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景道类型研究含美国蓝岭风景道案例

合集下载

旅游公路案例

旅游公路案例

旅游公路案例:美国66号公路1. 背景美国66号公路,又称为“66号公路”、“美国历史大道”或“廿世纪公路”,是美国一条著名的旅游公路,总长约2,448英里(约3,940公里)。

它于1926年11月11日正式开通,连接着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和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穿越了美国的八个州,成为20世纪最具象征意义的公路之一。

66号公路在20世纪中叶成为美国人民迁徙的象征,也是美国汽车文化和公路旅游文化的重要代表。

然而,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高速公路的兴起,66号公路于1985年正式废弃。

尽管如此,66号公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仍然被人们所重视,许多人对其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并将其重新打造成一条旅游景点和纪念品。

2. 过程2.1 保护与修复由于66号公路的特殊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许多组织和个人致力于保护和修复这条公路。

其中最为重要的组织是“美国66号公路联盟”(The Route 66 Alliance),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66号公路的历史和文化。

该组织与政府、社区和企业合作,进行路面修复、标识安装、历史遗迹保护等工作。

2.2 旅游开发与推广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沿线各州和城市纷纷开发和推广66号公路旅游。

他们修复了沿途的历史建筑、设立了旅游信息中心、开设了主题博物馆等。

同时,还推出了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66号公路导览图、纪念品等,吸引游客进行自驾游和观光旅行。

2.3 文化传承与教育为了传承和弘扬66号公路的文化,许多地方组织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教育项目。

例如,举办66号公路音乐节、艺术展览、历史讲座等,吸引了大量的民众参与。

此外,还有专门的学校课程和研究项目,以研究和教授66号公路的历史、文化和影响。

3. 结果3.1 经济效益通过保护和修复66号公路,并推动旅游开发和推广,沿线各州和城市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每年有数百万游客选择沿着66号公路旅行,为当地的酒店、餐饮、旅游纪念品等行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风景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景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景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自然风光的需求不断增加,风景道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项目。

风景道是指沿着自然风景区域的山水间形成的一条景观带,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在中国,风景道的建设已经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重点项目,成为了改善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旨在对风景道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以推动风景道项目的有效开展。

二、风景道的定义和类型风景道即景观道路,其外观需要符合游客的审美标准,因此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同时要满足道路的实用性。

同时,风景道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山间风景道、水岸风景道、历史文化风景道等等,不同类型的风景道对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人文景观要求也不同。

三、风景道的可行性分析1. 区域经济和旅游条件风景道的建设需充分考虑当地的区域经济条件和旅游资源。

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的风景道,需要在规划和建设之初就考虑到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在风景道建设的同时侧重解决当地经济和就业问题。

同时,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风景道的建设要有利于提升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就业机会。

2. 自然环境保护风景道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保护问题。

保护风景区的自然风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地方生态环境是风景道规划和建设的前提条件。

3. 技术和资金投入风景道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风景道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同时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有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风景道才能够更好地建设和维护。

四、风景道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1.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风景道建设需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到项目从建设到使用的全过程中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 以环保为前提风景道项目的实施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严格控制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3. 保护原生态环境风景道建设需要充分保护原生态环境,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方生态平衡。

