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食品的主要风险

烧烤食品的主要风险
烧烤食品的主要风险

烧烤食品的主要风险

无论春夏秋冬,很多消费者都对去路边摊吃烧烤喝啤酒情有独钟。尤其到了阳春三月,喜欢户外活动的朋友更是把DIY烧烤当作重大活动项目来对待。然而,烧烤中存在的风险很多人却并不知情,之前有媒体曾经报道,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17名学生在路边小吃店毕业聚餐,食用大量烧烤食品后,14人出现食物中毒症状,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因此,《食品安全导刊》小编提醒大家,为减少类似事件发生,需要重视烧烤中存在的风险,并做好相应预防工作。

那么,食用烧烤到底有哪些危害呢?《食品安全导刊》小编找到了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高工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苗虹研究员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释。

一,烧烤肉制品中形成的苯并芘具有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损害

苯并芘又称苯并(a)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质。烧烤肉制品中的苯并芘是食品在烧烤,烟熏,烘烤时,脂肪因高温裂解,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通过热聚合反应生成苯并芘。经常大量摄入烧烤食品对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二,路边烧烤安全隐患多应引起足够重视

1、原辅料来源不清,制售过程把控不严,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等风险。

部分流动烧烤摊贩所使用的食物原辅料来源不清。个别商贩常将肉串烤至半熟,售卖时再加工,生熟不分,已造成2次污染。此外,烧烤食品烤制时间短,中心温度可能达不到杀菌的温度,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

2、部分经营者未取得正规营业资质且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监管。

部分路标烧烤摊位不具备餐饮服务的基本条件,卫生条件较差,加工制作过程不规范,部分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经营时地点不固定,不仅造成监管部门监管困难,也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危险。

三,按照相关规定,餐饮服务单位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个别不法商贩使用嫩肉粉等添加剂,易引发硝酸盐中毒。原卫生部和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5月28日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2012年第十号)》,规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专家建议

对路边烧烤问题的治理,需要从业人员的自律,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也需要广大消费者遵循科学饮食理念,进行健康消费。

一,建立举报制度,发挥群众效应,逐步建立社会共治机制,强化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工作,以完善市场监督机制。

二,规范烧烤行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倡导守法经营,建立诚信机制,鼓励行业内的良性竞争。

三,基于路边烧烤食品客观存在,食客众多,为进一步防控食品中毒事件发生,研究路边餐饮控制措施,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

四,针对流动摊贩客观存在且难以彻底取缔的现状,建议采取由“禁”变“限”的方法,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划区经营,集中管理,并严格执行《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2012年第十号)》。

五,建议政府加大研发新型检测技术及快检产品的资金投入,加强进行现场检测力度,保护消费者健康。

六,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经营的餐饮服务场所,合理膳食,减少不必要的消费风险。

重大危险源判定及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企业重大危险源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福建南纺涉及的液化石油气、二甲基甲酰胺、双氧水等属于危险化学品。 表2-10 重大危险源判定 企业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可根据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的3种类型,按照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矩阵,确定企业环境风险等级。 一、化学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根据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是否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附表1和附表2中所列化学物质,计算所涉及化学物质在厂界内的最大存在总量与其在附表1或附表2中临界量的比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2、当企业存在多种化学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q 1/Q 1 +q 2 /Q 2 +…+q n /Q n (1) 式中:q 1, q 2 , ..., q n ——每种化学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 1, Q 2 , ..., Q n ——每种化学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1≤Q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 别以Q 1、Q 2 和Q 3 表示。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和表2-10重大危险源判定,计算企业的Q值为: Q=50+45/50+5/50+5000+200= 二、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废水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及分级分别见表2-11与表2-12。 表2-11 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评估指标

烧烤中的有害成分细说

烧烤中的有害成分细说 利世辉指导老师:甘雄 (钦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海产品运输与加工)112班广西钦州114940) 摘要:烧烤的可口吸引了很多人不顾健康屡吃不爽。然而烧烤是致癌最高的食品之一。当今我们中国很多食品都是不合格的人们食用,但是健康是生存的基本。作为一个学习食品的大学生让人们吃到健康的食品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词: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丙烯酰胺、苯并芘、癌症 1.烧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 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丙烯酰胺、苯并芘 2.烧烤中有害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及对人体的危害 2.1.亚硝酸盐 中文名:亚硝酸钠(亚硝酸盐)分子式:NaNO2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的致瘤机理是:在胃酸等环境下亚硝酸盐与食物中的仲胺、叔胺和酰胺等反应生成强致癌物N一亚硝胺。亚硝胺还能够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崎作用。 2.2.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黄曲霉毒素的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型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 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毒性比KCN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仅次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它的毒害作用,无论对任何动物,主要变化是肝脏,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2.3. 丙烯酰胺 别名:2-丙烯酰胺结构式:CH2=CHCONH2 分子式:C3H5NO 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不饱和酰胺,别名AM,其单体为无色透明片状结晶,沸点125℃(3325Pa),熔点84~85℃,密度1.122g/cm3。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不溶于苯及庚烷中,在酸碱环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是有机合成材料的单体,生产医药、染料、涂料的中间体。丙烯酰胺单体在室温下很稳定,但当处于熔点或以上温度、氧化条件以及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当加热使其溶解时,丙烯酰胺释放出强烈的腐蚀性气体和氮的氧化物类化合物。室温下稳定,但熔融时则骤然聚合。易燃,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气体。毒性很大,LD50 126mg/kg。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危害,且可能致癌,对眼睛和皮肤亦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风险等级划分

