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早期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 2 21
不 同剂 量 瑞舒 伐他 汀早 期应 用治疗 急性 冠脉 综 合征 的疗效 观察
张成燕 ( 贵州省贵 阳市第三人 民医 院心 内科 ,贵州 贵阳 5 5 0 0 0 0)
[ 摘 要】目的 :探讨 不 同剂量 的瑞 舒伐 他 汀早期 应用 治疗 急性 冠脉 综合 征 的临床 疗效 。方 法 :选择 急性冠 脉 综合 征患 者8 6 例 ,随机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 3 例 。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 0 mr d d ,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 O mg / d ,7 d 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 治疗7 d 后观察组8 8 . 4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7 6 . 7 %( P< 0 . 0 5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 P<0 . 0 5 );两组不
1 7 例 ,女 2 6 例 ,年 龄6 2— 8 2 岁 ,平均 ( 5 8 ±1 2 . 0 5 ) 岁 。两 组 患者
一
注 :与 治 疗 前 相 比 ,①P<O . 0 5 ,② P<0 . 0 5 ;与 对 照组 相 比
>O. 0 5
2 . 3 两组 治疗 后并 发症 比较 :见 表3 。
1 . 2 治 疗方 法 :两 组 均 给予 基 础 治疗 。在 此基 础 上 对 照组 给 予 瑞 舒 伐他 汀 ( 浙 江 京新 药业 生 产 ,规格 5 mg / 片 )1 0 mg / d ,晚上 顿服 ;观察 组 患 者 给予 瑞 舒伐 他 汀 ( 同对 照组 )2 0 mg / d ,晚 上 顿 服 。两 组均 随访 到 服药 后 的 7 d ,记 录 临 床表 现 、血脂 水 平及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小剂量)和观察组(50例,大剂量)。
对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脂、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应选择使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安全性动脉粥样硬化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中冠状动脉发生这一问题的概率较高,在发病后会使患者心肌功能因缺血而出现变化,一旦斑块破裂会在血管内形成血栓,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1]。
在这一类疾病治疗中改善血脂水平是极其关键的,降低血脂、优化血管内皮有利于减轻疾病症状,降低急性疾病发作率。
瑞舒伐他汀属于常用的治疗药物,10mg是临床认为安全的用药剂量,患者不会因此而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为突出,能够起到延缓斑块的作用,对内皮细胞进行有效保护[2]。
然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慢性疾病,患者用药时间较长,持续用药会使药物敏感度有所下降,治疗效果也会降低,临床开始尝试增加药物用量。
基于此,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患者100例,对比不同剂量应用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小剂量)和观察组(50例,大剂量),均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
观察组44到82岁,27例男,23例女,平均年龄(63.34±4.53)岁。
对照组47到76岁,28例男,22例女,平均年龄(63.76±4.28)岁。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对比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对比【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瑞舒伐他汀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确定了研究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临床效果评估中发现,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减少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安全性评价显示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通过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研究方向应对不同患者群体进行更广泛的研究,总结表明,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剂量、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结果分析、临床效果评估、安全性评价、应用价值、未来研究、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早发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急性心肌梗死则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通常表现为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强效的降脂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在不同剂量下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仍有待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瑞舒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估,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临床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在治疗这一疾病过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应 。结果 治疗 后 , 高低 剂量 组患 者 T G、 T C、 L D L — C、 h s — C R P均 下 降 , HD L — C水 平均 升高 ; 两组对 比 , 高 剂量 组治 疗
【 摘 要】目的 研 究 不 同剂量 的瑞 舒伐 他 汀 对 急 性冠 脉 综合 征患 者 血 脂 和 高 敏 C反 应性 冠 脉综 合 征 患 者 随 机 分 为高 剂 量 、 低 剂 量 两 组 。高 剂 量 组 每 天 服用 瑞 舒 伐 他 汀 2 0 mg , 低 剂 量 组 每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M e t h o d s On e h u n d r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c u t e c o r o n a r y s y n d r o me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h i g h d o s e ,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d o s e s o f r o s u v a s t a t i n o n s e r u m l i p i d a n d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e C
L I ANG Ri w a n g Z ENG Xi a o r u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观察1. 研究对象:选择6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发作或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可纳入。
2. 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给予20mg、40mg和80mg 瑞舒伐他汀治疗,每日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
