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语义关系类型

合集下载

【教育资料】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学习专用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一)什么是语义关系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关系。

语义关系跟句法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如:①我不吃了②香蕉不吃了③鸡不吃了这三例句法关系都一样,都是主谓关系。

但其背后隐藏的语义关系是不同的,例1,我是动作的发出者,称为施事。

例2,香蕉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受事。

例3,鸡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如鸡吃米;也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如我吃鸡。

因此,例3是歧义的。

可见,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种种复杂的情况。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动词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叫格关系,是各种语义关系的重点。

名词可跟动词直接组合,也可靠介词引人,因此介词也叫格标记。

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1.施事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

如:他哭了。

/进来一个大汉。

/被狼咬死了。

2.系事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如: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这个任务很重要。

3.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

如:地扫干净。

/我们战胜了敌人。

/他把树砍了。

4.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可用介词给引进。

如:他们教我英语。

/他捐给家乡一笔钱。

5.对象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对、向引进。

如:我们学习雷锋。

/他对孩子进行教育。

/大家向老师敬酒6.致使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用介词使引进。

如:我热了一碗饭。

/我们要振作精神。

7.结果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如:我写了一篇文章。

/妈妈蒸了许多馒头。

8.工具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可用介词用、拿引进。

如:他在刻铜板。

/胳膊上裹着纱布。

9.材料指动作行为使用的材料,可用介词用引进。

如:脸上搽了一层粉。

/他在给庄稼施肥。

10.方式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

如:钱存定期。

/我们寄挂号。

11.处所指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起点、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如:书放抽屉里。

/回娘家。

12.时间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第四,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之 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分为一对多和 多对一两种关系。
一对多:句法关系
①看医生 ②写文章 ③写毛笔 ④吃米饭 ⑤吃食堂 ⑥排电影票 ⑦打双打 ⑧起五更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语义关系 动作行为 + 施事 动作行为 + 结果 动作行为 + 工具 动作行为 + 受事 动作行为 + 处所 动作行为 + 目的 动作行为 + 方式 动作行为 + 时间
如: 我 吃 饱了。 “饱”不是指向动语“吃” ,而是指向主 语“我”;
1、补语的语义上可以指向多 种句法成分,它可以指向主语、 谓语动词、宾语,还可以指向 其他成分。
①我吃饱了。
②老王喝酒喝醉了。
③ 他穿好衣服出门去了。 ④ 这个问题我一定记得牢牢的。
⑤我们已经打扫干净教室了。 ⑥ 他摔断了腿。 ⑦ 她把鞋跟穿掉了。
相匹配时,就产生了语义指向上的模糊现象,造成歧义。
比较: ① 他在火车上写字。
② 他在黑板上写字。
(2)、有些句子的歧义运用语义指向来解释 则比较方便。
③ 三个人就抬起了五百斤。
④ 外语就考了八十分。 ⑤他每月才挣二百来块钱。
⑥ 三个人才抬起五百斤。
(3)、有些歧义现象,可以从定语的语义指 向上去理解。 ① 三位学生家长
各家经常提到的主要语义关系。
1. 施事:句子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生 者或状态的主体。 2. 受事:句子中动词动作行为、运动、变化 等的承受者。 3. 与事: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 表示给予、索取、服务类的动词常带与事。 如: 他(施事)给 我(与事)一本书(受事)。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归纳.doc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语义关系(一)什么是语义关系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关系。

语义关系跟句法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如:①我不吃了②香蕉不吃了③鸡不吃了这三例句法关系都一样,都是主谓关系。

但其背后隐藏的语义关系是不同的,例1,我是动作的发出者,称为施事。

例2,香蕉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受事。

例3,鸡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如鸡吃米;也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如我吃鸡。

因此,例3是歧义的。

可见,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种种复杂的情况。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动词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叫格关系,是各种语义关系的重点。

名词可跟动词直接组合,也可靠介词引人,因此介词也叫格标记。

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1.施事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

如:他哭了。

/进来一个大汉。

/被狼咬死了。

2.系事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如: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这个任务很重要。

3.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

如:地扫干净。

/我们战胜了敌人。

/他把树砍了。

4.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可用介词给引进。

如:他们教我英语。

/他捐给家乡一笔钱。

5.对象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对、向引进。

如:我们学习雷锋。

/他对孩子进行教育。

/大家向老师敬酒6.致使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用介词使引进。

如:我热了一碗饭。

/我们要振作精神。

7.结果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如:我写了一篇文章。

/妈妈蒸了许多馒头。

8.工具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可用介词用、拿引进。

如:他在刻铜板。

/胳膊上裹着纱布。

9.材料指动作行为使用的材料,可用介词用引进。

如:脸上搽了一层粉。

/他在给庄稼施肥。

10.方式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

如:钱存定期。

/我们寄挂号。

11.处所指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起点、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语义结构关系