旅游廊道概念界定

旅游廊道概念界定
引言 “廊道”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近二十年的理论实践中逐渐拓展到遗产保护、文化地理等多个领域。
各种类型的廊道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廊道空间的旅游开发问题,但又游离于旅游开发的边缘[1]。在国内外的旅游开发 实践中,已出现各种以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者游憩体验为目的的廊道空间,但由于概念界定不明,导致这些线形 空间在开发旅游产品时或侧重于景观建设或与旅游线路相混淆,无法充分实现其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本 文通过对旅游廊道相关概念的梳理,对旅游廊道的内涵进行界定。同时,作为一种实践上的应用,提出旅游廊道在 边境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构建意义。
一、廊道概念及其衍生 景观生态学中,通常用斑块、廊道、基质三个元素来描述景观的基本空间形态结构。其中,“廊道”是起分割 或连通单元空间作用的特殊带状要素[2]。Forman 认为廊道在各种景观中均有渗透,并体现了交通、生态保护、审美 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3]。这种功能多样、价值复合、学科交叉的特性使廊道研究从景观生态学逐渐扩展到遗产保护、 文化地理、旅游开发等多个专业领域,由此也衍生出了生态廊道、绿道、遗产廊道、文化线路、文化廊道、风景道、 旅游走廊等多个内涵相似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汪芳又将这些相类似的概念进行归纳,提出“线型空间”的概念。为 避免混淆,本文中统一使用“廊道”指代上述所提各相关概念。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廊道概念主要有三种类型:景观生态型廊道、遗产保护型廊道和旅 游开发型廊道。 (一)景观生态型廊道 景观和生态功能是廊道的基本功能,这种类型的廊道包含了“生态廊道”和“绿道”。 1.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是着重体现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对于生态廊道的建设,关注点在于利用其分割景观格局、连通 景观单元的结构特征,实现保护生态多样性。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及阻隔污染物等生态保护功能。生态廊道概 念是“廊道”概念最本源的面貌。 2.绿道 绿道是连接开敞空间、自然保护区和景观要素的绿色景观廊道,强调改善环境质量和提供户外娱乐的功能。以 美国绿道管理与建设为例,1867 年至今,美国完成了上千个绿道规划和建设项目。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户外游憩 总统委员会特别提出报告,指出绿道为居民带来的接近自然的机会。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绿道运动已成为一项国 际运动,世界上出现了从国际、国家到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4]。 从提出“绿道”这一概念的背景可以看出,绿道是在自然或人为廊道基础上,增加必要休闲服务设施建设而成 的廊道空间,其建设的主旨是为市民休闲游憩提供更多的自然空间[5]。因此,与生态廊道相比较,绿道的人为性和 实践性更强,在空间分布上多位于城市或人口密集的地区,起到连接城市与自然的作用。 (二)遗产保护型廊道 遗产保护型廊道是在“绿道”基础上叠加文化保护功能形成的廊道概念。这一类型的廊道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三 种形式:遗产廊道、文化线路以及文化廊道。 1.遗产廊道 从遗产廊道的发展脉络来看,它最初由绿道演变而来,即作为历史线路绿道与遗产保护相结合形成的区域化的 遗产保护战略方法,而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廊道形态。遗产廊道是集合了文化资源的带状景观,追求文化遗产保 护和自然保护并举,同时兼顾经济发展、区域振兴、居民休闲和教育等多重目标[6]。带状地貌如河流、峡谷、运河 等以及道路和铁路线等交通线路都是遗产廊道的表现形式。 遗产廊道是遗产保护区域化的实施策略,将自然和文化遗产合而为一。人类历史文明的重现是遗产廊道研究和

绿道

绿道

绿道的定义
指一种“绿色”景观线路。一般地,沿着 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 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 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 带状景观斑块走廊,承担信息、能量和物 质的流动作用,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 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密近斑块之间的联 系。
类型
(1)城市河流型(包括其他水体) (2)游憩型 (3)自然生态型 (4)风景名胜型 (5)综合型
珠江三角洲地图
绿道的启示
绿道对我国城乡规划的启示
对自然保护的启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四大系统
对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规划的启示 由于城市的无序蔓延,人工绿化隔离带很难 发挥应有的作用 ,绿道途径可以将单个公 园的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 文化线路、道路系统等)纳入到绿道系统当 中,使各个公园的生态效益、游憩效益和 历史文化效益得以更好的发挥
美国东海岸绿道
世界上最长的绿道, 全长3300公里 贯通美国15个州 休闲娱乐,户外运动, 文化遗产旅游等功能
新加坡绿道 促进社会和谐
新 加 坡 绿 道 理 念 图
公园绿地系统由区域公园、新镇公园、邻 里公园、公园串联网络四级体系组成,其 中公园串联网络相当于“绿道”,在公园 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联通作用。
绿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绿道的发展
国外绿道的经验 国内绿道案例
பைடு நூலகம்绿道的启示
绿道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绿道的提出
一世纪前 欧洲 散步、狩猎、划船等娱 乐项目 20世纪50年代 Whyte提出绿道一词 60到70年代 绿道概念进一步发展 1987年,绿道概念才得到美国官方首肯
游憩型

美国风景道营销工具包述评与认识

美国风景道营销工具包述评与认识

美国风景道营销工具包述评与认识风景道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自然、游憩、文化、历史和考古等价值的景观道路,它实现了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

风景道是欧美国家近20年兴起的对道路生态、资源和品质保护和建设的体系,是其百余年来注重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延续和发展,反映了工程技术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景观游憩的有机结合,也是生态文明的一种发展。

依据1991年NSBP的规定和标准,美国分别于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和2009年分6批共计评选出了37条泛美风景道和170条国家风景道,建立了遍布50个州的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1-2]。

