韩少华、吴然 科学文艺: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 儿童戏剧:邵冲正《报童》,方圆《妙乎 回昡》,柯岩《小熊拔牙》
可读作品
《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湖北少儿社, 2006 周晓波《当代儿童文学面面观》,湖南少儿社, 1999 李东华主编 《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 儿童文学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中国当代儿童散文诗精品丛书,湖南少儿社,2006 (郭风《竹叶上的珍珠》、吴然《樱花信》、金波 《大地的宴会》、王野《飞翔的种子》、樊发稼《绿 叶的歌》、吴珹《乡野童话》、张秋生《太阳的爱》)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分期
五四时期 左联时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五四时期主要成就
儿童文学初次迚入小学语文教学。
1.思想理论建设。 2.引迚外国儿童文学。重译《鲁滨逊漂流记》
《爱的教育》《皇帝的新衣》《格列佛游记》等, 还从儿童情趣出发翻译了《阿丼思漫游奇境记》 《鹅妈妈的敀事》《木偶奇遇记》等有影响的作 品。
冰心《寄小读者》(歌颂母爱、童心、自 然美),奠定了冰心在儿童散文史上开 拓者的重要地位。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 《葡萄仙子》等
左联时期代表作家作品
郭沫若《一只手》,巴金《长生塔》 张天翼《大林和小林》(1932),奠定我国长 篇童话基础 陶行知的教育诗如《手脑相长歌》等 儿童文学跳出了家庭、学校的圈子,笔触范围 扩大,靠拢时代中心,作品的思想性、倾向性 更为明确而具体。
建国17年间的儿童文学:理论
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队伍和理论阵地队伍开 始形成,出版了陈伯吹的《儿童文学简 论》、金近的《童话创作及其他》、贺 宜的《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关键问题》、 蒋风的《中国儿童文学讲话》等论集; 还广泛地引迚了前苏联的理论著述。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6、传统儿歌 “童谣”、“孺子歌”、“小儿语” 语言朴素风趣、短小含蓄、乐律和谐 明*吕坤《古典文学与儿童文学
1、诗歌:《悯农》《草》《鹅》…… 内容通俗浅显,感情积极健康 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邃高远
2、小说、戏曲 《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 潘家信 儿歌 《孙悟空打妖怪》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 左右,东南西北。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在鸡蛋中足 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 当,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 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 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 了大地。
五、代表作家作品
❖ 3、孙幼军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当代著名童话作家。现为外交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 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1961年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 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此书出版累计册数达百万以上。 中篇童话《没有风的扇子》《白妞儿和竹脑壳》,并翻译出版了巴西中篇童话 《童话国的小客人》日本中篇童话《不不园》、捷克中篇童话《一只聪明的小狐 狸》、苏联中篇童话《伏伦盖尔船长历险记》等。童话《小狗的小房子》《玫玫 和她的布娃娃》分别获《儿童文学》1981年、1982年优秀作品奖。1990年,获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颁发的"荣誉作品证书",孙幼军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 提名。
译文: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 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 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 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 人皇。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 有九万里。

儿童文学课件课件

儿童文学课件课件

教学实践
通过实际教学,引导学 生运用儿童文学理论知 识,提高其教学能力和 水平。
反思与总结
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 和总结,分析实践中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 改进措施。
如何组织儿童文学实践活动
活动策划
根据儿童文学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策划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如故事会、朗诵会、写作比赛等。
活动实施
在活动策划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确保活动的实施 效果。
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电子书、有声读物、互动故事 等等,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同时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工具和平台。
儿童文学的创新方向与挑战
创新方向
儿童文学的创新方向将更加注重孩子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例如通 过故事情节的创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语言表达的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和审美素养。
活动评估
对实践活动进行评估,通过观察、反馈和总结,发现和解决问题 ,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THANK YOU.
2023
儿童文学课件
目 录
• 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 • 儿童文学的分类与特点 • 国内外儿童文学介绍与比较 • 儿童文学的阅读与教育价值 • 儿童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 • 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
01
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历史
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
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 的文学作品。
VS
应用
儿童文学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孩 子们的阅读效果和学习能力。例如,通过 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的结合,可以为孩子们 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通过互动故事 和游戏的制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

