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时间、经过、作用和历史意义;识记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重大战役的经过,掌握二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后果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讨论归纳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原因、基础、作用和意义和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的登陆战役、柏林战役的经过及影响,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好和平的精神;让学生树立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和谐世界的意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走向胜利的过程,教师应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入手,分析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力量的实力对比变化,结合雅尔塔会议和二战后期的重要战役,让学生理解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合作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对于二战的影响,教师可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客观认识和评价。

三、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启迪。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四、难点:

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五、教学准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运用讨论探究法、练习法等方法。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几个阶段?进程中的主要大事

有哪些?

学生:战争经历了战前的酝酿、爆发、扩大、转折、结束等几个阶段

主要大事: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

扩大——德国进攻西欧、北欧

进一步扩大——苏德战争爆发

全球规模——太平洋战争爆发

老师:那么,战争将如何发展?世界人民是怎样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的呢?导入新课【学习新课】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后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何作用、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全面)教师总结如下:

1、形成的基础: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形成的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作用和意义: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有彻底击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并且承担了义务,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的战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改变了力量的对比,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

学生:

动脑筋

想一想,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归纳:(1)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法等。

由于它们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2)二战初期,由于大多数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且大都是各自为战,这些都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实力。

(3)法西斯国家经过了长期的战争准备,而且在发动战争时总是实行突然袭击,使得被侵略国家措手不及。

(二)雅尔塔会议及其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第39—40页,思考下列问题:

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

时间、地点、参加国家和会议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组之间讨论。

学生:1942年2月,美英

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

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

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

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

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教师:重点分析会议内容,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理解:

正面: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反面:指导学生阅读第40页阅读段,思考下面问题: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出兵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是什么?损害了哪国的利益?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归纳:条件是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说明了美苏的大国沙文主义的暴露。)

二、二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老师:出示多幅图片展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过程艰难、人民的英勇,使学生了解到战胜胜利的来之不易。

老师:出示资料:“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德国士兵的日记

组织学生讨论:以上这则资料,反映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阅读资料,自然会认识到是苏联人民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勇气和力量才打败了貌似强大的法西斯。提高学生不怕牺牲,保护和平的爱国主义精神。

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法西斯国家以德国为中心,它的生命是建立在闪击进攻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停止进攻它的生命就完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关系全局,德国集中主力争夺,最后遭到被全歼的惨败,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此一蹶不振。不久,法西斯轴心国便开始瓦解。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老师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了解这两场战役在反法西

斯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到: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则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3.意大利投降

老师出示图片: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意大利投降。使学生认识到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已经开始瓦解,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已经不远。

老师:出示图片诺曼底登陆以及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诺曼底登陆及其意义。

教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 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 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 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 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 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 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 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 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正式版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认识并讲述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了解并认识促使日本五条件投降的原因,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精神。 统一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周围);(3)七大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因而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日本无条件投降] 请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该目第一、二两段的主要内容,思考这些内容与日本无条件投降之间有什么关系,与抗日战争胜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指出,该目第一、二两段主要介绍了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对臼宣战并进攻中国东北的日军,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反攻,这些都是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看到,美苏对日军事行动,客观上为我国军民举行抗日大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同时,中国的抗战也大力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抗日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日

