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义寡聚核苷酸

合集下载

反义寡核苷酸aso的递送系统_解释说明

反义寡核苷酸aso的递送系统_解释说明

反义寡核苷酸aso的递送系统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基因治疗工具,它通过与特定mRNA分子序列互补结合,从而抑制或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

ASO递送系统是将ASO有效地运送到靶位点的关键问题,它包括了手性寡核苷酸的设计、载体选择和优化策略,以及递送机制研究等方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重点讨论反义寡核苷酸ASO的递送系统。

首先介绍反义寡核苷酸ASO 的概念和作用机制,明确其在基因治疗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接着,详细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ASO递送效率低、稳定性差等。

然后,我们将介绍ASO递送系统的设计与原理,包括手性寡核苷酸设计原理、载体选择和优化策略以及递送机制研究进展。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探讨了ASO递送系统在遗传病治疗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并探索了其他领域中的可能应用方向。

最后,通过总结和展望,提出未来关于ASO递送系统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反义寡核苷酸ASO的递送系统。

通过对手性寡核苷酸设计原理、载体选择和优化策略以及递送机制研究进展的深入探讨,旨在提供关于ASO递送系统设计与优化的重要参考。

此外,本文还将预测ASO递送系统在遗传病治疗、肿瘤治疗以及其他领域中可能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医生提供指导和启示。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文章的撰写能够推动反义寡核苷酸ASO 递送系统领域的发展,并促进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成果。

2. 反义寡核苷酸ASO的递送系统2.1 反义寡核苷酸ASO简介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是一种能够通过与靶标RNA 特异性杂交而调控基因表达的短链核酸分子。

ASO具有特异性、可调节性和高度选择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药物开发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ASO 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阻断mRNA转录、刺激mRNA降解以及干扰蛋白质合成等。

反义寡核苷酸化学修饰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反义寡核苷酸化学修饰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反义寡核苷酸化学修饰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化学修饰,靶向技术,序列选择,靶向转运摘要: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tide,as ODN)类药物是人工合成并经化学修饰的寡核苷酸(ODN)片段,能通过自身设计的特定序列与靶 mRNA 结合,在基因水平干扰致病蛋白的产生。

由于其高度的选择性和较低的副作用,as-ODN类药物已成为近年来药物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最近,as -ODN类药物福米韦生(fomivirsen,Vitravene)通过美国FDA批准为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反义药物。

其他asODN类药物ISIS2302,ISIS3521/CGP64128A和 G3139等在临床试验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as-ODN作为基因表达的反向抑制剂,首先必须具备三个主要条件:即它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对目的基因的选择性以及对细胞的通透性和靶向性。

满足三个首要条件的方法主要是针对ODN在化学修饰、序列选择、靶向转运等方面加以改善。

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修饰不经修饰的ODN不论在体液内还是细胞中都极易被降解,不能发挥其反义作用。

因而采用经化学修饰的ODN,以减少核酸酶对ODN的降解。

对ODN化学修饰的方法主要针对三方面,即碱基修饰、核糖修饰和磷酸二酯键修饰。

碱基修饰主要为杂环修饰、5-甲基胞嘧啶和二氨基嘌呤;核糖修饰主要为己糖。

2’-O-甲基取代核糖、环戊烷、α构象核糖;磷酸二酯键修饰主要为硫代和甲基代修饰等。

其中硫代寡核苷酸(phosphorothioate,PS-ODN)、混合骨架寡核苷酸(mixed backbone oligonucleic acid, MBO)和多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应用广泛,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第一、二、三代ODN。

硫代寡核苷酸由于磷酸二酯键是核酶的主要靶点,因此采用硫化试剂将ODN磷酸二酯键硫化成为PS-ODN类结构,是增强ODN稳定性的有效途忡。

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大规模纯化技术

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大规模纯化技术

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大规模纯化技术
反义寡核苷酸药物已成功应用于肿瘤治疗,具有多种有益的属性,但其纯化技术受到了很多限制,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液相色谱大规模纯化技术,用于纯化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该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将物质通过活性炭进行吸附,以去除非结构性杂质,如脂肪酸和蛋白。

