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残留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论文

植物源农药论文本科生学号:2020级植物源农药课程论文植物源农药研究的一样程序学科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课程名称植物源农药本科生任课教师完成时刻 2020年6月中国河南郑州植物源农药研究的一样程序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形,重点讨论了其中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技术的原理以及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最后,对植物源农药的进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现状及前景;活性物质;提取;分离纯化;进展方向正文:1.植物源农药的现状及前景20世纪80年代往常的农药要紧是指对有害生物具〝杀死〞作用的传统化学农药。
这类农药以其药效高、品种多、防治对象广泛、作用方式多样在植物爱护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化学农药大量长期使用引起繁荣公害日趋严峻,所产生的〝3R〞问题,即残留(residue)、抗性(resistance)及害虫再猖獗(resurgence)引起人们对其成效的高度重视和重新评判。
并由此对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成效评判方法产生了异议。
害虫防治不一定要用猛烈的方式将其杀死,而是采取包括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的各种手段,尽可能使害虫的危害处于经济阈值以下,农药对害虫的功能不应是强调单一的杀死,而是着眼于调控、干扰和杀伤。
在这更合理的病虫害防治理论基础上。
农药被定义为〝生物合理农药〞、〝理想的环境化合物〞、〝生物调剂齐〞、〝抑虫剂〞、〝抗虫剂〞、〝环境和谐农药〞等。
尽管有不同的术语表达。
但今后农药的内涵核心是〝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安全〞。
植物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超过400000种(Swain,1977),其中的大多数化学物质如萜烯类、生物碱、类黄酮、甾体、酚类、专门的氨基酸和多糖等均具有杀虫或抗菌活性。
目前已发觉具有农药活性成分的植物约4000余种,其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达2000余种;具有杀菌活性的植物约有1400余种;具有除草及植物生长调剂活性的有数百种。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如何减少农药残留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在果树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然而,过度使用农药不仅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容易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果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如何在有效防治果树病虫害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成为了果农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为什么会出现农药残留的问题。
一方面,果农在防治病虫害时,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会过量使用农药。
另一方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或者没有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安全间隔期进行操作,也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农药残留呢?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是关键的一步。
