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总结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皮肤疾病的学科,其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包括传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等。
理解和掌握皮肤性病学中的一些常见术语和名词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皮肤性病学名词进行解释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1. 皮肤病(Dermatosis)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包括感染性、免疫性、过敏性、肿瘤性等多种类型。
皮肤病可由内部原因,如感染、代谢异常,或外部因素如物理、化学因素引起。
2. 皮疹(Rash)皮疹是皮肤上出现的红斑、丘疹、脓疱等病理性改变。
皮疹可以是一种独立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是多种皮肤疾病的共同症状之一。
3. 白癜风(Vitiligo)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色素丧失区域,形成白斑。
白癜风的发生与遗传、自身免疫、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4. 银屑病(Psoriasis)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病征是皮肤上出现红斑和鳞屑,常伴有瘙痒。
银屑病的发生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相关。
5. 湿疹(Eczema)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反应,主要特点是皮肤红肿、瘙痒、起水泡和渗液,导致皮肤发炎、脱屑。
湿疹的发生与过敏、免疫功能异常、环境因素等因素密切相关。
6. 痤疮(Acne)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期。
其特征是毛囊和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粉刺、丘疹、囊肿等病变。
7. 疱疹(Herpes)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组皮肤传染病。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口唇疱疹、生殖器疱疹等。
疱疹在皮肤上形成小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
8. 子宫疣(Condyloma acuminatum)子宫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其特点是在生殖器和周围区域形成柔软的突起,有时形似菜花。
9. 黄褐斑(Melasma)黄褐斑是一种色素沉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褐色斑块。
良性皮肤肿瘤课件

临床表现
本病多累及中老年人,男性多见。 好发于面部、头皮、颈部、躯干、前臂和手背等
曝光处,也可见于眼睑、龟头等处。 皮损多为单发,少数亦可多发,呈圆锥形或圆柱
广泛皮损的深部,常可伴发海绵状血管瘤。 皮损可逐渐增大,约1年后逐渐开始退化,多数患
者在5~7岁时可自行完全消退。
治疗
本型皮损多数可完全消退,因此应尽量等 待自然消退。
生长较快者可应用放射性核素32磷或90锶 或X线照射治疗
还可选用YAG:585nm激光治疗。
(三)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又称光化性角化病、老年角化病,是长 期暴晒损伤皮肤所引起的一种癌前期病 变,电离辐射、热辐射、紫外线、以及
沥青及煤焦油产物等也可引发本病。
临床表现
多累及于经常暴晒的中老年人,男性较女性多见, 白种人发病率较高。
好发于暴露部位,以头部秃发处、面部、下唇、 颈部、前臂、手背多见。
皮损为淡褐色或灰白色的圆形、不规则形角化性 丘疹,境界清楚,呈单发或多发,表面覆盖干燥 粘连性鳞屑,不易剥离,周围有红晕,偶见角化 明显、增厚呈疣状。
癌前期皮肤病 : ①日光角化病,又称光化性角化 病、老年角化病 ②皮角
恶性皮肤肿瘤 : ①Bowen病,亦称原位鳞状细胞 癌 ②Paget病,又名湿疹样癌 ③基底细胞上皮瘤, 又称基底细胞癌 ④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 ⑤原 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曾称为蕈样肉芽肿 ⑥恶 性黑素瘤,简称恶黑,又称黑素瘤
好发于颜面、颈部,也可发生于其他任何部位。 皮损为斑疹或斑片,不高出皮面,颜色淡红或暗 红,形状不规则,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
皮肤性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皮肤黏膜交界处
答案:皮肤黏膜交界处
题目:脓疱疮的病因为
肠道杆菌
淋球菌
金葡菌
支原体
答案:金葡菌
题目:皮下组织的主要成分
脂肪组织
神经
角质形成细胞
血管
答案:脂肪组织
题目:男,25岁,全身反复发皮疹三年,冬天加剧,夏日缓解,自觉瘙痒. 查体发现躯干及四肢伸侧散在圆形胡豆至胡桃大红色斑丘疹,上盖白色小片鳞屑,刮去鳞屑,基底潮红,少许出血点,无渗出,诊断考虑:
常有渗液,糜烂
皮疹形态单一,境界清楚
剧烈瘙痒
对称分布
答案:皮疹形态单一,境界清楚
题目:扁平湿疣出现在
一期梅毒
生殖器 疱疹
二期梅毒
尖锐湿疣
答案:二期梅毒
题目:深达皮肤真皮网状层或更深的皮肤缺损称为
表皮抓破
溃疡
糜烂
皲裂
答案:溃疡
题目: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禁用何种治疗
遗传
内分泌机能障碍
感染
代谢障碍
答案:感染
题目:下述有关皮肤损害,哪一项正确?
