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冶金工业永续发展——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深化体制改革探访录

合集下载

中国钢研:管理提升要敢为人先

中国钢研:管理提升要敢为人先

中国钢研中国钢研::管理提升要敢为人先管理提升要敢为人先2013年07月18日人事改革颠覆传统人事改革颠覆传统,,降本增效打破常规降本增效打破常规,,中国钢研的管理提升就是敢为人先中国钢研的管理提升就是敢为人先。

窗外艳阳高照,透过明亮的玻璃,折射出房间里的紧张气氛。

正襟危坐的一排评委们表情严肃,侧耳倾听。

正对的一个人略带紧张地发表着演说:“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职能部门竞聘,我竞聘的岗位是企业管理部处级。

下面我分三个部分进行自我陈述……” 这不是央企工会开展的职工演讲比赛,也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新人,而是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钢研”)进行的职能部门全员岗位竞聘。

通过这场精心策划、大胆创新、“全员起立”的内部竞聘,中国钢研的职能部门改革调整到位,由14个减少至10个,人员由148人减至92人。

大凡改革,总会或多或少遇到阻力。

尤其是人事改革,其在央企中的特殊影响,也使它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近年来,央企在企业并购重组、治理结构优化等方面改革的力度很大,而对于直接触及到最敏感的“人”的问题,却相对谨慎。

中国钢研敢于从最棘手的问题入手开展管理提升,从“吃螃蟹”的过程中收获良多。

2012年3月22日,曾经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担任副总经理的白忠泉,履新中国钢研总经理。

新上任的白忠泉,面临国内外经济不景气、钢铁行业全线不振的不利环境,积极筹谋中国钢研的改革发展之路。

就在白忠泉上任后的几日,国务院国资委刮起了管理提升的改革风。

2012年3月26日,国资委根据“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总体思路,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夯实发展基础,决定用两年时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

这给刚刚就任的白忠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白忠泉认为,越是在整个钢铁行业形势不好企业处在困难时期的时候,就会暴露更多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中国钢研要逆势求变,针对管理短板瓶颈,实施重点突破,推动管理的系统提升,以管理提升的新成效,加快集团公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

《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

《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第一篇: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合科技资源完善创新体系促进集团公司做优做强——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隆重召开xx-06-05【摘要】5月30日,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在集团公司科技馆隆重召开。

组建成立中央研究院是集团公司实现“十二五”战略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集团公司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科技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亲临集团出席组建大会,会前黄丹华副主任接见了集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集团的院士、专家进行了亲切座谈,……5月30日,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组建大会在集团公司科技馆隆重召开。

组建成立中央研究院是集团公司实现“十二五”战略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巩固和加强集团公司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科技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亲临集团出席组建大会,会前黄丹华副主任接见了集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集团的院士、专家进行了亲切座谈,并且参观、考察了实验室,体现了国资委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国资委监事会武保忠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殷瑞钰院士,原冶金部副部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翁宇庆院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王晓齐副会长,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白英副局长,国家科技部高新司胡世辉副司长,国家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司简明副司长,中国金属学会王天义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王崇愚院士、朱静院士,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张海南、樊政炜,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袁雷锋处长,国资委监事会杨宝钢处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迟京东副秘书长、姜尚清副主任应邀出席大会。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子企业党政负责同志、新组建的钢铁研究总院干部和职工代表近300人参加大会。

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佚名
【期刊名称】《钢结构》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是冶金工业部直属的大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


对国内外独立承担大型冶金企业和其它行业工程项目的咨询、工程设计和科研工作。

该院现有职工1903人,拥有1114名专家和工程师,其中高级工程师567人。

设有25个专业设计室,备有各种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装备。

【总页数】1页(P71-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91
【相关文献】
1.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整体分立国有大院改制的有效途径 [J],
2.冶金设计院所概况(按地区顺序排列)——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J], 郭启蛟
3.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J],
4.回顾总结过去展望规划未来努力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建院50年 [J], 施设
5.改革产权制度使企业进入持续发展快车道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实行整体分立
式改制情况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钢研:建设专业化“双创特区”