第二步是强离子交换柱层析,以结构性组分与不同的离子解离。

最后一步是使用电泳层析,以根据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不同充电性质对其进行分离。

这种高效的液相色谱大规模纯化技术实现了快速、低成本的分离和纯化,它还可用于其器件的分离和纯化以确保其质量。

该技术通过活性炭和强离子交换柱层析技术可以有效清除杂质,进而提高不是最终产品的活性物质和密度。

此外,该技术还确保了所有关键步骤都是可重复性的,这就使得获得高纯度的药物更加容易。

从而,上述技术的实施,可实现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快速、低成本的大规模纯化,为实现高纯度研究产品的有效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ETR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血管SMC增(殖及内膜增生

ETR反义寡聚核苷酸抑制血管SMC增(殖及内膜增生

钱济先博士后研究I作报告旺-actmCPMDMEMET参。

弱ETBF.1273H—TdRMTTNBSOD0DNSMC符号表平滑肌特异肌动蛋白每分闪烁计数Dulbecco最低必需培养液内皮素I型内皮素受体Ⅱ型内皮素受体多聚凝胶3氢脱氧腾苷噻唑蓝比色试验小牛血清光密度,OligoDNA计量单位10D260=33“g反义寡聚核苷酸平滑肌细胞。

钱济先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文献回顾~血管内膜增生和SMC增殖的反义治疗摘要:反义技术在血管sMC增殖和内膜增生的基因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人们对反义靶基因序列、载体系统和生物学效应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可望在血管基因治疗领域内取得一定的突破,但对反义载体的可控性和反义药物的安全性等问题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反义核酸,血管,SMC增殖自体静脉移植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损伤及血管疾病的血流重建,技术方法成熟,早期通畅率在95%以上,但移楦静脉术后常发生狭窄,晚期通畅率有逐年卜J降之势;血管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血管狭窄和再狭窄的根本原因是内膜过度增生,增生的细胞学基础主要是平滑舰细胞(SMC)由中膜向内膜移行并过度增殖。

目前,人们运用介入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取得一些效果,但结果仍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反义技术应运而生。

一、反义技术的概念和概况反义是相对于结台的靶基因序列正义链而言的,根据这一原则,由人工台成的寡核苷酸就称为反义寡核苷酸,通过与互补核酸氢键的特异结合,实现核酸序列的特异识别。

人体基因约有3×109碱基对,从统计学意义上讲,一条17个碱基的寡核苷酸序列只在人体基因中出现一次,因此这种长度的反义寡核苷酸具有极高的特异性。

如果靶基因的核酸序列已知,就可根据碱基配对原理写出反义寡核苷酸的化学结构,进行设计台成,再通过反义技术实现对靶基因的控制。

所谓反义技术就是将反义寡核苷酸经一定途径导入细胞,与特定的互补基因相结台,抑制该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使其表达产物台成释放减少。

寡义反核苷酸的设计及使用

寡义反核苷酸的设计及使用

Morpholino的设计及使用发育生物学家们(他们所使用的模型动物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往往还不完善,当然有的动物已经研究得很完善了)所面临的很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在生物体发育时期抑制他们所感兴趣的基因的活动——这样一来生物学家们就可以研究这个基因的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了。

一项被广泛接受的方法是反义技术——尤其是反义寡核苷酸(morpholino,简称MO)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述该药物(指MO)的使用,并举例说明它们如何应用于发育机制的研究。

我们还将讨论怎样应用MO就会导致产生错误的结果——包括没能将目的基因靶向敲除,同时我们建议研究人员使用对照实验,这样就能对MO实验作出正确的解释。

简介为了理解发育早期的分子机制,发育生物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希望能有这样一种技术,即:可以在特定的发育时期、在特定的细胞中阻断特定的基因的表达。