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包括LDL-C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情况;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4. 安全性观察:观察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和随访期内的不良反应情况,如肝功能异常、肌痛、疲乏等。
1. LDL-C、TC、TG和HDL-C水平的变化:经过3个月的治疗,各组研究对象的LDL-C、TC、TG和HDL-C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80mg组的下降幅度最大,20mg组的下降幅度最小。
2.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在随访期内,各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生心肌梗死、冠心病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
3. 安全性观察:在治疗期间和随访期内,各组研究对象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部分研究对象在治疗初期出现了肌痛、疲乏等不良反应,但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缓解。
通过对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发现,瑞舒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LDL-C水平,并且在80mg剂量组的降脂效果最好。
在随访期内,各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生心血管事件,表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安全性较高。
虽然部分研究对象在治疗初期出现了不良反应,但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缓解,说明瑞舒伐他汀的耐受性较好。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80mg 剂量组的降脂效果最好,但在临床应用时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不同用法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unl f l i l dc ei rci o ra o ic in P ate C n aMe i n c ・l ・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 同 用 法 瑞舒 伐 他 汀 降脂 治 疗 急性 冠 脉 综 合 征 疗 效 观 察
adC. h c i e n ae f l dl i n o n T e he me t t o pda dd wn—rg l igtel e o tl h l trl T ) a v r ob o i e ua n vl f oa coe eo ( C t h e t s
Ef e t f d f e e s s o 0 u a t tn f c s o i f r ntu e f r s v s a i
i i d l we i n a u e c r na y s nd o e n lpi o r ng o c t o o r y r m
牛 玉岭 , 学藩 耿
( 京 市 房 山 区第 一 医 院 心 内科 , 京 ,12 0 ) 北 北 0 4 0
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用法的瑞舒伐他汀降脂治疗 急性 冠脉综 合征( ( ) A二 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s 选择 1 8 A S 5 例 C 合并
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 4组 : A组 (8例 ) 3 予瑞舒伐他汀钙片 1 a 1次/ ; 0ng, d B组 ((例 ) 4) 予瑞舒伐他汀钙片 1 N, 0n 1次 / , d 阿昔莫 司胶囊 2 0mg 3次/ ;C组 (0例) 5 , d 4 予瑞舒伐他 汀钙 片 2 ,1 / ; ) 4 0mg 次 d I 组( 0例)f - 瑞舒 伐他 汀钙片 2 ,1次 / , 0mg ( j 阿旨莫 司胶囊 2 0mg 3次/ , 5 , d 4组患者疗程 均为 1 2周。观察治疗后血脂水平 、 血脂达标率 、 超敏 C反应蛋 白( s R ) 不良反 hC P 、 膻及心血管不 良事件 ( MAC 的发 生率。结果 E) 治疗后 B、 D组 降脂疗效优于 A、 C组 , 有显著性 差异 ; 虽然 D组 血脂达椿 率及 瑞舒伐他汀联(0mg 1 ,3次/ ) 阿昔 莫司 (5 , d合 2 0mg 3次/ ) d 降低 总胆 醇( e 水平优 于 B组 , ) r 但不 良反应明显增加。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短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1例随机分为他汀强化组与常规组,强化组入院即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顿服,住院期间予瑞舒伐他汀20mg/晚口服;常规治疗组入院起予瑞舒伐他汀10mg/晚口服?强化组及常规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入院1周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吸烟?肥胖情况及肌酐(Cr)?肌酸激酶(CK)?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高于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时,两组的ALT?AST均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值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ALT,AST升高大于3倍的比例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r?CK?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_C)均较前明显下降,强化治疗组LDL_C水平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组治疗1周,HDL_C无明显改变,而强化组患者HDL_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20mg短期强化治疗安全性与10mg相同,且能迅速有效降低患者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标签: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2014)01_0019_0308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hort Term Intensive Rosuvastatin Therapy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LAI Lei,ZHU Gang_jie,WANG Ning_fu,et al.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Zhejiang 310006,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rge doses intensive rosuvastatin treatment in short_term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during hospitalization.Methods A total of 131 ACS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nsive groupand conventiona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group were given 20mg ro suvastatin as soon as admission,20mg rosuvastatin every night during hospitaliz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group were given 10mg every night during hos pitalization. 