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贴近生活
作文把心贴近生活600字

作文把心贴近生活600字
嘿,你知道吗?昨天我碰到个特逗的事,就是去买咖啡的时候,居然遇到了个说相声的大哥,一边点咖啡一边跟店员讲段子,逗得
大家都笑翻了。
今天天气真不错,阳光明媚的,感觉心情都跟着变好了。
这种
天气就应该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别老闷在家里。
你知道吗,我最近在学做蛋糕,虽然一开始总是失败,但每次
尝试都有新的收获。
现在我已经能做出像模像样的蛋糕了,下次邀
请你来尝尝我的手艺。
哎哟,这公交车怎么还不来?我都等了快十分钟了,真是急死
人了。
下次还是得提前出门,免得又在这干等。
晚上跟朋友们去吃了顿火锅,辣得我都快哭了,但就是那种刺
激的感觉特别爽。
大家一起围坐在火锅前,聊聊天,吃吃东西,感
觉特别温馨。
叙事作文贴近生活

叙事作文贴近生活生活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电影,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故事。
而在这漫长的“影片”中,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能让我们的心泛起层层涟漪。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决定去乡下的外婆家体验一番别样的生活。
那是一个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小村落,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刚到外婆家的时候,我就被那片绿油油的稻田吸引住了。
微风拂过,稻穗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一支优美的舞蹈。
外婆告诉我,再过不久,这些稻子就可以收割了。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我就被外婆从睡梦中叫醒。
“丫头,起来啦,咱们今天去田里干活!”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跟着外婆来到了稻田。
清晨的稻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穗的清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外婆递给我一把镰刀,开始教我如何收割稻子。
“丫头,你看,用手握住稻杆的底部,然后用镰刀从根部割下去,动作要快、要准。
”外婆一边说,一边熟练地示范着。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弯下腰,握住稻杆,小心翼翼地割了起来。
可是,那镰刀在我手里好像不听使唤似的,不是割得太高,就是割得太低。
好不容易割下一把稻子,已经累得我气喘吁吁。
“外婆,这也太累了吧!”我抱怨道。
外婆笑了笑说:“丫头,这干农活可没有那么容易。
你想想,我们每天吃的大米,可都是农民们这样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听了外婆的话,我心里不禁有些惭愧,咬咬牙继续干了起来。
太阳渐渐升起,气温也越来越高。
我的额头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流,流进眼睛里,辣辣的。
后背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
但是,看着身后那一堆堆自己割下的稻子,心里又充满了成就感。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割完了一块田的稻子。
外婆带着我来到田边的一棵大树下休息。
外婆从篮子里拿出早上准备好的饭菜,虽然只是简单的青菜和米饭,但我却吃得格外香。
下午,我们要把割下的稻子运回家。
外婆把稻子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后挑在肩上。
我也想帮忙,可是那担子对我来说实在太重了,根本挑不起来。
外婆笑着说:“丫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挑。
作文贴近生活实际

作文贴近生活实际
哎呀,咱就说这作文贴近生活实际,那可太有得说了。
咱每天过的日子不就是最实际的嘛!比如说每天早上那闹钟响得跟催命似的,我觉得
我都要被它搞疯了,真不想起床啊!可是不上学不行啊,这学还是得上。
在学校里呢,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烦心事。
就像那次,我和同桌闹别扭了,哎呀,那可真是烦死了。
我就想啊,这人和人相处咋就这么难呢?
也许是我太较真了,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脾气吧。
不过呢,也有开心的
时候啊,和好朋友一起嘻嘻哈哈,聊些有的没的,那感觉可太棒了!就
像阳光照在身上一样暖洋洋的。
回到家吧,还得面对作业这个大魔头!有时候我都怀疑老师是不是故意布置那么多作业来折磨我们的。
但又一想,老师也是为我们好嘛,咱
也得努力不是?偶尔我也会偷懒,偷偷玩会儿手机啥的,嘿嘿,别告诉
别人啊。
生活中不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嘛,有好有坏。
有时候我会想,我以后会变成啥样呢?会有一份好工作吗?会遇到那个对的人吗?哎呀,
谁知道呢!也许会,也许不会。
但不管怎样,咱还得继续过不是?就像
那句话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咱也得有点盼头不是?虽然现在可能有很多烦恼,但总会过去的。
说不定以后回过头来看,这些都是宝贵的回忆呢!哎呀,不说了,我得赶紧去写作业了,不然又
要熬夜了!这生活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贴近生活的作文600字七年级

