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原因的研究进展

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原因的研究进展师红立;胡炜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22(35)24
【摘要】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或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常见术式,具有脊髓功能改善明显、疗效持久等优点。
但术后轴性症状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常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感觉颈项部及肩背部疼痛,伴有酸胀、僵硬、沉重感和肌肉痉挛等症状。
多数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可在6个月后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也有持续10年之久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但目前轴性症状发生的机制及发生原因还不确切。
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术前基本条件、
C_(2)或C_(7)肌肉脱离、术前轴痛、术后颈椎固定时间延长、颈椎前凸减少、椎板开门角度等。
本文就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原因做一综述,希望对临床治疗颈椎病,预防轴性症状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4170-4172)
【作者】师红立;胡炜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骨科;天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7
【相关文献】
1.双开门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后轴性症状防治
2.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研究进展
3.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研究进展
4.杵针结合电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椎板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临床观察
5.预防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改良术式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颈椎管狭窄症中的效果对比

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颈椎管狭窄症中的效果对比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颈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的30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
实验组给予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的JO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并发症(脑脊液漏、轴性症状、感染、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各有优缺点,临床在为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条件、手术设备条件以及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改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预后。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application of cervical posterior single/bilateral open-door lamin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inal canal stenosis.Methods Altogether 3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canal stenosis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given posterior cervical bilateral open-door laminoplast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posterior cervical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JOA score,duration of surgery,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axial symptoms,infection and hematoma)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osterior cervical single and bilateral open-door lamin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canal stenosis can achieve good effect,and which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argeted therapies should be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atients′ conditions,operation equipment condition and technical level of medical personnel so as to promot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canal stenosis.[Key words]Cervical spinal canal stenosis;Laminoplasty;Posterior approach of cervical spine頸椎病是指患者的颈椎间盘出现继发性、退行性病变,或其骨质先天发育不良所致颈椎结构失衡,对其正常组织造成刺激或压迫,导致其神经功能、脊髓供血受限所致的各种临床体征和症状的疾病,导致患者出现颈椎病的原因较多。
1例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护理体会

1 例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护理体会【摘要】:总结一例颈脊髓损伤伴肋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颈脊髓损伤呼吸肌会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呼吸道护理、氧疗、肺功能训练、皮肤护理,管道护理、病情观察这几个方面落实护理措施,对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肋骨骨折;急诊;护理;我院收治一例颈脊髓损伤伴肋骨骨折术后的患者,脊髓损伤是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方法、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相应改变,位于颈髓节段就是颈脊髓损伤,常伴呼吸系统抑制,这些患者病情复杂,转运要求高,疾病变化快,如果给予有效的病情监测、呼吸道护理,功能锻炼会降低患者截瘫率,提高生存率[1-2],此个案对此例患者急诊收治的护理干预进行归纳总结。