糜烂愈合后留有瘢痕
斑疹一定是原发性损害
丘疹是高起于皮肤的损害
答案:丘疹是高起于皮肤的损害
题目:尼氏征阳性,说明
角化不全
颗粒层分离
角化过度
棘层松解
答案:棘层松解
题目:急性淋病男性有尿道口红肿、脓性排泄物,排泄物涂片检查发现革兰氏阳性菌
煤焦油
皮质类固醇外用
皮质类固醇全身疗法
光化学疗法
答案:皮质类固醇全身疗法
题目:银屑病分几期?
皮肤性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皮肤性病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皮肤性病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领域的疾病?A. 呼吸系统疾病B. 消化系统疾病C. 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D. 神经系统疾病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皮肤性病学的研究内容?A. 皮肤感染B. 皮肤肿瘤C. 皮肤免疫性疾病D. 心血管疾病答案:D3. 银屑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什么?A. 红斑、鳞屑B. 紫癜、水疱C. 色素沉着、色素脱失D. 红斑、水疱答案:A4. 以下哪种药物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A. 青霉素B. 四环素C. 甲硝唑D. 红霉素答案:A5.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A. 湿疹B. 荨麻疹C. 癣病D. 痤疮答案:C6. 疱疹病毒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什么?A. 红斑、鳞屑B. 疱疹、水疱C. 色素沉着、色素脱失D. 红斑、水疱答案:B7.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A. 湿疹B. 荨麻疹C. 带状疱疹D. 痤疮答案:C8. 以下哪种药物是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A. 甲硝唑B. 四环素C. 红霉素D. 青霉素答案:B9. 皮肤性病学中,以下哪种疾病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A. 湿疹B. 荨麻疹C. 疥疮D. 痤疮答案:C10.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A. 湿疹B. 荨麻疹C. 丹毒D. 痤疮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皮肤性病学中的常见疾病包括以下哪些?A. 银屑病B. 湿疹C. 带状疱疹D. 心血管疾病答案:A、B、C2. 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A. 甲硝唑B. 酮康唑C. 氟康唑D. 青霉素答案:B、C3. 以下哪些临床表现是梅毒的典型表现?A. 硬下疳B. 玫瑰疹C. 玫瑰糠疹D. 玫瑰痤疮答案:A、B4. 以下哪些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A. 带状疱疹B. 银屑病C. 风疹D. 湿疹答案:A、C5. 以下哪些药物可用于治疗痤疮?A. 四环素B. 甲硝唑C. 红霉素D. 酮康唑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研究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疾病的科学。
【精编】《皮肤性病学》总论详解

皮肤性病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
01
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关于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的记载,如《黄
帝内经》等。
近代
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皮肤性病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
科,并不断完善。
现代
03
现代皮肤性病学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免疫学
等,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皮肤性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 案。
05
皮肤性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皮肤性病的研究进展
皮肤性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和分子被发 现与皮肤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皮肤性病的免疫学研究