贴近生活的作文600字七年级《贴近生活的作文 600 字七年级(一)》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生活就像一个大大的宝藏箱,里面藏着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
就比如说我家的那只小花猫吧。
它呀,浑身毛茸茸的,像个小毛球。
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总是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有一次,它看到一只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就悄悄地跑过去,想抓住那只蝴蝶。
结果呢,蝴蝶没抓到,自己还摔了个大跟头,逗得我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我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
那里可热闹啦!有卖红彤彤的西红柿的,有卖绿油油的青菜的,还有卖活蹦乱跳的鱼虾的。
我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卖自己种的南瓜,那南瓜又大又圆,可好看啦!妈妈买了一个,回家做了甜甜的南瓜粥,味道好极了!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却很有趣,不是吗?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惊喜,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它的美好。
《贴近生活的作文 600 字七年级(二)》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讲讲我生活中的故事。
上个周末,天气特别好,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
爸爸决定带我去公园放风筝。
我们拿着漂亮的风筝来到公园,那里已经有好多人在放风筝啦。
我的风筝是一只彩色的蝴蝶,可漂亮了。
爸爸帮我把风筝举起来,我拿着线轴跑呀跑,风筝慢慢地飞起来啦。
可是不一会儿,风筝就掉下来了。
我有点着急,爸爸说:“别着急,多试几次就会成功的。
”于是,我又跑了起来,这一次,风筝终于高高地飞起来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还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
我躲在了一个大箱子后面,心里想着:“他们肯定找不到我。
”结果等了好久,都没人来找我,我自己忍不住跑出来一看,原来大家早就去玩别的游戏啦,真是太好笑了。
生活里这样好玩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细心去发现,每天都会很开心哟!。
贴近生活,敢于表达,热爱祖国作文

贴近生活,敢于表达,热爱祖国作文嘿,小伙伴们!今天我要跟你们讲讲我对一些事儿的想法。
咱们先来说说贴近生活。
生活就像一个大宝藏,里面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
我家附近有个菜市场,每次跟着妈妈去买菜,我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儿。
卖菜的阿姨总是笑眯眯的,会给我们多送几根葱;卖鱼的叔叔手法特别熟练,一下子就能把鱼处理得干干净净。
我就想,这普普通通的菜市场,不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吗?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爷爷在路边卖自己做的手工艺品,虽然不是很精致,但是充满了心意。
我问妈妈:“妈妈,老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卖这些呀?”妈妈说:“这就是生活呀,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着。
”我好像明白了,贴近生活就是去感受这些平凡又真实的瞬间。
再说说敢于表达。
我有个好朋友叫明明,他平时不太敢在大家面前说话。
有一次,课堂上老师提问,明明明明知道答案,却不敢举手。
我悄悄对他说:“明明,你知道就说呀,别怕!”后来在我的鼓励下,明明终于鼓起勇气回答了问题,老师还表扬了他。
明明开心地对我说:“谢谢你,让我勇敢了一次。
”我觉得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的很棒!咱们的祖国,那可太伟大啦!我看过升国旗,国旗护卫队的叔叔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国旗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自豪。
我对爸爸说:“爸爸,我长大了也要为祖国做贡献!”爸爸摸摸我的头说:“好儿子,有志气!”还有啊,奥运会上,咱们国家的运动员们努力拼搏,为祖国赢得了好多奖牌。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看比赛,看到他们获奖,我们都激动得跳了起来,大喊:“中国真棒!”小伙伴们,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应该贴近生活,敢于表达,热爱祖国?我觉得呀,贴近生活能让我们懂得珍惜,敢于表达能让我们变得勇敢,而热爱祖国是我们心里永远的责任。
我们要努力做好这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你们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贴近生活的初中作文

贴近生活的初中作文
《有趣的一天》
哎呀呀,说起初中生活,那趣事可真是不少呢!就说那天上体育课吧,
真的把我给逗乐了。
那天,阳光那个好呀,照得人暖洋洋的。我们一群同学来到操场上,准
备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说要测试 800 米长跑,一听到这个,大家都开始唉
声叹气了。没办法呀,谁让这是任务呢。
我站在起跑线上,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啊,就感觉心都要蹦出来了。“嘟”
的一声哨响,大家都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我也咬紧牙关拼命跑,跑着
跑着,我就感觉自己的腿越来越重,就像绑了两个大沙袋似的。再看看旁边
的同学,一个个也是气喘吁吁的,那模样可有意思了,脸憋得通红通红的,
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跑着跑着,突然,我前面的一个同学不知道咋回事,一个踉跄,“噗通”
一声就摔倒了。哎呀妈呀,这一下子可把我们都给惊到了。大家顾不上跑步
了,都围过去看。只见那个同学灰头土脸的,坐在地上,一脸的茫然。我们
都笑了起来,有人还打趣说:“你这是跟大地来个亲密拥抱啊!”那个同学
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赶紧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继续跑了起来。
我边笑边跑,结果一笑就岔气了,哎哟,那滋味可难受了。我捂着肚子,
慢吞吞地跑着,心里想着:“早知道就不笑了,这可咋办呀。”不过还好,
最后我还是坚持跑完了 800 米。
这一天的体育课呀,真是让我又累又开心。初中生活可不就是这样嘛,
有汗水,有欢笑,这才是真实的呀,贴近生活的就是这些小事呀!现在回想
起来,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呢!哎呀,初中生活,真的是充满了乐趣呀!
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论文