1、临床资料患者刘某,男性,68岁,患者因“车祸致颈部疼痛伴四肢活动障碍三小时”入抢,入抢时患者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压痛伴活动受限,肠鸣音减弱,左上肢肌力3级,其他肢体肌力0级,感觉平面约乳头上2cm,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查头颈胸腹CT:1. 额顶部挫裂伤 2.右侧2-8肋骨骨折,MRI示:C3-6层面颈髓增粗、髓内信号不均,脊髓损伤首先考虑;C2-T3椎前软组织水肿;C3/4、C4/5、C5/6、C7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患者于02月01日 14时在全麻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予平卧位,带入颈后切口引流管一根,外露长度约13cm,引流出淡血性液体,肩颈两侧放置沙袋,维持肩颈部位稍前驱,颈部切口敷料包扎,胸带外固定在位,持续鼻导管吸氧 3L/分,保留导尿管一根,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连接静脉镇痛泵,以每小时2mL输入,消炎,化痰,控制肺部感染,积极营养神经,减轻脊髓水肿,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加强护理及营养支持,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经过20天的治疗与护理,于21日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手术讲解模板:颈椎椎管扩大术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手术步骤:
将从髂嵴取下的骨片切成数小段,宽度为1.2~1.5cm,置于每个或每2个 分割的棘突中间,以丝线或钢丝固定(图4.17.7-2A、B)。然后,为了扩 大颈2椎管下端,在颈2两侧椎板连合处(即棘突的前端)的下半部,以高 速微型钻向后扩大2~3mm。颈椎椎管扩大术即告完成。 4.缝合切口
手术禁忌: 1.脊髓型颈椎病累及1或2个椎间隙者,不 用此侵袭性较大的方法。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手术禁忌: 2.局灶性后韧带骨化症。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术前准备: 1.全身一般性准备 根据病情与检查,积 极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给予各种必要的 补充与纠正。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术前准备: 2.有便秘者,术前给予缓泻剂,术前夜给 予灌肠。有排尿障碍者,术前应导尿,留 置导尿管。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术前准备: 6.术前6~8h内禁食。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术前准备: 7.术前日准备手术野皮肤,清洗剃毛,范 围要超过切口四周15cm以上。颈部手术应 剃去枕部头发。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术前准备: 8.根据麻醉需要,给予麻醉前用药。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术前准备: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术后处理:
2.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肢体功能障碍加重, 感觉平面有无上升下降,如有上升,表明 脊髓功能有进一步损害,应积极找出原因, 及时处理。颈椎手术者应密切注意呼吸情 况。
手术资料:颈椎椎管扩大术
术后处理: 3.注意创口引流有无脑脊液流出,如脑脊 液流出较多,应考虑提前拔除引流。一般 引流在术后24~48h拔除。
适应证: 2.多平面骨质增生的脊髓型颈椎病伴有颈 椎椎管狭窄者。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一、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更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分析该手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取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0例,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 手术方法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通过在后路切开颈椎,将椎板进行单侧打开,以扩大椎管,解除对脊髓的压迫。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避免医源性损伤。
3. 评估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指标包括术后疼痛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等。
三、结果1. 疼痛程度经过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得到明显缓解。
术后1周内,疼痛评分较术前有明显下降,且在术后3个月至1年内保持较低水平。
2. 神经功能恢复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术后3个月至1年内,患者肌力、感觉、反射等神经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其中,大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内即可恢复较好的神经功能。
3. 手术并发症本组患者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脑脊液漏、颈椎不稳等,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
四、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该手术能够有效地扩大椎管,解除对脊髓的压迫,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此外,该手术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注意保护脊髓和神经根,避免医源性损伤。
同时,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术后需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康复。
五、结论总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工作习惯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已成为常见的颈椎疾病之一。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四肢无力、感觉异常、甚至出现行走不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分析此术式的疗效及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二、方法1. 病例选择:本研究选择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多个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2. 手术方法:详细描述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采用影像学检查和患者自我评价等方式,评价手术疗效。
