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文化内涵

渔父文化内涵
渔父文化内涵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其实是作品中的一个衬托,但是本人个人却十分推崇之。人生在世,有时是要学会适当的妥协,不可过于清高,否则只能是悲壮!

由庄屈开创的“渔父”意象,凭借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广泛共鸣。战国以来,纯粹的道家虽已消失,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总是徘徊于儒道之间。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往往都有着浓厚的隐逸情结。而“渔父”意象,恰是最能触发其情思的文学“原型”之一。因此,“渔父”意象在历代文人的创作中传承不绝,屡有佳作出现。

举诗词为例,则从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到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再到韩愈的“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叩舷歌”(《湘中》),历历可征;举散文为例,则有著名的《桃花源记》;影响所及,甚至渗透到绘画、音乐创作之中:许道宁、吴镇、戴进等都绘有《渔父图》,古琴曲中也有《渔樵问答》、《欹乃》、《渔歌》、《醉渔唱晚》等曲。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很有深意,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自信,一种高洁的品格和追求自由的人生境界。他在另一名篇《渔翁》中吟道:欸(ai)乃一声

山水绿”,渔父撑着船远远的逝去了,既带着屈原的理想,也带着道家“和光同尘”的思想逝去,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词举重若轻,轻描淡写便绘就一幅超凡绝尘的胜景,渔人既在劳作,又在审美——观美景、品美趣,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这只有超然于世外的“烟波钓叟”才有这样的心境、这样的话语,故而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传唱,诗家骚人多仿其体式、意境或词句翻出新作。苏轼就曾以其成句入于《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黄庭坚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

苏轼《鹧鸪天》:“西塞山边白鸟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事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全词9 句,中有5 句基本采用张词,但能恰到好处地嵌进新词,宛如己出,显示出作者的高妙才艺。其《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东坡印记”是较为明显的,给人感觉是坡老自戴箬笠、自披蓑衣,孤独地挺身于风雨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在词题下自注道:“玄真子《渔父》云云,此语妙绝,恨莫能歌者,故增数语,令以《浣溪》歌之。”最有趣的是他贬谪黄州期间,与客夜饮归途,乘醉吟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词句,表达出对渔父那般自由隐逸生活的神往。不料,“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可算是误解诗歌意象而引出的

一段轶事。

黄庭坚的《浣溪沙》则塑造了截然不同的渔父形象:“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

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他的词巧用

地名作人称,形象生动。下阙着力写渔父的心态和行为。这里的渔父已不是张词里的超然飘然如仙翁的渔父,也不是苏词里的饱经风雨后或惶恐不安或随遇而安的渔父,而是感情丰富而细腻、深怀爱美之心而又失落自我的文人化了的渔父,“青箬笠前无限事”,小小箬笠下遮蔽着哪些事?有眼

前美女春光秋波之景事,有心底自家孤舟寡人之旧事。他为什么调转船头?好象是欲看还休、欲想还休、欲渔还休,“不如归去!”空船落魄而归。蕴含了耐人寻味的精彩情节和精彩词句,显示出黄庭坚造境用语之能事,与张词相较自是有一种迥然相异的情趣。

唐代诗人高适《渔父》诗云:“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向他不开口。”寥寥28 字,将老渔翁专心垂钓的情景描摹尽致。你看这位钓者,独选深潭,完全沉浸进去,手把竿,全神贯注,别人跟他说话而不得,真可谓“天地之大,吾心目中,唯浮浮标”,颇有几分禅趣。

杜牧亦有《赠渔父》诗云:“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着独醒人。”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刻画了渔父在寂静的傍晚和晨雾迷蒙的早晨,在池塘深处安静地垂钓,度过了一生岁月。诗人在低沉的笔调中,描绘了一幅凄清美丽的画面,精炼的语言透出了含蓄的意境,有一种隐隐的失望与无奈。

南宋陆游《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又《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祝。……潮生理棹(zhao),潮平

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朱敦儒则有一阙《好事近'渔父词》:摇首出红

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在诗人词客笔下,渔父的生活悠哉游哉,已无半点为生活而不得不然的辛苦,诗词中的渔父已是文人化了的渔父,寄寓了各自的理想与感慨。

清代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形式巧妙、寓意深刻:“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

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连用九个“一”字,写一位渔父,披蓑戴笠,乘一叶小舟,携一枝钓竿,且歌且饮,占尽一江秋色,好不潇洒。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但该诗显然是精心锤炼所得,工于技巧,以至喧宾夺主,有沦为文字游戏之虞。

这些诗句词篇或委婉含蓄、清新质朴,或旷达洒脱、天然浑成,或精心锤炼、字字珠玑,足见“渔父”意象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而渔父意象本身,也在传承中不断地被发扬着、充实着、丰富着,历久而弥新。

三、“渔父”意象详解

细加分析,传统文化中的“渔父”意象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

首先是“渔”

垂钓之风,溯自上古。《诗经》中说,“箸箸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之子于狩,言张其弓。之子于钓,言纶其绳。”虽然那时垂钓大概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但“岂不尔思”似乎已隐含了某种朦胧的情趣,这大概就是渔父的雏形。

吕尚,即历史上有名的“钓鱼”的“姜太公” ,《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在道家类,班固注为“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奸周西伯”,《吕氏春秋'谨听》称“太公钓于滋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