附件五半定量评估风险分级 利用SEP法进行的风险评估,可以按照风险值高低将风险分为表1所示的3个级别。 表1发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序号风险等级风险值(R)控制要求 1 高风险200≤R 考虑停止、停用,立即采取处置措施 3 中风险20≤R<200 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4 低风险R<20 需要进行关注 SEP 分值如下: 序号后果分值 1 安全 可能造成死亡≥3人;或重伤≥10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1000万元。 100 健康 可能造成3~9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 可能造成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 环保产生的环保事件后果严重,潜在影响构成环保事故及以上等级 2 安全 可能造成1~2人死亡;或重伤3~9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 50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 可能造成3~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 环保 产生的环保事件对周围居民造成恶劣的影响,企业受到居民投诉,被迫停产进行限期治理(对人的影响) 3 安全 可能造成重伤1~2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 25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难治愈或造成3~9例可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9例以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环保主要环保设施发生故障致使机组停运、紧急抢修恢复后方可继续生产 4 安全 可能造成轻伤3人以上;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万元到10万元之间。 15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可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3~9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环保 产生的污染物超过国家、地方标准或消耗的资源高于同行业最低水平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专项改造才可达标 5 安全 可能造成轻伤1~2人; 可能造成设备或财产损失在1000元到1万元之间。 5 健康 可能造成1~2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可能造成3~9例有影响健康的事件。

麻辣烫和烧烤等的危害

烧烤食物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了蛋白质的利用率:烧烤过程中,会发生"梅拉德反应"。随着香味的散发,维生素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也同样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三者的摄入。因此,吃烧烤会影响上述物质的利用度。 2.致癌:肉类中的核酸在梅拉德反应中,与大多数氨基酸在加热分解时产生基因突变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另外,在烧烤的环境中,也会有-些致癌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而诱发癌症。据了解,由于肉直接在高温下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食物脂肪焦化产生的热聚合反应与肉里蛋白质结合,就会产生-种叫彼耽芘的高度致癌力物质,附着于食物表面。有人测出,烤肉用的铁签上黏附的焦屑中的苯芘含量高达每公斤125微克。在人流高峰期,不仅危害食用者,而且危害过路人群。诱发胃癌、肠癌,专家解释说,人们如果爱吃被彼耽芘污染的烧烤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同时,烧烤食物中还存在另-种致癌物质--亚硝胺。肉串烤制前的腌制环节容易产生亚硝胺。 3与吸烟危害等同。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历时3年的研究结果,称吃烧烤等同吸烟的毒性。近日,世界卫生组织经过3年的研究,日前评选并公布了十大垃圾食品,称吃烧烤等同吸烟毒性。美国-家研究中心的报告说,吃-个烤鸡腿等同于吸60支烟的毒性。而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的女性高出2倍。增加患卵巢癌的危险性。烧烤食品有强"毒性"。 4.易感染寄生虫: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熟透,甚至还是生肉,若尚未烤熟的生肉是不合格的肉,如"米猪肉",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了罹患脑囊虫病的隐患。 5、影响青少年视力。据近年美国-项权威研究结果显示,食用过多的烧煮熏烤太过的肉食将受到寄生虫等疾病的威胁,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造成眼睛近视。 6、甚于油炸危害,比油炸食品还要垃圾。近年,烧烤食物的种类逐年扩大,安全性已是备受质疑,认为烧烤类食品位居垃圾食品之首,危害超过了油炸食品。最近美国卫生部公布了新的致癌物,列出高温烧烤食物。 7、经过烧烤,食物的性质偏向燥热,加之多种调味品的使用,很是辛辣刺激,会大大刺激胃肠道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还会影响体质的平衡,令人"上火"。 8、现代病元凶。毒性大,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郝凤桐分析说,因这 类食物所含的脂肪高、热量高,而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现代病"与之有很大关系。结论不难得出,从营养、食品安全角度看,烧烤类食物都不可取。

