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_张兴贵

合集下载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摘要从心理学角度看,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遵照本身拟定的尺度对其生存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能综合权衡自我生存质量的主要心理指标,反映特定群体对生活状况的惬意程度【1】。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反映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格又是预测幸福感最稳定的因素之一[2]。

本研究旨在探究主观幸福感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探讨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专业上是否存在差异,总结大学生的幸福感近状。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由身心健康与心态平衡、自我成长与价值目标、家庭氛围与人际适应、知足充裕与社会信心四个维度构成。

(2)总的来说,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

在自我发展与目标价值方面满意度越高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各自的特征差异。

其中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数要略高于男生,但是男生和女生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大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最高,大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最低,但内部感觉不一致,即有的人认为幸福,有的人认为不幸福;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但内部感觉不一致,即有的人感觉很幸福,而有的人却感觉不幸福;文科专业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

(3)人格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在宜人性和神经质维度上得分越高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低;外倾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均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目标价值极其相关,即这些特质上得分高的大学生,其自我成长和目标价值感也较高。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质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sychology,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evalu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tself to develop the scale of the survival of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main psychological index to weigh the quality of their lives, reflect the specific groups on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comfortable degree [1].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ir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ity is one of the most stable factors to predict happiness [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ersonality,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ender, grades and majors, and to sum up the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composed of four dimension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mental balance, self growth and value goals, family atmosphere and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contentment and social confidence. (2) in general,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high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self development and objective value, the higher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different gender, grade,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sense index slightly higher than boys, but boys and girls in the subjective happiness sense of each dimension there is no differe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enior students are the highest, freshm an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is the lowest, but the internal perception of inconsistencies that some people think happiness, some people think it is not happiness; Art Major Students' subjective happiness sense was the highest, but the internal perception of inconsistencies, that some people feel very happy, and some people do not feel happy; liberal arts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sense is the lowest. (3) personality factors affec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 pleasant and neuroticism scores higher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happiness sense of lower; extraversion, open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are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 self growth and the target value is extremely relevant, namely these traits scored high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self growth and the target value is higher.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Personality traits1引言1.1主观幸福感的含义英文中,表达幸福感的词汇有许多,如:happiness,well-being,eudemonia,subjective等等。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王德强 牛玉 兰
河套大学 ,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
0 50 10 0 0 5 0 10 0
巴彦淖尔市医院图书馆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中图 分 类 号
R 9 . 356
文 献标 识 码
A 表 。青 少 年 学生 生 活 满 意 度 量 表 包 括 3 7个 题 目, 告 在 报
主 观 幸福 感 ( uj t eWe — en , 称 S ) 评 价 S be i l B ig 简 cv l WB 是
者根据 自定 的标准 , 对其生 活质量 的整体性 评估 , 它是衡 量
个人生活质量 的重要综 合性心理指标 , 反映着特定群体对生 活状况的满意程度 。从形式上讲 , 主观幸 福感是一种基 于直
过去 4周 以来 对 自己生 活状况的看法 , 分在 7点量表上进 记 行 。快乐感量表由积极情绪和消极情 绪组 成 , l 共 4个题 目, 报告在过去 1 周时 间内所体验到的情 绪 , 记分在 7分量表 上 进行 , 快乐感 由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组成 , 2个量表分别包括 6个 和 8个 项 目; 每个 项 目最 低分 数为 1分 , 高分数 为 7 最 分, 分数越高 , 明正性情感 或负性 情感 体验越强 烈。生活 说
08 . 5之 间 。
针对 高职生的研究仍 为空 白。高 职生是我 国新型 高等职业
教育模式 下的受 教育者 , 他们学历 层次 、 培养 方 向、 养模 培 式、 就业环境上都不 同于一般的大学 生。笔者研究将从高职
12 2 自制基 本情 况调 查表 。包括 高 职生基 本人 口学资 .. 料, 主要调查学生性别 、 年级 、 家庭结构 、 父母文化程度 、 家庭 经济状况 、 家庭氛围等 维度 , 以此作 为高职 生的不 同背景 并 因素 , 对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分析。 12 3 测试 程序。采用 团体测试 法, .. 当场 测试 当场收 回问

关于大学生的不同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不同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

24现代交际·2019年9期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生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810534059)。

作者简介:毛清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本科。

关于大学生的不同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毛清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 湘潭 411201)摘要: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幸福指数是6.32±1.232,幸福感整体而言较高。