自庄屈作《渔父》篇之后,“渔父”已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学意象,在文人笔下,打渔已没有了谋生之苦,而是多了些闲情雅趣:“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元]胡绍开《沉醉东风》);“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王士祯《真州绝句》)因为庄屈二人所创立的渔父意象在前,所以即使诗句中所描述的是真实的渔樵生活,作者也已在其中寄寓了对于隐士理想的向往。

其次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清代龚自珍诗曰:“烈士暮年宜学道,才人老去例逃禅”,可见“渔父”为一老年男子形象,在年龄和心态上与隐者亦相吻合。

第三是“水” 庄、屈同为楚人或靠近南方,二人同以“渔父”为题,可能与南方江河密布、湖泊众

多、气候温暖有关。而南方楚地又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行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因此水又可以作为道的象征。《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于道”亦即“近于道”;《庄子.天运》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天德之象”亦即“天道之象”。在道家看来,水既是万物之本,又直接象征着天道。因此,渔父意象体现了道家亲近自然、与世无争的理想,这也是历代文士多隐于渔的关键。

第四是“舟”

有渔父必有舟,而此舟又必是小舟,惟此方可远离尘嚣,与水、与自然作最紧密的接触。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古代曾有画家作《渔父图》,因船上有帆而受到讥评:只有小舟才能获得随波漂游、与世同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五是“钓”

钓意味着耐心、等待,意味着隐者的介于“兼济”与“独善”之间。

《说苑.政理》载孔子的弟子宓子贱为单父宰,向阳昼请教治民之术,阳昼说:“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夫极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也,其为

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隐者垂钓,其用意均在“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此一境界无疑正是隐者所特别追求的。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钓者之意自然也不在鱼。

古代有两大独钓者,一是姜太公,姜太公年近古稀,仍垂钓于磻(b o)溪,他所用不是

弯钩而是直钩,后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流传于世,他钓的是周文王,是自己大展鸿图的机会;二是严子陵,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幼时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他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他钓的是名,千秋万代的高士之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四、隐逸:“渔父”意象的思想内涵

庄屈二文中“渔父”这一特殊的中心人物形象以独特的视角映射出以儒道文化为背景的古代隐士风范。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卷五)《庄子》与《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非靠捕鱼为生的打渔人。

先秦时期,隐士颇多。《论语》中记载与孔子有关者,就有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莜丈人等,“他们畏世远遁,洁身自保,或躬耕田野,或避居山林,原不必仅限于以渔为业。不过,垂钓必邻水畔,不仅景色优美,情调亦复闲淡,确乎倍加令人神往。”特别是庄子以

道家“得意忘言”的独特笔法,将“渔父”与自然之道合为一体,从而赋予了“渔父”以超脱旷达、恬淡自适的文化内涵,更使“渔父”定格为隐逸的象征,开启了古代文学史上绵延不绝的“渔父”意象。

隐逸是中国文人一种人生哲学的表现形态,一种处世方式。儒道释思想先后在中国建立,成为中国文人人生哲学的三大思想基础,但是,这三种思想产生之前,隐逸早已作为一种先贤的遗风而存在了。

中国最早的、最可信的隐士,是殷末的伯夷叔齐。他们是孤竹君的二子,因互让王位而逃隐。后来武王平殷,天下宗周。二人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竞至饿死。他们的清高和气节,一直为后来历代文人所交赞、所楷模。

与夷、齐同时代的姜太公吕尚,曾钓隐于渭滨之磻溪,后遇合文王,建立奇勋,成就功名,又为后世渔隐者中一部分一部分希冀企用的士人所企羡。

春秋时的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功名既就,又想到勾践“可与共患难,难与同逸乐”,于是乘舟浮海,改名易姓,为后代“功成身退”的隐者所崇尚。

夷齐、吕尚、范蠡分别代表了隐逸中的三种类型:夷、齐是逃避权欲名利和保全节操的一类;吕尚是蜇隐而待沽的一类;范蠡是功成身退、全身远祸的一类。由此可见,先贤的隐逸遗风中已经有了多种情形。人类社会出现“官”与“民”以后,就会有出与处、仕与隐的现象

存在,而儒、道、释先后出现之后,更为隐逸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甚至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儒家为例,儒家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可是却照样推崇隐逸,因儒家的仕进与尚隐并不矛盾。孔子推崇隐逸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嘉许象夷齐那样的贤者气节,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孔子说贤者避世”(《论语'宪问》),就是主张贤者逃避恶浊无道的社会而隐居。他认为夷、齐就是这类贤者:“伯夷、叔齐何人也?古之贤人也。” (《论语'述而》)孔子推崇隐逸的另一种情形,是嘉许士不被则隐居以独善其身。他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与'述而》)看“道”是否被推行,才干是否被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曾皙的那种“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飘逸潇洒的情致曾引起孔子意味深长的赏叹,与“乘桴浮于海”的情致有多么惊人的相似!孔子对这些情形的推崇,给后代读书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封建社会里,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多数士子得不到任用,或得到任用的也不能充分施展才能,于是便有不少人遵奉孔子的教诲:“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过隐逸生活去了。如《后汉书》记挚恂,以儒术教授却隐于太白,不应征聘。又如孟浩然接受的也主要是儒家思想,在入试不第,又“欲渡无舟楫”的情形下真正隐居去了。