五二班邵亿阳 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日,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9点开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在故宫端门南广场,面带微笑的迎接全世界的贵宾。 出席阅兵式的嘉宾有:南非,吉尔吉斯斯坦,苏丹总统,哈萨克斯坦总统,捷克总统,埃及的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世界各重要组织的官员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纪念先烈,希望和平。 随后他们邀请来宾们到广场上拍照留念并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观。看到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领导出席,我感受到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正逐渐在提高,我想这应该感谢为抗日战争牺牲的广大先烈,感谢他们为了和平,为了人民的幸福与法西斯战斗到底,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接着军乐团,合唱团,奏唱歌曲,听着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等革命歌曲,我的心仿佛被激荡了起来,那气势,那场面仿佛在我面前展现了当年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鬼子的壮观场面,我好像看到了先烈们为了胜利,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最终赢得了胜利,我会追随胜利的歌声,胜利的脚步,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尽自己的力量。 10点李克强总理宣布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升国旗,唱国歌,看到护旗队的庄严有力,看到升旗的激荡人心,再联想到平时自己学校的升旗仪式,我能够想象到他们为了升旗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我暗暗发誓,今后要更加努力,要学会坚强,更要有吃苦的精神。 随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开始阅兵。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的斗争换来和平的阳光再次照耀着大地,习近平主席站在车上,车沿着长安街慢慢行驶,开始阅兵。车子穿过受阅部队,主席一边向大家问好,一边敬礼,两边一片肃静,看到士兵们坚信自豪的表情,我感到了我们人民军队的自信和强大。 接着分列式开始,伴随着轰鸣声,由20架直升机组成的护旗编队缓缓从天安门上飞过,他们组成70字样,象征着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随后是海陆空各编队及各种新型武器编队,还有国外的受阅部队,依次缓慢威武的走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检阅。看到这么多的新武器,看到我们的人民军队这么强大,我感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是人民军队在保护我们,我们会永远缅怀纪念先烈,同时要铭记历史。 最后,象征和平的7万羽白鸽和气球飞向空中,他们带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带着世界和平的希望,飞向了远方。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

宁夏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C )。 A、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B、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 动C、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129师某部突袭了日寇飞机场,击毁敌机24架,这次战斗被称为( C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夜袭阳明堡 3、八路军359旅由( B )率领开进陕北南泥湾,开展大生产。 A、徐海东 B、王震 C、谭震林 4、“九·一八”事变后,最早奋起抗日的是( C )。 A、东北抗日联军B、八路军C、东北抗日义勇军; 5、1933年5月31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了( A ),协定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中国东北三省和热河省的占领。 A、《塘沽协定》 B、《秦土协定》 C、《何梅协定》 6、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 C ),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最后,事变获得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A、福建事变 B、两广事变 C 、西安事变 7、抗日战争的爆发,使( C )成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 A、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 C、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8、( C )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9、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必须归还中国的文件是( C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10、“陕甘宁边区回民抗日骑兵团”组建后,首任团长是( B )。A、马思贞 B、马思义 C、马智宽 11、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表现在( C )。 A、中国战场最广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牵制 12、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打的第一次大胜仗是( B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万家岭大捷 13、( B )在抗战中是陕甘宁边区的组成部分、经济支柱,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永宁县 B、盐池县 C、宁朔县 14、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的目的是( B )。 A、进攻上海 B、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C、威逼南京 15.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受到驻守北平的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在这场为时20多天的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中国守军最高将领是( C )。 A、张自忠B、吉鸿昌C、赵登禹 16、1937年8月下旬,(C )以八路军总参谋部、周恩来副主席秘书身份来宁,同马鸿逵商谈改善红军同其军队的关系,谋求团结合作抗日。 A、杨一木 B、张子华C、李仰南

世界反法西斯胜利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列举二战期间重要的会议和战役。 2、简述二战取得胜利的经过。 3、理解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4、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重点: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2、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学习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39页内容概括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标志及其意义。 2、阅读教材39-40页内容概述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3、阅读教材40-42页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制作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事年表,初步了解 最后胜利的原因、经过及主要战场。(可组内讨论) 4、结合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D、斯大林格勒战役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是:() A、美国的参战 B、第二战场的开辟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 3、二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对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最大的是:() A、开罗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德黑兰会议

4、1943年2月,罗斯富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苏联人民取得这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败 D、攻克柏林战役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为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 战胜了邪恶。 ⑴、第二次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⑵、英美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⑶、“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议?美国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⑷、“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六)、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案(1)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知识)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之后规模不断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了这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中,法西斯恐怖笼罩着全球,这场浩劫的结果如何?今天我们就一同回顾这段历史。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随着战火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遭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到面对共同的敌人,各国何去何从?是继续妥协或孤立作战,还是携手联合?下面开始第一个环节: 一、团结: 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P39动脑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让学生看书后回答)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敌人。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标志: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主要内容是? 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是什么呢?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援助。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多次召开会议。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那么它的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2、雅尔塔会议(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 a、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b、时间:1945年2月。 c、参加国: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d、地点:苏联的雅尔塔 e、内容: (1)德国战败后对其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教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了解日本进攻策略改变的原因、内容和各方的反应,理解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目标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和意义,从而认识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目标4:了解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识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目标5: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的英勇顽强的民族气概。 目标6:理解并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目标7: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945年8月15月,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四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美国空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推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1.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哪些变化? 2.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3.中国七大胜利召开的意义?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945――2015)