去集体烧烤需准备什么东西

去集体烧烤需准备什么东西?【很实用奥收藏 吧】 来源:刘鑫靓的日志 1、肉类:羊肉(羊肉串)、牛肉、鸡翅、鸡心,鸡胗,、烤肠(火腿肠)、 2、鱿鱼、、虾、鲜贝。 4、蔬菜类:青椒、甜椒,土豆、花菜、茄子,蘑菇,玉米。黄瓜。西红柿,红薯。洋葱 5、水果类:蔬菜色拉,西瓜、釉子、香蕉、苹果、橘子等 6、零食类:法式面包、饼干,豆腐干 7、辅具类:纸巾,一次性桌布,锡纸。小刷子,一次性水杯,报纸,一次性手套 8、佐料类:柠檬。油,盐,孜然,辣椒粉,胡椒粉。花生酱、番茄酱。蜂蜜,烧烤汁。柠檬 9、必备用品:水,曼秀雷登薄荷膏 钎子、鱼夹和刀也是常见的烧烤工具,选择时要选便于清洗和消毒的。碟子、筷子、牙签都是必需的,特别是牙签,用处挺大,可以固定墨鱼仔等易卷曲的食品,还可以代替筷子充当取食品的工具。准备几个碟子可以放置食品,生熟要分开。钎子、刀和网在烧烤前都要清洗干净。 一、食物 肉类食品易变质,一定要选择新鲜的。建议去超市购买腌制好的成包肉串,购买时要检查保质期。自己制作时注意最好不要选择冷冻肉,肉块不要切太大,也不可太碎。用盐、味精、姜汁、洋葱汁等调料腌制,用竹签穿好即可备用。鸡翅要提前一天腌制,放少许老抽或红酱油,再放各种五香粉、鲜辣粉或十三香等作料,加一些鸡精(味精加热后有致癌物质),烤的时候撒些细盐。腌制好的食物需放入冰箱,走之前再装好才能保持新鲜。香肠不宜在强火上烧烤,否则香肠表面会很容易变黑、变糊,注意经常翻转,吃时配西餐芥末,味道更正宗。 活鱼要先去鳞,去内脏,洗净,用盐、酒腌制。鲜鱿鱼和墨鱼仔若直接放在火上烤会曲卷,可以用竹签或牙签先将其固定。若想图省事还可像买肉串那样去超市买加工好的虾串、鲜贝串等半成品。 蔬菜瓜果类可以调剂一下烧烤的种类,让人不会感到过于油腻。最受欢迎的应是土豆和玉米,红薯、山药、芋头、青菜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事先都必须加工好。土豆应去皮,切片;山药选择较细的;芋头选择较小的;红薯最好是去皮切片;青菜要洗干净;特别推荐一下大蒜,大蒜烤出来口味独特,并且大蒜本身具有杀菌的作用,很适合野外食用。玉米上火烤之前应刷一些黄油和蜂蜜,这样烤出来会很香。一些水果和坚果如苹果、香蕉、核桃也可以尝试的烤一烤,看自己是否喜欢。须提醒的是板栗在烤的时候很容易…爆炸?,应特别小心,最好是先切个小口。超市里买的有现成的蔬菜串,据说烤出的味道不错。 面食和豆制品都是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烤过的面食还有养胃的作用,很适合有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最新版】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杜绝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内的所有作业现场及公司系统内企业承包省外工程的作业现场。 第二章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第四条本标准描述的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条一级作业安全风险

(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变电站电气设备部分改造引起系统方式变化较大的、导致220kV及以上变电站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或已在N-1方式下运行的情况。 2、新建220kV及以上变电站投运。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的,且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多工种参与、使用两台以上大型施工机械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联络线作业,造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电网运行不满足N-1原则。 2、220kV及以上重要线路更换铁塔、导线(含架空光缆)施工达10基杆塔及以上的,同时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达到5处及以上的或跨越险恶地理环境位置的。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大型施工机械、临时拉线、牵引绳等可能触碰带电设备的,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参与的大型