隐逸思想源远流长,从一种先贤遗风到有广泛而坚实的思想基础,一代代地沉淀下来,它的影响根深蒂固,无数士人在人生际遇、思想情趣上与之契合,走到了这个圈子之中;由于隐逸形式与山水的历史联系,不管隐者受何种思想支配,在动机、目的上无论是无欲的,守节的,修行的,避乱的,还是走“终南捷径”的,甚至附庸风雅的,等等,都把山水作为依托对象,与山水产生亲和的关系。这种亲和关系是山水自然美的发现、认识、开发和艺术表

现的重要条件。

“渔父”,在古代语言里,超然世外,看破红尘,隐者之谓也。渔乐者,隐居智者之自得也,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智者之言,“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智者的胸怀。有如是之心,如是之言,如此胸怀,倘不算乐,什么还能算乐呢?

五、和谐:“渔父”意象的哲学意义

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文明虽随着大江大河世代迁徙,国人却始终生活在大陆的怀抱,形成了特有的江河内陆文明。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人与江河湖泊的和谐共处上,因此,渔父无可避免地选择了江河湖泊,江河湖泊也选择了动乱也好、兴平也罢均能超然于世事之外的渔父。他们可打渔在西塞山下的湖水中,可吟唱于江河湖畔的柳荫下,有“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春月秋风”之美景相慰,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之] 乐不思归,更有“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2之] 逍遥自在心态。

古代哲人对自然山水有种挚爱之情及深刻认识,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3]老子以水喻柔弱中之至强。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感悟,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中国人如水般地与自然相和相谐、悠闲自在。

首先,从人物形象及其内涵来看,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多为抽象、模糊的“自在归隐者”形象。更多的是在广阔的自然背景中,在湖畔的绿荫下,在一叶扁舟的轻摇中,悠闲自在地垂钓、捕鱼。其背景比人物本身更具体、更形象,渔父本人反而显得模糊不清。自然的力量消解到恰恰好与人和谐相处,渔父的形象模糊到恰恰好成为其活动场景的点缀。

以儒道释思想为基础的传统哲学既是入世的哲学又是出世的哲学,它要求“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所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历来被奉为国人处世的准则。也因此在深层意识中,历代文人都有一种归隐的意愿,都可能成为一位渔父。苏轼既在《周公庙》中哀叹:“如今那复梦周公?”又在《满庭芳》中咏唱:“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古典文学中的渔父形象有两种类型:一为不以归隐为最终目的的隐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因渭水垂钓而成就了周文王的八百年天下;二为完全意义上不为物欲功名所累的隐士,成为高士及《庄

子》一书中真人、至人、幽人的代称。《庄子' 渔父》中描述

了孔子对渔父的尊敬:“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渔父实为得道的圣人。孙浩然《离亭然》一词道:“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人事沉浮,世事变迁,渔父却如此平淡如水、逍遥自在,舍渔父其谁?

其次,从对待自然的态度来看,渔父呈现为“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行为方式,典型地体现了传统的道家精神。

《楚辞'渔父》中描述了屈原与渔父的两种人生态度。屈原是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

中”的宁折不屈的儒家刚毅人格;渔父则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顺应时事而导引之的道家精神。渔父的出场往往伴随着风和日丽、水波不兴,顶多是斜风细雨。自然本身不但对渔父不构成威胁,反而是渔父永远的朋友。人也无所谓与之争斗,似在无所用心的自然生活方式中,洞悉了世事人生、自然万物。

最后,渔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内陆江湖的生存环境与“与天地合其德”(《易传'文言》)、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4相] 结合产生了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古人看来,天与地,也即自然与人是相类相通、合而为一的。人是自然的一分子,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是与人的思想、情感、身体息息相通、可融为一体的自然。

古典诗词往往以自然山水、田园景物入诗,以“渔樵”入诗,使得诗人、诗中人、诗中景

浑然一体: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暮野千嶂,处处闻渔唱” [6] ?…即是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形象体现;李泽厚谓宋元山水画:“人与自然那种愉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也可谓渔父与自然之基本音调。

以渔父代指隐士,这本身即表明隐士对人类早期打渔江湖之上、无争无斗生活方式的认同、对人类朴质本性的皈依。与此同时,渔父分明也是阅尽人间沧桑、洞察人间世事,对社会、人生、自我有透彻了悟的长者、智者形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7是] 对于社会的洞彻;“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

哉!”(《列子'天瑞》)是对于人生的了悟;“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王维《青溪》)则是对于自我的确认及最终定位。其不与世俗合污、傲岸伟石的品质更多的是通过渔人的生活方式显示出来的。孔子为得道的渔父所折服,想挽留渔父,渔父却划船远去,隐身于芦苇丛中;楚王派人请庄子出仕,庄子回道:“往矣!吾将曳尾于

涂中。”(《庄子'秋水》)为一个国家执掌大权,哪里比得上寄情山水、逍遥自然的人生呢!为历代文人所向往的不仅仅是这种生活方式,更是渔父所特有的笑傲江湖、独立不羁的人格精神及自我个性。而这,也正是渔父的自我价值所在。

