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制度,坚持 有机结合

合集下载

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复习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复习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市场机制在资源调配 中起决定性作用
“看不见的手”
发挥政府作用 科学宏观调控
“看得见的手”
我的笔记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 和私营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 民共同所有,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多劳多得,少 劳少得,是社会主义经济分配方式的主体。在我国,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例如: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 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由 市场调节),政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实现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 用,进行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动,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
某区开展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的测评工作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
,成为人大代表同选民联系的新方式
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C
深圳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倍增计划”,民营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节
基本
根 本 政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是我国根
本政治制度
内容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专题六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专题六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多党合作根本的活动准则:遵守宪法。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优越性:
(3)优越性: 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②有利于推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③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 的优越性。
【知识拓展】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①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 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②组织上: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 ③法律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④事业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不是反对党的关系。 ⑤监督上:互相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也不是互相反对的关系。
3 .作用: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4 .要求: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
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特别提醒】正确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 (1)人民政协≠国家机关,政协职能≠国家职能。从国家机构的特征来看,国家机构具有 强制性和权威性,政协不同于国家机关,它不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也不直接处理行 政事务,政协职能不属于国家职能;国家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协上下级为指导关系。 (2)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的组成与活动中,不仅有民主党派,还有中国共产 党及无党派人士等,如全国政协有30多个界别。
【典例2】近日,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赴上海、浙江嘉兴,瞻仰 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扎实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70多来,各民主党派始 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协力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

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必修2)

2013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必修2)

材料二 2010 年 10 月 15 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集中 听取、讨论和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建议》紧紧围绕加快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张,主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 环境保护与关注民生这个重点。这个《建议》经这次全会审 议通过以后,将由国务院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 案), 提请 2011 年 3 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 准后颁布实施。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5 分) (2)材料二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9 分)
技 之 巧
好方法才有好成绩
答案要点融合化 考 题 再 现 (2012· 贵州模拟)材料一 2010 年 6 月 25 日, 政协第十一 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 北京闭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闭幕会并讲话指出,中 共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 编制“十二五”规划开展了深入讨论,集中建言“十二五” 发展大计,富有真知灼见。这次常委会议后,人民政协还要 抓住“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综合性、全局性 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 之策。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考 向 预 测 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意义,对 比人大说明政协的性质、职能。
自学导练
执政党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互相监督
宪法和法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民主政治
和谐社会
考点三 精讲释疑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 国 的 政 党 制 度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的 多 党 合 作 和 政 治 协 商 制 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我 国 政 党 制 度 的 基 本 内 容 (1 )通 力 合 作 的 友 党 关 系 :中 国 共 产 党 是 执 政 党 ,各 民 主 党 派 是 参 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 )多 党 合 作 的 首 要 前 提 和 根 本 保 证 : 坚 持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 (3 )多 党 合 作 的 基 本 方 针 : “ 长 期 共 存 、 互 相 监 督 、 肝 胆 相 照 、 荣 辱与共”。 (4 )多 党 合 作 的 根 本 活 动 准 则 : 遵 守 宪 法 和 法 律 。

高中《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其他一切制度和政策归根结底都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4.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8.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0.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11.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13.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4.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全民享有的民主。

15.公民的民主权利不能随意扩大和缩小。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自下而上参与)、专家咨询制度(自上而下:座谈会)、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自上而下:征求意见)以及社会听证制度(自上而下:听证会)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2.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

高二历史必修1上册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①政府建立: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②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③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④国旗、纪年:中华民国釆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⑤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目的:为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②内容: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③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北洋政府(1)政党政治①过程: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

➡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宋教仁被刺杀(宋案)➡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但很快被镇压下去。

➡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

②结果: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③1915年,袁世凯称帝。

1916年3月2日,被迫下台,6月6日去世。

④袁世凯死后,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

3.国民政府(1)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军政、训政、宪政(2)国民政府的“训政”(1928年)①宪法性文件:《训政纲领》②实质:蒋介石个人独裁的一党专政(3)国民政府的“宪政”(1948年)①国民党以此为其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

②结果: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③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22年的统治覆灭。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革命根据地①时间: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②内容: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大众。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台盟湖北省委会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肩负着宣传贯彻统一祖国大政方针,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责任和使命。

人民政协高度重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宣传政策。

每年政协全会期间,港澳台侨界别政协委员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共商国是,这本身既是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学习和了解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情况的窗口。

二是交往联谊。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扩大与“港澳台侨同胞”交流交往。

政协界别湖北省台盟、台联5年来,共接待岛内和海外台胞200余人次,连续9年开展中秋慰问在汉台湾大学生近5000人次,每年组织在汉台湾大学生“体验日”活动和两岸“同心”红十字义诊活动,促进两岸交流交往。

三是反映情况。

以议题协商为龙头,以政协常委会议、全会为平台,带动政协委员特别是港澳委员联系各方面人士和群众,了解和研究有关港澳台方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情况。

近五年来,湖北省政协港澳委员共提交提案186件,18名港澳委员在省政协大会口头发言和联组发言,5名港澳委员获得优秀提案表彰。

上述三个方面,彼此交叉交融,构成人民政协服务、联系港澳台侨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工作方式方法。

新时期,人民政协要继续发挥好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展现新的担当和作为。

1.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人民政协及港澳政协委员,必须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

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要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部编版高中政治课件下载2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部编版高中政治课件下载2
(1)民主选举
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2)民主协商
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民主协商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3)民主决策:
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在农村,关系到村民公共利益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 做出决定。
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人民政协: (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 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 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2)主题及职能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核心知识背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 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 结合。 (3)原因:(为什么) ①必要性: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 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重要性(地位和意义) a.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b.意义: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 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标要求】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解、支持人大行使权力和人大代表行使权利。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明确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理解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原因,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法治意识: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人大代表遵守宪法和法律。

公共参与: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为国家和社会治理做贡献。

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参与人大及其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活动。

【命题预测】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出现;选择题多考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与义务等,也可以与科学立法的内容综合考查;非选择题则多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立法联系点、两会等情境素材为载体,考查我国人大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思维导图】【必备知识】必备知识一: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考点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和地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种职权职权内容备注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区分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其内容。

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任免权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性质和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考点2: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的产生(1)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有机结合
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

这一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契合了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需要,创造了全新的政党政治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