免疫学在皮肤性病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 免疫系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 出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皮肤性病的特点,未来将加大新型药物的研发力度,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细 胞治疗等。
皮肤性病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皮肤性病与微生物学的交叉
皮肤微生物群与皮肤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机 制。
皮肤性病与药理学、药物学的交叉
新药研发需要药理学、药物学等多学科的协作,通过深入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提高药物的疗 效和安全性。
和营养物质流失。
感觉功能
皮肤分布有大量神经末梢,能够感知 外界刺激,如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等
。
调节体温
皮肤通过血管收缩和扩张来调节体温 ,维持体内温度的稳定。
排泄和吸收功能
皮肤性病学

皮肤性病学一、引言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疾病的学科,该学科主要涉及诊断、治疗和预防与皮肤相关的各种疾病。
皮肤性病学是皮肤科医生的专业领域,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皮肤症状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皮肤性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皮肤炎症、感染、过敏反应和肿瘤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皮肤性病,并讨论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常见皮肤性病1.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的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红色而且覆盖着白色鳞屑的斑块。
银屑病主要影响皮肤和关节,尤其是手肘、膝盖和头皮等部位。
病因方面,银屑病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其发病起影响。
在诊断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皮肤组织活检等综合分析来确定诊断结果。
治疗方法方面,银屑病的治疗包括外用药物、光疗和口服药物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湿疹湿疹是一种皮肤炎症,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和潮湿的情况。
湿疹通常是一种过敏反应导致的,也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湿疹的诊断主要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症状和病史来确定,一些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皮肤刮片检查。
治疗方面,湿疹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外用药物、保湿剂和避免过敏原等。
对于严重病例,口服抗过敏药物也可能用于治疗。
3. 疱疹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皮肤感染。
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水疱、疼痛和刺痛的症状,常见于身体的一侧。
疱疹的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来确定,有时可能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方面,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外用药物,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粉刺和丘疹,严重病例可能还伴有囊肿和疤痕。
痤疮的病因主要与皮脂腺过度活跃和角质堵塞有关,青春期的激素变化也是导致痤疮发生的原因之一。
诊断方面,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皮肤表现来确诊。