作文教学要贴近生活摘要:生活是作文的素材,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无限的作文信息,只有真正贴近生活,生活才能在我们笔下”原汁原味”地流淌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因此,作文教学要摒弃传统的闭门构思,凭空想象的做法,要回归自然,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悟到的写下来,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生活观察素材激情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是新的《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它再一次重申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们有很多老师在实际操作上却背离了它。
现在,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下了课也是埋在作业堆里,很少有课间休息时间、更谈不上自由活动时间;在家里,父母往往还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嫌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又给学生买来什么“升学宝典”、“名校之路”……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聆听着老师、家长的埋怨、唠叨,学生根本没有春日草地上的嬉戏、夏日的垂钓、秋日里的放风筝、冬日里的堆雪人、打雪仗……根本没有机会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试想,这种没有色彩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加上教师强加给学生写作的种种清规戒律,所谓作文事实上就是代“教师立言”、代”考试立言”、代“教材立言”,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不能提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强,脑子里没有储备足够的素材和信息。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经常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等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如何开头点题,中间如何展开,结尾又如何照应,甚至于鼓动学生模仿课文、去下苦功夫背范文等等,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个性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学生的作文也就往往编造脱离自己生活真实与认识能力的“成人化”语言,“英雄化”思想,难怪现阶段学生中还常常出现这种作文现状:“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
”当然,这些老师的做法不能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点作用都没有,多了解一些文章的开头、结尾、结构方式等写作范式至少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写作,不至于写作时离题万里。
把心贴近生活作文 结尾