渔父往往以淡泊的行径完成其超越的人生。尧让天下与许由,许由回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8世] 上尊荣有过于天下吗?许由不为心动。他只需要粗茶淡饭,平淡如水的生活使他快乐无比。古典文学中的接舆、伯夷、叔齐等莫不如是,他们“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既,不为世之清浊,也不为人之醒醉自累其心,何其淡泊洒脱的人生!------------------------------ 这便是渔父的人生:深山远水可超然处之,

虽“有荣观”亦可超然处之。

“渔父”意象把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崇尚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渔父不再是一种职业,而垂钓也不再是一种休闲,它们已经共同演化为一种象征,一种寄托,以及国人的灵魂支柱,它倚儒道,法自然,重节义,使得国人悠悠然自得于天地之间,惯看秋月春风、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淡然与坦然之间玩味人生的意趣,体验生命的大度,独享一份从容。

古诗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翻译赏析

古诗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翻译赏析《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往来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鉴赏】解读这首词的词序,它提供了一个矛盾焦点,矛盾在于“感心之物”(采石岸)与他的“感物之心”(词人所表达的感情)相悖。这首词是船行长江采石矶时所作,采石矶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为长江最窄之处。它无论对于宋朝历史还是对于辛弃疾个人经历来说,都是一个极具意义的地点。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记载:“(绍兴三十一年)十月戊午,中书 舍人兼直学士院虞允文参谋军事;……十一月甲戌,命中书舍人参谋军事虞允文往芜湖,趣(李)显忠交(王)权军,且犒师采石。丙子,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督舟师败金兵于东采石。”这一仗虞允文带领一万宋军打败了四万金兵,是南宋难得的一次辉煌。辛弃疾渡淮时,应该正是宋金鏖战之时,虞允文大败金兵,辛弃疾一定知道。何况虞允文是辛弃疾的恩师,辛弃疾曾于南归十年后的干道七年,在司农主簿小官任上写了著名的战略文章《九议》呈给当时的丞相虞允文,得到虞的赏识和采纳,辛弃疾后来的升任也与此不无关系。按说到采石矶的辛弃疾应该是回顾胜利缅怀恩师激发诗情的地方,面对这个“感心之物”,按辛弃疾的性格应该浮想联翩、壮怀 激烈奋而作豪放词才是,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偏偏作了一首戏作词,

并且是他的创作历程中的第一首“戏作”的词。表面看,淳熙五年是辛弃疾仕途平坦顺利的一年,稼轩时年39岁,正当年富力强,仕途亨通。淳熙二年,是他命运转折的一年,受丞相叶衡的举荐,辛弃疾出任江西提刑,平茶商军赖文正之后,受到朝廷赏识,得到嘉奖与升迁,先后除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再迁隆兴府江西安抚,到了淳熙五年的春天,在江西安抚任上只三个月的辛弃疾,就被召为大理少卿,到了京城临安。同年九月,就又出任湖北转运副使。正如他自己所说:“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吴头楚尾,一桌人千里。”(《霜天晓月?旅兴》)但此时辛弃疾心情是动荡不安的。朝廷表面上基本相安无事,实际上矛盾重重,不仅有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还有各个派系、各种阵营、各个利益集体中的矛盾,当时新任的右丞相是史浩,他思想上对南归的豪杰志士很不以为然,甚至是歧视。史浩曾经与张浚辩论,提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的观点,并称北方归来者为“归正人”,不赞成对“归正人”委以重任。这使得辛弃疾困惑、忧虑,甚至是怨恨。从他的词作《水调歌头》的题序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辛弃疾痛恨朝廷中的“门户”之分,但在词中他说“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对敌手表示不屑,但也表达了“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也有归隐的无奈。

渔父知识点梳理

《渔父》知识点梳理 一、字音 渔父(fǔ)??枯槁(gǎo)?凝滞(zhì)?莞尔(wǎn)? 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汶汶?(mén) 淈(gǔ)泥??鼓枻(yì)?濯(zhuó)缨??? 二、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子非三闾大夫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三、古今异义词 1、颜色 ..憔悴,形容 ..枯槁 古义:脸色,面色??今义:颜料或染料 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 ..斯? 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情。 3、何故深思高举 .. 古义:行为高出世俗 ?今义:把东西举高 四、重点实词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以后 2、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枯瘦 3、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 ...放举:全是以:因此见:表被动,被 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搅浑 5、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餔:吃。糟:酒糟。歠:饮。醨:薄酒。 6、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高举:指行为高出于世俗。为:句末语气词,不译。 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洗头。浴:洗身。 8、安能以身之察察 ..者乎察察:皎洁的样子。汶汶:玷辱。 ..,受物之汶汶 9、渔父莞尔 ..而笑,鼓而去莞尔:微笑的样子。枻:桨。 1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洗。 五、词类活用 鼓.枻而去,乃歌.曰名词活用作动词鼓:敲打。歌:唱歌