语义结构关系

语义结构关系语义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

对语义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

语义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

一、语义关系(一)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在语义结构中,词语与词语之间不仅发生种种语法关系,主谓、述补、述宾、偏正、联合等,而且发生种种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语义学中指语言成分所表示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语义关系是指动作和动作者、动作和受动者、动作和工具、动作和处所、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等。

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⑴吃面条。

/削苹果。

(句法、语义关系一致。

)⑵我吃完了。

/饼干吃完了。

/文章写好了。

(句法、语义关系不一致)前者“我”与“吃”是动作者(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后者“饼干”和“吃”是受动者(受事)和动作的关系,结果和动作的关系。

一种语义结构关系,可能包含着多种语义关系,如:修理家具。

/挖了一个坑。

/来了一个客人。

/写毛笔。

(述宾关系,受事、结果、施事、工具。

)反之,一种语义关系也可能构成多种语义结构关系。

⑶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⑷那个人坐在沙发上。

⑸那个人在沙发上坐着。

这几个语义结构的语义关系基本相同,“人”“沙发上”与“坐”之间都是“施事”“处所”与“动作”的关系;但语义结构关系却不一样。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汉语语义结构中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句法分析的重点是动词跟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在各种语义关系中,名词性成分担任了一定的语义角色,如“受事、结果、施事、工具”等,这实际上也就是揭示了名词性成分跟动词之间的关系。

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1、施事:指动作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他在看书。

/小狗啃完了骨头。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2、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

小牛吃草。

/张三修桌子。

/毛把花瓶打碎了。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一、语义和语义学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一)语义的性质1.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2.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3.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二)语义的类型语义包括词语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

词语的意义首先可分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种。

语言意义又可分成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类。

语汇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大类。

1.概念意义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等,反映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

(1)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通俗意义反映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往往只反映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特征,往往比较肤浅、模糊。

专门意义反映具备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特殊认识,往往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往往比较深刻、明确。

(2)认知意义和指称意义认知意义反映概念的内涵,表示概念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指称意义反映概念的外延,表示所指对象的范围和类型。

2.附加意义(1)感情意义感情意义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又称评价意义。

感情意义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感情意义,一种是隐性感情意义。

(2)理据意义理据意义是由造词理据所体现的形象色彩、意趣情调、文化背景等联想意义,主要包括形象意义和文化意义两种。

文化意义:第一类是人名、地名、店名、品牌等专有名称;第二类是成语典故之类的词语;第三类是外来词语。

(3)语体意义语体意义,又称语体色彩或风格意义,是某些词语由于常常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而形成的某种风格色彩。

一般分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两大类。

(三)语义单位1.义项义项,又称义位,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独立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义项的基本性质:义项是由语汇形式(语素、词和固定短语)表示的。

一个语汇形式表示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所谓单义词、多义词,就是指有一个义项的词和有多个义项的词,多义词的每一种意义都是一个义项。

2.义素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等。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语义学)【圣才出品】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语义学)【圣才出品】

第3章语义学一、填空题1.“买、卖”属于______语义场。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反义【解析】《语言学基础理论》将语义场分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和联想义场,其中联想义场又分为分类联想、部分联想和描绘联想。

“买、卖”是一组反义词,两者属于反义义场。

2.“他只吃了一个苹果”这句话,有歧义,因为“只”可以指向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他;一个;苹果【解析】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

原句产生歧义的原因是“只”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他”,表示“是他而不是别人吃了一个苹果”;指向“一个”,表示“他吃了一个而不是几个苹果”;指向“苹果”,表示“他吃的是苹果而不是其他水果”。

3.跑材料、跑商场、跑马都是______关系,但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案】动宾;目的;处所;工具【解析】宾语和动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中性宾语。

中性宾语又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处所、时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类别、存在等。

跑材料、跑商场、跑马的动语和宾语之间是动宾关系,宾语分别表示目的、处所和工具。

4.“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从语义上看,其名词性短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些语义角色可直接充当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工具;施事;方式;宾语【解析】动词和其所支配的宾语间的语义关系,即动词和名词间的“语义角色”。