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detection both on admission and after one week’s treatment.Results Age,gender,complications,smoking,overweight,creatin ine(Cr),creatine kinase(CK),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were similar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Levels of basic alanineaminotransferase (ALT)in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intensivegroup. After one week’s treatmen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and 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were higher in both groups,which had a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than before(P<0.05),but still in normal range. Compared with 10mg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3_times increased in ALT,and AST in 20mg group.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CK,Cr and GFR after oneweek’s therapy in both groups. After one week’s therapy,blood total cholester ol,triglycerides and LDL cholesterol were lower than before in both groups,but LDL_C of intensive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HDL_C ha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conventional group but significan tly higher in the intensive group after one week’s treatment.Conclusions The 20mgshort_term intensive rosuvastatin treatment is as safe as the 10mg general trea tment,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ipid and cholesterol levels,and increase th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Key words] Rosuvastatin;Acute coronary syndrome;Blood lipid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脂及调脂外的抗炎?抗氧化作用,不但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并且能改变冠心病的病程,使病变进展延缓,甚至逆转[1],目前已成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药物治疗的基石?美国及欧洲的相关指南均推荐ACS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但在国内,大剂量他汀使用经验尚不足,缺少大样本的随机临床研究?瑞舒伐他汀是目前临床已使用的最新型的他汀类药物,相关研究表明,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_C)作用较其他他汀类药物更强?本文旨在探讨ACS患者住院期间短期大剂量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单中心?开放的临床队列研究,入选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住院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选标准:年龄≥18岁,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排除标准:(1)入院后首次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大于正常高限3倍;(2)严重肾功能不全(通过MDRD方程测定患者GFR小于30ml/mim);(3)合并恶性肿瘤且预期寿命小于1年;(4)年龄≥90岁;(5)住院时间小于1周,数据记录不完整;1.2 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入组?强化组患者无论之前有无他汀类药物口服史?基线血脂情况如何,入院后均予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公司生产)20mg顿服,住院期间均予20mg/晚口服,入院当时及住院一周予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常规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瑞舒伐他汀10mg/晚口服,入院当时及住院一周均予相关生化指标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如无禁忌证,入院后均接受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包括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β阻滞剂?硝酸酯类?ACEI/ARB类药物?监测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Cr)?肌酸激酶(CK),根据血肌酐水平,采用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MDRD=[(140-年龄)×体重(kg)]/[0.818×血肌酐(μmol/L)]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成组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基本参数比较:共入选ACS患者131例,强化组63例,女29例,男34例,年龄46~81(65.62±8.74)岁;常规组68例,女30例,男38例,年龄49~82(63.91±9.9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超重(体质指数BMI≥24)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强化组有5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44例患者植入支架治疗,常规组共5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有43例患者植入支架治疗,两组患者支架治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用于调脂治疗外,其抗炎?抗氧化及心肌保护作用不可忽视,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也是本研究施行的必要条件之一[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常常会加重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壁损伤,激发血小板活性,导致微血栓形成[3]?Nesar 等[4]关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短期应用大剂量他汀药物治疗的研究中发现,他汀药物可有效减少炎症反应?Liakopoulos等[5]关于心脏手术前应用他汀药物的研究中发现,术前应用他汀药物可有效减少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并能缩短患者术后重症护理时间,减少住院天数?NAPLESⅡ研究[6]也证实,早期强化他汀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Dohi等[7]进行的一项长期随访也显示他汀药物治疗不仅有益于短期内不良事件发生的预防,在长期抗击心血管病的路程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更新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指南中,再次强调ACS患者的强化他汀药物治疗,指南指出对没有禁忌证的所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一入院即开始或持续进行高强度的他汀药物治疗?