六、一词多义 1.举 (1)举世皆浊我独清全 (2)何故深思高举行为 2.之 (1) 渔父见而问之代词,代屈原。 (2) 安能以身之察察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助词,的。 3.于 (1)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被。 (2)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介词,在。 (3) 何故至于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4.而 (1) 渔父见而问之连词,表承接。 (2) 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3)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七、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 2.定语后置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省略句 行吟(于)泽畔(省去介词“于”) (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前省去主语“渔父”,后省去介词宾语“之”) 4.被动句 屈原既放(“放”,被流放之意) 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八、重点语句翻译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 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 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鱮。”[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一个一心想着辅佐君王,为国家的兴盛尽其所能,满腔爱国情怀的人,却被小人谗害至流放。义臣遇不到明君,心里是何其的悲愤与失落!在屈原的理想这般失落,人生追求这般无奈与痛苦之际,一位“渔父”踏浪而来。渔父见到屈原时脱口而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一见面就准确的判断出屈原的身份,说明他并未对世事一无所知,而应该是相当了解。屈原作为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的贵族官员,以他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为何会流落至这种人迹罕至的江边?渔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屈原自己的回答是:“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是多么自负与自傲的回答,将自己的“清”“醒”与世人的“浊”“醉”截然对立开来,自己的“清”与“醒”不为世人的“浊”“醉”所容,也没有人能理解或者倾听他心中的那份执着的理想与追求,

古诗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翻译赏析 《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向芦花深处行,溪光山色晚来晴。 渔家开户相迎接,稚子争窥犬吠声。 雪鬓衰髯白布袍,笑携赪鲤换村醪。 殷勤留我宿溪上,钓艇归来明月高。 【前言】 《渔父·偶向芦花深处行》是五代南唐诗人李中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新动人的水乡风俗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渔家生活的恬静闲宜,令人陶醉。 【翻译】 我向芦花深处走去,群山掩映着潺潺溪水,在夕阳中显出明艳的美景。打鱼人家打开房门出来迎接我的到来,小孩子偷偷的看我,狗也在一旁叫个不停。我的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穿着一件白色的布袍,笑着提着一条红鲤鱼来换乡村里的酒喝。渔人殷勤的留我住下,明月高照之下,打渔船也归来了。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新动人的水乡风俗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渔家生活的恬静闲宜,令人陶醉。 前两句写诗人寻访:一个偶然的日子里,朝着芦花丛中行去,但

见波光粼粼,山色青青,好一派晚晴秋色!着一“偶”字,可见并非常来,而是忽然发现这宜人之处,就更显其风光优美了。用一“深”字,大有一种曲径通幽、诱人前往的情趣,其芦花飘飞、芦叶瑟瑟之景跃人眼帘。“行”字令人浮想联翩,诗人也许是乘着一叶扁舟而来的吧,或是独自闲步信走?不管怎样,总是一路观赏、一路欢愉,雅情逸致溢于言表,从中亦可想见渔人生活之诱人。 后两句写渔家迎客:诗人的行踪,惊动了渔村里的狗,它叫了起来。于是村舍里的大人急忙打开门户,迎接远来的客人,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看个究竟。诗人先写“开户”,再言“犬吠”,足见渔家迎客Org速度之敏捷,感情之殷切,而且“犬吠声”起,于水乡宁静的氛围中,又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争窥”二字,活脱脱地勾勒出孩子们的形象,其机灵活泼、逗人喜爱的神情漾然纸面。这首诗,取材平易,只是渔家寻常事,但写得真切自然,情酣意浓,不做作,无斧凿,使人觉得纯朴的民风迎面吹来,好舒畅好舒畅。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老人与海》中考常考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部分 1)老渔夫已经(84 )天没打到鱼了。 2)老人太太留下的遗物中,有两幅图画。它们分别是(《耶稣圣心图》)和(《考伯瑞圣母图》)。 3、老人出海时从来不带饭,他只带(.一瓶水)。 4、老人仅仅只是抓到那条大鱼,不算回来的时间,花了将近( 3 )天。 5、老人抓到大鱼后要带回去,可却把(鲨鱼)引来了,把他的大鱼全给吃了。 6、老人在大鱼遭鲨鱼偷吃时,英勇地把鲨鱼杀死,并说: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人可以毁灭,但不能(挫败)。 7、经过鲨鱼群的偷吃,大鱼还剩下(鱼头) 8、老人用(鱼叉)打败了第一只鲨鱼。 9、这条鱼从鼻尖到尾巴总共(18 )英尺。 10、后来,浪把(鲨鱼)的遗骸卷上岸,又卷回了大海。 第二部分 1、本文主人公是(A )。 A. 老人 B.小男孩 C.皮里哥 3、老人早上一般会喝什么,那是他一整天的营养(A )。 A.咖啡 B.果汁 C.含矿物质的水 4、老人抓那条大鱼,花了将近(C )。 A.2天 B.4天 C.3天 5、什么鱼最后将大鱼吃掉了(B )。 A.鲸鱼 B.鲨鱼 C.食人鱼 6、老人打算怎样处理鱼头?(A ) A.让皮里哥劈碎,放进捕鱼机里 B.将它当作晚饭吃掉 7、老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C ) A.宽容 B.善良 C.不怕挫败 8、老人打的大鱼有多长(B ) A.17英尺 B.18英尺 C.20英尺 9、小男孩跟老人打鱼跟了多少天(C ) A.20 B.30 C.40 10、老人名叫(A ) A. 桑提亚哥 B.皮里哥. 第三部分 1、《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 2、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 3、圣地亚哥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 4、圣地亚哥十分(孤独),只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跟他在一起。 5、老人在每天早上负责(把曼诺林叫醒)。 6、圣地亚哥爱大海,他认为海是(女人)。 7、一段时间,老人独自乘小船打鱼,他连打了(84 )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8、曼诺林的父母认为老人运气差,让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果然第一个星期就捕到( 3 )条好鱼 9、在第85天,老人终于钓上来了一条大(马林)鱼。 10、老人与大鱼整整搏斗了( 两天两夜)。 11、在与大鱼搏斗了(两天一夜)的时候,老人回想起年轻时在卡萨兰卡跟一个黑人比赛掰手腕的经历。 12、与大鱼搏斗时,老人饿了,就从(金枪鱼)身上割下几片肉,放在嘴里慢慢嚼。 13、在老人得到大鱼的一个多小时后,鲨鱼嗅到了它的(血腥)味跟踪而至抢吃鱼肉 14、老人用(鱼叉)杀死了第一只鲨鱼。 15、在随后的搏斗中,他改用(短棍)与鲨鱼搏斗。 16、鲨鱼吃光了鱼肉,只剩下(鱼头)和(鱼尾)留给了老人。 17、在拖鱼返回的途中,老人共遇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