优先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
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对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在环境中容易分解,残留少。
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来源于植物,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也较低。
合理使用农药剂量至关重要。
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书来确定用药量,不能随意增减。
过量使用农药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增加残留;而用药量不足则无法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稀释倍数,确保药液浓度均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残留超标。
掌握正确的施药时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较少,容易控制,而且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例如,对于一些病害,可以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预防性喷雾;对于害虫,可以在卵孵化盛期或幼虫低龄期进行防治。
改进施药方法能够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残留。
采用喷雾法时,要选择合适的喷雾器械,确保喷雾均匀、细致,避免出现漏喷或重喷的情况。
对于一些高大的果树,可以采用弥雾法或烟雾法,提高施药的效率和均匀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树干涂药、土壤处理等局部施药的方法,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的轮作和间作也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不同的果树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通过轮作可以改变病虫害的生存环境,降低其发生的几率。
2023年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其前景展望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其前景展望现在越来越重视有关合理利用生态的新方法来有效掌握害虫的讨论,开发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平安、易分解且分解产物对环境无损害的生物农药是目前的热点,从生物中提取、分别新的自然活性化合物是开发新农药的重要途径。
“植物源农药”实际上就是利用自然中草药经过筛选配方而研制成的一种“生物农药”,与环境和谐度高。
其主要特点为:(1)植物源农药对人畜平安;(2)在自然环境下易分解,残留量低;(3)是自然的混配复剂,对害虫有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掌握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
它的优势在于既能调整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又没有化学农药的诸多副作用。
本文就植物源杀虫剂的讨论概况作简要综述,通过分析其优、缺点来展望其进展前景。
一、讨论现状1.杀虫植物资源讨论地球上植物农药非常丰富。
《中国有毒植物》一书列入有毒植物1300多种,其中很多种类具有杀虫(菌)作用或已被作为植物源农药利用。
据1958年中国南方各省统计,被利用的植物农药达411种。
《中国土农药志》一书共记述植物性农药220种,并定出了学名。
据调查统计,中国作为农药的植物主要集中于楝科、菊科、豆科、卫矛科和大戟科等30多科以上。
(1)楝科植物楝科植物约52属1400种,中国约有15属64种。
