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贵2003年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合集下载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

心理科学Ps ychol ogical Science2004,27(5):1257-1260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X张兴贵X X1,3何立国2郑雪3(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广州,510420)(2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兰州,730070)(3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摘要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已有的生活满意度量表,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构建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包括2个层次和6个维度。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因析分析模型1引言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1],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2]。

生活满意度分为领域生活满意度和整体生活满意度,领域生活满意度是对个体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活领域如家庭、学校、环境的具体评价;整体生活满意度指个体在领域判断之上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3]。

这种主观评价又会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到个体生活目标的定位和行为追求的取向,对个体乃至社会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感。

生活满意度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社会学家和生活质量工作者开始的,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人口学变量诸如收入、婚姻状况和环境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成人和老年医学样本生活满意度研究[4][5]。

伴随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出现,研究者们把生活满意度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提升到心理学化水平研究,建构了一些专门评价生活满意度的量表[10][12][13][14]。

长期以来,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对象和量表建构主要局限于老年人和大学生,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较为匮乏。

青少年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青少年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的 阶段 , 是 心 理 和 生理 逐 渐走 向成 熟 , 性趋 正 个
于稳 定 , 生 观 和世 界 观形 成 的 时期 , 人 一 生 人 对 的发 展 都 有 重 要 的影 响 。青 少 年 的人 际关 系 在
其 学 习 和 生 活 当 中 占了很 大 一 部 分 . w n等 人 Ka ( 9 7 在 跨 文 化 的研 究 中 发 现 。 谐 的 人 际关 19 ) 和
人 际关 系在 性 别 上 没 有 差 异 性 ;师 生关 系 维 度 在 年 级 上 有 显 著 差异 。从 初 一 到 高 三 呈 下 降 趋 势 ;锻 炼 次数 越 多 ,中学 生 的人 际关 系 越 好 ; 庭经济状况越好 。 家 中学 生 的 总人 际关 系 越 好 ;有 课 外 阅读 物 比 没有 课 外 阅读 物 的 学 生人 际 关 系 要 好 。阅读 哲 学 散 文 类 的学 生 的人 际关 系 显 著 好 于 阅读 政 治 经 济 类 读 物 的 学 生 ;成 绩 在 师 生 关 系维 度 、 自我 关 系 维 度 和 总 人 际关 系 上 有 显 著差 异 。 ( ) 中学生人 际关 系与主 观 幸福 感相 关1
江 西 青 年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JANGX I /YO UTH VOC I AT ONAL C L GE OL E
Vo . 2 No. 1 , 1 2 m a . 0 r 1 2 2
青 年 关系 主观 福 关系 少 人际 与 幸 感的 研究
关 系 。这 两 个 研 究 , 同伴 关 系和 师生 关 系 的调 在 查 结 果 上 是 一 致 的 , 是 同伴 关 系 较 好 , 师 生 都 而
关系最差。
以班级 为单 位进 行 集体 施 测 。所 有 数据 资料 采 用 ss1 . ps70统计 软 件处 理 和分 析 。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1):59~66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丁新华1,2王极盛2(1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北京 100083)(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摘要在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构成、测评工具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并对影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生活事件、家庭因素、神经质和外向性、自尊、控制感)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状况和影响因素、产生机制和干预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

分类号R395.6长期以来,心理学对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较多,而对幸福、快乐、满意、乐观等积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则比较的少。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如何使人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并不等同于对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研究,因此有关积极心理,如乐观、快乐、满足、幸福等心理的研究日益增多,形成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研究雏形[1]。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受到格外的关注。

心理学家从实证的角度对幸福的构成、影响幸福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幸福问题有个准确、深入的把握。

有关成人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许多,但有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则起步不久。

因此,大力开展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一方面可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另一方面可有助于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在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领域中,well-being、subjective well-being、happiness基本上通用,一般被译为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2]。

《主观幸福感量表swb》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主观幸福感量表swb》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主观幸福感量表
摘 要:随着主动心理学的进展日益壮大,主观美好感成为其进展的焦点。就国内而言,多数讨论集中在对大学生、老年人和城市居民的主观美好感的讨论中,而对青少年主观美好感的关注较少。其次,在主观美好感的相关讨论中发觉主观美好感是一个与个体心理/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的整体概念,这提示我们要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讨论和提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青少年主观美好感的讨论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来的讨论趋向。
关键词:主观美好感;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是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他们处于自我中心进展的第二个高度膨胀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期望他人的关注和更深入的自我探究,敏感性和不稳定性使青少年感受到更多苦恼和困惑,因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近年来,由于主动心理学的快速进展,主观美好感渐渐成为评估个体身心健康的综合指标。主观美好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人们对自身生活中意程度的综合评价,是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对主观美好感的讨论有利于进一步了解青少年成长改变的心理规律,对培育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主观美好感
1.1主观美好感的含义
人们对美好感的现代意义的理解始于WannerWilson〔1967〕的《自称美义为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整体性评价。同时他也提出了主观美好感有三个特点:主观性,指人们依据自身内定的标准衡量;相对稳定性,主观美好感是个体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整体评价,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的评价。主观美好感包括主动情感、消极情感和认知评价三个维度〔Diener,1984;Fujita text-align: left;">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张兴贵编制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张兴贵编制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我们希望了解过去几周以来合您对自己生活状况的看法,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每一句话,参照您在大多数时间的生活状况,把最符合你的观点的数字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同题号的后面。