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会计125班学号3506任栊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70多年前的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一场殊死搏斗。德、意、日法西斯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面对邪恶的法西斯势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联合起来,互相支持,并肩作战,沉重打击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经过多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人类史册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最早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这是中国各族人民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持续时间最长,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总兵力,消耗了绝大部分的日军精锐部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母亲的尊严,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彪炳千古的壮丽篇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极为珍贵。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编撰这套资料,作为历史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组织开展教学,以此总结、反思这场战争,祭奠为民族解放献身的英雄先烈,从而弘扬革命传统,振奋民族精神。

九年级历史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 历史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历史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历史给人们提供了经验,历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传承,就没有其他各种学科。历史不仅仅留给我们只是,同样也有教训,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历史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讲述战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等。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反法西斯国家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这是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而战争的发展终于使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认识到联合的必要性。 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敌,才有可能打败法西斯。这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

:随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不同社会性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民紧密团结,组成了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形成了正义和平力量对邪恶战争势力的大包围。世界反法西斯的各联盟国在政治上互相磋商,求同存异;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相互支援。最终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伟大胜利。 情感升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江泽民 二战给人类留下了什么“历史启迪”?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⑧国际社会无论过去与未来,都需要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 珍贵。——江泽民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是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教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胜利,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英军在阿拉曼战役胜利,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第二,二战的胜利。在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反法西斯同盟国家通过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了合作。加之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三,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说重点、难点: 1、重点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本节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材的中心环节之一。它使苏德战争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极大提高勒苏联的国际威望,鼓舞勒世界各国人民;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合作与团结,促进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因此重点讲解。 突破策略: (1)让学生阅读、看《地图册》战争形势图。 (2)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视频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讲解。 (3)思考讨论:为什么发生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会是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2、重点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第二战场的开辟、苏军在东线向德军发动猛攻,两个战场遥相呼应,这样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便陷入东西两面夹攻之中,腹背受敌,加速了走向灭亡的过程。因此重点讲解。 突破策略: 指导学生从第二战场开辟的背景、过程、意义全面掌握该知识点,同时结合讲述二战中的三次著名的登陆战役:美英盟军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一并巩固掌握。 3、重点三: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这些会议协调了盟国行动,加强了合作,加快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但同时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因此重点讲解。 突破策略: 指导学生从会议的背景、目的、召开、内容对该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同时针对其意义进行讨论分析。 4、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优秀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1.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教学重点】 中共七大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 (展示相关图片、播放视频) 上述活动就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探究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教师:(讲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深感兵力不足,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党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教师:(展示材料)请同学们探究皖南事变的原因。 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写“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力声讨。 学生:(探究、讨论) 教师:(讲解)面对日本侵略者大肆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坚持全民族抗战。 教师:(图片展示) 教师:(总结)中国全民族坚持抗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二)中共七大。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材料二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师:中共七大何时、何地召开的?主要解决哪两个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1000字 征文(一) 8月15日,中国很多地方以各种形式纪念这 个特殊的日子。7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在世 界正义力量的支持下,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者,迫 使日本投降。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他们曾叫嚣:一个月占领 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然而,事实上,经过八 年的战争,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最终遭到 可耻失败。中国人民付出惨重代价,但是最终得 到了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意义重大。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艰难的近代化过程中,被动挨打,屡屡战败;仅就中日之间而言, 日本就多次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包括中日甲午战争,不仅力图阻断中国的近、现代化过程,而且 试图鲸吞中国。百年战败史,到1945年8月15日,终于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结束。中国人