这一目标目前还没有实现,尽管研究人员在小鼠胚胎上已经很接近这一最终目标了——他们使用的方法是靶向突变和Cre重组酶。

即便如此,仍有很多困难没有克服:试图干扰某一个基因的功能往往会对另一个基因产生不希望发生的“副作用”,而使用Cre重组酶则需要警惕Cre基因表达时所具有的潜在的毒性作用。

其它物种又如何呢?毫无疑问,对其它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研究在发育早期的基本机制的地步,而且与使用哺乳动物胚胎为研究对象相比,使用这些动物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包括可接受性、成本、时间,此外这些动物本身就很令人感兴趣。

在所有这些动物中,目前都还没有建立常规的基因打靶技术。

尽管传统的遗传筛查技术在理解某一特定的过程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但它既不能保证具体到特定的目的基因,也不能保证使生物体产生一种无效突变。

总之,研究人员需要一种能阻断基因功能的方法。

显性抑制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不是最佳的选择。

最佳的选择是具备较高特异性的反义RNA 技术。

反义RNA技术不但可以用于脊椎动物,还可以应用于组织细胞中,而且它们在寻找新药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miR-149反义寡核苷酸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影响及机制探讨》

《miR-149反义寡核苷酸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影响及机制探讨》

《miR-149反义寡核苷酸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影响及机制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了miR-149反义寡核苷酸对Jurkat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潜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miR-149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调控Jurkat细胞的生长和凋亡过程,并揭示了相关的作用机制。

一、引言近年来,microRNA(miRNA)在细胞生物学和肿瘤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作为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miRNA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增殖、凋亡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其中,miR-149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miRNA,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9反义寡核苷酸(ASO)对Jurkat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用Jurkat细胞株,并采用miR-149反义寡核苷酸(ASO-miR-149)和相应对照物进行实验。

2. 方法:首先,将Jurkat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ASO-miR-149,对照组加入无活性的对照寡核苷酸。

随后,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凋亡实验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检测。

三、实验结果1. 细胞增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SO-miR-149处理)的Jurkat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缓。

这表明miR-149 ASO对Jurkat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 细胞凋亡实验:实验组(ASO-miR-149处理)的Jurkat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

这表明miR-149 ASO能够促进Jurkat细胞的凋亡过程。

3. 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ASO-miR-149处理后,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表明miR-149 ASO可能通过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来影响Jurk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四、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miR-149反义寡核苷酸(ASO-miR-149)能够显著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过程,这可能与ASO对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有关。

《miR-149反义寡核苷酸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影响及机制探讨》

《miR-149反义寡核苷酸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影响及机制探讨》

《miR-149反义寡核苷酸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影响及机制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实验研究miR-149反义寡核苷酸对Jurkat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miR-149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显著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这一过程可能与细胞内特定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关。

一、引言近年来,微小RNA(miRNA)在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miR-149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分子,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现出显著的生物学功能。

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9反义寡核苷酸(ASO)对Jurkat细胞(一种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采用Jurkat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使用miR-149 ASO及相应对照序列。

2. 实验方法(1)Jurkat细胞培养及处理:培养Jurkat细胞,将细胞分为两组,一组转染miR-149 ASO,另一组作为对照不进行转染。

(2)细胞增殖与凋亡检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

(3)信号通路分析:通过Western blot等手段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变化。

(4)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柱状图和折线图等图表。

三、结果1. miR-149 ASO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149 ASO后,Jurkat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 miR-149 ASO对Jurkat细胞凋亡的影响转染miR-149 ASO后,Jurkat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表现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特征,如细胞收缩、核碎裂等。

3. 信号通路分析通过Western blot等手段分析发现,转染miR-149 ASO后,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如p53、Bcl-2等表达发生变化,提示miR-149 ASO可能通过调控这些信号通路来影响Jurka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的研究进展反义寡核苷酸技术(ASODN)作为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及新型药物受到医疗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许多反义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1 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机理简介1.1反义寡核苷酸是在体外人工合成的能与体内某RNA或DNA序列互补结合的短序列单链DNA。