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论部分 (1)第二章各论部分 (2)(一)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2)湿疹 (2)特应性皮炎 (3)接触性皮炎 (3)(二)药物性皮炎及荨麻疹 (3)药疹 (3)荨麻疹 (4)(三)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4)带状疱疹 (4)单纯疱疹 (5)疣 (5)(四)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5)(五)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6)银屑病 (6)玫瑰糠疹 (6)多形性红斑 (6)(六)性传播疾病(STD) (6)梅毒 (6)淋病 (7)尖锐湿疣 (7)疥疮 (7)(七)结缔组织病 (8)(八)皮肤肿瘤 (8)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前言皮肤性病学是研究有关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防治的临床科学,是临床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皮肤性病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同学掌握及了解常见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防治方法以及皮肤病与全身疾病的密切关系。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因此要求医学生了解常见性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
课程内容重点章节是总论中的皮肤病的症状、治疗原则;各论中湿疹和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病毒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性病;结缔组织病和皮肤肿瘤。
其中重点是掌握常见病和重要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对其他章节及一些少见病仅要求一般了解。
适当介绍一些有关疾病的新进展。
授课方法,可根据各教研室具体情况选择。
如可采用不讲大课,融见习、讨论、答疑、小结为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也可采用先讲课再见习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中应根据皮肤病学的教学特点,尽量采用典型病例示教、皮损幻灯片、多媒体教学技术、图谱等进行形象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自学的能力。
疾病名称一些专业术语在教学中均用英文表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使用。
适用教材:《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 版。
皮肤性病学重点总结

皮肤病类型总结☻吉-海反应:是梅毒患者在接受高效抗TP药物治疗后TP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的急性超敏反应。
可用泼尼松预防。
☻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
☻同型反应:寻常型银屑病病情进行期时,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浸润炎症明显,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亦称Kobner现象。
☻醋酸白实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与正常细胞产生的角蛋白不同,能被冰醋酸致白。
以棉签清除局部分泌物后,蘸5%冰醋酸涂在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黏膜,2~5分钟后观察,皮损变为白色、周围正常组织不变色为阳性。
☻药疹的分型及治疗原则:○1固定型药疹;○2荨麻疹型药疹;○3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又称发疹型药疹;○4湿疹型药疹;○5紫癜型药疹;○6多行红斑型药疹;○7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8剥脱性皮炎型药疹;○9痤疮型药疹;○10光感型药疹;○11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
治疗:首先停用致敏药物,包括可疑的致敏药物,慎用结构相似的药物,加速药物排出,尽快消除药物反应,防止和及时治疗并发症,重型药疹及时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还要防治继发感染,加强支持治疗,且加强护理及药物治疗。
☻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藓)的好发部位:好发于颈项、上眼睑处,也常发于双肘伸侧、腰骶部、小腿、女阴、阴囊和肛周等易搔抓部位,多局限于一处或两侧对称分布。
特点: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红、淡褐或正常肤色,质地坚实有光泽,表面少量鳞屑,久之皮损扩大,自觉阵发性瘙痒,刺激加剧,病程慢性。
☻头癣分型: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
☻手足癣分型:水疱鳞屑型、角化过渡型、金字糜烂型。
☻甲真菌病分型:白色表浅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毁损型。