民也借第二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机,从一系列 不平等条约中挣脱出来,洗清了百年半殖民地的 耻辱,一跃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之一。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在世界正义力量支持下 得到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牢记和实践这场 胜利的制胜法则,胜利就永远属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是胜利的根本。当初,日 本之所以敢于以小小岛国悍然对中国进行侵略, 主要是看到中国在艰难的近、现代化过程中,中 央政府软弱无力,地方势力割据而治,缺少凝聚力。但是,中华民族面临死亡的绝境,没有屈服,反而觉醒,组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以全民族 的力量与日本军队血战,直到胜利。取得这场胜 利之后,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内部或外部的力 量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把台 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自强不息才不会被动挨打,和平发展才能够 维护和平。当时日本之所以敢于向中国开战,还 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远强于中国有直接关系。1937年,日本工业产值为61亿美元,中国为16

小学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小学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感动抗日精神六年级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抗战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传承后世,铭记历史,拥抱未来,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力和凝聚力。 二.活动准备:1.收集英雄故事; 2.表演节目的同学进行排练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生1:9月的摇篮,摇出了白鸽飞满蓝天。 一声声鸽哨一声声祝福,撒落在高山,撒落在平原。 生2:面对和平与幸福,我们怎能忘记过去, 而今天,在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今天, 我们不会不怀念, 我们不会不重温65年前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一位位抗日英雄,一幕幕场景在我们眼前闪过。 一朵朵鲜花,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是他们的英勇铺就出今天光辉的征途。 (二)回顾介绍抗日英雄的事迹 1.请听抗日英雄故事介绍。(左权) 生1:长江和黄河唱着抗日英雄的赞歌,