它可以作为反义药物与细胞内特异的靶序列互补,从而抑制基因表达。

该技术的作用原理主要通过下列途径发挥作用:(1)ASODN与DNA结合,抑制DNA复制和转录,它通过在DNA结合蛋白的识别点处与DNA双螺旋结合形成三螺旋,阻止基因的转录和复制。

(2) ASODN可影响真核生物mRNA核内加工的步骤,如5’端加帽结构、3’端加polyA及剪接的过程,从而抑制了mRNA的成熟过程。

(3)ASODN与目标mRNA特异性碱基互补结合,阻断RNA加工、成熟,阻止核糖体与起始因子的结合,影响核糖体沿mRNA移动,从而阻止翻译。

1.2天然的ASODN能够很快被在细胞内存有的大量的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降解。

因此,ASODN必须要经过修饰才能在体内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硫代修饰之后的ASODN稳定,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容易大批量人工合成来应用于临床的研究。

所以,目前硫代磷酸型的ASODN已应用于各个水平的研究领域中。

1.3反义寡核苷酸在乳腺癌的治疗研究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诱导凋亡,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降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性来实现。

1.4反义基因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由于DNA序列在一般情况下是单拷贝,而mRNA是多拷贝,因此ASODN相比于反义RNA只需少量的ODN与DNA靶序列结合,就可以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