为了将NSB向国内外游客进行统一和整体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风景道品牌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社区认同感,带动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从国家到州及地方层面都在积极寻求各种营销手段和方法对NSB进行促销和推介。

为此,国家风景道计划营销委员会编制并出台了风景道营销工具包。

风景道营销工具包是基于国家风景道体系营销工作的迫切需要,为风景道营销而定制编著的一整套动态和实用的营销技术工具包,目的在于为风景道营销提供技术援助,以规范和指导全国各州和地方的风景道营销工作,提高营销实效。

营销工具包在规范、指导和推动NSB营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经验与启示,对于我国风景道营销、旅游营销以及其他各类营销都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营销工具包起源、功能与作用起源与发展营销工具包经历了一个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NSB发展,各州及其地方政府开始积极寻求各种手段营销自己的风景道,以便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前往,通过旅游者购买和消费风景道产品来体现风景道的价值。

应对各州及其地方政府需求,国家风景道计划营销委员会于1999年年末推出了风景道营销工具包[3]。

作为一套实用的营销技术指导工具,营销工具包获得了各州及各地方政府广泛好评和应用,在风景道营销中发挥重要作用。

绿道专题探究PPT

绿道专题探究PPT

目前我国绿道均为满足人们游憩
单一功能而建设。主要有:在城市外
围自然山体中修建的绿道;原有道路
改造建设的绿道;在原本城市绿地中
修建的绿道;滨海绿道。
2020/11/19
绿道专题探究
11
小结
我国绿道现阶段的实施结果类似美国greenway初期阶段希望构建绿 道而最后变成道路系统建设的现象。且从greenway现阶段的发展来看, 相互连接的开放空间系统才是greenway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绿 道在未来的建设中可以吸取美国经验,在现有基础上发展成相互连接的开 放空间系统。
国内探讨,未进入实践阶 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实

践,同时引发国内绿
2020/11/19
绿道专题探究
道研究热潮
4
概念的比较
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
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
VS 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
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 计和管理的线性要素组成的具有多 功能的土地网络。该定义强调整体 土地保护网路的构建。
2020/11/19
绿道专题探究
13
国内外部分绿道案例
国内:1、浙江嘉兴绿道 2、广东深圳绿道 3、广东广州绿道
国外:1、英国伦敦东南绿链 2、美国纽约城市绿道 3、卢瓦尔河流域绿道
2020/11/19
中国绿道在未来的发展中可借鉴美国greenway的分类方式,结合 本国特色来构建合理的。
2020/11/19
绿道专题探究
10
实施的比较
美国现阶段突破了初期单一游径 或散落公园的实施结果,形成了土地 保护的网络。被保护的土地构成一个 相互协作的网络,一个完整的开放空 间景观系统,融游憩、资源保护、生 态、历史文化保护与解说等多种功能 于一体。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案例研究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案例研究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案例研究日期:2010-04-21 作者:来源:中国环境报复制链接“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并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深入推广及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实践模式。

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欧美国家聪明的并不认为只是单一的圈地保存,而是想办法怎样让人类走进大自然中,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为当地或国家创造经济收入。

在经历了上百年的研究和摸索中,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摸索出一套有效可行管理办法,让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了旅游经济的创收。

无论是旅游项目、管理措施、还是资金运作上,都无不把环境保护和研究作为核心。

其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更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生态环境的维护”这一基本点严格遵守,并作为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

本文将从保护措施、旅游项目、资金运用等方面阐述和分析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如何开展生态旅游。

为国内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可行的案例依据。

一、黄石公园简述其实,一万多年前,黄石公园(地图)原是印地安人的狩猎区,1807年,随着路易斯与克拉克探险队的远征及第一位进入黄石公园的白人约翰·寇特的探勘,黄石公园才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直到1872年,美国总统格兰特签署了“黄石公园法案”,黄石国家公园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如今,黄石公园地处美国西部爱达荷、蒙大拿、怀俄明三个州交界处的熔岩高原上,总面积8,987平方公里。

公园自然景观有以石灰石台阶为主的热台阶、大峡谷、瀑布、湖光山色、间歇喷泉与温泉等。

黄石公园内栖息着60种哺乳动物,12种鱼,6种爬行动物,4种两栖类动物,以及100多种蝴蝶和300多种鸟。

其中不乏世界珍惜动物北美野牛、灰狼、棕熊、驼鹿、麋鹿、巨角岩羊、羚羊等。

由于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长达100多年的旅游历史中众多特许经营商加盟打园内,每年约有300万游客到公园旅游,有1/3的美国人一生中至少黄石公园一次,如今黄石公园已经成为旅游者的天堂。