本研究显示大剂量短期他汀冲击治疗在不加重损伤肝肾功能的基础上带来了强有力的降脂疗效?与10mg常规剂量治疗相比,20mg组强化治疗1周后LDL_C显著降低,而且HDL_C在服药1周后即明显升高,提示瑞舒伐他汀在提高HDL_C方面较常规组效果显著?除此之外,20mg瑞舒伐他汀短期内安全性等同于10mg?在对肝功能的影响方面,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应用早期可能会导致肝酶的一过性短暂升高,但升高幅度并不明显,并不影响继续用药?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在服用早期即可起到降脂作用且安全性高?2011年意大利ARMYDA_CIN研究认为对于造影剂相关肾病高危人群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短期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可预防造影剂相关肾病,研究证实大剂量他汀可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峰值水平[8]?而在本研究中,强化组和常规组治疗前后的肌酐水平及GFR无统计学差异,未见到肾功能的明显改善,这一结果考虑和以下因素有关:(1)因国内药物使用说明书的关系,本研究中强化组使用20mg瑞舒伐他汀,而非国外强化常用的40mg,且本研究样本量较少;(2)研究观察周期时间较短?本研究显示ACS患者入院即给予短期大剂量他汀强化治疗不仅有强有力的降脂作用,还可以迅速升高HDL_C,且20mg瑞舒伐他汀短期内安全性等同于10mg?但本研究中强化剂量偏低,且为单中心,指标的选择不够全面,不能更充分的反映他汀类药物作用的多效性和有效性,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参考文献[1]王宁夫.调脂治疗的近代认识//李占全,张明.现代心血管病热点问题探讨[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7-299.[2]方振勤.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7):760-762.[3]罗俊,李江,徐礼,等.他汀药物在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6):872-876.[4]Nesar Hossein V,Yosef Nejad K,Abdollahian F.Short-term therapy with highdose atorvastati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n reduce inflammatory process[J]. Acta Med Iran,2010,48(4):218-221.[5]Liakopoulos OJ,Kuhn EW,Slottosch I.Preoperative statin therapy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18(4):84-93.[6]Briguori C,Visconti G,Focaccio A,et al. Novel Approaches for Preventingor Limiting Events (NAPLES)II trial:impact of a single high loading dose of atorvastatin on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J]. J Am Coll Cardiol,2009 ,54(8):2157-2163.[7]Dohi T,Miyauchi K,Okazaki S,et al.Early intensive statin treatment for six months improves long_term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Extended_ESTABLISH trial):a follow_up study[J]. Atherosclerosis,2010,210(2):497-502.[8]Patti G,Ricottini E,Nusca A,et al. Short_term,high_dose Atorvastatin pretreatment to prevent contrast_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 ry syndrome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rom the ARMYDA_CIN[atorvastatin for reduction of myocardial damage during angioplasty_contrast_i nduced nephropathy)trial[J]. Am J Cardiol,2011,108(1):1-7.。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作者:冯双平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23期[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70例AC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观察组给予双倍剂量20 mg/d,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MACE发生率4.71%低于对照组的15.29%,观察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瑞舒伐他汀在ACS治疗中双倍标准剂量方可达到调脂目标,显著降低MACE发生,且安全性较标准剂量类似,建议临床治疗时优先选用。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3-0074-02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性疾病,其不仅可引起胸闷、胸痛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且可诱发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他汀类药物在ACS中的调脂、抗炎作用已经得到大量临床试验证实,ACS指南建议作为冠心病预防药物长期服用[1]。
虽然他汀类药物疗效与服用剂量呈正相关,但药物不良风险也随之增高,因此,平衡他汀类药物疗效、剂量与安全性的关系是临床内科医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瑞舒伐他汀是新型他汀类药物,在ACS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寻找其剂量与疗效的平衡点,本研究近年来以其不同剂量治疗ACS患者17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科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170例ACS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所有患者均综合征状、病史、体征、心肌酶及心电图、冠脉CT、造影等辅助检查确诊,符合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制订的ACS诊断标准[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观
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ACS的患者70例,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瑞舒伐他汀10 mg/d,B组:瑞舒伐他汀20 mg/d,各35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b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予瑞舒伐他汀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组血清中LDL-C水平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A组(P<0.05)。
结论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ACS患者的血脂水平,大剂量(20 mg/d)的瑞舒伐他汀较常规剂量(10 mg/d)降低LDL-C水平效果更显著。
标签: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降脂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并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生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1],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2]。
