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动画分解过程
第二章 减数分裂-2011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
产生部位: 1 、产生部位: 睾丸的曲细精管 精原细胞 过程: 2 、过程: 减数分裂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2n
雄性动物成熟
精子
n
减数分裂全过程动画演示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相同,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 父方,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 母方。 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
精 精 精 原 初级卵母 次级 母 卵 卵
选择题: 选择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生在:( 生在:( B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点一分为二, 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 体发生在:( 体发生在:( D ) A、第一次分裂中期 、 B、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 D、第二次分裂后期 、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B 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 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 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一条来自父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
受精作用
有性生殖
父方 减数分裂 母方 雌性生殖细胞 雄性生殖细胞 发育
受精卵
新个体
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减数分裂图解

2N N
O A B C D E FG H I J
①、图中
表示___D__N_A_的含量变化;
表示___染__色__体_的含量变化
② 、图中处于减数Ⅰ分裂的是_____O__-,---B处于有丝 分裂的分裂期的是_____F_-_-_-_-K.
第30页,此课件共45页哦
KL
分裂时期
请判断下列四个细胞所处的分裂方式及时期。
区别一 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曲线,看起点和终点,起 点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为有丝分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为减数分裂。(如图3与图4或图1与图2) 区别二 染色体还是DNA的曲线,看染色体或DNA暂时翻倍 的时间,翻倍的时间在间期,且线条是倾斜(DNA的复制需 一定时间)的为DNA;翻倍的时间在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是突然翻倍(着丝点的分裂是瞬 间的)的为染色体。(如图2与图4或图1与图3)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第12页,此课件共45页哦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三者的比较
4n
3 2nn
1
n 间期
4
n3
n2
n1 n
间期
第13页,此课件共45页哦
减数分裂
减⑴期
减⑵期
有丝分裂
前期 中 后 末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的比较规律
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第28页,此课件共45页哦
练习:下图中A图是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有丝分裂后期
B (1)B细胞的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很全有动画演示文稿

非同源染色体 ,a和
a’,b和b’,c和c’,d和d’称为: 姐妹染色单体;
3.在每个四分体中,有同源染色体
色体, 4条染色单体,
丝点
2 个。
1对,包含 条2 染 4 个DNA分子,着
第九十六页,共153页。
第九十七页,共153页。
精原细胞体积增大,
染色体复制,形成 初级精母细胞
返回 再来一次 继续
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第十页,共153页。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十一页,共153页。
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从哪里来的?
第十二页,共153页。
一、精子的形成
1、场所: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
第十三页,共153页。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卵细胞细胞 膜外面出现了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二者的染色体 会合。
3.结果:
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
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第一百三十页,共153页。
受精作用 (1) 概念:
•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第一百二十七页,共153页。
(二)受精作用
第一百二十八页,共153页。
受精: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 卵
细
胞
仅有一个精子能和卵 细胞结合
第一百二十九页,共153页。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完整版)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5、终变期 (diakinnesis stage)
CM
特点: 1)Chr——高度螺旋化——短、粗r末端、Chr互换了片段。
7
中期I
中心体
纺锤体
特点: 1)四分体排列形成赤道板, 2)纺锤体与Chr着丝粒盘连接
8
后期I
特点: 1)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离律C学基础) 2)同源Chr随机分配到子C (自由组合律C
2)tetrad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可见 交叉(crossing-over),染色体重组-基因重 组,互换的C学基础。
3)合成的DNA为P-DNA,以单链修复形式合
成,又称DNA修复形式合成,与chr中DNA重
组有关。
5
4、双线期( Dipleoid stage)
NO
交叉端化
特点: 1)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并分离。 2)互换后的染色体之间仍存交叉—交叉端化。 3)初级卵母细胞普遍发生rRNA Gene扩增— 灯刷染色体(Lampbruse chr),chr伸出大 量的侧环以增加RNA转录单位。
3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由联会复合体 连接。
偶线期合成的DNA称Z-DNA,单一序 列,G-C含量高,使同源染色体精确配对。
2)联会的结果,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 二价体。
3)同源染色体以端粒附着于核膜上,呈 花束状。
4
3、粗线期 ( Pachytene stage)
NO
四分体
特点:
1)二价体→四分体(tetrad)
2)染色体已复制,但看不到双重性; 3)染色体端粒开始与核膜附着斑相连;
核仁
核膜
2
2、 偶线期(zygotene stage) NO
二价体 特点: 1)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联会,指在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减数分裂图解PPT课件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减⑵期
第十二页,共44页。
减
间期
4
n3
n2
n1 n
间期
减数分裂
减⑴期
减⑵期
有丝分裂
前期 中 后 末
第十三页,共44页。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的比较规律
区别一 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曲线,看起点和终点,起 点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为有丝分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为 减数分裂。(如图3与图4或图1与图2) 区别二 染色体还是DNA的曲线,看染色体或DNA暂时翻倍 的时间,翻倍的时间在间期,且线条是倾斜(DNA的复制需 一定时间)的为DNA;翻倍的时间在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是突然翻倍(着丝点的分裂是瞬 间的)的为染色体。(如图2与图4或图1与图3)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第九页,共44页。
减⑵期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第十页,共44页。
减⑵期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单体变化
4 n3 n2 n1 n
间期
减⑴期
第十一页,共44页。
减⑵期
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5)从图中可以发现,母细胞与子细胞的细 胞核中DNA分子的数量是稳定的,其意义在 于 保持亲代和子代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稳定 。
第四十四页,共44页。
丙:细胞处于___有____丝___分裂的_后_期,子细胞为_体__细__胞______ 丁:细胞处于_减_数__第__二__次__分裂的_后_期,子细胞为_卵__细__胞__和__极__体
高中生物必修②减数分裂+动态演示-文档资料

静态整体图
返 回
再 看 一 次
精原细胞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 会,四分体出现
返回 再来一次 继续
交叉互换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1
2
1’
2’
减Ⅰ后期
返回 与有丝分裂比较 继续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Nhomakorabea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的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 会,四分体出现
返回 再来一次 继续
一对同源染色体
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 会,四分体出现
返回 再来一次 继续
◎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一分为二, 姐妹染色体向两极 移动
◎ 分裂结果形成 四个精子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