烧烤材料清单大全

烧烤材料清单大全 野外烧烤材料清单大全: 1、工具:打火机、木炭、助燃剂、网架、烧烤叉、、烧烤铲(翻转食物)、竹签、牙签、小毛刷、水果刀、锡箔纸、报纸、一次性筷、一次性碗、一次性盘、一次性手套、纸杯、餐巾纸、调料瓶(空瓶)、桌布、垃圾袋 2、调料:调和油、盐、烧烤酱(汁)、辣椒粉(老干妈)、孜然、五香粉、蜂蜜、番茄酱、胡萝卜酱、甜面酱、海鲜调料、大蒜、姜、葱花、酱油、 3、食品:荤菜:鸡翅、排骨、香肠、火腿肠、牛肉、羊肉、五花肉、各式鱼丸肉丸、鸡珍、黄花鱼、秋刀鱼、鲫鱼、鱿鱼、墨鱼仔、虾等 素菜:玉米、韭菜、蘑菇、茄子、土豆、黄瓜、藕片、青椒、花菜、香干、臭干子、小镘头、年糕、面包片、棉花糖、生菜(生菜包肉)、皮蛋、胡萝卜等 水果:香蕉、木瓜、苹果、梨、菠萝、哈密瓜等 4、饮料:矿泉水、可乐(去油腻)、凉茶(降火)、橙汁、啤酒等。 烧烤前的准备 1.材料的选择 猪肉:应选肋、腰、臀上鲜嫩且稍带些肥肉的五花肉,这样烤出的肉不会太干涩。 牛肉:可选择牛肋排骨,鲜嫩而有韧性;牛肩肉是最利于烤熟的嫩肉。 鸡肉:任何部位都是烧烤的好材料。 海鲜:样样都可以,但一定要选新鲜的。 蔬菜、水果:以根茎尖、蘑菇类、汁少质地较硬的蔬果为主,例如玉米、青椒、菠萝、香蕉等。 2.腌制 鸡肉:用柠檬水浸一下再撒些淀粉,肉质会更鲜嫩。 海鲜:冰箱取出的海鲜腌制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烧烤诀窍 1.不同食材,不同烤法 烤肉片:较薄的肉片,大约只需3分钟就可以熟了,不宜烤太久,否则,肉变硬或焦了,就不好吃了。猪肉必须烹至全熟才可食用,牛肉不宜烤至全熟食用,否则会破坏肉质的鲜嫩。海鲜食品及鱼类:蛤仔及鱼片在烧烤时,最好用锡箔纸包起来,这样不易将鱼皮烤焦,也容易储存鲜美的汤汁。烧烤约2~3分钟,鱼片凸起,即可食用。 甜不辣、热狗、香肠等:尽量用小火,除了蔬菜以外,最好放在锡箔盒中,用闷烧的方式烧烤,火越旺越好。 2.木炭的使用 炭烤食物的特殊风味来自于木炭高温时烧烤食物的香味,因此,选择好木炭是享受美味的基础。质量好的炭火一般燃烧时间长,火势好。 3.清洁烤架 在烧烤食物前,先将烤架上刷一层油,以免食物粘在架上。随时用铁刷刷掉烤架上的残渣,保持烤架清洁,才不会影响到食物的风味。 4.适时翻面 食物一上烤架,不停地翻来翻去不仅会延长烤熟的时间,还会破坏蛋白质,造成肉质变硬。在翻烤食物时,食物必须受热到一定程度才容易翻面。如果翻面后,部分食物粘在了网架上,说明蛋白质还没有完全受热,硬拉只会撕破蛋白质纤维,若是鱼类便会形成脱皮现象。 5.补充水分

风险辨识:等级划分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 方法介绍该方法认为: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①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频繁程度); ③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步骤组成评价小组;熟悉评价对象;明确评价赋分标准;赋分;评价计算。 一、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二、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三、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四、危险性分值D=LEC 等级分值危险程度 5 >320 及其危险,不能继续工作 4 160~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3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 20~70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 1 >20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优缺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该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值及划分危险程度等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在具体应用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具体情况对该评价方法作适当修正。 示例例如,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其蒸汽爆炸极限范围为0.9-9.2%,属一级可燃蒸汽。而组件清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汽容易扩散到空间,如室内通风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D=LEC=3×6×15=270 270处于160-320之间,危险等级属“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的范畴。采取措施后(LEC) 1、加强通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潜在危险),属“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其分数值L=1; 2、降低员工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如规定工作时间或轮班作业,原来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至少可降低一半;,取E=3 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 4、劳动保护:身体健康损害程度降低 D=LEC=1×3×15=45 “可能危险,需要注意”措施气体检测:事故发生极不可能,D=LEC=0.2×6×15=18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

腌制类食品主要危害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腌制食物是传统食品,很多家庭都有的习惯。但腌制食品多吃、偏吃对人的身体则不利。这是因为:蔬菜腌制后,其所含的维生素损失较多,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腌制的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由于高,食后容易在肠道吸收,经肾脏排泄时,结晶极易沉积在形成结石。 腌制食物在腌制过程中,常被微生物污染,如果加入食盐量小于15%,蔬菜中的可被微生物还原成,人若进食了含有的腌制品后,会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呈青紫色,口唇和指甲床发青,重者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 在人体内遇到胺类物质时,可生成。是一种,故常食腌制品容易致癌。 所以,腌制品营养受损且有害,不是人们的理想食品,以少吃为宜。 腌制食品的危害 含的食物。可导致食道癌和,它存在于腌制食品中。、咸肉、等都含有,所以,腌制的食品应少吃为宜。 发生中毒的另一原因是蔬菜:①进食存放过久的熟菜如夜菜,室温越高,放得越久,亚的含量越高; 现在市场上有大量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饮水、蔬菜、粮食、鱼、肉制品、渍酸菜、隔夜炒菜等经人食用后,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内也可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轻者头昏、心悸、呕吐、