中国钢研:建设专业化“双创特区”

中国钢研:建设专业化“双创特区”作者:汪新宇李雪林晓锋张涛来源:《投资北京》2017年第11期2017年5月16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隆重召开双创工作大会,会议宣布成立了中国钢研大慧双创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同时举行了基地合作单位及入驻项目签约仪式。

中国钢研党委书记、董事长才让在会上表示,中国钢研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技术及人才优势,以“钢研大慧双创基地”为平台,建设中国钢研高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专业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国钢研是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检测分析技术的创新基地,是国家军工核心配套单位。

自1952年11月中国钢研的前身——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以来,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钢研已经成为设有董事会试点的国有独资公司,同时也是国家首批103家创新企业试点单位之一。

这家从“科研大院”一路改革转型走来的企业,近年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系列重大举措为契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双创工作,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高新材料及科技服务企业集团。

机制探索走混改之路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员工持股成为国资改革的最大亮点。

触觉敏锐的中国钢研走在了改革的前列,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大胆尝试员工持股,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活力。

2014年开始,中国钢研先后组建了钢研晟华、高纳海德、高纳德凯等1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

已经成为集团公司增量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亮点,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系列基金提供金融支持中国钢研设立系列创新基金,打造相对完整的创新资金支持链,以满足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发展资金需求。

建成了由股权型创新基金、鼓励创新的成果份额型创新基金、青年创新基金、产业并购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构成的基金体系。

先后启动了几十项创新、创业项目,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

才让:钢铁行业唯创新才能制胜

才让:钢铁行业唯创新才能制胜

才让:钢铁行业唯创新才能制胜作者:孙晓霞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4年第6期本刊记者/孙晓霞作为我国冶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机构,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钢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先后为“两弹一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诸多国家重点工程研制生产了大量的关键材料,承担了大量“863”计划、“973”计划、国防军工、自然基金等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军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钢研支撑了我国作为钢铁大国的产业发展技术集群,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路走来的中国钢研,经历过中国钢铁行业的高速发展期,也正在承受和面对当下中国钢铁行业微利经营的严峻现状。

那么中国的钢铁行业如何突围?出路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新材料产业》记者采访了中国钢研董事长才让。

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必然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上游铁矿石、煤炭价格暴涨的压力下,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钢材价格却不断走低。

成本与价格的双重挤压,使得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全行业处于利润微薄的状态,有的企业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窘境。

对于业界所持有的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论”,才让持不同观点。

首先,产能与需求的差距会带来竞争。

我国目前的粗钢产能是9.2亿t,但消费需求为约7亿,钢铁产能不可能得到100%运行,这种余量的存在才可以带来充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既有压力,也可以给行业带来活力。

第二,我国的钢铁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

钢铁作为一种量大面广、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非常之大,很长时间内不会被取代,需求仍然存在。

第三,去产能化一定不能采取行政命令。

我国钢铁行业存在过剩的产能要消化,这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难题。

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调节,一些环保不达标、工艺流程落后、管理水平落后的钢铁企业将会被自行淘汰。

才让认为,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现状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过程,同时,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创新转型势在必行。

中国钢研总院 中国钢铁研究科技集团 北钢研简介

中国钢研总院 中国钢铁研究科技集团  北钢研简介

钢研高纳简介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钢铁研究总院(现更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发起、深圳市东金新材料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金基业工贸集团、无锡西姆莱斯特种钢管有限公司、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参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占总股本66%,本项目属于钢研高纳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投资三个项目之一,位于涿州市开发区火炬大街钢研基地院内的西北部,项目主要生产线设在基地院内18号厂房的一、二和三层,18号厂房建筑面积15806㎡,建筑北侧为一层厂房,南东侧为四层厂房。

永丰基地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核心区——北京市海淀区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西北侧,占地4320平方米。