《渔父》导学案

《渔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探讨渔父这一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探讨渔父这一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 【学习方法】 朗读、体验、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屈原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出身为楚国贵族。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圣君贤相、民本),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 2、题目解说 《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二、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渔父枯槁三闾大夫浑浊凝滞 2、整理文中的文言现象。 (1)通假字: ①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②子非三闾大夫与:“与”通“欤”。 ③歠其醨:“歠”通“啜”。 (2)古今异义: ①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②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③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④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⑤何故至于斯(至于:到,同义词连用。今指①表示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3)特殊句式: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真题及解析

(2015年)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 分)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014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徊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013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最新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最新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设计意图: 谁都有自己的童年,谁都有自己的梦,而童年的梦总是和童话故 事联系在一起的。童话故事总能给听过、看过它的人留下不可磨灭的 记忆。"起点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老太婆的极度贪婪,老渔 夫的善良懦弱,以及小金鱼的知恩图报,使我们永远记住了贪得无厌 不会有好结果。相信幼儿能从这则故事中认识到,不劳而获的幸福生 活是不能长久的,美好的生活只能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前后的联系,理解渔夫四次向金鱼索要礼物的故事情节,懂得人不能过于贪婪,只有付出才有获。 2.能初步认读简单的符号和文字,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 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知道渔夫是做什么的。 2.物质材料:教学大书1本,幼儿用书人手1本,小图片(如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1)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 事-渔夫和金鱼。你们知道渔夫是干什么的吗?他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 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1~4页),激发幼儿兴趣。 (3)师:渔夫捕到金鱼了吗?老太婆是怎样说的?渔夫会去向金 鱼要木盆吗? 2.阅读指导幼儿自主阅读5~l 5页,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出示图片l,请幼儿根据图片符号的提示阅读书的第5一l5页。 (2)思考: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几次东西?分别要了什么? 3.理解故事内容 (1)找出故事发生发展的线索。 ①老太婆让渔夫去向金鱼要了哪些东西?一共要了几次?(教师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2、3中的相应小图) ②渔夫每次去向金鱼要东西,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根据 幼儿回答,出示图片4中的相应小图)为什么?

《渔父》翻译、解析

渔父 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注释 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 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是以见放,是:这。以:因为。见:被。 淈(gǔ):搅浑。 餔:吃。糟:酒糟。歠(chuò):饮。醨(lí):薄酒。成语:哺糟歠醨 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

《渔父》教案

《渔父》教案 教学设想: 这堂课的教学主要三个环节进行: 一是基础巩固,包括基础知识的检测落实,关键语句的理解背诵; 二是文本研习,屈原和渔夫形象以及处世态度的对比分析; 三是问题探讨,屈原的精神价值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检查预习: 1.介绍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首创“骚体诗”,亦称“楚辞体”。 政治上,他提倡“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满腔悲愤,怀着珍爱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 2.检查字词(略,见预习材料) 3.朗读课文 4.师生背诵相关名句(老师背上句,同学们接下句) 补充名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三、文本研习: 这篇文章的结构不是很复杂,简要来说就是渔父和屈原的三次对话。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描绘,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两者的人物形象和人生态度。(思考再说话)屈原: (1)屈原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者说理想得不到理解和实现而发出无奈的悲凉的感慨。 (2)屈原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洁白无暇的,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要坚守自己的理想。

最新初三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初三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诗歌鉴赏习题(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与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相比,同为渔父,本诗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9.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的妙处。 初三语文诗歌鉴赏习题答案 8.①同样是退隐,张志和做渔父,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②本诗通过描写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出的是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本题考查以对比鉴赏方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这首诗歌开头两句塑造了由山、水、鸟、花、鱼构成的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的情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陆游诗歌中"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当年与自己一起饮酒的人,至少有一半已经封侯进爵,可是自己却落得病老乡里,成了一个靠打渔为生的衰老渔夫。封侯、渔父,感慨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荣辱升沉。写出了作者的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高中语文必修五《渔父》陆晓明PPT课件 苏教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渔父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理解文意; 2.分析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感悟他们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理解文意; 2.分析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感悟他们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感悟他们对后世的重大意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不同的人会给我们不同的答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选自《楚辞》的《渔父》这篇文章,看看能得到哪些启示。二、文学常识归纳 《楚辞》与楚辞 明确:《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收屈原、宋玉等人辞赋。