害人体健康。 尽量少吃腌制、熏制、腊制的鱼、肉类、香肠、腊肉、火腿、罐头食品、渍酸菜、盐腌不久的菜;不买存放过久、隔日或发蔫的蔬菜;当日买的菜当日吃完;不吃隔夜的熟蔬菜;不可将剩饭菜长久存放;不可将工业用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当做食盐误食。 亚硝酸盐的危害和预防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食入~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均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也可见于饮用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苦井水、蒸锅水后,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二、毒性机理及主要表现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潜伏期1-3小时,中毒的主要特点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多由硝酸盐转化还原生成。硝酸盐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无机盐,人类的食物与饮水中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一般情况下硝酸盐含量甚微,不至于使人中毒,但在某些情况下,食物 中的硝酸盐含量激增,极易引起人体中毒。存在於食物中的过量硝酸盐,在一系列细菌的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可被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物中过量的亚硝酸盐,是引起人体中毒、致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硝酸盐在食物中过量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了广大科学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我们食品卫生监督人员的高度重视。

最新风险识别等级划分

风险识别等级划分 D=L E C 甘谷驿采油厂 安全班本绩效工程指导材料

作业条件危险分析(LEC法) 方法介绍 该方法认为: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①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②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频繁程度); ③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用公式来表示,则为: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评价步骤 组成评价小组;熟悉评价对象;明确评价赋分标准;赋分;评价计算。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危险性分值D=LEC 优缺点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该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值及划分危险程度等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在具体应用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具体情况对该评价方法作适当修正。 示例 例如,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

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其蒸汽爆炸极限范围为0.9-9.2%,属一级可燃蒸汽。而组件清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汽容易扩散到空间,如室内通风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 D=LEC=3×6×15=270 270处于160-320之间,危险等级属“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的范畴。 采取措施后(LEC) 1、加强通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潜在危险),属“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其分数值L=1; 2、降低员工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如规定工作时间或轮班 作业,原来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至少可降低一半;,取E=3 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 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 4、劳动保护:身体健康损害程度降低。 D=LEC=1×3×15=45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参考文本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杜绝电网、人身和 设备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 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 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 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内的所有作业现场及公 司系统内企业承包省外工程的作业现场。 第二章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第四条本标准描述的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条一级作业安全风险 (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变电站电气设备部分改造引起系统方式变化较大的、导致220kV及以上变电站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或已在N-1方式下运行的情况。 2、新建220kV及以上变电站投运。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的,且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多工种参与、使用两台以上大型施工机械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联络线作业,造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电网运行不满足N-1原则。

露天烧烤的危害

露天烧烤的危害 露天烧烤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污染环境。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及颗粒物。餐饮业油烟,视为造成大气污染的三大"杀手"之一,而露天烧烤则是餐饮业油烟的产生大户。 露天烧烤使用的燃料多为木炭或焦炭,会产生大量的煤烟、煤渣、煤灰,对空气产生严重污染,而且烧烤时不仅燃料产生污染,掉在燃料中的油脂、肉渣、调味品在燃烧时也产生污染,各类油脂在炭火上而产生的浓烟中,其气味十分难闻,含有污染大气环境的细颗粒,对这种细颗粒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能够去除。这些污染物随烟气排放,使摊点周围弥漫着危害身体健康的气体。露天烧烤正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街头露天烧烤经营者制造出滚滚浓烟,"烤糊"了美丽的城市环境,成了威胁市民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二、不卫生。除了对环境卫生的污染以外,露天烧烤本身的卫生状况也让人十分担忧。烧烤的原料,无论是从材料的购置、加工,还是储存、销售,绝大部分未经过卫生检疫部门检疫,清洗条件差,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一则清洗条件差,一盆水打天下;二则防护功能低,扬尘直入,蚊蝇径来;三则