请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而不是您觉得您应该采取的方式作答,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不是考试答案,也无所谓对错,您不必去参考别人的看法,您的回答不会影响您的成绩,您的回答我们会绝对保密,您不必有任何顾虑。

请回答完所有的问题。

感谢您的合作!
请您在答题之前先填写以下资料,选择时在您要选的选项上打个“√”。

①年龄②年级③性别:男□女□。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别效度 。 该 量表 的内邵一致性信度介于 0 . 8 7 — 0 . 9 3 之 间。 总量表 和各分 量表 的间隔一 月的稳定性信度介于 O . 8 0 — 0 . 8 5 之 间。正性情感 的同质 性信度为 0 . 7 6 . 负性情感 的同质性 信度为 O . 8 2 , 同时具有 良好 的构 想 效度 、内容效度和聚合效 度。张兴贵报 告的样本 的同质性信度介 于 0 . 7 1 — 0 . 9 1 之间 总量表 和各分量 表的稳定 性信度介 于 0 . 5 4 — 0 . 8 5之 间。 ②学业成绩 : 学业成绩用最近一次期 中考试 成绩作 为指标 。 先求科 目总分 . 再将学业成绩 前 2 7 %的学生分 为高分组 , 后2 7 %的学生分 为 低分组 . 中间 4 6 %的学生分为 中分组 。 1 . 3 统计方法 调查人员为心理学专业 人员 . 问卷调查 的实施过程严 格按照心理 学测验 的程序进行 , 采 用统一 的指导语 , 统一 的答卷 纸 , 同时发放 , 统 收回 数据处理 运用 S P S S 1 8 . 0 统计软件进行多 因素的方 差分析和
S 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Vi s i o n
科 技 视 界
科技・ 探索・ 争鸣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张若 男 赵 幸福 ( 1 . 皖 南 医学 院 , 安 徽 芜湖 2 4 1 0 0 0 ; 2 . 无锡 市精神 卫生 中心 , 江苏 无 锡 2 1 4 1 5 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 因素 方 差 分 析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 1 初 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对初 中生主观 幸福感 进行 3 ( 年级) × 2 ( 性别) 的方差分 析 ( 见表 1 ) 。由分析结果可以观察到 , 初 中生总体的主观幸 福感水平随着年级 的升 高而依次降低 . 其 中. 在p < 0 . 0 5 水平下 . 不 同年 级的初 中生的学 业满意度( F - 4 . 0 8 4 * , p = 0 . o 1 9 ) 、 整体满 意度f 3 . 9 7 7 * , p = 0 . 0 2 1 ) 、 环境满 意度( F - 6 . 8 5 7 * * . p = 0 . O 0 1 ) Z个维度上差异显 著 . 初 中男女生 各个 方面 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并不显著

让幸福成为教育的终极追求——南阳市城区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让幸福成为教育的终极追求——南阳市城区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些学生在 总体和 家庭 、 学业 维度 方面幸福 感的缺失 。提 高他们 的幸福感水平 , 加 强幸福能 力和幸福 观教 育 , 要 以 关键词 : 学生 ; 主观 幸福 感 ; 究 研 中图分类号 :4 5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 编号 :0 66 9 2 1 ) 109 - G5 A 10 -3 X(0 2 0 -0 20 4
地 位 。凡 此 种 种 , 生 没 有 自 己 的主 张 、 求 和 兴 学 追
收有 效 问卷 12 份 , 效 回收 率 9 .5 。 81 有 10 %
3 基本 信 息 .
人数 与 学 校 层 次 : 学 3 0人 , 1 . 7 ; 小 2 占 7 5 % 中 学 4 1 , 2 . 7 ; 中 4 0人 , 3 6 % ; 7 人 占 58% 高 3 占2 . 1 大学
第2 9卷 第 l期 21 0 2年 2月
江汉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m ̄0J nhnUi rt(oi c neEio) o u fi ga n e i Sc a v sy  ̄Si c d i e tn
Vo . 9 No 12 .1
F b2 l e .02
让幸 福成为教 育的终极 追求
动 性 和兴 趣 , 生 活感 到 枯 燥 , 对 没有 热 情 , 有 幸福 没 感 。而想 象 、 思维 、 造探 究 等受 不到 应有 的重 视 甚 创
索一 种更 好 的教 育 , 给学 生一 个幸 福 、 乐 的学 习生 快 活, 已经 成 为一项 迫 切 的要求 和严 峻 的课 题 。
时 间为 2 1 年 4月 至 6月 , 01 共发 放 问卷 2 0 0 0份 , 回
至 被压 抑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 他 们 树 立某 种 典 范 或 为 榜样 , 要求 他 们去 一 味地模 仿 , 激励 他 们成 为这 种 榜 样 或 典 范 , 且 鼓 励 顺 从 者 , 评 、 备 、 击 求 异 并 批 责 打 者 。在 成才 路上 , 意识 或 者 无 意 识 地 事 先 框 定 好 有 他们 应 当从 事 的职 业 , 引导 他 们 去挤 占较 高 的社 会