楝科植物杀虫剂应用较早,其中印楝(Azadirachtaindica)、川楝(Meliatoosendan)和苦楝(Meliaazedacach)是该科中主要的杀虫植物。
印楝是世界上公认的抱负杀虫植物,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种核和叶中。
从其种子中已分别、鉴定出数十种柠檬素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印楝素。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扰乱昆虫内分泌系统,影响促前胸腺激素(PTTH)的合成与释放,减低前胸腺对PTTH的感应而造成20-羟基蜕皮酮合成、分泌的不足,致使昆虫变态、发育受阻。
自美国Vikwood公司最早开发出以印楝种核为原料的杀虫剂马格乐后,至今全世界已有近20个国家建立了印楝农药生产厂,并已有十几个产品投放市场,用于防治8目400余种害虫。
苦参碱农药说明书

苦参碱农药说明书篇一:苦参碱的用途——小麦田杀虫剂苦参碱的用途——小麦田杀虫剂临床药用1、利尿作用苦参作为药用植物,在我国据文字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功用具有清热、利尿、杀虫、祛湿等功效,同时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过敏等多种作用。
2、抗病原体作用煎剂在试管中,高浓度(1:100)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煎剂(8%)水煎剂在体外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苦参碱注射于家兔:发现中枢神经麻痹现象,同生痉挛,终由呼吸停止而死。
注射于青蛙:初呈兴奋,继则麻痹,呼吸变为缓慢而不规则,最后发生痉挛,以致呼吸停止而死。
其痉挛的发作系起因于脊髓反射。
4、氧化苦参素碱的抗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效应氧化苦参素碱在体外和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对HBV有强有力的抗病毒活性,在人体内同样具有抗HBV作用,已有不少的报道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
农业方面的应用在农业中使用的苦参碱农药实际上是指从苦参中提取的全部物质,叫苦参提取物或者苦参总碱。
近几年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且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
主要防治各种松毛虫、茶毛虫、菜青虫等害虫。
具有杀虫活性、杀菌活性、调节植物生长功能等多种功能苦参碱作为生物农药的特点:首先苦参碱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具有特定性、天然性的特点,只对特定的生物产生作用,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其次苦参碱是对有害生物具有活性的植物内源化学物质,成分不是单一的,而是化学结果相近的多组和化学结构不相近的多组的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第三,苦参碱因为多种化学物质共同作用,使其不易导致有害物产生抗药性,能长期使用。
第四,对相应的害虫不会直接完全毒杀,而是控制害虫生物种群数量不会严重影响到该植物种群的生产和繁衍。
这种机理和在化学农药防护副作用凸显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综合防治体系中有害生物控制的原则是十分近似的。
综上四点可以说明苦参碱与一般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有着明显区别,是十分绿色、环保的。
植物源农药及其安全性

维普资讯
新华社 莫斯科 报道 ,1 9 .22 ),我国香 港特别行 60 —5 9 对 环境 无污染 ( 在环 境 中易 分解 并且 分解 产 物对 环境 亦 无影 毒病 害 (
病 、炭疽 病 、 早疫病 、晚 疫 病 、叶 斑病 、霜 霉病 、 自粉病 、 疮痂病 、锈病 、穿孔病 ;用 印楝制 剂 S n e 作番茄种 衣剂可 u em
显著减 少南 方根 结线 虫的危 害 ;使 用 Ne mak制剂 O5 e r .%可有 效控制蘑 菇滑 刃线虫 。 lis 曾报道 有 1 8 Wi n 等 k 3 9种植物 的提取