既往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的作用,但究竟是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瑞舒伐他汀对降脂作用更明显,需要进一步研究[3-5]。
本研究旨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并诊断为ACS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经两名以上副主任医师依据症状典型、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手术治疗史等一致判定。
排除标准:既往有明确他汀类药物过敏史或入院前60天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患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的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或不全;滥用药物或酗酒;其他不符合研究目的的情况。
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35例(瑞舒伐他汀10 mg/d),B组35例(瑞舒伐他汀20 mg/d),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心血管危险因素、入院前诊断及用药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常规吸氧、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受体拮抗剂(ARB)、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d,B组予瑞舒伐他汀20 mg/d。
1.3 血标本采集及检测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24小时内)及治疗4周后各抽一次外周静脉血,采用为贝克曼Lx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指示进行,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予瑞舒伐他汀治疗4周后,A、B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幅度比较
△TC即TC降低幅度,指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TC的差值,两组ACS患者中△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即LDL-C降低幅度,指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LDL-C的差值,两组ACS患者中B 组△LDL-C显著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3 不良反应情况
在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微头痛、头晕、恶心、纳差等,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
3 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由于冠状动脉内膜上已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粥样硬化斑块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以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心肌急性缺血的临床综合征[6-7],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指南一致推荐的首选调脂药物,也是最有效的调脂药物,
广泛用于各类高血脂症的治疗中,其通过竞争性抑制机制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增加血清胆固醇清除、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新型他汀类药物,既往研究表明其在降脂方面作用优于其他同类药物,同时在抗炎、抗非动脉粥样硬化等非降脂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炎性指标,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进展。
目前已经明确ACS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脂异常相关,特别是血清中LDL-C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8],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9]。
另外,既往研究也已证实血清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ACS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10]。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ACS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血脂胆固醇的水平发现,予瑞舒伐他汀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C、LDL-C、non-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ACS患者中不仅具有有效的调脂疗效,而且能够降低患者血清中LDL-C水平,进而改善ACS的预后。
同时,本研究中发现,使用20 mg/d瑞舒伐他汀时,仅LDL-C 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10 mg/d,说明使用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更大幅度的降低血清中LDL-C的水平。
综上所述,大剂量(20 mg/d)使用瑞舒伐他汀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C、LDL-C水平,LDL-C水平降低效果优于常规剂量(10 mg/d),且无其他不良反应。
由于本研究仅分析了20 mg/d剂量与10 mg/d剂量的差异,存在局限性,但本研究结果可作为为今后研究更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患者的降脂效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文淑.急性冠脉综合征[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0,38(1):15-18.
[2] 王子宽,金葵花,张薇,等.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相关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970-973.
[3] 吕晓东,贡联兵.瑞舒伐他汀[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8):650-651.
[4] 杨文,刘洁云,秦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621-623.
[5] 丁智晓,任建明,刘俊飞.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20):116-117.
[6] 朱兴雷,赵鹏.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J].山东医药,2010,50(5):100-101.
[7] 陈韵岱.急性冠脉综合征易损斑块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07,22(5):390-392.
[8] 徐天祥.HDL-C/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6,15(7):506-507.
[9] 庄锦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6.
[10] 牛晶晶,龙晓凤.多种无创性指标联合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8):78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