并且大学生处在人生的关键期,他们的幸福感直接影响着心情、生活甚至未来。

最近几年,许多心理学者提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明显。

笔者以人格大五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人格要素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并通过对于其人格性质的不足给予建议,预防不幸福感的到来,在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自身的幸福感,利于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平稳和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 大五人格 主观幸福感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024-02人类毕生都在为收获幸福而活,幸福感在人的一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众多幸福感的影响因子中,人格特质是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处于由青年向成人过渡的非一般阶段,年龄、扮演的社会角色等较为特殊,社会化的过程伴随着学习、人际关系的压力,因此,对于大学生及其幸福感的感知与健全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意义。

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种成分。

前两者均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

对于负性情感和正性情感的界定,是很清晰的。

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低,体验到的正性情感愈少。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是目前最主要的人格理论。

它从外倾性、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五个方面来描述一个人的人格。

外倾性表示激情、自信;神经质主要依据人们情绪的平稳性和调节状态而将其置于连续统一体;宜人性表示利他、善良;严谨性表示约束和限制,与成就动机和组织计划有关;开放性是指对经验富有开放、探索态度,强调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和活跃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奇(这一点要区别于外倾性,外倾性主要指交际上的外放,开放性强调思维发散)。

摘要

摘要

城乡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差异分析以文山州富宁县为例摘要:近年来,国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很多,然其大多数都是局限于老年 人或是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和大学生群体, 对小学生的研 究, 特别是由于城乡差异所致的幸福感不同的研究较少, 在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 中和万方数据库中能检索到有关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则更是寥寥无几。

本研究对 城乡小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成分进行调查和分析, 希望能对小学生学习主观幸 福感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主观幸福感 城乡差异 前言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作为教育系统的基础部分,在整个教育结构中 处于奠基地位。

小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活动对象,其自身对学校教育等环境仍处 于探讨和接受的体验过程, 而其在体验中所获得的信息也可能是不一样的,特别 是当今正处于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 学生学习的渠道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 不论是城区还是乡镇学生在教育均衡上的要求, 在访谈中了解到的信息也反映出 该特点, 小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体验得到提高, 才会对学习想学、 乐学。

即学生学习幸福感。

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是学校和家庭及社会选择教育方法和教学途径的重要 依据。

学生的幸福感是我们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否尊 重学生、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直接反映。

从教育领域来说,小学生的幸福是千千万 万家长和教师的中心目标,也是我们社会培养人才时需考虑的重中之重。

学校、 家庭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年轻一代的成功和成才, 更是为了他们顺利的 成长和幸福的生活。

然而因受经济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城乡小学生在学习体 验上存在着差异本课题的研究为学校、家庭、社会对小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提供了 借鉴意义。

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是推动学校教育者去思考学生获得幸福的各 种途径和提升儿童幸福体验的措施和手段。

这种研究促使我们的学校在未来的办 学中进一步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以教育的生命性为其价值取向关注“童心”, 关心每个学生的幸福,帮助学生自主发展和快乐成长,从而引领学校教育迈向 “儿童化”的最高境界。

震后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震后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震后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摘要: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本研究采用张兴贵(2004)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了北川中学现有的41名震后伤残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情况,结果表明,(1)北川中学震后伤残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北川中学震后伤残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基本上是满意的,体验到的负性情感略多于正性情感,家庭、友谊、学校满意度较高。

(2)方差分析震后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本调查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3)不同家庭居住地(城镇和乡村)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显著影响。

居住在城镇的震后伤残学生体验到的总体幸福感高于居住在乡村的震后伤残学生。

关键词: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北川中学汶川地震举国同殇,灾难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关心着灾区人民。

温家宝总理曾先后六次来到北川中学,给全校师生极大的精神鼓励和支持。

2008年9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北川中学“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荣誉称号。

但是,北川中学86名学生在地震中遭遇花季之殇,在他们身上永远留下了这场灾难的印记。

地震造成86名北川学子不同程度的残疾和残障,具体情况及残疾程度见表1和表2。

国内有关震后伤残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还处于空白。

本研究以北川中学震后伤残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自身客观生活质量的主观知觉,揭示其主观幸福感现状,以期为改善和提高震后伤残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和心理幸福感提供参考。

明确震后伤残学生幸福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制定有利的教育措施。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北川中学震后伤残学生。