三、疗效分析1. 影像学评价: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的颈椎管腔明显扩大,颈椎间盘的压迫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2. 症状改善情况:多数患者在术后颈部疼痛、四肢无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感觉异常和行走不稳等症状也有所缓解。
3. 手术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脑脊液漏等,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均得到控制。
四、讨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此术式可有效扩大颈椎管腔,减轻对脊髓的压迫,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其次,该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此外,通过单开门的设计,可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颈椎不稳的发生。
然而,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如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颈椎管内组织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技巧,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五、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通过扩大颈椎管腔、减轻对脊髓的压迫,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同时,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然而,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技巧,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

4 Pompeo E ,Tacconi F,M ineo D ,et a1. The role of awak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in spontaneous pneu—· mothorax.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7 ;133:786
例 ,椎 管 内血肿 1例 。
第 205医院骨科 121001
《沈 阳部队医药》
· 65 ·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讨 论
颈椎 过伸 性损 伤患 者绝 大 多数 既往有 发 育性 椎 管 狭窄 或退 变 性椎 管狭 窄 ,大 部 分是 三节 段 以 上 狭 窄 ,且 伴有 黄韧 带 肥 厚 ,如 无 颈椎 反 曲 ,是 后 路 单 开 门椎 管 扩 大 成 形 术 的 指 征 _l J。少 数 病 例 是 2节 段 以下 的间盘 突 出或椎 体 后缘 或钩 椎关 节 骨 质增 生直 接压 迫 脊 髓 或 神 经 根 ,而 不 伴 椎 管 后 壁黄韧带肥厚的脊髓受压 ,是颈椎前路手术的指 征 。本组 病 例均 为 多 节 段 的椎 管 狭 窄 ,且 不伴 有 颈椎 反 曲 。
前 JOA评 分 平 均 为 7±0.6。X线 侧位 显示 无 颈 2 结 果
椎反 曲 。
1.2术前处理 入院后 ,常规给予枕颌牵引 ,静滴 脱水药 和激 素 治 疗 ,行 术前 检 查 。如 无 手 术禁 忌 证 ,人院后第三天行手术。如心血管及其它器官 暂不适合手术 ,经治疗调整后允许手术时 ,再行手 术 治疗 。 1。3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或局麻下手术。患 者俯卧位 ,头位于头部托架上 ,避免颈部过伸 ,头
侧为 开 门侧 ,另 一侧 为 门轴侧 。于椎 板 与 侧块 交 界处 ,在 开 门侧 用 咬 骨钳 或 结 合磨 钻 打 开 椎板 的 内外 板 ,门轴 侧 打 开外 板 。于 开 门 上下 端 的椎 间 隙切 断 黄韧带 ,于棘 突基 底部 打孔 内穿入 10号 丝 线 ,并悬 吊于 门轴 侧 相对 应 的关 节囊 上 或 椎 旁 肌 上 。然 后小心 缓 慢地 从 开 门侧将 椎 板 撬 起 ,同 时 用神 经剥离 子剥 离 椎 板 与脊 髓 之 间 的粘 连 带 ,将 悬 吊的 1O号 线 拉 紧 ,打 结 ,使 椎 板 抬 高 约 60— 80。,开 门约 1~1.5cm;裸露 的脊 髓用 明胶 海绵 或 蛋 白胶覆 盖 ,关 闭切 口。切 口内放置 负压 引流管 。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硬膜外血肿临床成因及防治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硬膜外血肿临床成因及防治作者:徐晓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2期硬膜外血肿(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EH)临床上较少见。
Jackson于1869年首次报告本病。
此后,文献中散在报告大约287例。
SEH发生常与抗凝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硬膜外插管等有关。
1硬膜外血肿临床上较少见。
发生率较低,王少波等报道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手术共1 710例,术后出现颈椎SEH11例,发生率为0.64%。
他指出SEH发生的原因较多,包括凝血机制障碍、外伤、血管畸形及自发性出血等。
其中脊柱手术、硬膜外插管及抗凝血治疗等医原性原因所致是其临床发生的常见原因。
其分析11例病例中,术前有肝功能不良,血小板低等凝血机制障碍者6例,为术前手术禁忌证把关不严造成。
4例由于术后引流不畅引起SEH形成,为术后切口引流管管理不善引起。
上述报告中可见脊柱术后出现的SEH是其临床最常见的原因。
这与我本人所经治2例患者,一例为术前凝血障碍,一例为术后引流管管理不善引起大体相同。
同回顾近年来见诸文献报道及本人临床经见少数病例诊治就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硬膜外血肿临床成因及防治作一回顾。
2从发病时间来说临床所见SHE大多以术后72h以内急性发作常见,王少波等报道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手术共1710例,术后出现颈椎SEH11例均为术后3d以内的急性发作病例。
而发作于术后72h以后的所谓迟发性SHE罕见。
周菲菲等于2007年曾报道过一例迟发性SHE。
3当术后SHE出现且压追脊髓出现急性脊髓压迫症的临床表现时,应紧急行伤口探查,血肿清除、脊髓减压术,已有试验证明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决于压迫的力量、压迫持续的时间及运动障碍出现的速度。
临床资料的研究中得出,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不仅取决于距脊髓减压手术的时间,还取决于术前血肿对脊髓压迫的程度,即术前运动及感觉功能不完全损伤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