旅游风景道设计原则与方法

旅游风景道设计原则与方法

旅游风景道设计原则与方法摘要:当今时代,我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着“旅游+”、“交通+”、“文化+”的发展热潮,促进道路建设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旅游度假、产业扶贫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发展趋势。

风景道应运而生,成为深受自驾游客喜爱的旅游场所,成为整合区域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

风景道是“旅游+交通+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景观道路,具备交通、历史、文化、文物、景观、游憩、娱乐等多重价值,强调其交通功能和外部空间环境、旅游资源的互动,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产物。

关键词:旅游风景道;设计原则;方法引言风景道(ScemcByway)是具有“交通+游憩”双重功能的线性景观通道,起源于美国,是美国学者TheodoreE.Strauss于1933年在修建蓝岭风景道时提出,其本质是满足人们在驾驶过程中的休闲游憩需求。

我国风景道的建设实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是顺应自驾游市场的快速兴起而产生的,具有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发展特征,可以概括为地方的建设实践和国家政策引导两个层面。

1旅游风景道设计原则1.1美观独特原则旅游风景道设计时需考虑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享受自然美、体会设计美的需求。

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修饰和保留沿线及视域范围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同时需注重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价值高的文化遗产。

旅游风景道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地域特点,形成有别于其他道路的主题和定位。

根据地理和文化特征,设计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道路,才能具有较大的旅游吸引力,使游览者感受旅途中有张有弛、赋予节奏、高潮迭起的沿路景观。

1.2安全优先原则旅游风景道在满足司乘人员游览欣赏之时应以保证交通安全为前提,在提供符合交通安全条件的基础上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相较于普通公路,旅游风景道对安全的要求应更高、更突出。

尤其是通行旅游大客车或中巴车的风景道,以及处于山区或沿河谷等地貌复杂地区的旅游风景道。

此外,在景观优美的路段设置停车区或观景台的风景道,也需要格外关注道路安全停车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型景区拥有独特的自 然景观优势、生态环境优 势,例如负氧离子浓度高, 具有美国蓝岭风景道 Blue Ridge Parkway
让旅行乐趣 , 从道路开始
风景道概念是于1930年美国在修建蓝岭风景道时首次正式提出,蓝岭风 景道位于美国东部,将Shenandoah国家公园和南部的大雾山国家公园 相连接,提供了500英里不间断的风景道,是道路设计、景观规划、环 境与文化遗产保护、旅游游憩等有机结合的卓越案例。每年有超过2000 万名的游客来此游览。
• 贵州乌江旅 游风景道
生态环保: 江河型旅游
风景道
• 海南旅游风 景道
经济驱动: 滨海型旅游
风景道
依托美丽乡村环境美、生 态美、精神美、产业美的 生态格局,以乡村自然景 观为特色的风景道
• 溧阳一号风 景大道
文化体验: 乡村型旅游
风景道
康体养生: 环山脉旅游
风景道 • 太行一号国 家风景道
滨海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 发展的支柱产业,环岛风 景道可有效辐射和带动区 域内产业发展
景观道特点: 将点、面状的旅游景区景点连接成网状旅游目的地 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转变 道路本身成为旅游吸引物 顺应了旅游业尤其是自驾车旅游迅猛发展的趋势
3
33
旅游风景道:概念
旅游风景道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也是自驾游时代和全域旅游时代发展的必然
什么是旅游风景道?
风景道(scenic byways)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自然、 游憩、文化、历史和考古等价值的景观道路,实现了道路从单一的交通 功能向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
2025年)》中被提出。 随后,国务 院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建设国
嘚嘚
家旅游风景道,打造10条国家精品旅游带,重点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 道。
11
旅游风景道:概念
风景道在国内以一种新的旅游业态模式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国内旅游风景道四大类型
拥有独特资源景观要素, 在旅游线路设计上,始终 强调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 的相互平衡
是欧美国家最近20年兴起的对道路景观保护和建设的体系。1930年,美 国首次提出“风景道(ScenicByway)”这一概念,到2013年,美国已 经评出了37条泛美风景道和170条国家风景道。
中国旅游风景道发展
近年来,风景道在国内以一种新的旅游业态模式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2016年8月,“国家风景道”这一概念在《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