震后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震后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震后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摘要: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的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本研究采用张兴贵(2004)的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了北川中学现有的41名震后伤残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情况,结果表明,(1)北川中学震后伤残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北川中学震后伤残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基本上是满意的,体验到的负性情感略多于正性情感,家庭、友谊、学校满意度较高。

(2)方差分析震后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本调查表明,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在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3)不同家庭居住地(城镇和乡村)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显著影响。

居住在城镇的震后伤残学生体验到的总体幸福感高于居住在乡村的震后伤残学生。

关键词:伤残学生主观幸福感北川中学汶川地震举国同殇,灾难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时刻关心着灾区人民。

温家宝总理曾先后六次来到北川中学,给全校师生极大的精神鼓励和支持。

2008年9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北川中学“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的荣誉称号。

但是,北川中学86名学生在地震中遭遇花季之殇,在他们身上永远留下了这场灾难的印记。

地震造成86名北川学子不同程度的残疾和残障,具体情况及残疾程度见表1和表2。

国内有关震后伤残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还处于空白。

本研究以北川中学震后伤残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自身客观生活质量的主观知觉,揭示其主观幸福感现状,以期为改善和提高震后伤残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和心理幸福感提供参考。

明确震后伤残学生幸福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制定有利的教育措施。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北川中学震后伤残学生。

截至2010年12月,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为41份。

本研究采用张兴贵教授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是目前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测量应用较多的本土化量表。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与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相关为 0.65,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与大五人格中抑郁和焦虑量表的负相关分别为-0.45 和-0.39,具有一定的辨别效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张兴贵2003年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60],共37个项目,由6个分量表组成,包括友谊(1,10,16,22,27,31,34,36,37)、家庭(2,11,17,23,25,28,32,35)、学校(3,12,15,18,24,29,33)、环境(4,7,13,19,25)、学业(6,9,15,21,30,)和自由满意度(5,8,14,20,26)等维度a系数分别为0.71、0.85、0.87、0.71、0.79、0.79。

采用李克特自评式5点量表法,“完全不符合”计1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

本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41,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875,问卷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a系数都较为理想。

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与效标的相关分别为一0.606、一0.536、一0.378、0.584,p<0.01,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效标效度良好。

请在最符合你家庭实际情况的选项上划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
1.我的朋友们对我很友善(友谊)
2.我喜欢和我的父母在一起(家庭)
3.我在学校里感到不舒服(学校)
4.我希望自己住在别的地方,而不是现在的地方(环境)
5.基本上没有人强迫我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自由满意度)
6.我在学业上取得了理想的成就(学业)
7.我生活的环境周围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环境)
8.基本上我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自由满意度)
9.我对我的学业状况满意(学业)
10.如果我需要,我的朋友们都会帮助我(友谊)
11.我喜欢与我的家人呆在一起(家庭)
12.学校的很多事情我都不喜欢(学校)
13.我生活的地方社会治安好(环境)
14.基本上我有自主选择的自由(自由满意度)
15.与多数同学相比,我在学校的发展较全面(学业)
16.我的朋友们对我很好(友谊)
17.我的家人在一起相处很和睦(家庭)
18.我喜欢去学校(学校)
19.我生活的地方社会风气好(环境)
20.我在课余时间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由满意度)
21.与我的同学相比,我在学校中得到的荣誉较多(学业)
22.我的朋友对我很小气(友谊)
23.我的父母能平等的对待我(家庭)
24.我喜欢学校的生活(学校)
25.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和平安宁的(环境)
26.基本上没有人干涉我的生活(自由满意度)
27.我觉得自己在同伴中很有面子(友谊)
28.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讲话很友善(家庭)
29.我在学校的生活很有趣(学校)
30.我在学业上很有成就感(学业)
31.我与我的朋友在一起有很多趣事(友谊)
32.我和我的父母在一起能愉快的交谈(家庭)
33.我喜欢学校的活动(学校)
34.我有很多朋友(友谊)
35.大多数时候我喜欢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
36.我的同学都很尊重我(友谊)
37.我在自己的同伴中很有威信(友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