截至2010年12月,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为41份。

本研究采用张兴贵教授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是目前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测量应用较多的本土化量表。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与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相关为 0.65,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与大五人格中抑郁和焦虑量表的负相关分别为-0.45 和-0.39,具有一定的辨别效度。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0. 05
去一样幸福" �� 采用 B
编制的情感平衡量
另外, 由表 1 可以看出: 性别对主观幸福感没有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心理 � � � � � � � 2009 年 � 2� 月第 � 7 � 卷第 � 1 期 C & H ,F 2009, .7 , .1
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根据需要, � � 表 �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幸福感状况 ( �) 对一些项目做了适当修改: 把第 1 题 "当我老了以后
项目 例数 生活满意度 情感平衡 2. 0 1. 9 � � 城市 45 6 . 4 3. 0 6 . 1 我发现事情似乎比原先想象得好 " 改为 " 随着年龄增 农村 � � 1 47 6 . 3 2. 6 6 . 0 长我发现事情似乎比原先想象得好 " ; 把第 3 题 "我 值 � � � 0. 05 发现现在和年轻时一样幸福 " 改为 " 我发现现在和过
� � � � � � � 重视,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综述以及成人和老 0. 51 � �采用 H 等编的大五人格问卷 5 为评定 3 年群体 2, , 集中于带来生活满意的外部条件� 大学生 工具, 测量大学生的人格特质 � 根据问卷特点制定了
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推进, 扩招与就业压力并存,
明确的指导语,并对一些项目做了语言变通:把第 10 题 " 开放的 " 改为 " 随意的 " ; 第 12 题 " 内隐的 " 改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研究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研究
年 的主 观 幸 福 感 现 状 如何 ?本 文 旨在 对 青少 年 总体 幸 福 感 的基 本 状 况 作 个调 查 , 改 善 和 提 高 青少 年 的生 活质 量 提 供 依 据 。 对

以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 各因子 为 因变量 , 行多 因素方 差分析 ( N — 进 MA O
V 。 A)
量 表 具 有 较 好 的结 构效 度 。
3 研 究 方 法 .
男生
女生
4 7 3± O 4 5 5 4 5 2 1 0 3 1 4±l 6 5 0 5±I 9 4 6 7±12 2 2 4 14±1O 8 I 8±l 6 9 2 2 5 l 0 5 5
生活 , 重视 自身的生活质量 , 重视对幸福 的追求 。而什么是 幸福 , 同的 不 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侧 面来理 解幸福 。高 中阶段是人生 最富变 化、 最不稳定 , 也是最困难 、 最关键 的一个成 长阶段 , 他们物质上 的要求基 本上都能得到满足 , 甚至是 高标准的满足 。但是调查表 明, 中学生 中心理 存在不 同程度问题的人数比例在 1 % 一3 %之 间( 5 0 陈家麟 ,94) 19 。青少
高三
4 8 5± 0 2 5 7 4 5 1 2± 9 9 5 3 7±l 2 3 3 2±l2 0 9 5 1 9 0 4 5( 2±l O 4 9 6±l l H 18 l l7 4 6 8± o 9 5 2 7± 9 6 5 l 2±I 4 3∞2±l 8 4 3 7 9 i j 10 7
4 6 3± 2 8 5 2 6±10 1 5 8 4 5 2 0 l9±1】 9 3 2 0±l 3 5 7 4 2 2 5 l9±l 2 1 2
表, 该量表有 良好的信 、 效度 , 分为 5个各 维度 : 友谊 、 家庭 、 学业 、 自由和 学校。各维度以及全量表 系数在 .O ~. l 验证性 因素分 析的结 果表明 7 9,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作者:张若男赵幸福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方法:采用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包括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河南省某市两所初中13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在p<0.05水平下,不同年级的初中生的学业满意度(F=4.084*,p=0.019)、整体满意度(F=3.977*,p=0.021)、环境满意度(F=6.857**,p=0.001)差异显著,初中男女生各个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不显著。

在p<0.05水平下,不同学业成绩的初中生的友谊满意感(F=4.741*,p=0.011)、环境满意感(F=3.117*,p=0.049)、家庭满意感(F=5.508**,p=0.006)、自由满意感(F=7.001**,p=0.001)、学校满意感(F=7.850***,p<0.001)、学业满意感(F=10.028***,p<0.001)、整体满意感(F=11.559***,p<0.001)差异显著。

结论:初中生总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初中男女生各个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不显著。

不同学业成绩的初中生在友谊满意感、环境满意感、家庭满意感、自由满意感、学校满意感、学业满意感六个维度以及整体满意感差异极其显著。

【关键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最终表明了个体生活质量的基线。

它包括两个基本成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2]。

认知成分主要是针对个体的生活满意感而言的,包括整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感;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