楚辞:亦称“楚辞体”“骚体诗”,古代诗歌体裁之一,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 三、初读文本 1.自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顺语句,标划出不理解语句。 2.小组互助释疑,梳理文言字词 3.交流反馈,重点翻译: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四、再读文本,重点讨论: 本文本文通过三次谈话,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他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呢?(请结合原句分析)(读——悟) 1.首先分析屈原形象。 学生回答 明确:屈原:深思高举、洁身自好、舍生取义、以死明志2.小组讨论渔父的形象,要求结合具体的句子。 明确:与世推移、与世无争、超然物外、以隐守志 3.对于屈原和渔父的人生价值,你是如何评价的?屈原、渔父两个形象对后人有何影响?

《渔父》文言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第十周高二A早读材料7 《渔父》文言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渔父》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湘江一带游荡。在江边上边走边唱,他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全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3.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且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 4.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为什么您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呢? 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怎么能让干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6.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江的水清又清啊,可以洗我的头巾;沧浪江的水浊又浊啊,可以洗我的双脚。 知识点整理 一字音 渔父.(fǔ)枯槁.(gǎo)凝滞.(zhì)莞.尔(wǎn)鼓枻.(yì)濯.(zhuó)缨 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汶.汶(mén)淈.(gǔ)泥 二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子非三闾大夫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三词类活用 安能以皓皓之白.形容词用作名词洁白的身体。 鼓.枻而去,乃歌.曰名词活用作动词鼓:敲打;歌,唱歌。 四古今异义 1 颜色憔悴颜色,古义:脸色 2 形容枯槁形容,古义:形体容貌 3 何故至于斯?至于,古义:到。 4 何故深思高举高举,古义:行为高出世俗 5 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古义:拘泥,执著。 五一词多义 1 举 ①举世皆浊我独清全

渔父

渔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探讨渔父这一特定形象的文化内涵 3、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1、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文中的重点实词“颜色、形容、凝滞”和虚词“为、而、之、可以、至于”的意义或用法。 教学难点:对渔父的文化内涵的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成就了人生的大事业垂名不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可以践志。死,也可以明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位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尊严的诗人——屈原。 二、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教师总结。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23篇。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三、朗读课文 1、课件展示配乐朗诵 2、学生自读、指名朗读 3、展示重点字词: 渔父(fǔ)枯槁(gǎo) 餔(bū)其糟濯(zhu?)吾足莞(wǎn)尔而笑鼓枻(yì) 凝滞(zhì) 皓(hào)皓之白物之汶(mén)汶歠(chu?)其醨(lí) 4、文言知识整理:(小组讨论,提出疑问,教师总结) (1)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古今异义 a、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d、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3)、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连词,表转折)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其醴?(表并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题目及答案(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归鹿门歌①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①鹿门:山名,在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逸圣地。 (1)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3分) (2)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4分)(3)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4分) (4)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5分)(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5分)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6分) 4.[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4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分) 5.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分)

读《渔父》有感

读《渔父》有感 在这篇文章中,通过河边偶遇,屈原与渔父的一段对话,把两个人在面对自然、社会、政治上的丑恶时,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处事风格展露出来,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屈原的态度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最终对丑恶污浊的世界采取了一种决然自绝的态度。屈原代表的是当时儒家的主要思想,宁折勿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洁身自好,以天下为己任。 屈原,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忠臣,才华横溢的诗人,英勇不屈的烈士。但我更想说他是历史选择的人,禁得起时间磨砺的人。为什么他能被铭记数百年?因为他的忠烈、忠诚、忠勇? 我更想说他的忠是顺应当权者的需求,有利于当权者巩固自己的权利能够保证当权者的优越感,确保其地位,亦有利于确保社会的稳定,所以他的形象才会如此深刻的被铭记,以至于今。 历史上的忠臣多如牛毛,但为什么只有他对我们有如此的影响?也许因为他是第一个敢如此座的人吧,为国舍身取义,为国投江,何人有勇气像他一样,舍弃一切,只为心中的坚持,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地步。 “第一”总是难忘的,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往往第一是喜剧,等二就是悲剧,明明只有一步之遥,却是天与地的距离,咫尺天涯。屈原的投江,是一段悲剧,但创造了一段辉煌,后人无法超越的高墙。 中华自诩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五千年的文化,殊不知人性亦传承了五千年。那种铭刻在骨子里的意识是已经烂在灵魂里了——忠。屈原的形象正好符合这一点——已经烂在灵魂里的忠。 《渔父》这一文正形象的看出这一点。这可能就是经典,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一点,被人不断铭记、惦念追求的,只是忠的意义有所区别:从对他人忠心到要求他人忠心,这就是时代的发展,文明的延伸,知识的内涵在不断拓展,人类在进步。 苦难的求索者,也是民族之魂的奠基人。这些人,总是在矛盾与痛苦中经历过的。《渔父》反映的正是这种纠结,直至无法解决而舍生取义。也许,后人从屈原的死当中找到了活着的价值。