它治疗乳腺癌特异性高,副作用少,与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结合有协同作用,并已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2 针对主要的进入临床前试验的致乳腺癌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的研究理论上认为任何致乳腺癌基因都可以成为ASODN的作用靶点,目前主要以细胞凋亡抑制基因、乳腺癌转移和血管生成基因、生长因子及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等作为常用的分子靶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次应用合成的寡核苷酸成功的抑制基因的表达 ColE1 DNA复制研究中发现反义调节机制
Zamenick和Stephenson Itoh和Tomizawa
第二代反义核酸药物
Hybridon公司
首次提出反义核酸可用于下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 Coleman等
首次报道反义链下调一种细菌基因的表达
树枝状高聚物
转运带负电荷的ASODN,并形 成稳定的复合物
第一种ASODN药物---Vitravene
98年,第一种ASODN药物由FDA批准 使用 用于治疗一种由CMV(巨细胞病毒)引 起的眼部传染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 膜炎 流行于艾滋病人中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把药物注射到玻璃体中,然后被 视网膜中的受染细胞吸收,进入 细胞的ASODN与病毒的mRNA 结合
tat为HIV-l重要的调节基因,编码 反式激活因子 Tat蛋白 在逆转录病毒启动子LTR之后连接 反义tat与多聚TAR的构建物(LTR25TAR-AS-TAT) ,具有反义tat 及TAR诱饵的双重作用
发展史History时间/年1953 1957 1969 1978 1980 1981 1984 1987 1988 1988 1990 1997
事件
首次提出“反义”定义 三螺旋核酸概念的提出 第一代反义核酸药物(福米韦生,Fomivirsen)诞生
人或机构
Watson Davies Isis制药公司
24.1反义技术简介
反义技术(antisense technology)就是采用反义核
酸分子抑制、封闭或破坏靶基因的技术。
反义核酸是指与具有遗传信息的“正义”(positive sense)核酸链互补的核酸序列,与靶基因具有互补序列的 DNA或RNA片段,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原理与特定靶基因 或mRNA形成杂交链,从而阻断基因转录和翻译。它包括反义 RNA、反义DNA及核酶(ribozyme),可通过人工合成和从生 物中提取获得它们。
将表达与体内基因或mRNA互补序列的 基因转入体内,使细胞表达与目标基因 互补的mRNA,从而阻断目标基因的表 达 体外合成mRNA互补的核苷酸类似物, 通过静脉注射等途径进入细胞,特异性 的与目标mRNA作用 以第二种为主来介绍
反义基因药物输送系统
脂质体、脂质复合物 受体介导的转移技术 以聚合物微球为载体的输送系统 树枝状高聚物
根据反义RNA的作用机制分为
• Ⅰ类反义RNA直接作用于靶mRNA的S D 序列和(或)部分编码区,直接抑制翻译,或 与靶mRNA结合形成双链RNA,从而易被 RNA酶Ⅲ 降解;
• Ⅱ类反义RNA与mRNA的非编码区结合, 引起mRNA构象变化,抑制翻译;
• Ⅲ类反义RNA则直接抑制靶mRNA的转录
治疗方法
根据已知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反义 RNA 相应的反义寡聚核苷酸与肿瘤癌基因活 化表达的mRNA的起始翻译位点结合成 RNA/RNA双链体 双链体阻止启动子与核糖体结合,或核 糖体沿mRNA上移,抑制翻译
反义RNA的应用(二)
抗HIV-l的作用 :从翻译水平封闭 基因表达,并干扰mRNA的剪切、 加工而实现抗病毒作用
24.2反义核酸类药物的特点
根据核酸杂交原理来设计,针对特 定靶序列
人工合成DNA或RNA小分子 由7到30个核苷酸组成
功能:
有选择地结合目标,影响转录或 翻译,促进结合产物的降解
分类:
反义DNA,反义RNA(核酶)
反义核酸类药物的特点:
高度特异性 高效低毒 最优化药物设计 经济方便
24.3反义核酸类药物的作用 机理及应用
反义寡聚核苷酸
&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反义寡聚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反义RNA作用机理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mRNA 翻译
DNA转蛋录白质
前体-mRNA
mRNA 翻译
蛋白质
抑制mRNA翻译: a:RNA与核糖体作用的空间位阻; b:阻碍mRNA从核内到细胞质的通道; c:与目标序列结合; d:RNase H酶裂解目标mRNA
24.1反义技术简介 24.2反义核酸类药物的特点 24.3反义核酸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24.4反义核酸类药物的通用生产方法与技术 24.5典型反义核酸类药物生产技术及工艺 24.6反义类药物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何谓“反义”
靶是有“正义”的链 反义核酸与靶结合,为了区分,把 补充进的链定义为“反义”
•。
反义寡聚核 苷酸(І类)
与mRNA特 异性结合, 阻断翻译过 程
反义RNA的应用(一)
利用反义RNA的原癌基因失活疗法: 阻止或抑制原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及 抑制癌基因突变体mRNA成熟
原癌基因
调控细胞生长,增殖与分化 正常情况下,表达受严格控制 一旦调节失控,基因产物(生长因 子,生长因子受体,胞内外传递信 号等癌蛋白)分泌过剩,细胞恶性 增生,致癌
脂质体、脂质复合物
脂质体是由磷脂双脂质层包裹液体 成分构成
阳离子脂质体和ASODN形成阳离子 脂质复合物与带有负电荷的细胞膜 亲和,通过胞饮进入细胞内
受体介导的转移技术:
受受体介导DNA转运技术的 启发实现DNA和RNA的转运
例:脱唾液酸血清类粘蛋白(ASGP)受体
脱去血清类粘蛋白上的唾液酸,得到 ASGP 以中间连接物将ASGP与多聚赖氨酸 (PL)共价结合,得到ASGP—PL复合物 结合反义RNA,成为ASGP—PL—反义 RNA复合物
Rothstein
首次报道反义基因下调一种植物基因的表达
Van der Krol
一段27bp的三链结构寡核苷酸序列特异性抑制c-myc的转录 Cooey
首次报道正义基因下调植物基因的表达
Napoli和Van der Krol
反义P120抑制MIA Pa Ca-2细胞
Freeman
反义技术的两种技术路线
该复合物能被肝细胞表面
ASGP受体识别,吞噬,然后 释放,发挥作用
受体介导的转移技术:
有以下两个优点:
1. 专一性强 2. 抗降解能力强
以聚合物微球为载体的输送系统
目前研究最多的聚合物微球是聚丙交酯 及乳酸一羟乙酸(LA-GA) 以丙交酯和乙交酯为单体形成的共聚物, 降解属于水解反应,产物均为人体正常 代谢物,降解时间取决于两种单体的配 比和聚合物的分子量,构成的结合复合 体具有潜在的转运反义核苷酸和核酶的 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