菜品质量没保证,新鲜不新鲜、干净不干净只凭个人良心。个别"黑心"烧烤点为"节支增效",使用亚硝酸盐浸泡,用未经检疫的廉价猪肉,甚至病死猪肉添加羊肉精冒充羊肉从事烧烤经营。另外从业人员几乎不办理健康证,有的还患有传染性疾病,但仍旧"带病"工作。 三、危害健康。烧烤食品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减少蛋白质的利用率。烧烤过程中,维生素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氨基酸也同样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三者的摄入及利用度。 2.致癌。肉类中的核酸与大多数氨基酸在加热分解时产生基因突变物质,这些物质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另外,在烧烤的环境中,也会有一些致癌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而诱发癌症。明火烤出来的一块鸡翅、一根羊肉串,至少含有400种以上的致癌物,如苯并芘、四甲苯等,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苯并芘。苯并芘既可以通过烤肉进入消化道,也可以通过烤肉的烟雾进入呼吸道。苯并芘会在体内蓄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癌症。而另一致癌物--杂环胺,在动物实验中可引起乳腺癌、结肠癌等。有资料表明,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不爱吃烧烤食品

常见食品的烧烤时间与火候掌握

常见食品的烧烤时间与火候掌握 烧烤食物的好坏受到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把握、烧烤的设备的选择甚至是当时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取得最好的烧烤效果,以上几方面的因素都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烧烤时间与火候的控制更是其中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采取间接烧烤方式比直接烧烤方式所用的时间要长。 烧烤要诀:肉串很容易熟,不可烤得太久,注意翻动,使肉块均匀受热,鸡肉串最易熟,其次是牛肉。 下表列举了常见原料对烧烤时间与火候的要求: 食品种类 火候烧烤时间 牛肉类 牛肉饼中火七成熟:7-10分钟 全熟:7-10分钟 牛扒(半寸厚)中-猛火五成熟:3-6分钟 七成熟:6-9分钟 全熟:9-12分钟 大肉块小火 五成熟:3-6分钟 七成熟:6-9分钟 全熟:9-12分钟 *肉类: *扒(半寸厚)中火 全熟:15-20分钟 连骨肉(5-6磅)小-中火 全熟:45-90分钟 烤肉块(3-5磅)小-中火

全熟:18-23分钟/磅 火腿肉(半寸厚)中-猛火 12-15分钟 羊肉类: 羊扒(半寸厚)中火 6-12分钟 禽鸟类: 整鸡(2-3磅)小火 1小时15分-1小时30分钟 鸡腿中火 10-18分钟 鸡翅膀中-猛火 10-12分钟 海鲜类: 鱼肉(1寸厚)中-猛火 全熟:8-15分钟 虾(大虾或龙虾)小-中火 8-12分钟 鹿肉类: 鹿扒(1寸厚)中火五成熟:8-10分钟 七成熟:7-12分钟 厚肉块(3-4磅)小-中火五成熟:20-22分钟/磅七成熟:22-26分钟/磅 蔬菜类:(外包铝箔) 马铃薯(整个)小火 50-60分钟 烤洋葱(整个)小火 45分钟 西红柿(半个)中火 30-40分钟 玉米(整个)小火 35-45分钟 蘑菇中火 15-20分钟 &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杜绝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内的所有作业现场及公司系统内企业承包省外工程的作业现场。 第二章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第四条本标准描述的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条一级作业安全风险 (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变电站电气设备部分改造引起系统方式变化较大的、导致220kV及以上变电站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或已在N-1方式下运行的情况。 2、新建220kV及以上变电站投运。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的,且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多工种参与、使用两台以上大型施工机械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联络线作业,造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电网运行不满足N-1原则。 2、220kV及以上重要线路更换铁塔、导线(含架空光缆)施工达10基杆塔及以上的,同时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达到5处及以上的或跨越险恶地理环境位置的。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大型施工机械、临时拉线、牵引绳等可能触碰带电设备的,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参与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三)电网因受地震、暴风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件的电网恢复性抢修作业。 (四)66kV及以上电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的首次作业。 第六条二级作业安全风险 (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变电站某一电压等级全停作业,引起系统方式变化。 2、220kV及以上变电站母线或主变更换改造,同时多处开关更换或大修。 3、66kV及以上变电站作业操作项目量大、复杂的。 4、新建66kV变电站投运。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66kV及以上线路作业邻近带电线路组立(拆除)铁塔、架设(拆除)导线(架空光缆)。 2、66kV及以上线路更换铁塔或导线(架空光缆)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 3、66kV及以上线路多回路杆塔上部分线路停电作业的,或66kV及以上线路不停电更换光缆。