《渔父》公开课教案讲解学习

《渔父》教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 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并体会渔父的形象在本文中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重点句式 难点:渔父形象的深层含义 教具: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冯友兰先生说过“我国文化中存在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种精神中国自古有之,而屈原应该是较早实践这种精神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渔父》这篇课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看看他的人生选择。 二、走进文本 1、初读文本,正音。 (1)初读课文,我们可以看出本文写的实际上是一场对话,这种对话问答的形式使你们想到了我们以前学到的古代的哪种文体?(赋)没错,这种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写法已比较接近,所谓“赋者也,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 (2)那么,在这场对话中,谁先登场的?(屈原)此时的屈原境况如何? 遭遇:被放逐 外在形象: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内心: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无人可解 (注意在此穿插课文第一段的文言知识,特别注意: 既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形容至于是以见放) 在这种处境之下谁出现了?(渔父)。渔父的出现解开了屈原心中的郁结了吗?(没有)没有,因为二人的对话产生了分歧。 (3)请同学分析一下二人对话的分歧在哪里?从中体现了二人怎样的形象? 屈原:水清——我清 洁身自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仕者形象 水浊——独清 渔父:水清——濯吾缨 与世推移——和光同尘的隐者形象 水浊——濯吾足 (穿插文言知识重点讲解: 与世推移自令放为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讲解“水清”与“水浊”的象征意义 水清——世道清明水浊——世道黑暗) 2、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渔父》文言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餔(b n )其糟而歠 二通假字渔父 子非三闾大夫与三词类活用安能以皓皓之白. 鼓枻而去,乃歌.曰四古今异义1颜色憔悴2形容枯槁3何故至于斯?4何故深思高举5圣人不凝滞于物(chu b)其醨(I i)汶汶(m G)淈(g u )泥 形容词用作名词洁白的身体。 名词活用作动词鼓:敲打;歌,唱歌。 第十周高二A早读材料7 《渔父》文言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渔父》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湘江一带游荡。在江边上边走边唱,他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 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全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3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且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 4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为什么您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呢? 5.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怎么能让干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6.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江的水清又清啊,可以洗我的头巾;沧浪江的水浊又浊啊,可以洗我的双脚。 知识点整理 字音 渔父(f u)枯槁(gQ)凝滞(zh I)莞尔(w m)鼓枻(y l)濯(zhu o )缨 “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颜色,古义:脸色 形容,古义:形体容貌 至于,古义:到。 高举,古义:行为高岀世俗 凝滞,古义:拘泥,执著。 五一词多义 1举 ①举世皆浊我独清

试探“渔父”意象

试探“渔父”意象 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渔樵耕读,“渔“位于首。“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见,水有这种美德,也正暗含着道家的追求。 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而此舟又一定是小舟。苏轼在《赤壁赋》中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古诗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翻译赏析

古诗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翻译赏析 《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前言】 《渔父》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作的七言律诗。是诗人《渔父歌》五首的姊妹篇,作者以“南溪老人”来比喻自己,通过写渔父的悠闲垂钓的生活,来暗喻作者自己此时的闲隐生活。此诗表达出作者淡泊、澄洁的高远情志。 【注释】 ①溪:同“溪”。重钓:深水中钓鱼。 ②槛:轩廊临水的栏干。依依,隐约貌。 ③鹤发:鹤的羽毛白色,喻老人白发。斜晖:同“斜辉”,指傍晚西斜的阳光。 ④翻:反而。四皓:秦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隐于商山,年皆八十余,时称“商山四皓”。传说汉高祖敦聘不至,吕氏用张良策,令太子卑词安车,捐此四人与游,因而使高祖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清除了改立太子的意图。

⑤储皇:即储君皇太子。《晋书·成都王颖传》:“皇太子,国之储君。” 【翻译】 八九月芦花满天飞,南溪老人垂钓回来。秋天的山从隐约映入眼帘,野艇靠着栏杆隐约可见。拿着鱼竿寻找着小路,对着斜阳梳着白发。反而是商山四皓多管闲事,为皇太子定夺是非正误。 【赏析】 张志和是中唐诗人,安史之乱后隐居山林,经常泛舟垂钓,不再理会政事。这首《渔父》就是写他隐逸生活的代表作。 诗篇在两岸漫天飞舞的芦花中缓缓拉开帷幕,渲染出一派宁静优美安详的环境氛围。“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秋高气爽,扁舟垂纶的的老渔父伴着夕阳的余晖划舟而归,晚风悠悠,芦花飘飘,溪水清清,波光粼粼。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临岸系舟,举目远望,翠色怡人,满山的青草绿树像洗染过一样,散发着浓浓的绿意。白云翩翩然点染在秋日的蓝天上,映照着横在水面上的野艇,更增加了几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然情趣,那是一种委运任化,悠然自得的生命意识。诗人取景不惑,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秋溪摆钓图,字里行间飘荡着一种轻灵的气息。作者采用由远至近的审美视角,秋山、野艇的仰视之间流淌着“脆滴滴”“云依依”的生命色彩,充彻着一种虚静的宇宙意识。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景物的转换深处是归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