把心贴近生活作文结尾哎,说起这“把心贴近生活”,可真是个暖心窝子的话题。
咱们平日里忙忙碌碌的,脚步匆匆,像是被啥东西在后面追着跑似的,有时候啊,走着走着,心就飘远了,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但你知道吗?生活它啊,就像那老街上的糖葫芦,酸甜交加,滋味儿全在细细品尝里。
咱们得学会慢下来,不是那种故意装深沉的慢,而是真心实意地,让心回归到那热腾腾的烟火气里。
早晨,别急着从被窝里蹦出来,先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和你来个温柔的早安吻。
睁开眼,深呼吸,告诉自己:“嘿,新的一天,我要好好感受你。
”走在上班或上学的路上,别光顾着赶路,瞅瞅路边的小花小草,它们也在努力生长呢。
有时候,一只不怕人的小鸟儿,嗖的一下从你头顶飞过,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那感觉,就像是生活给你开了个小玩笑,告诉你:“嘿,别忘了抬头看看这世界。
”午饭时间,别总盯着手机屏幕,和同事或朋友边吃边聊,聊聊最近的趣事,或者发发小牢骚。
那些琐碎的日常,听起来平凡,但细细品味,都是满满的温情和人间烟火味。
就像是老妈做的家常菜,虽然简单,但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晚上回到家,也别急着葛优躺,打开窗户透透气,让晚风轻轻拂过脸颊,带走一天的疲惫。
可以泡上一杯茶,坐在窗边,看看城市的灯火阑珊,听听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
这一刻,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宁静美好。
别忘了,偶尔也要给自己放个假,去那些你一直想去却没时间去的地方。
看看大海的辽阔,感受山间的清新,听听自然的声音。
这些经历,会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你的人生项链,让你的回忆更加丰富多彩。
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感恩。
感谢那些在你生命中出现过的人,无论他们是给你带来了欢笑还是泪水。
因为正是这些人,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多姿。
也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一路走来的坚持和努力。
把心贴近生活吧,你会发现,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它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它就藏在你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感动中。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作文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
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出贴近生活的作文呢?
一、发现生活真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一新的理念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热爱生活,走向生活,发现生活,他们才有乐于表达的愿望。
我们要领会“课标”精神,明确改革目标,用“非指导性”作文理念进行教学,彻底解放学生。
在课堂上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负累,采取多种形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使“作文”两字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沉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里,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感悟、体验,去发现、研究。
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可,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体裁的限制。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觅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发现生活真谛。
捅破写着“作文”字样的窗户纸,就会发现它的背后,原来都是
生活:向好朋友讲述游览的经历,向大家介绍自己崇拜的偶像,给喜欢的文章写读后感,谈谈心中的喜悦、烦恼……把这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能够见到、听到、用到、想到的写下来,原来就是作文。
既然作文就是生活,它伴随着入的生活而产生,那么作文也应当会被
孩子们所喜爱。
这样,在写作过程中,孩子们不光会主动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还会进一步地学会做人,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编织生活的有品位的人。
这也正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尽最大努力,把作文课变成一次游戏、一次活动、一项观察实验……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设计,不让学生有负担。
如有一次组织学生玩“藏硬币”游戏,我说:“老师这里有块硬币,现在我把它藏起来,卡谁能找到。
”学生动手动脑,情绪活跃。
找得不亦乐乎。
接着,一篇篇佳作就出来了。
《硬币历险记》、《顽皮的小硬币》、《我找到了》、《我是小侦探》……生活绚烂多姿,如此有趣。
学生的习作同样有味,丰富多彩。
而离开学生生活的写作,精神上是一种重负的折磨,情感上是一种变态的呻吟,语言上是一种虚假的造作,长此下去,必然贻误学子。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积累作文的材料
积累素材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及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
正如,巧妇难煮无米之炊。
作为孩子,丰富的学校生活,绚丽的社会生活,都是作文的源泉。
高尔基曾说过:“教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在生活中
无处不见,无处不有,在学生缺乏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好的素材将从身边悄悄的消失,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怎样帮助他们思考、观察和积累呢?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结合自己的爱好去观察,有目的去观察,带着问题去观察,重点去观察等。
采取合理的方法,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更要学会思考、再现观察的情景。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还需要指导学生去整理、收集、提炼材料。
比如:你印象最深的事?有哪些是你最开心的事?我在一次作文辅导中,当时学生对记一件事无从下笔,于是我引导学生走进前几天的生活,挖
掘素材。
学生马上想到了在综合课上,他成功地制作了小火箭的事。
结果他写出的作文显得特别真实。
在作文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善于捕捉观察材料。
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
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能提高。
三、体验生活,丰富内心的感受
没有生活的体验,难以写出好的作文。
我们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农村,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在实践中感受生活,积累素材,
体会劳动的乐趣、艰辛,同时,也可以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
现在农村孩子,已很难对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引起共鸣,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社会普遍是“爱幼有余,尊老不足”,孩子整天围着电视、游戏机转。
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农活题材的作文,要求学生写出体会。
如
果没有亲自参加,想造出劳动的感受来,就一定会显得矫揉造作。
反之,这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一定会不同寻常。
孩子是生活的主人,他们天性爱玩好动。
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一切条件开展丰富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如:走进社会参加公益活动、环保活动;结合学校工作开展内容不同的班队活动;在班级内举行各种各样的比赛;甚至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发组织家人开展家庭活动等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的乐趣,在一次次活动中积累活生生的作文资源。
有了生活,学生就会有丰富的素材,使作文变成一种简单而又有趣的对生活的描述。
只有体验的,才是真实的;只有体验了,才会有真情。
无论我们组织和设计怎样的活动,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体验自然的美妙神奇,体验人性的真善美,体验科学的奇妙,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让他们通过体验产生一种“我要作文”的强烈愿望。
四、描绘生活,感受写作的乐趣
丰富的生活实践和体验为学生写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而作文又恰恰是学生对生活实践的记述和生活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再创造。
在描绘生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同时又领略到作文容易写的喜悦,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有写作的灵感,能不拘一格地自由挥洒,表达不同的情感体验,《新课标》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
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便能处处得以落实。
回想起自己不久前指导学生写作《我爱菏花》一文时,也有过相类似的体验。
我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充分地领略菏花的美之后,又带领学生到学生到学校的荷花池去观察,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菏花的美,在他们的眼里,菏花成了“蝴蝶”、“少女”等一系列美的事物,那时,学生真的是用自己的心在感悟美、享受美,写作的乐趣不正在此吗?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我想说,让作文成为学生描述生活、感悟生活的工具和舞台,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让生活成为营养作文的沃土、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写出有价值的东西。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悟出作文的成功乐趣。
总之,作文教学关键要突出教学的生活化。
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写出有价值的东西。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悟出作文的成功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