烧烤食物的腌制方法

烧烤食物的腌制方法 一、选料凡无病无毒无腐烂,颜色新鲜的猪,牛,羊,鸡,鹅,蛙,菜,水果,等各类食品都能用此法腌泡烤制。, 二、配方 1、肉串类: 5公斤鲜肉计应加入香料的份量。配方1:鲜疆羊肉串料(武汉产)1.5包,味精(鲜度在99%,以下全用此鲜度)70—90克,精盐36克,特鲜1号1包(武汉产),姜、香葱(剁细)各40克,白糖7克,肉松粉25克,红薯淀粉250克。将上述原料放在切好的肉条中拌和均匀,腌泡10分钟即可用竹签穿串待烤配方2:十三香100克,味精(鲜度99%)70—90克,精盐36克,秘制油、特鲜1号1包,生姜香葱各40克,白糖7克,松肉粉25克,红暑淀粉250克。将以上各种原料放入切好的鲜肉条中拌匀,腌泡到15分钟既可串成串待烤。注意:以上两法肉品干湿度为肉串能吸附香料不落,不流水为宜。有水流出就稀了,不易保持风味,干了耗油,应掌握在手握一把肉觉得湿润但不出水为佳。两种配方任你选用,调串出食品几十上千个。 2、鸡翅、鸡尖、鸡腿、鸭翅等所有鸡、鹅、山鸡、鹌鹑、乳鸽等食品。其配方如下: 5公斤食品需要加入:麻辣臭干料(武汉产)2包,精盐60克,味精90克,特鲜1号1包,生姜、香葱(剁细)名30克,松肉粉20克,白糖7克,红薯淀粉150克将上述原料和5公斤食品充分拦匀,腌泡20分钟穿成串。如果拌合时干燥、料沾不上,应适当加水,让其调料完全沾在肉食上面,不宜过稀。这些都是生料烤制。 3、鸡、鸭、鹅爪类多个品种,配方为: 5公斤食品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淹没为止,放入精盐

110克,生姜(拍破)80克,味精100克,香葱鲜头50克、花椒10克,用中火煮熟,待爪泡大伸直,用签一穿即破时可捞出冷后,每串穿2个待烤。 4、鱼类:各种类型的鱼穿成半边鱼、鱼串、全鱼、鱼尾等多个品种的配方为: 5公斤鲜鱼所加入的原料:十三香100克,精盐60克,白糖90克,味精80克,特鲜1号1包,生姜、香葱(剁细)各40克,飘香酱60克(调制见后),红薯粉150克。将上述原料和鲜鱼充分拌匀,干湿掌握与肉串相同,腌泡30分钟后穿串待烤。特别提醒:为了你能正确掌握各类食品的腌泡方法,烤出特别风味来,我部特将“香辛窖水”浸泡法改为香料直接腌泡法,目的是担心你用“香辛窖水”时浓度掌握不好而口味。本工艺中某些复合成品香料已包含有些香料中药材。 5、排骨类:所有动物排骨都按以下配方调制:5公斤鲜排骨,加入十三香110克,五香粉20克,精盐36克,松肉粉30粉、白糖8克、味精80克、特鲜1号1包,生姜、香葱(剁细)各40克,红薯淀粉150克。上述原料和排骨拌均匀后腌脆20分钟穿串待烤 6、蔬菜类:南瓜、茄子、片、土豆、玉米棒、白菜等多个品种配方为:红薯淀粉500克、精盐1500克、味精(细粉)400克,特鲜1号2包、十三香420克、白糖30克、芝麻150克。紫草粉(食用香料)50克,将上述混合均匀即成香精粉装袋备用烤时先将穿好的蔬菜串平放在炉上,再用汤匙装上香粉倒在蔬菜块上,每串放1克左右,每边放0.5克,在用毛刷沾油刷湿均匀烤制。放入香精的多少你可先烤3-5串自己品尝,根据当地人口味再增减香粉量三、穿串先将应烤的肉、蔬菜洗净,