陈建峰
甘楝 等 )和卫 矛科 ( 苦皮 藤 等 )植 物 的提取物 ,对 害虫 表 如
在2 O世纪 6 0年代 发现 DD T、六六 六等一 些有机 氯农药 植物 次生物制作 的杀 虫剂 ,当前 主 要是楝 科 ( 印楝 、川楝 、 如 现 出拒食 、 忌避 、抑制 生 长发 育 等高 活性 。以印楝为 例 ,其
《 药 快 讯 》 0 2年 第 J 农 20 6醐
蒽 第 3 5朗 0
吴钜 文
在 环境 中和 生物链 中 的残 留积 累 ,以及 若 干有 机磷 农 药高毒
和 三致 ( 癌、致 畸 、致突 变 )作 用之 后 ,农 药 的安全 性 引 致 起 了社会 的普遍 关注 。农药 科 学 工作 者开 始努 力研 制高 效低 毒 低残 留的新药剂 ,朝 着超 高 效 、无 毒 、无污 染 的新 目标奋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杀虫剂和杀菌剂)

常用生物农药介绍(杀虫剂和杀菌剂)当下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主旋律,在国家农药化肥“双减”及“零”增长的背景下,生物农药掀起了“绿色风暴”,发展生物农药是环境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生物农药优点多,低毒、无害、高效、无抗药性……但是提到具体的生物农药产品,你知道市面上哪些农药属于生物农药吗?它们有什么作用机理?又分别能够防治哪些病虫呢?杀虫剂版1.1 Bt杀虫剂苏云金杆菌属于活体细菌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一种蛋白质毒素,被鳞翅目害虫蚕食入体后,溶解释放出较强毒性,使害虫中毒、厌食、上吐下泻,不再危害,一段时间后引起败血症死亡。
苏云金杆菌药效较缓慢,一般在施用后2~3天起效,残效期7~10天左右;18℃以上才能发挥杀虫作用,温度愈高,害虫取食愈多,效果愈好;能有效防治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刺蛾、尺蠖等鳞翅目害虫的幼虫,防治效果达到80%~90%。
1.2 核型多角体病毒一类专性昆虫病毒,属于病毒杀虫剂。
核型多角体病毒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寄生鳞翅目昆虫,但是一种病毒只能寄生一种昆虫或其邻近种群。
常见的有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等。
核型多角体病毒经昆虫的口或伤口感染,经口进入虫体的病毒被胃液消化,游离出杆状病毒粒子,进入昆虫体腔,侵入细胞增殖,从而破坏昆虫细胞结构,之后再侵入健康细胞,直到昆虫致死。
该类病毒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增殖,病虫死亡后通过粪便和死虫再传染其他昆虫,或通过卵传到昆虫子代,使病毒病在害虫种群中流行,从而控制害虫危害。
1.3 灭幼脲灭幼脲是一种昆虫激素类农药,属生物化学农药,为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能侵入昆虫和卵的表皮,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性,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
浅谈植物源农药

植物精油对昆虫不仅具有 毒杀 、 忌避 、 拒食 、 抑制生 长 发 和 引 诱 作 而 用 。能防治害 虫的精 油种 类很 多 , “ 主要 有桉 树 油 、
薄荷油 、 百里香油 、 节油 、 松 石竹油 、 黑胡椒子油 、 芫荽油 、 菊 蒿油 、 香矛油 、 蒲油 、 蒿精 油 、 菖 茼 檀香 醇 、 大茴 香脑 、 蒿 菊
。
这类 化合 物包括 蒎烯 、 萜类 、 半萜 、 单 倍 二萜 类 、 三萜
类 , 以酯类衍生物形式存在 , 多 其杀虫作用 机理也是多方面 的, 如触杀 、 胃毒 、 避 、 醉 、 制生长 发育等 。这类 化合 忌 麻 抑 物主要有川楝素 、 苦皮藤酯 I、 苦皮藤酯 Ⅱ、 苦皮藤酯 Ⅲ、 苦 皮藤酯 Ⅳ、 公藤 甲素 、 雷 闹羊 花 毒素 、 香毒 素 、 瑞 木藜芦 毒 素、 马醉木毒素 、 一蒎烯 、 一蒎烯等 a B “
研 究与应用现状等。提 出了当前我 国 植物 源农 药开发与应用中亟待 解决的 问题 , 望了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前景 。 并展
关键 词 : 源农药 ; 植物 天然植物 ; 活性成分 ; 作用机 理