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工具、处所、时间、方位、方式等。

捆绳子、跑了小偷、存定期的宾语分别表示工具、施事、方式。

5.“桌子、椅子、床”属于______语义场,“春、夏、秋、冬”属于______语义场,“大、小、生、死”属于______语义场。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五)语助词 助词表示某种特定的附加语法意义, 语气词主要表示句子的语气。
1.助词:黏着在词或短语上面,表示附 加意义,附着在后面的一律读轻声。 助词的分类:结构助词、时态助词、 其他助词。
2.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永 远黏着、后附、轻声。也可用于句中,主 要用在主语后。 语气词的分类:表陈述、疑问、祈使、 感叹语气四类。
二、单句
1.主谓句 (1)动词性谓语句 可分为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 补谓语句、连谓谓语句、兼语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2)形容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形补谓语句。 (3)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数量谓语句、定心谓语 句。
2.非主谓句。 (1)名词性非主谓句 (2)动词性非主谓句 (3)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4)特殊非主谓句
3.偏正词组:前面的成份(修饰语)修饰 限定后面的成份(中心语)。可分为体词性 的和谓词性的两类。 修饰语是定语的称为定心词组,是名词性 词组。 修饰语是状语的称为状心词组,是谓词性 词组。
4.述补词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 根据带不带结构助词“得”可分为:(1) 数量补语:量词结构作补语,不能带“得” ;(2)情态补语:补语说明动作或有关事务 的状态,必须带“得”;(3)结果补语:补 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可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不带“得”;(4)趋向补语:补语表示动 作的趋向,不带“得”;(5)可能补语:补 语表示可能性或不可能性,由结果补语和趋 向补语中间插入“得/不”;(6)程度补语 :补语表示程度,由副词构成。
三、存现句 存现句的类别。
四、把字句 把字句的特点。
五、被字句 被字句的特点及变体。
第八节 句类系统
句类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出 来的类型系统。
一、陈述句 语气词及否定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语义关系及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语义关系
类型
(一)什么是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关系。

语义关系跟句法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如:
①我不吃了
②香蕉不吃了
③鸡不吃了
这三例句法关系都一样,都是主谓关系。

但其背后隐藏的语义关系是不同的,例1,我是动作的发出者,称为施事。

例2,香蕉是动作的承受者,称为受事。

例3,鸡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如鸡吃米;也可能是动作的承受者,如我吃鸡。

因此,例3是歧义的。

可见,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种种复杂的情况。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
动词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叫格关系,是各种语义关系的重点。

名词可跟动词直接组合,也可靠介词引人,因此介词也叫格标记。

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
1.施事
指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

如:
他哭了。

/进来一个大汉。

/被狼咬死了。

2.系事
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如: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这个任务很重要。

3.受事
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

如:地扫干净。

/我们战胜了敌人。

/他把树砍了。

4.与事
指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可用介词给引进。

如:
他们教我英语。

/他捐给家乡一笔钱。

5.对象
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对、向引进。

如:
我们学习雷锋。

/他对孩子进行教育。

/大家向老师敬酒6.致使
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用介词使引进。

如:
我热了一碗饭。

/我们要振作精神。

7.结果
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如:
我写了一篇文章。

/妈妈蒸了许多馒头。

8.工具
指动作行为的凭借物,可用介词用、拿引进。

如:他在刻铜板。

/胳膊上裹着纱布。

9.材料
指动作行为使用的材料,可用介词用引进。

如:脸上搽了一层粉。

/他在给庄稼施肥。

10.方式
指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

如:
钱存定期。

/我们寄挂号。

11.处所
指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起点、终点,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如:书放抽屉里。

/回娘家。

12.时间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用介词在、从、到引进。

如:
他回家乡过春节。

/我的课请排星期五。

13.目的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可用介词为、为了引进。

如:
出版社在催书稿。

/他在跑材料。

14.原因
指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用介词因为引进。

如:他在愁经费。

/别计较他的话。

(三)名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类型
1,领属:我们的学校/弟弟的书包
2,处属:天上的云彩/室外的温度
3.时属:当时的情况/过去的历史
4.从属:厂长的秘书/同学的妈妈5.隶属:兔子的尾巴/孔雀的羽毛6.含属:蔬菜的味道/妹妹的脾气7.质料:老虎皮的坐垫/杉木的扁担8.来源:中国的留学生/四川的榨菜9.种属:一等奖的奖励/四化的目标10.相关:李先生的消息/爱情的传说
11.类属:金黄色的麦浪/人工的心脏12.比喻:金刚石的性格/历史的车轮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