永丰产业园东临航天城,南邻百望山,西、北临凤凰岭、翠微湿地。

该基地目前建有国内一流的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和无余量精密铸造生产线,代表了国内高温合金母合金生产及精铸件生产的先进水平。

一、组织机构(一)职能部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市场部、研发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质量管理部、证券投资部等)(二)产业部门(铸造高温合金制品事业部、变形高温合金制品事业部、司太立合金制品事业部、粉末高温合金制品事业部、金属间化合物制品事业部、特种高温合金制品事业部、高温金属自润滑材料事业部)(三)管理团队干勇: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兼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明汉: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柳学全: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尹法杰: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继先: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章林: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许洪贵: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四)钢研高纳的腾飞,凝聚着每一个高纳人的心血和汗水。

年龄组成(1)30岁以下,127,35,98%(2)31—40,80,22.66%(3)41—50,79,22.38%(4)51岁以上,67,18.98%学历构成(1)本科及以上,133,37.68%(2)专科 24 ,6.8%(3)中专(高中)22,6.23%(4)中专以下,174,49.29%专业构成(1)技术人员,114,32。

科研类央企重组思路渐变:中国钢研拟合并北京有研

科研类央企重组思路渐变:中国钢研拟合并北京有研

科研类央企重组思路渐变:中国钢研拟合并北京有研2月21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下称中国钢研)总经理才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证实,中国钢研正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下称北京有研)洽谈重组。

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钢研特聘院士翁宇庆也告诉本报记者,北京有研有望并入中国钢研。

翁宇庆还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至少煤炭和钢铁两大领域的科研类央企不会并入产业集团。

据本报记者了解,煤炭领域的科研类央企为中煤科工集团。

与“将科研院所类央企并入相关产业集团”的思路不同,目前更倾向科研院所进行横向重组,并购相对弱小的同类科研类央企。

此前,国资委提出将央企数量缩减至80-100家的目标,目前还有123家央企。

一位国资委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国资委作为央企出资人,要将央企缩减至80-100家并不难,但国资委追求的不是央企数量减少,而更注重央企重组质量,因此,在重组方式的选择上将“不拘一格”。

大院所吃小院所中国钢研拟并购北京有研,并继续保持独立发展,这与此前中国钢研将被宝钢并购的传闻不一致。

据本报记者了解,宝钢曾有意并购中国钢研,并得到国资委支持,但无果而终。

官方资料显示,中国钢研成立于2006年12月,由原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更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创建于1973年)作为全资子企业并入中国钢研。

2010年资产总额130亿元,销售收入74亿元,是我国冶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机构。

中国钢研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安泰科技[0.00 0.00%](000969.SZ)、钢研高纳[33.34 -0.77%](300034.SZ)、金自天正[21.49 -2.01%](600560.SH)。

北京有研的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北京有研创建于1952年,2000年转制为中央直属企业,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型央企,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稀土冶金与材料、稀有及贵金属材料、科技信息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

截至2009年6月底,该集团资产总额25.6亿元。

219409318_张少明:引领材料技术进步,打造一流科技集团

219409318_张少明:引领材料技术进步,打造一流科技集团

聚焦高端论坛HIGH-END FORUM引领材料技术进步,打造一流科技集团 文/张少明围绕“一个钢研、一个目标”,持续构建“透明钢研、智慧钢研”。

面向未来,中国钢研要勇担科技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努力建设成为引领材料技术进步的世界一流科技集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作为我国材料及冶金领域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钢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始终立足行业原创技术策源地的职责使命,承担了大量金属新材料以及钢铁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的研制开发任务,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励29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115项,授权专利2400余项。

奋进新征程,中国钢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落到实处,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努力成为引领材料技术进步的一流科技集团。

技术引领,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技术创新国家队、主力军,国家战截至2022年底,公司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324人,占总人数比例的42%国企管理2023.66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研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钢研充分发挥双边市场联通者作用,为材料制备和材料应用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公司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完善了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24个,充分发挥出对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建设和人才发展创新的支撑作用。

同时,稳步推进高端智库建设,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

二是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