中图分类号 : 9 Q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8 862昕)3 l l —2l(o o—0l 5 0 ㈣
制¨ 。20 J 02年欧 盟 出 台政 策 , 止含 有 化 学 活性 物 质 的 禁
11 生物碱类 (l l d) . a ai k os
生物碱对 昆虫 的作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诸如毒杀 、 忌 避、 拒食 、 抑制生长 发育等 。在远古 时代 , 人们就 知道利 用 植物源生物碱 防治 害虫。具有 这些 功能 的生 物碱 极其 繁 多, 主要有烟碱 、 毒扁豆碱 、 雷公藤碱 、 百部碱 、 苦参碱 、 芦 藜 碱、 黄连碱 、 小檗碱 、 喜树碱 、 三尖 杉碱 、 莨菪碱 、 芹碱 、 毒 乌 头碱 、 胡椒碱 、 辣椒碱 等b( “ 。如 苦参 中含 苦参碱和金 J ’ 雀花碱 , 以防治果菜 害虫、 可 棉红 蜘蛛和 茶树 螨类 ; 苦豆 子 中含 苦豆子碱 , 可以杀灭蚜虫 和红蜘蛛 ; 烟碱对 山楂 叶螨 和 麦长腿红蜘蛛毒 杀力较强 、 击倒力强 、 药效较长 ( l
常见的五类无公害农药

常见的五类无公害农药
无公害这个词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根深蒂固,那么常见的无公害农药有哪些呢?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对害虫具有控制特效,且是安全性极高的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抗药性慢等特点。
如细菌杀虫剂bt(苏云金杆菌微生物杀虫剂)、阿维菌素。
参碱植物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白僵菌)。
昆虫病毒杀虫剂及昆虫信息素类(如性诱剂)。
现代概念的植
物源农药:即对害虫有拒食、驱避、阻碍发育、干扰生殖等特异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如印楝素、川楝素)。
昆虫生长调节剂:可通过阻碍害虫脱皮,干扰发育起到控制作用,对人及高等动物无害,对天敌影响小,对环境安全。
如抑太保、除虫脲、扑虱灵等已广泛应用,新品种如灭蝇胺、米满也已开始推广。
新型抗生素类制剂:如多杀霉素对抗性蔬菜害虫具有高效速效性,但对人和高等动物非常安全,且安全间隔期短,非常适合在菜田中使用。
高效强选择性药剂:如氨基甲酸酯类的抗蚜威只对蚜虫表现出高效(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三重作用),而对其他生物无伤害,并且残效期短,对作物和天敌安全,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维护菜田生态平衡的理想药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植物源农药 在常规农业中,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它是造成有害物质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农产品贸易国际化的发展和国民对食品安全认识水平的提高,无公害食品生产迅速兴起。生产无公害食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化学农药的残留污染问题,亦即禁止和限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利用现有植物性农药资源制备杀虫杀菌剂,防治蔬菜病虫害生产无公害蔬菜,无残留,无污染,没有不良影响。植物农药种类很多,现简单介绍几种廉价易得的植物性农药。
(一)辣椒 辣椒广泛生长在我国各地,成熟的果实有杀虫作用,但以外种皮和种子中杀虫物质含量最高。
作用方式:胃毒、驱虫、拒食、熏蒸作用。 防治对象:各种蔬菜蚜虫、粉虱和菜青虫等。 使用方法:辣椒粉成粉末,加50倍水搅拌,放置一夜,用布过滤后喷在作物上。或将辣椒研成细粉,加水,加肥皂片或液体肥皂,充分搅拌,洒在作物上。
(二)大蒜 大蒜广泛种植在田间、花园和庭院内,植株各部分均含有杀菌有效成分大蒜素。 作用方式:杀细菌、真菌和线虫。 防治对象:蔬菜根结线虫、灰霉病、菜豆锈病、黄瓜角斑病、瓜类炭疽病和马铃薯贮藏期病害。
使用方法:将大蒜头1kg去皮捣烂,加水2kg,浸泡0.5小时后过滤去渣即成。用时加水稀释20倍喷雾即可。