歌声震荡着山河。 纪念碑展示出他们的伟岸,国旗上浸满他们的血汗。 他们的身躯,已化作一座座高山, 他们的胸脯,已变为一片片平原。 每当南风吹来的时候,我总听到那深情的述说, 述说着英雄的故事。 生2:英雄的事迹气壮山河,让人荡气回肠。 生1:可是,同学们,更多的英雄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 生2:大山野里,风儿问我,你知道他们的姓名吗?在小河边,水波问我,你知道他们的姓名吗?我摇头说不知道。他们的身躯在山野,在河边长眠,我们怎能忘记这一切。 生1:是的,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英雄事迹,应该感谢他们,感谢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放歌高唱吧!请听歌曲<<我向党来唱支歌>>。 (三)介绍抗日小英雄 生2听!红星闪闪,脚步声声!那是我们的同龄人,战争时代的小英雄向我们走来。 请听我们身边的英雄故事。 生1:小兵张嘎是一位勇敢的小英雄,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去学习生2:是的,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出现了很多的小英雄,王二小就是其中的一位,请听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望历史,南京大屠杀、731细菌战、“三光”政策等一系列残酷暴行令人悲愤,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捷、仁安羌大捷等一幕幕战斗场景令人振奋,杨靖宇、左权、佟麟阁、张自忠等一个个英雄形象令人景仰。中国抗战付出的巨大牺牲、取得的伟大胜利值得永远铭记。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思索历史,如果把14年的中国抗战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大背景下来审视,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抗战的起点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中国抗战的终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终点,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起点:中国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于何时?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外国学者大都认为起始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在中国。这其中又有三种主要观点:一种主张起始于1931年九一八抗战,认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是全球战争冲突的开始;一种主张起始于1937年七七抗战,认为中国是第一个对抗轴心国的国家,比英法早2年,比美国早4年;还有一种主张起始于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认为这次会战是中日双方主力部队第一次大规模正面作战。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把1931年九一八抗战确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我们认为,把九一八抗战作为起点符合历史事实,是基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法西斯性质得出的结论,也是基于日本自此以后持续扩大侵略的战争行为得出的结论,更是基于从那时起武装反抗法西斯侵略的中国军民的英雄壮举得出的结论。 以九一八抗战为起点,中国人民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正义反对邪恶、光明驱散黑暗的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日本和德国法西斯先后粉墨登场,将这些国家推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轨道。日本法西斯上台后,加速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各种准备,逐步形成了灭亡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构想。1927年形成的《田中奏折》,就是日本法西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总纲领。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绝不是单纯的偶发事件,而是按照《田中奏折》精心策划的“征服支那”“征服世界”棋局中的关键落子。以九一八事变为标志,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不仅早于意大利法西斯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早于德、意法西斯1936年干涉西班牙内战,更早于德国法西斯1939年侵略波兰。从那时起,日本法西斯既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也成为世界人民的敌人。历史把中华民族推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列。面对日本法西斯的猖狂进攻,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以七七全国抗战为标志,中国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在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节节升级的时候,一些强国不愿与法西斯正面抗衡,采取绥靖政策,企图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与之妥协,导致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不断加强欧洲和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的战略配合,加快相互勾结、称霸世界的步伐。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签订同盟条约,11月日本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该协定,这标志着世界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世界的主要矛盾。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局部侵华战争演变为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展开了全国抗战,在世界东方首先开辟了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在日本战略进攻、中国战略防御期间,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达400余万人,战火遍及中国10多个省区,战区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规模最大、较量最激烈的战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单枪匹马对日本殊死作战,抗击着几乎全部日本侵略军,大大迟滞了日本法西斯以中国为基地侵略其他国家的步伐。美国学者弗兰克·迈克瑞分析认为,中国当时实际上扮演的是“同盟国代理人”的角色,是在为同盟国而战,也是在为世界而战。中国的坚决抵抗,为后来陆续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和民族树立了以弱抗强的光辉典范,极大地激励了他们奋起反抗的斗志。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知识目标 1.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2.掌握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 3.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4.掌握意大利投降;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全面深入地把握法西斯集团瓦解、灭亡的过程,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基本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协作,相互联系,共同为反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作出贡献,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雅尔塔会议。 3.斯大林格勒战役。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教学方法 1.讲解分析法。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需要分析讲解的内容可采用此法,而且应该成为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2.探究法。在本课中需要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也很多,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探究的学习方法来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 3.影视辅助法。对于一些战争的叙述,采用此法较好。 教具准备1.投影仪。2.相关的影视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 请大家先来看一张照片(用投影显示二战结束时日本天皇裕仁颁布的投降诏书)。由此,我们再来看一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导入框中的照片记录的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1945年9月2日上午9点多钟,在日本东京湾海面上,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宽大的甲板上,挤满了美军士兵和来自许多国家的高级将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喜悦,静静地等待一个期盼已久的时刻——日本代表将要在这里正式签署投降书。这时,面色阴沉的日本代表登上甲板,在甲板中央条桌上的投降书上签字。随后,美、中、英、苏等国的受降代表也相继签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宣告结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一课的内容。 那么,日本当年为什么会遭到原子弹的打击?原子弹是由什么人投放的?给日本造成了什么影响?在当时的世界上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又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会明白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兴隆中学梁奎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措施,记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理解中共七大的最重要的成就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留下的思考,结合当代日本应当如何反省这场战争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眼光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中国七大的成就和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理解识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是什么时间? 在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发动了百团大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学习新课: 谈话:从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一)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阅读课文: 1、抗日根据地出现了哪些困难? 2、出现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3、中国共产党为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4、这些措施各有什么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教师介绍会议的背景 谈话:通过这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根据地军民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从1944年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也发生逆转,欧洲战场上日本的盟友法西斯德国已经穷途末路,亚太战场上,日军也节节败退,美军进逼日本本土,中国军民也展开了局部反攻。日本法西斯加速走向灭亡。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抗战胜利后中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难道要继续抗战前的国共两党内战时代吗?全党、全国人民又一次面临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为此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学生自己找出会议的时间、地点以及目的。 教师指出:针对上述问题,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作出了回答。 3、中共七大的内容: (1)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提问:毛泽东指出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个前途是什么?要实现光明的前途必须怎么办? (2)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4、七大的历史意义。 请学生结合背景和内容思考七大有什么历史意义? (1)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召开的? 联系遵义会议,点明中国七大的历史地位。 (2)取得了哪些历史成就? (3)有什么历史作用?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1、教师谈话: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随后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思考: (1)抗日战争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