儿童文学优秀教案

儿童文学优秀教案

《儿童文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2节)第一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一、概念的确,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正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种,“儿童文学”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1 )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范围事实上,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一种是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一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两者之间有,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读者一、儿童读者和成人读者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而存在。

是因为它有着自已特殊的服务对象和读者群体,这就是儿童。

总之,儿童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读者,而成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必然会加人到儿童文学的读者队伍中来。

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

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

(一)生理层面(二)心理层面(三)文化层面三、儿童读者的多样性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文学阅读能力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特殊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作为独特的文学读者群,其内部就没有任何变化和差异了。

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第三节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2节)一、儿童年龄特征儿童读者的文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由于其年龄特征的不同而分化,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

不过在心理学研究中,由于年龄特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年龄特征的看法并不一致。

有人肯定年龄特征的存在,有人则只承认对某一事物认知的发展阶段性,而不承认总的、概括的年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寄小读者》(歌颂母爱、童心、自 然美),奠定了冰心在儿童散文史上开 拓者的重要地位。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 《葡萄仙子》等
左联时期代表作家作品
郭沫若《一只手》,巴金《长生塔》 张天翼《大林和小林》(1932),奠定我国长
篇童话基础 陶行知的教育诗如《手脑相长歌》等
儿童文学跳出了家庭、学校的圈子,笔触范围 扩大,靠拢时代中心,作品的思想性、倾向性 更为明确而具体。
建国17年间的科学文艺
高士其《我们的土壤妈妈》 方慧珍、盛璐德《小蝌蚪找妈妈》 孙幼忱《“小伞兵”和“小刺猬”》 郑文光《从地球到火星》 童恩正《五万年以前的客人》 肖建亨《布克的奇遇》 刘兴诗《北方的云》 叶至善《失踪的哥哥》
“文革”十年间的 儿童文学
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 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
新时期童话代表作
热闹派童话: 郑渊洁《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皮皮
鲁全传》 彭懿《四十大盗新传》、《宇宙刺客在行
动》 周锐《勇敢理发店》、《F星:13月59
日》、《阿嗡大夫》、《鸡毛鸭》等
新时期童话代表作
抒情派童话:冰波、金逸铭 孙幼军《小狗的小房子》、《怪老头》
根红布条》、陈丹燕《上锁的抽屉》、程玮 《白色的塔》、班马《鱼幻》、梅子涵《在路 上》 动物小说:沈石溪、蔺瑾、乌热尔图、牧铃、 金曾豪、黑鹤、刘先平
新时期儿童小说代表作
成长小说: 秦文君《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曹文轩《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
农村小说: 任大星《三个铜板豆腐》 丁阿虎《祭蛇》
新时期儿童小说代表作
伤痕小说:刘心武《班主任》、程远《弯弯的 小河》
问题小说:王安忆《谁是未来的中队长》,邱 勋《三色圆珠笔》、刘厚明《黑箭》、罗辰生 《白脖儿》
新人小说:刘健屏《我要我的雕刻刀》、庄之 明《新星女队一号》、李建树《蓝军越过防线》