大蒜加工时有一道去皮工序,去皮时,先将大蒜蒂部切去,浸入缸内用水浸泡24小时,然后捞出去皮。泡蒜的水中含有大量大蒜素,可将此水澄清去杂,直接喷洒防治各种病害,作到废物利用。
(三)烟草 烟草含有烟碱,烟碱具有杀虫作用,并且对人畜及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损害。我国古代就有利用烟草浸出液防治植物害虫的记载。烟草的根、叶片和茎秆含有大量烟碱。卷烟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屑、烟梗、霉变烟叶,烟叶,烟农管理烟草时打下的烟顶、烟杈、老病叶,收获时残留的茎秆和根等,都可用来制备粗提制剂。
作用方式:触杀、胃毒、趋避和熏蒸。 防治对象:各种蔬菜蚜虫、菜青虫、潜叶蝇、螨类、菜螟和葱蓟马等。 配制和使用方法:将1kg切碎的烟草叶子和茎秆在15L水里浸泡24小时,加少量肥皂做乳化剂,24小时后滤去烟草残渣,用小喷片喷雾器喷洒。
(四)蓖麻 蓖麻植株各器官均含有蓖麻碱。蓖麻碱有使昆虫产生麻痹中毒的药理作用。我国北方地区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等闲地经常种植大量蓖麻。
蓖麻叶子:蓖麻叶子加水(叶水比:鲜叶1:8,干叶1:50),煮1小时,过滤去渣,加少量肥皂,可喷杀松毛虫等。
蓖麻种子:蓖麻种子捣烂加水(种水比为1:1)搅均匀,再倒入少量肥皂水,并用水稀释为100—150倍液,可喷杀金龟甲及各种蔬菜蚜虫。
蓖麻枯饼:蓖麻枯饼加水加肥皂(比例为1:5:0.1),经浸渍,肥皂要化开,过滤去渣,可喷杀金龟甲及各种蔬菜蚜虫。
蓖麻秸秆:将蓖麻叶、秆、根晒干粉碎,以每亩50kg的用量施入土壤,可防治蛴螬危害。
(五)苦楝 楝科植物大都含有杀虫、驱虫、拒食物质,如印楝、川楝、苦楝等。苦楝属楝科落叶乔木,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其根、叶和果实中均含有苦楝素,可以防治各种螟虫、飞虱、菜青虫、蚜虫等。树皮和枝叶含有苦楝素、生物碱、山萘、酚等物质,果实含苦味质;核仁含苦楝油。
作用机理:杀虫、驱虫、拒食、生长抑制作用。 防治对象:棉铃虫、蚜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菜青虫、马铃薯瓢虫、螨类、叶蝉、潜叶蝇和各种粉虱。
配制和使用方法: 楝树籽水提物的制作:收集落到地面的楝树果,除去果肉,将种子上的果肉洗净。然后将种子存放于通风处,需要时将处子去壳切碎,包在一块布内在水桶内浸泡24小时,比例为每升水浸25—50g。这样制成的浸液对菜青虫、瓜叶甲和蝗虫非常有效。
将5kg楝树籽粉包在一块布内,浸泡在水桶内12小时后,用力挤压布袋,另用少许水溶化10kg肥皂,倒入桶内,充分搅拌,加水使药液量达到100L,喷雾可防治玉米螟。
楝树油的制作:手工制作楝树油。先将籽去壳,放入舀内捣碎至棕色糊状,加少许水团成球,在盆内揉捏,直到表面渗出植物油,然后用力压,楝树油就会滴下。用这种方法,1kg楝树籽仁可提炼100—150ml楝树油。 楝树油用少量肥皂水乳化,加水稀释成100—200倍液可有效防治螨类和飞虱。
植物性农药治虫防病,保护生态,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首选药剂,现有植物中还有大量具有杀菌、杀虫作用的种类,如臭椿、曼陀罗、马齿苋、核桃等,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应用。
一、泡酮叶剂:老泡桐叶于200倍敌百虫液浸湿,亩放70片叶,可杀地老虎。
二、桑叶剂:桑叶1公斤,水5公斤,煮沸一小时,每0.5公斤加水2公斤或桑叶10倍水浸液喷洒,可治棉蚜和红蜘蛛。桑叶15倍水浸液能抑制小麦锈病菌夏孢子发芽。
三、马尾松针剂:亩用马尾松针5公斤,捣烂,加水5-25公斤,充分搅拌后密闭2小时过滤喷洒,主治稻瘟病(穗颈瘟和叶瘟都有效),还可防治稻叶蝉、稻飞虱。松针的30倍水浸液,可抑制马铃薯免疫病菌孢子发芽。
四、桃叶剂:桃叶1公斤加水6公斤煮半小时去渣喷雾可防治蚜虫、天蠼及软体害虫;桃叶粉施入土中可治蛴螬、蛔蛄等地下害虫;鲜桃叶5公斤,加生石灰50克,兑水75公斤,浸泡2天后过滤喷洒,防治棉蚜虫、红蜘蛛,效果甚好。 五、烟叶剂:取烟杆内黑色烟油,用水浸泡后去渣,或烟叶0.5公斤(或烟梗1公斤)、生石灰0.5公斤、肥皂少许,加水30公斤,浸泡1天取汁喷洒,用浸液喷洒植株,可防治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虫害。
六、侧柏叶剂:侧柏叶捣碎,加等量水揉搓挤汁,再兑2倍水喷洒,可防治棉蚜和螟虫。侧柏叶10倍水浸液,对防治小麦锈病效果显著。