烧烤必备的食物清单

烧烤必备 一、烧烤的食物 1. 肉食类 鸡肉类: 鸡翅中、鸡胸肉、鸡肉丸子(这些可以按照喜好提前腌制,现场刷酱也够味)。鸡翅膀有个讲究就是在中间划一刀,这样容易入味。 推荐“骨肉相联”,家乐福就有售,散装木头串的鸡肉和鸡软骨。味道接近KFC 的骨肉相联,烧烤的时候特别易熟,味道也好。 此外鸡心、鸡胗也能烤。 烤鸡蛋也是一种风味。 牛羊肉类: 一般超市都有串好的羊肉串卖,自己买肉切片或者串来烤也很有风味。 此外还有羊腰子等,喜欢吃的可以考虑。 牛肉除了牛柳外,可选牛肋排,鲜嫩而有韧性;牛肩肉是最利于烤熟的嫩肉。猪肉类: 五花肉(仿韩国人在锡纸上烧烤,烤五花肉蘸酱裹生菜叶吃) 希波肉串(据口味挑选) 排骨 海鲜类: 鱿鱼、鲜虾等;各种鱼;各种鱼丸子、海鲜丸子。 传说中的极品是“扇贝+大虾”。大虾洗干净,烤的时候连头一起串起来,两面烤红了就可以了,吃起来有种海鲜特别的甜甜的味道,建议不要蘸调料。扇贝买那种冻起来一板一板的,烤得时候仔细的分开,在里面刷上油和调料,直接放在架子上烤。烤熟后会有汤汁出来,特别鲜!拿的时候小心烫,别把汤汁浪费了。香肠、火腿类: 各种类型的午餐肉、火腿肠、香肠、腊肉等,烤来吃都非常有风味,又特别容易熟。 2. 蔬菜类 按照烧烤的常见和美味习惯推荐:土豆、莲藕、玉米(煮过的)、洋葱(很提味)、香菇、青椒、红椒、茄子、红薯、苹果、芦笋。 玉米:选中等个头的甜玉米,烧烤的时候要整个刷上油,放在火力相对弱的地方,要烤很久才能好,同时要记得不断翻面! 大蒜:特别推荐。大蒜烤出来吃不仅口味独特,并且大蒜本身具有杀菌作用,很适合野外食用。 蔬菜可以和肉类组合成美式BBQ,好吃又解腻,一定要配点。 所有的蔬菜要提前洗干净、去皮、切片(块) 3. 面食类 馒头:馒头片蘸面酱、辣椒酱,烤了非常好吃。 小烧饼:芝麻烧饼就很好。 豆腐块、面筋 4. 辅助食品和零食类 各种小吃:瓜子、花生、薯片、果冻等等。

工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XXX地铁建设工程 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指导标准 一、编制依据 依据XXX下发的《XXX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建技[XXX]XXX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参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XXX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的有关标准,同时结合XXX地铁以往的地下工程经验,制定本标准。二、风险分类及分级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应从地下工程自身风险以及周边环境两方面等考虑,归纳为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两类。 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等,将风险源的等级由高至低分为Ⅰ、Ⅱ、Ⅲ、Ⅳ级。 三、自身风险 地下工程的自身风险是指由于地下工程自身建设要求或施工活动所导致的风险。自身风险等级主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埋深、工艺特点、结构特性(如地下结构层数、跨度、断面形式、覆土厚度)等风险因素。其中,明挖法和盖挖法可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作为分级参考依据;盾构法以隧道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连续掘进长度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暗挖结构根据隧道的长度、地质复杂程度、环境条件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 (一)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Ⅳ级 Ⅰ级: 明(盖)挖法基坑开挖深度H≥25m; Ⅱ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20m≤H<25m; Ⅲ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14m≤H<20m; Ⅳ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5m≤H<14m。 注:当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风险等级可上调一级。 (二)盾构隧道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级 1、Ⅰ级

(1)处于非常接近状态(距离≤0.3D)的并行或交叠盾构隧道; (2)较长范围(长度≥100m)浅埋(盾构覆土厚度≤0.7D)的盾构隧道; (3)连续掘进长度超过1.5km的盾构隧道; (4)较长范围(长度≥150m)内开挖断面70%以上存在密实承压水砂层; (5)超长(长度大于18m)盾构区间联络通道;上方有重要建(构)筑物、河流等的盾构区间联络通道。 2、Ⅱ级 (1)处于接近状态(0.3D<距离≤0.7D)的并行、交叠盾构隧道; (2)较长范围(长度≥100m)覆土厚度为0.7D<H≤1.0D的盾构隧道; (3)开挖断面范围内粉土、砂土层超过50%的盾构区间联络通道。 (4)进出洞加固区内存在厚层(厚度≥4m)的承压水粉土、砂土含水层的盾构始发到达区段。 3、Ⅲ级 (1)一般的盾构法隧道; (2)一般盾构区间的联络通道; (3)一般盾构始发到达区段(一个区间共两处,分别在两站端位置)。 四、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环境影响的风险主要指建设活动导致周边区域的建(构)筑物发生影响或破坏,地下工程环境影响的分级需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与工程影响区域范围内环境设施的重要性、位置关系、地下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等因素划分。 (一)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等,将环境设施重要性类别的等级由高至低分为Ⅰ、Ⅱ、Ⅲ类。 1、Ⅰ类环境设施 省级以上历史文物建筑、对沉降变形特殊敏感建筑(如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厂房等)、110kV及以上高压线铁塔、高速铁路、铁路站场、运营地铁盾构区间、高架桥立交桥的主桥、海河等。 2、Ⅱ类环境设施 标志性建筑、无桩基的多层住宅楼,高耸建(构)筑物(如水塔、烟囱),35KV 及以上变电站,油库、加油站、加气站、地下道路和交通隧道、地下商业街及重要人防工程、普速铁路、铁路专用线、运营地铁车站、明挖区间、一般河道桥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