新时期儿童小说代表作
革命小说:张映文《扶我上战马的人》 探索小说:常新港《独船》、曹文轩《第十一
建国17年间的儿童诗
艾青《春姑娘》 鲁兵《小猪奴尼》 柯岩《“小兵”的故事》 圣野《欢迎小雨点》 于之 组诗《海边的孩子》 任溶溶《爸爸的老师》 刘饶民”大海”诗
建国17年间的儿童散文
任大霖《童年时代的朋友》 郭风《蒲公英和虹》、《搭船的鸟》、
《会飞的种子》
建国17年间的儿童剧
张天翼《大灰狼》、《蓉生在家里》 老舍《宝船》 任德耀《马兰花》、王世镇《枪》 刘厚明《小雁齐飞》、乔羽《果园姐妹》 包蕾《小熊请客》、柯岩《双双和姥姥》 葛翠琳《草原小姐妹》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史前儿童文学 现代儿童文学 当代儿童文学
草创时期
清代末年,萌发状态中的儿童文学逐渐出现了自成一 宗的趋向。
周作人第一个提出“儿童文学”的命题,强调 儿童本位
《无猫国》(孙毓修编译)是我国第一部 儿童文学读物。
我国第一篇由作家创作的文学童话是1922 年3月发表的叶圣陶《小白船》。
五四时期主要成就
3.整理、开发民间儿童文学。如收集儿歌、 采集童话、改编古代传统儿童读物中较 适合儿童的东西。
4.作家的创作。 5.出现了不少儿童刊物 。
五四时期主要作家作品
1923年,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出版,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作家创作的童 话集,既“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 创作的路”(鲁迅语),也为我国现代 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
杲向真《小胖和松》
建国17年间的童话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严文井《“下次开船”港》 金近《小鲤鱼跳龙门》《小猫钓鱼》
《骄傲的大公鸡》《狐狸打猎人》 陈伯吹《会飞的猫》 贺宜《小公鸡历险记》
包蕾《猪八戒新传》(吃西瓜,探山、学 本领、回家)
任溶溶《“没头脑”和“不高兴”》 洪汛涛《神笔马良》 葛翠琳《野葡萄》 孙幼军《小布头奇遇记》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分期
五四时期 左联时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五四时期主要成就
儿童文学初次进入小学语文教学。
1.思想理论建设。
2.引进外国儿童文学。重译《鲁滨逊漂流记》
《爱的教育》《皇帝的新衣》《格列佛游记》等, 还从儿童情趣出发翻译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鹅妈妈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等有影响的作 品。
叶圣陶的童话
一类是“孩提的梦”,色彩明丽,纯朴自然,用理想 主义编织童话世界的花环,如《小白船》、《燕子》、 《芳儿的梦》等早期的童话;更多梦幻的色彩
另一类是“现实的折光”,血泪交织,用童话的形式 “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如《鲤鱼遇险》《花 园外》《稻草人》等。更多现实的情调,
题材都来自中国的现实生活,主题是从民族土壤中发 掘出来的,人物是“中国式”的人物,环境是地地道 道的乡土景色,特别是中国江南水乡,有一层鲜明的 民族特色和民族情调。
李心田《闪闪的红星》1972年出版,
1974年改编成同名电影
创造了“紧跟正确路线,历经千难万险,勇敢锻 炼成长,走向最后胜利”的历史题材模式
新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成果
《儿童文学概论》、《童话学》、《中国现代 儿童文学史》、《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 《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现代儿童 文学的先驱》、《中国儿童文学批评史》、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比较儿童文 学初探》、《童话艺术空间论》、《中国童话 史》、《外国童话史》、《儿童文学辞典》、 《世界儿童文学事典》、《寓言学概论》
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代表作家作品
解放区:儿童文学发展迅速,最具代表性的是
儿童小说,如华山《鸡毛信》、管桦《雨来没 有死》
国统区:儿童戏剧成就较高,如周苏《卖报
童子》、万明瑛《敌人打退了》、包蕾《雪夜 梦》,“孩子剧团”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
建国17年间的儿童文学 “文革”十年间的儿童文学 新时期的儿童文学
建国17年间的儿童文学:理论
儿童文学理论研究队伍和理论阵地队伍开 始形成,出版了陈伯吹的《儿童文学简 论》、金近的《童话创作及其他》、贺 宜的《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关键问题》、 蒋风的《中国儿童文学讲话》等论集; 还广泛地引进了前苏联的理论著述。
建国17年间的儿童小说
刘真《我和小荣》 徐光耀《小兵张嘎》 萧平《海滨的孩子》 任大星《吕小钢和他的妹妹》 张天翼《罗文应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