七、蓖麻叶剂:干蓖麻叶粉按一定比例拌土杂肥、细砂撒施到地里,可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蓖麻叶粉1公斤加水10-20公斤浸泡,用水浇灌,可治葱、韭菜、萝卜、大蒜、白菜的地蛆、莱青虫、食用虫等;将50公斤鲜蓖麻叶捣烂,加100 -125公斤水浸泡16小时以上,过滤,亩用50公斤过滤液喷洒可杀死蚜虫等许多害虫;蓖麻叶干粉或浸出液撒到厕所、粪坑杀蛆灭蝇,撒到猪圈、羊圈、污水沟、暗水道、阴阳沟等处,对杀灭蚊子幼虫及蝇蛆均有效果;在果园、菜园四周种植,可诱杀金龟子。
八、垂柳叶剂:垂柳叶捣烂,加水3倍浸泡一天或煮30分钟,去渣喷洒,防治菜青虫,蚜虫、螟虫等,柳叶5倍水浸液,可抑制小麦锈病。
九、大蒜与蒜茎叶剂:大蒜2公斤加水1公斤捣烂取汁,再兑水5-10公斤,防治杨褐斑病;大蒜1公斤捣烂,加水10公斤,过滤后喷雾,可防治各种蚜虫、红蜘蛛和甲壳虫,还能抑制马铃薯环腐病、棉花立枯病、稻瘟病等;收获大蒜头时,将去掉蒜头的老茎切成6-7厘米长的小段,撒在水稻田中,含有的大蒜素能使整个生长期基本上不发生病虫害。如能在耕田时将切断的大蒜茎叶施入土中,防病治虫的时间更长,效果更好,可使下茬也能受益。
十、鸡蛋洋葱合剂:洋葱1.8公斤,水3公斤。洋葱捣烂置于小布袋中挤汁液,将鸡蛋液放入洋葱汁液搅匀,每0.5公斤液兑水6公斤喷雾,可防治螟虫、红蜘蛛等虫害。
十一、洋葱剂:20克洋葱捣烂,加水1.5公斤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可防治蚜虫、红蜘蛛。
十二、番茄叶剂:鲜番茄叶捣成浆状,加清水3倍浸泡5小时,取清液喷雾可防治红蜘蛛,驱赶蚊蝇。
十三、苦瓜叶剂:鲜苦瓜叶片加清水捣烂,榨取原液,每公斤原液再加1公斤石灰水,搅匀后灌根,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十四、黄瓜:将新鲜瓜蔓1公斤捣烂后滤去残渣,加水3至5倍进行喷雾,防治菜青虫和菜螟效果很好。
十五、辣椒剂:鲜辣椒1斤加水20倍置锅中煮30分钟,取浓液后加入2两洗衣粉,再兑水50公斤并搅拌,冷却后喷雾,可防治蔬菜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煮过的辣椒汁液加石硫合剂加水(剂量分别为20公斤、60克、10公斤)喷雾2-3次,可防治蚜虫、地老虎、红蜘蛛、菜青虫、猿叶虫、椿象、桑螨、多种毛虫等。
在200克干辣椒面中,加柴油150克、煤油100克、清水2公斤混合,用时兑水35公斤稀释后搅匀,即可供喷雾用。此药可用来治棉蚜、棉铃虫和其他各类害虫。将辣性强的老辣椒切碎,按1∶20的比例加水后放锅中烧煮,开后再煮10分钟,滤液冷却后即可喷洒,每亩用汁液10公斤,约需干辣椒面0.5公斤,杀蚜率达98%以上。
辣椒:主要用其果实。活性成分为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去甲二氢辣椒素、高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此外还含有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脂肪油、树脂等。
十六、韭菜剂:鲜韭菜1公斤加水0.1公斤,捣烂取液,再兑水8公斤喷洒,可防治红蜘蛛、棉蚜虫。
十七、丝瓜剂:丝瓜加少量水捣烂,去渣取原液,加原液2倍水混合,再加少量皂液混合均匀后喷洒,可防治菜青虫、红蜘蛛、麦蚜、菜螟等。将鲜丝瓜捣烂后加20倍水搅拌,取其港督液喷雾,防治菜青虫、红蜘蛛及菜螟等害虫的有效率均在95%以上。
十八、大葱剂:鲜大葱2公斤捣泥,加水15公斤浸泡,过滤后喷洒,可防治蚜虫和软体害虫。 十九、南瓜剂:将南瓜叶加少量水捣烂,榨取汁液。以2份原液加3份水稀释,再加入少量皂液,搅匀后喷雾,防治蚜虫效果很好。
二十、鲜艾蒿剂:鲜艾蒿切碎,加10倍清水,煮30分钟,冷却喷洒,可防治棉蚜、红蜘蛛、菜青虫。
二十一、马齿苋剂:取马齿苋0.5公斤加水1公斤,煮开30分钟后过滤,再加樟脑150克,充分搅拌均匀成原液。施用时每0.5公斤原液加水2.5公斤,每亩施用40-50克,防蚜虫及其他软体害虫,效果好。
二十二、臭椿剂:取鲜叶捣汁0.5公斤,加水15公斤,每亩施用汁液40公斤,可杀死蚜虫和菜青虫。每亩喷洒叶根皮粉2.5公斤或汁液,可触杀菜粉蝶及其他蔬菜害虫的幼虫。
二十三、黄花杜鹃剂:取黄花杜鹃茎叶0.5公斤,加水20公斤,浸泡6小时后,再在锅中煮2小时滤渣,滤液再煮1小时即得原液。使用时每0.5公斤原液兑水10倍喷雾,可冶地老虎、菜青虫、蚜虫及其他软体害虫。
二十四、苦楝油剂:用3%的苦楝油加BT乳剂100倍液喷雾可防治红麦穗螟。
二十五、大黄:应用其根及茎。活性成分为根茎含蒽醌类化合物,包括游离及结合状态的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