☻银屑病分型及特点:○1寻常型,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分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2关节病型,任何关节均可受累;○3红皮病型,浸润肿胀伴糠状鳞屑;○4脓疱型,分泛发型和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纤维瘤的发生可以作为代谢异常的一个早期 信号。 如发现软纤维瘤, 要尽量建议患者检测并动态 观察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变化, 以早期发现 代谢异常, 尽早给子相应的干预措施, 减少代 谢紊乱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患者的皮赘多发, 体积较大、对称, 且有色素 沉着, 则是患有糖尿病的一个较为明确的预示。
医疗纠纷案例
2010年9月3日患者因“发现左足跟棕色痣样突起10月”而 入住某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病房。9月7日在腰麻下 行“左足底黑色素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左足跟)皮肤 恶性黑色素瘤。 2011年4月6日患者因“左足黑色素瘤术后转移合并感染” 入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病房。出院小结示:5月19日患 者出现呼吸促,意识模糊,血压80/50毫米汞柱,心率90次 /分,心音弱,自动出院。出院诊断:①左足部黑色素瘤术 后转移合并感染;②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③多脏器功 能衰竭。次日患者死亡。
鉴别诊断
贝克痣
贝克痣
贝克痣
★色素性毛表皮痣因又称Becker痣,是一种良性 皮肤错构瘤。贝克痣 同时并发同侧乳房发育不 全或其他皮肤肌肉骨骼异常的,称为Becker 痣 综合征。 多发于肩部,一般发生于单侧单处,也可双侧或 多处发病。典型皮损为肩胛及胸部非浸润性淡褐 色至深棕色不规则色素沉着斑,呈地图样损害, 皮损多为单侧。也可侵犯其他部位,表现为多处 皮损或双侧皮损。色素沉着斑出现1 ~ 2 年可 出现体毛增粗,部分患者可无多毛或轻度多毛。 儿童期、青春期发病,多发于10~20岁男性肩部、 前胸或肩胛部。
恶性黑色素瘤主要起源于表皮黑素细胞,少数
★起源于色素痣、真皮等;而黑素细胞是一种能 产生黑素的神经嵴源细胞。该病好发于皮肤,也 可见于色素系统(脉络膜、虹膜、睫状体) 、 胃肠道、软脑(脊)膜、口与生殖器粘膜等部位。 ★皮肤恶性黑素瘤,约占91.2%;眼恶性黑素瘤, 约占5.3%;黏膜恶性黑素瘤,约占1.3%。黏膜恶 性黑素瘤可发现于全身各处黏膜,包括鼻腔、副 鼻窦、口腔、直肠等其他部位。
皮赘可能是结肠息肉的一种皮肤标志。结肠癌 是结肠息肉恶性变的结果, 其机率约为5 % , 而结肠息肉转变成侵袭性癌平均需5 ~ 15 年。 因此早期发现并行预防性息肉切除术具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 而皮赘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存在 结肠息肉的信息。
皮赘治疗: 少而小的软纤维瘤:50%三氯醋酸,外涂每日一次。 (腐蚀作用) 稍大的可作激光、微波、电灼或冷冻治疗, 较大者应 予手术切除。有蒂可手术剪除。 鸦胆子糊剂:
★卫星灶:直径大于 0.05 mm,距原发病灶 0.3 mm 以上的真皮网状层、脂 膜或脉管中的微小转移病灶。它预示着局部或全身转移的风险极高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病名 恶黑 色素性 基底细 胞癌 皮损常 较透明 或伴有 毛细血 管扩张 脂溢性 角化病 色泽均 匀、边 界鲜明 皮肤纤 维瘤 色泽均 匀, 边 界明显, 质硬 甲板或 甲床下 出血 发生快, 常呈一 致性深 黑色
皮脂腺痣
组织病理:儿童期表现为不完全分化的毛 囊结构;青春期为大量成熟或近于成熟的 皮脂腺,皮肤呈乳头瘤样增生。
治疗:青春期前电灼烧、激光或手术等方 法去除;管瘤
1、先天性血管畸形
皮脂腺痣
又称先天性皮脂腺增生、皮脂腺错构瘤。 好发于头面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 表现:儿童期为稍隆起的斑块黄或褐色, 蜡样光泽;青春期皮损肥厚呈疣状、结节 状或分瓣状;老年期呈疣状,质地坚实, 棕褐色。皮损呈圆形、卵圆形或带状斑块, 单个,偶可多发,边缘不整齐,头皮处皮 损可部分或完全秃发; 10%~40%在本病基础上并发其他肿瘤;良性 肿瘤以毛母细胞瘤和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最 常见,而恶性肿瘤以基底细胞癌最常见
易摩擦或受伤部位考虑 手切除。有恶变倾向者 切除,同时做病理检查。 一般不需要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
医疗纠纷案例
被告:某三甲医院
一、诊疗经过
2010年1月22日患者因“左足底发疹1天”至被告的皮肤科门 诊。诊断:寻常疣。处理:冷冻。甲力(克拉霉素片)0.25(克) *12粒,每日二次,每次0.25克口服。1月29日患者复诊,诊 断:寻常疣。处理:冷冻。2月19日患者复诊,处理:冷冻。 5月8日患者复诊,查体:足底水疱。处理:新霉素软膏;甲 力口服;二周后复诊。8月23日患者至该院外科就诊,主诉: 左足底疣,冷冻治疗后反复渗出。诊断:左足底疣冷冻术后。 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8月25日患者在该院皮肤科复诊, 处理:激光;甲力0.25(克)*12粒,每日二次,每次0.25克口 服。