即使当时无法立即行MRI检查,也应该争取时间尽快手术探查减压,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争取行MRI检查,留下资料已作后期总结与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LAC手术
1995年借鉴 北京积水潭医院自主研发天然珊瑚锻造制成棘突
间隔物; 取英文关键步骤替代自体骨间隔物+棘突纵割+
双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SLAC手术)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手术步骤
颈3椎板切除+颈7椎板上1/3切除; 保护颈2及颈7棘突肌肉止点; 硬膜外导管建立线锯通道,纵行切割颈4-颈7棘
颈后路替代自体骨间隔物+ 棘突纵割++椎管扩大成形 术(SLAC手术)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后路减压方式
颈后路椎板切除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术 颈椎后路减压侧块螺钉固定 颈椎后路双开门减压术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后路椎板切除术
优势:脊髓减压充分 劣势:1、颈椎术后不稳定;
2、硬膜外瘢痕形成; 体现出了保留颈后结构的必要性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 疗效可靠,能够明显减少椎板切除术后严重并发
症的发生率 其减压原理为尽可能在不破坏颈椎后方结构的前
提下,通过扩大椎管以解除脊髓后方的压迫,同 时脊髓后移躲开其前方压迫,从而达到间接减压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早先各种椎管扩大成形术式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谢谢!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No 颈椎椎板成形术有以下的优势 •并发症少 Image •颈椎运动功能保留 •可以早期活动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前方有明确压迫并局限在1~2 个节段的患者适合 前路手术
3 个或3 个以上节段病变时,需固定融合节段过 长,容易导致如内固定失败、融合 率差、颈部 僵硬及邻近节段退变等一系列问题。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扩大椎管周长以增加直径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最理想的是有一种能固定椎板的方法,技术上 直观且固定牢靠,同时尽可能减少医缘性损伤,失 血和手术时间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患者同其他颈椎后路手术一样取俯卧位,头 部支架固定,最好头部轻微屈曲。颈部的适度屈 曲能减少关节突关节和椎板的重叠,使椎板成形 更方便,同时有助于减少硬膜外和椎体周围静脉 的出血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取后路正中切口, 暴露第二颈椎下缘至 第一胸椎上缘,做侧 面骨膜下剥离至椎体 侧块中部。在各节段 做减压时候的时候确 认椎板外侧和侧块内 侧的结合部
取后块内侧的结合 部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在应该减压至C2节段的,保留C2后弓的 完整和其上面的大部分肌肉附着点同样可以 完成减压。用枪钳或磨钻去除颈2椎板下缘、 中间的松质骨以及腹侧皮质骨,使椎板成穹 顶样成形
突; 用高速磨钻在C4-C7两侧椎板根部、小关节内侧
做侧沟; 正中掀开棘突,扩大椎管并去除粘连压迫组织; 见到硬膜囊后移并有明显搏动后,于各劈开棘突
间植入珊瑚人工骨,丝线固定于棘突;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后路椎板棘突暴露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线锯通道纵行切割颈4-颈7棘突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高速磨钻做侧沟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高速磨钻做侧沟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正中掀开棘突,扩大椎管并去除粘 连压迫组织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棘突间植入珊瑚人工骨,丝线固定 于棘突
颈椎后后改变
术后卧床时间从之前的 3-6 d 缩短至 1 d 一般术后 6 h 可在护士帮助下轴向翻身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预防性抗生素使 用从之前的 5-7 d 缩短为术后 24 h 佩戴颈托时间从最早的3-6 个月以上逐渐 缩短至2周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优势
减压效果充分; 不破坏棘突及椎间关节,术后脊柱稳定性好; 保留颈2椎板、肌肉及韧带,不影响颈椎旋转功
能; 术后棘突居中,有利于颈后肌肉止点重建,达到
左右平衡;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缺陷
因颈5神经根最短,脊髓弓弦膨胀后,易出现颈5 神经根麻痹
术后可逐渐恢复(2周-半年)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解剖学基础
弓弦理论:颈椎呈前突,脊髓向后膨胀,减压后 脊髓成为弓弦状;
椎板向中线汇合,与棘突后存在间隙,有穿线锯 空间;
赵州桥理论:双开门术后植入骨块与撑开椎板结 合,结构稳定;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需要工具
高速磨钻 线锯 硬膜外导管 珊瑚植入骨 颈椎手术床
总结起来,颈椎椎板成形术的适应证为三节段及 以上的有明显脊髓压迫表现上述疾病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SLAC-Ⅱ型手术对颈后肌群的影响大大降低,没有剥离再重建过程。 可以获得同样的神经减压效果 手术操作更加简单 能减少轴性症状发生率 C7椎板在颈椎稳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保留C7棘突能减少轴性症状发生 由于切除了C3 椎板,C7 椎板头侧也做了 部分减压,SLAC-Ⅱ型手术的 减压范围十分充分,较 C3-C6 椎板成形术还大,能避免术后 C7 节段继 续狭 窄 改良后只需植入3 块珊瑚人工骨,减少了线锯需要劈开的范围和磨钻需 要做门轴的数量,手术时间较前明显缩短 松开拉钩后,由于良好的保留了颈半棘肌等颈后部肌群,肌肉层有自然 合拢的趋势,使伤口缝合、愈合更加容易 术前存在明显后凸一般 椎板成形术的禁忌证,但也可在SLAC 手术时同 时后路侧块或椎弓根内固定,可获得良好效果并减少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适应证
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脊髓型(CCS-M),即脊 髓型颈椎病;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发育性椎管狭窄; 颈椎间盘突出症; 脊髓肿瘤等。 禁忌症:严重颈椎后凸;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双开门较单开门优势
颈椎稳定性提高 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 特别是轴性症状发生率低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用球形磨钻在开门侧椎板与侧块联合处磨出纵形骨槽 。最后用1.0的枪钳咬除残余的内板骨质完成开门。这一步 的目的就是保证骨槽的形成,评估铰链的坚硬程度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