医疗纠纷案例
二、医学会鉴定 1、患者自2010年1月22日起因左足底皮损先后多次至被告 医院门诊。尤其是在第三、四次就诊过程中,医方对于冷 冻治疗后仍进行性增大、色泽变深的左足底皮损,始终未 作包括病理检查在内的针对黑素瘤的鉴别诊断。医方对患 者病情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发生误诊,作冷冻治疗欠 妥,延误了恶性肿瘤的及时治疗。医方的过错与患者生存 期缩短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三、法院判决 被告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共计11万余元。
表现
色斑色 素不对 称、边 缘不规 则
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基底细胞癌(约占60%);鳞状细胞癌( 约占30%);恶性黑色素瘤(约占5%) ;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率仅占全部皮肤癌 的5%,但其在全世界范围内所引起的皮肤 癌相关性死亡的人数是最多的。 ★早期诊断是降低死亡率的最有效措施。
恶性黑色素瘤
早期切除:原发灶≤0.75mm者的5年生存率为89 %,≥4mm者仅25% 。 原位恶黑切除或活检应包括皮损周围 0.5 ~ 1 cm皮肤。深度要包括皮下组织。厚度 < 2.0 mm的恶黑手术切除应包括皮损外正常皮 肤1.0 cm以上, 厚度> 2.0mm的恶黑手术切除应 包括皮损外正常皮肤3.0 cm以上。 淋巴结切除: ①原发肿瘤靠近淋巴结;②原发肿瘤位于预后较 差的部位;③原发肿瘤大而隆起或发生破溃者; ④原发肿瘤侵袭真皮深部。 ★外用咪喹莫特软膏。注射高剂量干扰素。
皮内痣
混合痣
皮内痣
交界痣
交界痣
混合痣
鉴别诊断
疾病 先天性痣 发病年龄
随年龄增长而增 多,青春期多发
发病部位
各部位均可
临床表现
斑疹、丘疹、结 节,表面光滑、 乳头瘤状或疣状, 早期即有黑色毛 发生长,对称, 色素均匀,一般 直径小于6mm 褐色版块,稍隆 起,表面不规则, 有小乳头状突起, 大小不等,可大 于20cm
恶性黑色素瘤
发生转移:
★化疗、放疗。 ★早期手术可切除肿瘤的患者配合化疗,可达到 97% ~99.8% 的治愈率 ★生转移在合理治疗的情况下,3 年总生存率一般低 于15%。
皮赘
皮赘
皮赘又称软纤维瘤 (soft fibroma) 是一种表皮过度 角化和真皮结缔组织增生性的疾病。临床以多发性丝 状或蒂状赘生物为主要表现,故又称皮赘(skin tag)、 软垂疣(acrochordon)、软瘊、软痣或颈部乳头瘤 (papilloma colli)。 (1)丝状型软纤维瘤 多发,常见于颈侧面皮损为多发 性丝状突起,质软宽约2mm,长约5mm。 (2)蒂型软纤维瘤 多见于颈、面或躯干下部。皮损质 软,表面光滑,直径约1cm,通常有蒂。若发生蒂扭转 和梗死,可引起疼痛不适。 (3)丘疹型纤维瘤 多发性小丘疹,直径1~2mm丘疹表 面有沟纹好发于颈部和腋下。 三型皮损肤色均呈 正常或色素稍增深。
皮肤肿瘤
1
良性皮肤肿瘤
目
CONTENTS
录
2 癌前期皮肤病
3 恶性皮肤肿瘤
第一节 良性皮肤肿瘤
壹
痣细胞痣
目
贰
皮脂腺痣 先天性血管畸形和血管瘤
录
叁 肆
瘢痕疙瘩
伍
脂溢性角化病
目
陆
汗管瘤 粟丘疹
录
玖
柒 捌
皮肤纤维瘤 皮赘
痣细胞痣
又称色素痣、细胞痣或黑素细胞痣,最常见的良性 皮肤肿瘤;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及皮内痣。 表现: ①交界痣:扁平的不高出皮肤; ②混合痣:略高起皮肤; ③皮内痣:皮肤呈半球状和带蒂的皮 损多为。 痣细胞通常会经过发展、成熟和衰老等不同阶段, 色素痣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增大。怀孕及 口服避孕药色素加深。
冷冻治疗: ①接触头法:选择大小合适的冷冻头,用液氮致 冷后对准皮损直接接触,稍加压力,时间3~ 6s, 2个冻融。有蒂者可从侧面同时相对 加压冷冻基底部,将其冻透。此法用于多发型损 害。对1例巨大软纤维瘤,其蒂部较长, 2把治疗 器从蒂的两侧面同时相对加压冷冻,时间10s,复 温后再换一方向冷冻,每个方向做3个冻融。
丝状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多见于女性。丝状疣是发生于皮肤浅表的外形如丝的小赘生 物,俗称线瘊。本病西医称之为丝状疣。 丝状疣的诊断 要点 皮损表现为褐色或淡褐色,细长、柔软带蒂的赘生 物,数目从数个到数百个不等,有传染性且影响美观。好发 于眼睑、颈项、颏部和头皮等部位。 皮疹为单个细软的丝状 突起,呈皮色或淡褐色,似小钉倒立在皮面上。 一般无自觉 症状。顶端角化。
二氧化碳脉冲激光:用3 ~ 10 W CO2 脉冲激 光, 直接切割底部蒂皮损或气化烧灼蒂部, 对 蒂部稍大的软纤维瘤, 可手持无菌钳夹住瘤体 上部, 直接切割或气化烧灼蒂部后, 再用小功 率CO2 激光扫平皮损表面即可。软纤维瘤多者 可分批激光治疗, 治疗的数目可因病人对疼痛 能够耐受而定, 一般每次可治10 ~ 20个。经 治疗后的表面痂壳在1 ~ 2周左右脱落。据皮 损大小可轻加压力, 一般冻融时间为10 ~ 30s, 直到基底部有轻微发红或轻度水肿即可。所治 数目仍可因病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分期分批而 定, 一般每次可治8~ 15个左右。皮损经冷冻 治疗7 ~ 10 d左右, 开始逐渐干涸、结痂、脱 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